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如何去工業化工作

如何去工業化工作

發布時間:2022-10-01 14:27:04

⑴ 堅持走工業化道路必須堅持哪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改善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
第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把可持續發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堅持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和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⑵ 去工業化什麼意思

去工業化是指製造業就業比重持續下降。去工業化現象最早始於美國,其製造業勞動力占總勞動者的比例,從1965年最高值的28%下降至1994年的16%。在日本,其製造業就業比重的最高值是27%(1973年,比美國遲8年),而到1994年則下降到23%。
在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受去工業化影響最大的主要是一些大城市地區以及那些以資源為基礎、傳統的衰退產業相對集中的老工業基地。
去工業化有兩個主要特點:
1、製造業發展停滯,美國工業生產值與其增長幅度在過去十幾年迅速下滑;
2、製造業大規模裁員,就業從第二產業轉向服務行業,導致製造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例,在十年間從15%下降到了10%以下。

⑶ 什麼是去工業化

去工業化(De-instrialization)是指製造業就業比重持續下降。

去工業化現象最早始於美國,其製造業勞動力占總勞動者的比例,從1965年最高值的28%下降至1994年的16%。在日本,其製造業就業比重的最高值是 27%(1973年,比美國遲8年),而到1994年則下降到23%。在歐盟15個國家中,製造業就業比例的最高值是30%(1970年),到1994年則迅速地下降到20%。

與此同時,發達國家服務業就業人數的比重均在上升。美國服務業中的就業人數占勞動者總數的比重,則從1960年的56%上升至 1994年的73%。從1960年開始,其他發達國家均出現類似現象。

(3)如何去工業化工作擴展閱讀:

在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受去工業化影響最大的主要是一些大城市地區以及那些以資源為基礎、傳統的衰退產業相對集中的老工業基地。這些地區出現去工業化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於大城市地區土地和工資等生產成本較高,勞動和環境保護意識較強,加上市中心區生活和環境質量的下降,導致企業家把製造工廠由發達國家大城市遷移到中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甚至遷移到國外;

二是由於資源的枯竭和生產成本的上升,工業發達國家的一些傳統產業如鋼鐵、造船、工程機械和紡織等,逐步走向衰退。這些衰退產業主要集中在一些老工業基地,由此導致這些地區製造業出現嚴重的下降;

三是,隨著技術發展,企業可以把生產過程的某些部分,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裝配環節,分散到國外工資成本相對低廉的地區,而發展中國家提供的各種優惠政策又加劇了這種趨勢。

⑷ 什麼是去工業化以及它的後果

去工業化,,就是把工廠全部遷出去的意思,一般國家有三個方向,農業化,工業化,虛擬經濟化,比如中國從農業發展工業走上了強國之路,而美國走向虛擬經濟化,這也就是美國衰落的原因。虛擬經濟也可以理解為金融,這種行業來錢很快,就像賣淫,別人辛辛苦苦幹一年,他兩腿一分就來了,而工廠女工臟累的工作交給了中國,但是不久後美國發現虛擬經濟問題很大,中國變強大後動搖了美元地位,導致劈腿也來不了錢,每年中國的對美國的順差也達到了4000億美元,於是美國跑來剪羊毛,但是中國明顯不是日本,沒剪動,所以美國想把工業化移回美國,但是美國是商業社會,工廠主根本不鳥政府,所以美國在中國安插很多帶路黨宣傳工業污染土地等等,什麼土地污染子孫全完,一百年治理不過來等等希望民眾阻止政府建廠,來把工廠主逼回美國,但是我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因為這些重工業會去東南亞,那會中國可能也會衰落,總之去工業化,好處是不會破化環境,壞處是失業率高,國家會衰落,最明顯的例子,歐洲誰最牛逼,有點文化的都知道是德國,為什麼德國牛逼,,工業化,那麼哪個傻逼去工業化後完蛋了,美國?今天還不明顯,,但是有個國家叫南非,是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去工業化後十幾年就衰落成了發展中國家。。

⑸ 如何走一條新型的工業化發展道路

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個「新」,是相對於傳統工業化來講的。要全面把握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意義,必須了解傳統工業化道路的特點及其弊端。新中國建立後,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當時的國際環境,從「一五」時期到改革開放前夕,我國的工業化沒有突破蘇聯計劃經濟的模式。其特點是:一、在所有制結構上,實行單一的公有制。20世紀50年代初,私有經濟在我國經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到1978年,全民所有制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80.8%,集體所有制工業佔19.2%,二者相加,佔到工業總產值的100%,個體、私人工業企業已不復存在。二、在資源配置上,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計劃經濟體制集中過多、統得過死的弊端雖早已顯露,國家也進行了幾次諸如「大權獨攬,小權分散」、「下放權力,調動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等改革的嘗試,但都沒有突破高度集中計劃體制的總體框架。三、在發展戰略上,優先發展重工業。這一戰略,使我國工業化走上一條資本密集型的發展道路,造成勞動力轉移滯後。1978年我國工業吸收的勞動力僅為5009萬,比1952年增長302%,而同期固定資產卻增長了2046%,相當於工業勞力增長的6.8倍,這給我國以後的經濟發展帶來很大壓力。四、在發展方式上,追求高速度和粗放式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客觀上表現為片面強調經濟增長速度,忽視經濟效益。工業生產獲得的快速發展,是靠高積累、高投入、高消耗來支撐的。五、在工農與城鄉關繫上,工業依靠工農產品剪刀差積累資金。我國的工業化是在一個經濟落後、底子薄弱的基礎上起步的,進行工業化建設所需資金主要依靠農業和農民提供。盡管工農業產值的比例1978年已由1952年的3:7變成7:3,但城鄉人口比例則仍為2:8。在近30年裡,農業勞動生產率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六、在國際關繫上,因特殊的歷史背景而片面強調自力更生。改革開放前,我國對外貿易雖然有時發展較快,但總體水平不高。1952年,我國外貿依存度是9.4%,以後歷年都沒有超過10%。不重視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我國工業化的進程。 綜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傳統工業化道路雖然使我國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卻付出了超常的代價。在新的歷史時期,傳統工業化道路很難再培養出新的競爭優勢。如果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們原有的競爭優勢可能會逐步喪失,所以必須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 什麼是新型工業化道路?十六大報告中曾作了概括的描述。這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路子。這條新路與傳統工業化相比,它的「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發達國家都是在工業化之後推進信息化的。我國是個發展中國家,近年來信息化發展很快。我們完全可以在工業化進程中推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從而發揮後發優勢,實現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第二,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特別是在快速發展時期,大多數是以消耗能源、犧牲環境為代價,負面影響是很大的。因此,我們在實現工業化過程中,特別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第三,在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過程中,機械化和自動化是主要著力點,從而導致失業問題的出現。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多,勞動力成本比較低。這就要求我們在工業化進程中,處理好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的關系、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有意識地在推進工業化的同時擴大就業。很明顯,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在總結世界各國工業化經驗教訓基礎上,從我國國情出發,根據信息化時代實現工業化的要求和有利條件提出的,對於加快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如何才能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根據十六大的部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一要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央根據世界經濟科技發展新趨勢,針對我國經濟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作出了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安排,以期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處於工業中心地位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技術裝備的設計和製造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總體水平還比較低。據統計,近幾年來,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的投資中,設備投資2/3依賴進口。這種狀況,要求我們必須努力實現高新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盡快使它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新的成長鏈。二要繼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決定性因素。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一味依賴引進,不僅利潤的大部分要被外商分割,而且也會嚴重地影響我國的技術安全。以信息產業為例,外國生產商往往對許多技術設備,事先就安裝了隱藏的「暗通道」和「後門」。關鍵時候,國外「專家」只要「微調」計算機的某個軟體,或在某個硬體中稍作一點手腳,輕則會影響我國計算機的正常運行,重則將給我國的信息安全、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帶來滅頂之災。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教育和科技體制改革,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專門人才,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力爭在關鍵領域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以打破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技術封鎖。三要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改革開放是經濟發展的巨大引擎,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強大動力。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真正做到兩個「毫不動搖」。要堅持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繼續推進市場取向的改革。只有健全市場體系,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才能形成有利於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宏觀環境。同時,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全面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要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拓寬工業化、現代化和優化資源配置的空間,增強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經濟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展望未來,我們更充滿信心。只要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就一定能夠在新的發展時期,基本實現工業化。

⑹ 社會主義的中國在工業化該如何做

中國的工業基礎,是在前蘇聯的支援下建立的。
但是獨立自主的初級工業體系的建立,卻是在文革時期艱難完成的。因為同時期進行的三線國防建設。
但是新中國明顯沒有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不僅是前蘇聯的,還有引進美日德的,總之就是一鍋大雜儈。
真正的完整的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的建立,是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的,依託龐大的廉價勞動力、龐大的消費市場,以及老一輩人的艱苦奮斗,還有全民義務教育的實行等等,一系列配套的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思想解放等條件加成
即便如此,中國新型工業化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

⑺ 如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你好!
工業化是由農業經濟轉向工業經濟的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存在著一般的規律性;但在不同體制下,在工業化的不同階段,可以有不同的發展道路和模式。根據十六大報告的精神,新型工業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標。新型工業化道路所追求的工業化,不是只講工業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並實現這幾方面的兼顧和統一。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標志和落腳點。
第二,新的物質技術基礎。我國工業化的任務遠未完成,但工業化必須建立在更先進的技術基礎上。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要把信息產業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將高新技術滲透到各個產業中去。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技術手段和重要標志。
第三,新的處理各種關系的思路。要從我國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不平衡、城鄉簡單勞動力大量富餘、虛擬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且風險較大的國情出發,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這是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特點和必須注意的問題。
第四,新的工業化戰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術基礎,要求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性。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撐力。

⑻ 中國為何出現「去工業化」的現象

政治行為驅動經濟增長的兩個階段
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之所以出現了10%以上的經濟增長,主要是那一時代中國的發展是大多數人的發展,譬如鄉鎮企業遍地開花,而9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的發展便進入了少數人的發展時期。關鍵是這一時期中國內部的生產力受到了外來力量的沖擊,90年代中期之後,鄉鎮企業大批倒閉,在外部的商品的競爭下紛紛退出歷史舞台,由此導致中國第一階段韻工業化運動宣布告終。隨之而來的是外資的大批湧入,進一步抑制內部傳統工業,城市的傳統工業國有企業也紛紛垮台,在這種毫無保護的發展下,只是沿海一部分地區發展發達起來了,內陸一大片遭到抑制,因此,90年代後期經濟速度上不去便是自然的。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不是調整非均衡發展的戰略和歧視性的國內政策,而是採取財政手段和借用外資來繼續維持增速,繼續向發達地區傾斜資源,繼續實施優惠外商優惠富人政策,其結果,一方面使社會的鴻溝越拉越大,一方面使工業化過程和產業結構出現畸形。發生裂變。
與正常的市場經濟相比,中國近年來8%的超高臨界增長率可以說是一種「強制型增長」。所謂的「強制」是指這種增長有著非經濟的驅動力和保障條件,是政府驅動型的經濟增長。計劃經濟體制下也存在「強制型增長」,但那時的執行機制不同。在計劃經濟時代,「強制型增長」通過經濟計劃指標韻下達、執行、考核來實現。那時執行計劃指標主要還是經濟行為,各級官員的升遷更多地與政治上的「正確性」掛鉤,而較少與超額完成經濟計劃指標的百分比掛鉤。但在今天,政績的指標已完全以經濟成就為主。其結果,「強制型增長」的實現機制更強了。
當然,這種對GDP的追求自改革開放以來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依靠內部力量,這是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的主要做法,主要是靠國家銀行貸款,結果貨幣發行多了,在80年代下半期和90年代上半期先後出現了兩次高通貨膨脹,銀行也出現了大量的呆帳壞帳,於是經濟速度不得不放慢了下來。第二階段是90年代後半期至今,主要方法是依靠外資,讓外資來拉動中國經濟。反正不管用什麼方法,不管用誰的錢,只要能把經濟增速達到高速度就行。
這種間接推動增長的方法與市場經濟國家政府的經濟政策一樣都是為了刺激需求;但兩者也有一個重要的區別,那就是市場經濟國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只是著眼於具體的計劃或項目,而中國近幾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卻以達到鎖定的8%經濟增長率為目標,財政性投資的必要數量往往是根據實現預設經濟增長目標而倒算出來的。
無論是用直接還是間接的手段來推動經濟增長,這種驅動機制都有一個重要特點,即追求速效,而忽視增長的長期效果,不願意努力解決對短期內的增長無效或有負效果、但能夠提升長期增長潛力的關鍵性問題。其結果是,雖然短期內的經濟增長目標兌現了,但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很可能會採取竭澤而漁之類的措施,或者過多過早地耗盡了可供未來使用的資源(例如財政過量發行國債),或者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以及無效使用,或者硬性製造出某些不真實的「需求熱點」(如「假日經濟」、「教育產業化」)。這樣的經濟增長路徑往往不一定真對經濟發展有利,甚至可能損害未來的經濟發展潛力。特別是這種不擇手段追求速度的做法已經給中國的工業化發展和產業結構帶來了嚴重的扭曲。
經濟增長方式對經濟結構變化的影響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其經濟現代化不可能繞過工業化階段。在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出現實際上也無法代替工業化的功能,當農村人口仍然占總人口70%以上時尤其如此。對於許多中國農民來說,高科技是一種奢侈,落後國家的工業化必須從低科技人手。如果一上來就搞高科技,那就無疑將一大批人與工業化進程割斷。中國的鄉鎮企業之所以未能很好地延續,主要是在這種錯誤的「高科技」趕超戰略影響下,以及沿海外來工業的沖擊,失去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另外,中國的鄉鎮企業之所以難以得以延續,體制的弊端也是一大原因。計劃經濟下的城鄉二元分割得不到打破,不平等的國民待遇和傳統的身份桎梏束縛了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在這種制度環境和政策環境下,中國內生的工業化運動不能不遭到夭折。
在這種情況下,一大批已經進入工業化的農民再次退出工業化的進程。自1997年以來中國農村的經濟形勢每況愈下,農民務農已入不敷出,從1997年到2000年農民收入增長幅度連續4年下降。這說明失去工業化支撐的農業已不可能再帶動經濟增長了。
於是,中國的一些學者針對農村經濟嚴重蕭條的局面提出要加快城市化建設的步伐,以盡快轉移更多的富餘農村勞動力到非農產業。但他們很少提及,在發展中國家城市化建設的前提是城市工業和以此為依託的第三產業的順利發展。沒有工業化方面的長足進展,第三產業的生長空間是有限的,農民進了城也難以維生。
不少學者強調,國民經濟中非國有部門的比重已大大超過國有部門的比重。似乎只要非國有部門取代國有部門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力,中國的經濟發展就自然而然地走上了暢通無阻的大道。實際上所有制方面的變化本身根本說明不了產業結構是否進步了。
一個國家的工業結構和產品構成如何,只需看一下這個國家的社會結構就可以知道。只要這個國家是一個城鄉二元結構的社會。這個國家的工業結構必然產生極大的分化,其產品結構也分為富人型和窮人型。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也必然受這種社會結構影響,一部分產業結構在提升,另一部分在弱化。適應大眾化發展的工業結構在弱化,適應少數「城市人」發展的工業結構在強化。這就是中國工業發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現。
大量引進外資恰恰抑制了中國的工業化
有研究指出:在中國由於引資工作多在政府的干預下進行,政府和企業行為的短期化在引資中就表現為重表面而輕實質,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嚴重不足。中國用於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資金只佔技術引進資金的三分之一,而日本和韓國的情況正好相反,用於消化吸收的資金三倍於技術引進的資金。對於許多地方政府來說,引進外資的目標日益模糊,甚至引資本身成了目的,從而造成「為開放而開放,為引資而引資」的局面。中國不少企業未能通過合資消化吸收先進技術,無法逐步形成自主研製開發能力。
這種「外資替代效應」還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形成對外資的過分依賴。由於本國正規製造業的萎縮趨勢非常明顯,如果今後引進外資的速度放隉,中國將出現工業化程度下降的「去工業化」態勢,這對一個失業壓力極其沉重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是相當危險的。
第二個「替代效應」是指工業增長中出現了本國的正規製造業被技術簡單、規模很小的非正規工業生產活動所替代的「弱質替代強質」現象。任何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的發展中國家非正規工業生產活動都會呈現蓬勃活躍的局面,但正常情況下這些非正規工業生產活動主要是正規製造業的補充和配角,它不可能獨立支撐經濟現代化。而中國的情形卻是「主角」被「配角」替代了,原本應該是「主角」的正規製造業變成了工業增長的「配角」。以經濟增長率較高的1996年和1997年為例,1996年本國的正規製造業和非正規工業的增加值比上年增加了3798億元,其中本國正規製造業的貢獻佔四成,非正規工業的貢獻佔六成;1997年本國的正規製造業和非正規工業的增加值比上年增加了20lO億元,其中本國正規製造業的貢獻只佔四分之一,非正規工業卻佔四分之三,盡管這數字不太准確,因為非正規工業的統計中含有更多的水分。
撥苗助長式的非均衡經濟發展隱患無窮
中國雖然盡力將經濟增長率維持在接近工業損益平衡點的臨界狀態,可是倚重土木工程投資來支撐的增長對整體經濟的推動力是偏倚而虛軟的。這樣的投資主要產生的是對原材料能源的需求,而對製造業的刺激相對微弱,無法帶動工業化。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投資結構不但不能改善產業結構的現狀,反而強化了目前的結構性弊病,在增加城市就業和提高多數人收入等方面幾乎無能為力。
在中國,盡管大規模的土木工程建設改善了城市的外觀,在外資的推動下沿海若干大都市和郊區也形成了局部「繁榮」,占人口百分之幾的少數階層開始享受接近發達國家的生活消費水平,但工業化徘徊不前同時伴隨著「弱質化」,再加上農村凋敝,農業的微弱增長不能使農民增加收入,於是中國就出現了經濟增長率「堅守」7%一8%這條「底線」,而失業率居高不下,就業者的平均工資呈下降態勢,消費需求持續萎縮,價格年年走低的經濟格局。這就是經濟增長與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生活狀況脫節現象的真正原因。
在工業化進程畸形發展並呈現一部分「強質化」一部分「弱質化」特徵的狀態下,中國的現代化實際上步履蹣跚,少數都市中出現的現代化生活也缺乏穩固的基礎。這樣的經濟結構無法滿足多數社會成員今後向上流動的需要。如此格局或許可以支撐現存的少數階層的富裕生活。但卻難以提升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經濟社會地位。一個日益兩極分化的社會之再生產過程在中國不僅有其政治氛圍,而且在產業結構方面也已基本成型。經濟增長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善經濟結構,它將越來越成為一種「符號」。要深刻認識中國的經濟狀況,就有必要透過增長率的「符號」意義,發現決定大多數國民的經濟社會地位之趨勢性規律。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程曉農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軍

⑼ 去工業化的介紹

去工業化(De-instrialization)是指製造業就業比重持續下降。去工業化現象最早始於美國,其製造業勞動力占總勞動者的比例,從1965年最高值的28%下降至1994年的16%。在日本,其製造業就業比重的最高值是 27%(1973年,比美國遲8年),而到1994年則下降到23%。在歐盟15個國家中,製造業就業比例的最高值是30%(1970年),到1994年則迅速地下降到20%。與此同時,發達國家服務業就業人數的比重均在上升。美國服務業中的就業人數占勞動者總數的比重,則從1960年的56%上升至 1994年的73%。從1960年開始,其他發達國家均出現類似現象。

閱讀全文

與如何去工業化工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a4橫拉桿怎麼調 瀏覽:949
寶馬x5怎麼看機油泵濾網 瀏覽:577
福州閩侯共享汽車在哪裡租 瀏覽:493
賓士斯賓特胎壓打多少 瀏覽:292
戶口轉香港後汽車如何報廢 瀏覽:775
賓士車c260sd卡在哪裡買 瀏覽:359
青島到紅島河套工業區怎麼走 瀏覽:821
我國的最大工業基地在哪裡 瀏覽:121
寶馬4s店電瓶質保多久 瀏覽:856
長春汽車廠哪裡可以游泳 瀏覽:426
賓士與寶馬30幾萬哪個值得買 瀏覽:598
奧迪s4定製要等多久 瀏覽:307
如何通過汽車胎壓看前輪 瀏覽:259
奧迪a4l什麼時候恢復生產 瀏覽:509
汽車過戶在哪裡查詢進度 瀏覽:532
寶馬3系和x1買哪個好 瀏覽:690
寶馬m5貸款多少錢 瀏覽:588
博越和寶馬哪個好 瀏覽:317
奧迪儀表盤怎麼設置顯示胎壓 瀏覽:620
5字頭寶馬是什麼意思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