‘壹’ 2000万收入交多少所得税
法律分析:劳务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根据相关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1、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税率为20%。
比如说,A销售人员当月提成1800元,要交(1800-800)×20% = 200 元个税;
2、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税率为2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例如:当月提成5000元,则要交5000×(1-20%)×20% = 800 元个税。
3、我国税法对于取得劳务报酬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这里所指取得劳务报酬畸高是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情况。
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不超过5万元的,加成至税率30%:应纳税所得额×30%-200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万的,税率加成至4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40%-700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贰’ 企业年产值3000万,利润1000万,应该交税多少
大概应交税490万元左右。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增值税。由于行业不同,适用税率高低也不一样,就拿工业企业来说,销项税率17%,扣除进项税额后,大概负税率在4%左右。本例3000万产值,1000万利润,是个特例,现实中是不大可能实现的。具体计算的话,负税率应在7%以上,3000*7%=210万元。
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根据当期发生的应缴增值税额征收。城建税180*7%=12.6万元;教育附加180*5%=9万元,计21.6万元。印花税。根据销售合同数额征收,3000*0.03%=0.9万元。企业所得税。1000*25%=250万元。其他: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
(2)2000万工业产值税收多少扩展阅读: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是据以确定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是企业的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损失以及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成本是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耗费和各项间接费用。
费用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损失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等。除此以外,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按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外,税收有关规定中还明确了一些需按税收规定进行纳税调整的扣除项目。
‘叁’ 卖厂房2000万要多少税
你好,出售自建厂房需要缴纳以下几种税,第一自建厂房出售叫建筑业营业税,第二出售厂房缴纳销售不动产营业税,第三依据上述两次缴税的营业税还要负征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
第四呢,还要交土地增值税。
第五还要交企业所得税。
具体如何计算以税务部门的计算为准。
‘肆’ 2000万的营业额要交多少税
如果是小规模的话,地税营业税是销售额的百分之5.5,没有增值税。国税有所得税,利润的百分之25.如果是一般纳税人的话,还会有增值税,百分之17,不过可以抵扣。也是国税的税种。
‘伍’ 2000万的销售收入应税收入是多少
2000万的销售收入,正常情况下应税收入是2000万。如果销售收入中有免税项目,就要将用2000万剔除免税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就是应税收入。
2000万*印花税0.0003,=0.6万,2000万*17增值税-进项税=XX,城建税和教育附加=增值税*0.1,还有企业所得税收入-成本费用=利润*0.25,如果是消费品还涉及消费税和附加税。
会计上和税法上没有注明的,一般纳税人企业的销售收入是指不含税收入。如题的主营业务收入是不含增值税的销售收入。
印花税由纳税人
按规定应税的比例和定额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即完成纳税义务。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印花税的一部分,根据书立证券交易合同的金额对卖方计征,税率为1‰。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即只对卖出方(或继承、赠与A股、B股股权的出让方)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对买入方(受让方)不再征税。税率仍保持1‰。
一般纳税人需要缴纳13%或9%的增值税、7%的城建税、3%的教育费附加、1%的地方教育费附加,印花税,25%、20%、15%、10%的企业所得税和发放工资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
一般纳税人涉及的税费计算公式为:
1、增值税=销售收入×税率;
2、城建税=缴纳的增值税×税率;
3、地方教育费附加=缴纳的增值税×税率;
4、教育费附加=缴纳的增值税×税率;
5、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万分之三;
6、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以后的利润)缴纳;
7、发放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陆’ 年度生产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全口径税收多少
可用信息太少,无法计算。诸如2000万销售收入,那你成本多少,成本多少直接影响税收的多少。
基本计算方式:增值税=(售价-进价)×17%、企业所得税=(总收入-总成本)×25%,这两项是基本。
‘柒’ 公司2000万交多少税
法律分析: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不超过5万元的,加成至税率30%:应纳税所得额×30%-200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万的,税率加成至4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二十二条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第二十三条 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一)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
(二)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第二十四条 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
‘捌’ 销售额2000万应交多少钱税
2000万的销售收入,正常情况下应税收入是2000万。如果销售收入中有免税项目,就要将用2000万剔除免税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就是应税收入。
2000万*印花税0.0003,=0.6万,2000万*17增值税-进项税=XX,城建税和教育附加=增值税*0.1,还有企业所得税收入-成本费用=利润*0.25,如果是消费品还涉及消费税和附加税。
会计上和税法上没有注明的,一般纳税人企业的销售收入是指不含税收入。如题的主营业务收入是不含增值税的销售收入。
印花税由纳税人
按规定应税的比例和定额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即完成纳税义务。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印花税的一部分,根据书立证券交易合同的金额对卖方计征,税率为1‰。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即只对卖出方(或继承、赠与A股、B股股权的出让方)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对买入方(受让方)不再征税。税率仍保持1‰。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印花税
‘玖’ 一年营业额2000万要交多少税
法律分析:基本税种 1、增值税按销售收入17%、6%(分别适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生产加工纳税人); 2、城建税按缴纳的增值税的7%缴纳; 3、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3%缴纳; 4、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2缴纳%; 5、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的万分之三贴花;帐本按5元本缴纳(每年启用时);年度按“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的万分之五缴纳(第一年按全额缴纳,以后按年度增加部分缴纳); 6、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缴纳(各地规定不一,元平方米); 7、房产税按自有房产原值的70%1.2%缴纳; 8、车船税按车辆缴纳(各地规定不一,不同车型税额不同,元辆); 9、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以后的利润)缴纳(3万元以内18%,3万元至10万元27%,10万元以上33%); 10、发放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上述税种中除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2002年1月1日新设立的企业)向国税局申报缴纳外,其他均向地税局申报缴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