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航空航天工業部的歷史沿革
1956年,建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1965年,脫離軍隊系統,改名為第七機械工業部,簡稱七機部。1982年,改名為航天工業部。1988年,與航空工業部合並為航空航天工業部。1993年,航空航天部撤銷,成立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及國家航天局。1999年,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改組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㈡ 中國的航空航天歸哪個部門管理
美國的「太空總署」NASA是航天管理部門,不涉及航空管理。
中國航天計劃的制定和領導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科學院。
中國航天產品的研製由「中國航天工業部」負責。
中國航天工業部簡介
中國航天工業部成立於1982年5月。它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和1965年在此基礎上組建的第七機械工業部。
主要任務
中國航天工業部領導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其他科研機構主要從事運載火箭和人造地球衛星的總體設計,火箭和衛星控制系統、液體火箭發動機、固體火箭發動機、地面設備、遙測系統、測量控制設備、計算機、慣性器件等的設計和研究;空氣動力學研究、材料工藝研究、結構強度環境試驗、空間環境試驗。
主要企業
中國航天工業部的主要企業有:運載火箭總裝廠、人造衛星總裝廠、火箭發動機廠、控制設備廠、地面設備廠、遙測設備廠等。中國航天工業部領導的中國長城工業公司和中國精密機械進出口公司負責航天技術和裝備的進出口業務,同一些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技術合作和貿易關系。
㈢ 三機部隸屬什麼機構
全稱第三機械工業部,簡稱三機部,原國務院部委之一,是現在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共同的前身。
㈣ 中航工業是國企還是央企
國企。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英文:Aviation In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 英文簡稱:AVIC,中文簡稱:航空工業),是由中央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是中國國家授權的投資機構,於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和第二集團公司重組整合而成立。
發展歷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航空工業管理體制幾經變化。
1951年4月-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
1952年8月-1954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第二機械工業部四局。
1954年9月-1958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機械工業部四局。
1958年2月-1960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機械工業部四局。
1960年9月-1963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機械工業部四局。
1963年9月-1982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機械工業部。
㈤ 中航工業一集團隸屬哪個部門
1998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分解為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和第二集團公司。2008年,新中航工業集團公司由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和第二集團公司合並而成。中航科工是中航工業集團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子公司。
㈥ 中航工業屬航天部管轄嗎
不屬於,是兩個中央直轄部門。
㈦ 中航工業是什麼政治級別
是中國國家出資設立,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 ,是由中央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於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第二集團公司重組整合而成立。
「航空工業」設有航空武器裝備、軍用運輸類飛機、直升機、機載系統與汽車零部件、通用航空、航空研究、飛行試驗、航空供應鏈與軍貿、資產管理、金融、工程建設、汽車等產業,下轄100餘家成員單位、近27家上市公司,員工逾45萬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系列發展殲擊機、殲擊轟炸機、轟炸機、運輸機、教練機、偵察機、直升機、強擊機、通用飛機、無人機等飛行器,全面研發空空、空面、地空導彈,強力塑造運-20「鯤鵬」大型運輸機、「鶻鷹」戰斗機、「飛鯊」艦載戰斗機、殲10系列飛機、殲11系列飛機;
「獵鷹」和「山鷹」高級教練機、「霹靂」系列和「閃電」系列導彈等品牌,為中國軍隊提供先進航空武器裝備 ,使中國躋身於研製多種先進航空裝備少數國家行列。
㈧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是歸哪個部門管
應該是國務院。
引用: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源於1956年10月8日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經過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經國務院批准,於1999年7月1日正式組建成立。
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時期(1956.10---1964.11)
1956年10月8日,我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錢學森、劉亞樓、王秉璋先後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
二、第七機械工業部時期(1964.11-1982.4)
1964年12月26日,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成立第七機械工業部的決議。王秉璋、汪洋、宋任窮、鄭天翔先後任第七機械工業部部長。
三、航天工業部時期(1982.4-1988.7)
1982年3月8日,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通過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問題的決議,第七機械工業部改稱為航天工業部。張鈞、李緒鄂先後任航天工業部部長。
四、航空航天工業部時期(1988.7—1993.6)
1988年4月9日,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撤銷航空工業部和航天工業部,組建航空航天工業部。林宗棠任航空航天部部長。
五、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時期(1993.6—1999.7)
1993年3月22日,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批准撤銷航空航天工業部,分別成立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和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國家航天局)。1993年6月,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國家航天局)正式成立,劉紀原任總經理(國家航天局局長)。
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1999.7— )
1999年7月1日,根據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精神,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正式成立。國務院任命王禮恆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2001年12月,國務院任命張慶偉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2007年8月,國務院任命馬興瑞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㈨ 航空航天工業部的介紹
航空航天工業部的前身是國防部第五研究所,1988年航空工業部與航天工業部合並成立航運空航天工業部。1993年部委機構精簡時撤銷。航空航天工業部是1988年在航空工業部與航天工業部基礎上成立的。1993年部委機構精簡時撤銷。成立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及國家航天局。 1999年,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改組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航空航天工業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下屬負責管理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究、設計和生產的政府部門。中國航天工業部成立於1982年5月它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和1965年在此基礎上組建的第七機械工業部。
㈩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單位隸屬什麼 部屬還是省屬還是市屬
既不是省屬更不是市屬,而是中央企業,隸屬中航工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