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宝马x3的后排空间小,为什么还是有不少人选择它
首先宝马X3的保值率高,BBA的豪华品牌,也不是吹的,所以X3销量一直都不错,选择买宝马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为了面子买的,一种是为了体验宝马的操作,X3这辆车既有面子也有操作,所以是一辆不俗的汽车。而且新款的宝马X3更加优秀。
我之前专门带着朋友去宝马试驾,基本上他们的车型,每年出新款都会要求我过去看一下,经常性的合作些文章,宝马在宣传方面,确实做得也比较到位,包括自己身为豪华品牌的身份,如果有喜欢的朋友,不妨去试驾一下,
Ⅱ 为什么很多人说宝马3系不好,有人说是二奶车
因为宝马3系在宝马里最低档的,最便宜的。对于一般买不起宝马又想买宝马的人会说宝马320是二奶车。
宝马3系是宝马集团新一代轿车产品,车身重量1465千克,直列4缸汽油发动机,车型尺寸为4.734米,1.811米,1.455米。
BMW 3系再次为同级轿车设立了新标准,其美学设计、工程学设计、高科技内涵,以及豪华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达到了全新的境界。宝马3系价格定位也体现其高档运动轿车的市场定位,并反映其高档产品内涵。
2019年6月22日,全新宝马3系上市!提供标准轴距i、Li两种尺寸,共推出6款车型全新宝马325i车型及宝马 325Li,售价为31.39万元-36.39万元。
2019年11月22日,全新宝马3系320以及330车型全面上市!此次推出的车型包括320i 运动套装、320Li M运动套装、330i M运动曜夜套装、330Li xDrive M运动曜夜套装,共4款车型,售价为29.39万元-40.99万元。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宝马3系
Ⅲ 宝马车的优点和缺点各有那些
优点:
做工精细,自己感觉比BENZ差,比国产AUDI不知好到哪去了。进口的AUDI没见,不知道。
起步以后加速凌历,感觉比较快,实际好象也不快。高速驾驶过弯感觉非常稳健,非常用信心控制车辆,开车的都知道,声音大有运动气息。
配置全,安全性好(8 AIRBAG),技术先进,无需改装。氙气灯是彩色的,会变色,上下高度调节幅度很大,熄火的时候光线会落下来,点火的时候光线会升上来,比较好玩,好象现在改装的也可以了。
缺点:
油耗高,13-14/L,97#,低标不能用。维修费用高,外面还不好修。小毛病多,确实如此。低速方向很重,和SATANA无助力的差不多。
保养1200/1万公里,2800/2万公里,单双依次,BBS上说的费用不准,其实费用比较高,往往只说第一次费用,第二次大保养就很比较高,平均可以这么计算2000/10000KM。
低盘太低,不适合中国路面,只能在大城市及高速。后座空间太小,一至两人开还行。声音大,长时间开也是缺点,我每天大约开100KM,所以有点吵。扬声器还不如锐志。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宝马汽车
Ⅳ 肉测对比宝马X5、X3和X1,为何尺寸越大,空间越小
▲这一代宝马X1,将空间利用率发挥到了一个极致,其后排座椅不仅拥有巨大的腿部空间,坐垫还能前后移动,且靠背能调节角度。
而对于X3的用户来说,更多聚焦于30岁-40岁这个社会中坚阶层,他们对性价比的看重已经有所下降,后排空间虽然也比较重要,但已经不是最关键的因素,而是更注重整车的均衡性。
至于X5,则是属于有实力的高端消费群体。这部分人,家中绝对不会只有一台车(很多都是每位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车,甚至一个人多部车),所以对后排空间已经不看重了,转而强调个人的感受,在更大的尺寸空间内,如何服务好前排驾乘者,才是X5更为重要的使命。当然,X5的后排座椅,除了腿部空间差点,其他方面都是有模有样,其坐垫厚实感和对大腿的支撑度,都不是X1和X3可以比的,更不用说其在车身宽度方面的优势。
最后说说
同样的情况,其实并非只是在宝马这三款SUV身上显得“反常”,其他品牌也曾有过类似的案例。比如当年本田在推出思铂睿的时候,其虽拥有比思域更大的身段(思铂睿属于B级车,而思域是A级车),但在后排空间方面,却连思域都不如——可是,思铂睿和思域,却是面对截然不同的两个消费群体的。
任何一款车都有它既定的消费群体,如果你用你自己当前的消费理念,去套用别人的中意车型,很有可能就是误会一场。
相信在看完了上面的分析之后,各位在心中都有了自己的判断。更重要的,空间只是众多消费需求中的一项,它本来就不是,也不应该是所有人选车时候的准绳。
怎么样,如果你是一位X1的拥趸,你能理解X5那“寒碜”的后排空间吗?同理,如果你对X5心有所属,那么你会去羡慕X1的后排空间吗?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为什么买宝马四系的人不多,除了性价比之外这款车还有别的大问题吗
人们现在买宝马四系的人,已经非常少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宝马四系,这款汽车的性价比,非常低。因为很多消费者都认为,如果在宝马四系的基础上,再添一些钱,就能够买宝马五系。除此之外,在舒适性能方面,也是非常差的。如果行驶在不好的路过当中,会频繁的晃动,并且噪音也很大。
那么舒适性相比于SUV来说,也会无法比拟。但是如果个头比较高的人,坐在宝马4系的车内,可能会有一种,比较大的压迫感,甚至会感觉到,非常的拥挤。这样一来,身体的疲惫感,也会越来越强。虽然这款汽车,选择的轮胎在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但是在道路行驶的时候,也会产生较大的轮胎噪音,所以这样一来,也会特别的影响,驾驶者的心情。并且轿车的底盘,大多都非常低,如果将汽车开在崎岖的山路或者坑坑洼洼的路面,也会有比较大的顿挫感。
Ⅵ 为什么说宝马买小不买大,奔驰买大不买小
套娃解决了很多产品的设计难题,对于企业来说套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但套娃这把双刃剑如果玩不好,很容易把自己剌了。
在豪华车领域,两大套娃高手奔驰以及宝马走了两条不同的路线,前者套娃套出新高度,看什么都像S级,后者一头栽进死胡同里,看什么都像3系。
如果让我给粉丝推荐,那么买宝马尺寸越小越好,买奔驰,越大越good。
E级其实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奔驰轿车,原因是它满足了一些商政人士的出行诉求,买不起S级退一步选择E级,50米开外你就分不清E、S,这正是潜在用户想要达到的效果。
在E级别上,非常有意思的是同样使用了S级这样的单腰线设计,车尾下坠,车头稳重,侧面整体在设计方面可谓多惶不让,考虑到不高的售价,甚至大批7系的潜在用户,都会转向E级上。
至于C级,尺寸更小但是同样有着S级的设计语言,它更像小版的S级,但因为尺寸小,前脸画面小,使得S基原本出色的设计标签无法更好的拓展,所以从气势上来说,C级远远不如前两者,但单单从设计上来说,还保持了较高的高度。
退一步横向比较3系跟C系,你会觉得宝马的运动风格在3系上发挥到了极致,使得3系要比C级更具有魅惑力。
奔驰注重商务行政,驾驶感受不够出色,所以买奔驰一定要买大号的S级,才能体会到奔驰的精髓,而至于宝马,3系则代表了宝马的运动精神,尺寸越小越好。
Ⅶ 为什么绝大部分年轻人愿意买奔驰宝马的入门版也不愿意买中高配置的国产车
为什么绝大部分年轻人愿意买宝马奔驰的入门版,也不愿意买中高配的国产车?
其实,这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基础处于一穷二白,努力追赶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基础也造就了他们在科技、工业制造、工业设计、品牌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第三、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跟父母一代不一样了,会适度消费,不再像父母那样,量入为出,没钱就不消费。现在的年轻人,消费观念更积极,超前消费,不是负担。再加上有些人父母也小有积蓄,可以支持一下,买台宝马奔驰的低端车,也是可以的。
只要能付得起月供,不会给生活带来困扰,其实,买什么车,都是自己的选择,没有对与错,只是自己的个人选择而已。
Ⅷ 宝马车的优点和缺点各有那些
这类容易被Z治倾向的问题,本来不该讨论太多,但考虑到车也只是个商品,选择什么商品其实也真是个人喜好和需求的问题。宝马的特点,在经历了百多年的世界史后,还是有其必然明确的识别度的:1.从刚需汽车类别进化为有附加值的品牌,说直白点的例子就是等同衣服在刚需阶段的作用是保暖,有附加值后追求的就是时尚性、口碑度、单一产品价格地位(市场排位)、用户心理优越感、某些消费力彰显诉求等,说白就是品牌产生了高于大部分消费者的刚需消费层面的价值。如一些处于此阶段的世界知名品牌,再上一个阶段则是档次感。像服装品牌在这个阶段不仅仅希望多人追崇,材料也开始比较讲究,不仅实用还要上档次的布料。当然,这些细微的差别,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意或认知的,特别是在第一阶段诉求的消费者。就如同没穿过礼服的人很难理解为何在某些国际社交场合里,大部分人一眼就能看出对方的服装品牌和布料,这也成了事业人生成就彰显的配衬品。同样地,宝马介乎于第二和第三个阶段中,也就是说并非所有车型都是能产生第三阶段的附加值含量(等于时装里的用料、明星里的实力、政要中的实权)。近年来,宝马部分车型确实为了跑量(更多人能消费)而取巧了,定位很模糊。不知道其想保持在第二第三阶段的品牌地位还是想冲回第一阶段(除超跑和高端行政座驾外,大部分汽车品牌都经历过或经历中的阶段)捞点快钱,消费者定位模糊直接导致品牌值下降及附加值贬值。想买附加值的人觉得已经不能代表身份,选择其它车型购买;想买感需代步的人觉得没必要的消费,跑去买更实在的车。就如同一个国际明星,左边收着顶级出场费,右边猛接路演和商业宣传,身价不跌才怪。到底是要保持身价和行业地位还是回到出道时靠工作密度赚快钱的阶段?这问题只有宝马自己清楚。2.驾驭乐趣及性能等方面,宝马属于优于大部分第一阶段车型但与纯跑车及超跑还有距离的类型。同样地,宝马应该是介乎于驾驶者购买的车和后座常客老板选的车之间都能兼顾的车型。早年购买宝马的,确实大多是自己驾驶的车主为主。毕竟在刚需车型和跑车之间的定位上,宝马确实有套讨好车主(同时也是驾驶者)的看家本能:偏向驾驶者的调校(大部分家轿及行政座驾是偏向乘坐者及老板座位的调校),所以在驾驶乐趣和实用性之间,宝马一直占据着一个很清晰的市场(如同日系品牌里的斯巴鲁,用过的人会比较清晰)。纯驾驶乐趣那叫跑车,牺牲的是实用性和舒适性,空间都不大调校都很硬;纯乘坐舒适的那叫mpv或家轿或行政长官车型,牺牲的往往是灵巧的驾驭乐趣。所以,两者间平衡,目前宝马算一个。3.目前国内的市场取向确实导致了宝马要分开定义和定位国际版以及国内版的车型。就如同在国际版,绝不可能找到加长的车身版本,毕竟这是要打破宝马对于上面第二点提到的平衡问题,加长等于偏向乘坐舒适而舍弃部分驾驶乐趣,所以国际版一般采用原版设计的车身比例。国内一般能买到的国际版是叫进口版,如进口版5系和国产加长版5系,其实大部分部件都是全球化战略的,并非指哪里生产的问题,而是指版本区别以及税率区别(整车进口25%关税+其它各项,组装零部件进口5%-15%关税不等)。其实真正的车主都知道,国产版车型大部分零部件还是进口的,但售价却拉低了很多。-购买及使用过几辆宝马后的分享,只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