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奥运马术用的马是不是汗血宝马
马术比赛一般用的都是欧洲的温血马,擅长跳跃,又性格温和,不是什么汗血马。
B. 古代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到底真的存在过吗
汗血宝马今何在?
马依照体型可分为四类:一型马多产于欧洲西北部,身高在1.2米至1.3米之间,可以生活在森林地区,能耐潮湿;二型马生活于北欧亚高原地区,身高在1.4米至1.5米之间,体格健壮,耐寒冷;三型马生活于中亚地区,身材最为高大,属于草原马;四型马产于西亚地区,身材较矮小,耐干旱。
C. 传说中的“汗血宝马”真的可以日行千里吗
汗血宝马的故事流传了二千多年,传说它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传说它奔跑时前脖部位流出的汗是血色的。
那么,汗血马真的存在吗?为何“流汗如血”?是否真的“日行千里”?
汗血宝马的历史要追溯到汉武帝时期了。
汉武帝将汗血宝马称为“天马”,并赋《天马歌》:“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为了得到汗血宝马,武帝两次发兵大宛国,最终得到汗血宝马。
有了汗血宝马,大大提升了战斗力,大汉王朝击败了匈奴,稳定了边关,建立了西域都护府,才有了后来的新疆。
三国演义中,吕布的坐骑赤兔马,据说就是汗血宝马,能日行千里,还能夜走八百。
因此有“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之说。
金庸大师的武侠小说中,郭靖有一匹汗血宝马,温驯聪明,日行千里,自带“高级范儿”。
在现实生活中,汗血宝马确实存在,但非常少见,纯种的汗血宝马全世界只有2000多匹。
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纯正的马种之一,产于土库曼斯坦,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土库曼斯坦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马形象置于国徽中的国家,国徽正中间就是一匹金色汗血宝马,想进口汗血宝马必须得有土库曼斯坦总统令。
汗血宝马有头细颈高、四肢修长、体态匀称、步态轻盈、神态威严等特点,以形态优雅、通人性着称,是马属中的绝对“美男子”。
因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给人“流血”的错觉,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爆发力、耐力也很强。
据测算,汗血宝马在平地上跑完一公里仅需67秒。
1935年曾创造84天跑完阿什哈巴德至莫斯科4300公里行程的记录,迄今未被打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穿越卡拉库姆沙漠的三天内,所有的汗血宝马未做任何停歇,也未进水进食,但最后均平安抵达终点莫斯科。
正是由于其高贵的体态、出色的品质,汗血宝马曾作为马其顿大帝、成吉思汗等诸多帝王的坐骑,见证了无数的历史演变、沧海桑田。
为了能把纯种汗血宝马引进中国,新疆野马集团董事长陈志峰先后十几次到土库曼斯坦考察。
2009年,野马集团从土库曼斯坦进口23匹汗血宝马,开创了我国批量引进汗血宝马的先河。马儿们目前生活在乌鲁木齐野马古生态园的汗血宝马基地。
野马古生态园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昆明路158号,野马大厦后面的鲤鱼山上。
野马古生态园占地200亩,是国内唯一的硅化木、陨石、古胡杨保护基地,是我国最大且唯一的集汗血宝马繁育、展示、训练、表演比赛及马术健身、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标准型、国际化、综合性基地。
基地拥有成年马89匹、新出生小马8匹。
游客可以在基地观赏精湛的马术表演比赛,品味传奇的汗血宝马文化,还可以参观马厩、喂马,随资深教练学习专业马术。
朋友告诉我,基地养殖的汗血宝马都住着上下两层楼的“别墅”,每天享用着金贵的营养餐,还能享受到桑拿按摩、造型设计、家庭医生等服务。
D. 名马不只汗血宝马,世界各地名贵马种赏析
世界名马赏析
马是高贵而又有灵性的动物,它是人类忠实的伙伴,它在人类的历史上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从挽马到战马,再到赛马,从没有离开过人类的视线,那就来赏析一下世界各地的名贵马种。
首先介绍马的种类:
按照马的品种的个性与气质,分为热血马、冷血马与温血马三大类。(此分类方式,和马血液的温度或体温毫无关系)。
热血马是最有精神的马,也是跑得最快的马,通常用来作为赛马。
冷血马具有庞大的身躯与骨架,安静、沉稳,通常用来作为工作马。
温血马不管在体型、个性与脾气上,温血马介于热血马与冷血马之间,是由热血马与冷血马杂交育种出来的品种,通常用来作为骑乘用,马术运动所。
阿拉伯马(Arab)
产地:中东阿拉伯半岛地区
血类:热血马
在阿拉伯半岛沙漠气候中孕育出的名贵马种,它有独一无二的头部特征,高贵而且灵敏,在沙漠中成长使它富有耐力和速度,阿拉伯马在历史上因战争及贸易而由中东散布至世界各地,并且用来混种,差不多所有现今的骑乘马都有阿拉伯马的血统,比如英国纯血马。
柏布马(Barb)
产地:北非摩洛哥
血类:热血马
柏布马(Barb or Berber)的家乡在古时候北非的巴巴利(Barbary)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现今在阿尔及利亚的康斯坦丁(Constantine)与摩洛哥皇室都有很大的繁殖场。和阿拉伯马(Arab)一样,它在马的品种培育上占有不容否认的重要地位,然而他却较不为人知,不像阿拉伯马那么出名。柏布马最初被带到欧洲时,常常被欧洲人误认为是阿拉伯马,因为北非的居民也是穆斯林,也说阿拉伯语。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英国纯血马(Thoroughbred)的祖先之一“Godolphin Arabian”,其实它是一匹柏布马。
纯血马(Thoroughbreds)
产地:英国
血类:热血马
纯血马以中短距离速力快称霸世界,创造和保持着5000米以内各种距离速力的世界纪录,近千年来没有其它一个品种马速力超过它。其祖先可以追溯到三匹祖公马,它们的名字分别是Darley Arabian, Godolphin Arabian和Byerly Turk(“达雷阿拉伯”、“哥德尔芬巴布”和“培雷土尔其”)。 而这三匹马是以备受尊重的三位英国马主命名,他们分别是Thomas Darley、Godolphin勋爵和Roberty Byerly上尉。
汗血宝马(Akhal-teke)
产地:土库曼斯坦
血类:热血马
音译为阿哈尔捷金马,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级马种,当今世界上有3种纯种马:汗血马、阿拉伯马和英国马。其中汗血马是最纯的马种,阿拉伯马和英国马都有汗血马的血统和基因。汗血马皮肤细腻,因其奔跑时脖颈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红色物质,鲜红似血,因此称之为汗血马。汗血马从古至今繁衍生息,从未断过血脉,在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都有阿哈尔捷金马,总数量为3000匹左右,其中2000多匹都在土库曼斯坦。听说中国境内纯种此马11匹。
汉诺威马(Hanoverian)
产地:德国
血类:温血马
在世界的温血马品种中,属欧洲的最好,而欧洲属德国,而德国又属汉诺威马最为有名。突出的运动天赋使它在世界大赛中屡屡夺魁,有着战无不胜王者形象。自2001世界体育用马育种联合会和国际马联实施评级排名机制以来,汉诺威马一直被评为国际盛装舞步赛事中最成功的马种。2008年以前汉诺威马登记协会在盛装舞步赛中一直保持第一的位置,自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荷兰温血马一举成功之后,荷兰温血马登记协会(KWPN)占了领先的地位。
荷兰温血马(Dutch Warmblood (KWPN))
产地:荷兰
血类:温血马
这是个新的品种,荷兰在1958年才开始有血统登记簿,然而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成功、最流行、最受欢迎的马术竞赛与骑乘用马。荷兰温血马可说是二十世纪的新产品,有别于二十世纪以前就有的温血马,它是专门为了马术竞赛用而培育出来的温血马。虽然这是荷兰人所创算是一个欧洲品种,因为除了荷兰之外,还有英国、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血统。荷兰温血马只有短短的历史,但已在大西洋两岸建立起名声,并且常常成为国际赛事中的赢家。有许多国家的马术代表队在奥运与世界杯马术比赛中,都是骑着荷兰温血马分别为自己的国家赢得奖牌。
特雷克纳马(Trakehner)
产地:德国
血类:温血马
别名东普鲁士马,特雷克纳马是非常高大的马,通常有163到173公分高。是温血马,但它具有许多纯血马与阿拉伯马的血统,又有重型马与小型马的血统。像这样的混血,创造出速度与跳跃的能力,以及敏捷的身段。强壮且完美的腿,轮廓分明的肌腱,在膝盖与飞节上方有很好的肌肉。
安达卢西亚马(Andalusian)
产地:西班牙
血类:温血马
安达卢西亚马是西班牙马的后裔,而且是世界最优秀的马种之一。“安达卢西亚马”一名来自西班牙南部的一个名叫“安达卢西亚”的省,在那里有培育该马的种马场。同是一种马,在西班牙,这种马叫“纯种西班牙马”,西班牙语为Pura Espa Ola,简称PRE;在西班牙以外,却以“安达卢西亚马”闻名于世。安达卢西亚马具备骄傲与勇敢的气概,以及驯良与易与人亲近的气质,这就是安达卢西亚马的特色,因此安达卢西亚马不仅是西班牙小孩最惯常骑乘的马匹,也是在各种表演与游行场合中,能够同时展现爆发力与翩翩风范的马儿。
利皮扎马(Lipizzaner)
产地:西班牙
血类:热血马
除了阿拉伯马(Arabian)与纯血马(Thoroughbred)之外,利皮扎马也许是世界上最出名的马。它的名声来自于奥地利维也纳的西班牙马术学校,而西班牙马术学校名字的来源,并不是因为它建立于西班牙,也不是它提倡西班牙骑术,只是因为利皮扎马的祖先来自于西班牙。利皮扎马是近四百年来所出现极具代表性的优秀品种,这个优异的品种,不仅流露出美丽高贵的气质,而且还难能可贵地兼具了勇敢、气力、能力、温驯的脾气、以及聪明的智慧。
如今,即使利皮扎马不仅只会出现在原本的奥匈帝国境内了,然而目前全球的纯种利皮扎马仍不到3000匹,每一年也只有微量的幼马出生,可以想见这是一个多么稀有的品种。
佩尔什马(Percheron)
产地:法国
血类:冷血马
重型马中最文雅的品种,祖先曾在公元8世纪载过法国骑士,粉碎了穆斯林对欧洲的侵略。它们的四肢短小强壮,身体宽而结实,动作灵活,又能刻苦耐劳。佩尔什马有不少阿拉伯血统,它发源与诺曼底的拉佩尔什的石灰岩地区。公元732年,法国开始使用东方马的血统。队佩尔什马最具影响力的血系是经由阿拉伯的异种杂交,这个品种没有丧失力量和体型的大小。
夏尔马(Shire)
产地:英国
血类:冷血马
世界上最高贵的挽用马,也是世界上力量最大体型最大的马。这种马可以拉动5吨的重物。现在英国的一些啤酒场依然让它们工作。肩高常在2米以上,从头顶到底至少2.6米,重达一吨以上。最高记录一点八吨。他脚上长有细细的长毛,好象带有“护脚套”。 夏尔马最早出现在英国是1066年,作为英国传统的良种马,夏尔马曾经是英国历史画面中最常见的一道风景。
奥尔洛夫快步马(Orlov trotter)
产地:俄国
血类:温血马
快步马的代表品种 。原产俄国 ,由奥尔洛夫-捷司门斯基等人用阿拉伯马与其他品种杂交育成。对中国三河马等品种形成影响较大。本品种相对来讲比较晚熟,在比赛中速度比俄国快步马和美国快步马要慢。但是本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适用于各种马术马赛,如,盛装舞步等古典马术运动。奥尔洛夫快步马一直是世界最优秀的快步马品种之一,奥尔洛夫是斯拉夫民族自主繁育的第一个优良马匹品种,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是民族的骄傲。
三河马
产地:中国呼伦贝尔
血类:温血马
三河马外貌清秀,体质结实,动作灵敏,具有奔跑速度快、挽力大、持久力强等特点,是优良的乘挽兼用型马。与河曲马、伊犁马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马的内蒙古三河马,是俄罗斯后贝加尔马、蒙古马及英国纯种马等杂交改良而成的,至今已有上百年的驯养历史,主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三河地区,因此得名。
原产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级)的额尔古纳市(县级)和大兴安岭以西的滨洲沿线。因当地有三条河流(海拉尔河、克鲁伦河、哈拉哈河)而得名。
腓特烈斯堡马(Frederiksborg)
产地:丹麦
血类:温血马
它是高雅而积极的骑乘马和高品质的军用战马主要来源。丹麦自古就有马的贸易。在14世纪霍尔斯坦(在1864年以前为丹麦的领地)的西多会,有僧侣用最好的西班牙马与大型德国母马杂交,其中一个成果是丹麦的腓特烈斯堡马。
塞拉法兰西马(Selle Francais)
产地:法国
血类:温血马
塞拉.法兰西马是法国的温血马,是欧洲各种竞赛马中最坚强和最多用途的一种。它具有高度勇敢的性格,适合跳跃,并能够在越野赛和各种比赛中进行竞争。体高1.60米。在十九世纪, 诺曼的育种者从 英国进口了 纯血马和混血的雄马来与他们自己的诺曼马进行杂交育种,这就是现在的法国的快步马和塞拉•法兰西等品种的祖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马又用快步马、纯血马、阿拉伯和盎格鲁-阿拉伯马进行培育。
E. 汗血宝马出自哪里
汗血马的原产地在土库曼斯坦。史记中记载,张骞出西域,归来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故在中国,两千年来这种马一直被神秘地称为:“汗血宝马”。全世界汗血马的总数量非常稀少:一共只有3000匹左右,其中有2000多匹在土库曼斯坦。因此被土库曼斯坦奉为国宝,并将汗血马的形象绘制在国徽和货币上。外国专家曾对汗血马的“汗血”现象进行过考察,认为“汗血”现象是受到寄生虫的影响。目前(2008年)我国共有汗血宝马8匹,5匹在长春
F. 中国马术表演的马是汗血宝马吗
不是呢,中国的汗血马宝宝去年才出生,北京有一匹,交配后产下的5匹宝宝都很健康,很快就能站立了,将来会长高,东北那边好象有纯血的汗血马,也是还很小,要出战还要等几年呢!这些汗血马都是土库曼斯坦送给中国的,在那里现在还有两千多匹,所以汗血马不是传说,而现在已经证明了,汗血马身上流红色液体并不是寄生虫,是什么原因现在还是个迷,而且是属于非常适合驾驭并且比赛的温血马,性格很开朗,很喜欢和人亲近,也适合长途奔袭,所以也不是热血马!希望将来的马术比赛中,中国能骑着本民族的马出战!不知道汗血马和伊犁马交配出的后代怎么样,都是很珍贵很美好的马啊!
G. 传说中的“汗血宝马”真的可以日行千里吗
我觉得这是加上了一定的夸张的说法,虽然汗血宝马确实比一般的马匹出色,速度也很快,但是要达到日行千里的速度恐怕还是有点夸张了,在史书上有记载说一匹汗血宝马每天能够走四千多公里的路程,还会流出一种鲜红色像血液一样的汗,但是对于这个数据,很多人都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
在现代社会中,汗血宝马依然存在,但是全世界的汗血宝马的数量都是很少的,据说只有2000匹左右,应该也算得上是珍稀动物了吧,有人也给汗血宝马做了测试,发现汗血宝马能够在陆地上达到一分钟跑完一公里左右的距离,但是日行千里这种说法,依然未被证实。
H. 新疆昭苏县被誉为中国天马之乡,当地的马术竞技类比赛的规则是怎样的
马术比赛需要骑师和马匹配合默契,考验马匹技巧、速度、耐力和跨越障碍的能力。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分为盛装舞步赛、障碍赛和三日赛三项,每项均设团体和个人金牌,共产生6枚金牌。马在历史上与人类有非常亲密的关系,是人类的运输和交通工具。当中,马在欧洲有贵族的象征,骑马对欧洲人而言不但是一种艺术:最高极致、结合了骑师与马匹之间的调教,更是一门学问。马术比赛需要骑师和马匹配合默契,考验马匹技巧、速度、耐力和跨越障碍的能力。
I. 今天的汗血马在什么地方
今天汗血马的产地主要在土库曼斯坦及其周边地区,在古代这些地区都属于大宛国的领地。土库曼斯坦国总统曾送给我国一匹汗血宝马,据说该马的父亲身价曾达千万美元之巨。
汗血宝马,体型高大优美,头细颈高,四肢修长,轻快灵活。汗血马的奔跑速度非常快,跑完1000米只需1分05秒,仅比世界公认的速度最快的英国纯血马慢5秒,不愧曾是历史上最好的名马。
目前我国的名马有:地方土种马和杂交培育马两大类。地方土种马包括生活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的蒙古马和新疆的哈萨克马;杂交培育马包括内蒙的三河马和新疆的伊犁马。
蒙古马体态粗犷结实,头重额宽、四肢粗壮,蹄质结实。蒙古马的生命力极强,能生存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哈萨克马则属于草原型马种,体态轻盈,耳短,颈细并上扬,胸窄,后肢常呈刀状和外向。
新疆自古有伊犁马、巴里坤马和焉耆马三大名马。伊犁马是“天马”(大宛马)的后代,适宜于骑乘;巴里坤马是“神马”(胭脂马)的后代,体型矮小,但和蒙古马一样具有良好的耐力和速度,适于货运;焉耆马则是一种很独特的马,从小就练就了走沼泽如履平地的本领,所以特别适宜骑乘,旧时多用于驿道。
清干隆年间伊犁就成立了供军需用马的马场,其规模是全疆第一的。伊犁马场现有4000多匹马,多是骑乘性轻型马,主要销往各大城市的马术俱乐部。
J. 中国有多少汗血宝马
汗血马的神话流传了一千多年。传说它前脖部位流出的汗呈血色;史书记载汗血马“日行千里”,又名“大宛马”、“天马”,为了得到它,汉武帝两次派兵远征西部……
近日,一位日本专家宣称,他在中国新疆天山意外发现了汗血马的踪迹,并拍下此马“汗如鲜血”的照片,在东京大学举行的马匹研究会上,他正式向世人公布这一发现。
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中国专家的反应。
■中国还有“汗血宝马”吗?
4月30日,日本马匹研究人员清水隼人在东京大学举行的马匹研究会议上,公布他在中国新疆天山附近发现“汗血宝马”的证据。根据他拍下的照片显示,那匹马肩膀流出鲜血一样的液体。据说,他是去年8月在天山西部发现了“汗血宝马”。
清水说,那匹马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的汗水。这与我国汉代司马迁所着《史记》中记载,“汗血宝马”不但能日行千里,更会从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液极为吻合。
对于日本人的发现,日前,中国农科院畜牧所马匹专家王铁权研究员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汗血宝马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存在的。”他说:“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现在还有上千匹汗血宝马,只不过在当地汗血马被称为阿哈马。”
我国养马史专家谢成侠教授曾对汗血马进行过专门考证。据谢先生弟子、南京农业大学畜牧专家郑亦辉教授说,谢先生从产地名称、体形等特征考证了汗血马就是大宛马,即现在的阿哈马。1951年,我国曾从前苏联引进种马,其中包括52匹阿哈马。这群阿哈马饲养在内蒙古锡林格勒盟的种马场。公母自然繁殖并做了部分杂交改良。1958年,王铁权前去考察,见到的阿哈马体形轻细优美,全身密生长毛,弯曲的颈部,特有的伸长高举步法,显得高贵出众。
对于日本人在新疆发现“汗血宝马”,王铁权研究员认为,纯种阿哈马都有登记,但在土库曼斯坦和伊朗一带存在不少无登记的“土种”和“原科”阿哈马,在新疆马术队和内蒙古的牧场都饲养有百余匹阿哈马,因此日本人发现的汗血马可能是流入我国的“土种”阿哈马或杂种阿哈马。
■“流汗如血”,是伤气,是寄生虫,还是视觉误差?
传说中汗血马颈部上方流的汗像鲜血一样。记者向新疆农业大学努尔江教授问及此事时,他很吃惊:“阿哈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骑兵马,解放后新疆曾引进过许多匹,但我从没听说过它流的汗像鲜血一样,更没有亲眼见过。”
马在高速奔跑时体内血液温度可以达到45℃到46℃,但它头部温度却恒定在与平时一样40℃左右。据此,有关动物专家猜测:汗血马毛细而密,这表明它的毛细血管非常发达,在高速奔跑之后,随着血液增加5℃左右,少量红色血浆从细小的毛孔中渗出也是极有可能的。
但王铁权研究员说,阿哈马“流汗如血”只是极个别的现象。据说外国专家都曾对汗血马的“汗血”现象进行过考察,认为“汗血”现象是受到寄生虫的影响。清朝人德效骞在《班固所修前汉书》一书中解释:说穿了,这只不过是马病所致,即一种钻入马皮内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尤其喜欢寄生于马的臀部和背部,马皮在两个小时之内就会出现往外渗血的小包。传说,土库曼斯坦有一条神秘的河,凡是喝过这里河水的马在疾速奔跑之后都会流汗如血,如今这条河却无从寻找。这种“寄生虫”到底是何方神圣现在也无人知晓。对此,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南京农业大学郑亦辉教授认为,“寄生虫说”很难成立。如果是寄生虫引起了汗血宝马流汗如血,那它为什么不随时流汗如血,而偏在疾速奔跑之后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少伯在50年代、60年代、90年代曾多次到新疆专门对中亚马种进行饲养、驯化等方面的考察,他说:“马汗一般是白色的,呈泡沫状,不可能像血一样。”
郑亦辉教授提出了一种猜测:流汗如血仅仅是一种文学上的形容。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感觉是在流血,而马肩膀和脖子是汗腺发达的地方,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汗血宝马在疾速奔跑后肩膀和脖子流出像血一样鲜红的汗。
■汗血马日行千里?
为什么汗血马能够成为一种世界名马?王铁权说,在土库曼斯坦,马匹数量不多,但有丰富的牧草及粮食饲马,是一种技术含量高的集约饲养方式,并按马质进行个体骑乘训练。在中亚养马是一个精细个体管理,而蒙古马的管理,是一种半野生的粗放饲养方式。
据记载,汗血马能够日行4000公里。许多专家对此质疑。郑亦辉教授说,即使古代计程单位是今天的十分之一,马一天跑400公里,在今天看来也是不可能的。
刘少伯教授认为,“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只是传说。一般的马只能日行150公里左右,最多日行200多公里。中国古代利用快马传递军事信息的驿站,号称“五百里加急”,恐怕最长的驿站也没有250公里。
现在公认,速度最快的马是纯血马,1分钟能跑1000米,但这样的速度只能在训练场或赛马场坚持一两分钟,时间一长,马就可能累死。汗血马奔跑速度较快,跑完1000米仅需1分零5秒,并且此马体态十分优美,精神饱足。
对现代人来说,汗血宝马只是史书上的一种传奇,但世界各国的研究者都试图重新发现或培育出新的“汗血宝马”,利用原有阿哈马种速度快、体质好等优点与别的马杂交,生产出良种赛马。新疆野马饲养繁殖中心的动物专家就提出用野公马与本地的哈萨克母马进行杂交,获得新的马种培育出“汗血宝马”,但因缺少科研经费,这一计划至今仍无法实施。
■汉武帝为汗血马发起两次远征
为争夺汗血马种,中国汉代发生过两次血腥战争。汉武帝派百余人的使团,带着一具用黄金做的马模型前去大宛国,希望以重礼换回大宛马。经过4000多公里陆地行军,到达大宛国首府贰师城(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大宛国王爱马心更切,不肯以大宛马换汉朝的金马。汉使归国途中金马在大宛国境内被劫,汉使被杀害。汉武帝大怒,作出武力取马的决定。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李广利率领骑兵数万人,到达大宛边境城市郁城,但并未攻下,只好退回敦煌。回来时人马只剩下十分之一二。3年后,汉武帝再次命李广利率军远征,带兵6万人,马3万匹,牛10万头,还带了两名相马专家前去大宛国。此时大宛国发生政变,与汉军议和,允许汉军自行选马,并约定以后每年大宛向汉朝选送两匹良马。汉军选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马3000匹。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玉门关时仅余汗血马1000多匹。
从汉朝一直到解放前,甘肃山丹县一直是大军马场,汗血马、乌孙马、大宛马的引进繁殖都曾在这里进行。刘少伯教授说,中国自古很讲究马的选种、杂交。汗血马体形好、听话、快速、适于长途行军。曾有这样的史话,汉军与外军作战中,汗血马上阵,敌方人数众多,刮目相看。久经娇养的汗血马,认为这是表演的舞台,作起舞步表演。对方用的是蒙古马,见汗血马高大、清细、勃发,以为是一种奇特的动物,不战自退。汗血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曾兴盛上千年,但是到后来消失无踪。对此王铁权认为,引进的汗血马有公马也有母马,进行繁殖是可行的,引入汗血马的是汉武帝,而到唐代末年仍然存在,但是由于中国的地方马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任何引入马种,都走了以下的模式: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失。
郑亦辉教授认为,汗血马虽然速度较快,但是它体形纤细,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大将骑马作战更愿意选择粗壮的马匹,这也是汗血马在中国消失的原因。同时,古代作战用的马匹多数被阉割,使一些优秀的战马失去了繁殖后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