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2年水處理行業發展趨勢
Frost & Sullivan環境部門研究經理陳昊雯(Vivian Chen)指出,中國的水處理化學品市場正在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長,去年為10億美元,預計2015年將達到25億美元。
GE水處理化學品和監護方案的CEO Glen Messina認為「中國對水的需求量超過了環境的承受能力,水處理化學品有助於緩解淡水資源的壓力以及改善所排廢水的質量。」
市場研究公司BCC去年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政府的首要任務是通過對水處理投資提供更加安全和干凈的水。環境保護法的日趨嚴格以及政府對發展水處理基礎設施的高度關注正推動新的水處理工廠的建立和刺激水處理化學品市場的增長。中國的第11個五年計劃(2006~2010)包含了許多改善水質的舉措,其中在海水淡化行業中投資了180億元人民幣。中國政府還宣布在2008年6月份採取更多的措施來降低污染,其中包括水污染,還有超過60多個新的與質量相關的標准和法規正在醞釀之中。許多高耗水量的行業已經被設定了上限耗水量,政府也在著重強調水的循環使用。例如北京已經制定了在2013年實現廢水全部循環使用的目標。
最終,工業和大城市用水的價格將上漲。
Ashland Hercules水處理技術公司主席Paul Raymond表示:「現在已經有更多的技術領先公司將在合適的化學品、設備和技術上投入更多的資源以降低水的消耗量以及提高水的質量。」
Frost & Sullivan將中國水處理化學市場分為5個產品類別:凝結劑和絮凝劑,離子交換樹脂,緩蝕阻垢劑,生物殺滅劑和活性碳、pH調節劑以及其它的無機商品。
緩蝕阻垢劑佔領了整個行業超過30%的贏利,離子交換樹脂以10%位居第二。然而,膜技術公司和其它公司帶來的壓力正在上升。相對傳統的活性碳業務正接近成熟,巨大的競爭壓力使得該領域的利潤開始下降。
陳昊雯表示,利潤增長的最大機會來源於環境友好產品,例如水溶性澱粉衍生物、多糖改性的絮凝劑以及無磷或者低磷試劑。高科技生物殺滅劑也顯示了一定的潛在機會。
BCC表示,濾器和膜將是未來水處理領域增長最快的設備。
鏖戰初露端倪
BCC認為,中國的水處理市場仍然高度分散,而且被價格競爭所統治。這個市場中只有大量的小型和中型規模的參與者,還沒有一隻領頭羊。
陳昊雯預測,跨國公司的逐漸出現將會使這一局面在殘酷的競爭中終結,這將永遠的改變這個市場,使得只有少數幾個優勢品牌得以生存。同時,研發工作正變得日益重要,更加多樣化的生產線將會幫助公司保持競爭力。終端消費者正在對水處理化學品供應商提出更高的要求。長遠來看,那些能夠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的生產商將會比那些只能提供產品的生產商更受歡迎。
在中國競爭的主要跨國公司包括阿什蘭(Ashland)、巴斯夫、貝克曼實驗室、陶氏、通用、伯東株式會社、凱米拉、栗田工業、三井化學、納爾科、SNF和東麗。這些跨國公司的投資活動在過去幾年裡正在逐步增加,包括新建技術中心以及通過並購或者與當地企業合資以提高生產能力。
GE水處理公司正積極與中國政府、商業夥伴及其客戶合作以擴展業務。2005年,該公司在上海GE中國技術中心建立了一支研發隊伍,在無錫擴大產能以滿足中國的獨特需求。正在研發的產品包括全套廢水膜反應系統,該系統可用於超低能量消耗的反滲系統。
Messina稱:「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包括採用先進技術以及為中國市場專門設計的解決方案。」
Ashland Hercules水處理技術公司也在中國進行了許多投資。2006年,該公司收購了水處理化學品生產商南京清潔環境公司,購買了德固賽的水處理業務,其中包括位於北京的聚丙烯醯胺工廠。同時,該公司購買了上海一家工廠當地合作夥伴的股權。2007年,公司增加了北京基地的產能,在上海新建了技術中心,目前Ashland正在擴大上海工廠的生產能力。
Raymond強調:「在生產能力和技術上的投資是我們策略的一部分,目標是利用我們全球性的研發能力和規模來提高當地的生產能力以及服務能力。」
Ⅱ 我面試了面京龍沙和南京納爾科兩家公司,現在兩家公司都打電話給我,我不知道哪家好,知道的同志說一下謝
龍沙還不錯,請問一下南京龍沙的人事部聯系方式,謝謝啦。
Ⅲ 全國排名前十的水處理公司
NALCO(納爾科),GE(通用電氣),栗田,巴克曼,鑫雅(台灣),亞士蘭,西門子,這幾家都還行,尤其是前面三家,真不錯。這三家我都用過。
Ⅳ 國內好的循環水處理廠家有哪些
國內的循環水處理做得好的沒有幾家,國內水處理都是綜合性的, 包括污水,中水,純水,循環水等,他們的數據是講得設備和葯劑的年銷售額的排名,其實在污水,中水,純水這三項的設備費用要佔到總費用的90%,相反循環水的設備只佔到總費用的5%左右,很多做循環水的廠家和供應商溝通時, 設備都是送的,不要錢,在中國循環水處理有這幾家比較好, 納爾科(美國),栗田(日本),GE(美國),安治化工-華陽恩賽(中美合資),前面三家都做大的系統, 比如納爾科年用量低於50萬的基本不做,其它兩家低於30萬的不做, 安治化工大小都做, 有人問為什麼?其實循環水處理是所有水處理中最難的工作, 他要保證系統不結垢, 管道不腐蝕,系統無藻類等, 這樣就需要不斷的去監控水系統和調整葯劑的投放量, 每個月都要有一到兩次的系統檢測,比如系統水質的電導率,PH值,總硬度,鐵,磷等的含量,還有系統中葯劑的含量等諸多因素來控制系統水質, 這樣就有一個服務的費用在裡面, 國內的大部分公司都選擇購買葯劑,自己添加,這個就是中國的國情,優點是費用低,弊端是效果太長或者基本沒有效果,這樣水處理的廠家是最喜歡的,因為管道結垢,腐蝕等問題不需要廠家承擔風險,有問題就好推給用戶,是你用戶沒有控制好,下一年最多不做了這家,很多公司在用水處理還要每年清洗換熱器和管道,以上幾家公司是做全包的, 有問題可以索賠的,所以做得好, 價格也高出很多, 優點是沒有結垢腐蝕和藻類的問題,也不用設備二次清洗,就是價格高,他們的價格基本是循環量為1000立方米的年度費用,納爾科基本要15萬以上,GE的在10-15萬,其他兩家基本要7-12萬, 國內的1萬就能做了,提供葯劑和設備,個人建議大系統的,水質差的,設備運行要求高的,公司不差錢的還是考慮服務好的大公司有保證,不寫了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