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sp是什麼意思,它是自動的還人來操作的
你好。ESP是英文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的縮寫,這串英文字母的中文含意為「電子穩定程序」。 也有些汽車公司採用自己的縮寫,比如沃爾沃公司叫DSTC,寶馬車上被叫作DSC,而豐田凌志又稱其為VSC。但它們的基本原理和所起到的作用跟ESP是一致的。 從它的名字來看,與其說ESP是一套系統,倒不如說它是一組程序。ESP以ABS制動防抱死系統為基礎,通過外圍的感測器收集方向盤的轉動角度、側向加速度等信息,這些信息經過微處理器加工,再由液壓調節器向車輪制動器發出制動指令,來實現對側滑的糾正。因此,ESP整合了ABS和TCS牽引力控制系統,不僅能防止車輪在制動時抱死和啟動時打滑,還能防止車輛側滑。此外,ESP還能以25次/秒的頻率對駕駛員的行駛意圖和實際行駛情況進行檢測,隨時待命對車輛的側滑進行控制,保證駕乘者的行車安全。
ESP負責恆時監控汽車的行駛狀態。在緊急閃避障礙物,或在過彎時出現轉向不足、轉向過度時,ESP都能幫助車輛克服偏離理想軌跡的傾向。實際上ESP是一套電腦程序,通過對從各感測器傳來的車輛行駛狀態信息進行分析,進而向ABS(剎車防抱死系統)、ASR(加速防滑裝置)發出糾偏指令,來幫助車輛維持動態平衡。其中最重要的信息由偏航率感測器提供,它負責測定汽車圍繞縱軸的旋轉運動(偏航率)。其它感測器負責記錄偏航角速度和橫向加速度。ESP的電腦會計算出保持車身穩定的理論數值,再比較由偏航率感測器和橫向加速度感測器所測得的數據,發出平衡、糾偏指令。 轉向不足,會產生向理想軌跡曲線外側的偏離傾向,而轉向過度則正好相反,向內側偏離。
具體的糾偏工作是這樣實現的;ESP通過ASR裝置牽制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同時指揮ABS對各個車輪進行有目的的剎車,產生一個反偏航扭矩,將車輛帶回到所希望的軌跡曲線上來。比如轉向不足時,剎車力會作用在曲線內側的後輪上;而在嚴重轉向過度時會出現甩尾,這種傾向可以通過對曲線外側的前輪進行剎車得到糾正。
ESP對司機說「不」 汽車行業內80年代的熱門話題是ABS,90年代是牽引力控制裝置,而當前的熱門話題是電子穩定程序(簡稱ESP)。
一個晴朗的冬日,兩輛寶馬轎車拉開一段距離,沿著一條白雪覆蓋的山間公路,以中等車速駛過一連串下坡的彎道。第一輛車的司機盡管把轉向盤打得飛快,還是沒能躲過麻煩,車子一滑扎進了路旁的雪堆里。幾秒鍾後,另一輛寶馬轎車卻順利地通過了。它們之間的差別就在於第二輛車上裝了一套電子穩定程序。在不良路況下行車,有ESP就可以化險為夷,處變不驚;沒ESP就會危機四伏,保不齊什麼時候會出事。
ESP能夠通過自動地向一個或多個車輪施加制動力,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每秒進行150次制動,以把車子保持在司機所選定的車道內。目前它有3種類型:能自動向全體4個車輪獨立施加制動力的四通道或四輪系統;只能對兩個前輪獨立施加制動力的雙通道系統;能對兩個前輪獨立施加制動力而對後輪只能一同施加制動力的三通道系統。
ESP與ABS及牽引力控制系統共同工作,但跟它們不同的是它不需要司機對它進行操作,而是根據實際情況自己作出反應。裝上了ESP的汽車不再盲目服從司機,當司機讓它干蠢事時它會說「不」。例如,ESP能糾正司機的過度轉向和不足轉向。
比如:一輛汽車行駛在路滑的左彎道上,當過度轉向開始使得車子向右甩尾時,ESP的感測器感覺到了滑動,就迅速讓右前輪制動,使汽車產生順時針方向的轉矩,而將汽車保持在原來的車道內;當不足轉向使前輪駛離路面而喪失對地面的附著力時,四通道的ESP就讓左後輪制動,由此產生逆時針方向的轉矩使汽車回到正確路線上(如果車上裝的是雙通道的ESP,則會使左前輪制動)。
ESP對過度轉向和不足轉向感覺的靈敏度超過了世界上最優秀的賽車運動員。 如今,全世界有羅伯特•博世、電裝(Denso)、Continental Teves、德爾福、Aisin Seiki和TRW等6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生產ESP。博世公司去年銷售了約150萬套ESP,今年可望銷出210萬套;Continental Teves公司去年售出了約180萬套,2003年的訂貨量已達到340萬套。 ESP的工作以微型電腦的演算法為依據。微電腦對來自幾個感測器的信息進行評估。雖然各個廠家所用的軟體不同,但它們的ESP都有下述硬體:
* 轉向感測器。它監測轉向盤旋轉的角度,幫助確定汽車行駛方向是否正確。
* 車輪感測器。它監測每個車輪的速度,確定車輪是否在打滑。
* 側滑感測器。它記錄汽車繞垂直軸線的運動,確定汽車是否在打滑。
* 橫向加速度感測器。它對轉彎時產生的離心力起反應,確定汽車是否在通過彎道時打滑。
這些感測器還向控制裝置提供汽車在任何瞬間的運行狀況信息。但ESP無法對抗物理學定律,如果汽車跑得太快,在某些情況下仍可能出事故。 其實ESP算不上是新事物,它已經在梅賽德斯—賓士和寶馬等品牌的車上用了幾年,雪佛蘭•考維特、某些凱迪拉克車型和日本豪華車也用了,現在它已普及到了北美一些比較便宜的車型。如奧茲莫比爾的Intrigue、福特•福克斯和許多輕型卡車上。它的價格已不昂貴,消費者只需為之花大約500美元。隨著產量的增加,價格會進一步降低。到目前為止歐洲是ESP最大的市場,而且將繼續保持幾年。預計2004年,占歐洲輕型汽車年銷量三分之一的車(即500萬輛)將裝有ESP。
ESP在歐洲熱銷應歸功於「麋鹿試驗」。1997年10月,梅賽德斯—賓士公司邀請歐洲汽車媒體的記者們試駕它的新A級車。一位瑞典記者開車在一次迅速躲避撞車的急轉彎中翻車了。這樣的急轉彎操作就叫做「麋鹿試驗」,因為它模擬司機躲避突然出現在公路上的動物。這事被嚷嚷得滿城風雨,極大地敗壞了A級車的形象,廠家只好停產,在技術上重新策劃。 對該車所做的最大改進就是把ESP作為標准設備用到了車上,成功地把它從十分尷尬的境地中救出來了。這事也被吵吵得任人皆知,無形中為ESP做了一個不花錢的大廣告。對其在歐洲迅速崛起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考慮到當年ABS在美國推廣起來步履艱難,這次供應商們對ESP在北美的推出保持低調,不大張旗鼓。但該系統能減少翻車導致的死亡事故這一個大亮點吸引了華盛頓法規制訂者們的目光,他們深受運動多用途車翻車事故頻頻發生的困擾,正想著要為這種車制訂一個強制性的標准。
因此,即使廠家對ESP推廣不很賣力氣,美國政府也可能強制讓某些汽車使用。因為用戶的安全是件大事,單憑安全帶和氣囊還不足以保證安全。雖然目前北美對ESP的使用還剛剛起步,但它在美國汽車上安裝率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歐洲,預計6年內可經達到目前ABS的安裝率。2000年,在北美銷售的90%的輕型卡車和65%的轎車都裝了ABS。可以指望有朝一日ESP將使得美國運動多用途車的翻車事故大為減少。
ESP®的組成部件
,ESP®除用到了ABS和TCS的輪速感測器和液壓調節器之外,還包含包含了一個集成有側向加速感測器的橫擺角速度感測器和方向感測器,這兩只感測器主要負責測量汽車圍繞其縱軸的回轉運動和記錄駕駛員的轉向意圖。
①帶有ECU的液壓調節器:增加或減少車輪制動器中的制動壓力
②輪速感測器:測量車輪的即時轉速
③轉向角感測器:用於記錄駕駛員的轉向意圖
④橫擺角速度感測器和側向加速度感測器:測量汽車圍繞其縱軸的回轉運動和離心力
⑤與發動機管理系統進行通訊的設備
ESP®的工作方式
微處理器不斷比較實際工況和理想工況,一旦車輛表現出跑偏的趨勢,微處理器能迅速地進行干預。由於使用了邏輯運算以及專門為該車輛編制的數據,微處理器在不到1秒鍾的時間內就能給出必要的解決方案。它適時向制動器發出指令,使得每個車輪上的制動壓力都精準可靠,以達到糾正跑偏或側滑的效果。另外,從車輛動力學角度來說,當車輛的加速度達到臨界狀況時,ESP®還能降低發動機的輸出扭矩來抑制跑偏或側滑。
ESP®的實際作用:
1.行駛工況:在多變的路面上行駛
●沒有裝備ESP®
①車輛跑偏(轉向不足),即前輪向外偏離彎道,車輛失去控制。
②一旦駛入乾燥的瀝青路面,車輛就開始打滑。
●裝備有ESP®
車輛表現出轉向不足的趨勢,即將跑偏,增加右後輪制動力的同時降低發動機輸出扭矩至車輛保持穩定。
2.行駛工況:避讓障礙物
●沒有裝備ESP®
①緊急制動,猛打方向盤,車輛轉向不足。
②車輛繼續;中向障礙物,駕駛員反復打方向盤,以求控制車
輛,車輛避開障礙物。
③當駕駛員嘗試恢復正常行駛路線時,車輛產生側滑
●裝備有ESP®
①緊急制動,猛打方向盤,車輛轉向不足。
②增加左後輪制動力車輛按照轉向意圖行駛。
③恢復正常的行駛路線,車輛有轉向過度的傾向上施加制動力至車輛保持穩定。
3.駕駛員轉彎過快
●沒有裝備ESP®
①出現甩尾,企圖通過方向盤來調整方向輛側滑。
●裝備有ESP®
①車輛有甩尾的傾向,自動在右前輪上施加制動力至車輛保持穩定。
②車輛有甩尾的傾向,自動在左前輪上施加制動力至車輛保持穩定。
ESP®時刻監視著車輛的穩定性,始終對危險情況保持著高度的警惕,讓安全變得更為主動。不過,ESP®並非無所不能,只有駕駛員做出正確的判斷以及在輪胎和地面之間有起碼的附著力,ESP®才能控制車輛保持穩定。因此,謹慎駕駛才是確保安全的最佳措施。
總結來說,ESP工作過程如下:
ESP分析:駕駛員通過對方向盤的操作,想向哪個方向行駛?
ESP檢測:車輛的行駛方向是什麼?
ESP干預:有針對性地對各個車輪實施制動。
ESP與ABS、TCS有什麼區別?
ESP提高了所有行駛條件下的主動安全,特別是在轉彎時,即側向力起作用時,ESP使車輛穩定並保持安全行駛。而ABS和TCS僅僅在縱方向上起作用。ESP不僅用到了ABS和TCS的所有部件,還包含了一個集成有側向加速感測器的橫擺角速度感測器和方向感測器。
2. 汽車上的ESP是什麼意思
ESP代表的是車身電子穩定系統。
當車輛在經過摩擦力較小的路面時,輪胎打滑導致車輛的運動方向和速度無法受駕駛者控制,這時候ESP就可以通過對沒有打滑車輪進行制動干預,從而幫助駕駛員恢復對車輛的控制,來保證行駛安全。
當轉向不足時,ESP會控制某一側的後輪剎車,若是向右轉向不足,則會控制右後輪剎車,若向左轉向不足,則會控制左後輪剎車。同理,當出現轉向過度時,ESP就會控制某一側的前輪剎車,向右轉向過度時,會剎左前輪,向左轉向過度時,會剎右前輪。當冰雪路面,車輛發生側滑時,ESP也會控制相應的輪剎車,保持穩定。
(2)汽車啟動esp是什麼感覺擴展閱讀
ESP的作用
ESP包括電子剎車分配力系統(EBD, Electrical
Brake Distribution)、防抱死剎車系統(ABS, Anti-lock Brake System)、循跡控制系統(TCS,
Traction Control System)、車輛動態控制系統(VDC, Vehicle Dynamic Control)這幾項功能。
EBD:調節制動力分配,以防止車輛後輪先抱死,一般情況下只有模塊硬體出現故障時才會失效;
ABS:防止車輪抱死,通過計算出車輛滑移率,控制在峰值附著系數附近,這屬於被動安全控制;
TCS:牽引力控制系統,作用工況通常為低附路面車輛地步時,深度油門,驅動輪滑轉,TCS發出請求發動機降扭同時輕微施加制動,使得車輛平順起步,目前標定車輛,可以達到在冰雪路面上全油門平順起步;
VDC:車輛動態穩定控制系統,主要通過對單個車輪主動增壓以糾正車輪的不足轉向和過度轉向。TCS和VDC屬於主動增壓,即不用施加制動踏板力即可以對制動管路施加壓力。
3. ESP是什麼意思呢ESP燈亮的時候有什麼問題嗎
ESP是博世公司車身穩定系統的注冊商標,其他一些廠家也有車身穩定系統,但是叫法不同。汽車上ESP燈亮起有以下幾種原因:
1、可能是無意間碰到穩定系統關閉按鈕導致亮起了穩定系統關閉的提示燈。
上圖紅圈裡的圖標估計很多人開車時候都見到過,特別是前段時間大范圍降雪,很多朋友會發現當你的車在雪地里打滑的時候這個燈就會亮起,表示穩定系統介入動作了。不過根據提問者的描述感覺這種可能性比較小。但是我們還是捎帶說一下吧。一般車身穩定系統工作的時候這個燈是閃爍的,並不是常亮。所以很好判斷。
3、最後一種情況就是最壞的情況了:確實是ESP系統出了問題報故障了。能導致ESP系統故障的因素太多了,但是實際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輪速感測器故障。
輪速感測器是通過感應的方式獲取車輪轉速值並反饋給行車電腦的。每個車輪都有一個獨立的輪速感測器。這個輪速信號是很重要的,比如大眾的一些車型帶有胎壓監測,但是車輪內並沒有感測器,就是通過輪速感測器信號比較車輪轉速來判斷輪胎氣壓的。而且ABS系統和ESP系統非常依賴輪速信號。因為這兩個系統是直接對剎車進行干預的,而運動中的車輛如果對剎車有任何不恰當的操作都會帶來嚴重後果,因此這兩個系統在丟失任意一個輪速信號後都會報故障,並且全部罷工。此時車輛還可以正常行駛,但是ABS和ESP就不能用了。
輪速感測器的用途決定了它的工作環境不會太好,我們日常涉水行車、洗車時都有可能導致插頭進水從而影響感測器正常工作。
所以說當車輛ESP故障燈亮起的時候我們可以首先檢查一下輪速感測器,常見的故障就是接觸不良,信號線斷路,真正壞了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因為這個感測器本身並無多大技術含量,技術相當成熟,可以說不人為破壞一般不會壞。當然個別點背的除外。
既然說到這里順便提一下車速感測器,它和輪速感測器是不同的。汽車時速表的數據就來自於車速感測器。車速感測器只有一個,一般都位於變速箱輸出端,它的信號是怠速控制、變速箱控制等系統的必備信號。
車速感測器多位於變速箱輸出末端,直接反應了驅動輪的轉速,比如我們車輛陷入雪地驅動輪打滑,這時候車速表還是有數值顯示,所以說車速感測器反應的就是驅動輪的轉速。自動變速箱控制系統和怠速控制系統都需要這個信號值來進行相應的調整操作。
4. 汽車的ESP怎麼用
汽車的ESP是自動使用的,ESP的執行器是4個車輪的剎車系統,和沒有ESP的車不同的是,裝備有ESP的車其剎車系統具有蓄壓功能。ESP的執行器就是一個能單獨對車輪進行制動的制動系統,和沒有ESP的車不同的是,裝備有ESP的車其制動系統具有蓄壓功能。
簡單地說,蓄壓就是電腦可以根據需要,在駕駛員沒踩剎車的時候替駕駛員向車輪的制動油管加壓,對各個車輪單獨施加精確的制動力,使車輛保持穩定行駛。另外ESP還能控制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和干預變速器的擋位。
(4)汽車啟動esp是什麼感覺擴展閱讀
汽車ESP發展的社會背景:
德國博世公司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量產制動防抱死系統,這種裝置極大地提高了車輛制動穩定性。
但是後來發現制動防抱死系統無法解決低附著路面上車輛起步和加速時出現的車輪打滑問題。雖然有關解決驅動輪打滑問題的專利從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出現,但直到 VOLVO公司開發出第一套電子牽引力控制系統產品,牽引力控制技術才開始實用化。
1986年,博世公司將制動防抱死系統和牽引力控制系統集成到一起並應用於梅塞德斯S級轎車上,這標志著 ABS/TCS集成時代的來臨。
5. 踩出esp是什麼感覺
車身電子穩定系統(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簡稱ESP),是博世(Bosch)公司的專利[1]。10年前,博世是第一家把電子穩定程序(ESP)投入量產的公司。因為ESP是博世公司的專利產品,所以只有博世公司的車身電子穩定系統才可稱之為ESP。在博世公司之後,也有很多公司研發出了類似的系統,如日產研發的車輛行駛動力學調整系統(Vehicle Dynamic Control 簡稱VDC)[2],豐田研發的車輛穩定控制系統(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 簡稱VSC)[3],本田研發的車輛穩定性控制系統(Vehicle Stability Assist Control 簡稱VSA)[4],寶馬研發的動態穩定控制系統(Dynamic Stability Control 簡稱DSC)[5]等等。ESP概述 ESP系統實際是一種牽引力控制系統,與其他牽引力控制系統比較,ESP不但控制驅動輪,而且可控制從動輪。如後輪驅動汽車常出現的轉向過多情況,此時後輪失控而甩尾,ESP便會剎慢外側的前輪來穩定車子;在轉向過少時,為了校正循跡方向,ESP則會剎慢內後輪,從而校正行駛方向。ESP系統包含ABS(防抱死剎車系統)及ASR(防側滑系統),是這兩種系統功能上的延伸。因此,ESP稱得上是當前汽車防滑裝置的最高級形式。ESP系統由控制單元及轉向感測器(監測方向盤的轉向角度)、車輪感測器(監測各個車輪的速度轉動)、側滑感測器(監測車體繞垂直軸線轉動的狀態)、橫向加速度感測器(監測汽車轉彎時的離心力)等組成。控制單元通過這些感測器的信號對車輛的運行狀態進行判斷,進而發出控制指令。有ESP與只有ABS及ASR的汽車,它們之間的差別在於ABS及ASR只能被動地作出反應,而ESP則能夠探測和分析車況並糾正駕駛的錯誤,防患於未然。ESP對過度轉向或不足轉向特別敏感,例如汽車在路滑時左拐過度轉向(轉彎太急)時會產生向右側甩尾,感測器感覺到滑動就會迅速制動右前輪使其恢復附著力,產生一種相反的轉矩而使汽車保持在原來的車道上。當然,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度的范圍,如果駕車者盲目開快車,現在的任何安全裝置都難以保全; ESP的組成部分 1、感測器:轉向感測器、車輪感測器、側滑感測器、橫向加速度感測器、方向盤油門剎車踏板感測器等。這些感測器負責採集車身狀態的數據。2、ESP電腦:將感測器採集到的數據進行計算,算出車身狀態然後跟存儲器裡面預先設定的數據進行比對。當電腦計算數據超出存儲器預存的數值,即車身臨近失控或者已經失控的時候則命令執行器工作,以保證車身行駛狀態能夠盡量滿足駕駛員的意圖。3、執行器:說白了ESP的執行器就是4個車輪的剎車系統,其實ESP就是幫駕駛員踩剎車。和沒有ESP的車不同的是,裝備有ESP的車其剎車系統具有蓄壓功能。簡單的說蓄壓就是電腦可以根據需要,在駕駛員沒踩剎車的時候替駕駛員向某個車輪的制動油管加壓好讓這個車輪產生制動力。另外ESP還能控制發動機的動力輸出什麼的,反正是相關的設備他都能插一腿!4、與駕駛員的溝通:儀表盤上的ESP燈。ESP的關鍵技術現在比較典型的汽車控制系統的結構,包括傳統制動系統真空助力器、管路和制動器、感測器儼個輪速感測器、方向盤轉角感測器、側向加速度感測器、橫擺角速度感測器、制動主缸壓力感測器、液壓調節器、汽車穩定性控制電子控制單元和輔助系統發動機管理系統。所以,系統的開發有賴於以下幾個關鍵技術的突破①感測技術的改進」。在系統中使用的感測器有汽車橫擺角速度感測器、側向加速度感測器、方向盤轉角感測器、制動壓力感測器及節氣門開度感測器等,它們都是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提高他們的可靠性並降低成本一直是這方面的開發人員追求的目標。②體積小、重量輕、低成本液壓制動作動系統的結構設計。③的軟、硬體設計。由於的需要估計車輛運行的狀態變數和計算相應的運動控制量,所以計算處理能力和程序容量要比系統大數倍。一般採用多結構。而軟體的研究則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基於模型的現代控制理論已經很難適應這樣一個復雜系統的控制,必須尋求魯棒性較強的非線性控制演算法。④通過完善控制功能。的與發動機、傳動系的通過互聯,使其能更好地發揮控制功能。例如自動變速器將當前的機械傳動比、液力變矩器變矩比和所在檔位等信息傳給,以估算驅動輪上的驅動力。當識別出是在低附著系數路面時,它會禁止駕駛員掛低檔。在這種路面上起步時,會告知傳系應事先掛入二檔,這將顯著改善大功率轎車的起步舒適性。
6. 汽車ESP在汽車里起什麼作用,說詳細!
ESP指的是車身電子穩定系統,作用是提升車輛的操控表現的同時、有效地防止汽車達到其動態極限時失控的系統或程序的通稱。電子穩定程序能提升車輛的安全性和操控性。
當汽車發生轉向不足時,車身表現為向彎外推進,此時ESP系統將通過對左後輪的制動來遏制車輛陷入險境;而當汽車發生轉向過度時,此時ESP系統則通過對右前輪的制動來糾正危險的行駛狀態。
ESP可以實時監控汽車行駛狀態,必要時可自動向一個或多個車輪施加制動力,以保持車子在正常的車道上運行,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進行每秒150次的制動,而且它還可以主動調控發動機的轉速並可調整每個輪子的驅動力和制動力,以修正汽車的過度轉向和轉向不足。ESP還有一個實時警示功能,當駕駛者操作不當和路面異常時,它會用警告燈警示駕駛者。
在ABS、BAS及ASR三個系統的共同作用下,ESP最大限度地保證汽車不跑偏、不甩尾、不側翻。據統計,有25%導致嚴重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是由側滑引起的,更有60%的致命交通事故是因側面撞擊而引起的,其主要原因就是車輛發生了側滑,而ESP能有效降低車輛側滑的危險,從而降低交通事故的數量以拯救生命。
EPS工作效果圖:
esp的工作原理
在一定的路面條件和車輛負載條件下,車輪能夠提供的最大附著力為定值,即在極限情況下,車輪受到的縱向力(沿車輪滾動方向)與側向力(垂直車輪滾動方向)為此消彼長關系。電子穩定程序可分別控制各輪的縱向的制動力,從而對側向力施加影響,從而提高車輛的操控性能。
當縱向力達到極值時(比如車輪抱死),側向力即為0,此時車輛的橫向運動將不受控制,即發生側滑,此時可能無法按司機的意願進行變道或者轉彎。電子穩定程序可以檢測並預防車輛側滑,當電子穩定程序檢測到車輛將要失控,它會向特定的車輪施加制動力從而幫助車輛按照駕駛者期望的方向前進。
在轉彎時,一種可行的控制策略為:當車輛有轉向不足的傾向時,系統可以向轉彎內側的後輪施加制動力,由於此輪縱向力的增加,所能提供的側向力減小,隨之對車身產生幫助轉向的力矩;
當有轉向過度的傾向時,系統可以向轉彎外側的前輪施加制動力,由於此輪縱向力的增加,所能提供的側向力減小,隨之對車身產生抵抗轉向的力矩。從而保證了行駛的穩定。部分的電子穩定程序系統還會在車輛失控時減低發動機的動力。
7. 汽車的ESP是什麼意思
ESP是英文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的縮寫,中文譯成「車身電子穩定程序」。車身電子穩定系統(ESP),是對旨在提升車輛的操控表現的同時、有效地防止汽車達到其動態極限時失控的系統或程序的通稱。電子穩定程序能提升車輛的安全性和操控性。
ESP的作用
在一定的路面條件和車輛負載條件下,車輪能夠提供的最大附著力為定值,即在極限情況下,車輪受到的縱向力(沿車輪滾動方向)與側向力(垂直車輪滾動方向)為此消彼長關系。電子穩定程序可分別控制各輪的縱向的制動力,從而對側向力施加影響,從而提高車輛的操控性能。
當縱向力達到極值時(比如車輪抱死),側向力即為0,此時車輛的橫向運動將不受控制,即發生側滑,此時可能無法按司機的意願進行變道或者轉彎。電子穩定程序可以檢測並預防車輛側滑,當電子穩定程序檢測到車輛將要失控,它會向特定的車輪施加制動力從而幫助車輛按照駕駛者期望的方向前進。
在轉彎時,一種可行的控制策略為:當車輛有轉向不足的傾向時,系統可以向轉彎內側的後輪施加制動力,由於此輪縱向力的增加,所能提供的側向力減小,隨之對車身產生幫助轉向的力矩;當有轉向過度的傾向時,系統可以向轉彎外側的前輪施加制動力,由於此輪縱向力的增加,所能提供的側向力減小,隨之對車身產生抵抗轉向的力矩。從而保證了行駛的穩定。部分的電子穩定程序系統還會在車輛失控時減低發動機的動力。
(7)汽車啟動esp是什麼感覺擴展閱讀:
ESP的組成部分
ESP系統由控制單元及轉向感測器(監測方向盤的轉向角度)、車輪感測器(監測各個車輪的速度轉動)、側滑感測器(監測車體繞垂直軸線轉動的狀態)、橫向加速度感測器(監測汽車轉彎時的離心力)等組成。
1、感測器:包括轉向感測器、車輪感測器、側滑感測器、橫向加速度感測器、方向盤油門剎車踏板感測器等。這些感測器負責採集車身狀態的數據。
2、ESP電腦:將感測器採集到的數據進行計算,算出車身狀態然後跟存儲器裡面預先設定的數據進行比對。當電腦計算數據超出存儲器預存的數值,即車身臨近失控或者已經失控的時候則命令執行器工作,以保證車身行駛狀態能夠盡量滿足駕駛員的意圖。
3、執行裝置:ESP的執行器是4個車輪的剎車系統,和沒有ESP的車不同的是,裝備有ESP的車其剎車系統具有蓄壓功能。
4、溝通裝置:儀表盤上的ESP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