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贾跃亭惊险翻盘,融资10亿美元借壳上市成功,他要准备还债了
#FF借壳上市 贾跃亭翻身了吗?#
贾跃亭成功完成了融资,而且不是20亿人民币,而是10亿美元!虽然大家都骂贾跃亭是骗子,但大佬们出钱却很踊跃,募资远超预期。
其实贾跃亭这次回国融资,也还是有波折的,在传出珠海国资投资FF后,也有几家官方媒体发出过反对声音,说珠海不是合肥,不能任性,投资FF要慎重。
《证券时报》甚至直接说要先问体制允不允许,并提到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高度。看到《证券时报》的文章,我一度以为贾跃亭彻底完了,但还好有惊无险,贾跃亭终于能回国了。
一、法拉第未来超额完成10亿美元融资,确定纳斯达克上市
而在这之前,1月28日,法拉第未来已经宣布,已和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 Corp(简称“PSAC”)就业务合并达成最终协议,合并后将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FFIE"。
此次反向并购上市,FF共获得融资10亿美元,包括PSAC公司以信托形式持有的2.3亿美元现金,以及以每股10美元价格超额认购的7.75亿美元完全承诺的普通股,足以保证FF91大规模量产和交付。
FF已经正式提交了纳斯达克上市申请,将于第二季度在纳斯达克完成挂牌上市,本轮融资公司估值约为34亿美元。FF公布的此次融资中的普通股股东,包括来自美国、欧洲和中国的超过30家长期机构股东。
基石投资人包括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大型金融机构、中国排名前三的民营 汽车 主机厂和中国一线城市。民营 汽车 主机厂当然就是吉利了,一线城市指的是来自珠海的国资。
FF此次10亿美元的融资额,创造了美国通过SPAC方式上市的新能源车企的融资纪录。受此消息影响,PSAC昨晚美股盘前一度涨近70%,开盘后大涨超30%,截至收盘,上涨18.69%。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是和富士康一起为FF提供代工生产。我们可以回忆一下,1月13日,吉利控股与富士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 汽车 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这家公司的成立也许就是为了FF项目而来的。
二、法拉第未来到底是不是PPT造车?
网友们一直都说贾跃亭是PPT造车,除了PPT,什么实质性东西都没有。对于现在造车的进展,FF最新的表述是:自成立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超过 20亿美元。除了第一款车型FF 91的研发外,第二款车型FF 81的产品定义工作已经完成。
未来5年,FF的B2C乘用车规划将包括FF 91系列、FF 81系列和FF 71系列。FF 91计划在合并完成后约十二个月内推出。 FF 81预计将于2023年量产上市,FF 71预计将于2024年底量产上市。同时FF预计未来5年销量将超过40万辆,首款旗舰车型FF 91已获得超过1.4万辆订单。
在法拉第未来最新的融资商业计划书里,直指特斯拉是竞争对手,并认为在运动和舒适度两个维度上,FF都是强于所有电动车竞争对手的。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贾跃亭现在已经翻身了。法拉第未来此轮融资10亿美元的估值是34亿美元,完成上市手续,二季度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市值起码百亿美元起步。
虽然耽误了几年时间,已经没机会追上千亿美元市值的蔚来 汽车 ,但法拉第未来面对小鹏 汽车 和理想 汽车 应该也还是有点底气的,而这两家造车新势力目前的市值也有三四百亿美元了。
根据2020年5月贾跃亭在美国特拉华州破产法院申请个人破产重组后的结果,贾跃亭已把个人所持的全部FF股权转入债权人信托,贾跃亭作为FF创始人不再拥有任何一股FF股权,公司日常管理权也交付给FF全球CEO毕福康,贾跃亭仍担任FF全球CPUO和全球合伙人。
破产法院审理时,贾跃亭的债主包括:大债主平安系、鑫根资本、民生信托等,还有他的哥哥、姐姐和妻子甘薇。先前贾跃亭的哥哥贾跃民一度向其索赔超8亿美元,妻子甘薇在成都提起离婚诉讼并一度索赔超5亿美元,姐姐贾跃芳索赔超5000万,在贾跃亭高达数十亿美元的估计债务总额中占了较大比重。在最后的破产重组方案中,贾跃亭的家人取消或调低了一部分索赔的额度。
也就是说现在贾跃亭自己不能直接处理其在法拉第未来的股权,即便上市后股权升值,也必须还掉所有债务后,才能拿到剩余的部分。应该来说,如果FF市值超过百亿美元,贾跃亭是有希望还清债务的。
2020年中国最励志的故事是罗永浩的“真还传”,2021年很可能就是贾跃亭的“真还传”了。
那么问题来了,罗永浩和贾跃亭,这两个中国商界活宝,谁能先还完债,摆脱失信标签,在国内重新坐上高铁、飞机?
-------------------------
上林院:杨飞,经济学博士,高校教师,深度观察产业经济与 财经 事件。
⑵ 悠跑科技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 四个月两轮融资估值10亿
8月31日,悠跑科技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由经纬中国领投,CCV创世伙伴、真格基金跟投。
据了解,悠跑科技于2021年4月在上海创立,之后数周便完成天使轮融资,其天使投资人包括地平线创始人、人工智能专家余凯博士, 复星汽车科技集团总裁王立普和自动驾驶专家谷俊丽博士等。加上此次融资,其成立四个月就完成两轮融资。
悠跑科技创始人、CEO李鹏表示:“躬身入局后获得资本和行业的快速认可,让我对智能汽车赛道更生敬畏,现在的首要任务是静下心来研发第一代产品,也期待更多的人才加入我们。”
目前,悠跑科技自主开发的国内首个量产全线控底盘、与捷威动力共同开发的全球首款CTC电池系统(Cell to Chassis)等已经实现了技术落地。同时,与京西重工、地平线等已经签署战略合作,将在智能汽车相关领域、边缘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⑶ 车闻联播:融资10亿美元小鹏将赴美上市,国产“最美旅行车”发售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车上还有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造车新势力云集,为造车还是玩资本
“ 汽车 不就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再加一个铁壳子。”李书福决定投身 汽车 行业前的这番话,放在他入行之后再看,脸简直打得啪啪响。当年拆奔驰拆红旗,最后鼓捣出个吉利豪情。
不过,李书福入行时下定决心要在 汽车 行业中干出一番事业,如今吉利也确实成为了国内的龙头车企。不过造车不易,在当年也鲜有别的企业家投身 汽车 产业。
而特斯拉的到来,改变了整个 汽车 市场的局面。看着飞速发展的电动车市场,以及特斯拉和蔚来一路飙升的市值。网络、恒大这些企业终于都坐不住了。造汽油车难,造电动车还难吗?电池加电机,谁小时候没玩过四驱车啊。于是,一众造车新势力,应运而生。
造车不是重点,上市才是关键
不止是国内,海外也不乏造车新势力,来自北美和英国的Lucid Motors、Xos以及Arriva等都是近年来才进入市场的纯电动车企。而造车并不是这些新势力的首要目的,车,只是他们画饼的工具,上市融资才是他们目标。
提到造车新势力,就不得不说说他们的鼻祖,法拉第未来(FF)的创始人贾跃亭。当年靠PPT造车弄出了个零百两秒的神车FF91,不过最终贾老板还是败给了现实,在数次融资烧钱的循环后,资金链断裂,FF91梦碎美利坚。
但如今,借着SPAC上市这个契机,贾老板卷土重来。目前FF已经确认通过SPAC方式上市,融资金额高达10亿美元。而贾老板也许是靠着造车梦打动了李书福,让这个极度排斥造车新势力的男人为其代工生产。单凭PPT和原型车,贾跃亭就融资10亿还搞定了生产,特斯拉和蔚来短短几年时间就把市值推上了 汽车 行业的顶端。都是搞 科技 出身,其他企业家哪有不眼红的道理。
而众多造车新势力的首款车型,定位都十分高端。豪华感、前沿 科技 、噱头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还要有。今天你续航800 km,明天我就要续航1000 km。别说什么价格贵没销量,根本不重要,要的就是一炮而红,让竞争对手看到我的实力,让市场看到我的实力,才好上市融资。
品质不行, 科技 来凑
不管是造出车投入市场的,还是仍处于萌芽阶段还在研发的。造车新势力们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靠 科技 制胜。就像苹果开启手机的智能时代一样,特斯拉的到来让 汽车 从传统的代步工具,变成了智能化的电子产品。
这其中的原因也不难解释,造传统燃油车难度大成本高,如今电动车产业链健全,各国政策也大力扶持,当然都投身电动产业。但电动车虽然动力方面简单了,但终究也是造车,底盘调教,制造工艺和品控也都同样重要。这些方面传统车企都有着数十年摸爬滚打总结出的经验,想靠一朝一夕追平肯定不现实。所以只能扬长补短,都是搞互联网搞 科技 的,那靠 科技 吸引消费者给投资人画饼呗。
不过这个策略在我看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国内如今限牌城市就那几个,主力消费群体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有能力选择燃油车。而作为一台车,最根本的诉求就是能舒适便捷得代步。就算抛开续航充电的问题不谈,如今电动车在驾乘感受方面跟燃油车还是有着一定差距,并且特斯拉的品控大家也有所耳闻。哪有那么多 科技 先锋, 科技 智能带来的大都是新鲜感,驾驶和乘坐才是一台车的本质。
造车难,造好车更难。虽然电动化给 汽车 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电动车也是车,造车终究是需要品牌对于技术和经验的积累。我不是全盘否认造车新势力,我相信在几年之后,新势力也能在驾乘感受等方面接近传统车企。但这需要他们有执着于造好车的决心,而鱼龙混杂的市场中,有几家是真的为了造车而来呢?资本的诱惑下又有谁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⑸ 贾跃亭融资10亿造成将遇到什么困难
每一次融资的消息传来都快速地被辟谣,就在所有人以为乐视汽车再无东山再起之时,又传来了贾跃亭成功融资10亿美金的消息,与以往的消息不同的是,这次他给所有员工补发了工资和奖金,这基本是落实了融资成功的消息。
4、竞争对手
在乐视陷入资金危机的时候,其他互联网汽车已经追赶上来,比如已经上市的蔚来汽车,正在路上的奇点,威马都对市场虎视眈眈,FF想在当中抢占相当份额也是很有挑战性的。
⑹ 汽车融资租赁系统如何进行租后管理
车辆租后管理是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一个核心环节,直接体现出汽车租赁公司的专业性。下面整理了以下几点关于租后管理模块的业务痛点及解决措施。
1.车辆管理难
租赁资产运行状态监控由于汽车单体价值不高,而汽车租赁资产往往数量庞大,分布于不同省市,给租后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按照一般融资租赁管理方式,往往要求定期(如按季度)对租赁资产使用情况、现在状态进行核验与评估。而汽车租赁资产的特点,很难遵循这种模式去进行租后管理。如果每辆车都进行现场查验,工作量太大,不现实。而车辆的状态又直接关系着租赁资产的安全性,二者的矛盾需要妥善处理。
解决措施:
根据业内调研情况以及汽车行业特点分析,目前解决的路径主要是依靠科技手段。一是安装GPS远程监控系统,及时了解租赁车辆运行状态。二是委托汽车融资租赁零售商或者直接通过合同约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对车辆进行拍照,包括整车与一些关键部件。这项工作可借助远程视频技术完成。三是不定期抽检,避免操作盲区,辅助租后管理。
2.资产收回风险高
风险资产收回汽车租赁风险资产一般包括拖欠租金,要依据约定,立即终止合同,及早收回租赁车辆,防止由拖欠租金转为车辆失控,遭受更大的损失。车辆被盗、被查封、被扣留以及被交通行政处罚、被第三人索赔,这类风险应该依据合同约定,立即协同承租方到当地派出所报案,通知保险公司,履行程序,办理手续。还有就是车辆失控,确认车辆失控后应尽快寻找承租方及相关人员和车辆的下落,争取能自行收回车辆。无法自行收回的,立即整理租赁合同、收款通知书等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协助。
3. 二手车交易和处置难度大
二手车处置融资租赁工作链最后一环。目前,融资租赁公司二手车有两大类:在租赁期间或者租赁期满,由于承租人另行选择新车而留下的原租赁车辆;承租人违约收回的租赁车辆。这两类二手车车龄一般都在3年以内,是二手车交易市场成交量最大的车龄区间。随着融资租赁合同总量的快速增长,二手车处置能力,既是减少风险敞口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还是衡量融资租赁公司专业化的一个关键指标。
解决措施:
一是建立通畅的、长期合作的处置渠道。如4S店置换新车、直接卖给二手车商、通过C2C交易平台挂牌。
二是建立二手车的评估体系。改变二手车车况信息不对称、欺诈风险高、评估定价难的交易难题。评估检测定价可以与权威第三方机构合作,采用二手车评估公司提供的快速定价模型,也可采取远程和现场评估以及兜底服务相结合的方式。
三是建立专业团队。要加快人员培养和大力引进人才,构建具有丰富营销经验、熟悉二手车交易、与二手车经销商或交易平台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专业团队,最大限度提高二手车处置效率,提高租赁车辆残值。
4.加强对金融科技技术的应用
融资租赁公司作为金融的一个分支,科技的进步也将推动汽车融资租赁业不断创新。
目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已经开始影响汽车融资租赁的业务模式、风控模式和租后管理模式,如借助云计算,可以建立汽车融资租赁线上审批系统,大大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增强对客户的吸引力。借助大数据,可以构建风控模型,提高风险预判率,有效降低风险损失;实现对承租人的租赁车辆、租赁设备的远程租后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收入。
⑺ 继续买许家印三百亿砸入新能源汽车, 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到底有多大
当然要继续买!许家印三百亿砸入新能源汽车, 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很大的。多家能源汽车的企业的投资都是得到工信部同意的,在未来汽车市场增加200多万两车的产能。
虽然说理想是很好的,但实际面临的问题就是许家印所投资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已经亏损超过50亿,并且这个局面并不会那么快可以改变。就是因为市场的潜力在,才会让许家印继续投资,并认为这种亏损的状态也是暂时性的。市场需求已经在了,那么业务要怎么展开,是后续需要考虑的问题。
⑻ 陆正耀“玩垮”了瑞幸,倒霉的却是小鹏、李想和李斌
2019年3月,小鹏汽车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公开表示有意赴美上市,并为此准备融资5亿元,随后,又传出大股东富士康退出小鹏是为赴美上市扫清障碍的消息,使得小鹏的上市路更加引人关注,然而,随着中概股在纳斯达克的丑闻频出,这一IPO计划假如尚未启动,那么也将至少等待一段时间“避避风头”。
与其他市场相比,美股具有审核易,融资快,规则少等等优点,最受急需融资输血的公司欢迎,不幸的是,瑞幸与造车新势力们都属于这一阵营。当瑞幸完成了“历史使命”光荣隐退后,它所留下的隐患,又要让李斌、李想与何小鹏们用多少年偿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⑼ 计划周四上市融资超10亿美金,小鹏汽车紧追蔚来和理想
今年以来,小鹏在资本市场一直动作不断,很明显就是在为赴美上市做准备。
今年5月,其运营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生股东变更,广州鹏行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云锋新呈投资中心(有限合伙)、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夏珩、何小鹏等共计27位股东全部退出,变更后的广州橙行智动由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今年7月,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再次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此前的约1460.9万元,新增至28亿元,增幅高达19065.63%。
而在正式提交IPO文件后的8月13日,企查查相关消息显示,小鹏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8月13日新增一项工商变更记录,公司注册资本由60亿元增加至150亿元,增幅达150%。同时据悉,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小鹏汽车创始人兼总裁夏珩为其法定代表人,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车辆工程的技术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开发生产、汽车充电模块销售、汽车租赁、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池充电服务等。
近日,天眼查数据显示,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再次发生多项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28亿人民币增加至28.028亿人民币,增加了280万人民币;股东新增广东小鹏汽车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企业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变更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此外,营业期限由2015-01-09至2065-01-09变更为2015-01-09至长期。
此外还有今年以来的C+轮以及C++轮融资……一连串的动作表明,小鹏赴美上市这事很可能在去年就已经“早有预谋”。
而近日注册资本的再次增加也预示着正式IPO的日子已经尽在眼前了,据知情人士透露,小鹏汽车拟计划于8月26日定价,8月27日上市。
至此,蔚来、小鹏、理想三家最受瞩目的造车新势力,即将站在同一个高度上展开PK。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