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车空调econ怎么用
ECON在汽车空调上的意思是经济模式。
以2011款帕萨特领驭为例,上图就是它的空调操控面板,按下ECON的开关就会打开这个模式,按下内循环、挡风玻璃加热或者AUTO按钮,或者再按一次ECON按钮,就会退出ECON模式。
不同车,ECON模式开启之后的效果可能会不同,譬如我们上面举例的帕萨特领驭在开启ECON模式之后,空调的压缩机就会完全关闭,只保留鼓风机吹风、而阿特兹你切换到空调的ECO模式后,压缩机还是会工作,制冷效果还是会有。
⑵ 悦动车里空调的的ECON模式怎么使用是什么意思
汽车空调的ECON实际为空调的一种模式,通常汽车空调有A/C字样代表空调开启或关闭,而ECON只有在空调冷风开启时候才会起作用,代表空调的经济模式。
此状态下压缩机也会工作,相比较普通模式而言,压缩机的控制点提高,工作时压缩机并不是一直吸合的,控制压缩机的启动停止点由蒸发温度控制(与空调温度相关)。
比如,正常模式下压缩机的启停点为2~4℃,ECON模式下,压缩机的启停点为8~10℃,温度越低,压缩机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就会越大,开启ECON模式后,会大大节省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换句话说就是大大节省燃油。
汽车空调模式分类
1、自动模式
当车辆启动的时候,空调出风默认基本是最大出风,自动模式主要以内循环为主,当车内空气温度达到指定的低温或者高温之后(夏天制冷低温,冬天制热高温),空调出风口会慢慢变小,但是我觉得自动空调这个功能是最最鸡肋的,导致油耗高不说,而且出风逻辑让我很不能理解,所以我基本上没有开过自动空调。
2、内循环模式
这个时候,车辆会关闭空调的进风口以及排风口,车辆内部相当于密封的一个空间,对于夏天空调制冷以及冬天空调制热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空间封闭,驾驶舱内的氧气含量会越来越低,这个时候需要不时的开启外循环进行换气,保证空气的清新。
3、外循环模式
空调通过鼓风机将外部新鲜空气吸入到车内,再由车厢尾部的排风口排出,但是开启外循环会有一个弊端,夏天的时候,发动机需要提高效率,将车外热空气快速制冷输送到车内,同理冬天也是这样的。
⑶ 车空调AUTO和ECON都是什么意思
汽车空调AUTO是空调自动运行模式,根据车内的温度自动设定温度及风量。
ECON是空调经济运行模式,这种模式既调节了温度,但同时又是以最经济最节省燃油的一种运行模式。
(3)汽车空调用的哪个模式扩展阅读
汽车空调类型
1、按驱动方式分为:
独立式(专用一台发动机驱动压缩机,制冷量大,工作稳定,但成本高,体积及重量大,多用于大、中型客车)
非独立式(空调压缩机由汽车发动机驱动,制冷性能受发动机工作影响较大)。
2、按空调性能分为:
单一功能型(将制冷、供暖、通风系统各自安装,单独操作,互不干涉)
冷暖一体式(制冷、供暖、工作时可分为冷暖风分别工作的组合式和冷暖风可同时工作的混合调温式)。
3、按控制方式分为:
手动式(拨动控制板上的功能键对温度、风速、风向进行控制)
电控气动调节(利用真空控制机构,当选好空调功能键时,就能在预定温度内自动控制温度和风量)。
4、按调节方式分为:
全自动调节(利用计算比较电路,通过传感器信号及预调信号控制调节机构工作,自动调节温度和风量)
微机控制的全自动调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汽车空调
⑷ 车冬天空调开什么模式
冬天汽车空调一般建议是交替使用内外循环的模式,就是车启动后先开启外循环,将车内冷空气先排出车外,再开启内循环,给车内升温。交替使用时,最好根据路况而定,在环境开阔又没有异味、无风沙的路面就可以开启外循环模式,如果是堵车、尾气排放严重或者是风沙很大的地方及时切换成内循环模式。
冬天汽车空调开多少度合适
人体感到最舒服的温度是20℃—25℃。那么超过28℃,人就会感觉燥热;而低于14℃,人就会感觉到冷。因此,车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8℃—25℃之间。一般车厢内外温度差在10℃以内为宜。
冬天如何使用汽车空调
冬天如果需要用到汽车空调,应当先启动汽车,等待几分钟后,发动机会开始预热,发动机温度指针到中间位置后,先打开空调制热,但同时也要把空气循环模式设置为外循环,从而把车内的冷空气排出车外,5分钟后就可以重新设置为内循环了,就可以开车上路了。
⑸ 汽车空调台上的ECON是什么意思
汽车空调的ECON是代表空调的经济模式。ECON只有在空调冷风开启时候才会起作用,此状态下压缩机也会工作,相比较普通模式而言,压缩机的控制点提高,工作时压缩机并不是一直吸合的,控制压缩机的启动停止点由蒸发温度控制。
汽车空气调节装置作用
用于把汽车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空气流动调整和控制在最佳状态,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减少旅途疲劳;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对确保安全行车起到重要作用的通风装置。
包括制冷装置、取暖装置和通风换气装置。这种联合装置充分利用了汽车内部有限的空间,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是国际上流行的现代化汽车空调系统。
⑹ 汽车auto是什么模式
汽车空调AUTO是空调自动运行模式,根据车内的温度自动设定温度及风量:
1、按下AUTO空调开启,并且根据车内传感器来控制出风的温度,冬天热风,夏天冷风。会保持车内有较适宜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空调也会自动改变出风口的温度及风速,调整车内温度。
2、汽车空调暖风热源由发动机冷却液提供,也就是水箱里的“水”,由发动机冷却液小循环回路引出两根水管,连接空调总成内部暖风水箱(一般在仪表台中央下部,不拆仪表台是看不到的)。
由这个小水箱为空调暖风系统提供热源,即使在夏天,这种小暖风水箱中也会有90多度的冷却液经过。
3、即在冬季使用空调暖风既不会影响动力,也不会增加油耗,A/C开关控制的是用来制冷的压缩机,所以在冬季开A/C并没有增加暖风功率的作用,反而会额外浪费压缩机做无用功。
(6)汽车空调用的哪个模式扩展阅读:
汽车空调工作原理: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贮液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和鼓风机等组成。各部件之间采用铜管(或铝管)和高压橡胶管连接成一个密闭系统。制冷系统工作时,制冷剂以不同的状态在这个密闭系统内循环流动,每个循环有四个基本过程:
1、压缩过程:压缩机吸入蒸发器出口处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把它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排出压缩机。
2、散热过程:高温高压的过热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由于压力及温度的降低,制冷剂气体冷凝成液体,并排出大量的热量。
3、节流过程:温度和压力较高的制冷剂液体通过膨胀装置后体积变大,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以雾状(细小液滴)排出膨胀装置。
4、吸热过程:雾状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因此时制冷剂沸点远低于蒸发器内温度,故制冷剂液体蒸发成气体。在蒸发过程中大量吸收周围的热量,而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又进入压缩机。 上述过程周而复始的进行,达到降低蒸发器周围空气温度的目的。
自动空调的功能包括车内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回风和送风模式自动控制以及运转方式和换气量控制等功能。
电控单元将根据驾驶员或乘客通过空调显示控制面板上的按钮进行的设定,使空调系统自动运行,并根据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送风温度和送风速度及时地进行调整,使车内的空气环境保持最佳状态。
⑺ 汽车上的空调控制方式分为哪些方式
楼主你好,
汽车空调按功能会分制冷或制热,我们一般把制热功能叫暖风,把制冷叫空调。制热的暖风是利用车辆本身水箱冷却循环的原理来制造的热风。制冷的空调是车载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箱,干燥瓶等等控制开关是AC开关。车载的吹风系统是单独成型的,那就是风扇系统,也就是有一个专门控制风扇档位的旋钮或者开关,分几个档位的。也就是说要在风机工作的前提下,再开制冷AC开关才能有冷气出来,或者再开暖风控制阀才能有暖气吹出来。如果这样说的话,一台汽车上空调部分分三类,也就是暖风系统,制冷系统,还有送风系统。
汽车空调按驱动方式可分为独立式空调和非独立式空调。独立式空调就是配备专门的辅助发动机作为压缩机的动力源(如大客车空调),而非独立式空调是由汽车主发动机直接驱动压缩机(如轿车、小型客车以及货车空调等)。
⑻ 汽车空调制热怎么开
可通过以下步骤开启。
1.汽车启动后,预热发动机,先开窗一会,再开空调。
相关如下:
冬天车内开空调的注意事项
1.长时间开启暖风空调内循环的模式下,汽车内的空气并不新鲜,尤其是汽车的空间并不大,所以冬天汽车开空调一定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
2.车内开暖风时,最好是半开窗,让空气有一定的流通,开启对流模式,可以防车内干燥,也可以提高车内的空气质量。
3.开车时暖气不要将出风口对着人吹,这样容易让人皮肤干燥,同时如果空调的风路管道内的细菌也会直接对人,被呼吸进入体内,影响健康。
⑼ 汽车空调怎么正确使用
汽车空调的正确使用方法:
1、一般汽车左边那个按钮蓝色的代表冷风,而红色的代表暖气,而中间的代表冷暖适中。
2、要开冷风的话这图的左边按钮往蓝色的地方调节,当要暖风时就往红色的地方调,再按下AC开关,另外中间的那个键是开风的大小,靠最右边的那个是调模式的你可以调到只吹脚或手或玻璃,也可以两更模式同时使用。
3、左边白色的线是调温度的,当感觉到太暖时可以调到中间,在不开空调的情况下你只要关闭中间的风扇就可以了。
空调系统使用注意
1、车用空调系统在冬季时基本处于停用状态,在最初的启动前应先检查皮带松紧度,且应在发动机怠速下先运转一段时间,观察是否启动正常并在运转时检查制冷效果如何,若不启动或制冷效果不理想就应到服务站进行检查。
2、空调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易吸入灰尘及细菌,所以长时间使用后应对空调系统进行一次除尘、除菌处理,以保证车内人员的身体健康。
3、开启空调一段时间后观察发动机水温情况,若出现水温高的现象,有可能是冷凝器表面过脏(如黏附柳絮、尘土等)、电子扇不工作、压力控制器不工作等造成的。如果在使用中出现以上问题应及时停止空调系统的工作,且到服务站进行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