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工業大學的南少林在哪裡

工業大學的南少林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12-28 21:27:37

1. 南少林到底在哪裡

有關南少林的疑議由來已久,本世紀三十年代,體育史學家唐豪曾為此做過大量的考證工作,後由於歷史原因,南少林的問題被擱置下來。現代,關於南少林的研究,在南少林的發源地福州,被一批有識之士重新提到桌面。古城泉州早在80年代初,藉助武術熱的興起,搞起了泉州南少林研究,並在東禪寺掛匾確認。1988年,歷史上被尊為南少林祖地的莆田,開始著手南少林的查證工作,並成立南少林研究會。1991年,莆田對外宣布林泉院南少林遺址,一時間倍受到武林界關注。 十年過去,由林泉院遺址引發的南少林熱至今仍眾說紛紜。而隨後93年出現的福清少林說,更使人有目不暇接的感受。 三種說法 1.泉州說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古城泉州,歷史悠久。泉州武術淵源流長。明史中就有:「溫陵棍棒手撲妙絕天下」的記載。 泉州南少林最早見於《萬年青》「白眉道人奉旨大破少林寺」。清末成書《少林拳術秘訣》稱:「斯時國內有兩少林,一在中州,一在閩中」。唐豪考證認為:此「閩中」少林即泉州少林,從而奠定了泉州南少林的地位。然而,泉州南少林的具體地點在何處呢?早期看法認為:泉州東禪院即南少林。理由是:清咸豐丙辰(1856)年間,東禪寺主持幻空曾手書「少林古跡」山門匾額,稍後又出現過「欽賜東禪少林寺」供案。泉州歷史學會陳泗東據此認為:「東禪寺有兩個名稱,一是正式的,名為鎮國東禪寺,......另一個是俗稱,叫少林寺。」(見陳泗東《泉州少林史跡考》)東禪寺即南少林的說法在武術界產生了很大影響。 2.莆田說 最早見於蕭一山《近代秘密社會史料》,稱「少林寺在福州府福田縣九連山」。日本人平山周的《中國秘密社會史》則稱「少林寺在福州府浦田縣九連山」。後人認為「福田」「浦田」均為莆田的誤傳。而《洪門歷史》、《清稗類抄》則直指南少林在莆田縣九連山,從而形成「莆田南少林」之說。現代一些史學著作如範文瀾《中國通史》、李方晨《中國近代史》均沿用此說。 上述史料將南少林指向莆田「九連山」,唐豪從這點下手,確認莆田並無九連山地名,進而否定「莆田南少林」之說。1987年,莆田縣體委在武術挖掘和文物普查中,在西天尾鎮林山村發現一批與南少林有關的文物古跡,隨即組成南少林遺址調查組,經過兩年的工作,在省考古隊及有關專家的配合下,確認莆田市西天尾鎮林山村「林泉院」遺址為南少林寺。1989年,在福建省武協年會上正式披露,引起強烈反響。1991年9月14—16日,來自歷史、考古、宗教、武術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五十餘人雲集莆田,召開歷時三天的「南少林遺址論證會」,會上聽取了省考古隊長林公務《莆田林泉院遺址的考古挖掘及其初步認識》和省武協顧問方金輝《論莆田林泉院即南少林遺址》的主題報告,專家經過聽取報告、實地勘察、調查訪問,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形成了對莆田南少林的初步共識,即基本判定林泉院即武術界通稱的閩中少林,也就是南少林。1992年4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海內外報刊電訊紛紛報道,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日本以及台灣、香港等50多個海外代表團前往尋根拜祖。1997年春,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初先生親自為莆田「南少林寺」題字。 構成莆田南少林的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是考古發現。林泉院建於唐貞觀年間,總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遺址中發現的兩個石槽,一口在槽沿上刻有「當院僧兵永其佳其共造石槽一口」字樣。另一口上有「諸羅漢浴煎茶散」字樣。「僧兵」一詞在歷史上為少林寺專有,而「諸羅漢浴煎茶散」是療傷用葯。這些均表明昔日寺院武風極盛。 3.福清說 1993年7月13日,《福建僑報》率先發表《福清也有少林寺》一文,由此引出福建省境內的第三座少林寺—福清少林寺。 福清少林寺坐落在福清市東張鎮新寧里肖林村。肖林村原名少林,《八閩通志》、《三山志》、《福州府志》等均有福清少林寺的記載。流傳於福清民間的《請神薄》上有「少林寺伽藍」之名。少林寺遺址位於新寧里彌勒山南坡,寺院依山而建,有八座層次分明的平坦地台,第二殿右側有馬廄、練功場、少林僧人墓葬等遺跡。寺前約400米的石板橋有刻著「少林院沙門謹募眾緣,共發心德,舍造下洋石橋一間」條石一塊,可作為福清少林寺的佐證。1993年,福建省武協派人對福清少林進行考察,並結合文獻記載,認定福清少林寺確實存在,其依據有五: 1.福清少林寺於清乾隆以後消失,與傳說中康熙年間毀少林之事吻合。 2.福州府無福田縣,仰為福清縣之謬。 3.福清地屬福州府,地理位置恰為閩中,與《少林拳術秘訣》中南少林在「閩中」相符。 4.福清古代亦有武僧,《後村大會集》中「得法於鐵鞭韶」的德誠和尚,便是福清高僧。 5.莆田無九連山,福清少林遺址坐落在與永泰、莆田交界處的九連山脈,極有可能是「真正」的「南少林」。 近年來,福清市組織文史工作者通過大量艱苦細致的調查考證,撰寫出詳盡的《福清也發現少林寺遺址》的調查報告,引起國內外武術界、學術界的極大興趣。 一個福建省,三座少林寺,使得國內外眾多關注南少林研究的人士無所適從。南少林究竟有幾個?是一個還是多個?這個嚴肅的學術問題,還需要進一步通過文物、史料作進一步的挖掘考證,通過努力,相信人們最終將揭開「南少林」的神秘面紗,恢復其歷史的本來面目。 後記: 1.福建省莆田縣西天尾鎮林山村「南少林遺址開發」,2000年被列為蒲田重點對外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規模與內容:重建南少林寺中的殿堂樓閣、亭等遺跡36處,新建武術館一座4500平方米;開發觀光農業果園2000畝;興建避暑山莊60幢。其一期工程由省古建築設計院設計,總投資近億元。為此修建了從福廈國道至南少林長3公里,寬30米的水泥主幹道和長11公里,寬7米的盤山水泥公路。其南林大牌樓、寺區小牌樓、大雄寶殿、天王殿、鍾鼓樓、長廊、休舍、放生池、山門、護寺河、護寺橋、停車場、管理房等近二十個主要項目於1998年12月8日竣工並正式對外開放。據悉二期建設目前正全面鋪開,擬議規劃建設擴大至13個景區25個景點,計劃總投入資金達3.6億元,預計2-3年建成。 2.1999年7月28日,福建省福清市《南少林風景區規劃》建設方案通過評審。建成後的風景區將由寺廟景觀區、靜心湖景觀區等五部分組成,其中寺廟景觀區包括少林寺舊址、寺廟及少林史館。少林寺舊址按原樣保留,寺廟建築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金閣和達摩殿等,史館內主要陳列少林寺的遺跡。據預測,建成後的南少林風景區日旅遊規模可達兩三千人。
參考資料:http://www.sport.org.cn/wushu/pingzong/2003-11-05/4046.html

2. 南少林寺遺址在哪裡

南少林寺位於福建莆田市西天尾鎮九蓮山林山村,南少林寺始建於南朝陳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比河南少林寺晚建60多年,後被焚毀,1998年重建,景區有南少林寺、九華疊翠、紫霄怪石、關帝廟等自然景觀,還有九牧祖祠、澄渚書堂、九華山摩崖「蟲文鳥篆」的仙篆文字,海上女神林默娘、愛國英雄林則徐等人文景觀。

給自己放個假來一次喜歡的旅行,秋高氣爽適合出遊。

3. 南少林在哪

南少林是少林寺的最重要的分院,大量的資料顯示其的確存在過,但卻在清朝時因參與反清復明活動被清庭鎮壓了,是徹底焚毀還是改名換姓,至今尚被研究者爭論。但可以確定的是:1.其的確存在;2.南少林在福建;3.它留下了不同於北少林的豐富武學。
在南少林的爭論中,擁有最多贊同者的是三座古寺,一為泉州少林寺,一為莆田少林寺,一為福清少林寺(至今為止,福建出現六座少林寺,仙游的九座寺、東山的古來寺、詔安的長林寺、福清少林寺、泉州東禪少林寺以及莆田林泉院):
泉州南少林
泉州南少林最早見於《萬年青》"白眉道人奉旨大破少林寺"。清末成書《少林拳術秘訣》稱:"斯時國內有兩少林,一在中州,一在閩中"。唐豪考證認為:此"閩中"少林即泉州少林,從而奠定了泉州南少林的地位。早期看法認為:泉州東禪院即南少林。始建於唐初的泉州少林寺雖歷經滄桑,千年古剎史跡猶存,文獻可稽。清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年間,東禪寺主持幻空曾手書"少林古跡"山門匾額,稍後又出現過"欽賜東禪少林寺"供案。泉州歷史學會陳泗東據此認為:"東禪寺有兩個名稱,一是正式的,名為鎮國東禪寺……另一個是俗稱,叫少林寺。"東禪寺即南少林的說法在武術界產生了很大影響。
泉州是南少林武術的發祥地,武術活動歷史悠久,它始晉唐,盛於兩宋,至今枝繁葉茂,拳派遠播,影響廣泛。以南少林武術為代表的泉州武術文化是泉州優秀文化積淀的重要組成部分。南少林武術由五祖拳、太祖拳、白鶴拳、五梅花拳等拳種構成了獨特而博大精深的拳術系統;是泉州歷史文化的重要內涵,也是中華傳統武術中的寶貴遺產。明清以來,它傳播到東南亞、台灣、香港、澳門和琉球等地,成為泉州南少林武術的支派。南少林武術薪火相傳,有極強的傳統繼承性和凝聚力,至今海內外人士尋根溯源,絡繹不絕。泉州少林寺由嵩山少林寺分燈衍派,建於清源山麓,曾一度出現過"寺僧千人,隴田百頃,樹林茂郁"的盛況。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重視支持下,泉州廣泛開展群眾性武術活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形成實力雄厚、獨具特色的武術隊伍。60年代泉州業余武術社成立,拳界耆宿紛起響應,氣象為之一新。改革開放以來,泉州市武術協會應運而生,各門派傳人齊集麾下,武術館、武術學校遍布城鄉,再現"泉南千載少林風"的盛況。目前全市已有5個區(市)被國家體委評為"武術之鄉";二十年來,世界各地眾多武術團體和人士來泉尋根訪友,並開展了雙邊的訪問交流活動。泉州武術界與日本、菲律賓武術團體結為友好團體,並與四大洲的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個武術團體建立了友好聯系,為增進泉州與世界各國和各地區人民的傳統友誼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莆田南少林寺遺址位於福建莆田縣西天尾鎮九蓮山林山村,距市區約17公里。
九蓮山中有座林泉院,始建於南朝陳永定元年(557年),至北宋嘉佑年間(1056-1063),此寺已形成很盛的武風,成為我國東南沿海武術活動的中心。相傳河南嵩山少林寺13武僧幫助唐太宗統一中國後,唐太宗賜於「僧兵」,並准許在全國各地建立十座分寺。據考,荔城區九蓮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寺十座分寺中較早創建的分寺之一。因為規模宏大(佔地約三萬平方米),武風鼎盛,影響南中國,故稱之為南少林寺。據考,該寺於清初被清兵焚毀。
1986年至1988年,原莆田縣在文物普查中,發現了這座湮滅了幾百年的寺院遺址,經過認真發掘,發現了5個刻有「僧兵」、「諸羅漢浴煎茶散」等文字的北宋石槽。據傳,只有少林寺才能冠之以「僧兵」二字。(但這一說法被駁斥,泉州知名史學家—陳泗東反駁有關莆田「僧兵」的說法。他認為:凡和尚組成的軍隊,皆稱「僧兵」。而僧兵不只少林寺獨有,其他寺院也有。根據歷史資料:在明顧炎武的《日知錄》中記載,除少林寺有僧兵之外,許多地方在歷史上都有出現過僧兵;而《夢觀集》中也出現過泉州「僧兵」的記載。因此,「僧兵」不只少林寺獨有,全國很多地方都有,泉州更多。況且,據嵩山少林寺碑文中記載,「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後,唐太宗只封給這些僧人以官銜,賜田地,頒布聖旨加以表揚,並沒有特別叫少林寺組織僧兵,給予編制。)據此,經國家文物局批准,1990年12月,福建省考古隊對九蓮山寺院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出土了「真覺大師 革隹 堤之塔、林泉院、天佑」唐代石刻和「長興四年歲次癸巳正月」等字樣的南唐陶質鴟尾等珍貴的歷史文物。
1992年4月25日,南少林遺址論證會暨重建莆田九蓮山南少林寺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1998年12月8日,九蓮山南少林寺重建工程竣工,開始向海內外開放。
為了更好發展莆田南少林,2007年莆田南少林寺恢復宗教活動。 1986年,莆田市在西天尾鎮北部層巒疊嶂中的九蓮山麓發現一處古建築遺址,以及五口建造於北宋年間的大型花崗岩石槽殘碑、石柱等,學者們從石槽長226厘米、寬100厘米,槽旁刻有「諸羅漢浴煎茶散」字樣,判斷這是僧兵治療傷病用的石槽,又從殘碑、石柱上的「林泉院」、「寺山界」字樣,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口重達數千斤的宋代石槽,槽上刻有「當院僧兵永其佳其合共造石槽一口」,推測此遺址可能是南少林寺遺址。
九蓮山南少林寺海拔500多米,地形酷似河南的山間盆地,居九華山脈中段,地勢十分險要,是理想的兵家用武之地。山間盆地小平原,耕植可以自給,大本營離各個隘口不過數里之遙;且坡度平緩,如有軍情,到隘口憑險據守不過片刻功夫。從地理形勢上看,林山實在是個易守難攻的藏龍卧虎之地。寺區周圍有朱山、樟江、寨頭等10多個山寨。目前各寨遺址均存。山頭尾和梧桐山還有高三、四十米頗為壯觀的山澗瀑布。少林寺遺址正處在九蓮山盆地的中心,寺院的基地有兩三萬多平方米,十方叢林的氣度可想而知。清初,南少林寺因在反清復明斗爭中與天地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清王朝深為忌恨,遣兵焚毀,莆田南少林寺從此湮沒於歷史煙塵之中。
1992年4月25日,莆田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向外界宣布發現南少林寺遺址,中國佛教會理事、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德禪大師出席新聞發布會,他根據先輩叮囑,暫定了林泉院即南少林寺,並贈送了「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九蓮山下」的親筆題詞。現在,莆田南少林寺已初具規模,大雄寶殿、天王殿、鍾鼓樓、山門以及趙撲初題額的「南少林」牌坊等,巍峨壯觀,金碧輝煌。周圍的古竹寺、霞梧院、九蓮岩等大小寺院環繞著南少林寺,形成氣勢昂揚的寺院群落,重現了當年十方叢林的恢宏氣度。唯一的遺憾是所有記載只是「林泉院」的痕跡,並無記載「少林寺」的字樣,還是不能服眾。
南少林景區,有南少林寺、九華疊翠、紫霄怪石、關帝廟等自然景觀,還有九牧祖祠、澄渚書堂、九華山摩崖「蟲文鳥篆」的仙篆文字,更有海上女神林默娘、三一教創始者林兆恩、民族英雄林則徐、著名理學家朱熹的史跡和石刻等人文景觀。大量豐富而有價值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將被進一步挖掘整理和開發利用,將再投入2.3億元設計建造30多個景點,形成一個環境優美、設施完備、涉外服務發達、集旅遊、朝聖、度假、輕工、商貿等為一體化的旅遊名勝度假區。
福清少林寺
福清少林寺坐落在福清市東張鎮新寧里肖林村。遺址寺院依山建成,有多座台階,馬廄、練功場、少林僧人墓葬等。寺前的石板橋刻有「少林院沙門謹募眾緣,共發心德,舍造下洋石橋一間」石碑。宋,明歷史皆有記載。1993年5月,專家們在《三山志》的福清縣寺觀中找到:「新寧里,少林院。」緊接著,清朝乾隆年間欽定《四庫全書》同樣記載著「新寧里,少林院」。民國二十年版的《福清縣全圖在新寧里西北部位置上,也標注著「少林」。
目前對南少林最權威客觀的資料當屬北京科影廠的《發現之旅—南少林之謎》,由於全文過長,為方便讀者了解結果,僅把全片的開頭、中間重要的發現、最終的結論列出,有興趣了解詳情的讀者可以網路一下「發現之旅—南少林之謎」。
片頭語
「天下功夫出少林」,以「南拳北腿」著稱的南北兩座少林寺院的僧人,匡扶正義,歷次救國家於危難之中。然而,少林寺難逃被焚燒的命運。一千多年過去了,當年赫赫聲名的南北兩少林寺,只留下北少林依然屹立在嵩山之上,香火旺盛,南少林寺此刻卻銷聲匿跡了。為此,人們開始了歷史的追蹤。
相傳,公元1674年,康熙突然下旨三千御林軍火燒南少林!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其中必定有著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
於是,莆田最先開始了他們的尋找,在林山村中,文物普查隊發現了一口刻有「僧兵」銘文的北宋石槽。有關專家論證,「僧兵」是南少林寺獨有的編制。從而,推斷出石槽的所在地——林泉院就是傳說中的南少林。然而,泉州的兩本祖譜——《清源金氏族譜》和《西山雜志》更有詳細記載,泉州存在過一座規模宏大的少林寺。不料,此時的福清出示了更為確鑿的證據,出土的文物、古代的地圖、以及相關的文獻資料,一致指向福清的確存在著一座少林院。
然而,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教授羅炤的研究發現,卻讓南少林之謎進入了更深層次的探索。羅炤發現了福建閩南小鎮的一種幾乎絕跡的特殊的佛教派別——香花僧。香花僧也侍奉佛祖,為民眾做喪喜事,宏揚佛法。但卻有不同於正宗的佛教叢林的地方,他們可以殺生吃葷,可以娶妻生子。奇怪的是,香花僧的傳人,有一本神秘的秘典——香花僧秘典。這本秘典中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它揭開了兩百多年前的一個夜晚,南少林寺為何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以及寺院遺址的真正所在地。
中間重要的發現
在北京的清宮檔案庫里,收藏著一本嘉慶十六年,清政府在廣西東蘭州姚大羔家查獲的天地會《會薄》。
《會薄》中記錄了天地會創立的一段悲壯歷史,這就是著名的「西魯故事「。
康熙十三年,西魯國入侵國境,朝臣官兵抵擋不住,朝廷張貼皇榜招募天下勇士,許諾退兵者封侯賜爵。南少林寺僧自願揭榜請纓,奮勇殺敵衛國。不料得勝回朝後,康熙卻火燒少林寺,屠殺僧人,僥幸逃脫的五個和尚歃血盟誓「反清復明」,組織天地會,為死難者報仇。
天地會又名三點會、哥老會、小刀會等,其內部統稱「洪門」。在清朝二百六十七年的統治期間內,天地會一刻也未停止它的「反清復明」的斗爭。太平天國起義、辛亥革命都與天地會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遺憾的是,天地會的《會薄》中並未記載南少林寺的所在地。
1986年8月,莆田縣的文物普查隊來到西天尾鎮林山村進行文物普查。在林山村村口,一口置於露天的石槽馬上引起了文物普查隊的注意。經普查隊考證,這口石槽造自北宋中期。石槽上「僧兵」這兩個異常醒目的漢字讓普查隊員不禁產生疑惑。第二天,文物普查隊發現了另一塊北宋石槽,上面刻著「諸羅漢浴煎茶散」字樣。自古以來,中國佛教界常把有道僧人喻為羅漢,從石刻的表面意思猜測,這口北宋石槽,極有可能是寺院僧人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工具。然而,僅憑幾口北宋石槽,是無法證明,那座消失了幾百年的南少林就在林山村的。專家們開始從大量歷史文獻中尋找,但沒有發現絲毫有關少林寺的記載。1990年12月1日,福建省考古隊進入林山村「林泉院」的遺址,開始了第一期的發掘工程。發現了塊建塔時作為標志的基石,碑上的漢字清晰可辯:「真覺大師難提之塔,林泉院,天佑」。這個碑至少說明兩個問題,一個是寺院名稱叫林泉院,第二個是說明這個寺院至少在唐末就已經存在了。考古報告顯示,「林泉院」遺址始於北宋之前,毀於清初。這與傳說中的「南少林」始於唐,毀於清的年代大致相同。但專家們翻遍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均沒有找到林泉院與少林寺相關的記載。
莆田的專家們認為,經過科學考證,已經證明了林山村中,存在著一座規模宏大的武僧寺院——林泉院,而這座林泉院就是傳說中的南少林。
泉州知名史學家—陳泗東反駁有關莆田「僧兵」的說法。陳泗東認為:凡和尚組成的軍隊,皆稱「僧兵」。而僧兵不只少林寺獨有,其他寺院也有。在明顧炎武的《日知錄》中記載,除少林寺有僧兵之外,許多地方在歷史上都有出現過僧兵。而《夢觀集》中也出現過泉州「僧兵」的記載。因此,「僧兵」不只少林寺獨有,全國很多地方都有,泉州更多。況且,據嵩山少林寺碑文中記載,「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後,唐太宗只封給這些僧人以官銜,賜田地,頒布聖旨加以表揚,並沒有特別叫少林寺組織僧兵,給予編制。60年代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系的周焜民,對古文字的語法頗有研究。他也感到文字不符合古代漢語的語言規范,當院僧兵,那個兵字,其實是其他的「其」字,它應當斷句為:當院僧,其永,其津,其合,共造石槽一口。
「僧兵」的偽證之說引起了海內外專家對泉州的關注。此時,泉州的幾位專家聯合聲明,真正的南少林寺不在莆田而在泉州。一本明代無名人士撰寫的手抄本——《清源金氏族譜》的附錄《麗史》中有一段是這樣的記載:明朝,泉州書生伊楚玉曾在一寺院讀書,經常從富翁凌氏的門前經過,後與凌氏的女兒相遇並產生愛慕之情的故事。而伊楚玉讀書所在的寺院正是泉州少林寺。相傳,泉州在唐朝年間就存在一座少林寺,少林寺的僧人個個武功高強,歷代以來一直匡扶正義、愛國愛民,最後為反抗清朝壓迫歷盡坎坷,終被焚毀。清咸豐丙辰年間,東禪寺主持幻空曾手書一塊「少林古績」山門匾額。
泉州東禪寺的始建年代和廢棄的年代,與傳說中的南少林大致相符,最重要的是,這里曾經存在過一塊清朝年間《少林古績》的匾額。從這塊匾額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東禪寺就是少林寺的古代遺跡。
據近代武術名著《少林拳秘訣》中記載:「國內有兩少林,一在中州,一在閩中」。『中州』指的是嵩山少林寺。而『閩中』則指福建的中部。從福建的地圖上看,莆田和福清都屬於閩中。劉福鑄的文章中寫到:在福清的新寧里有座少林院。1993年5月,專家們在《三山志》的福清縣寺觀中找到:「新寧里,少林院。」緊接著,清朝乾隆年間欽定《四庫全書》同樣記載著「新寧里,少林院」。專家們看見了民國二十年版的《福清縣全圖》。在新寧里西北部位置上,標注著「少林」。
這時,陳泗東也看見了《西山雜志》,《西山雜志》是蔡永蒹在清嘉慶年間撰寫的手抄本。該書中赫然記載了:唐初,嵩山少林寺派救唐王的十三棍僧之一—智空前來福建興建分寺,而這座分寺就坐落在清源山麓。俞大猷曾在自己所著的《正氣唐集》中記載:嘉靖辛巳年,俞大猷途經嵩山少林寺。在觀看了上千位以精通劍術知名的武僧表演後認為:少林寺以劍技名天下,但現在真訣皆失。後來,俞大猷應方丈的邀請回傳少林棍法給北少林。如此看來,俞大猷小時在清源山上所學的武術,很可能就是少林拳法,並且泉州少林寺也很可能就在清源山上。按照《西山雜志》中的記載,泉州的清源山上有座少林寺,而且寺中的僧人精通少林拳法。陳泗東依此斷定,泉州少林寺就是傳說中的南少林。
1993年6月4日,陳華光等人依據民國三十二年版,的《福清縣全圖》中所標注少林的位置,來到福清東張鎮。專家們驚訝地發現這個偏僻的小山村有不但有座少林寺,而且還有少林橋、少林溪,並找到了「少林院」等漢字。緊接著,人們在村西口處,又發現了一口大石盂。石盂上同樣刻有「少林當山僧」的銘文。
1995年7月,福建省和福州市考古隊來到了福清少林院的遺址。他們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進行了,為時一年半的艱苦發掘工作。從出土文物的考證,史料的記載等方面來看,福清少林寺,無疑就是傳說中的「南少林」。
1993年6月,羅炤來到漳州市東山縣的銅陵鎮。銅陵鎮鎮政府坐著一批天地會研究人員。其中坐著一位清癯的僧人。研究會人員介紹說,這位僧人是釋道裕法師,他是東明寺的主持。
沒有料到的是,這位釋道裕法師一語驚人:清源九座寺是真正的南少林,九座寺到東山建分寺為古來寺,是為了反清復明。古來寺在康熙時創建了香花僧。道裕拿出了一本手抄本《古來寺贊集》(《香花僧秘典》),它是古來寺的香花僧做佛事時唱經所用。上面記的內容和天地會的會簿有聯系,但是遠遠比天地會的會簿要嚴密得多,內容也更加的具體,真實性更強。據上面記載,古來寺源自興化清源九座寺,唐懿宗咸通年間,正覺禪師號智廣上人倡建,凡寺舍九座相連,故稱九座寺。寺僧五百餘眾,有南少林之譽。這是迄今為止,這是一本明確記載「南少林「的古代書籍。根據上面記載:」九座寺位於興化清源」,《莆田縣志》記載:明正統十三年撤興化縣,入莆田縣。莆田仙游縣鳳山鄉中確有九座寺。此寺又名太平禪院,原是九座寺院相連,故又稱九座寺。
然而,在《九座寺開科禪師語錄》這本古書中,還有這樣的一段記載:九座寺,於明朝嘉靖時期被倭賊火焚。這和《香花僧秘典》記載南少林的毀滅時間是康熙十三年明顯不符。如果按照這樣的說法,那麼,九座寺的焚毀與《香花僧秘典》中的火燒少林寺毫無關系。
經考證,《香花僧秘典》是一本極為珍貴的天地會「會簿」。那麼,火燒少林寺的故事究竟在歷史上有沒發生過?
專家做出如下解答:真正的火燒少林寺應該是沒有,如果一定要聯系的話,可能就跟康熙時期遷界,為了防止鄭成功和大陸的聯系,為了隔斷鄭成功的經濟來源,所以在康熙時期幾次把沿海幾十里的居民,都遷到內地,在遷界的時候,東山全部被遷到了大陸。在東山銅陵鎮發生過悲慘的故事,大概古來寺也就被燒掉了。也許這個火燒少林寺和遷界中古來寺被毀有關系。 明朝末期,閩南地區的十八位不同姓氏的兄弟,以「萬」為姓結義成萬姓集團。事實上,萬姓集團里是以萬禮為首,道宗為軍師的一個秘密團體。後來,萬姓集團投靠鄭成功並屢建戰功,很快成為鄭成功反清軍隊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在一場著名的南京戰役中,由於鄭成功指導思想的錯誤,萬禮的軍隊潰敗,萬禮戰死。 在這次戰役失敗中,萬禮戰死了,戰死以後,鄭成功回到廈門建立忠臣廟,本來是把萬禮的牌位作為忠臣來祭祀的,後來聽人攻擊萬禮,說萬禮不是戰死的,是逃跑,給淹死了,鄭成功把萬禮神位從忠臣廟里移出來了,這件事情是萬姓集團和鄭成功決裂的一個重要的導火線,重要的轉折點。因為把萬禮的神位從忠臣廟移出來,這是一個極大的侮辱,對於萬姓集團來說,道宗和萬禮的結義弟兄們不能接受的。當時萬姓集團是駐守在福建東山,這是鄭成功的一個戰略據點,結果道宗是主謀,萬姓集團在萬禮神位撤出忠臣廟之後,就叛鄭降清了。 然而,當蔡祿和郭義降清之後,康熙卻將蔡祿及其親信全部殺害。這恰恰是康熙13年的事情,這樣萬姓集團又跟清朝,結下了新的仇恨,所以,道宗後來又出現在清朝和鄭經的部隊的戰場上,為戰死者收屍。此時的道宗又回到了反清的立場。 反清、降清、又反清,這一段曲折的歷史,和清朝新的仇恨,這個怎麼能對外人明白的講出來呢,就用西魯的故事,用康熙皇帝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故事掩蓋過去了。 歷史的真相是,國家民族的仇恨,胞兄盟弟的慘死之恨,促使道宗立志定要洗雪追報,但眼前的政治軍事局勢復雜多變,未來難以把握,需要激勵徒眾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忘血仇,堅持反清,這就需要傳下口頭與文字的囑托。於是以道宗為中心,前有萬禮、後有蔡祿,這一曲壯烈而又曲折的歷史悲歌。納入九座寺的南少林僧人南下東山開辟古來寺、並且古來寺確在清康熙的幾次遷界,被焚毀過的框架之中。因此,火燒少林寺、僧人南逃的故事便應運而生。
南少林是隨著天地會的傳播才傳播開來的,而天地會的產生是跟香花僧有密切的關系,而香花僧秘典里明確地說仙游九座寺,有南少林之譽。我個人認為,如果從歷史學的角度研究南少林的問題,這個南少林就是仙游九座寺。但是真正把南少林文化傳播開來,應該是東山、雲霄、詔安,甚至包括漳浦,這幾個縣和古來寺有關系的香花僧,是他們傳播出去。
最終的結論
至今為止,福建出現六座少林寺,仙游的九座寺、東山的古來寺、詔安的長林寺、福清少林寺、泉州東禪少林寺以及莆田林泉院,究竟哪一座才是傳說中的『南少林』呢?
人們注意到,《西山雜志》中提到少林寺建於泉州清源山麓,而《香花僧秘典》中的九座寺,位於興化清源。福清少林院的所在地東張鎮,在歷史上也曾經被稱為清源里。那麼,三座寺院的所在地都曾經被稱為「清源」,這僅僅是一種巧合嗎?(再從地圖上來看,福清臨近莆田,公元980,清源里歸興化縣管轄。仙游就在泉州的北邊,公元742年,仙游隸屬泉州管轄,當時的泉州名為清源郡,而原清源則改名為仙游。)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由於朝代的更替,地域名稱和管轄范圍的變動,致使南少林遺址始終謎案重重。當然,也可以有另一種解釋,那座神秘的「南少林」,應是福建多座寺院的化身。

4. 南少林在哪裡 南少林在哪裡位置

南少林寺位於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九蓮山林山村,距市區約17公里。南少林寺前身名「林泉寺」,始建於南朝陳永定元年。唐朝初年,少林十三棍僧中的道廣、僧滿、僧廣三人帶少林僧兵五百到福建平定海盜,他們在福建除暴安良、弘揚佛法、廣度有情,當地居民更加安居樂業,深情挽留道廣等人。

唐王李世民念十三棍僧救駕之功,恩准就地另建少林分寺,史稱「南少林寺」。莆田南少林寺,以南少林禪武文化為核心,融合南少林自然資源和獨特的「南拳」「禪修」「禪武」「禪茶」「禪醫」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成為莆田市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景觀點之一。

5. 南少林在哪裡

南少林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清源山,距市區約17公里。南少林寺前身名「林泉寺」,建於南朝永定年間,唐初因十三棍僧救唐主有功,太宗皇帝特敕北少林曇宗方丈,在南方建少林寺,稱為南少林寺。

6. 南少林在哪裡

南少林位於莆田荔城區西天尾鎮九蓮山林山村,海拔500多米,地形酷似河南的山間盆地。

對於少林寺我們並不陌生,在武俠影視劇裡面經常會被提到。那麼一般我們常說南少林在哪裡呢?下面給大傢具體的介紹一下。

詳細內容

7. 南少林寺在哪裡

鎮國東禪寺,俗稱南少林位於泉州清源山東麓,相傳為曾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閩所建。歷史上的泉州南少林寺是一個龐大建築群,共有十三進落,東至東岳山麓,西至東門護城河,南至東湖,北至伊斯蘭墓地,現存的東禪少林寺僅是泉州少林寺的一小部分。

南少林寺,百多年前辛亥革命時期的革命黨人陶成章在他的《教會源流考》一書中曾經說過「福建也有少林寺,然與河南少林寺不同。另外,清末以來,一本在廣大習武者中產生極大影響的《少林拳術秘訣》在它的第十二章中也記載,當時國內有兩座少林,一座在宗中,一座在閩中。



(7)工業大學的南少林在哪裡擴展閱讀:

鎮國東禪寺始建於唐乾符年間、盛於兩宋、幾經興廢。但南少林武術也隨著這些組織廣播海內,拳派遠播,同時期,明清泉州港衰落。

南少林武術也隨著泉州移民潮遠播海外,枝繁葉茂,影響廣泛,泉州是南少林武術的發祥地,武術活動歷史悠久,以南少林武術為代表的武術文化是泉州文化積淀的重要組成部分。

8. 南少林到底是在哪裡呢

南少林寺位於莆田荔城區西天尾鎮九蓮山林山村。

南少林寺前身名「林泉寺」,建於南朝永定年間(公元577年),唐初因十三棍僧救唐主有功,太宗皇帝特敕北少林曇宗方丈,在南方建少林寺,稱為南少林寺。

1986年考古學家挖掘發現南少林寺遺址;1992年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准莆田市政府在遺址上重建南少林寺;1998年莆田南少林寺重建竣工。

2006年南少林寺恢復宗教活動,莆田市政府禮請時任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的學誠大和尚主持寺院工作;2012年12月29日南少林寺舉行了盛大了升座儀式,空性法師榮膺南少林寺方丈,學誠大和尚為空性法師送座。

(8)工業大學的南少林在哪裡擴展閱讀:

寺廟很有些來歷,相傳為曾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閩所建。泉州少林寺始建於唐朝,興盛於兩宋,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

有著這么顯赫的歷史,當地人也就自然認定這里就是「南北少林」中的「南少林」所在地了。

自稱是「南少林」的,在福建有四個地方,分別是泉州少林寺;莆田少林寺;福清少林寺;九座寺。泉州少林寺,只能算是四個「南少林」候選者之一。

9. 南少林在哪裡

在南少林的爭論中,擁有最多贊同者的是三座古寺,一為莆田少林寺,一為泉州少林寺,一為福清少林寺(至今為止,福建出現六座少林寺,仙游的九座寺、東山的古來寺、詔安的長林寺、福清少林寺、泉州東禪少林寺以及莆田林泉院)。
南少林寺遺址位於福建莆田市西天尾鎮九蓮山林山村,距市區約17公里。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大師,他根據先輩叮囑,確定了莆田縣林泉院即南少林寺,並贈送了「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九蓮山下」的親筆題詞。南少林寺位於莆田市西天尾鎮九蓮山麓。

閱讀全文

與工業大學的南少林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三系換翼子板多少錢 瀏覽:103
玉林工業品附近哪裡有賣鞋的 瀏覽:711
大連哪個地方賣汽車配件的多 瀏覽:725
大汽車鑰匙在哪裡 瀏覽:137
汽車的轉動系統一般質保多久 瀏覽:907
賓士glc怎麼用手機無線投屏導航 瀏覽:418
有哪些國家掌握了第四次工業 瀏覽:176
阜南縣六里工業園區有什麼好玩的 瀏覽:233
賓士怎麼檢測胎壓 瀏覽:253
寶馬如何更換水箱水 瀏覽:283
怎麼玩武當廟里的遙控汽車 瀏覽:779
小手工業改造經歷了哪些階段 瀏覽:167
寶馬750怎麼開 瀏覽:805
賓士定製噴漆多少錢 瀏覽:875
進口賓士零件都有哪些 瀏覽:496
長治哪裡可以解除汽車防盜報警 瀏覽:500
寶馬平價的車型有哪些 瀏覽:588
奧迪更新導航多少錢 瀏覽:598
共軌工業主板一般多少錢 瀏覽:873
買燃油汽車要什麼費用 瀏覽: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