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奥迪哪国制造
英戈尔斯塔特、内卡苏姆、匈牙利、中国、比利时、巴西、俄罗斯、印度、印尼、斯洛伐克和西班牙。
奥迪在全球共设立十处生产基地,其中的德国生产基地有两家工厂分别位于英戈尔斯塔特和内卡苏姆,这两家德国工厂是奥迪最为重要的核心工厂。
随着品牌的不断发展,奥迪扩展了九处海外生产工厂,所有工厂都秉承同样的宗旨:不同地点,同一名称,同一标准。但德国国内的两家工厂仍然肩负着制造奥迪生产标杆的作用。
奥迪轿车的种类:
一、奥迪轿车和MPV的型号是用公司英文(Audi)的第一个字母(A)打头,数字越大表示价格越高:
A2系列是小型旅行车;
A3(A3 3-Door)系列是小型旅行车,;
A4系列是运动轿车,(A4 Avant)系列是中型旅行车,(A4 Cabriolet)系列是敞蓬车;
(A6)(A6L)系列是公务轿车,(A6 Avant)系列是大型旅行车,(A6 Allroad Quattro)系列是全地形旅行车;
(A8)(A8L)系列是大型公务轿车.除了以(A)打头的轿车和外。
二、奥迪还有:
(S)打头的运动车:(S3)(S4)(S4 Avant)(S4 Cabriolet)(S6)(S6 Avant)(S8)运动车。
(RS)打头的高性能运动车:(RS4)(RS4 Avant)(RS4 Cabriolet)(RS6)(RS6 Avant)(RS6 Plus)高性能运动车,(Q)打头的越野车:(Q7)越野车,(TT)打头的跑车:(TT Coupe)(TT Roadster)跑车;
(R)打头的GT跑车:(R8(Le Mans概念车的量产跑车))(R8)(R10)GT跑车。
⑵ 印度有哪些着名汽车品牌
印度着名汽车品牌:Mahindra、Maruti、Tata。
⑶ 印度尼西亚盛产什么
印尼气候湿润多雨,日照充足,农作物生长周期短,主要经济作物有棕榈油、橡胶、咖啡、可可。
印尼油气资源丰富,共有66个油气盆地,其中15 个盆地生产石油天然气。政府公布的石油储量为97亿桶,折合13.1亿吨, 其中核实储量47.4亿桶,折合6.4亿吨。印尼天然气储量176.6万亿标准立 方英尺(TCF),折合4.8-5.1万亿立方米。石油勘探开发基本上依靠国外 石油公司。印尼石油产量逐渐下降,自2003年以来,印尼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8年初印尼宣布退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2012 年印尼原油和凝析油产量降至87万桶/日,低于政府制定的93万桶/日产量 目标。印尼最大的石油企业为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财富》2014 年世界500强排名123位)。
印尼采矿业为印尼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它是出口创汇、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为保持经济活力、创造就业和发展地区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还具有辐射社会经济其他领域的间接作用以及对边远地区发展的 推动作用。印尼主要的矿产品有锡、铝、镍、铁、铜、锡、金、银、煤等。印尼最大的国有矿业公司为安塔公司,另外还有印尼国有锡业集团公司。
印尼的工业化水平相对不高,制造业有30多个不 同种类的部门,主要有纺织、电子、木材加工、钢铁、机械、汽车、纸浆、 纸张、化工、橡胶加工、皮革、制鞋、食品、饮料等。其中纺织、电子、木材加工、钢铁、机械、汽车是出口创汇的重要门类。印尼最大的钢铁企业为国有克拉卡陶钢铁公司,年产量约300万吨。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Indonesia,英语: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是东南亚国家。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
印尼人口超过2.48亿(2013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印尼群岛自公元7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
印尼当地统治者吸收外国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态,曾出现兴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国。穆斯林商人带入伊斯兰教,欧洲势力则带来了基督教,并于地理大发现后垄断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的贸易。经历了350年的荷兰殖民统治后,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独立。
⑷ 三菱汽车的印尼建厂
2014年9月19日,日本三菱汽车考虑向印度尼西亚投入6亿美元,计划在当地建造一座新工厂,以便应对当地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三菱汽车CEO益子修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当地提升产能对于该公司的长期目标至关重要。
⑸ 印度有哪些品牌车
塔塔、Mahindra、Maruti。这三个品牌是印度目前非常出名的汽车,其中在国内知名度非常高的積架和路虎就是在塔塔旗下的。
印尼的汽车工业主要集中在小型车的生产和销售上,小轿车和家用 MPV 大约占有 90%, 豪华车主要靠进口,不到 10%。 虽然近几年 SUV 等车型份额一直在上升,但小型车和 MPV 依然占据了绝对份额。 以 2013 年为例,印尼汽车主要细分市场的比例如下:
MPV B&C,50.58 万 辆, 占汽车行业的 43%;VAN B&D,27.13 万辆, 占汽车行业的 23%(排量1.5L 以下);CAR B ,11.33 万辆, 占汽车行业的 9%;SUV C,3.61 万辆, 占汽车行业的 3%;其他车型,占汽车行业的 22%。
塔塔汽车公司(TataMotors)印度最大的综合性汽车公司、商用车生产商。塔塔汽车是印度塔塔集团下属的子公司,成立于1945年,全球商用汽车制造商中排名十甲之内,年营业额高达20亿美元。占有印度市场59%的份额。
马辛德拉有限公司(M&M)是印度的跨国汽车制造公司,总部设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孟买。它是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商。它是印度企业集团马辛德拉集团的一部分。
它在2011 年印度财富500强中排名第21位。其在印度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Maruti Suzuki,Tata Motors和Ashok Leyland。
⑹ 走向国际 五菱海外首个品牌中心落地印尼雅加达
秉承“Drive For A Better Life”的品牌理念,五菱印尼通过优质产品连接用户,为用户创造价值。随着雅加达五菱品牌中心启用,开放式的咖啡吧,惬意的沙发,用户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自由交友、舒适娱乐等多样的生活方式,从传统的以产品连接用户的方式,转变为以产品为起点的用户社区互动方式。
⑺ 奇瑞汽车海外工厂有哪些(2013年)
俄罗斯、乌克兰、埃及、印尼、乌拉圭、泰国、伊朗、越南、乌克兰、马来西亚、巴西、阿根廷、土耳其、中国台湾地区;其中有两个国家各有两个工厂;
⑻ 印度尼西亚三大产业
印度尼西亚三大产业是汽车业、重工业和旅游业。印尼位于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境内拥有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望加锡海峡等海上交通要道,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和谷物,远东地区的工业产品都要经过这些地方。
汽车工业是印尼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印尼是东南亚第二大汽车生产国,日本企业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除此之外,印尼还确立钢铁,纺织,食品和饮料,造船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
印尼的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锡,镍等有色金属,其中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石油,天然气及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往往存在矿产资源利用率不高,经济结构单一的通病。对此,印尼的做法是限制金属矿产资源的出口,根据印尼的“新矿法”,所有金属都必须进行加工处理,以吸引外资在印尼设立冶炼厂和精炼加工。
⑼ 本土出口和海外建厂,谁才是自主品牌走出去的最佳范本
日前,我们从上汽通用五菱官方获悉,其代号为CN180S的第二款全球车型于日前正式下线。新车基于宝骏510打造,将挂雪佛兰标销往南美、中东等市场。未来将满足年均一万辆的海外市场需求。
继宝骏530海外热销,宝骏510趁热打铁
众所周知,“中国制造,出口返销”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当一众外国车企在中国车市攻城略地,称王称霸之时,一些在国内根基渐稳的自主品牌,也在主动出击,征战海外。其中,上汽通用五菱算是进军海外市场较为成功的自主品牌之一。
作为宝骏海外战略的第一款车型,宝骏530已是硕果累累。宝骏530通过使用宝骏、五菱、雪佛兰、名爵4个品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销售,包括中国使用宝骏标,在南美使用雪佛兰标,在印尼使用五菱标,印度使用名爵标。
数据显示,其4月出口4217台/套,同比增长达131.1%,1-4月累计出口量超过1.9万台/套,在中东市场尤其受欢迎。据悉,1-4月,宝骏530全球车共收获4932个中东订单。由此可见,宝骏530在中东市场已站稳脚跟。据悉,2020年,宝骏530还将陆续对海外33个国家开放订车通道,不久将进军墨西哥和中美洲市场。
宝骏530在海外市场的良好表现,同样带动了上汽通用五菱整体的海外出口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上汽通用五菱累计出口72,691台/套,同样做到了同比131%的大幅度增长。如今,继宝骏530海外热销,宝骏510趁热打铁。作为一款入门级SUV车型,宝骏510的到来必然会加速上汽通用五菱海外销量的增长。
走出去成常态,但路径大有不同
多年前,英特尔总裁葛洛夫曾批评过:“华人的跨国公司总在少数,因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存在战略方面的短视。”
这句话虽然听着不舒服,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普遍现象。因为直到现在,中国耳熟能详的世界级品牌,依旧屈指可数。
想成为世界级品牌,不仅需要时间的积累,更需要走出去的勇气。一方面,中国经济正高速发展,面对国内市场的红利,很多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进行了战略放弃;而另一方面,面对海外市场复杂的生存环境,中国企业又丧失了跨出国门的信心。
当然,国内并不是没有肯花时间精力,同时又有跨出国门勇气的企业,这点在自主汽车品牌中表现尤为突出。除了上汽通用五菱之外,长城、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也在加快全球化布局,掀起了一股“出海潮”。但是,在“走出去”的浪潮里,自主品牌出海路径又有哪些不同呢?
收购工厂、建设生产基地
在自主品牌的出海之路上,收购工厂以及建设生产基地成了大多数品牌决心在海外做大做强的主要选择。
同样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例,其在2017年前就将海外战略向东南亚市场落地。2017年,上汽通用五菱斥资7亿美金,成立印尼子公司,强行突入由日系品牌垄断,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印尼汽车消费市场。该公司不仅成为首家在印尼投资建厂的中国汽车企业,也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同时也首次实现了中国汽车企业知识产权、品牌与产品、人力资本与团队、业务运营及管理模式等全方位向海外输出。
此外,江淮汽车也已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越南、伊朗等国家建立了19家散件组装工厂(KD工厂);奇瑞汽车在海外也有了10个以上的生产基地;2019年6月,涵盖冲压、涂装、焊接、总装四大生产工艺的长城汽车图拉工厂也正式竣工投产。此外,有消息称,长安汽车也正在印度物色新的生产基地,同时,还考虑在印度建立电动汽车电池组装厂。
除了海外建厂之外,自主品牌还热衷于在海外收购工厂,加以改造。尤其是今年年初,长城汽车接连收购通用汽车印度塔里冈工厂和泰国罗勇府工厂,宣布进军印度与东盟市场。根据规划,未来其将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在产品和品牌上做出调整,制定更符合当地市场的策略。除长城外,上汽集团也在2017年通过投资32.75亿元收购并改造了通用汽车印度HALOL工厂,从而正式进军印度市场。
与海外经销商展开合作
作为最早出海的自主品牌之一,奇瑞汽车在布局海外市场的过程中,除建立销售、服务网点以及KD工厂外,还选择与当地经销商展开合作。
2017年奇瑞就与巴西最大的汽车制造和销售商CAOA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据了解,截至目前,奇瑞汽车瑞虎8、艾瑞泽GX等主力产品均已登陆巴西市场;2019年11月,奇瑞与菲律宾UAAGI携手进军菲律宾市场,并带来奇瑞旗下瑞虎8、瑞虎7、瑞虎5x、瑞虎3x等系列产品。
今年2月初,奇瑞又与美国HAAH公司达成北美市场分销协议。后者将以全新品牌Vantas之名,在美组装和分销奇瑞车型。据悉,双方协议的首款车型将会是以奇瑞星途TX/TXL为原型车,在北美进行适应性开发,最后在美国和加拿大销售。
2019年4月,广汽乘用车与俄罗斯经销商签署协议,正式进入俄罗斯市场,首款车型为传祺GS8。根据规划,广汽乘用车计划用3-5年的时间,建成覆盖俄罗斯汽车销量TOP 20城市群的经销商网络,发展为俄罗斯主流的汽车品牌。
谁才是自主品牌走出去的最佳范本
从自主品牌进军海外市场的路径来看,主要为两种,分别是海外建设基地,以及与海外经销商合作。
从难易程度来看,想要打入当地市场,与经销商集团开展合作是一个更容易的选项,对想快速进入市场的中国品牌来讲,比自己拓展渠道容易很多。但从效果而言,海外建设基地显然要比与海外经销商展开合作更加靠谱,扎实。
与海外经销商展开合作,对当地经销商的依赖较高,所以在海外市场布局不仅“小而散”,而且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这种方式不可持续,不能形成良好的口碑,反而会对品牌造成伤害。而且风险也不可控,比如长城曾经在俄罗斯就因为对方经销商出问题损失几个亿。
正是越来越多自主品牌认识到,汽车出口并非只是单纯地把车卖到国外,而是输出一个体系、标准和服务,甚至中国的管理和文化,所以,随着中国自主品牌的不断进步,也开始深耕海外市场,就像国际汽车巨头在中国建厂一样,中国企业也开始有样儿学样儿。
自主品牌在海外建设基地,一方面可以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同时还能节省运费、享受比整车更低的关税,同时降低成本,推出更具价格优势的产品,从而帮助自己快速打开当地市场。另一方面,海外建厂,也能够迅速了解各地区消费者的喜好,因地制宜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从而博得当地消费者的好感。
走出去,是自主品牌成长的必经之路
不管选择哪种方式,“走出去”都是自主品牌成长的必经之路。
FCA前任CEO马尔乔内就曾经预言,未来全球车企只剩六家;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也曾预测过未来全球范围内只有两到三家传统车企能够活下来;而魏建军更是喊出:“全球化是中国汽车企业唯一的出路。”
这些并不是危言耸听。众所周知,当下中国车市正在处于负增长态势,加之今年疫情的影响,2020车市必将更加寒冷,甚至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车市即将迎来一次大洗牌,那些体系力薄弱的车企必将被淘汰。
即使是大企业,也会面临利润增长受阻,甚至下滑的风险。这点,从近两年来包括铃木等外企退出中国市场就能看出。所以,自主品牌想要成为大众、丰田、现代这样的世界品牌,就不仅需要在国内做大做强,更需要走出去。
而随着自主品牌在产品硬实力上的不断进步,尤其抓住新能源和智能互联方面的“领先性”,并以此形成相对优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自主品牌也可以像手机,家电一样,成为中国制造升级的又一张名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⑽ 产量过剩的现代汽车,为何仍在印尼新建工厂
近日,韩国媒体报道称,现代汽车集团决定在印度尼西亚建立第16家海外工厂。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来看,现代汽车集团的年生产能力是950万辆。该集团今年的全球销售目标是760万台,实际销售额预计约为730万台。由此发现,现代集团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实际需求200多万辆。为什么产能过剩的现代汽车决定进入东南亚?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现代汽车计划到2021年建立一个年产150,000辆汽车的汽车工厂,并在未来进一步将其生产能力扩大到250,000辆汽车。然而,现代汽车面临价格(中国)和质量(日本)的双重竞争,形势不容乐观。如果它能在这场比赛中获胜,那么胜利的果实将唾手可得,但如果它失败了,打击将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