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家十三五規劃怎樣去發展桂林
第一節加快建設工業園區
按照整合資源、錯位發展要求,加強工業園區建設,加快產業集聚,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到2020年,園區工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70%,建成工業總產值超1000億元的園區2個,超200億元的園區3個,超100億元的園區4個。
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強園區交通、供電、供水、通信、環保設施等基礎設施和標准廠房建設,進一步完善園區生活配套功能,為推動項目落地、實現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創造條件。
打造一批重點產業園區。
高新區要積極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做大做強,重點發展先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突出培育信息軟體和服務外包、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著力打造總部經濟基地和智慧產業基地。
建成花江生態科技園、光通信產業園等專業特色園區,加快企業引進,形搜枝成新的增長點;做大鐵山園、信息產業園、英才園產業規模。
到2020年,高新區在全國綜合排位明顯前移。
整合蘇橋和西城經濟開發區,建設桂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引進大項目,推進產城融合,重點發展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醫葯及生物製品、生態食品等產業,爭取升級為國家級經濟區;臨空經濟區要在商貿物流、智慧產業、休閑旅遊等領域引進一批產業,到「十三五」期末框架基本形成。
雁山低碳經濟產業園要利用科教資源優勢,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發展平台。
各縣要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和區位交通優勢,堅持工業發展與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緊密結合,集中力量重點建成1—2個工業集中區。
發揮市場倒逼機製作用,嚴控增量、主動減量、優化存量,化解過剩產能。
引進培育一批工藝技術先進、投入產出高的新興產業,提高園區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
形成桂林高新區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兩翼齊飛」,各縣工業集中區「多點支撐」的工業園區發展格局。
理順園區管理體制機制。
明確園區管理主體的權、責、利,完善獎懲激勵機制。
創新園區開發和運營模式,引進和培育一批專業化園區運營商,推進園區市場化運作、封閉化運行、企業化管理,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園區開發機制。
建立園區重點產業發展基金,大力引進戰略合作夥伴和風險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推進園區可持續發展。
圖3桂林市「十三五」工業園區布局圖
第二節加快建設服務業集聚區
堅持本地培育和外部引進並重、 *** 引導與市場主導並行,規劃建設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到2020年,建成市級以上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超過20個,集聚區增加值超600億元。
鼓勵採用專業運營商模式,統籌集聚區的建設、招商和管理。
引入社會資本,大力推進投融資、世伍敏公共技術、商務信息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完善集聚區的交通、通訊和人居等配套功能,營造公平競爭、服務優良的市場環境。
分類引導集聚區加快建設。
利用先進的管理和信息化技術改造提升產業基礎良好、企業集聚度較高的旅遊休閑、特色專業市場、文化創意等集聚區,提高產出水平和產品科技含量;引導產業基礎相對薄弱、但發展潛力大的現代物流、教育培訓、金融商務、軟體與信息服務等集聚區,進一步加快集聚集約發展,提高產出效益和產品競爭力。
規劃新建一批現代物流、健康養生、綜合 *** 業集聚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引進龍頭企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不斷形成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按照「五年見成效,十年基本建成」目標要求,加強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西園)建設,加快匯集人流、物流、信息流,積極發展商貿物流、智慧產業、健康休閑旅遊等產業,提升服務粵桂黔以及對中南西南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到2020年,園區基礎設施框架初步形成、一批產業項目竣工投入生產運行。
圖4桂林市「十三五」服務業集聚區(自治區級)布局圖
專欄1重點服務業集聚區
旅遊休閑集聚區:中心城區城市休閑、灕江東岸山水休閑、陽-荔-平田園休閑、桂陽公路、貓兒山生態橘核養生、靈渠歷史文化、青獅潭濱水生態、龍脊民族生態文化、八角寨丹霞風光、動感天湖文化湘山、千家峒原生態文化、百壽健康養生、恭城休閑農業13個旅遊片區。
健康養生服務集聚區:桂林國際智慧健康旅遊產業園、中國—東盟友好療養基地(桂林萬福養生休閑旅遊區、琴潭「棲息
式」社會化養老服務創新示範區)。
現代物流集聚區:桂林空港物流產業園區、桂林城北現代物流集聚區、靈川現代物流集聚區、蘇橋無水港物流園區、桂林現代綜合物流園區、桂林航空港保稅物流園。
新型/特色專業市場:桂林農產品交易中心(食尚港)、五里店商品交易服務平台、象山區根雕奇石文化產業園、荔浦衣架家居用品交易市場、各縣新型/特色專業市場。
文化創意集聚區:桂林創意產業園、桂林五通農民畫產業園、桂林國際體育城(桂林金世邦國際足球旅遊文化產業園、桂林鳳凰體育運動休閑旅遊區)。
金融商務集聚區:桂林臨桂區中央商務區。
科技服務集聚區:桂林高新科技園、桂林國家農業科技園、燕京啤酒(桂林漓泉)生產 *** 業集聚區。
軟體與信息服務集聚區:桂林電商谷、桂林軟體與服務外包集聚區、桂林信息港。
教育培訓服務集聚區:桂林雁山科教園。
綜合 *** 集聚區:桂林通用航空服務集聚區、城北高端商貿現代服務核心區、城北鐵路小鎮、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西園)。
更多資料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桂林市「十三五」發展規劃市場前瞻與投資潛力分析報告》
2. 你認為桂林的發展勢頭如何
桂林的發展無限,是具有蓬勃向上的生機!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其秀麗的風景就是一道靚麗的名片,同時,桂林還有不一樣的期許。除去打造國際旅遊勝地之外,是在積極的調整相關的產業鏈結構,進而吸引了一批經濟實力較為雄厚的知名企業,相互補充之下,給了桂林更好地發展勢頭。
新企業的生產現階段的桂林新興產業正在勃發當中,比如說華為,中興在桂林落戶,意外打造桂林華為信息生產產業合作區。同時,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投產,估計的產值是2020年實現達到50億元,2021年達到100億元。城市本身的結構建設也在逐步的完善當中,比如說綜合型的商貿服務聚焦在核心商圈,不去商務區外,還有讓桂林人最為熟悉的微笑堂等購物中心也在相應的確定當中。從2020年桂林生產總值來看,計劃年均增長達到8%,這一數據更是表明要將發展勢頭增長得更為猛烈,就需要加快工業發展。這一工業發展指的是新工業,類似於上文所說的信息技術。將目標聚集在八大現代服務產業的桂林,全力發展旅遊、健康養老、文化建設、現代信息建設、房地產開發、金融軟體與商貿服務等等,其優勢體現主要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比如說灕江風景名勝區、“兩江四湖”景區、資源八角寨丹霞景區等等實在是太多。文化旅遊項目著重開展萬達文旅項目、旅遊文化演藝項目、旅遊城等項目。如此產業鏈均衡發展的情況下,桂林是有大的框架要建成國際旅遊勝地,同時代表了桂林人不少的期許。這與期許背後的體現都是對家鄉建設的信心,也希望桂林能夠發展的越來越好!
3. 桂林市gdp
2022年,桂林市生產總值達2435.75億元。
2022年,桂林市生產總值達2435.75億元,同比增長2.5%,增速比2020年(受疫情影響首年)提升0.4個百分明歲點,三次產業增加值同比乎槐穗分別增長6.0%、3.2%和0.6%。2020-2022年,桂林市生產總值平均增長3.7%,三次產業分別平均增長7.0%、4.1%和2.1%,第一產業穩的態勢得以延續,第二產業實現平穩增長,第三產業頂住疫情沖擊保持恢復性增長。
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歲卜最終成果。
4. 廣西發展最快的是柳州還是桂林或南寧
「 世界的桂林,中國的柳州,廣西的南寧」, 這句話就是形容廣西的桂林、柳州、南寧在外的知名度,但是這三個城市發展又怎麼樣呢!
單單從知名度來說,桂林的知名度最高,因為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有曾經的「北有清華北大,南有廣西大學」,國立廣西大學,曾經廣西教育的輝煌。
柳州是華南地區工業基地,通過工業的快車,發展非常迅速,柳廠、柳鋼、五菱車神,讓柳州在中國工業城有一席之地。
反觀南寧,知名度的確不高,很多人都把桂林當作廣西的首府,根本不知道南寧的存在,但是最近幾年東盟、綠城、38棟摩天大樓、南普、南寧網紅,都讓南寧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廣西的南寧、柳州、桂林發展到底是怎樣2000年,桂林GDP331億元,南寧GDP322億元,柳州207億元。
2000年,桂林的GDP是最高,但是跟南寧的差距很小,只差9億元,而第三的柳州,只有207億元,和桂林差距100多億元。
2003年,南寧的GDP是486億元,桂林的GDP是393億元,柳州的GDP是244億元。
南寧的GDP正是超過桂林的GDP,而且拉開了差不多100億元,而柳州還是在200億元左右。
2006年,南寧的GDP已經達到870億元和柳州的GDP是622億元,桂林的GDP是607億元。
當時南寧在全國GDP中排名70,柳州排名98,桂林排名99,但是到2008年,桂林就掉出了全國城市GDP百強榜。
2010年,南寧的GDP是1537億元,柳州的GDP是1072億元,桂林的GDP是964億元。
南寧跟柳州的GDP差距越來越大,而桂林和柳州的差距相差不大,桂林依靠 旅遊 業緊緊跟在柳州後面。
2015年,南寧的GDP是3237億元,柳州的GDP是2239億元,而桂林的GDP是1860億元。
2015年南寧區的GDP比柳州的GDP多1000億元,而柳州的GDP和桂林越拉越遠。
2019年,南寧的GDP是4506億元,而柳州的GDP是3128億元,桂林的GDP是2105億元,而南寧在全國城市中排名50名,柳州排名79名,桂林排在132名。
2020年前三個季度的GDP已經公布,南寧的GDP增速2.8,柳州GDP增速持平,桂林GDP增速下降,GDP總量1509億元,而排在第四玉林1300億元,玉林的發展速度都准備超越桂林了。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桂林在2010年前,和南寧、柳州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到2015年就被拉開了。
從數據可以看出,雖然柳州是工業城市,但是GDP從未超過南寧,因為南寧的人口基數比較大,柳州人均GDP就比南寧好一點。
桂林雖然定位 旅遊 城市,以前非常有名,但是現在其他 旅遊 城市發展起來了,競爭越來越大,桂林的優勢就越來越小,而且服務、環境都在不斷的下降,桂林的山水看一兩次就夠了,沒有多大變化。
桂林的 旅遊 景點非常多,但是沒有做成規模化,景點附近的休閑 娛樂 區不夠好,沒有發揮出優勢。
桂林正是因為 旅遊 城市,所以工業很少,以前部分工廠都只能搬去柳州了,而 旅遊 城市無法養活整個大桂林。
而柳州是工業城市,後面這幾年沒有以前那麼強,因為面臨工業改革,但是工業改革、轉型也要慢慢來,而柳鋼今年在南寧拿下一塊地皮,不僅是做研發中心,同時也是進軍南寧房地產。
南寧從2010年到2015年變化非常大,到2017年開通第一條地鐵,今年年底開通第四條,出行方便,吸引很多人來到南寧,現在南寧人口已經達到780萬人口,所以GDP總量最高。
南寧的城建在廣西最好,因為南寧是廣西首府,資源傾斜到南寧,有主角光環,這些年地鐵、道路、摩天大樓拔地而起,各種商圈不斷形成。
在南寧首府戰略的加持下,南寧的發展會越來越快,同時其他城市的發展可能減緩,發展肯定沒有南寧那麼快。
現在南寧五象新區被打造成為下一個南寧小深圳,南寧的武鳴又建立了一個大學城,南寧的教育、交通、城市文明都在不斷提高。
這三個城市,發展最快的是南寧。
一個城市的發展包括城市建設、 旅遊 、工業、教育、交通、經濟增長開發、水利、通信 、就業,治安、綠化、基礎設施、環保、民生事業以及持續的發展等方面。
而南寧與桂林柳州兩個城市在發展速度上總體上是占優的。南寧只有小部分領域落後於桂林和柳州。
南寧的 旅遊 業比不上桂林比如南寧的 旅遊 就比不上桂林,桂林一直以來都是 旅遊 城市,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風光馳名中外, 旅遊 業很發達, 旅遊 是桂林的名片。而反觀南寧,基本沒有出名的景點,出了南寧或者廣西,沒有一個能叫得上名字的,外地人根本不知道。國家對桂林的 旅遊 業扶持要遠比南寧大,打造的就是 旅遊 城市。而且桂林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基礎。當然,柳州的 旅遊 業也比不了桂林,比南寧業也稍遜一些。
南寧的工業比不上柳州而另一方面,南寧的工業落後於柳州,而桂林在三者中拍第三( 旅遊 城市,對工業很嚴格,需要保護環境)。雖然南寧近年來也在發展工業,但是在短時間內是無法超越柳州的,發展速度上也比不上柳州。柳州的工業基礎很有優勢,而且自身有豐富的經驗,柳州的工業地位一直以來都是廣西第一。南寧要趕上還需要一些時間,而且時間不短!
除了上述這兩點之外,南寧其他方面的發展速度都在桂林柳州之上。注意,這里說的是發展速度!
如果對比南桂柳三市,最快當然是南寧,如果是全區對比,最快是北海!下面附上最新數據圖表!南寧是工業、 旅遊 、商貿、金融、交通等指標對比桂柳都具備較大優勢,甚至超越桂柳總和,北海梧州百色近幾年發展很快,工業已經或基本趕超桂林!桂柳兩市對比區內其他城市,發展實際上比較緩慢。
先看經濟 社會 全局,下面這是廣西統計局於統計苗建忠公布最新的2016年南寧、柳州、桂林三市市區部分經濟 社會 數據大全!從數據來看,南寧的市區常住人口達426萬(其中外地非戶籍人口約56萬人),柳州為161萬,桂林為155萬,南寧市區常住人口已經超過桂柳兩市總和。城市建成區面積南寧達310平方公里,也超過柳州188和桂林102總和。其他指標比如私家車數量,居民銀行存款均數倍於桂林柳州。
第二,從經濟總量上,今年前三季度(1-9月)的最新數據來看, 北海百色的速度最快,名義增長均超過20%,南寧總量達2659億,正在接近柳州1752億和桂林1226億的總和 。桂柳的增速表現均低於全區平均水平,桂林甚至破天荒出現了負增長。以這種速度, 玉林可能在今後兩年超越桂林成為廣西第三經濟大市
第三,南寧的工業正在超越柳州成為廣西最大工業城市! 2015年南寧全年工業總利潤為220.84億,超過柳州96.49億,排名廣西第一。 2017年前三季度,南寧第二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包括工業)為1059億已經超過柳州的1027億 。且增速上南寧9.3%遠遠高於柳州2.9%,另外, 桂林的第二產值增速僅0.5%梧州、百色的已經超過桂林 ,且北海、玉林的第二產值增速均較高,近兩年很可能也超越桂林,桂林工業整體有可能滑到廣西中游。
南寧的工業突圍主要的放在了以加工工業為主的輕工和電子工業上,而非桂柳以重工為主的工業模式,也讓一些人造謠南寧沒有工業,實際上南寧的食品工業是西南最主要的加工基地,央視業也報道了南南鋁業研製的高性能鋁材料將用於中國重型火箭,助力中國登月工程,南寧源正新能源公交車,也逐步發展起來,南寧電子工業去年產值也近千億,成為廣西重要的電子工業中心。
第四,南寧是廣西 旅遊 最發達的城市 ,2016年,南寧實現 旅遊 總人數9555萬人次, 旅遊 總收入903億元,超越老牌 旅遊 城市桂林的5386萬人次和637億元,問鼎廣西第一! 根據最新版全國 旅遊 城市排行,南寧以第26名超越桂林第35名,成為廣西唯一躋身全國前30的城市!
4、第五,南寧是廣西最大的交通樞紐,為南廣高鐵、湘桂鐵路、雲桂高鐵、廣西沿海高鐵、貴南高鐵的交匯點以今年國慶為例,南寧站、南寧東站鐵路發送旅客118萬人次,超過廣西另外兩個樞紐——柳州站50多萬人次和桂林站、桂林北站66.7萬人次的總和。
今年上半年南寧國際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666萬人次,增長超過22%,增速位居國內干線機場第一。2016年南寧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156萬人次,桂林機場完成669萬人次,柳州機場不足100萬人次,在民航領悟南寧已經超過桂柳總和
個人覺得廣西發展最快的城市是南寧,南寧作為廣西的省府,具有區位優勢,擁有各方面的資源和優勢,能夠享受到政府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近年來南寧的發展速度一直很快,領先其他城市,高樓大廈聳立,經濟發展迅速,工業化發達。
桂林的發展速度還是很緩慢的,一直在重視 旅遊 業發展,力爭打造國際 旅遊 名城,近年來 旅遊 業競爭壓力也挺大的,很多大城市也加大了對 旅遊 業的發展,桂林去年才開始籌建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創建經濟開發區,加大資金投入,正屬於起步階段,想招聘各類精英人才,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大型企業入駐桂林發展。柳州的發展速度還是呈現出平穩狀態吧,沒有提速的趨勢,依舊發展鋼鐵產業。現在的南寧今非昔比,逐步發展成為厲害的大都市,航洋國際、萬象城比較出名了,南寧交通發展也挺快的,地鐵的開通使用緩解了很多交通擁堵問題,造福市民。很多大型企業也積極入駐南寧,助力南寧城市發展,南寧發展遙遙領先廣西其他城市。
「廣西發展最快的是柳州還是桂林或南寧?」 毫無疑問是南寧,廣西在八九十年代還是「三足鼎立」的局面,當時的梧州經濟體量也還有一席地位。但如今南寧、柳州、桂林、梧州四市的經濟體量已經處於四個不同的梯隊,南寧一城獨大。
桂林的衰落是可見的,在2010年以前桂林經濟還能入全國百強,而如今連百強的「車燈」都看不見了;其經濟體量更是在2000億上下停留了四年之久。沒有工業的支撐,僅依靠 旅遊 業桂林很難做大做強,加上近些年各地都搞起了 旅遊 ,競爭壓力加大,桂林不轉型面臨的只有衰落。在21世紀初柳州看起來還很強盛,依靠雄厚的工業,經濟還能得以維持;但隨著全國產業、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特別是民營經濟的崛起,柳州逐漸力不從心,與南寧的差距也是在這個時候逐漸拉大的。
不同於柳州和桂林,南寧有首府光環加身,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再加上南寧抓住了全國「大基建」的尾巴,大搞基建,高鐵、高速、地產項目接連不斷。依靠基建的拉動,南寧經濟還是取得不錯的效果,特別是城建上進步巨大;而如今南寧又在策劃總部基地和廣西金融中心,廣西更是提出「強首府戰略」。所以要論發展速度柳州和桂林是遠遠比不過南寧的,未來三市的差距大概率是進一步拉大。
你好,我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最快的應該是南寧。因為南寧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每年的中國-東盟博覽會都會在南寧舉行,南寧的未來規劃是建成特大城市。作為廣西的首府,南寧的發展走在前列,2017年12月28日,南寧地鐵2號線開通運營,前幾天,南寧地鐵5號線路線圖新鮮出爐,南寧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個擁有地鐵軌道交通的城市。目前南寧的BRT(快速公交車)也開通了,東西向快速路也在修建中,五象新區也在建設中。南寧最熱區域的房價平均值達到15000/平方米。
其實這幾年,咱們玉林也在不斷發展中,開通了南寧-玉林的動車,使得南寧到玉林的時間大大縮短,而玉林-梧州的城際鐵路,玉林民用機場也在規劃中,荔浦高速公路也在建設中。玉林的城市規劃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街道也變得開闊干凈,各種各樣的民俗文化活動不斷開展,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我相信,無論是南寧還是柳州、桂林或是玉林,都會變得更好!咱們廣西也會越來越好!
單講發展速度,南寧第一。
我注意到有個帖子從幾個角度談三城市的綜合比較,講的比較全面。但是我從自己的兩位八八級大學同學的再擇業覺得,南寧真的變得有吸引力了!例一,一大學教授(游歷香港、珠三角、大連等大學做教授)今年元月份回歸廣西民大;例二,一桂林國企高管(桂林人,恩愛的妻女均在桂林),今年三月投奔南寧某國企出任領導!
不管走到世界哪裡,說到廣西,人們只知道桂林,桂林風光甲天下。次之是柳州,柳州自古是棺木之城,棺木最有名氣,到了現代,才出現工業之城的說法。至於南寧,並且南寧是廣西的首府。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南寧有任何產業。說來實在有點哭笑不得。南寧作為廣西的帶頭大哥,確是最沒用存在感的城市。
作為一個桂林人,憑心而講,這些年來,隨著 社會 的改革和進步,桂林卻一直在吃老本,城市建設、 旅遊 、工業、教育、交通、經濟增長開發、水利、通信 、就業,治安、綠化、基礎設施、環保、民生事業以及持續的發展等方面,相對南寧,柳州卻是發展最緩慢的一個。一直為傲的 旅遊 業,而且近年還經常被出很多負面消息,嚴重損害了行業的發展,和城市名氣,實在痛心。
近年,號稱我國工業之都的柳州,在發展優勢產業方面,成果顯著。五菱微型神車,螺螄粉等一個個網紅產品,不斷讓柳州在世人面前露臉,一度要與南寧爭帶頭大哥的椅子,但南寧畢竟是首府,各項政策都傾斜在南寧一邊,所以這些年,在城市建設、 旅遊 、工業、教育、交通、經濟增長開發、水利、通信 、就業,治安、綠化、基礎設施、環保、民生事業以及持續的發展等方面,柳州發展迅猛,但仍比不了南寧,只能次之,帶老二。
帶頭大哥首府南寧,有著綠城的稱號,非常宜居,氣候宜人,綠化做的也非常好,城市非常干凈,隨著強首府政策的實施,南寧的發展,可以用飛速來形容,當然目前房價也是增速驚人,讓很多還沒購房的小夥伴們感到壓力十分大,不過工資方面南寧相對廣西其它城市來說還是最高的,曾經也許南寧人會選擇到桂林或者柳州工作,而如今南寧的飛速發展已經讓越來越多的柳州人和桂林人選擇到南寧生活和定居了。這些年,南寧作為廣西的火車頭,城市建設、 旅遊 、工業、教育、交通、經濟增長開發、水利、通信 、就業,治安、綠化、基礎設施、環保、民生事業以及持續的發展有目共睹,讓十年前愛理不理的人,如今高攀不起。
一張圖看清哪裡發展最快,哪裡發展最慢
南寧其次柳州然後桂林
5. 桂林的經濟概況
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1492.05億元,增長13.3%。農業增加值274.51億元,增長6.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94.81億元,增長24.5%;第三產業增加值522.60億元,增長9.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62.40億元,增長28.2%。組織財政收入163.56億元,增長15.2%。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053.15億元,增長16.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0元,增長12.2%;農民人均純收入7328元,增長15.9%。城鎮化率達41.8%。
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1657.90億元,增長11%;組織財政收入180.37億元,增長10.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90.32億元,增長25.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01.99億元,增長18.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4.03億元,增長12.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5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361元,分別增長10.1%、14.1%;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5%。
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1827.1億元,增長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3.1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865.1億元,增長9.9%,第三產業增加值638.9億元,增長6.6%;組織財政收入195.2億元,增長8.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45.3億元,增長18.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2.9億元,增長1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11元,增長9.2%,農民人均純收入9431元,增長12.8%;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城鎮化率達到45.6%;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5%,減排指標完成自治區下達任務。 2013年,桂林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32.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8%。其中,農業產值260.44億元,增長8.2%;林業產值26.18億元,增長2.5%;牧業產值125.12億元,增長5.3%;漁業產值9.8億元,增長6.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1.25億元,增長6.2%。
2012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67.92萬公頃,增長2.6%。其中,糧食播種面積37.79萬公頃,增長1.2%;經濟作物播種面積6.40萬公頃,增長8.1%;其他作物播種面積23.72萬公頃,增長3.5%。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非糧作物播種面積繼續擴大。主要農產品產量穩定增長。全年糧食總產量199.47萬噸,增長5.0%。水果總產量307.37萬噸,增長8.6%;蔬菜產量356.05萬噸,增長4.7%。
2012年肉類總產量52.29萬噸,增長4.8%;生豬出欄424.69萬頭,增長4.9%;家禽出欄11640.5萬只,增長4.1%。水產品產量10.16萬噸,增長6.0%。
主要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有:水稻、羅漢果、毛竹、 柑橘、柚子、馬蹄、紅薯等。發展了一批白果、板栗、沙田柚、金桔、紅薯等經濟作物,設有瘦肉型生豬、高附加值水產品、竹林和蔬菜等基地。 2013年,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1917.11億元,增長20.1%,實現利稅237.4億元,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提高7.5個百分點。君泰福電氣「綠色能源·智能電網產業園」等21個重大工業項目竣工投產。電子信息、醫葯及生物製品、先進裝備製造、生態食品四大優勢產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47.5%,提升2個百分點;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突破450億元,增長20%。其中,醫葯及生物製品等3個產業成長為百億元產業,全市超百億元產業達到9個;風能等新能源建設項目數佔全區半壁江山。
2012年規模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490.04億元,比上年增長30.5%;規模工業銷售產值1525.05億元,增長27.3%;產品銷售率為96.1%,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的利潤總額166.77億元。
桂林市是一座基礎較好的新興工業城市。其中桂林三金葯業集團公司生產的西瓜霜系列產品,桂林南方橡膠集團公司生產的火炬牌輪胎,桂林電線電纜國際集團公司生產的穿山牌電線電纜系列,桂林大宇客車有限公司生產的大型豪華客車暢銷國內外。 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6.35億元,比上年增長16.0%。
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446.53億元,增長15.9%;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89.82億元,增長16.4%。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448.71億元,增長14.4%;餐飲收入額87.64億元,增長25.5%。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汽車類增長28.1%,石油及製品類增長24.0%,書報雜志類增長17.7%,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7.5%,中西葯品類增長17.3%,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17.2%,化妝品類增長16.7%,日用品類增長11.3%,金銀珠寶類增長10.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9.5%。
2012年外貿進出口總額(海關數)9.7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出口7.89億美元,增長10.0%;進口1.86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2.5%。
2012年新簽市外境內項目415個,總投資486.47億元,比上年增長4.3%。實施市外境內2012年有到位資金的項目812個,市外到位資金542.18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其中區外到位資金518.00億元,增長14.4%。
桂林市現有各類商業批發,零售中心450餘家,商業和飲食服務網點2.5萬多個,形成國營、集體、民營、外資、個體等多種經濟成分和多種形式並存的商業流通格局。
6. 廣西縣市級地區的經濟排行如何
2010年第一季度,廣西14地級市主要經濟指標排名: GDP(億元):南寧372.82(14.5%)、柳州273.43(17.7%)、桂林191.2(10.4%)、玉林158.01(13.4%)、梧州114.23(14.7%)、百色108.74(16.1%)、貴港101.31(14.9%)、欽州91.3(9.5%)、北海89.78(16.1%)、來賓75.53(22.1%)、河池74.32(4.2%)、崇左64.88(2.8%)、防城港63.73(14.5%)、賀州58.33(11.8%)
人均GDP(元):防城港7519、柳州7493、北海5692、南寧5390、桂林3762、梧州3647、來賓2988、百色2771、崇左2703、賀州2631、欽州2505、玉林2462、貴港2052、河池1837
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億元)者棚:柳州514.59(42.6%)、南寧270.79(27.98%)、桂林138.86(30.3%)、玉林136.57(43.9%)、防城港114.65(35.7%)、來賓100.88(81.9%,1-4月124.26億元)、崇左95.56(29.5%)、北海77.66(47.66%)、河池75.86(39.25%)、欽州73.66(24.69%)
財政收入(億元):南寧69.56(25.31%)、柳州39.05(20.6%)、桂林23.7(24.57%)、玉林15.75(37%)、崇左12.69(53.6%)、貴港11.97(26.8%)、北海11.89(63.71%)、欽州11.46(39.2%)、梧州11.46(38.8%)、來賓9.89(41.3%)、防城港8.73(40.9%)、河池7.88(22.77%)、賀州4.15(34.2%)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南寧205.11(19.8%)、柳州112.11(18.57%)、玉林75.66(18.4%)、貴港47.27(18.44%)、欽州43.16(18.1%)、梧州41.53(18.1%)、河池30.42(17.44%)、百色27.59(鎮嫌念19.2%)、御困來賓19.51(18.4%)、賀州17.1(18%)、崇左14.15(18.5%)、防城港11.35(18%)
外貿進出口總額(億美元):崇左8.78(112.2%)、南寧5.28(37.88%)、防城港5.2(29.8%)、北海2.49(114.18%)、欽州2.04(12.6%)、桂林1.93(40.77%)、梧州1.52(46.2%)、玉林0.91(25.5%)、來賓0.76(-69%)、貴港0.33(4.6%)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南寧5016(10.28%)、來賓4924(10%)、欽州4896(8.1%)、柳州4795(10.58%)、玉林4763(10.01%)、梧州4668(9.2%)、貴港4631(11.37%)、防城港4589(10.3%)、崇左4487(9.7%)、河池4066.84(7.7%)、來賓3739(12.6%)、
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元):崇左2733(20.4%)、柳州2136(13.18%)、南寧1910(13.58%)、玉林1790(14.8%)、防城港1747(14.2%)、來賓1745(17.8%)、桂林1665.1(8.8%)、貴港1632(17.5%)、欽州1392(9.8%)、百色1165(9.8%)、梧州1094(10.8%)、河池958(12.30%)
港口貨物吞吐量(萬噸):
防城港1652(30.2%),集裝箱5.48萬標箱(17.8%)
貴港693.76(2.43%),集裝箱1.64萬標箱(43.38%)
欽州682.8(70.6%),集裝箱6.18萬標箱(75.2%)
北海284.32(44.68%),集裝箱1.26萬標箱(58.31%)
7. 廣西桂林市荔浦市車牌號開頭字母是什麼
廣西桂林市荔浦市的車牌號是:桂C,行政級別是:縣級市,人口約:約37.4萬人,人口密度為:213人/km,面積約:1758.62平方公里,郵政編碼是:541000
簡介:荔浦地處廣西東北部、位於「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南面,東經110°06′-110°41′、北緯24°18′-24°46′,居北回歸線北側,在柳州、桂林、賀州、梧州四地市之間,距南寧400公里、桂林104公里,距柳州140公里,距梧州228公里。東連平樂縣,西接鹿寨縣,南與蒙山、金秀、昭平三縣交界,北與永福、陽朔毗鄰。地勢自西和向東傾斜,周高中低,全縣面積1758.62平方公里,山地約佔62.5%,-原及坡地、水面約佔37.5%。到2001年止,全縣有漢、壯、苗、瑤等15個民族岩局局,總人口36.72萬人,其中:漢族佔85.28%,瑤族佔5.76%,壯族佔8.9%,其餘各民族占0.06%。下轄10鎮3鄉:荔城鎮、馬嶺鎮、修仁鎮、東昌鎮、新坪鎮、杜莫鎮、青山鎮、大塘鎮、花_鎮、雙江鎮、三河鄉、茶城鄉、蒲蘆瑤族鄉。二00一年國內生產總值完成22.35億元,工業總產值17.72億元,農業總產值14.3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29元,全縣粗讓財政收入1.363億元,商品經濟繁榮,社會消費品零臘慶售總額為88453萬元,縣城圩鎮乃廣西三大農貿市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