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西北五省那個省會城市發達
西安和烏魯木齊。西安不用說,一直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城市,經濟總量最高,人口最多,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起點,國家副中心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二的是新疆省會烏魯木齊,並非很多人想像中的蘭州。無論是從城市規模,經濟總量,烏魯木齊遠遠超過蘭州。新疆的經濟總量遠遠超過甘肅省也是西北五省第二。烏魯木齊也是亞歐大陸的中心,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城市,中國連接歐亞的重要交通樞紐。烏魯木齊高新區有眾多世界500強企業。2017年年底,烏魯木齊地鐵一號線開通。
西北五省比較發達的城市就西安和烏魯木齊兩個。蘭州的發達程度在省會城市中基本墊底,還不如貴陽。西寧和銀川經濟還可以,但是城市規模太小,故而都算不上發達。
⑵ 蘭州榆中區和新區以後哪個更有發展潛力
首先我來分別介紹一下榆中區和蘭州新區的具體情況,在看兩地的未來發展。
蘭州新區-一座充滿希望的經濟新區。
當初設立蘭州新區的目的就是拓展蘭州市版圖的需要。由於蘭州主城區位於狹窄的河谷兩岸。因其發展建設受到兩岸河谷地帶的限制。蘭州城市四區中可供開發建設的土地明顯不足,老城區的發展空間受到制約。所以必須走出山谷地帶,開設新的城市。建設蘭州新區成為當時蘭州,快速發展的必要選擇。而且當時在2012年。蘭州新區獲得的國家級新區稱號。根據當時的優勢,蘭州新區是當時西北五省唯一一個國家級新區,優勢巨大。然而隨後幾年,西咸新區等國家級新區開始建立。對蘭州新區的發展產生了阻礙。當時的蘭州新區招商,導入人口相當困難。所謂的鬼城,可能就是源於那個時期。
但是一座新的城市不是立刻就建立起來的。而且蘭州新區也不是當初定義的,蘭州城市的外延。而是定義為新的一座全新的城市。任何一個新的城市的發展,都必然要遵循它的城市該有的發展的規律。而蘭州新區則依託其自身的優勢,促進結構產業的轉變。打造一個城市,更其具有活力的市場。 現在新區的產業布局已經涵蓋金商貿、物流、 旅遊 、服務、食品葯品、大數據等多個產業。這些產業多為朝陽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看好。新區在有意識地進行的產業轉變和產業布局。產業是基礎。有了產業就能吸引人才。人口導入就順其自然的進行了,蘭州新區的人口正在逐年的增加。各個產業也正是百廢待興。這座沉睡的西部之城正在慢慢的煥發它的生機。
蘭州榆中區
根據最新的規劃,蘭州榆中區將作為蘭州東城區的主要范圍。這對蘭州榆中區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
榆中做為蘭州的東城區,將來會人鼎興旺,隨著 旅遊 業的發展,加大縣城的住宿和餐飲方面的建設,在適當的地方要建立飲食一條街,要有檔次,大力引進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如榆中北山的臊子面,油餅,北山羊肉泡饃,為了吸引遊客,還應開發一條榆中特色的土特產一條街,讓青城的乾麵,青城的胡麻油,金崖的水煙,榆中北山的洋芋,百合,農家大肉,羊肉走進來,可以給農民帶來大批收入。
並且 榆中縣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 旅遊 資源豐富,並且距蘭州市也較近,按照規劃,幾個大廣場的建設,博物館,還有美麗花海的整片種植,興隆山的大力開發等,將會給周邊的人帶來一個好的去處,榆中成為蘭州的後花園很快會實現。
其實蘭州等西北地區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根據國家今年新出的蘭州青海城市群的發展規劃要求。蘭州各區會逐步向大城市。期待著蘭州的騰飛。
第一,榆中離市區更近,30公里,而新區70多!
第二,氣候,榆中有興隆山,濕潤,空氣質量好,而新區風沙大,從飛機上看,真是黃土高坡
第三,鐵路,榆中有隴海線,蘭渝,貨運,客運,都很成熟,大些企業,肯定需要物流先行,而新區,我們知道它木有!
第四,人口,榆中超過新區,一個縣城和一個鄉鎮怎麼比較啊嗯
第五, 歷史 ,榆中是一個文化很厚重的區域,道教名山,而新區,有 歷史 嗎!
第六,城市,榆中縣城本來很成熟,有和平和夏官營大學城!而新區,只是搬遷高職院校!想拿高職和大學本科研究生比較?
第七,水源!榆中水資源豐富,完全滿足城市發展,而新區,很多年以前就是引大入秦,以後發展,還能提供水源嗎!不會讓大家捐水吧!
所以一目瞭然!
蘭州榆中縣和新區以後哪個更有發展潛力?
按發展潛力來說,我比較看好新區。就是看這個時間要多久了,少說得十年。
看你的圖片,第一張圖片很眼熟,和平十字,應該是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往下拍的圖片,太熟悉的地方了,榆中縣和平鎮算是個大學城了,周圍的學生帶動了和平的經濟,一放假學生回家了,做生意的回家了,和平鎮就沒啥人了。
我們來看一下榆中縣的資料介紹(來自網路)
2007年,榆中縣經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6.12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13.61%。其中第一產業6.21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6.29%;第二產業13.14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19.97%;第三產業6.77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10.67%。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3.8%、50.3%和25.9%。
風景名勝
榆中縣的發展設施基本完善了,再加上那邊在建設蘭州毅德城,大青山蔬菜批發城(將整體向蘭州國際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購中心集聚整合),新區跟榆中比起來,壓根就沒在一個起跑線上,但是說實話,我要不是去查榆中的這個資料,很多東西我都不知道,之後好好宣傳,發展肯定不會差,而新區不被看好的原因,那就是遠離市區,市區走新區要比走榆中多一倍時間呢,而且基礎設施都還在建設,還在起步,不被看好很正常,但是不得不承認,為了發展新區確實出了一些政策,又要搞 科技 ,要創新,又在那邊建醫院,之後按著這力度好好發展,肯定也差不了,所以我比較看好新區,新區好在哪,好在新,建設規劃都是新的想法,有很大的發展餘地,不過還是太被動,都基於政策推動。
新區介紹(來自網路)
2010年12月,甘肅省設立蘭州新區。2012年8月,國務院批復為國家級新區,這是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後的第五個國家級新區,也是西北地區第一個國家級新區。
所以你比較看好哪裡的發展呢?
首先強調一下,是榆中縣,不是榆中區。
這是一道好問題,沒被邀請,看見我就自己來答了,當然也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開門見山吧。一個一個的說,說完咱們在比較。
先說榆中縣,榆中位於蘭州市主城區東郊,縣城離主城區三十多公里,本地在冊人口四十二萬,加上流動人口及大學生,榆中總人口接近六十萬,本來就有城市建設的人口基數,再加上離主城區近,所以榆中這幾年發展非常快。
隨著和平開發區的建設發展、蘭州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榆中園區在榆中幾鄉鎮的布局、和平、夏官營兩座大學城的建立以及榆中自身經濟 社會 的快速發展,榆中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東部 科技 城已形成。
再者榆中在蘭州三縣中緊鄰主城區,是距離蘭州最近的縣,蘭州主城區發展空間目前已接近飽和,榆中作為蘭州的東城,占據重要地理優勢,不論從交通網路、城市建設所需的土地儲備、人居環境,榆中都是不二之選,蘭州城市向東擴展勢在必行。
隨著不斷的建設榆中正在向主城區靠攏,榆中承載著重大使命,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曾提出,強化城市規劃引領作用,快速推進蘭州城市東擴戰略,提升榆中地區城市規劃建設水平,建設蘭州城市副中心。
曾經的貧困縣目前已經搭上了城市擴展的順風車,正在向高水平現代化城市不斷邁進,榆中的機遇已經來臨,發展前景可想而知,榆中快速與主城區快速融合發展也就這幾年的事,咱們拭目以待。
再來看看蘭州新區,蘭州新區位於主城區以北,是2012年8月國務院批准建設的我國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重慶兩江、浙江舟山群島後的第五個國家級新區,也是西北地區第一個國家級新區,蘭州新區距離主城區七十公里,總人口在2014年已經接近二十萬,這一數字每天都在變化,人口基數正在不斷刷新。
新區建設已經開始六年,這六年這塊西北黃土高原上的鹽鹼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的荒涼地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比蘭州老城區更大更新更現代化的智慧城市,六年時間,這一速度創造了城市建設的神話。
通過招商引資新區引進了多家世界和中國五百強企業,為新區市民提供著就業保障,房地產開發商也看中了新區這塊炙手可熱寶地,在這片土地上大顯身手,優質樓盤一個接一個的建成,同事基礎設施方面多家醫院學校公園已經投入運行,為新區的醫療和教育、市民休閑提供著保障。
因為距離較遠,所以新區的定位一直是脫離蘭州老城區的一個新的城市,新區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藉助一帶一路經濟帶的建設計劃,蘭州新區未來必定會引領我國西北經濟的發展。
好了,比較到此結束,長遠發展來看新區還是勝榆中一籌,當前看來榆中離主城區較近,有比較龐大的人口基數,發展更成熟,生活上可能會更方便。
往榆中方向開拓三條大道,不出五年超過新區,說榆中小的是沒到過榆中,山青水秀,景色宣人, 歷史 積墊深厚,文化份圍濃更是不可多得,二龍山,興隆山,官灘溝一連串的 旅遊 景區。鐵路更不用說,三四條連接八方,而且離主城區又近,俗話說近水樓台先得月,主城區已不堪重負,特別是城關已成堵城,趕緊往榆中發展是必然之計。
腦子被門夾了才在榆中建區!蘭州這樣建就建到定西了!最寬處也就五公里,最窄500米。簡直就是城市建設的笑話,往北把城市擴方正,最後連接新區才是王道!城市要最後往榆中方向發展就是進了死胡同,最後交通更爛,城市狗屁不如!蘭州往北基本是丘陵,好發展,水秦快速跑跑看,兩邊都可以開發,最後可以和新區連起來。這些年一些沒腦子的往東發展到和平定遠,現在去看看,路已經不行了,山大溝深和重慶似的,地方也沒了,不知道怎麼個發展法!
榆中都升格成區了?假如將來升格但目前還是縣。就目前情況來說,榆中的發展潛力肯定不及新區,蘭州新區的定位是國家級,榆中的就是甘肅省的經濟開發區,二者不在一個層面。就甘肅省大的招商引資項目,也是在蘭州新區,其區位優勢,土地供應,產業聚集效應都是榆中無法比擬的。
榆中縣就是一個縣,就那麼大地方,環山,興隆山雖然是 旅遊 的,但是去的人很少,榆中站幾乎高鐵不停靠,蘭州新區有機場,有高鐵,西北最大的保稅區,有好幾所大學分校,有蘭石廠,一個縣和一個市沒有可比性,如同北上廣和蘭州比一樣
要說這個問題,先要看蘭州發展定位。 西北五省,甚至成都、武漢都在走強省會模式。 五年來蘭州新區和榆中的發展情況。 蘭州新區做為蘭西城市群,蘭白核心區之重要區域,定位要高很多。
甘肅省政府文件明確提出榆中有序撤縣設市,榆中定位是蘭州副城區。
每天從榆中坐車到西關上班,算是穿越半個蘭州了吧 個人認為榆中的發展應該比新區要快!
新區更像是這個新城市的發展,以後不敢說,但就目前來看發展還是比較緩慢的,當然各種設施也逐步完善,但畢竟離蘭州主城區比較遠,存在諸多不便!
榆中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在蘭州來回上班,像我這樣的人不在少數。901、902的開通給大家帶來很多方便。私家車也組織起來,我也搭過幾回車,認識幾個附近上班的朋友。大家都希望榆中得到很好的發展,那樣每天在路上就能節省好多時間!
榆中的發展和蘭州的關系更加緊密,目前和平、定遠都已經相繼發展起來,再往榆中發展觸手可及!從大青山到和平大學城,從定遠蔬菜基地到大名城,已經具備一定的條件,不管從客觀條件還是主觀意願都覺得榆中發展應該更快!
⑶ 西寧和蘭州,哪一個發展潛力更大
西寧發展更大,我在蘭州從小長大,今年28歲,只能說蘭州越發展越爛,當然這是很多因素造成的,有領導因素,有地形因素,有人為因素,主要還是蘭州市的路不好,路況不平整,滿地的大坑,路面也是非常窄,以至於全天24小時禁止大貨車進城,外地車高峰期限行,試問,外地車都不讓進來,蘭州何談發展?西寧和銀川已經遠遠超越蘭州了
蘭州市地處狹長地帶,比西寧熱,早晨能看見霧霾籠罩,發展潛力沒有和西寧能比。西寧屬青海南北東西川口重地,氣候涼爽逸人,冬曖不太冷,青藏高鐵貫穿,礦產資源豐富, 旅遊 業日趨成熟,一些外商投資置業,定居西寧的外省人流不斷涌進。西寧有吃不盡的地方 美食 ,能留住你的腳步,。這里有更藍的天空,離我們更近的星星。還有很多很多。
一、西寧、蘭州屬於蘭西城市群核心城市,發展機遇差別不大。
1)蘭西城市群、蘭白經濟區、銀川沿黃城市群,沿黃河將形成西蘭銀城市經濟帶;
2)西寧和蘭州主城都處於峽谷盆地,地域狹小,均無法布置大型工業園區;
3)西寧城鎮人口213萬,蘭州城鎮人口402萬。蘭州主城區已經沒有空間發展,西寧比蘭州好許多;
4)西寧自然環境比蘭州好,風景別有特色便於發展 旅遊 業,作為國家主要環境保護區,不便於布置工業園區;
5)蘭州地理原因被迫必須跳出蘭州盆地,另外開荒發展。蘭州新區完全在一片荒地上開始拓荒建城,前期投入大、見效慢。在最近5年時間內,蘭州發展趕不上西寧發展速度,在西北蘭州速度墊底。
二、西寧、蘭州均處於一帶一路黃金地段,應該和寧夏、陝西、新疆協同發展。
1)蘭州新區,國家定位為西部重要的工業承接區,向西發展的戰略平台。這就確定了蘭白經濟區將以工業發展為主體。蘭州北緩丘、平台可開發布置的區域達2500平方公里。白銀核心經濟區黃河盆地、平台、緩丘達3500平方公里。蘭白經濟核心區在地理上連片相接,蘭州已經解決了土地狹小的限制。
2)西寧,目前還沒到蘭州的窘困地步,可以利用這個優勢快速發展。
三、蘭州的交通比西寧好一點,蘭州客運環形鐵路路網、貨運環形鐵路路網框架已經完成。目前,已經完成客貨東西分流、南客北貨格局。
1)蘭州,已建成干線鐵路相對強一點。蘭州北編組站為縱列式三級七場特級站,設計能力為日處理3.9萬列,高峰5萬列,當前平均日處理能力達2.3萬列。蘭渝、成蘭鐵路開通後將達到平均處理3萬列水平。另外,蘭州工業罐車全部由西固石崗編組站完成。總體編組能力,在西北僅次於西安新豐鎮編組站日均2.6萬列處理能力。
2)機場吞吐量,蘭州中川機場2016年為1098萬人次,在西北落後西安和烏魯木齊。
3)市區交通,蘭州就差遠了。蘭州城關區,常住人口加流動人口超過160萬,非常堵,和西寧比差遠了。
4)總體上西寧、蘭州各有長處。
蘭州路網型鐵路樞紐示意圖。西寧沒有路網型鐵路樞紐,不做比較。
四、宜居性,個人感覺西寧更好一點。 五、潛力上、感覺蘭州更強一點,甘肅人口比青海多,蘭白經濟區已經開始布局。西寧,不適合做工業布局。但人均可支配方面,西寧可能更強一些。
蘭州去過,西寧呆過,更願意在西寧,蘭州實在臟亂差,蘭州的確是工業比西寧好的多,但付出的代價是天空永遠是灰濛蒙的,西寧的 旅遊 甩蘭州,蘭州的氣候不好,而300公里處的西寧就明顯好很多,不要說蘭州的目標是成都、西安,就蘭州這些年來的原地踏步走的狀況,這個目標不現實,蘭州的城市規劃太差,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臟、亂、堵。西寧人口沒有蘭州多,但是更宜居,西寧,但不會給人那種煩躁的感覺,如果蘭州繼續這樣原地踏步的話,不要說發展潛力了,能保持現狀就不錯了
這就是蘭州人的素質,還有發展的希望么!
支持西寧,從個人感覺來說,西寧更包容各個民族各個省份的人,普通話普及程度更高,青藏鐵路,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也即將修通,西寧連接新疆(南疆)西藏的作用會進一步增強,相應的蘭州作為樞紐的作用會減弱。另外 旅遊 業青海可以說是西部較為發達的地方,青海湖、坎布拉、貴德黃河、柴達木、民族風情都比甘肅更為豐富,西寧我頂你。
蘭州比西寧發展潛力大,蘭州地處內陸城市,氣候比較溫和,冬季比南方寒冷,但夏季溫度適宜,蘭州是避暑納涼的好地方。
蘭州地處內陸城市,地域寬廣,地廣人稀,河西走廊橫穿半個中國,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東連關中平原,西接新疆,有很長的戰略緩沖帶。
甘肅在中國版圖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甘肅地域寬廣,河西走廊廣闊的土地有待改造,只要國家下大力氣,興修水利,只要不缺水,會成為祖國的糧倉。
省會蘭州,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穿城而過,風景秀美,氣侯宜人,蘭州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毛主席和老一輩革命家把好多大型骨幹企業建在蘭州,就看中了蘭州戰略地位。:
一五其間共和國長子,蘭州石油化工機器廠,蘭州煉油廠,蘭州化學工業公司,好多大型國有企業是共和國的脊樑,蘭州的的地域優勢無可替代。
這幾年甘肅在發展方面相比沿海內陸相對落後,沿海內陸經濟,人才,信息,交通比甘肅相對發達,但人口集中,土地資源緊張,制約發展,缺乏戰略縱深。
甘肅現在看似落後,可相比沿海內城市,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國的發展在西部,西部發展起來了,才真正的強大了。
西寧雖然也地域寬廣,但相比甘肅氣候寒冷,青藏高原少數民族聚集地,適應半農半牧,不適應大規模工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制約著西寧的前途。
西寧發展空間比蘭州大,青海省人口比甘肅人口少。蘭州的發展主要 是集中了本省的優勢資源。近幾年。你看看青海的路,再看看甘肅的路。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再看看西寧周邊的大通,互助,湟原,湟中,樂都。距西寧都不遠。如果能連起來。那實力是不可小看的。蘭州離周邊縣市的距離比較遠。地方狹小。雖然有新區,當是並不看好。新區人口達到100萬,沒有好的人力資源源,很難吸引一百萬人居住。隨著一帶一路的成長,如果蘭州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的話,蘭州將將散失自己的區位優勢。
看了很多評論,我再插個嘴,西寧和蘭州目前發展上是兩個問題,蘭州屬於重工業發展到瓶頸的城市,它的核心問題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問題,尤其是第二產業的升級和三產業優化的問題,西寧之所以目前發展快是因為它之前底子非常薄,尤其是二三類產業還在補課,又加之當今 旅遊 和房地產熱,推高西寧這樣的中小城市的效果還是顯而易見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將來西寧會一直這樣發展下去,因為西寧目前還沒有遇到像蘭州這樣從六十年前就開始工業化建設的老城市所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包括城市擁堵和基礎設施老化等問題,西寧可以走以生態和第三產業為核心的城市發展道路,變得宜居,但這種道路並不具備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潛力,任何一個大區域核心城市所具備的必須是有完整產業結構和規模化多元化的支柱經濟模式,所以我們在談論蘭州和西寧的潛力之前,先要看看兩座城市的區域定位和城市功能定位,蘭州定位是西北區域綜合性工業城市,重在產業升級,一二三產並重,所以大力發展國家級新區和鐵路公路航空交通網和樞紐等,西寧定位的是環保生態 旅遊 城市,重在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以第一產業為基礎的輕工業,在這個前提下,可以說都有潛力,但綜合指數上蘭州要高一個級別,按照目前的規劃模式發展下去,河西隴中地區的經濟帶是以蘭州為核心,西寧很有可能被吸入這個經濟帶里,成為一個以 旅遊 度假等第三產業為主的大型衛星城市。
⑷ 西北地區工業基地
甘肅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涵蓋石油化學工業、航空航天工業、核工業和有色冶金工業。西部大開發實施以來,甘肅工業發展較快,連續四年工業增長速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003年,全省實現工業增加值449.81億元,同比增長12.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389.81億元,同比增長13.02%。工業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
「工業強省」是甘肅加快發展的必然選擇
甘肅工業經濟雖然得到較快發展,但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在全國位次靠後的狀況長期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橫向比差距在不斷拉大。四年來全省GDP、工業增加值增速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但GDP佔全國的比重僅為1.1%左右,工業增加值佔全國的比重不足1%。從上述實際出發,甘肅省委省政府適時制定出「工業強省」戰略,並大力予以推行,旨在縮小差距,加快工業經濟的協調健康發展。
目前,甘肅工業結構呈現六大特點:以原材料工業為主的重型工業結構;以國有工業為主的所有制結構;以大中城市為中心的分布結構;資金密集型特徵比較明顯;以大型企業為骨乾的企業規模結構;產業布局呈現新的梯度格局。
針對這些特點,「工業強省」應強在哪裡?甘肅省經委黨組書記任繼東從三個方面做了詳細分析。
首先要使工業增加值在全省GDP中的比重不斷增加。長期以來,甘肅工業經濟佔GDP的比重呈現不斷下降趨勢,到2001年,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僅為33.18%。按照規劃,到「十五」末,全省工業增加值要達到55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佔GDP的比重提高到36%—38%,工業經濟總量在全國的位次上移2-3位。
二是工業稅收在全省財政收入中的份額不斷增加。目前工業稅金佔全省大口徑財政收入的60%左右。要使工業稅金佔全省大口徑財政收入的份額逐步有所提高,並力爭使工業稅金增長的速度超過財政收入增長的速度。
三是通過工業的發展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吸納更多的城鎮勞動力就業和提高就業人員的收入。甘肅省中小企業提供的就業已佔到全部工業企業提供就業的72%以上,近年來新增就業人口中80%以上在中小企業就業。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盡管『九五』以來結構調整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甘肅工業結構特別是產業結構仍存在影響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主抓工業的甘肅省副省長楊志明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甘肅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具體有五個方面:一是傳統產業比重大,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滯後。二是主導產業不突出,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不強。三是技術含量低,開發能力弱。四是以原材料、初級產品為主的產品結構。五是外向型經濟比重偏低。
楊志明說,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甘肅扭轉與全國差距不斷拉大趨勢進而縮小差距,實施追趕戰略的現實選擇。
對此,甘肅金川集團、蘭州石化等大型國企均做出了有益探索。
位於中國鎳都金昌的金川公司建立健全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企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增強了企業發展的活力。金川公司宣傳部長李逢國介紹:在3年多的時間內,公司經濟總量顯著增長,鎳的年生產能力從4萬噸增長到7.5萬噸,銅的年生產能力從不足2萬噸增長到12.5萬噸,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銅生產企業。目前該公司積極推進與上海寶鋼等大企業的戰略合作,抓緊進行公司的整體改制,年內將完成股份公司的組建,力爭在2005年底或2006年上市。
有著中國石化行業老大哥之稱的中國蘭州化學工業公司和蘭州煉油化工總廠,拿出各自拳頭生產企業並入新組建的蘭州石化分公司,不僅使「主輔分離」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將蘭州石化分公司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推上甘肅工業六十強的首位寶座,還採取積極措施,保證了存續企業中近十萬名職工的正常生產和生活。
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是工業強甘的必由之路
「堅持大中小企業並重、協調健康發展,是加快甘肅工業強省的必由之路。」甘肅省經委黨組書記任繼東分析說,「如果我們不把大的做強做優,甘肅工業就沒有中流砥柱,就缺乏帶動力和影響力;如果不把小的做多做活,實際上就不可能在量的方面有大的增加,就不可能在就業和其他方面有大的貢獻。」
因此,任繼東認為,一方面要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努力將現有大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切實提高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另一方面,要扶持優強中小企業發展,對具備一定條件、產業和產品優勢明顯的企業,通過支持技術改造、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兼並聯合重組等手段和形式,促其加快發展,培育和組建大公司和企業集團,鼓勵中小企業成為大企業的搖籃和夥伴。這方面,天水市做的相當不錯。
天水市市委書記張津梁介紹說,天水工業緣於「三線」建設布局,1998年前仍有89%的企業屬於國有,1992年開始處於整體虧損狀態,改制任務相當艱巨。天水曾推行承包、股份合作,但均未有成果。從2002年始,他們認識到天水改制的重心在於「明晰產權」和「身份置換」,隨後以物化貨幣、減員分流,以法律形式確定職工身份的改制獲得了巨大成功。
截至2003年底,天水市縣區屬企業93%以上完成改制,其餘7%屬於公益性、服務性企業也逐步完成改制。2002年到2003年,天水所屬企業實現整體盈利,2003年工業增幅達17.4%,今年1到5月,增幅達19%,保持強勁增長。
由於「工業強省」戰略的有效實施,甘肅工業經濟運行由速度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呈現出速度快、效益好、質量高的新特點。今年前四個月,甘肅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49.64億元,同比增長19.4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3個百分點。
來自甘肅省政府的消息稱,該省工業增加值完成500億元、增長11.5%的年度目標,預計可以順利實現。 (楊毅 黃傑 程小旭)
中國經濟時報 2004年07月05日
⑸ 甘肅省地處我國西北腹地,能源資源豐富多樣,工業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重工業為主,發展潛力大,但又是
(1)「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指溫暖濕潤的東南季風,講的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東南風影響不到玉門關的原因是深居內陸,距海遠;山地等地形阻擋.
(2)甘肅省最南端年降水量為800毫米以上,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對應的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由東南到西北水平方向,甘肅省降水量不斷減少,自然帶體現了從沿海到內陸(干濕度地帶)的地域分異.
(3)1997-2011年期間,甘肅省土地利用結構中變化幅度最大的是居民點和工礦用地;甘肅省大部分屬於非季風區,在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中應注意防範的最主要生態問題是土地荒漠化.
(4)建設河西「風電走廊」,打造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其地理意義是將資源優勢轉變為優勢產業,促進經濟發展;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減少石油等能源的消耗;減輕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產業升級.
(5)甘肅省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調整工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延長產業鏈,提高工業附加值;發展清潔生產,減少環境污染;合理開礦,保護植被,防止生態破壞;大力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改進生產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故答案為:
(1)東南季(夏季) 深居內陸,距海遠;山地等地形阻擋
(2)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從沿海到內陸(干濕度地帶)
(3)居民點和工礦用地 土地荒漠化
(4)將資源優勢轉變為優勢產業,促進經濟發展;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減少石油等能源的消耗;減輕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產業升級.
(5)調整工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延長產業鏈,提高工業附加值;發展清潔生產,減少環境污染;合理開礦,保護植被,防止生態破壞;大力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改進生產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⑹ 西北地區有什麼工業 和區位因素
煤炭鋼鐵工業,像內蒙古包頭,山西大同等。區位因素:自然:礦產資源豐富,有豐富的煤鐵資源;交通便利;城市發達經濟發展較快;市場廣闊
石油化工工業,如區位因素: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能源豐富;國家政策支持,鐵路交通便利;
區位因素主要是分自然和經濟
自然的話:河流、自然資源、能源、水源、地形、氣候等方面答題
經濟的話:交通、經濟發展狀況、國家政策支持、市場廣闊、人口、等方面答題
⑺ 西北地區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
重工業。
西北地區工業比重大,其中重化工業和原材料工業佔比高。比如陝西煤炭、油氣等能源化工佔比近40%。甘肅以石油化工、裝備製造、有色冶金、能源電力為支柱,2010年到2014年,甘肅的重工業比重一直在83.65%至87.43%之間,而輕工業比重不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