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漳平中小企業有哪些
最早也是最牛的企業:漳平火電廠。現在不行了,沒落了。紅獅水泥廠、漳平木村、大深鐵礦等企業還不錯。漳平企業很少,效率低而且污染很嚴重
② 漳平有什麼小吃和玩的地方
漳平筍干 又稱「閩筍」,被列為十番素物、百味山珍,久負盛名。色澤金黃,呈半透明狀,片寬節短,肉厚嫩脆,暢銷海內外。 漳平水仙茶餅 又名「紙包茶」,始創於20世紀30年代,是烏龍茶類惟一緊壓茶,品質珍奇,風格獨一無二,為福建名茶之一,暢銷閩西南及廣東、香港等地,深受消費者喜愛。茶餅色澤烏褐,外形扁平四方,攜帶方便,宜於保存。耐沖泡,茶色赤黃,具蘭花香,口感順甜清甘,生津止渴,久飲多飲而不傷胃。 永福藤器 花鄉永福也是福建藤器產品主要產地之一。這里家家經營藤器,戶戶會藤藝,以毛竹、杉木為骨架,用當地盛產的龍須藤進行編織。主要產品有藤椅、藤床、藤桌、藤茶具、藤墊等10餘種,造型美觀大方,編織均勻緊密,框架結實牢靠,色澤越久越光滑。產品暢銷海內外,深受國內外客商好評。 米漿粿 漳平特色傳統小吃。因其用米漿蒸制時,蒸熟一層再加一層,循環反復,故又名「千層糕」。捧一塊在手,蘸一碗姜絲加白糖並浸上白醋的作料吃,入口滿嘴蔥油香味,口感柔嫩爽滑。 風鴨糊 在漳平,每逢入冬,家家戶戶殺番鴨,褪毛去內臟後,用竹片撐開鴨肚,再用五香、胡椒粉、味精、食鹽等抹遍凈鴨內外,最後將鴨懸掛在通風日照的走廊過道或庭院處,任風吹日曬使鴨自然風干,故俗稱「風鴨」。用風鴨肉丁和以冬筍絲、香菇片、碎肉、大蒜等,拌煮成糊狀,謂之「風鴨糊」,香醇可口。 油炸粿 漳平人喜愛的一種傳統食品。製作時,把大米、黃豆等浸泡後磨成米漿,用圓勺子取適量,然後放入碎肉或蘿卜絲等餡料,再蓋上一層米漿後,將其放入熱油鍋中炸制而成。其狀為圓形,其色金黃,味香爽口,誘人食慾,用天然茶油炸制的食用起來風味更佳。
③ 龍岩漳平特產是什麼
水仙茶餅介紹: 漳平水仙茶餅原產於漳平市雙洋鎮中村,後發展到漳平市各地。水仙茶餅,又名「紙包茶」,系用水仙品種茶樹鮮葉,按閩北水仙加工工藝並經木模壓造而成的一種方餅形的烏龍茶。 漳平水仙茶餅品質特徵:外形見方扁平,色澤烏褐油潤,湯色深褐似茶油,滋味醇厚,香氣清高,葉底黃亮顯紅邊。
④ 福建龍岩有幾大特產
福建龍岩特產主要有以下幾樣:
龍岩花生:
龍岩花生的聞名,龍岩花生的聞名,主要在於選料嚴謹,精選名優花生品種,並在污染極小的山區種植。加工手法特殊,採用濕烤等多種方式,讓花生又香又有嚼勁,又不上火,讓人吃的不肯罷手。
2. 閩西八干:
包括:長汀豆腐乾、寧化老鼠干、清流筍干、明溪肉脯干、連城地瓜干、上杭蘿卜干、武平豬膽干、永定菜。
3.永定牛肉丸:
客家風味美食「永定牛肉丸」,在閩西久負盛名。它是精選上等新鮮牛肉絞剁成肉醬,拌之少許薯粉、精鹽,精心製成丸狀,然後再放入佐以目魚、香菇的清湯中。
(4)漳平有什麼傳統工業品擴展閱讀:
1. 龍岩地址介紹:
龍岩市,位於福建西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東臨廈門、漳州、泉州,南鄰廣東梅州,西連江西贛州,北接三明。1997年5月撤地設市。龍岩屬於內陸鄰海城市,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延伸兩翼、對接兩洲、拓展腹地的交通樞紐與重要通道。
2. 龍岩美食介紹:
龍岩美食,龍岩一帶的閩西地區聚居客家人,這里的飲食風味以客家特色的菜餚和點心為主。客家食物宜溫熱、忌寒涼,多用煎炒,少吃生冷,在使用香辣方面更為突出,菜餚有「鮮潤、濃香、醇厚」的特色。飲食口味略偏「咸、油」。
⑤ 龍岩「八大幹」是什麼
龍岩八大幹也叫閩西八大幹八大幹閩西汀州「八大乾」是閩西的地方特產,它製法獨特,口味醇香。凡品嘗過的人對此無不贊不絕口,許多到此旅遊的人都會帶上這些特產讓家人品嘗,今特介紹如下:
1. 長汀豆腐乾
據《天祿識余》記載,豆腐為西漢淮南王劉安門下術士首創,至今已有2000多年,可謂世界上最早之「化學」食品。長汀豆腐乾始於唐朝開元年間,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豆腐營養豐富,老幼皆宜,已成為人們的家常美餚。長汀豆腐的製法與其他地區不同,採用酸漿(酸的豆腐水)作媒介。製作時適當控制火候,用大瓢盛酸漿徐徐注入,使豆腐腦緩緩凝結,再經濾壓而成。因此,長汀豆腐鮮嫩可口,不酸不苦,用它製作的各種食品,如東坡豆腐、瓤豆腐、銀荷包、豆腐餃、生氽滿丸、徽州丸等,風味獨特,久食不厭。而居汀州八乾之首的長汀豆腐乾,甜、香、咸、鮮四味俱全,深受人們喜愛。
2. 連城地瓜干
番薯乾在閩西各縣都有,但連城番薯乾卻以它獨特的原料與製作方法出名。它是用隔田、隔川、揭樂、大坪、李屋、洪山等地培植的紅心番薯製作而成,所以又名「紅心番薯乾」。這些鄉村土質松軟,酸礆適中,氣候適宜,很適合這種紅心番薯生長。這種番薯乾保留著自然的色澤和品質,顏色黃中透紅,味道清香?□A質地柔軟耐嚼,而且還有很高的葡萄糖和維生素A、B含量。
製作方法一般是將整塊番薯蒸熟去皮,然後壓制、烘烤。製成之後可保存幾年不壞,既可當零食,也可切成小塊,拌上面料、雞蛋、香料,經油炸再沾上冰糖粉作為酒席名菜。 ◇民以食為天
閩西「八大乾」是閩西的地方特產,它製法獨特,口味醇香。凡品嘗過的人對此無不贊不絕口,許多到此旅遊的人都會帶上這些特產讓家人品嘗,今特介紹如下:
3 .新羅米粉干
尤以蘇板雲潭米粉為佳,系選用優質大米、傳統的手工工藝精製而成。經過優質大米 — 淘洗 — 浸泡 — 磨漿 — 過濾 — 成團 — 蒸煮 — 擠絲— 復煮 — 冷卻 — 手排成形— 乾燥 — 包裝 — 成品,色白質韌,一煮即熟,經久不糊,潤滑可口。享譽八閩的龍岩清湯粉,就是以蘇圾新鮮米粉為主料。 。
4.新羅月山咸酥花生
明溪肉脯干是用精瘦牛肉浸腌於面制的醬油中,加以丁香、茴香、桂皮、糖等配料,經一周左右,再掛在通風處晾乾,然後放入烤房熏烤而成。製成後色、香、味俱佳,既有韌性又易嚼松,入口香甜,其味無窮。清代時列為上京貢品。
5. 上杭蘿卜干
上杭蘿卜干,早在明朝初期就負有盛名,迄今有五六百年的歷史了。上杭蘿卜干專用肉質鮮甜脆嫩的「寧化蘿卜」製作,具有色澤金黃、皮嫩肉脆、醇香甘甜、開味消食、清冰解毒等優點,可以炒吃、清燉、油燴,若將其浸泡變淡,加上白糖、醋等更是上等冷盤。上杭蘿卜干還含有一定數量的糖份、蛋白質、胡蘿卜素、抗壞血酸等營養成份,以及鈣、磷等人體不可缺少的礦物質。 ◇民以食為天
閩西「八大乾」是閩西的地方特產,它製法獨特,口味醇香。凡品嘗過的人對此無不贊不絕口,許多到此旅遊的人都會帶上這些特產讓家人品嘗,今特介紹如下:
6. 漳平筍干
筍干是以筍為原料,通過去殼、蒸煮、壓片、烘乾、整形等工藝製取。漳平縣加工的「閩筍」,色澤金黃,呈半透明狀,片寬節短,肉厚脆嫩,香氣鬱郁,稱為「玉蘭片」,是「八閩山珍」之一,在國內外名菜佐料中久負盛名。
筍干不僅輔佐名菜,而且有相當的營養和葯用價值。據南京林產化工研究所測定,筍含有糖類2-4%,脂肪類0.2-0.3%,蛋白質2.5-3%,並 含有胱氨酸、谷氨酸等18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以及磷,鈣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例如由冬筍製成的「玉蘭片」,100克中含有19克多的蛋白質,以及豐富的鈣、磷、鐵等無機質。據醫家研究,由於筍干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纖維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發胖的人吃筍之後,也可促進消化,減少脂肪。
7. 武平豬膽肝
武平豬膽肝在清朝就聞名中外,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武平豬膽肝風味獨特,香而微甜,甜中有甘,回味綿長,常被作為宴請賓朋和饋贈親友的佳品。旅居海外的華僑尤其喜歡家鄉的風味,在海內外久負盛名。
武平豬膽肝製作考究,一般經過浸、壓、曬等工序製成。在晴朗、乾燥的時節,選新鮮深褐色的「糯米豬肝」和豬膽一起浸泡於一定濃度的食鹽水中,加上適量的五香粉、白酒、八角等配料進行調味,膽汗滲透於肝臟中然後撈起吊曬,每隔2-3天進行一次整形。這樣製成的豬膽肝形狀美觀,色彩均勻,味美質佳。
武平豬膽肝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內含有多種糖類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份,而且具有生津健胃,清涼解毒的功效。吃時,要將整塊豬膽肝先蒸熟,然後切成薄片,若拌以少許芝麻油、蒜片等佐料,更是香氣四溢,食慾大開。
8.永定菜乾
永定菜乾風味佳美,頗具特色,分甜菜乾和酸菜乾兩種。甜菜乾色澤烏黑油亮,香氣濃郁,味道甘甜可口,酸菜乾呈黃褐色,酸中帶甜。這兩種菜乾製作精細,便於貯藏,食用方便,葷素皆宜。它既可清蒸、干炒,也可泡湯。燉食肉類,如用菜乾調制的東坡扣肉和菜乾烹制豆腐等,香味醇厚,油而不膩;酷暑天用酸菜乾泡湯,具有生津止渴,解暑止渴,解暑開胃之功;烹調葷素小菜,味辛咸而清香,有誘食慾、助消化、減肥胖之效。
永定菜乾相傳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的主要原料是經霜凍後的鮮嫩芥菜,或嫩蘿卜苗,油菜苗亦可。永定家家戶戶皆有制菜乾的好手。
⑥ 閩西有那些特產啊
長汀豆腐乾 據《天祿識余》記載,豆腐為西漢淮南王劉安門下術士首創,至今已有2000多年,可謂世界上最早之「化學」食品。長汀豆腐乾始於唐朝開元年間,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豆腐營養豐富,老幼皆宜,已成為人們的家常美餚。長汀豆腐的製法與其他地區不同,採用酸漿(酸的豆腐水)作媒介。製作時適當控制火候,用大瓢盛酸漿徐徐注入,使豆腐腦緩緩凝結,再經濾壓而成。因此,長汀豆腐鮮嫩可口,不酸不苦,用它製作的各種食品,如東坡豆腐、瓤豆腐、銀荷包、豆腐餃、生氽滿丸、徽州丸等,風味獨特,久食不厭。而居閩西八干之首的長汀豆腐乾,甜、香、咸、鮮四味俱全,深受人們喜愛。 連城番薯干 番薯干在閩西各縣都有,但連城番薯干卻以它獨特的原料與製作方法出名。它是用隔田、隔川、揭樂、大坪、李屋、洪山等地培植的紅心番薯製作而成,所以又名「紅心番薯干」。這些鄉村土質松軟,酸鹼適中,氣候適宜,很適合這種紅心番薯生長。這種番薯干保留著自然的色澤和品質,顏色黃中透紅,味道清香甜美,質地松軟耐嚼,而且還有很高的葡萄糖和維生素A、B含量。 製作方法一般是將整塊番薯蒸熟去皮,然後壓制、烘烤。製成之後可保存幾年不壞,既可當零食,也可切成小塊,拌上面料、雞蛋、香料,經油炸再沾上冰糖粉作為酒席名菜。 寧化老鼠干 寧化老鼠干,實為田鼠干,系由人工捕捉的田鼠加工製成。田鼠抓來先去毛,再去腸肚,洗凈後用谷殼或米糠熏烤,待烤成醬黃色即可。 田鼠干不但美味可口,而且含蛋白質高,營養豐富。尤具補腎之功,對小孩子尿床症具有顯著療效,有一定的葯用價值。 當地群眾幾乎都把吃老鼠干作為一種享受。烹飪方法多是配以豬肉、冬筍,佐以大蒜、生薑、水酒,炒而食之。尤其是愛喝酒的人,更把它視為配酒之上品。 明溪肉脯干 明溪肉脯干是用精瘦牛肉浸腌於面制的醬油中,加以丁香、茴香、桂皮、糖等配料,經1周左右,再掛在通風處晾乾,然後放入烤房熏烤而成。製成後色、香、味俱佳,既有韌性又易嚼松,入口香甜,其味無窮。 清代時列為上京貢品。 上杭蘿卜干 上杭蘿卜干,早在明朝初期就負有盛名,迄今有五六百年的歷史了。上杭蘿卜干專用肉質鮮甜脆嫩的「寧化蘿卜」製作,具有色澤金黃、皮嫩肉脆、醇香甘甜、開味消食、清冰解毒等優點,可以炒吃、清燉、油燴,若將其浸泡變淡,加上白糖、醋等更是上等冷盤。上杭蘿卜干還含有一定數量的糖份、蛋白質、胡蘿卜素、抗壞血酸等營養成份,以及鈣、磷等人體不可缺少的礦物質。 清流筍干 筍干是以筍為原料,通過去殼、蒸煮、壓片、烘乾、整形等工藝製取。清流縣加工的「閩筍干」,色澤金黃,呈半透明狀,片寬節短,肉厚脆嫩,香氣鬱郁,稱為「玉蘭片」,是「八閩山珍」之一,在國內外名菜佐料中久負盛名。 筍干不僅輔佐名菜,而且有相當的營養和葯用價值。據南京林產化工研究所測定,筍含有糖類2-4%,脂肪類0.2-0.3%,蛋白質2.5-3%,並含有胱氨酸、谷氨酸等18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以及磷,鈣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例如由冬筍製成的"玉蘭片",100克中含有19克多的蛋白質,以及豐富的鈣、磷、鐵等無機質。據醫家研究,由於筍干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纖維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發胖的人吃筍之後,也可促進消化,減少脂肪。 武平豬膽肝 武平豬膽肝在清朝就聞名中外,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武平豬膽肝風味獨特,香而微甜,甜中有甘,回味綿長,常被作為宴請賓朋和饋贈親友的佳品。旅居海外的華僑尤其喜歡家鄉的風味,在海內外久負盛名。 武平豬膽肝製作考究,一般經過浸、壓、曬等工序製成。在晴朗、乾燥的時節,選新鮮深褐色的"糯米豬肝"和豬膽一起浸泡於一定濃度的食鹽水中,加上適量的五香粉、白酒、八角等配料進行調味,膽汗滲透於肝臟中然後撈起吊曬,每隔2-3天進行一次整形。這樣製成的豬膽肝形狀美觀,色彩均勻,味美質佳。 武平豬膽肝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內含有多種糖類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份,而且具有生津健胃,清涼解毒的功效。吃時,要將整塊豬膽肝先蒸熟,然後切成薄片,若拌以少許芝麻油、蒜片等佐料,更是香氣四溢,食慾大開。 永定菜乾 永定菜乾風味佳美,頗具特色,分甜菜乾和酸菜乾兩種。甜菜乾色澤烏黑油亮,香氣濃郁,味道甘甜可口,酸菜乾呈黃褐色,酸中帶甜。這兩種菜乾製作精細,便於貯藏,食用方便,葷素皆宜。它既可清蒸、干炒,也可泡湯。燉食肉類,如用菜乾調制的東坡扣肉和菜乾烹制豆腐等,香味醇厚,油而不膩;酷暑天用酸菜乾泡湯,具有生津止渴,解暑止渴,解暑開胃之功;烹調葷素小菜,味辛咸而清香,有誘食慾、助消化、減肥胖之效。 永定菜乾相傳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的主要原料是經霜凍後的鮮嫩芥菜,或嫩蘿卜苗,油菜苗亦可。永定家家戶戶皆有制菜乾的好手。
⑦ 漳平的經濟
新中國建立前,漳平交通閉塞,文化教育事業落後,處於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大部分資源未能開發利用。勞動人民靠簡陋的工具從事以糧食為主的單一農業生產活動,耕作粗放,生產水平低下,加上封建地租剝削,多數人難求溫飽。工業僅限於手工業生產,城鎮為零星分散的手工作坊,農村為傳統的家庭手工業,生產規模小,產量低。40年代末,創辦2家私營小電廠和1家印刷廠。1949年底漳平市工農業總產值1259萬元,人均154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090萬元,佔86.6%,糧食總產量21981噸,工業總產值169萬元,佔13.4%。商業,運輸郵電和建築各業都很落後,經濟基礎薄弱。至1949年底,漳平市社會總產值1375萬元,人均168元,國民收入984萬元,人均120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0萬元,人均18.30元。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漳平人民經過3年恢復時期和7個五年計劃時期的艱苦努力,國民經濟全面發展,貧窮落後的狀況有很大改變。雖然,在各個歷史時期曾經受左傾錯誤的干擾,但總的來說,建設成就還是巨大的,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漳平市國民經濟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1950年~1952年,剿匪反霸斗爭取得勝利,人民政權日益鞏固;土地改革全面完成,把封建土地所有制改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生產力,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同時,積極扶持發展手工業生產;成立糧食、百貨、專賣、紡織品等國營商業企業,恢復私營商業,促進商品流通,穩定市場物價。漳平市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1952年漳平市社會總產值1569萬元,比1949年增長14.11%,年遞增4.75%,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07萬元,增長38%。1953~1957年是第一年五年計劃時期。這一時期,漳平市宣傳貫徹過渡時期總路線,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生產關系的變革,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城鄉經濟日趨繁榮。1957年,漳平市社會總產值3399萬元,比1952年增長116.6%,年遞增16.72%,工農業總產值3017萬元,增長108.5%,年遞增15.83%,其中工業產值454萬元,增長165.5%,年遞增21.57%,農業產值2563萬元,增長100.86%,年遞增14.97%,糧食產量37247噸,增長30.32%,年遞增5.44%,社會商品零售總額669萬元,增長223.19%,年遞增26.44%。1958~1965年是第二個五年計劃和3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1958年下半年漳平市掀起「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五風」嚴重泛濫,實行高指標、高征購,挫傷了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加上自然災害,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國民經濟遭到嚴重挫折。1959年漳平市進入3年經濟困難時期,當年漳平市糧食總產27177噸,比1958年減少22.3%,而糧食征購實際入庫達13712噸,比1958年征購數增加39.36%,占當年糧食總產量的51%。農村人均留糧僅138公斤,農民生活嚴重困難,普遍發生水腫病。1960、1961年連續2年減產,商品缺乏,市場供應緊張,物價上漲,人民缺吃少穿,非正常死亡增多。1961年漳平市糧食總產量20803噸,比1957年減少44%,比1949年還低5.36%,生豬年末存欄數9610頭,比1957年減少76.8%,比1949年減少40%。1960年冬,漳平市貫徹《中共中央關於農村人民公社當前政策問題的緊急指示信》,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左」的錯誤,1962年農業生產有所回升,但仍低於1949年水平。1963~1965年,貫徹執行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整頓工業企業,分別不同情況,實行關、停、並、轉,扭轉企業的混亂局面,恢復和建立起正常的生產秩序。這一時期,國民經濟經歷了嚴重挫折、整頓恢復和逐步提高的艱難過程,到1965年基本恢復並開始新的發展。是年,漳平市社會總產值4915萬元,比1957年增長44.6%,年遞增4.72%;工農業總產值3559萬元,增長112.12%,年遞增10.49%;其中工業產值1073萬元,增長136.34%,年遞增11.35%;農業產值2486萬元,增長116.55%,年遞增10.14%;糧食產量34060噸,下降8.56%;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097萬元,增長63.98%,年遞增6.38%。1966~1975年是第三、第四個五年計劃時期,也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各級黨政機關受沖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基本陷於癱瘓,工廠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農業生產放任自流,國民經濟面臨崩潰。由於廣大群眾自覺地以各種方式抵制「左」的錯誤和無政府主義的干擾和破壞,堅守生產崗位,維護生產秩序,特別是在1975年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間,對經濟工作進行全面整頓,促進了生產的發展。1975年漳平市社會總產值9621萬元,比1965年增長95.75%,年遞增6.95%;工農業總產值7441萬元,增長109.08%,年遞增7.65%,其中工業產值3863萬元,增長260%,年遞增13.67%,農業產值3578萬元,增長43.93%,年遞增3.71%,糧食總產量57527噸,增長68.9%,年遞增5.38%,生豬年末存欄數53017頭,增長44.91%,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238萬元,增長104.1%,年遞增7.39%。1976~1980年是第五個五年計劃時期。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覆滅,宣告「文化大革命」結束。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撥亂反正,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漳平市上下認真貫徹國民經濟「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農村逐步放寬對自留地和家庭副業的限制,開展多種經營,激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工業上,進行企業整頓,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產品產量有很大提高。鄉鎮工業和村辦工業蓬勃發展,漳平市工業建設進入迅速發展時期。商業方面,改變經營作風,增設商業網點,開放農貿市場,搞活商品流通,漳平市經濟逐步繁榮。1980年,漳平市社會總產值14528萬元,比1975年增長51%,年遞增8.59%,工農業總產值10761萬元,增長44.62%,年遞增7.66%;其中工業產值5814萬元,增長50.5%,年遞增8.52%。農業產值4947萬元,增長38.26%,年遞增6.7%,糧食總產量76467噸,增長32.9%,年遞增5.86%;生豬年末存欄數59742頭,增長10.8%;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348萬元,增長94.28%,年遞增14.21%。1981~1990年是第六、第七年五年計劃時期。1981年開始,在農村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經濟逐步向專業化、商品化和現代化轉變。農業結構通過合理調整,逐步改變過去只抓糧食,限制多種經營的傾向。在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同時,鄉鎮企業和村及村以下工業迅速發展壯大,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1982年後,在縣城開始由點到面地進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實行政企職責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自主權,建立和完善各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增強企業活力,使工業生產穩步上升。漳平市國民經濟全面高漲,呈現繁榮興旺的好勢頭。1990年,漳平市社會總產值36433萬元,比1980年增長150.78%,年遞增9.63%,工農業總產值28883萬元,增長168.4%,年遞增10.38%,其中工業產值20110萬元,增長245.89%,年遞增13.21%,農業產值8773萬元,增長77.34%,年遞增5.9%,糧食總產量87251噸,增長14.1%,年遞增1.32%;生豬年末存欄數78031頭,增長32.8%,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6185萬元,增長272.24%,年遞增14.05%。1990年與1949年相比較,社會總產值增長25.5倍,年遞增8.32%,其中:農業增長7.05倍,年遞增5.22%,糧食總產量增加2.97倍,年遞增3.42%;工業增長118倍,年遞增12.36%;建築業增長44.14倍,年遞增9.75%;運輸郵電業增長89.43倍,年遞增11.61%;商業飲食業增長61.73倍,年遞增10.62%。1990年漳平市國民生產總值20914萬元,比1949年增長19倍,年遞增7.57%;國民收入18036萬元,增長17.33倍,年遞增7.35%。
2012年,漳平市地區生產總值141.6億元,增長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6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65億元、增長19.2%,第三產業增加值57億元、增長9.5%;財政總收入12.2億元,增長9%;地方級一般預算收入6.9億元,增長9.3%;城鄉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15億元,增長25.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80元,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9525元,增長15%。
漳平氣候溫熱,雨水充足,農業資源豐富。漳平市現有農業用地394.1萬畝,占漳平市土地總面積的88.3%。其中耕地17.7萬畝,林地(含草山)372.55萬畝,水面3.84萬畝,分別占農業用地的4.5%、94.53%和0.97%。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氮磷不足,嚴重缺鉀;耕層淺薄;易受旱澇威脅。林地土質較好,種果栽茶皆宜。草坡和林間隙地水草豐茂;水域除九龍江河段污染稍重外,其餘水質較好,適宜發展養殖業。歷史上素以種植水稻、甘薯、豆類為主,蔬菜、茶葉、甘蔗次之,還有水果、花卉、煙草等。畜禽以飼養豬、牛、雞、鴨為主,羊、兔次之。淡水魚類多為天然繁殖,人工養殖品種極少。
新中國建立以前,農民長期受封建生產關系的束縛,農業生產方式原始,耕作粗放,技術落後,經營單一,生產力發展緩慢。農民終年勞累不得溫飽。至1949年,糧食總產僅21981噸,農業總產值10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只35元。新中國建立後,通過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生產力獲得解放,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發展。到1957年,糧食總產達37247噸,比1949年增長69.45%,人均純收入達57元,比增62.9%。1958年,由於「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等「左」的失誤,農業生產遭受嚴重挫折,糧食連續4年減產。1961年糧食、畜禽總產均低於1949年水平。與1957年相比,糧食減產44.2%,家畜減產65.3%,家禽減產37.6%。後經國民經濟調整,始有所回升。到1965年糧食和家畜分別比1961年增長63.7%和1.62倍,但仍低於1957年水平。「文化大革命」期間,批判「唯生產力論」,評「政治工分」;強調「以糧為綱」,限制多種經營;勞動採取「大兵團作戰」方法,工效低收入少,糧食雖有增長,但農業總產值連續10年徘徊在2600—3500萬元之間。農民人均純收入在62—71元之間浮動。1980年後,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思想指導下,農業生產得到全面迅速發展。特別是1981後,在糧食生產方面,推廣雜交水稻,改革耕作制度,實施土壤識別與優化施肥,加強水肥管理,開展植保專業承包等一系列措施。糧食單位面積產量得到較大提高。與此同時,增加農業投入,普及農技知識,發展多種經營,農業總產值獲得大幅度提高。1990年與1978年相比,農業總產值由4070萬元提高到8773萬元,增長1.16倍;糧食總產量由69823噸提高到87251噸,增長24.96%;水果由990噸增加到6760噸,增長5.83倍;茶葉由128噸增至463噸,增長2.62倍;煙葉由12噸增至734噸,增長60.2倍;豬牛年末存欄數由66923頭增至91508頭,增長36.74%;家禽由43.56萬只增至50.76萬只,增長16.53%;魚類由30噸增至477噸,增長14.9倍。在農業總產值中,林牧副漁的產值比重由1978年的36.71%,上升到1990年的53.55%。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135元增至746元,增長4.53倍。與1949年相比,農業總產值增長7倍,糧食總產量增長2.97倍。人均純收入增長20.3倍。在改革開放中,商品經濟得到發展,農業結構得到調整,農村出現許多種植、養殖專業戶。1990年漳平市有柑桔專業戶2686戶,茶葉專業戶124戶,養豬專業戶37戶,水禽養殖專業戶300戶,養魚專業戶60戶,花卉專業戶550多戶。僅花卉一項,年創收400餘萬元。但由於人口的增長和建設用地的增加,人均耕地由2.2畝下降為0.68畝,低於全省和全區的平均佔有量。農業生產條件雖有較大改善,但防災抗災能力仍然不強。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農業機械化程度都還較低,農業結構還不很合理,農業集約化經營程度仍然很低。這些都是農業面臨的新問題。
2012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1萬畝,產量8.2萬噸,創建水稻高產種植示範面積1萬畝、煙後水稻高產示範片1.1萬畝、三個百畝超高產示範片和「五新」技術展示田,推廣農業機械化生產面積達5萬畝。「
新中國建立前夕,漳平漳平市僅有2家私營碾米房、1家火電廠和1家私營文具印刷店,以及城關個體食品加工業30家、縫紉業11家,竹、木、棕製作業50家和金屬製作業16家。1949年的工業總產值達16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1259萬元的13.4%。新中國建立後,積極興辦國營和集體工業,並對私營工業和手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41年來,漳平工業發展大致可分7個「五年計劃」時期。50年代初期,人民政府接收了漳平青年電廠,試辦手工業社(組),著手恢復和發展工業、手工業生產。1952年,漳平市工業總產值171萬元,比1949年增長1.2%。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1953~1957年),對私營工業、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工業穩步發展,先後組建印刷廠等5家公私合營工業企業,興辦化工等3家縣屬國營工廠。改造組成33家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組)。1957年,漳平市工業總產值454萬元。占縣工農業總產值1602萬元的28.34%,比1952年增長1.6倍,年平均遞增速度為21.57%。
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1958~1962年)。在「大躍進」中,漳平市人民為迅速改變工業落後狀況,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大辦工業、大煉鋼鐵」運動。但由於領導者受「左」的影響,違背客觀經濟規律辦事,不顧實際情況,盲目上馬,辦起冶煉、採煤、采鐵礦等13家工業企業。特別是在全民大煉鋼鐵中,忽視質量和經濟效益,亂采亂伐,礦產、森林資源遭到嚴重破壞。1962年先後關停10家地方國營工業企業,省、地辦的冶煉和鐵礦也下馬停辦。但在漳平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仍取得一定成績,至1962年有國營工業企業17家(其中省、地屬4家),集體企業38家(其中二輕17家),鄉鎮企業8家。漳平市工業總產值為98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1.59%,比1957年增長1.18倍,年平均遞增16.85%。
三年調整時期(1963~1965年),貫徹調整國民經濟方針,工業生產得到逐漸恢復和發展,到1965年,漳平市有工業企業53家,其中全民13家(省、地屬4家、縣屬9家)、集體30家(二輕屬25家)、鄉鎮工業企業10家,職工2979人,工業總產值1073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0.1%,比1962年增長8.5%,遞增2.75%。
第三年五年計劃時期(1966~1970年),漳平市進入「文化大革命」時期,1967~1968年間,受「停產鬧革命」的影響,生產秩序和規章制度遭到嚴重破壞,管理混亂。1968年底,漳平市工業總產值降至1125萬元,比1966年下降11.9%。1969年後,由於廣大職工堅持生產崗位,維護生產秩序,克服種種干擾和破壞,使工業生產開始回升。1970年,漳平市工業總產值達251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2.3%。比1965年增長1.34倍,年平均遞增18.53%。
第四個五年計劃時期(1971~1975年),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團覆滅後,工業生產有了起色,特別是1975年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間,對工業進行全面整頓,建立和恢復行之有效的經營管理制度,促進了生產發展。是年底,漳平市工業總產值達3863萬元,比1970年增長53.9%,年平均遞增9%。
第五個五年計劃時期(1976~1980年),隨著「文化大革命」結束,漳平市工業生產出現穩步上升的好勢頭,特別是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執行國民經濟「調整、改革、整頓、提高」方針,工業生產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80年漳平市共有工業企業64家,總產值為5814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4%,比1975年增長50.5%,年平均遞增8.52%。
第六個五年計劃時期(1981~1985年),處在改革開放初期。漳平從實際出發,發揮資源優勢,調整工業生產結構、產品結構和技術結構,逐步推行經濟責任制改革,實行廠長負責制,擴大企業的自主權,對企業進行整頓和技術改造,並擴建和新建了水泥、麵粉加工等一批企業。特別是鄉(鎮)村辦工業的迅速發展,使工業生產出現了新的局面。1985年,漳平市共有工業企業132家,工業總產值達8614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14942萬元的57.65%,比1980年工業產值增長48.16%,年平均遞增8.18%。
第七個五年計劃時期(1986~1990年),縣繼續深入貫徹改革開放政策,使工業較同步發展,門類也較齊全,結構趨向合理,產、供、銷、運較配套,網點遍布城鄉,國營、集體、「三資」(中外合資、合作經營、外資)、個人辦的工業企業較協調發展。
1990年底,漳平市工業總產值達20109.55萬元,占漳平市工農業總產值的28883萬元的69.62%,比1985年8614萬元增長133.45%,年平均遞增18.48%。
2012年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85億元,增長18.5%;輕紡、機械、電子、農產品加工等產業持續較快增長,完成產值56.4億元。
⑧ 漳平水仙茶屬於什麼茶
漳平水仙茶屬烏龍茶品種。
漳平水仙茶是漳平茶農創制的傳統名茶。福建省漳平市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漳平九鵬溪地區是漳平水仙茶主產區,其優越的自然環境條件,形成了漳平水仙茶獨特的品質。
水仙茶餅更是烏龍茶類唯一緊壓茶,品質珍奇,風格獨一無二,極具濃郁的傳統風味,香氣清高幽長,具有如蘭氣質的天然花香,滋味醇爽細潤,鮮靈活潑,經久藏,耐沖泡,茶色橙黃或金黃,細品有水仙花香,喉潤好,有回甘。
(8)漳平有什麼傳統工業品擴展閱讀:
水仙茶氟是人體所需微量元素之一,缺氟就會影響骨脂和牙齒的健康,而茶葉是含氟較多的天然飲料。茶葉含適量的咖啡鹼,故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
茶葉中的維生素C對降低血中膽固醇、彈性都有利,而且法國及日本醫學界研究證實,飲茶確有降膽固醇及減肥作用。
茶葉含維生素B1、B2、葉酸、煙酸、維生素C等維生素。各種維生素含量不一定都很多,但經常飲茶,對補充營養也是很有價值的。
⑨ 龍岩特產有哪些
龍岩特產有永定紅柿、龍岩咸酥花生、漳平高山茶、連城地瓜干、永定巴戟天、永定菜乾、連城白鴨、漳平水仙茶、長汀河田雞、長汀檳榔芋、南陽糍粑、永定美蕉、連城紅衣花生。
永定紅柿是福建省龍岩市永定縣的特產。永定紅柿呈扁圓形,少核或無核,果實鮮紅艷麗、肉嫩汁稠、味甜如餡、清甜爽口。永定紅柿上市時間為8月中旬至11月上旬,成熟果黃綠色,帶少量紅暈,後熟果果皮鮮紅,有薄果粉,加工產品主要有紅柿餅、凍柿、柿酒。
龍岩咸酥花生指的是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生產的咸酥花生,尤其是加工之後的咸酥花生。龍岩咸酥花生以精湛的工藝加工花生,花生酥、脆、香,色澤美觀、皮薄易剝、粒大肉滿。
漳平地處福建省西南部,永福鎮山地氣候與台灣文山、南投等茶業相同,被譽為「大陸的阿里山」。漳平高山茶翠綠鮮活,湯色蜜綠顯黃,香氣淡雅清長,味道醇厚,且有活性,耐沖泡。永福高山茶外觀呈半球形、整齊,色澤墨綠、具油光,品質卓越。
連城紅心地瓜干,用當地所產的紅心地瓜做成,地瓜干天然品質,沒有任何色素,色澤鮮紅、味道甜美、質地軟韌、營養豐富,是老幼皆宣的食品,可以饋贈親友。連城地瓜干以紅心地瓜為原料,經過蒸熟、去皮、壓制、烘烤製成,產品暢銷國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