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業用鹽與亞硝酸鈉有什麼區別,能食用嗎
工業用鹽含義很廣,有時指純凈的亞硝酸鈉,有時指含有亞硝酸鈉的氯化鈉。
工業用鹽除含有大量的致癌物亞硝酸鹽外,還有可能含有鉛、砷等有害物質,誤用工業用鹽極易引發食物中毒。
一、食用鹽與工業用鹽的區別
(一)結構區別:食用鹽是較純凈的氯化鈉;工業用鹽中除含有氯化鈉之外,還有亞硝酸鈉等。
(二)性質區別:食用鹽性質較穩定,水溶液呈中性;工業用鹽中含有的亞硝酸鈉在乾燥條件下較為穩定,但能緩慢吸收氧而氧化成硝酸鈉,水溶液呈鹼性。
(三)外觀區別:食用鹽含碘,質白,呈細沙狀,水分極少,用手揉捏時不會有凝結感,特殊情況下也可能顯黃色或淡藍色;工業用鹽不含碘,色澤灰暗,外形多為顆粒狀,水分含量大,亞硝酸鈉也可能微顯淡黃色。
(四)味道區別:食用鹽鹹味較重;亞硝酸鈉略有鹹味,食用時靠味覺難以分辨。
二、食用工業用鹽的危害
工業用鹽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常見的工業鹽中毒事件,多數情況下是由誤食或過量食用亞硝酸鈉引起的。亞硝酸鈉主要用於染料、醫葯、印染、漂白等方面,由於有增色、抑菌防腐作用,在食品工業中多用作熟肉食品的發色添加劑。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規定,亞硝酸鈉在肉食中最大使用量是0.15克/千克,其殘留量在肉製品中不得超過0.03克/千克;在肉製品罐頭中不得超過0.05克/千克。一般而言,人體只要攝入0.2~0.5克的亞硝酸鹽,就會引起中毒;攝入3克亞硝酸鹽,就可致人死亡。
三、工業用鹽中毒症狀
將工業用鹽代替食用鹽使用極易引發食物中毒。常見的工業用鹽中毒事件主要原因有:將含亞硝酸鹽的「工業用鹽」當作食用鹽使用;誤將亞硝酸鹽當作食用鹽使用;食用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較高的腌制肉製品、泡菜及變質的蔬菜;飲用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含量高的苦井水、蒸鍋水;肉製品加工時超量使用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是強氧化劑,進入血液後與血紅蛋白結合,使氧合血紅蛋白變為高鐵血紅蛋白,從而失去攜氧能力,導致組織缺氧,使人體出現青紫而中毒。另外,亞硝酸鹽對周圍血管有擴張作用。過量食入亞硝酸鹽中毒後發病迅速,一般潛伏期為1~3小時,造成的後果是麻痹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及周圍血管,形成高鐵血紅蛋白。急性中毒表現為全身無力、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腹瀉、胸部急迫感、呼吸困難,檢查見皮膚黏膜明顯紫紺;嚴重情況下,血壓下降,導致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工業用鹽斷不可食用,誤食後要盡早就醫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㈡ 工業鹽都有哪些危害
"工業鹽"通常習慣特指亞硝酸鹽。人體長期攝入亞硝酸鹽也有增加癌變風險,工業鹽嚴禁食用。 工業鹽在工業上的用途很廣,是化學工業的最基本原料之一,被稱為「化學工業之母」。基本化學工業主要產品中的鹽酸、 燒鹼、 純鹼、 氯化銨、氯氣等主要是用工業鹽為原料生產的。
早在2010年,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就發布了一篇《正確認識食用鹽與工業用鹽》的文章,裡面不僅明確指出,嚴禁將工業用鹽代替食用鹽使用,還提到工業用鹽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人體攝入0.2-0.5克的亞硝酸鹽會引起中毒;攝入3克亞硝酸鹽,可致人死亡。
"工業鹽"有機合成工業中需要大量氯化鈉。此外,還用於肥皂製造、陶瓷、玻璃生產、日用化工、石油鑽探、 鑽井工作液、 完井液、石油化工脫水液、建築行業早強劑、生產塗料的凝固劑、 橡膠行業乳膠凝結劑、 造紙工業添加劑及 廢紙張脫墨、化學工業的無機化工原料及硫酸根脫除劑, 褐藻酸鈉的凝固劑、防治 小麥、蘋果、白菜等腐爛及食品防腐劑、製取 金屬鈉及其他鈉化合物、鋼鐵熱處理介質等。在水處理、公路除雪、製冷冷藏等方面,鹽也有廣泛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