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寧國的由來
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紅樓夢》寧國府的那個「寧國」。
⑵ 合肥雙鳳工業園有哪些企業
合肥電子企業很多
你可以從網上搜索下
合肥徳銘電子有限公司
、合肥卓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安達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等
雙鳳工業園電子廠:榮事達電子科技公司、鑫達電子
⑶ 雙橋工業園區有那些廠正在招工普工
雙橋工業園區目前沒查到網上有招工信息發布,建議你直接去雙橋工業園區管委會問問,順路看下那邊的招聘公告欄,有招工信息都會張貼在招聘公告欄里的。
⑷ 安徽什麼地方工廠多
你要什麼樣的工廠
⑸ 隨便在一個工業區內,如何盡量收集這個工業區內所有工廠的信息越全面越好。高分求幫助。
工業園區有門衛嗎?1,有的話可以到門衛查,就說你找一家單位辦事,然後讓門衛給你這個園區的單位明細,我是銷售的這招很管用;2.沒有門衛,工業園很大的,你就要在網上查這個工業園了,比如大連黑山模具園,輸入後就有相關單位,一清二楚。知道單位名稱再查電話,郵件,傳真就很簡單了,直接在網路裡面輸入公司名稱就能找到。至於經營狀況,一般只能到現場才能有所了解。希望能幫到你~~~~~
⑹ 2010年寧國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的工作展望
二、扎實做好2010年各項工作
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三年強基礎」奮斗目標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還是「十二五」的謀劃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至關重要,意義深遠。我們應當看到,當前宏觀形勢仍然復雜嚴峻,我們仍處在經濟企穩回升的鞏固期、轉型發展的調整期、社會矛盾的凸顯期,實現穩增長與調結構、惠民生的有機統一,仍將是政府工作的核心任務。我們更應當看到,新的一年,充滿機遇、充滿挑戰、充滿希望。今年,中央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採取一系列調結構、促發展的有力措施,將為我市加快發展帶來諸多利好。特別是經過多年持續較快發展的能量積聚,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創新能力、區位交通、自然資源以及政策環境等組合優勢,為我們建設「安徽縣域科學發展試驗田」奠定了堅實基礎,將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宣城市委、市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只要我們堅定必勝信心,迎難而上,注重從變化的形勢中捕捉和把握發展機遇,就一定能夠搶佔新一輪發展先機,奪取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勝利!
2010年,市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中央和省經濟工作會議、宣城市委二屆七次全體會議及市委十二屆八次全體會議精神,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決定》和《綱要》的總體部署,以「又好又快、轉變轉型、大幹大上」為基調,以「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為主線,以「大投入、大轉型、大環境」為重點,深入開展「項目建設落地年」活動,加快「五區」建設步伐,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實現追趕型、跨越式發展,為「三年強基礎」提供更加堅實的保證。
綜合考慮各種因素,2010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以上;財政收入增長20%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25%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5%;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宣城市下達的目標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以內。圍繞上述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我們將著力抓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以項目和園區建設為重點,大力實施融入全球化的大開放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先行區第一,分類指導推進園區建設。制定《關於調整布局加快工業發展的意見》,以大園區推進大發展,著力優化產業布局。圍繞「打造最佳投資地,建設一流高新區」,積極籌措資金4億元,繼續優化提升南山園區,強力推進河瀝溪園區,突出抓好園區道路、供水、排污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綜合配套服務功能,確保所有入園項目及時供地,快速發展。按照統一規劃、產業引導的原則,整合梅林、汪溪集中區等資源,作為省級開發區的拓展區,形成優勢互補、聯動開發的新局面。立足打造「城市副中心新城區、工業主戰場新園區」,建立「鎮區合一」的港口生態工業園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組織實施汪港公路、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廠等一期工程大會戰,逐步拉開園區框架。嚴格項目准入制度,打造東三角特色產業基地。全年南山河瀝園區開工項目40個以上,投產項目30個以上;港口園區開工項目10個以上,投產項目10個以上。
第二,著力提高招商引資成效。
圍繞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層次、促進產業集聚,組建6大產業招商團和產業發展辦公室,既抓產業項目的引進,又抓產業發展的扶持,形成「招來一個、落戶一群、帶動一片」的良好效果。立足招大商、招好商,把引資重點放在投資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大、好、高」項目上,緊盯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行業龍頭企業的投資新動向,開展點對點的針對性招商,力爭引進一批具有牽動性的大項目。精心策劃舉辦具有寧國特色的節慶活動,靈活採取小分隊招商、以商引商、園區招商、境外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引資成效。進一步夯實招商基礎,優化招商機制,強化招商培訓,提高招商能力。全年引進內資100億元以上,實際利用外資5300萬美元以上。其中單體投資達10億元的項目1個以上,達5億元的項目3個以上。
第三,全力突破一批重大項目。
扎實開展「項目建設落地年活動」,圍繞項目謀劃爭取、開工建設、竣工投產等重點環節,爭分奪秒推進項目建設。以高速公路為重點,全力推進宣城至寧國、寧國至績溪高速公路建設,力爭寧國至千秋關高速公路開工,啟動揚績高速寧國至廣德段的項目前期工作,爭取申嘉湖高速寧國至安吉段列入省「十二五」規劃,全力構建無縫對接長三角的快速通道,增強產業和資本的可進入性。積極配合皖贛鐵路新雙線建設,爭取實施既有線電氣化改造城區段西遷取直工程,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全力推進司爾特遷擴建、雙津醫用包裝膜等重點工業項目建設,著力增強發展後勁。組織實施100餘個重點建設項目,加快14個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確保取得實質性進展。充實完善項目庫,謀劃儲備一批投資規模在10億元、30億元、50億元以上的「大交通、大城建、大產業」項目,確保項目庫動態規模在500億元以上。創新大項目投入機制,加大對上爭取力度,新增「861」項目20個以上,爭取更多項目進入國家投資計劃。全面落實項目推進責任制,完善領導掛鉤聯系制度,實行項目進度績效考核,形成「一切圍繞項目、一切為了項目、一切服務項目」的良好局面。
第四,努力促進對外貿易健康發展。
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綜合運用出口退稅、財政貼息等措施,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千方百計保持出口穩定增長。鼓勵出口企業創立自主品牌,積極開發適應市場需求、外貿壁壘較少的新產品。發揮外事僑務、外宣和對台工作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積極爭取商檢等單位來寧設立辦事機構,不斷完善外貿服務體系。鼓勵企業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和關鍵技術。力爭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45億美元。
(二)以轉變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為重點,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的大產業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縣域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驗區
第一,提升壯大三大主導產業。
充分利用市場約束的倒逼機制和經濟調整的洗牌效應,做大做強汽車零部件、耐磨鑄件、電子元器件三大主導產業。加快汽車零部件基地建設,制定產業發展規劃,重點加快中鼎工業園擴建步伐,支持亞新科公司將蕪湖生產基地遷回寧國,發展上下游及關聯配套企業,力爭汽車零部件產業產值突破50億元。規范提升耐磨鑄件產業,重點啟動鳳形工業園搬遷,加快新馬耐磨合作項目建設,建成省級耐磨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引導中小企業通過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兼並重組等方式進行升級轉型,積極爭創耐磨材料優質示範基地,力爭耐磨鑄件產業產值突破45億元。加快電子元器件基地建設,制定產業發展指導意見,發揮飛達集團的龍頭帶動作用,加速產業集聚,力爭電子元器件產業產值突破20億元。
第二,加快發展三大新興產業。
把握國家實施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的戰略導向,大力發展節能建材與新能源應用、生物醫葯、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制定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建立產業發展導向機制,從財稅政策、項目准入、土地供應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支持華普建材與中國建材集團合資合作,加快醫療器械產業園建設,積極引進電子信息產業,力爭三大新興產業產值占工業總量的比重達到10%以上。
第三,培大育強一批骨幹企業。
在現有規模企業中,排出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市場前景好的企業,加大財稅、金融、用地等支持力度,促進跨越發展。鼓勵江南化工、聚隆等企業依託品牌、技術、管理優勢,迅速擴張,做大做強。支持市內企業與央企和省屬大型企業開展戰略性合作,爭取1-2家企業掛牌上市,重點培育10家後備企業。加快推進交通安全設施、LED照明燈具等一批招商項目。全年新增規模企業40家以上、億元企業5家以上。力爭通過1-2年的努力,年產值超50億元企業達到1家、超30億元企業達到1家、超10億元企業達到3家以上。
第四,大力發展生態高效農業。
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壯大畜禽養殖、山核桃、竹業三大骨幹產業,發展花卉苗木、茶葉、水產養殖、中葯材、高山蔬菜五大優勢產業,培育紅豆杉、油茶等新興產業。著力推進農業規模化、組織化、標准化和品牌化,鼓勵五星、太陽等企業做大做強,培育詹氏、山裡仁、鄉味源、華瑞等一批加工型、營銷型龍頭企業,支持綠健油茶深加工二期項目建設,新增1家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省級龍頭企業。加快省級恩龍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建設。積極申報省級和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制定有機農業發展規劃,建設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建成有機農業示範基地2個,新增綠色、有機食品10個以上。
第五,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制定《寧國市服務業發展規劃》,落實服務業發展的各項政策。重點抓好現代物流業發展,超前謀劃建設物流園區,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形成高效快捷的現代物流體系,加速融入長三角物流圈。制定發展總部經濟的意見,規劃建設總部經濟園。加快發展服務外包業。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商業企業,加快推進五星級酒店、商之都商業廣場等項目建設。改造提升中心農貿市場,規劃建設農特產品交易市場,支持亞夏卡車交易、家居建材等市場發展。加快發展科技和信息服務業,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創建無線寬頻城市。編制《寧國市兩化融合專項規劃》,積極爭創國家級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驗區。積極發展保險、家政等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務業。落實好「家電下鄉」等消費政策,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工程。擴展教育文化培訓、全民體育健身等新興消費領域,推行服務標准化管理,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
(三)以文明創建和環境保護為重點,大力實施森林景觀化的大生態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
第一,大力推進生態旅遊開發。
立足「大市場、大旅遊、大發展」定位,高起點、高標准完成旅遊總體規劃修編和青龍灣原生態旅遊度假區控制性詳規編制。理順青龍灣度假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以規劃為指導,突出自然山水、休閑度假、康體養生特色,切實抓好板橋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力爭度假區整體開發取得新突破。強化旅遊項目包裝和招商推介,充分發掘千秋關等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高起點策劃一批精品項目,加快推進恩龍整體提升工程等項目建設。組建旅遊合作戰略聯盟,深化「寧績旌『綠三角』經濟協作區」合作,打造「皖南旅遊文化示範區」的精品區。主動對接上海世博會,舉辦多種形式的旅遊宣傳推介和整體營銷,擴大寧國旅遊影響力。力爭全年遊客接待量突破24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11.2億元。
第二,進一步完善城市綜合配套功能。
以規劃為指導,組團式推進鳳形新區、城北新區整體開發,構建現代化中小城市格局。加快完善荷香路等在建工程。組織實施仙霞路、寧墩路、萬家路、仙霞橋等「八路一橋」工程。建成河西濱河公園,提升寧陽公園。進一步完善城區供水管網,延伸污水管網,建設天然氣管網。在保護中推進河瀝溪舊城改造,啟動實施河瀝溪防洪工程。新建農民公寓房400套,全面建成竹林園二期、三泉二期、四通廉租房項目。改造12條背街小巷,解決好鳳形第二安置區、潘村安置區等基礎設施配套問題。繼續推進城市亮化及人行道改造工程,完善交通安全配套設施。建設西津河鳳凰大橋至時代廣場段沿河綠化景觀。新增城市綠地面積20公頃。
第三,提升城市管理和文明創建水平。
大力開展「效能城管、和諧城管」創建活動,提高綜合執法和文明執法水平。強化佔道經營、雜訊污染等專項整治,鞏固煙花爆竹限放成果。加大環衛設施投入,建設2個城市公廁和1個垃圾中轉站。完善市容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徹底消除城市保潔「盲區」。落實社區建設「費隨事轉」要求,提高社區服務質量。加強小區物業管理,提升居民滿意度。完善中心城區交通專項規劃,建設公共停車場,劃定一批公共停車帶,營造有序的交通環境。組織實施大拆違行動,建立聯動執法監察機制,堅決查處各類違法建設。突出抓好文明創建工作,廣泛開展「愛我寧國、樹我形象、建我家鄉」等主題活動,著力培育「五型」市民,鞏固全省首屆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積極爭創「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
第四,加強生態建設與保護。
編制《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規劃》,突出重點區域整治、產業結構調整和循環經濟發展,努力實現由一般性環保工作向生態文明整體推進。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提高生態公益林的補貼標准,逐步加大對自然保護區、農業旅遊區的一般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大力實施「藍天、碧水、青山、綠地」工程,繼續推進重要公路沿線的綠色長廊和三條大河沿岸的綠色屏障建設,鞏固河道采砂整治成果,彰顯「自然山水在城中,城在自然山水中」的生態城市形態,確保成功爭創「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市」。
第五,切實抓好節能減排工作。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的最後一年,我們將以工業節能和淘汰落後產能為重點,突出抓好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節能減排,堅決完成好這一攻堅任務。政府機關要帶頭樹立節約資源意識,全面加強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工作。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積極爭創低碳城市。培育一批清潔生產示範企業,加快實現綠色增長。強化建設項目新增排放容量管理,嚴格落實新上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堅決杜絕重污染項目。
(四)以科技創新和集聚要素為重點,大力實施學習知識化的大促進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全省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
第一,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力爭取得一批科技成果、產業成果和改革成果。鼓勵同行業企業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支持企業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37個千萬元以上重點技改項目建設,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強力推進科技孵化中心建設,重點抓好14個企業技術創新項目。鼓勵發明創造,力爭全年專利申請量450件以上,其中發明類專利60件以上,實施專利成果轉化項目10個以上。爭創省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3-5個。積極推進創新型企業建設,力爭新增1-2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支持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和民營科技企業10家、高新技術產品25個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工業的比重達40%以上。
第二,積極推動財稅、金融改革與創新。
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確保完成收入任務。健全預算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建立政府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提高國投公司的融資能力。進一步規范政府債務舉借、使用、償還和提供擔保的行為,確保公共財政安全。搶抓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機遇,發揮商業銀行的主渠道作用,加強與國家政策性銀行、股份制銀行的合作,確保全年新增貸款12億元以上。強化金融和上市工作辦公室服務職能,暢通政銀企溝通渠道,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力促農村合作銀行和徽商銀行寧國市支行盡快開業,加快組建村鎮銀行,積極引進市外金融機構來寧設立分支機構。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擔保中心的撬動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創辦擔保機構和小額貸款公司,規范農村資金互助社發展。
第三,深化土地管理改革與創新。
當前,國家從嚴控制建設用地、加強用地核查的力度不斷加大,可以預見,今年我市土地供需的矛盾將十分突出。我們將把握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機遇,以土地管理改革創新和規范使用為突破口,實施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制度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加大土地整治、開發、復墾力度,科學編制土地出讓和儲備計劃,最大限度盤活存量土地,鼓勵建設標准廠房和多層廠房,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嚴肅查處違法用地行為,著力破解土地瓶頸制約,確保寧國發展的用地需求。
第四,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激勵機制,營造拴心留人的發展環境。搭建人才資源需求平台,鼓勵企業引進培養一批年輕型、專業型、技能型的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熟練技工。加強教育、文化、衛生等領域的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有計劃、有重點地引進一批業務素質高、奉獻精神強的專業技術人員。整合勞動、教育、農委等教育培訓資源,加強農村實用型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和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
第五,大力推進全民創業。
激發一切能夠激發的創業熱情,調動一切能夠調動的創業主體,放開一切能夠放開的創業領域,在全社會形成「想創業、敢創業、會創業、創大業」的濃厚氛圍,大力推進寧國「二次創業」。繼續開展「寧國發展功勛」評選,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創新意識、國際視野、社會責任的現代企業家隊伍,構建企業家社會。著力構築創業載體,加快港口、河瀝農民工創業園建設,支持金輝創業園發展,啟動建設商會會館。全年新增私營企業350家以上、個體工商戶2500戶以上。
(五)以完善設施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大力實施城鄉一體化的大和諧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全省統籌城鄉發展的示範區第一,按照建設四大主體功能區的要求統籌城鄉規劃。
建立城鄉總體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相互協調的「三規合一」新機制。理順市、鄉、村三級規劃管理體制,加大規劃宣傳、執行力度,切實提高規劃的法定性。引入現代規劃設計理念,認真做好城鄉規劃編制工作,逐步完善規劃體系。修編港口、中溪、梅林、胡樂、青龍5個鄉鎮總體規劃。
第二,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
加大對新農村建設的投入,今年市政府將籌措資金1300多萬元,重點用於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開展「美麗鄉村」創評和建設城鎮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把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積極推進擴權強鎮試點和新型戶籍管理改革,重點抓好中心集鎮建設和示範村整村推進,打造3個星級新農村示範村。改造葉楊路,新建村組水泥路90公里。推進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建成220千伏三津變電所,擴建110千伏汪溪、梅林變電所,進一步提高城鄉用電的保障能力。強力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實施港口、胡樂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18項重點水利工程,除險加固5座小型水庫,解決3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建設戶用沼氣池2000口,完成改廁4500座。
第三,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大力實施農民收入增長計劃,制定出台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辦法。積極發展富民經濟,新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10家以上、標准化養殖小區10個以上。積極發展農村勞務經濟,搞好用工對接,推進「訂單式」培訓,努力增加農民的工資性收入。建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全面推進農業政策性保險。大力發展現代林業,深化集體林權配套改革,實施林業保險制度,健全林地評估機制,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實強農支農惠農政策,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
第四,加強民生、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
精心組織實施省定33項民生工程和我市確定的12項民生工程,進一步加大投入、鞏固成果、健全機制,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廣泛開展就業培訓,統籌做好農民工、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和退役軍人安置工作,力爭全年新增就業崗位5200個。繼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啟動建設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扎實推進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不斷提高救助水平。繼續安排移民扶持資金100萬元,加大移民後期扶持力度。重視發展老齡、殘疾人、紅十字和福利慈善事業,認真做好老幹部工作,切實保障婦女、兒童和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逐步提高村幹部的待遇。
第五,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推進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逐步消除城區學校大班額現象。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和民辦教育,支持寧國中學辦好70周年校慶活動,完成高中教育布局優化調整,高起點規劃建設職業教育園區。做好進城務工人員和外來人員子女就學工作,重視留守兒童受教育問題,保障每一個困難家庭學生平等就學、完成學業。穩妥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推進市醫院綜合樓和傳染病區建設,突出抓好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申報爭取省重點中醫院建設項目。支持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設。完善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運行機制。繼續落實計劃生育獎扶政策,推進基層計劃生育服務站所規范化建設,完善「村(居)為主」工作機制,鞏固低生育水平。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大力發展農村文化,加快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任務,有序開展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工作,建成河瀝溪園區及城郊結合部有線電視網路。推進與鳳陽縣結對合作。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支持檔案方誌等各項事業發展。
第六,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深入推進平安寧國建設,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開展打黑除惡專項行動,嚴肅整治砂霸、石霸、地霸等不法行為。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規范信訪行為,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積極消化信訪積案。加強應急指揮體系建設,完善氣象預警、地質災害、防震減災工作機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落實政府安全監管責任,加強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深化隱患排查治理,有效防止和減少各類事故的發生。加強食品葯品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推進農村食品葯品「兩網」建設,讓廣大群眾吃得放心、用得安心。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支持其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依法發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用。認真做好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和人防民防工作,提升「雙擁」、優撫安置工作水平。
⑺ 寧國在哪裡
地處皖南山區東北側,西南屬黃山余脈,東南為天目山系,地勢向北傾斜。東津、中津、西津三條河流呈扇狀北流,在河瀝溪附近匯成水陽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5.4℃,年降水量1400毫米。礦藏有石灰石、陶土、煤。皖贛鐵路、104省道、215省道貫穿市境。風景名勝有山門、千秋關等。
郵編:242300
代碼:341881
區號:0563
拼音:NíngGuóShì
英譯:NingguoCounty
寧國市[1]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天目山北麓,東南與浙江省毗鄰。總面積2447平方千米。總人口38萬人(2007年末)。全市轄6個街道、8個鎮、5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西津街道、南山街道、河瀝街道、汪溪街道、竹峰街道、天湖街道、港口鎮、梅林鎮、中溪鎮、寧墩鎮、仙霞鎮、甲路鎮、胡樂鎮、霞西鎮、雲梯畲族鄉、南極鄉、萬家鄉、方塘鄉、青龍鄉。市政府駐西津街道辦事處。
編輯本段
寧國概況
寧國寧國地處安徽省東南部,東鄰浙江,西靠黃山,連接皖浙兩省七個縣市,距滬、寧、杭三城市170-300公里,是皖南山區之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道。市域面積2487平方公里,轄13個鄉鎮和6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38.09萬。
寧國建縣始於東漢建安13年(公元208年),縣名意取「邦寧國泰、物阜民安」,隸屬於宣城市,1997年3月撤縣設市。境內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天目山蜿蜒屹立於東南邊緣,黃山山脈由西延伸入境,構成南高北低、峰巒疊嶂的地勢形態。面積9萬多畝的省級板橋自然保護區與庫容9.41億立方米的青龍湖連成一片,形成集湖光、山色、溶洞於一體的怡人風光。境內名勝古跡眾多,「山門洞」、「千秋關」、「仙人塔」因其歷史悠久,風貌獨特,載入《中國名勝詞典》,其中「山門洞」素有「天下之奇山門有,山門之奇天下無」的稱譽。
編輯本段
自然資源
寧國自然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8大類30多個礦種,石灰石、煤炭、石棉、螢石、陶土等礦產遠景儲量達34億噸。境內土特名產薈萃,山核桃、元竹、青梅、銀杏面積和產量居安徽省首位,山核桃粒大殼薄、仁肉飽滿,筍干肉厚色美、脆嫩爽口,名優茶綠翠顯茸、清雅純正,享有「中國山核桃之鄉」和「中國元竹之鄉」稱號。
編輯本段
旅遊景點
恩龍世界木屋村
寧國恩龍世界木屋村位於安徽省東南部的寧國市,距市區8公里,毗鄰長三角旅遊圈和安徽「兩山一恩龍山莊湖」旅遊區,佔地150公頃,始建於1997年,是在生態科技示範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2001年11月正式對外營業,是一處集觀光旅遊、休閑度假、商務洽淡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度假區,度假區內建有大門景觀、千畝銀杏園、特色林果園、水上樂園、木屋別墅群、恩龍民俗風情園等主要景點和一四星級旅遊飯店,總投入資金為1.2億元,日接待能力達5000人。
本景區起點高,特色鮮明,依山傍水、清幽靜謐,負氧離子含量高。開業以來,以優美的園林風光、鮮明的民俗風情,清新的綠色生態和溫馨周到的服務,接待了200餘萬國內外遊客。於2005年底躋身「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行列,2008年5月,被批准為四星級旅遊飯店。
夏霖風景區
寧國夏霖風景區位於寧國市中溪鎮境內,距市區僅29公里,境內多瀑布、怪石、崖洞、奇潭等自然景觀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特別是雲集眾多瀑布,享有皖南第一大瀑布群的美譽。「Y」形河流兩側瀑布成群,怪石多姿,深林絕壁、雲鎖幽谷夏林最妙景觀有:龍潭瀑布落差10餘米,如白練懸壁,濺起白蓮朵朵,潭面有天然石聯成三維橋;兩石山並立,狹縫僅4米,形成「一線天」,淺溪穿峽流過,風和日暖時數百彩蝶翩翩起舞;龍頭坎石壁高聳入雲,谷底深潭波光粼粼;三級瀑布和連環石雞凼,如觀音灑水終年不枯。景區內有馬羚羊、穿山甲、斑狗、娃娃魚、夾板龜等稀有動物,富產鮮筍、銀杏、香菇、薇菜。
特色風景:
夏霖風景區,位於安徽省寧國東部群山之中,系黃山山脈和天目山脈交匯帶。這里西望黃山奇景,南眺西湖秀色。境內奇峰幽洞無數,孤壁絕崖萬千;溝壑峽谷險峻,飛瀑流泉密布;野藤古樹參天,竹海松濤共鳴。
夏霖風景區,位於安徽省寧國東部群山之中,系黃山山脈和天目山脈交匯帶。這里西望黃山奇景,南眺西湖秀色。境內奇峰幽洞無數,孤壁絕崖萬千;溝壑峽谷險峻,飛瀑流泉密布;野藤古樹參天,竹海松濤共鳴。
夏霖以飛瀑、神潭、深澗、怪石、險峽獨具特色的景觀,被譽為「五絕天下景」;又以星羅棋布,各具千秋的大小瀑布,被譽為「東南第一瀑布群」。
這里有紅軍遺榻,古剎鍾聲。民間傳說,彰顯深厚的文化底蘊。置身這原生態的神奇美景之中,令人心曠神怡,留戀忘返。
奇景天成,秀甲東南,盡享自然美景。
戶外運動,農耕休閑,放飛出塵心靈。
木屋瓦灶,原始生態,感悟人生真諦。
軍榻古剎,情系千秋,領略歲月煙雲。
青龍灣生態旅遊區
青龍灣生態旅遊區覆蓋了青龍湖及周邊鄉鎮和省級板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280平方公里,正在整合申報國家級森林公園,是寧國生態建設和旅遊開發的重中之重。青龍灣青龍灣生態旅遊區集山景、水景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生態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8%。被專家譽為「一級空氣一級水」。青龍湖是國家大型水利工程港口灣水庫形成的人工湖泊,蓄水9.41億立方米。湖面延綿34平方公里,有38個島嶼,湖光山色、絢麗多姿;板橋自然保護區目前保存有5萬多畝連片的天然甜櫧林,是北亞熱帶東北部邊緣保存最好、林相最完整的唯一一片原始森林。此外境內的石柱山、高峰山更是風景獨特,還有近期探明的板橋古溶洞群等,均極具開發價值。
青龍灣生態旅遊區已完成了總體規劃和部分景區的詳規編制,旅遊基礎設施工程已開始啟動,開發潛力巨大,適宜建設觀光旅遊、水上運動、休閑度假、影視基地和觀光生態農業等項目。
方塘世京果園
「世京果園」農家樂地處安徽寧國風景秀麗的港口灣水庫上游,國家森林公園-青龍灣生態旅遊區內,群山環抱,環境優良,氣候宜人。
編輯本段
寧國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寧國經濟社會發展較快,綜合實力不斷增強,1994年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行列。傳統農業逐步向現代化農業轉化,林業經濟發展迅速,建立經濟林基地88萬畝,1998年被列為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範市。科技、文化、衛生、土地、教育等社會事業步入全國先進行列。全市社會治安穩定,社會風氣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進入新世紀以來,寧國經濟及工業實力增強。
寧國工業主體地位日益突出,工業化程度達88%。一批骨幹企業躋身全國同行業前列,橡膠汽車零部件、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簡介電容器、耐磨球、林產品加工四大主導行業揚帆奮進,涌現出「海螺」牌水泥、「鼎湖」牌密封圈、「鳳形」牌耐磨球、「雙津」牌鋁塑復合包裝材料等一批享譽國內外的名牌產品,其中,「鳳形」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省級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蓬勃發展,各具特色的工業小區和農產品加工區正在建設之中,新型的現代化工貿城市初具雛形。
編輯本段
投資環境
隨著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寧國的投資環境得到很大改善。境內交通道路建設不斷加快,逐步融入蘇浙滬快速便捷的交通網路;現有1座年發電量3000萬千瓦時的火力發電廠,年發電量1.1億千瓦時的省級重點水利工程港口灣水庫已並網發電,由1座220千伏、1座110千伏和16座35千伏變電所構成的獨立電網,既可並入省網運行,又可自行對外供電;綜合通信能力不斷提高,程式控制電話可直撥世界各地,移動通信覆蓋全市各地,網路通訊迅猛發展;城鎮建設進程加快,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2010年10月26日《中小城市綠皮書》分別公布了2010年度「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百強縣市」、「中國十佳兩型中小城市」、「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和「中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名單。我省寧國、肥西入選科學發展百強縣市,其中寧國市從上一年的第97位上升到今年的第92位,肥西首次入榜列98位。霍山、繁昌、南陵、懷寧、肥西5縣入列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名單,排名分別是第21、33、49、65、82位。在「中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名單中,寧國、繁昌、霍山、肥西、肥東入列,寧國市還成為全國首批「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調研基地」。
⑻ 有誰知道安徽的葯廠集中在哪個工業園,不勝感激。。。
葯廠比較分散吧!可能經開區多一點吧!醫葯產業園就在經開區最東部!
合肥有個醫葯產業園,那裡醫葯公司很多,有很多賣葯的公司,可能也有生產公司吧!雖然我就住在旁邊,但沒進公司裡面看,不曉得生不生產葯?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有很多年輕人去那裡上班!你可以過去看看!
醫葯產業園:東側宿松南路,西側芙蓉路,北側軒轅路,南側觀海路。
宿松路上有62路公交路過,站牌有包沖(西側站牌就在產業園東大門邊)、王面郢、北塝(宿松路與觀海路交口),62路從南門換乘中心至濱湖新區。
芙蓉路上有602路公交,站牌就是:醫葯產業園,602路是從大學城那邊到濱湖前城小區,經過明珠廣場。
⑼ 合肥雙鳳工業園有哪些企業
伊利乳業,鴻路集團,金城印務,采蝶軒集團,豐大集團,金潤米業,張二嘎食品,榮事達工業園,朝陽柴油機,鄂爾多斯,最牛逼的應該是鴻路,等等等等還有好多。房地產有,最早的應該是恆泰·阿奎利亞,金地雅苑,還有北城明珠,豐大·金色里程,曾經叫群盛·共和城,現叫力高·共和城,潤地星城,半島1號,北城世紀城,算的話,恆泰最早,也最成功,論牛逼的話應該是北城世紀城了。學校有國際商務學院,工商職業學院,雙鳳高中,曾經牛逼一時的神行太保文武學校,現已改名厚德中學,還有汽車工業學校,騰飛中專學校。還有更詳細的要不要知道?畢竟我在這邊已經八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