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煤氣的工業用途有哪些

煤氣的工業用途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30 08:30:19

1. 天然氣的用途有哪些

工業燃料

以天然氣代替煤,用於工廠採暖,生產用鍋爐以及熱電廠燃氣輪機鍋爐。天然氣發電具有緩解能源緊缺、降低燃煤發電比例,減少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且從經濟效益看,天然氣發電的單位裝機容量所需投資少,建設工期短,上網電價較低,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工藝生產

如烤漆生產線,煙葉烘乾、瀝青加熱保溫等。

天然氣化工工業

天然氣是製造氮肥的最佳原料,具有投資少、成本低、污染少等特點。天然氣占氮肥生產原料的比重,世界平均為80%左右。

城市燃氣事業

特別是居民生活用燃料。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環保意識的增強,大部分城市對天然氣的需求明顯增加。天然氣作為民用燃料的經濟效益也大於工業燃料。

壓縮天然氣汽車

以天然氣代替汽車用油,具有價格低、污染少、安全等優點。

增效天然氣

是以天然氣為主要原料,經過氣液混合器與天然氣增益劑混合後形成的一種新型工業燃氣,燃燒溫度能提高400—600℃,可用於工業切割、焊接、烤校,可完全取代乙炔、丙烷,可廣泛應用於鋼廠、鋼構、造船行業,可在船艙內安全使用,現市面上的產品有神麒I增益劑、神麒II增益劑。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世界需求干凈能源的呼聲高漲,各國政府也透過立法程序來傳達這種趨勢,天然氣曾被視為最干凈的能源之一,再加上1990年中東的波斯灣危機,加深美國及主要石油消耗國家研發替代能源的決心,因此,在還未發現真正的替代能源前,天然氣需求量自然會增加。

2. 工業用煤氣和餐飲業用煤氣有什麼區別

工業煤氣是以煤為原料加工製得的含有可燃組分的氣體。根據加工方法、煤氣性質和用途分為:煤氣化得到的是水煤氣、半水煤氣、空氣煤氣 (或稱發生爐煤氣) .
這些煤氣的發熱值較低,故又統稱為低熱值煤氣;煤干餾法中焦化得到的氣體稱為焦爐煤氣,高爐煤氣。屬於中熱值煤氣,可供城市作民用燃料。煤氣中的一氧化碳和氫氣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城市居民用的人工煤氣、液化石油氣、天然氣三種統稱為「民用燃氣」,俗稱「煤氣」。第一種氣源出自城市本地的煤炭煉焦過程產生,並用巨型的鋼制氣罐過渡儲存,然後用管道分送到用戶;第二種灌裝在小鋼瓶里運輸銷售;第三種從油氣田出發,遠距離用管道輸送、加壓中轉送到城市裡。

3. 煤氣是如何被應用的

在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中國許多城市的公共汽車頂上,都堆放著一個大橡皮包。它既像倒放的熱氣球,又似江河中使用的橡皮船。

它干嗎要放在車頂上,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呢?原來,它裡面裝的是煤氣,用來代替汽油做發動汽車的燃料。真有意思,難道用煤氣比用汽油更好嗎?當然不,那時我國還沒有大量開發出石油礦藏,缺少汽油、柴油等石油產品,這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你看,現在哪裡還能見到這種怪模怪樣的汽車!

也許,我們的讀者由此產生了對煤氣的興趣。那麼,就聽我們聊聊煤氣的故事吧。煤氣,當然跟煤有關系。人類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發現了蘊藏在地下的煤,但是煤真正在工業上得到普遍應用並成為工業的「糧食」,還是在英國產業革命興起和瓦特發明蒸汽機之後。在當時,無論是人類生活中的照明、取暖、加熱,或是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和發電廠等部門,都是用煤作能源的。

人類開始使用煤炭時,大都像燒木柴那樣用直接燃燒的辦法來得到熱量,這不僅沒有充分利用煤的價值,同時還對周圍環境造成了污染。把煤先變成煤氣,再作為能源使用,實在是人類用煤方式上的重大進步。

最初,人們無意之中發現煤能放出一種可燃的氣體,那是在1667年,英國一位鄉村教師雪萊,在他任教的威甘地方,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池塘。池水中常冒出氣體,多的時候池水好似沸騰一樣。晚間用火一點,竟會像油鍋起火似的,在池面上掠起一陣藍瑩瑩的火焰。雪萊對這個奇怪的池塘進行了一番探討,發現它原來位於厚厚的泥煤層中,那氣體,想必就是地下的泥煤分解後放出來的。

1670年,雪萊的好朋友、鄉村牧師克萊頓用實驗證實了雪萊的想法。他把煤放在密閉的容器中干餾,得到了一些氣體,並充進氣囊里。他的女兒聽說這種氣體可能點燃,便好奇地用針將氣囊刺了一個小孔,用蠟燭焰去接近逸出的氣體。哎唷,好危險啊!氣體燒著了,藍色的火焰躥得高高的,一會時間,把氣囊也燒得無影無蹤了。這也許就是人類第一次製得和使用煤氣吧。

然而,真正稱得上「煤氣之父」的卻是另一個英國人默多克。默多克小時候和其他的男孩子一樣,有著一個令人不安的愛好——玩火。不過,默多克的玩火和其他男孩子不一樣,他不滿足於用已知的可燃物,如木頭、紙張、煤塊來點火,而常常挖空心思地找些其他人沒有燒過的東西來試試。

一次,默多克在菜地里挖到了一些頁岩,當地人都知道,這種石頭是可以點著的。可他卻別出心裁,把頁岩放在水壺里加熱,過一會兒,壺嘴裡冒出了氣體,劃根火柴去點,氣體燒著了。

長大成人後的默多克對玩火還是有著濃厚的興趣,到後來,竟將「玩火」作為自己的專業了。

1792年,青年默多克重復了兒時的那次玩火,他把6.8千克煤放在一個銅壺里用火加熱,使它產生煤氣,然後用一根21米長的鍍錫鐵管將煤氣引到自己的住室內。這氣體點著後,使室內充滿了光明,一時引得不少人慕名前來參觀。這可說是煤氣第一次用於照明,也是煤氣的第一次投入實際應用。

1802年,為了紀念亞眠條約的簽訂日,默多克在自己的公司里舉行煤氣燈照明活動。他在公司大樓的頂上點燃了一排煤氣燈,當那藍色的火焰在夜空中躥起的時候,樓房大廳里的煤氣也同時大放光明。這使來賓和路人大為激動,驚奇地觀賞這一由科學產生的令人炫目的成果。

與此同時,法國工程師菲利普也搞成了煤氣照明,有個叫溫澤的德國人也在稍後一些時候研究煤氣照明取得了成功。然後,溫澤就到煤氣的故鄉英國來大力宣傳他的成果。1804年,溫澤在倫敦的西姆劇院前用蹩腳的英語發表了題為「煤氣之光」的演講,鼓動使用煤氣照明。1807年,他說服了市政府,使倫敦市的一些主要街道上用上了他的煤氣路燈。1812年,溫澤創辦了世界第一家煤氣公司。

1820年,英國人塞歇爾發表了以煤氣為燃料的內燃機報告,它在實驗室里曾獲得每分鍾60轉的成績,這是煤氣機初次運轉成功。大約在70年之後,它就被柴油機和汽油機所淘汰。不過,我們已經知道,到了20世紀的50年代末,它在中國還曾有過一次短暫的亮相。

煤氣在19世紀60年代開始進入中國。1863年12月,英國工程師德爾在上海的泥城橋邊上建造了「上海大英自來火房」,生產煤氣供應英租界的58盞路燈。叫它「自來火」,是因為那東西只要一扭開開關,便會源源地自動而來的緣故。

1830年,英國人詹姆斯在自己的家中證實了煤氣還可以用於炊事,開拓了煤氣的另一用途。這也是我們的讀者至今仍能感受到煤氣的存在的用途。如今,「大英自來火房」變成了「上海煤氣公司」,泥城橋旁高大的煤氣貯罐的任務,只是向上海市民提供炊事用氣,因為,電燈早已取代了煤氣燈。

知識點

頁岩

頁岩是一種沉積岩,成分復雜,但都具有薄頁狀或薄片層狀的節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積經壓力和溫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雜有石英、長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學物質。頁岩形成於靜水的環境中,泥沙經過長時間的沉積,所以經常存在於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帶,在海洋大陸架中也有頁岩的形成,頁岩中也經常包含有古代動植物的化石。有時也有動物的足跡化石,甚至古代雨滴的痕跡都可能在頁岩中保存下來。

4. 煤氣的煤氣應用

混合煤氣被廣泛用作各種工業爐的加熱燃料。此外,尚有用蒸氣和空氣一起吹風所得的「半水煤氣」。可作為燃料,或用作合成氨、合成石油、有機合成、氫氣製造等的原料。天然氣是一種重要的能源,廣泛用作城市煤氣和工業燃料;在70年代世界能源消耗中,天然氣約占 18%~19%。天然氣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5. 什麼是煤氣,煤氣能做什麼

煤氣性質和用途分為:煤氣化得到的是水煤氣、半水煤氣、空氣煤氣 (或稱發生爐煤氣) ,這些煤氣的發熱值較低,故又統稱為低熱值煤氣;煤干
所以說煤氣的用途還是非常大的,一般來說煤氣跟天然氣資源中基本都是屬於那種取暖和燃料的一種,
但是煤氣一般來說現在使用的已經比較少了,所以說大部分都是以天然氣為主。

6. 工業燃氣的介紹

工業燃氣的主要用途包括:切割、焊接、培燒、烤校、熱處理等等。
工業燃氣是工業上作為燃料用的氣體。現在市面上使用不錯的有神麒增益劑I號.神麒增益劑II號。

7. 什麼是煤氣,煤氣能做什麼

煤氣是以煤為原料加工製得的含有可燃組分的氣體。根據加工方法、煤氣性質和用途分為:煤氣化得到的是水煤氣、半水煤氣、空氣煤氣
(或稱發生爐煤氣)
,這些煤氣的發熱值較低,故又統稱為低熱值煤氣;煤干餾法中焦化得到的氣體稱為焦爐煤氣,高爐煤氣。屬於中熱值煤氣,可供城市作民用燃料。煤氣中的一氧化碳和氫氣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城市裡面
很多地方沒有天然氣的,就用煤氣罐煮飯。
希望你能採納為滿意答案

8. 工業上使用煤氣與天然氣有哪些區別

煤氣是以煤為原料加工製得的含有可燃組分的氣體.
根據加工方法,煤氣性質和用途分為:
煤氣化得到的是水煤氣,半水煤氣,空氣煤氣(或稱發生爐煤氣).這些煤氣的發熱值較低,故又統稱為低熱值煤氣.
煤干餾法中,焦化得到的氣體稱為焦爐煤氣,屬於中熱值煤氣,可供城市作民用燃料.

天燃氣是一種多組分混合氣體,其主要成分是烷烴.
天燃氣系古生物遺骸長期沉積地下,經慢慢轉化及變質裂解而產生的氣態碳氫化合物,具可燃性.
天燃氣在地下存在的相態可分為游離態,溶解態,吸附態和固態水合物,只有游離態的天燃氣經聚集形成天燃氣藏,才可開發利用.

9. 煤氣發生爐的基本用途

很多人第一次聽說煤氣發生爐都會有一種很茫然的感覺,那麼它的用途是什麼呢?其實很多用煤氣發生爐的客戶都知道煤氣發生爐煤氣是由煤氣化而得的一種燃料氣,但是煤氣發生爐煤氣最主要的用途是工業燃料。
隨著工業的發展煤炭、天然氣和石油的開發,煤炭在各國能源構成中的的比例逐漸下降,在世界各國產生了能源危機。煤氣發生爐也在適應市場需求,一代一代的更新。在我國煤炭始終是最主要的的能源。全國各地、各行、各業都新建了一批煤氣發生站。在當前社會為了充分的利用我國豐富的煤炭資源,在其它新的氣化方法尚不普及的情況下,煤氣發生爐煤氣仍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氣化方式,特別對面寬量大的中小企業尤其是如此。
煤氣發生爐煤氣的具體用途:
用途一、煤氣發生爐煤氣可以用於工業窯爐的加熱,例如:機械工業的鍛造加熱爐、熱處理爐;玻璃工業熔池;砂輪、耐火材料工業的隧窯。
用途二、煤氣發生爐煤氣可以用於各種鍋爐消煙除塵,各種工業鍋爐,特別是中小型鍋爐生產中煙塵十分嚴重,除了不斷改進燃料方式和設置各類高校除塵設備外,採用煤氣發生爐燃氣做燃料,是國內外公認的好辦法之一。

10. 請教關於工業使用燃氣方面的知識

中文名稱: 丙烷

英文名稱: propane

CAS No.: 74-98-6

分子式: C3H8
分子結構: C原子以sp3雜化軌道成鍵、分子為非極性分子。

分子量: 44.10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純品

外觀與性狀: 無色氣體,純品無臭。

熔點(℃): -187.6

沸點(℃): -42.1

相對密度(水=1): 0.58(-44.5℃)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1.56

飽和蒸氣壓(kPa): 53.32(-55.6℃)

燃燒熱(kJ/mol): 2217.8

臨界溫度(℃): 96.8

臨界壓力(MPa): 4.25

閃點(℃): -104

引燃溫度(℃): 450

爆炸上限%(V/V): 9.5

爆炸下限%(V/V): 2.1

溶解性: 微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 用於有機合成。 可作生產乙烯和丙烯的原料或煉油工業中的溶劑;丙烷、丁烷和少量乙烷的混合物液化後可用作民用燃料,即液化石油氣。

健康危害: 本品有單純性窒息及麻醉作用。人短暫接觸 1%丙烷,不引起症狀;10%以下的濃度,只引起輕度頭暈;接觸高濃度時可出現麻醉狀態、意識喪失;極高濃度時可致窒息。

燃爆危險: 本品易燃。

危險特性: 易燃氣體。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與氧化劑接觸猛烈反應。氣體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化學性質: 在低溫下容易與水生成固態水合物,引起天然氣管道的堵塞。丙烷在較高溫度下與過量氯氣作用,生成四氯化碳和四氯乙烯 Cl2C=CCl2 ;在氣相與硝酸作用,生成1-硝基丙烷 CH3CH2CH2NO2、2-硝基丙烷 (CH3)2CHNO2、硝基乙烷CH3CH2NO2和硝基甲烷CH3NO2的混合物。上丙烷可從油田氣和裂化氣中分離得到。
二氧化碳基本信息

【相對分子量或原子量】44.01
【密度】1.977,相對密度1.53(空氣=1.00)
【熔點(℃)】-56.6(5270帕)
【沸點(℃)】-78.48(升華)
【性狀】
無色無臭氣體,有酸味。
【溶解情況】
溶於水,部分生成碳酸。
【用途】
氣體二氧化碳用於制鹼工業、製糖工業,並用於鋼鑄件的淬火和鉛白的製造等。
【制備或來源】
可由碳在過量的空氣中燃燒或使大理石、石灰石、白雲石煅燒或與酸作用而得。是石灰、發酵等工業的副產品。
【其他】

C原子以sp雜化軌道形成σ鍵。分子形狀為直線形。
能被液化成液體二氧化碳,相對密度1.101(-37℃),沸點-78.5℃(升華)。液態二氧化碳蒸發時吸收大量的熱而凝成固體二氧化碳,俗稱乾冰。

二氧化碳,化學式為CO2,碳氧化物之一,常溫下是一種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微溶於水,並生成碳酸。(碳酸飲料基本原理)
固態二氧化碳俗稱乾冰,升華時可吸收大量熱,因而用作製冷劑,如人工降雨,也常在舞美中用於製造煙霧。
二氧化碳不參與燃燒,密度比空氣略大,所以也被用作滅火劑。
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溫室中常用二氧化碳作肥料。
空氣中含有約1%二氧化碳,但由於人類活動(如化石燃料燃燒)影響,近年來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導致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旨在遏止二氧化碳過量排放的《京都議定書》已經生效,有望通過國際合作遏止溫室效應。
、二氧化碳在焊接領域應用廣泛,如: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是目前生產中應用最多的方法

固態二氧化碳俗稱乾冰,升華時可吸收大量熱,因而用作製冷劑,如人工降雨,也常在舞美中用於製造煙霧。

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略大,所以也被用作滅火劑。

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溫室中常用二氧化碳作肥料。

空氣中含有約0.03%二氧化碳,但由於人類活動(如化石燃料燃燒)影響,近年來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導致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旨在遏止二氧化碳過量排放的《京都議定書》已經生效,有望通過國際合作遏止溫室效應。

二氧化碳密度為1.977克/升,熔點-56.6℃(226.89千帕——5.2大氣壓),沸點-78.5℃(升華)。臨界溫度31.1℃。常溫下7092.75千帕(70大氣壓)液化成無色液體。液體二氧化碳密度1.1克/厘米3。液體二氧化碳蒸發時或在加壓冷卻時可凝成固體二氧化碳,俗稱乾冰,是一種低溫致冷劑,密度為1.56克/厘米3。二氧化碳能溶於水,20℃時每100體積水可溶88體積二氧化碳,一部分跟水反應生成碳酸。化學性質穩定,沒有可燃性,一般不支持燃燒,但活潑金屬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如點燃的鎂條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碳。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可跟鹼或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碳酸鹽。跟氨水反應生成碳酸氫銨。無毒、但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過高時,也會使人因缺氧而發生窒息。綠色植物能將二氧化碳跟水在光合作用下合成有機物。二氧化碳可用於製造碳酸氫銨、小蘇打、純鹼、尿素、鉛白顏料、飲料、滅火器以及鑄鋼件的淬火。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約占總體積的0.03%,人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約佔4%。實驗室中常用鹽酸跟大理石反應製取二氧化碳,工業上用煅燒石灰石或釀酒的發酵氣中來獲得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所生成的酸性物質能使紫色石蕊變紅。加熱變紅的紫色石蕊後又能變回紫色。

因此,二氧化碳與水反應會生成酸性物質。

素名稱:氧 (O2)
元素原子量:16.00
晶體結構:晶胞為簡單立方晶胞。
聲音在其中的傳播速率:(m/S)
330

原子體積:(立方厘米/摩爾)

14.0

元素在太陽中的含量:(ppm)
9000

地殼中含量:(ppm)
474000

氧化態:
Main O-2

Other O-1, O0, O+1, O+2

化學鍵能: (kJ /mol)
146 O-O
498 O=O
200 O-N
360 O-C
743 O=C

電離能 (kJ/ mol)
M - M+ 1313.9
M+ - M2+ 3388.2
M2+ - M3+ 5300.3
M3+ - M4+ 7469.1
M4+ - M5+ 10989.3
M5+ - M6+ 13326.2
M6+ - M7+ 71333.3
M7+ - M8+ 84076.3

晶胞參數:
a = 540.3 pm
b = 342.9 pm
c = 508.6 pm
α = 90°
β = 132.530°
γ = 90°

熱導率: W/(m·K)
26.58

元素類型:非金屬
發現人:舍勒、普利斯特里
發現年代:1773至1774年
發現過程: 1774年,英國的普利斯特里,在玻璃容器中加熱氧化汞而得;1773年,瑞典的舍勒分解硝酸鹽和利用濃硫酸與二氧化錳作用亦製得氧。
元素描述:
通常條件下呈無色、無臭和無味的氣體。密度1.429克/升,1.419克/厘米3(液),1.426克/厘米3(固)。熔點-218.4℃,沸點-182.962℃,化合價一般為0和-2。電離能為13.618電子伏特。除惰性氣體外的所有化學元素都能同氧形成化合物。大多數元素在含氧的氣氛中加熱時可生成氧化物。有許多元素可形成一種以上的氧化物。氧分子在低溫下可形成水合晶體O2.H2O和O2.2H2O,後者較不穩定。氧氣在空氣中的溶解度是:4.89毫升/100毫升水(0℃),是水中生命體的基礎。氧在地殼中豐度占第一位。乾燥空氣中含有20.946%體積的氧;水有88.81%重量的氧組成。除了O16外,還有O17和O18同位素。
元素來源:
實驗室制氧可在玻璃容器中加熱氧化汞或分解硝酸鹽和利用濃硫酸與二氧化錳作用亦製得氧。實驗室中通常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製取氧氣,還可用加熱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製取氧氣;用催化劑催化雙氧水分解也可方便地製取氧氣。大規模地生產氧而且對純度要求不高時使用空氣的液化和分餾來進行的,少量氧或純度較高的氧由電解水製取。
元素用途:
氧被大量用於熔煉、精煉、焊接、切割和表面處理等冶金過程中;液體氧是一種製冷劑,也是高能燃料氧化劑。它和鋸屑、煤粉的混合物叫液氧炸葯,是一種比較好的爆炸材料,氧與水蒸氣相混,可用來代替空氣吹入煤氣氣化爐內,能得到較高熱值的煤氣。液體氧也可作火箭推進劑;氧氣是許多生物過程的基本成分,因此氧也就成了擔負空間任何任務是需要大量裝載的必需品之一。醫療上用氧氣療法,醫治肺炎、煤氣中毒等缺氧症。石料和玻璃產品的開采、生產和創造均需要大量的氧。
元素輔助資料:
氧氣是空氣的主要組成部分。許多氧化合物,例如硝酸鉀、氧化汞等在加熱後都會放出氧氣。氧是所有元素在地殼中含量最大的。這些都說明,氧氣很早就可能被人們取得。但由於氧氣是在平常狀態下以氣體狀況存在,和可接觸到的、可見的固體、液體不同,使人們單純用直覺觀察,是不能認清它的。
從16世紀開始,在西歐,不少研究者們對加熱含氧化合物獲得的氣體,對空氣在物質燃燒和動物呼吸中所起的作用,進行了初期的科學的化學實驗,從而才發現了氧氣。也就是在人們正確認識到燃燒現象,發現氧氣後,才徹底推翻了燃素說。
拉瓦錫通過實驗確定了空氣中促進物質燃燒的氣體物質是一種元素,稱它為oxygène(法文,英文為oxygen)。這一詞來自希臘文oxys(酸)和gene(產、生、源),即「酸之源」的意思。空氣中的另一部分稱為azote,來自希臘文a(沒有)和zoe(生命),是「不能維持生命」的意思。
「oxygen」,我們今天稱為氧。它的拉丁名稱是oxygenium,元素符號為O
元素名稱:氬

元素讀音:yà

元素符號:Ar

元素原子量:39.95

原子體積:(立方厘米/摩爾)

23.9

元素在太陽中的含量:(ppm)
70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0.45

地殼中含量:(ppm)
1.2

元素類型:非金屬元素

質子數:18

中子數:22

原子序數:18

所屬周期:3

所屬族數:0

電子層分布:2-8-8

晶體結構:晶胞為面心立方晶胞。

晶胞參數:
a = 525.6 pm
b = 525.6 pm
c = 525.6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聲音在其中的傳播速率:(m/S)
323

電離能 (kJ/ mol)
M - M+ 1520.4
M+ - M2+ 2665.2
M2+ - M3+ 3928
M3+ - M4+ 5770
M4+ - M5+ 7238
M5+ - M6+ 8811
M6+ - M7+ 12021
M7+ - M8+ 13844
M8+ - M9+ 40759
M9+ - M10+ 46186

發現人:瑞利 發現年代:1894年

發現過程:

1894年,英國的瑞利,從空氣中除去氧、氮後,在對少量氣體做光譜分析時發現氬。

元素描述:

其單質為無色、無臭和無味的氣體。是稀有氣體中在空氣中含量最多的一個,100升空氣中約含有934毫升。密度1.784克/升。熔點-189.2℃。沸點-185.7度。電離能為15.759電子伏特。化學性極不活潑,按化合物這個詞的一般意義來說,它是不會形成任何化合物的。氬不能燃燒,也不能助燃。

元素來源:

可從空氣分餾塔抽出含氬的餾分經氬塔製成粗氬,再經過化學反應和物理吸附方法分出純氬。

元素用途:

氬的最早用途是向電燈泡內充氣。焊接和切割金屬也使用大量的氬。用作電弧焊接不銹鋼、鎂、鋁和其他合金的保護氣體。

元素輔助資料:

19世紀末期,英國物理學家瑞利勛爵發現利用空氣除雜製得的氮氣和從氨製得的氮氣的密度有大約是千分之一的差別。他在當時很有名望的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他的發現,並請大家幫他分析其中的原因。倫敦大學化學教授萊姆塞推斷空氣中的氮氣里可能含有一種較重的未知氣體。他們兩人又各自做了大量的實驗,終於發現了在空氣中還存在一種密度幾乎是氮氣密度一倍半的未知氣體。

1894年8月13日,英國科學協會在牛津開會,瑞利作報告,根據馬丹主席

的建議,把新的氣體叫做argon(希臘文意思就是「不工作」、「懶惰」)。元素符號Ar。

當然,當時發現的氬,實際上是氬和其他惰性氣體的混合氣體,正是因為氬在空氣中存在的惰性氣體的含量占絕對優勢,所以它作為惰性氣體的代表被發現。

氬的發現是從千分之一微小的差別開始的,是從小數點右邊第三位數字的差別引起的,不少化學元素的發現,許多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都是從這種微小的差別開始的。

,原子序數18,原子量39.948,是一種稀有氣體。1894年由英國化學家瑞利和拉姆賽發現。氬在大氣中的含量為0.934%,有三種同位素:氬40、氬36、氬38,其中氬40佔99.6%。

氬在通常條件下位無色、無味氣體;熔點-189.2°C,沸點-185.7°C,氣體密度1.784克/升。水中溶解度33.6厘米³/千克水。

氬與水、對苯二酚和苯酚可形成弱鍵包和物,但不形成任何化合物。

氬放電時發出紫色輝光,可用於霓虹燈。氬還常用做惰性保護氣體

乙炔又稱電石氣。結構簡式HC≡CH,是最簡單的炔烴。化學式C2H2
分子結構: C原子以sp雜化軌道成鍵、分子為直線形的非極性分子。

無色、無味、易燃的氣體,微溶於水,易溶於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

化學性質很活潑,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屬取代等反應。

能使高錳酸鉀溶液的紫色褪去。

3CH≡CH + 10KMnO4 + 2H2O→6CO2↑+ 10KOH + 10MnO2↓

在適宜條件下,三分子乙炔能聚合成一分子苯。

金屬取代反應:將乙炔通入溶有金屬鈉的液氨里有氫氣放出。

乙炔與銀氨溶液反應,產生白色乙炔銀沉澱

因為乙炔分子里碳氫鍵是以SP-S重疊而成的。碳氫里碳原子對電子的吸引力比較大些,使得碳氫之間的電子雲密度近碳的一邊大得多,而使碳氫鍵產生極性,給出H+而表現出一定的酸性。

乙炔可用以照明、焊接及切斷金屬(氧炔焰),也是製造乙醛、醋酸、苯、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的基本原料。

純品乙炔為無色略帶芳香氣味的氣體,自電石製取的乙炔含有磷化氫、砷化氫、硫化氫等雜質而具有特殊的刺激性蒜臭和毒性;常壓下不能液化,升華點為-83.8℃,在1.19×105Pa壓強下,熔點為-81℃;易燃易爆,空氣中爆炸極限很寬,為2.5%~80%;難溶於水,易溶於石油醚、乙醇、苯等有機溶劑,在丙酮中溶解度極大,在1.2MPa下,1體積丙酮可以溶解300體積乙炔,液態乙炔稍受震動就會爆炸,工業上在鋼筒內盛滿丙酮浸透的多孔物質(如石棉、硅藻土、軟木等),在1~1.2MPa下將乙炔壓入丙酮,安全貯運。

乙炔燃燒時能產生高溫,氧炔焰的溫度可以達到3200℃左右,用於切割和焊接金屬。供給適量空氣,可以安全燃燒發出亮白光,在電燈未普及或沒有電力的地方可以用做照明光源。乙炔化學性質活潑,能與許多試劑發生加成反應。在20世紀60年代前,乙炔是有機合成的最重要原料,現仍為重要原料之一。如與氯化氫、氫氰酸、乙酸加成,均可生成生產高聚物的原料:

乙炔在不同條件下,能發生不同的聚合作用,分別生成乙烯基乙炔或二乙烯基乙炔,前者與氯化氫加成可以得到制氯丁橡膠的原料2-氯-1,3-丁二烯。乙炔在400~500℃高溫下,可以發生環狀三聚合生成苯;以氰化鎳

Ni(CN)2為催化劑,在50℃和1.2~2MPa下,可以生成環辛四烯。

乙炔具有弱酸性,將其通入硝酸銀或氯化亞銅氨水溶液,立即生成白色乙炔銀(AgC≡CAg)和紅棕色乙炔亞銅(CuC≡CCu)沉澱,可用於乙炔的定性鑒定。這兩種金屬炔化物乾燥時,受熱或受到撞擊容易發生爆炸,如:

反應完應用鹽酸或硝酸處理,使之分解,以免發生危險:

乙炔在使用貯運中要避免與銅接觸。

工業上可以用碳化鈣(電石)水解生產乙炔:

CaC2+2H2O→HC≡CH↑+Ca(OH)2

也可由天然氣熱裂或部分氧化制備。

閱讀全文

與煤氣的工業用途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帕拉梅拉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702
賓士有多少車是鋁合金門的 瀏覽:663
賓士腰靠多少錢 瀏覽:310
奧迪大燈翻新怎麼清洗 瀏覽:1002
賓士的馳的定義如何組詞 瀏覽:664
賓士v260手剎在什麼地方 瀏覽:654
誤食工業油有什麼影響 瀏覽:817
惠州市水北工業園區在哪個縣 瀏覽:953
奧迪tt二手車15年什麼價 瀏覽:333
本田奧迪哪個提速快 瀏覽:951
宣城工業園地皮多少錢 瀏覽:107
奧迪a630t缸體怎麼分左右 瀏覽:900
賓士ehud如何顯示實景地圖 瀏覽:847
疫情下工業如何營銷 瀏覽:474
投標文件中工業總產值怎麼填 瀏覽:938
從戴南到南京坐汽車要多久 瀏覽:595
蘇州工業硝酸多少錢一個 瀏覽:128
寶馬生產一輛車要多久 瀏覽:559
寶馬m3油門踏板怎麼拆 瀏覽:635
二手賓士a180貸款首付與月供多少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