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有哪些工業品
松下索尼的電器
豐田
日產
雅馬哈
鈴木的汽車製造
三菱重工等
更多的工業品你可以登陸商業搜索引擎去看看!
B. 日本的主要出口產品是什麼
日貨清單及替換產品
日本產品品牌清單]
(1)數碼照相機和數碼攝像機
推薦替代品牌:中國聯想、韓國三星
(2)汽車
本田、豐田、鈴木、日產、三菱。(這些公司是日本重工業的支柱,也是日本
主要武器裝備製造商,他們壯大就是日本軍事工業的壯大。)
品牌大致如下:豐田_TOYOTA、威馳_Vios、風度_Cefiro、本田_HONDA、尼桑
_Nissan、途樂_Patrol、馬自達_Mazda、日產_Nissan、佳奔_Urvan、三菱
_MITSUBISHI、藍鳥_Nissan、陽光_Sunny、十五鈴_ISUZU、宏達_HONDA、奇駿
_X-trail、鈴木_SUZUKI、凌治_Harrier、碧蓮_Civilian
推薦替代品牌:
低檔品牌:福萊爾、吉利
中檔品牌:紅旗、大眾、現代、別克賽歐、菲亞特、斯科達等
高檔品牌:中華、賓士、寶馬、奧迪等
(3)電器類
JVC、松下、東芝、卡西歐等
推薦替代品牌:
長虹、TCL、春蘭、廈新等
(4)餐飲類:
吉野家(連鎖快餐)、味千拉麵等。日本人的食品中看不中吃,不說也罷。
推薦替代品牌:
韓國燒烤等
(5)計算機類
東芝、NEC、SONY
推薦替代品牌:
聯想、方正、IBM、DELL等
(6)手機類
松下、索愛、NEC、京瓷
推薦替代品牌:
夏新、波導、TCL、康佳、聯想
(7)家用電器及辦工器材類
索尼SONY、佳能CANON、JVCTDK、松下_Panasonic、卡西歐_CASIO、建伍
_KENWOOD、愛華_aiwa、精工_SIEKO、尼康_NIKON、日立_HITACHI、兄弟
_Brother、先鋒_Pioneer、東芝_TOSHIBA、八重洲_YAESU、阿爾派
_ALPINENEC、百樂NTT、美能達_Minolta、斑馬_ZEBRAKDDI、奧林巴斯
_Olympus、蜻蜓_DragonflyDoCoMo、夏普_SHARP、富士通_FUJITSUTUKA、愛普
生_EPSON、美上美_MITSUMIJ-PHONE、理光_Ricoh、京瓷_Kyocera、柯尼卡
_KONIKA、三洋_Sanyo
推薦替代品牌:很多,略。
(8)化妝品及日常洗化類
資生堂_SHISEIDO、DHCMILD、花王_KAO、獅王_LION、詩芬_sifone、碧柔
_Biore、多芬_Dove、樂而雅_Laurier、高絲_KOSE、naturgo
推薦替代品牌:很多,略。
(9)煙酒及食品等
柔和七星、明治食品、四洲食品、麒麟啤酒、午後紅茶LUCIDO、朝日啤酒、
BOSS咖啡、日清食品、日本酒、雪印食品、Suntory茶、味千拉麵 推薦替代品
牌:很多,略。
(10)服裝等
美津濃_MIZUNO、愛斯克斯、日高_NIKKO、華高青山洋服(服飾)
推薦替代品牌:很多,略。
(11)百貨
伊藤洋華堂_Ito、Yokado_成都、華堂_Ito、Yokado_北京
(12)綜合
立邦油漆_NIPPON、TOTO衛浴、富士膠卷、FUJIFILM、松本電工、愛眼眼鏡、精
工眼鏡、橫濱輪胎、第一生命(制葯)、武田葯品、太田胃葯、森永化工、OKI
(針打)、 野*(眼鏡)、 伊都錦
C. 日本的工業生產特點是什麼
豐田式模式
近些年,日本大多數大型工業企業,逐步向豐田式工業模式過渡。
豐田式模式就是,核心技術和部件的開發生產自己掌握,配件生產委託子公司或專門生產廠家。
自己負責組裝以及系統整體整合。
子公司或廠家負責配送。
為減少配送成本,專門廠家或子公司都遷到組裝廠周圍,呈衛星分布。
D. 日本的工業類型是什麼大量進口什麼大量出口什麼原因是什麼
日本工業大量進口的是能源,原材料,大量出口的是精密儀器、汽車之類。
由於日本地理狹小,能源和原材料基本上不出產,故必須靠進口,從二戰以來,日本的機械、電子、精密儀器和美國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加上重視人才、教育,故很多高科技的東西日本人都能生產。
E. 日本埃及俄羅斯法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的主要出口產品
日本:汽車,攝像機,數碼照相機等工業完全品即高新電子科技產品。『經濟總量世界第二,經濟十分發達,遠景不太樂觀,過於依賴進口資源』
重要城市:東京,大阪,神戶,札幌,橫濱,京都等
埃及:石油,棉花,蔬果等初級工業產品和農產品『經濟發展迅猛,但經濟短時期內發展放緩,前景較好』
重要城市:開羅,亞歷山大,賽德港,吉薩等
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煤,鐵等初級礦產資源和武器等重工業產品。『經濟過於依賴礦產資源, 重工業發達,輕工業落後,但經濟發張勢頭良好,具有較大競爭力』
重要城市:莫斯科,聖彼得堡,弗拉迪沃斯托克,伏爾加格勒等
法國:蔬果,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和軍火等綜合產品以製造業為主。『發展全球經濟,經濟實力雄厚,經濟增長在發達國家內屬於較快水平』
重要城市:巴黎,里昂,馬塞 里爾 圖盧茲 尼斯 南特 波爾多 等
美國:玉米,乳肉,小麥,大豆,煤炭,鋼鐵,食品機械、汽車、化工產品等以農業和工業為主的綜合產品『全球頭號經濟強國,經濟為全球經濟,但發展空間相對較小,近年來,經濟發展緩慢,出現負增長』
重要城市:紐約,華盛頓,洛杉磯,西雅圖,波士頓,舊金山,亞特蘭大等
巴西:咖啡,劍麻,香蕉,蔗糖 ,煤炭,鐵等初級產品,以農業和初級資源產品為主『新興發展中國家的黑馬,近年來經濟發展迅猛,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重要城市:里約熱內盧,巴西利亞,聖保羅等
澳大利亞:煤炭,鈾,鋼鐵等礦產資源,和羊毛,牛肉等農業產品。『老牌發達國家,經濟增長處於發達國家前列,資源豐富,競爭力明顯,經濟增長保持強勢態勢』
重要城市:堪培拉,悉尼,墨爾本,珀斯等
希望以上對你有用
F. 日本工業原料依賴什麼工業產品依靠什麼市場
日本主要工業原料有煤,石油,鐵, 銅,鎳, 鋁土,鉛鋅
但主要都是進口
煤炭,石油主要來自中國,沙特,美國等
鐵來自中國和澳大利亞等
銅來自澳大利亞,非洲,美洲
鎳和鋁土來自美洲和澳大利亞等
鉛鋅來自澳大利亞,南美(智利,阿根廷等)
日本的重工業包括金屬工業、機械工業、化學工業;輕工業包括紡織工業、食品工業、制窯業、紙和紙漿及其他工業。1997年機械工業占工業總生產的44.7%,金屬佔12.4%,食品佔10.9%,化學佔10.3%,紡織佔2.8%,其他佔18.9%。日本工業產品性能優良,在海外市場十分暢銷。進入80年代,隨著日本工業產品大量銷往國外,日本的貿易順差不斷增長,和各國的貿易摩擦日益增多。為減少貿易順差,日本企業開始進軍歐美市場,在當地成立公司,當地采購、當地生產。1985年以後,日元急劇升值,日本產品的價格競爭力相對下降,出口廠家紛紛將工廠遷往人工費低廉的亞洲各國,降低生產成本,日本製造業的海外生產大幅增加。但是,隨著工廠逐步向海外轉移,導致國內生產下降,即所謂的「產業空洞化」。目前最大的工業產品輸出地是中國。
G. 日本主要輸出什麼產品
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工業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賴進口,製成品大量銷售到海外市場.對外貿易主要面向美國、中國及歐洲各國.根據題意.
故選:B.
H. 日本主要工業品對外貿易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日本對外貿易的新特點
1.出現「脫歐返亞」的勢頭
1995年日本對亞洲的出口額為1 569.9億美元,占日本出口總額的39.75%,超過了日本對美國的出口(1 175.4億美元);對亞洲的貿易順差高達616.5億美元,占日本貿易順差的50.8%,超過了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現在亞洲已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
1996年日本對亞洲的貿易順差,時隔9年以後還首次出現了下降。日本大藏省貿易統計報告稱,1996年1~9月,日本對亞洲的貿易順差比上年同期減少18.5%,其原因是日本來自亞洲生產據點的電子儀器、機械零部件等進口急劇增加。1995年日本對亞洲的貿易順差高達6.6萬億日元,相當於日本同期對美國貿易順差的1.5倍。然而,1996年日本對亞洲的進口額開始大幅度超過出口額,1~9月日本對亞洲的出口額僅為3.99萬億日元,比去年同期的4.9萬億日元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對東盟貿易順差減少了15.5%;對亞洲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貿易順差減少了1%;對中國的貿易出超卻持續增長,增長幅度高達60.7%。
1997年新年伊始,橋本首相不顧國內股市連續暴跌和駐秘魯大使館的「人質事件"仍處於膠著狀態等諸多要務,風塵僕僕地訪問了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和新加坡5國。這一舉動也進一步表明了日本的返亞傾向。
2.出口商品結構出現了以出口成品為主轉向以出口零部件為主
近幾年,由於企業生產據點的海外轉移,東亞以家電產品為中心的生產不斷擴大,替代了日本的出口。同時,也構成了生產所需零部件從日本進口的態勢,使日本的生產資料出口增加,而耐用消費品則相對減少。日本從集中出口彩電、錄音機等特定成品,轉向出口海外生產所需的零部件。
3.採取新的高技術出口管理體制
從1996年日本開始實行新引進的「KNOW」管理體制。「KNOW」管理體制是一種為防止大規模殺傷武器擴散,讓企業負擔起自我管理義務的出口管理體制。在「KNOW」管理體制下,連普通計算機、半導體、機床等都被列入出口審查名簿。這一新管理體制的實施使本來在高技術出口方面就縮手縮腳的日本企業,有可能變得更加消極。
4.進口出現較強的增長勢頭
據日本大藏省的貿易統計數字顯示,表明進口量動向的進口數量指數,從1994年大幅度上升,繼該年比上一年增加13.5%之後,1995年又增加了12.5%。
5.製成品的進口比重大幅度提高
在進口結構中,製成品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由於海外據點的逆進口持續增加,日本之成品的進口比重從1990年的50%,上升到1995年的近60%,纖維、精密機械、電氣機械產品的進口比重增長更高。
1994年,汽車進口增長了近55%。在彩色電視機市場上,進口產品攫取了55%的市場份額。在棉織品市場上,進口產品攫取了80%的市場份額。
日本的服裝進口1995年達21.12億件,比上年增長16.75%,近幾年來,由於進口持續增長,而國內產量下降,在1995年的日本國內市場的服裝供應量中,進口產品的比重已增至64%。自1993年以來,進口服裝的比例已超過國產服裝,並呈上升趨勢,1995年日本市場進口服裝的數量已是日國產服裝數量的1.78倍。
I. 日本哪個港口出口鋼材到中國比較劃算
神戶港口,神戶和橫濱的日本兩個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日本同中國的貿易有很大發展。從中國輸入的商品有服裝、石油、煤炭、棉花、水產品和蔬菜等。向中國輸出的商品有鋼材、電子產品和其他工業產品。 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首都東京在關東平原的南部,東京灣的西北岸
J. 日本工業品出口佔比最大的產品
日本工業品出口佔比最大的產品是汽車。
2020年日本每種出口類別在日本整體出口中所佔百分比,汽車占日本總出口的19.1%,機械包括計算機,占日本總出口的19%,電氣機械和設備占日本總出口的16%,光學,技術,醫療設備占日本總出口的5.8%。
2020年,日本對全球出口前5大商品(大類)分別是「機電產品」、「運輸設備」、「化工產品」、「賤金屬及製品」、「未分類」,前5大商品(大類)出口額合計達5138.3億美元,同比下降9.5%,佔比合計達80.1%,較上年同期下降0.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