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能源行業包括哪些產業
石油燃料 燃料油 汽油 柴油 航空煤油
液化石油氣 其它潤滑油(脂) 車用潤滑油 工業潤滑油 潤滑脂 其它石油加工設備 鑽采設備 煉化設備 其它石油製品 石油蠟 瀝青 石油焦 其它 溶劑油 天然氣
燃氣設備原煤 煙煤 肥煤 瘦煤 貧煤 貧瘦煤 焦煤 1/3焦煤
氣煤 不粘煤 弱粘煤 長焰煤 無煙煤 褐煤 其它煤礦設備 採煤機 輸送機 支護設備 安全裝備與檢測儀器
通風及除塵設備 煤炭洗選設備 其他煤礦設備 電池 干電池 鋅錳電池 鉛酸蓄電池 鎳氫電池 鎳鎘電池
光電池 鋰電池 燃料電池 太陽能電池 充電電池
手機電池 紐扣電池 電動車電池 電池材料
電池零配件 電池組配件 充電器 電池生產設備
電池檢測設備 其它 應急充電器 電池充電器發電機、發電機組 柴油發電機組 汽油發電機組 燃氣發電機組
風力發電機組 水力發電機組 太陽能發電機組
燃煤發電機組 熱力發電機組 各種動力設備
發電機組零部件 同步發電機 其它鍋爐 燃氣鍋爐 燃油鍋爐 燃煤鍋爐 蒸汽鍋爐 熱水鍋爐 電鍋爐 其它 氣體 工業燃氣 其它太陽能設備 太陽能燈 太陽能路燈 太陽能草坪燈
太陽能庭院燈 太陽能樹脂(石頭)燈 太陽能廣告燈 太陽能應急燈 太陽能工藝燈 太陽能迷你燈
太陽能障礙物標志燈 太陽能黃閃警示燈 其它
太陽能電池板 單晶硅太陽能電池 太陽灶
多晶硅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晶元 太陽能熱水器
太陽燈箱廣告牌 太陽能手電筒 太陽能充電器
太陽能控制器 風光互補供電系統 其它 UPS與電源 儀用電源 直流穩壓電源 交流穩壓電源
逆變穩壓電源 穩頻穩壓電源 不間斷電源
其它儀用電源 UPS 開關電源 移動電源 便攜電源 節能設備 通用型節電器 路燈節電器 照明節電器
電機節電器 風機節電器 水泵節電器
空調系統專用節電器 家用節電器 衣車節電器
油田抽油機節電器 節電器 其它泵 離心泵 螺桿泵 潛水泵 齒輪油泵 排污泵 泥漿泵 高壓泵 真空泵 漩渦泵 磁力泵 驅動泵 泵配件
其它 閥門 執行器 變頻器輸電設備及材料 電線 電纜 鋁絞線 電表 開關 防雷器 電機
組合式變電站
在人類的生活和勞動環境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能量的轉化和傳遞。凡是能夠為人類提供某種形式能量的物質或物質的轉換運動過程,都稱為能源。它們滿足了人類對熱能、電能、機械能、化學能等各種形式能量的需要,是人類經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技術基礎。凡是以現存形式存在於自然界,可直接取得而不改變其基本形態的天然能源,統稱為一次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油頁岩、水能、生物能、風能、海洋能等等。一次能源經過人為加工,轉換成其它形式的人工能源,稱為二次能源,如煤氣、蒸汽、焦炭、人造石油、汽油、煤油、柴油、電能、氫能、沼氣能等等。通常所說的
能源,一般不包括二次能源在內。按照目前開發與利用狀況,可將能源分為常規能源和新能源兩類。到目前為止,已被人們廣泛應用,而且使用技術又比較成熟的能源,稱為常規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及生物能等。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雖早已被利用,但大規模開發的技術還不成熟,應用還不廣泛,直到現在才進一步受到人們的重視;其它還有核能、沼氣能、氫能、激光和海洋能等等,也只是近些年來才被人們所認識和應用,而且在利用技術和方式上都有待改進和完善,這些都被稱為新能源。
本世紀七十年代,世界范圍內出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能源危機」問題,它主要表現為石油短缺和油價上漲,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以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為主的能源供應發生嚴重恐慌,以及由此造成的經濟混亂和社會動盪。國外一部分人,有一種流行觀點,認為「能源危機」是全球性的資源危機,
認為能源、特別是石油,由於長期的開采,資源已近枯竭,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實際上,這種觀點是不符合實際的。以石油和天然氣論,僅目前已探明的儲量即可滿足至少30~50 年的需要,而尚待查明的地質儲量則更多。此外,從油頁岩、瀝青砂和煙煤中生產人造石油和煤氣的技術問題已經
解決,在經濟上也是可行的,其資源的數量就更大了。從煤炭來看,僅目前有開采價值的儲量就足以滿足人類兩個世紀的需求,而其地質資源的總量更為可觀。如果再考慮到其它能源(如水力、原子能、太陽能等),則現有能源足以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證人類經濟生活正常發展的需要。而在這段時間
內,人類還一定會在更廣泛地開發利用新能源上取得成功。因此,所謂「能源危機」實質上並非資源危機。「能源危機」是許多政治、經濟因素綜合發生作用的結果,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新的政治、經濟形勢下的產物。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能源的開發、利用服從於資本家追逐高額利潤的目的,能源資源、尤其是石油資源遭到掠奪性的開發。許多國家長期奉行棄煤用油的片面能源政策,致使油、氣消費量激增,而煤炭工業卻持續衰退,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在能源的生產、運輸,尤其是在消費方面,都普遍存在著嚴重的浪費。帝國主義國家長期以來依靠掠奪中東和其它產油國的廉價石油,以維持其能源的巨大消費。但是,自六十年代以來,亞、非、拉石油生產國為保
衛國家資源,發展民族經濟,維護本國利益,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對帝國主義的控制與掠奪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使西方國家按自己的意願長期維持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的企圖越來越難以實現,它們恣意掠奪發展中國家廉價能源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對能源增長的社會需求與資本主義的能源供銷體制之間
的矛盾,西方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能源開發和能源貿易之間的矛盾,以及通過能源危機所反映出來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危機,這些正是能源問題的社會經濟實質。
C. 能源主導型工業除有色金屬冶煉外,還有哪些
典型的能源主導型工業包括:有色金屬冶煉、鋼鐵冶金、化工中的電石生產、電鍍、氯鹼工業;建材業中的水泥、陶瓷生產等。
按官方的認定,《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報告》中明確確認,六大高耗能行業分別為: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D. 39個工業大類行業包括什麼
中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有: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非金屬礦采選業 ,其他采礦業 ,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煙草製品業,紡織業,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製品業。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業,傢具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復制,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醫葯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橡膠製品業,塑料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製品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工藝品及其他製造業。
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4)統計分類中能源工業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現代的工業體系中,所有的工業總共可以分為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完整的工業體系更注重的是大而全,而非高精尖。
按照工業體系完整度來算,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而中國擁有聯合提到所有工業門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舉的全部工業門類都能在中國找到。
如果一家製造業廠商在中國打半小時電話就能完成的配套工作,到其他國家可能要半個月才能完成。
在對外貿易競爭中,更完善的工業體系能夠減少工業配套生產成本,有利於生產質優價廉的產品,加強國內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由於全球化的影響,很多原材料、半成品、產品等從國外進口比國內生產更有優勢。
所以保持一個完全100%的工業顯的沒有必要,反而會加重產品的成本。這就是除中國外其它國家工業體系並不絕對完整的原因。
E. 耗能工質的能源統計的主要內容
1、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現成形式存在,不經任何改變或轉換的天然能源資源,即從自然界直接取得並不改變其形態和品位的能源。為原煤、原油、油頁岩、天然氣、核燃料、植物燃料、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是指為了滿足生產工藝和生活的特定需要以及合理利用能源,將一次能源直接或間接加工轉換產生的其它種類和形式的人工能源。如由原煤加工產出的洗煤;由煤炭加工轉換產出的焦炭,煤氣;由原油加工產出的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氣、煉廠干氣等;由煤炭、石油、天然氣轉換產出的電力。
2、余熱
余熱是指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釋放出來的可被利用的熱能。可能回收的余熱種類有:高溫廢氣余熱,高溫產品及高溫熱渣液的物理熱,冷卻介質余熱,廢氣廢水余熱,化學反應余熱。
3、耗能工質
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需要消耗某些工作物質,而生產這些工作物質,需要消耗一定數量的能源,利用這些工作物質就等於間接地消耗能源。另一方面,這些工作物質的使用能夠替代或減少其它能源的消耗,而這些工作物質不屬於通常所指的能源之列。例如,工業用水、壓縮空氣、電石、乙炔、氧氣等等。這些工作物質被稱為耗能工質。(注意:不同的行業對耗能工質有不同的規定范圍)
4、能源計量
能源計量是指在能源流程中,對各環節的數量、質量、性能參數、相關的特徵參數等進行檢測、度量和計算。能源計量是能源統計的技術基礎。能源統計建立在能源計量記錄的基礎之上,沒有能源計量就沒有能源統計,只有做好能源計量,才能做好能源原始記錄、統計台帳,進行統計匯總和統計分析。
5、熱量單位(焦耳、卡)
焦耳是熱、功、能的國際制單位。我國已規定熱、功、能的單位為焦耳。焦耳的定義為:1牛頓的力(1牛頓=1千克·米/秒)作用於質點,使其沿力的方向移動1米距離所作的功稱為1焦耳。在電學上,1安培電流在1歐姆電阻上,在1秒種內所消耗的電能稱為1焦耳。
卡是應淘汰的熱單位。卡的定義是:1克純水在標准氣壓下把溫度升高1攝氏度所需要的熱量稱為1卡。熱量的常用單位為20℃卡,簡稱卡,某些西歐國家採用15℃卡,我國採用的是20℃卡。在我國的現行熱量單位中,卡暫時可以和焦耳並用。
6、燃料及發熱值
燃料是一種可燃燒的物質,通過化學或物理反應(或核反應)釋放出能量,燃燒時產生熱量和動力。燃料熱值也叫燃料發熱量,是指單位質量 (指固體或液體)或單位的體積(指氣體)的燃料完全燃燒,燃燒產物冷卻到燃燒前的溫度(一般為環境溫度)對所釋放出來的熱量。
燃料熱值有高位熱值與低位熱值兩種。高位熱值是指燃料在完全燃燒時釋放出來的全部熱量,即在燃燒生成物中的水蒸汽凝結成水時的發熱量,也稱毛熱。低位熱值是指燃料完全燃燒,其燃燒產物中的水蒸汽以氣態存在時的發熱量,也稱凈熱。我國是按低位熱值換算的。
固體或液體發熱量的單位是:千卡/千克或千焦耳/千克。氣體燃料的發熱量單位是:千卡/標准立方米或千焦耳/標准立方米。
7、標准燃料和標准煤
標准燃料是計算能源總量的一種模擬的綜合計算單位。在能源使用中主要利用它的熱能,因此,習慣上都採用熱量來做為能源的共同換算標准。由於煤、油、氣等各種燃料質量不同,所含熱值不同,為了便於對各種能源進行計算、對比和分析,必須統一摺合成標准燃料。標准燃料可分為標准煤、標准油、標准氣等。我國以煤為主,採用標准煤為計算基準,即將各種能源按其發熱量折算為際准煤。
標准煤亦稱煤當量,具有統一的熱值標准。我國規定每千克標准煤的熱值為7000千卡。將不同品種、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熱值換算成每千克熱值為7000千卡的標准煤。
能源折標准煤系數=某種能源實際熱值/標准煤熱值
8、當量熱值和等價熱值
當量熱值又稱理論熱值(或實際發熱值)是指某種能源一個度量單位本身所含熱量。當量熱值是能源統計中經常使用的一個熱值概念。
等價熱值也是能源統計經常使用的一個熱值概念,是指加工轉換產出的某種二次能源與相應投入的一次能源的當量,即獲得一個度量單位的某種二次能源所消耗的,以熱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也就是消耗一個度量單位的某種二次能源,就等價於消耗了以熱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因此,等價熱值是個變動值。
某能源介質的等價熱值=生產該介質投入的能源/該介質的產量
=該介質的當量熱值/轉換效率
9、工業總產值
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的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最終產品和提供工業勞務活動的總價值量。它包括本期生產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和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不包括非本企業生產的工業產品價值、本企業非工業活動單位的非工業產品價值和收入以及本企業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其出售的價值也不包括在產值內。
10、工業增加值
工業增加值是企業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是總產出與中間投入之間的差額。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它的計算方法有兩種:生產法和收入法(分配法)。 1、能源購進、消費和庫存統計
這項統計是視能源為消費資料,將能源作為原料或燃料消費時,由能源消費行為的企事業執行的報告內容。
2、能源加工轉換統計
這項統計由有能源加工轉換活動的工業企業或車間填報。它反映能源加工、轉換過程中能源的投入與產出之間的定量關系;是計算綜合能源消費量的基礎。為計算、分析能源加工轉換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為挖掘節能潛力、編制能源平衡表提供資料。
3、能源經濟效益統計
這項統計是為計算能源利用效率而進行的統計。包括產值能耗、人均綜合能源消費量等等。
4、能源單耗指標統計
這項統計是為計算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生產某一產品而進行的統計,分析生產過程中能源消費的情況,以挖掘節能潛力和計算節能量。
從能量利用角度觀察耗能工質可分兩類: 一類通常稱為能量形式來使用(如壓縮空氣、電石、乙炔等), 另一類通常不用作為能量使用的耗能工質(如自來水、深井水和氧氣等),也就是說,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需要消耗某些工作物質,而生產這些工作物質,需要消耗一定數量的能源,利用這些工作物質就等於間接地消耗能源。 另一方面,這些工作物質的使用能夠替代或減少其它能源的消耗,而這些工作物質不屬於通常所指的能源之列。例如,工業用水、壓縮空氣、電石、乙炔、氧氣等等。這些工作物質被稱為耗能工質。
F. 什麼是工業工業的分類
工業是社會分工發展的產物,經過手工業、機器大工業、現代工業幾個發展階段。那麼你對工業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什麼是工業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工業的介紹
工業(instry)是指採集原料,並把它們加工成產品的工作和過程。工業是第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兩大類。2014年,中國工業生產總值達4萬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生產國。
工業的分類
在過去的產業經濟學領域中,往往根據產品單位體積的相對重量將工業劃分為輕重工業。產品單位體積重量重的工業部門就是重工業,重量輕的就屬輕工業。屬於重工業的工業部門有鋼鐵工業、有色冶金工業、金屬材料工業和機械工業等。由於在近代工業的發展中,化學工業居於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在工業結構的產業分類中,往往把化學工業獨立出來同輕、重工業並列。這樣,工業結構就由輕工業、重工業和化學工業三大部分構成。常常有人把重工業和化學工業放在一起,合稱重化工業,同輕工業相對。另外一種劃分輕、重工業的標準是把提供生產資料的部門稱為重工業,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稱為輕工業。以上這兩種劃分原則是有區別的。
國家統計局對輕重工業的劃分接近於後一種標准,《中國統計年鑒》中對重工業的定義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輕工業為: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在研究中,如上文所述,常將重工業和化學工業合稱為重化工業。
重工業:是指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按其生產性質和產品用途,可以分為下列三類:
(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
(3)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等工業。
輕工業: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
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1)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直接或間接以農產品為基本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食品製造、飲料製造、煙草加工、紡織、縫紉、皮革和毛皮製作、造紙以及印刷等工業;
(2)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以工業品為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文教體育用品、化學葯品製造、合成纖維製造、日用化學製品、日用玻璃製品、日用金屬製品、手工工具製造、醫療器械製造、 文化 和辦公用機械製造等工業。
修理 業已經被歸為第三產業中的服務行業,其特點是產品是一種以非物質類型的虛擬產品,比如:技術服務。
工業的區位選擇
1、工廠選址時考慮的主要因素
工業的生產,首先應考慮工廠的選址。工廠建在什麼地方最合理,需要政府或廠商做出合理的決策,假設我們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決策者,以社會現實為例,分析工廠的區位選擇。我們知道,決定工廠的區位,應該全方位考慮問題,又以其主要因素為主,例如上述例子中,鞍鋼的主要因素是既接近原料、燃料產地,又接近消費市場,而寶鋼的主要因素是既接近消費市場,又有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除此之外,還應考慮動力、勞動力等因素;從經濟利益看,廠址應當選擇花費生產成本最低、獲得利潤最高的地方。如果我們能把工廠建在原料和動力充足、勞動力質優價廉、市場前景廣闊的地方,那當然是最理想的。但現實生活中這樣理想的場所很少有,這就要求決策者,要切合實際,因地制宜,把工廠建在具有明顯優勢的地方。
2、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
由上面的分析中可看出,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原料、動力(燃料或電力)、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府政策等。在諸多的區位因素中,某種工業的區位選擇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個或少數幾個,那麼,這類工業的區位選擇則以其主導因素為指向,形成不同的指向型工業。主要有以下五類。
3、區位因素不同形成的工業分類
(1)原料指向型工業:這類工業主要指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加工後體積與重量大大減少而價格又低廉的工業。使用這類原料的工業企業多把工廠選擇在原料的產地。節省運費,減少損失。這類工業即原料指向型工業。例如,甜菜製糖廠(制1噸糖一般需要8噸甜菜作原料)、甘蔗製糖廠、水產品加工廠、水果罐頭廠(水產品、水果等容易腐爛、不能久貯,如要制罐頭,更需就地及時加工)等。
(2)市場指向型工業:這類工業主要指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或加工後成品體積增大又不便運輸的工業,此類工業企業,多以靠近其銷售地建廠。節省了運費,降低了成本。例如飲料廠,其成品體積比原料大,運輸中又易損耗,空瓶裝上液體物質後,重量又增加很多。故就地銷售較好。類似的工業還有傢具廠(成品)、印刷廠、食品廠等。
(3)動力指向型工業:這類工業在生產、加工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企業為降低成本,把工廠建在能源供應量大的地方。例如,有色金屬冶煉廠。一個年產10萬噸精鋁的煉鋁廠,就需要有20萬~40萬千瓦的發電廠相配合,所以這類工廠多建立在電力生產成本低的大小電站附近。
(4)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這類工業主要指需要勞動力的數量多,但技術要求不高,工人很快可以掌握生產要求,這類產業的勞動者工資低,對生產成本增加不多,而對利潤的比例提高有很大作用。這類工業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例如,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等工業。
(5)技術指向型工業:這類工業主要指對生產技術要求高,必須經過嚴格訓練,具有一定水平,並適合操作機器的工人才能上崗生產的企業。這類企業要求工人素質較嚴,其內部生產分工很細,專業化很強,技術要求很高。這類工業應接近高等 教育 和科技發達地區。例如電子製造工業、衛星、飛機、精密儀表等工業及其研發基地。
4、污染嚴重工業的區位選擇
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環境質量已成為重要的工業區位因素。一些污染嚴重的工業,區位選擇應非常慎重。而對環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術產業及食品等企業,則應以優質環境為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如圖為嚴重污染工業的區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