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奔驰glb什么芯片
搭载了英伟达Parker 128芯片。1.3T发动机的动力参数是有目共睹的,同级别车型劣势明显,更何况这是台定位7座的SUV车型,当车内坐满人,这台1.3T发动机的动力就捉襟见肘了。不过依旧有不少消费者愿意为“大标LOGO”买单,但也有理性的消费者保持着头脑清醒。
奔驰glb特点
动力方面,GLB250与新一代奔驰A级、CLA共享MFA2平台,美版GLB 250搭载2.0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输出功率为221马力,350牛米,匹配一台8AT变速箱。
国产版GLB除了2.0T另外还会提供1.3T发动机(163马力,250牛米)车型,这是1.3T高功率版本,奔驰国产后甚至还会提供一个1.3T低功率版本(136马力、200牛米),匹配一台7速AT变速箱——根据它1.6吨多的自重, 1.3T动力会感觉有些吃力。
2. 奔驰A级配置解读 MBUX智能车机交互系统是亮点
作为一个老牌德系豪华汽车品牌,奔驰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可谓是十分抢眼,多款全新车型的推出牢牢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心,比如这款奔驰A级就备受中国消费者所青睐。自上市以来,奔驰A级凭借着传承了奔驰引以为豪的豪华基因而备受瞩目,丝毫没有因为其入门级车型而显得廉价,而这除了与其奔驰与生俱来的豪华感与品牌附加值的加持外,更是离不开其在功能配置方面的科技化升级,特别是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更是全面覆盖至奔驰的各款车型中。
总结:虽然从2018年至今,奔驰MBUX系统的亮相时间不算太久,但奔驰MBUX系统实际使用体验与宝马iDrive以及奥迪MMI系统相比也毫不逊色;而这除了因为配备了顶尖硬件设备外,更是离不开与英伟达在软件技术方面的合作,毕竟对于智能数字方面理解,人工智能专家的英伟达显然要比奔驰要更加擅长。不过需要正视的是,虽然奔驰MBUX系统的功能非常强大,但其用户学习成本也相应的增大,除了方向盘上密集的功能按键容易引起误操作外,其AI智能语音控制的自我学习的能力也有待提高。据悉,新一代奔驰MBUX系统或将搭载在全新S级中,相信升级后的奔驰MBUX系统一定会更加智能、好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梅赛德斯-奔驰自动驾驶车型将采用英伟达方案,最早2024年上路
外媒消息称,高档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将为其车辆使用一套完整的英伟达软硬件系统解决方案来支持其自动驾驶功能,首批搭载这套方案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将于2024年上路。
该系统将基于英伟达的DRIVEAGXOrin芯片开发,英伟达方面宣称该芯片的性能比特斯拉的FSD处理高出约38%。
事实上,奔驰和英伟达早在2017年就宣布了合作,但此次有更多合作内容曝光。
英伟达的系统将提供给所有奔驰的下一代车型,但根据车型换代节奏,时间上会有先后。最终结果是所有的奔驰汽车都将内置该硬件,不管是否订购安装了自动驾驶选装。
这听起来类似于特斯拉和国内一些造车新势力目前的模式,即在所有汽车上预装自动驾驶硬件,然后将完全自动驾驶作为软件选项销售。
这两家公司强调,下一代汽车将由“软件定义”,具有持续的升级能力。
“软件定义”汽车的一个方面是“应用程序”的存在,就像在手机上一样。有些应用可能是免费的,有些可能是付费的,但总之这将是车主定制驾驶体验的一种方式,也是汽车在发布后通过获得新功能来延长可用寿命的一种方式。
目前还不知道是否会有第三方开发者的API,还是由英伟达和奔驰提供应用。
虽然当前这两家公司表示要在2024年开始才会在梅赛德斯-奔驰的车型上搭载英伟达的硬件和软件,但不排除这项计划会提前。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速度很快,Orin很可能会在四年后显得过时。虽然英伟达宣称Orin能够支持5级自动驾驶所需算力,但梅赛德斯只计划将该系统应用到2级或3级自动驾驶,并在某些场景下具备4级自动驾驶能力,例如在特定地理范围内的完全自主停车,或者叫“自动代客泊车”。
近年来,传统汽车厂商在车载软件方面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因为手机厂商已经疯狂地推出了远比传统车载系统更易用的信息娱乐系统。
美国97%的新车都配备了苹果CarPlay,大部分司机都会使用,很少接触汽车默认的信息娱乐系统。而特斯拉多年来一直在为其车载系统做OTA远程无线更新。
英伟达并不是特别以软件闻名,而是以硬件闻名,但尽管如此,这家硅谷公司仍会比世界上最古老的汽车制造商更懂得如何利用软件专业知识。
2024年还很遥远。为什么搭载英伟达平台的奔驰汽车要在2024年才能落地?这揭示了传统厂商的一个瓶颈——一台标准汽车车型的生命周期长约7年,在这段时间内,车辆会开始变得越来越过时。而英伟达与奔驰的合作是从2017年开始的,从这到交付车辆上路需要7年时间。
我们可以想象,2024年汽车行业的面貌将与现在大不相同。这就是为什么“软件定义车辆”很重要,因为软件的迭代速度要比硬件快得多。这次,奔驰通过预埋硬件,持续更新软件的方式来跟上时代的节奏,这对于这家传统汽车制造商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心态转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