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簡述數字化車間系統的五層模型有哪些
一是生產現場層,包括儀表、機械設備、在線感知感測器和執行器,以及電機、機器人/手臂等生產設備和檢測設備,分布在現場生產線上的各個工位;
其次為產線控制層,利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MC)對現場各設備/機器、執行機構等進行數據採集和控制操作,對纖態正生產線生產的自動化運行起到過程式控制製作用;
第3層是數據採集和操作層,利用SCADA系統對設備專機、工具機、工具機、現場監控視頻等生產設備或生產線進行全面的生產數據採集和監控數據採集與集成工作,提供HMI可視化界面,實現人機交互和監控,同時,向生產線控制系統下達生產指令;
第4層,是車間管理信息系統,包括MES系統和WMS系統,車間執行系統管理自動化、WMS系統完成物料的綜合管理;
五是是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和產品數據管理系統,實現了對整個企業產、供閉純、銷、人、財、物及產品數據的綜合毀悔管理。
❷ 工業互聯網產業體系架構分為幾個層級
工業互聯網產業體系架構分為四大層級。
1、數據採集(邊緣層)是基礎。其本質是利用泛在感知技術對多源設備、異構系統、運營環境、人等要素信息進行實時高效採集和雲端匯聚。
2、工業PaaS(平台層)是核心。當前,工業PaaS建設的總體思路是通過對通用PaaS平台的深度改造,構造滿足工業實時、可靠、安全需求的雲平台,將大量工業技術原理、行業知識、基礎模型規則化、軟體化、模塊化,並封裝為可重復使用和靈活調用的微服務。
3、工業APP(應用層)是關鍵。主要表現為面向特定工業應用場景,激發全社會資源推動工業技術、經驗、知識和最佳實踐的模型化、軟體化、再封裝(即工業APP),用戶通過對工業APP的調用實現對特定製造資源的優化配置。
4、IaaS是支撐。它是通過虛擬化技術將計算、存儲、網路等資源池化,向用戶提供可計量、彈性化的資源服務。
(2)工業設備構架有哪些層次擴展閱讀:
工業互聯網平台產業發展涉及多個層次、不同領域的多類主體。在產業鏈上游,雲計算、數據管理、數據分析、數據採集與集成、邊緣計算五類專業技術型企業為平台構建提供技術支撐。
在產業鏈中游,裝備與自動化、工業製造、信息通信技術、工業軟體四大領域內領先企業加快平檯布局;在產業鏈下游,垂直領域用戶和第三方開發者通過應用部署與創新不斷為平台注入新的價值。
❸ 怎樣對工業企業的產業結構進行劃分
【工業企業的產業結構進行劃分】
資源密集程度分類法
這種產業分類方法是按照各產業所投入的、佔主要地位的資源的不同為標准來劃分的。根據勞動力、資本和技術三種生產要素在各產業中的相對密集度,把產業劃分為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1、勞動密集型產業。指進行生產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勞動力,而對技術和設備的依賴程度低的產業。其衡量的標準是在生產成本中工資與設備折舊和研究開發支出相比所佔比重較大。一般來說,目前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指農業、林業及紡織、服裝、玩具、皮革、傢具等製造業。隨著技術進步和新工藝設備的應用,發達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技術、資本密集度也在提高,並逐步從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分化出去。例如,食品業在發達國家就被劃入資本密集型產業。
2、資本密集型產業。指在單位產品成本中,資本成本與勞動成本相比所佔比重較大,每個勞動者所佔用的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金額較高的產業。當前,資本密集型產業主要指鋼鐵業、一般電子與通信設備製造業、運輸設備製造業、石油化工、重型機械工業、電力工業等。資本密集型工業主要分布在基礎工業和重加工業,一般被看作是發展國民經濟、實現工業化的重要基礎。
3、技術密集型產業。指在生產過程中,對技術和智力要素依賴大大超過對其他生產要素依賴的產業。目前技術密集型產業包括:微電子與信息產品製造業、航空航天工業、原子能工業、現代制葯工業、新材料工業等。
當前以微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為代表的技術密集型產業正迅猛發展,成為帶動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因此可以說,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水平將決定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和經濟增長的前景。
【其他產業結構劃分】
1、兩大領域、兩大部類分類法
這種分類法就是按生產活動的性質及其產品屬性對產業進行分類。按生產活動性質,把產業部門分為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和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兩大領域,前者指從事物質資料生產並創造物質產品的部門,包括農業、工業、建築業、運輸郵電業、商業等;後者指不從事物質資料生產而只提供非物質性服務的部門,包括科學、文化、教育、衛生、金融、保險、咨詢等部門。
2、三次產業分類法
據社會生產活動歷史發展的順序對產業結構的劃分。產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門稱為第一產業,對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部門稱為第二產業,為生產和消費提供各種服務的部門稱為第三產業。這種分類方法成為世界上較為通用的產業結構分類方法。
我國的三次產業劃分是:
第一產業: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和漁業)。
第二產業:工業(包括採掘業,製造業,電力、煤氣、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和建築業,產業革命往往是由於製造業的革命引發的一場導致三大產業全面變革。
第三產業:除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第三產業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門,二是服務部門。具體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流通部門(物流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
第二層次: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保險業,地質勘查業、水利管理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農、林、牧、漁服務業,交通運輸輔助業,綜合技術服務業等。
第三層次: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科學研究業等。
第四層次: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以及軍隊、警察等。
3、國際標准產業分類
為使不同國家的統計數據具有可比性,聯合國頒布了<<全部經濟活動的國際標准產業分類>>(ISIC)。現在通行的是1988年第三次修訂本。這套〈國際標准產業分類〉分為A-Q共17個部門,其中包括99個行業類別。這17個部門為:A、農業、狩獵業和林業;B、漁業;C、采礦及採石;D、製造業;E、電、煤氣和水的供應;F、建築業;G、批發和零售、修理業;H、旅館和餐館;I、運輸、倉儲和通信;J、金融中介;K、房地產、租賃業;L、公共管理和國防;M、教育;N、保健和社會工作;O、社會和個人的服務;P、家庭僱工;Q、境外組織和機構。
❹ 單層廠房結構有哪些分類方式由哪些構件組成
單層廠房可以形成高大的使用空間,容易滿足與生產工藝及流程的要求,內部交通運輸起來組織方便,有利於較重的生產設備和產品的放置,可實現廠房的建築構配件、生產工業化以及現場可施工機械化的特點。因此,單層廠房在工業建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那麼單層廠房結構有哪些分類方式?由哪些構件來組成呢?
單層廠房可以形成高大的使用空間,容易滿足與生產工藝及流程的要求,內部交通運輸起來組織方便,有利於較重的生產設備和產品的放置,可實現廠房的建築構配件、生產工業化以及現場可施工機械化的特點。因此,單層廠房在 工業建築 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那麼單層廠房結構有哪些分類方式?由哪些構件來組成呢?
單層廠房結構有哪些分類方式
一、從高度上:
單層廠房滴 水位 高度很重要,有的廠房高4至5米,有的6至7米,有個可高達11至12米或更高。一般越高的廠房建築起來會越困難,所需材料成本等也會越貴。
二、從外部建築結構上:
1、簡易鐵皮:就是簡單的,用鐵皮比較隨意搭建的廠房。
2、鋼結構廠房:鋼結構廠房裡面又分彩鋼結構或普通鋼結構。彩鋼結構的比普通的要好很多。
3、混泥土結構:是用磚頭建牆,混泥土 封頂 ,這種結構安全性、隔熱性都要比上兩種好。
三、從內部結構上:
分為有牛腿和沒有牛腿的,有牛腿的車間才可以裝天車(也稱行車),這在工業生產中是很重要的一環,如果有機器設備要裝天車的,就一定要有牛腿才能使用。
單層工業廠房由哪些構件組成
1、屋蓋結構
包括屋面板、屋架(或屋面梁)及天窗架、托架等。屋面板直接鋪在屋架或屋面樑上,承受其上面的荷載,並傳給屋架或屋面梁。屋架(屋面梁)是屋蓋結構的主要承重構件,屋面板上的荷載、天窗荷載都要由屋架(屋面梁)承擔,屋架(屋面梁)擱置在 柱 子上。
2、吊車梁
吊車梁安放在柱子伸出的牛腿上,它承受吊車 自重 、吊車大起重量以及吊車剎車時產生的沖切力,並將這些荷載傳給柱子。
3、柱子
柱子是廠房的主要承重構件,它承受著屋蓋、吊車梁、牆體上的荷載,以及山牆傳來的 風荷載 ,並把這些荷載傳給基礎。
4、基礎
承擔作用在柱子上的全部荷載,以及基礎樑上部分牆體荷載,並由基礎傳給 地基 。基礎採用獨立式基礎。
5、外牆圍護系統
包括廠房四周的外牆、抗風柱、牆梁和基礎梁等。這些構件所承受的荷載主要是牆體和構件的自重以及作用在牆體上的風荷載等。
6、支撐系統
支撐系統包括柱間支撐和屋蓋支撐兩大部分,其作用是加強廠房結構的空間整體剛度和穩定性,主要傳遞水平風荷載以及吊車產生的沖切力。
以上就是關於單層廠房的相關要點。還有就是,單層工業廠房的結構組成一般分為兩種類型,即牆體承重結構和骨架承重結構。牆體承重結構是外牆採用磚、磚柱的承重結構。骨架承重結構是由鋼筋混凝土構件或鋼構件組成骨架的承重結構。廠房的骨架由下列構件組成,牆體僅起圍護作用。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❺ 工業微波烘乾設備製造結構有哪幾部分
工業微波烘乾設備製造結構有發射源、傳動系統、排濕系統和溫控系統四部分組成。
微波烘乾設備又稱微波烘乾機,它是一種用來烘乾食品,葯材,木材,建材,紙板等物料的微波機,與傳統烘乾設備相比,微波烘乾設備的特點是:烘乾速度快,效率高,環保節能,是響應低碳經濟的新型設備。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微波的穿透性加熱提高物料的溫度,使物料中的水分汽化蒸發,蒸發出來的水蒸汽由排濕系統排走而達到烘乾物料的目的。
❻ 工業機器人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機器人由三大部分六個子系統組成。三大部分是機械部分、感測部分和控制部分。六個子系統是驅動系統、機械結構系統、感受系統、機器人一環境交換系統、人機交換系統和控制系統。x0dx0a驅動系統,要使機器人運作起來,各需各個關節即每個運動自由度安置傳動裝置。這就是驅動系統。驅動系統可以是液壓傳動、氣壓傳動、電動傳動、或者把它們結合起來應用綜合系統,可以是直接驅動或者通過同步帶、鏈條、輪系、諧波齒輪等機械傳動進行間接傳動。x0dx0a機械結構傳動,工業機器人的機械結構系統由機座、手臂、末端操作器三大部分組成,每一個大件都有若干個自由度的機械繫統。若基座不具備行走,則構成行走機器人;若基座不具備行走及彎腰,則構成單機器人臂。手臂一般由上臂、下臂和手腕組成。末端操作器是直接裝在手腕上的一個重要部件,它可以是二手指或多手指的手抓,也可以是噴漆槍、焊具等作業工具。x0dx0a感受系統由內部感測器模塊和外部感測器模塊組成,用以獲得內部和外部環境狀態中有意義的信息。智能感測器的使用提高了機器人的機動性、適應性和智能化的水準。人類的感受系統對感知外部世界信息是極其靈巧的,然而,對於一些特殊的信息,感測器比人類的感受系統更有效。x0dx0a機器人一環境交換系統是現代工業機器人雨外部環境中的設備互換聯系和協調的系統。工業機器人與外部設備集成為一個功能單元,如加工單元、焊接單元、裝配單元等。當然,也可以是多台機器人、多台機床或設備、多個零件存儲裝置等集成為一個去執行復雜任務的功能單元。x0dx0a人工交換系統是操作人員與機器人控制並與機器人聯系的裝置,例如,計算機的標准終端,指令控制台,信息顯示板,危險信號報警器等。該系統歸納起來分為兩大類:指令給定裝置和信息顯示裝置。x0dx0a控制系統的任務是根據機器人的作業指令程序以及感測器反饋回來的信號支配機器人的執行去完成規定的運動和功能。假如工業機器人不具備信息反饋特徵,則為開環控制系統;若具備信息反饋特徵,則為閉環控制系統。根據控制原理,控制系統可分為程序控制系統、適應性控制系統和人工智慧控制系統。根據控制運行的形式,控制系統可分為點位控制和軌跡控制。
❼ 工業中的一級設備,二級設備是什麼意思
一級供電負荷指中斷供電在政治和經濟上造成重大損失者。
一級負荷是指中斷供電將造成人身傷亡,或將損壞主要設備且長期難以修復,或對國民經濟帶來巨大損失。如大型醫院,煉鋼廠,石油提煉廠或礦井等。
對一級負荷,要求供電系統當線路發生故障停電時,仍保證其連續供電,即我們常說的雙迴路供電。
一級負荷應由兩個電源供電。
兩個電源的要求是:
1、兩個電源間無聯系;
2、兩個電源間有聯系,但符合下列要求:(1)發生任何一種故障時,兩個電源的任何部分應不致同時受到損壞;(2)發生任何一種故障且保護裝置正常時,有一個電源不中斷供電,並且在發生任何一種故障且主保護裝置失靈以至兩電源均中斷供電後,應能在有人值班的處所完成各種必要操作,迅速恢復一個電源供電。
電力負荷根據供電可靠性及中斷供電在政治、經濟上所造成的損失或影響的程度,分為一級負荷、二級負荷及三級負荷。其中對二級負荷供電的定義:(1)中斷供電將造成較大政治影響者。(2)中斷供電將造成較大經濟損失者。(3)中斷供電將造成公共場所秩序混亂者。
根據<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第2.0.2條、3.0.1條等相關條文的規定:「一級負荷應由兩個電源供電」;「一級負荷中特別重要的負荷,除由兩個電源供電外,尚應增設應急電源」,也就是說特別重要負荷需要三個電源供電,一般的作法是在已有兩路高壓市電的情況下,再設自備電源。 自備電源一般是採用柴油發電機組或整流逆變裝置(簡稱EPS)電源等等。 上述規范的3.0.3條指出「除一級負荷中特別重要負荷外,不應按一個電源系統檢修或故障的同時另一電源又發生故障進行設計」。即對一級負荷而言,兩個電源(一個電源故障時另一個電源不能同時損壞)供電就可以了,不必設第三電源。目前的實際作法,往往是根據供電部門的要求,在已有兩路高壓市電的情況下,再設置柴油發電機組,原因是認為兩路高壓市電並非兩個「獨立」(不能同時損壞的)電源,提高了一級負荷用戶電源的可靠性。上述規范第2.0.6條的條文解釋中指出,「對二級負荷,由於其停電造成的損失較大,其包括的范圍也比一級負荷廣」。工程設計時,應根據供電系統的停電幾率,停電帶來的損失,電源條件,供電系統各方案所需投資等諸多因素綜合考慮。二級負荷設備的供電有多種可選擇的方案,工程設計者應盡量選擇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方案。「有條件時採用雙電源供電」。三級負荷雖然對供電的可靠性要求不高,只需一路電源供電。但在工程設計時,也要盡量使供電系統簡單,配電級數少,易管理維護。
❽ 數字化車間信息系統總體架構包含企業層、管理層、控制層和設備層四大層面
錯誤的。
數字化車間信息系統架構自上向下分為五層:
1、設備層:包括感測器、儀器儀表、條碼、射頻識別、數控機床、機器人等感知和執行單元;
2、控制層:包括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數據採集與監視控制系統(SCADA)、分布式控制系統(DCS)、蓋勒普車間集中控制系統(SFC)、工業無線控制系統(WIA)等;
3、管理層:由控制車間/工廠進行生產的系統所構成,主要包括蓋勒普製造執行系統(MES),及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軟體(PLM) 等;
4、判模企業層:由企業的生產計劃、采購管理、銷售管理、人員管理、財務管理等信 息化系統所構成,實現企業生產的整體管讓悔控,主要包括企業資源計劃 (ERP)系統、供應鏈管理(SCM)系統和客戶關系管理(CRM)系統等;
5、網路層:由產業鏈上不同企業通過互聯網共享信息實現協同研發、配套生產掘滑緩、 物流配送、製造服務等。
❾ 工業結構的類型有哪些
我國工業行業分類名稱
1】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 3】黑色金屬礦采選業 4】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5】非金屬礦采選業 6】其他采礦業 7】農副食品加工業 8】食品製造業 9】飲料製造業
10】煙草製品業 11】紡織業 12】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 13】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製品業
14】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業 15】傢具製造業 16】造紙及紙製品業
17】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復制 18】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 19】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
20】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 21】醫葯製造業 22】化學纖維製造業 23】橡膠製品業 24】塑料製品業
2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26】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27】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28】金屬製品業
29】通用設備製造業 30】專用設備製造業 31】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 32】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
33】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34】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
35】工藝品及其他製造業 36】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 37】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38】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39】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40】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築業
41】建築安裝業 42】建築裝飾業 43】其他建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