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亭區城頭鎮與桑村鎮哪個發展
合並發展。
山亭西部藉助高鐵站和已有的工業特色基礎,合並發展桑村和城頭建成高鐵工業園,配合棗庄市向山亭經濟開發區下放獨立財政權。開辟不小於70平方公里的山亭經濟開發區,未來將加大招商引資、加大道路教育建設為山滕BRT、費山滕城際鐵路積極規劃,目前已在建設多所一流小班制學校。
㈡ 80年代的山亭區
一、中山紀念堂(溫州、奉化)
浙江省境內有兩座堂皇肅穆的中山紀念堂,一座在溫州中山公園內,一座在奉化中山公園內,分別於1988年、1991年修繕一新,供人瞻仰。這兩座中山紀念堂共同的特色是:一、處於市內風景優美的景區,紀念堂與蒼翠蔥籠的山體融為一體,蔚為勝觀;二、規模較大,規制宏麗,以中帶西,建築風格獨特,而且可供近千人活動,游覽與實用價值均較高;三、創建早,奉化的總理紀念堂是在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後舉行的追悼大會上決定籌建的。
孫中山先生是否到過溫州與奉化,迄今無翔實的史料可查,但是這兩地的廣大市民卻一直認為中山先生是去過的。溫州人認為,中山先生如未來過,豈能親手制訂出如此宏偉而具體的建設溫州港與「溫州辰州線」、「修建東方南方兩大港海岸線」鐵路的計劃設想;當年中山先生從南疆到上海、天津,走的都是海道,不能因史料失載而排除他在溫州洋面乃至販江口一帶停駐考察的可能性。
奉化人堅信中山先生於1916年8月視察寧波期間,應奉化籍老同盟會員、中華革命黨重要骨幹周淡游之請到奉化祭弔周母。這一史實是上世紀80年代初,由周淡游之侄、畢業於黃埔軍校四期、曾任蔣介石侍從室警衛要職的周天聲受旅居台灣的周談游長子周天健的委託主持周淡游墓(市重點文保單位)掃墓活動時講述的。周天聲談到中山先生在他家靈堂行禮並書寫「正大光明」、「周道生先生之墓」兩幅字的詳情細節,言之鑿鑿。
盡管現在還未發現確實的史料依據。但這已足以反映兩個城市的人民對中山先生感情之深、懷念之篤。
溫州中山紀念堂位於市內中心區風景如畫的華蓋山麓,採取傳統重樓高閣式的格局,典雅古樸,造型獨特。建築平面呈橫長方帶十字形,重檐翹角,護欄連廊。通體色彩以藍白為主調,前後左右皆設口以便出人,外觀呈端莊、寬闊、厚重、平和之美。四周皆用玻璃門,進人堂內,即生明亮而幽靜之感。該堂原為游園市民憩息與瞻仰偉人之處,後來,其二樓辦過圖書閱覽室,偶爾也在此舉行一些文化活動。1988年政府撥款重修,歸園林部門管理。
奉化中山紀念堂,初建時名「總理紀念堂」。建於奉化市內重巒疊翠的錦屏山上,採取傳統廳堂會館式,外觀造型庄嚴華美而寬闊,內部設施較為完善,大廳正中塑有中山先生坐像,兩側刻有《建國大綱》(中山手跡)全文。上樓二層為環形走廊,可在四周瞻仰孫中山遺像。堂後建平房三間供來賓休息及小型會議之用。紀念堂周圍及附近有辛亥志士周淡游墓塔及東方園林式的淡游山莊,一座三層彎頂羅馬式建築—中正圖書館,20世紀90年代又在山頂修建了一座中山公園碑亭,又名仰止亭。這四處建築物,內涵相連,而建築風格各異,形成了奉化中山公園獨特的建築群體。
奉化中山公園於1991年由政府撥款修繕一新後,舉辦過紀念中山先生的大型活動多次,如寧波市紀念辛亥革命80周年學術討論會、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大型書畫展等等。
二、孫中山先生演講處碑台及總理遺囑碑亭(寧波)
孫中山先生曾到寧波實地考察,並對寧波港口建設留下寶貴思路和具體建議。在寧波市區內,有兩處紀念孫中山先生的建築物,一處是孫中山先生演講處碑台,一處是總理遺囑碑亭。
孫中山先生與胡漢民、周佩篇、陳去病等一行是於1916年8月22日下午2時乘火車抵達寧波的,受到曾任同盟會寧波支部長趙家藝等人士的熱烈歡迎。24日,應浙江省立第四中學校長厲建侯之請,在該校向寧波各界人士發表演說,由同盟會員、《四明日報》記者庄禹梅記錄送經中山先生過目後在該報全文發表。
這篇演說詞強調:寧波應該發揮地理位置和人才的優勢,積極振興實業、講究水利(海運)、發展商貿並加強市政建設。這些設想,是中山先生日後制訂的《建國方略•實業計劃》中建設寧波港的思想萌芽,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中山先生的演說給寧波人帶來自信、自豪與建設家鄉、開拓遠洋的膽識和勇氣,成為一代又一代寧波人建設寧波的座右銘。
當年聽講的寧波人士以多次鼓掌表示對中山先生熱烈的歡迎。他們從演說中第一次發現:這位舉世矚目的偉人竟像熱愛自己故鄉那樣熱愛寧波、贊美寧波;他竟然如此深刻地了解寧波人的個性、特長與才華,他毫不懷疑寧波的巨大前景與在全國經濟建設中的優越地位。
中山先生以溫和而肯定的語調說:「寧波人素以善於經商著,且有魄力」,「凡吾國各埠,莫不有甫人事業,即歐洲各國,亦多甫商足跡,其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寧波地方,以地位論,其商業之繁盛,本不至在上海以下,而上海商業之所以繁盛,實在於為外海之總匯。寧波若能講求水利,其情形未始不然。寧波之地位,較杭州、漢口為佳……雨江修理得宜,可與各國直接通商,上海江口尚有淤塞之患,若能將雨江兩岸築一平行之堤,則永無淤塞之患,極大之輪船可以出人,則寧波之商務自無不發達矣!」
中山先生還向寧波人士提出把寧波建成由「中國人自己經營的模範上海」的響亮口號。他激動地說:「今人無不舉上海為吾國第一商場。試問,上海果為吾國人經營之商場乎?……以寧波既有此土地,以此資力,苟能積極經營,則不難為中國第二之上海,為中國人自經營的模範上海。」
孫中山先生在八十多年前對建設寧波的設想是非常有遠見的,他對寧波人的評價也是非常中肯的。他後來親手制訂的建設寧波港的規劃與具體布局也是非常科學、合理的。隨著我國民主革命的勝利與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現在的寧波,正如中山先生所預言的那樣,已建設成為我國沿海重要的工業城市和遠洋運輸業大宗貨物的中轉港,上海港經濟區的深水外港。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寧波正向著國際性洲際大港的目標前進。
在寧波市有識之士的倡議下,由政府撥款在原省立四中廣場緊靠中山先生演講過的教學樓建立孫中山先生演講處石碑,於1986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生120周年紀念日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
這塊紀念性石碑呈橫長方形,下設碑座,並豎立於高約2米的平台上。平台正面有台階可以登臨,台的四周圍以短柱護欄,碑面橫寫兩行的「孫中山先生演講處」8個大字,是雨籍書法家沙孟海的手跡,兩旁花木蔥籠,環境十分清幽。
寧波人為緬懷這位曾經為寧波建設憚思竭慮、期望殷切的世紀巨人,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在市區內中山公園內興建了總理遺囑碑亭。50年代初遭到破壞,「文革」時,整個亭子被拆除改作花壇,石碑曾一度失蹤。90年代,經民革市委會提議,在中共寧波市委領導的關懷和親自過問下,得以重建。在中山先生誕辰126周年前夕,即中山先生在雨視察76周年時舉行落成儀式。
遺囑碑亭原來採取高台封閉圓頂型,重建時改為民族式琉璃瓦四方亭型,以便遊客人內瞻仰細閱,又與中山公園總體布局相協調。遺囑碑的全文也是沙孟海書寫的。
三、中山亭(鹽官)
「八月十八日,壯觀天下無」早在 1000多年前就因蘇東坡的詠潮名句而蜚聲遐邇的浙江海鹽潮,為歷代騷人墨客盛贊不衰。而在南宋就被朝廷定為觀潮節的每年農歷八月十八日,更沒有因世事滄桑而更易。觀潮有節日,世上罕有,而觀潮還建有供奉官宦與上層人士專用的亭子,更是聞所未聞。只是,隨著我國民主革命的勝利,這座亭子因世紀巨人孫中山先生的來臨而改建為紀念性建築物並改名為中山亭後,它的功能就完全平民化了。
在中山先生來過之前,浙江潮一直是被人們作為奇觀勝景的自然現象來欣賞的。孫中山先生首先把這一天下奇觀的自然欣賞價值提升到一個空前高度的精神境界。在中山先生的眼裡,錢江大潮是革命者的象徵,她給人們以順應潮流、與時俱進的鼓舞與啟迪。
屹立在錢江之濱中山亭—曾經是中山先生觀潮的最好見證。
中山亭所在地鹽官鎮原是舊海寧縣縣治所在地,南距杭州4.5公里,東至上海178公里,它不但是觀潮勝地,也是歷史文化名鎮。1916年9月巧日,即陰歷八月十八日觀潮節,孫中山先生偕宋慶齡、朱執信、蔣介石等一行專程前來觀潮。當年中山先生站觀的亭子,現已成為一個重要人文景觀。年年此日,來自世界各地、數以十萬計的人流在觀潮同時來到亭前流連瞻仰,人們撫今溯古,遐想萬千。
中山亭原名「三到亭」,又稱中山觀潮亭。因年久失修,漸成荒紀。20世紀80年代,海寧市人民政府撥款興建,並改名中山亭。該亭基本上按舊亭的建築風格,高敞而簡朴,只是四周加有花格子護欄,同時改用大理石階,因此此舊亭顯得更為高敞。為容納更多的觀眾,另在亭旁建造一個高大的看棚、一座三層樓的觀潮台。
何謂「三到」?這是根據錢江怒潮奇幻詭橘的三個景觀而言的。由於錢江喇叭形人海口和鱉子門的自然形成,江潮湧進海寧地段的八堡時,為「一線潮」,望去猶如一條長長的銀線,這是「一到」。繼則潮水由細變粗,一下子就像一條滾動著的玉帶、玉牆,本來如同悶雷般的潮聲,也由隱約而加大,越來越響。一霎那就變成一條飛舞的巨龍奔騰而至,是謂「二到」。當地人也叫鹽官「烏龍潮」,猶如銀城玉嶺、飛雪濺天,又如千軍萬馬、呼嘯雷鳴。「三到」是舊鹽倉的「回頭潮」,那層層滾浪,前浪未退,後浪又狂撲上來,碰上丁字大塘壩,轟然巨響,潮頭如受驚猛獸,騰空返撲,蔚為壯觀。
中山亭給世人的遐想與日俱增。當年中山先生觀潮時所迸發出來的思想火花,早已向著經濟層面升華、擴大。中山先生早在1912年12月首途杭州時,就對錢塘江發生了超越景觀本身的好感,他考察江干一帶碼頭及連接拱窟橋商場的輕便鐵道時就孕育了一個宏大的設想:把錢江與運河連成一線。1916年鹽官觀潮之後,他想把這條浩瀚千里、流域面積達3 .5萬多平方公里的錢塘江,納人全國交通網路以振興中華的信心與構想更加明朗而具體化起來,不久,就明確地寫進了他的「實業計劃」之中。
中山先生返滬不久,就寫了一張橫幅「猛進如潮」准備懸於觀潮亭上。「世界潮流,浩浩盪盪,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它已化為大潮的呼喚,激勵著人們與時俱進,勇往直前。
㈢ 山亭有哪些村合並
山亭有店子、馮卯、辛庄、徐庄村合並。
1、根據查詢相關信息1983年11月,棗庄市齊村區改為山亭區,將滕縣東部的店子、馮卯、辛庄、徐庄、辛召、山亭、桑村、城頭8個公社劃歸棗庄市山亭區。
2、山亭鄉,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南部,轄15個行政村,莆文公路橫貫鎮境,文甲村有輪渡到湄洲島,1997年年10月27日,省民政廳同意調整忠門鎮行政區劃,拆分忠門鎮為忠門鎮和山亭、東埔、月塘3個鄉,山亭鎮三面臨海,雙灣環繞,擁有豐富的港口資源、旅遊資源,媽祖文化中行善、立德、大愛的精神孕育了獨特的忠孝文化。
㈣ 濟寧市魚台縣在棗庄市山亭哪個方向
濟寧市魚台縣位於棗庄市山亭區的西面。
魚台縣,山東省濟寧市下轄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東臨南陽湖、昭陽湖,南與江蘇省沛縣、豐縣毗鄰,西與金鄉縣接壤,北以新萬福河為界和濟寧市郊區隔河相望。地理坐標為東經116°23′~116°49′,北緯34°53′~35°10′。
魚台縣總面積654.2平方公里,下轄8個鎮、1個鄉、2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個工業園區:谷亭街道、濱湖街道、清河鎮、魚城鎮、王魯鎮、張黃鎮、王廟鎮、李閣鎮、老砦鎮、唐馬鎮、羅屯鄉、魚台經濟開發區、魚台縣張黃工業園、老砦工業園區。
㈤ 棗庄市山亭區耳機廠有嗎
有的。棗庄市樂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位於山東省棗庄市山亭區澗頭集鎮工業園區內,是一家手機喇叭、耳機喇叭、耳機線材、揚聲器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加工廠,注冊資本200萬。
㈥ 2022年拆山亭哪6個村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不是六個村。2022年拆山亭街道辦事處15村:中水峪村、王峪村、前官莊村、桃山頭村、西魯村、格上村、沈庄村、西山腰村、東魯村、石龍口村、南庄村、南窪村、柱子山村、西山亭村、東山亭村;桑村鎮(1村):艾湖村;水泉鎮(3村):雲峰山村、朱庄村、東朱庄村。補償標准:區片價:56000元/畝;基本農田:67200元/畝;建設用地:56000元/畝;未利用地:44800元/畝。
㈦ 山東共有多少個省級工業園區
德州市發改委工作人員介紹,國家發改委之所以初步將德州列入京津冀一體化城市,主要考慮到德州的區位交通、資源豐富優勢。據悉,德州市擁有1個國家級開發區、11個省級開發區,為承接京津冀等地區的產業轉移打開了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