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湖南懷化工業園區的投資優勢
1、懷化及周邊地區勞動力資源豐富,且用工成本較低;
2、可降低在湘西地區及桂北、黔東、渝東、鄂南地區市場運輸成本;
3、土地、建材等前期投入成本較低;
4、湖南省實施湘西開發戰略對湘西地區的重大建設項目給予貸款貼息政策支持,可降低財務成本;
5、園區基礎設施已經完善,降低企業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成本;
6、園區有一套完整的服務體系,企業投資所需的各種證照由園區投資服務中心統一代辦,各類事項的協調由綜治辦全面負責,降低了企業的社會管理成本。 湘黔、焦柳、渝懷三條鐵路干線在市區呈「大」字型交匯,貫穿市內11個縣(市、區);每天有50多對旅客列車始發和過境,年發送旅客342萬人次、貨物52萬噸;可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昆明、重慶等大都市;懷化火車南站具有1.2萬個車皮編組能力,是中國九大鐵路編組站之一。全市公路、水路貨物周轉量55.71億噸公里 ,增長26.6%。旅客公路、水路周轉量59.01億人公里,增長27.4%,比上年提高12.3%。
湖南懷化工業園區北靠湘黔、渝懷鐵路,南臨滬昆高速公路,東接焦柳鐵路和209國道,西傍包茂高速公路。園區有一條鐵路專用線與焦柳鐵路連通;上瑞、包茂高速公路在園區范圍內設有2個互通。芷江機場距園區僅20公里,交通優勢十分明顯。 國務院(國發〔2009〕3號)文件要求,協調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鄰地區發展,成立國家戰略層面的「武陵山經濟協作區」,並已於2010年啟動《武陵山經濟協作區發展規劃》編制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實施優先發展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的非平衡發展戰略,這三大區域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極。近年來,隨著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由非平衡發展轉向平衡發展,從優先發展東部地區轉向推動西部大開發這一整體戰略布局的轉變,加之市場經濟條件下形成的產業轉移、產業擴散效應,武陵山經濟協作區憑借其豐富的自然資源稟賦,集各種優惠政策於一體,後發優勢明顯,可大膽預見武陵山經濟協作區將成為推動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新興增長極,同時也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