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台灣工業品有哪些

台灣工業品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4-10-22 20:06:47

❶ 台灣進口的大陸工業產品有哪些

大陸自台進口的工業品主要為原材料和零附件,如進口的機電類產品主要包括電機、電器、音響設備及其零附件、鍋爐、機械及其零件,五礦化工類產品主要包括塑料及其製品、橡膠及其製品、化工及相關工業產品,輕工工藝類產品主要包括玩具、游戲、運動用品及其零附件、傢具、寢具等,紡織類產品主要包括化纖、沙、布類等,醫葯類產品主要包括醫療器械、西葯原料葯、成葯等。

❷ 台灣經濟發展分哪幾個階段,各段的特點

1949年以來台灣經濟發展主要有4個時期:

(1)1949年到1952年經濟恢復時期

當時台灣人口劇增,物價飛漲,工農業生產幾乎停頓,而軍事性開支卻占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眾生活困難,經濟瀕臨崩潰。為此,台灣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旨在穩定社會和恢復經濟的政策與措施,到1952年,台灣經濟基本恢復到二戰前的最高水平。

(2)1952年至1960年以農養工發展時期

當時台灣經濟基本上以農業為主,勞動力過剩,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均逆差嚴重,外匯極度短缺,民眾因收入低而無力消費進口工業品。台灣當局以穩定中求發展為指導思想,確定了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方針。形成了糖、茶、菠蘿及香茅油等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及水泥、玻璃、木製品、造紙、化肥、紡織、食油、麵粉、塑膠原料及製品、人造纖維、自行車、縫紉機和家用電器等進口替代工業。

(3)1960年至1986年出口導向經濟發展時期

由於台灣市場狹小,台灣抓住當時國際分工變化的機遇,利用低廉工資的國際比較利益,大力發展加工出口工業帶動經濟發展,並陸續修正或制定旨在促進出口的政策與措施。經過發展,台灣工業建立起了一個以出口加工區為依託,以輕紡、家電等加工工業為核心的產業支柱,由此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4)1986年至今經濟轉型時期。

自8O年代以來,由於台灣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工資也大幅上漲,勞動力短缺,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工業逐漸喪失比較利益和比較優勢,導致民間投資意願低落,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為此,台灣當局於1986中提出了實行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轉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機制,並以產業升級和拓展美國以外的外貿市場作為重大調整內容。經過近10年的經濟轉型,台灣經濟在自由化、國際化方面取得一定進展,產業升級也初現成效。

閱讀全文

與台灣工業品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gl470拖拽模式怎麼解除 瀏覽:484
綿陽哪裡有鋁型材工業平台 瀏覽:536
汽車減配在哪裡看 瀏覽:978
賓士的esq在哪裡 瀏覽:775
工業園區准入節能規劃公司有哪些 瀏覽:518
煙台昌隆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在哪裡 瀏覽:131
奧迪q5後面怎麼吹暖風 瀏覽:776
工業互聯網跨界農業怎麼樣 瀏覽:803
奧迪哪個系列有天窗 瀏覽:44
寶馬車從沈陽運蘇州要多久 瀏覽:710
汽車噴漆砂眼是什麼原因 瀏覽:626
汽車加氣站歸什麼部門監督 瀏覽:199
成熟工業園如何實現工業40 瀏覽:97
寶馬車門裡面拉手怎麼蓋上 瀏覽:773
如何製作簡易汽車限速器 瀏覽:806
汽車空調泵管道如何清洗 瀏覽:744
汽車大燈黑膜哪裡有賣的 瀏覽:571
12年福建賓士製冷劑加多少 瀏覽:572
奧迪a5首付30萬月供需要多少 瀏覽:637
電動汽車如何擴裝續航鋰電池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