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監控錄下騙保全過程路上開車這種情況要警惕,有可能「被騙保」
自打有汽車保險那天起,汽車騙保就一直存在,騙保作案手段也是層出不窮,甚至衍生出灰色產業。不過,接下來分享的案例,就是要告訴大家,這種違法的方式要不得。
看出什麼問題沒有?沒錯,這兩個人利用已經受損的車輛,反復故意撞擊電線桿,製造交通事故的假象,從而騙取保險賠償。
只不過這兩人的操作實在有些辣眼睛,而且被監控攝像頭逮了個正著,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不但騙不了賠償金,還要受到相應的處罰。
那麼汽車騙保會受到哪些處罰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進行保險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
所以,數額較大的騙保行為實質上是典型的違法行為,是需要負起法律責任的。最常見的騙保行為,有以下幾種。
首先,便是自己的車輛出了單方事故,但卻沒有購買車損險。於是,劍走偏鋒,利用熟人或者朋友的車,對事故現場進行「還原」,而後利用他人車輛的第三者責任險進行賠付。
另一種,比如大燈破損後,自己捨不得花錢更換,於是,根據零部件的破損情況和破損形狀,找到合適的「肇事者」,這樣,更換大燈的錢就有著落了,更險惡的,是跟汽修店來段雙簧,不僅賠付了大燈組的錢,還賺上一筆差價。
當然,以上兩種騙保行為都算是初級段位,還有一些騙保行為,情節就比較惡劣了,比如酒駕出了事故,保險公司因為酒駕事故拒絕賠付,因此駕駛員找來其他人來為自己頂包。
還有像謊稱車輛被盜騙取保險的案件中,故意誇張事故中財產損失。另外,還有一種相對「固定」的騙保模式,由汽修人員與保險公司人員相互勾結,利用汽修廠自購的投保車輛,偽造事故現場,並夥同保險公司人員出具虛假文件騙取保險。
如果說這種還是保險公司受損的話,還有一種騙保案例關乎於其他車主,就是那種專門上路找機會碰瓷的騙保行為。
他們一般利用自己嫻熟的駕駛技術,專門找到其他車主違章的瞬間,實施碰瓷,出了事故後,由於被碰瓷的車主違章在先,一般都負有全部責任或者主要責任。
因此在事故中比較心虛,事後,他們會將購買的維修發票交由對方司機,並讓對方墊付保險金,而實際上,車輛並沒有進行維修,只是簡單的處理一下,基本恢復外觀後繼續尋找下一個作案目標。
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騙保行為屬於典型的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屬於詐騙,要負法律責任。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一旦露出了馬腳,騙保不成還要付出代價,所以,不要眼紅身邊僥幸騙保成功的騷操作,謹守底線才是王道。
看一看下面有沒有你關心的話題!
李哥,我的是14年的景逸X3,我的車有時候在加油站加油時油箱會出現回氣不暢的情況,油還沒有加滿油槍就跳槍了,去年換了一個碳罐還是沒有解決問題,請問BB哥這是什麼原因?
有可能是開始加油後,油箱中的空氣通過油箱加油的口子排出。而快速排出的空氣,會對油槍的感應裝置形成一定的氣壓。如果氣壓稍微偏大,感應比較靈敏的油槍可能會誤將排出的空氣當汽油,認為汽油已經加滿而產生跳槍現象,所以您不需要特別的在意這樣的問題,希望我的回復能幫助到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