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單寧是什麼
單寧一般指鞣酸。
鞣酸系由五倍子中得到的一種鞣質。為黃色或淡棕色輕質無晶性粉末或鱗片;無臭,微有特殊氣味,味極澀。溶於水及乙醇,易溶於甘油,幾乎不溶於乙醚、氯仿或苯。
其水溶液與鐵鹽溶液相遇變藍黑色,加亞硫酸鈉可延緩變色。在工業上,鞣酸被大量應用於鞣革與製造藍墨水。鞣酸能使蛋白質凝固。人們把生豬皮、生牛皮用鞣酸進行化學處理,能使生皮中的可溶性蛋白質凝固。
(1)單寧工業從哪裡來擴展閱讀:
鞣酸的性質
純鞣酸是淡黃色的粉末,很容易溶解在水裡。市場上賣的柿子,通常都是預先在石灰水裡泡過或者在皮上抹了層石灰。因為石灰能使鞣酸凝固,變得不溶於水,這樣,鞣酸再也不會找舌頭的麻煩了,柿子也就不澀了。加熱,同樣也能使鞣酸凝固。
所以,有些人喜歡用熱水泡柿子,一則去澀,一則除菌。有時呢,梨、柿子即使你沒用鐵刀去切,皮上也會有一些黑色的斑點。這又是一場化學變化。因為鞣酸的分子中含有很多的酚羥基,對光很敏感,而且極易被氧化,變成黑色的氧化物。
鞣酸的另一個別名叫單寧酸。鞣酸的足跡遍布大自然,很多樹皮里都含有鞣酸。在我國的四川、雲南一帶,有一種五倍子樹(也稱鹽膚木)上,長著一些瘤子——五倍子,五倍子里就含有大量的鞣酸。
『貳』 單寧的來源介紹
單寧是英文Tannins的譯名,是葡萄酒中所含有的兩種酚化合物(phenoliccompounds)其中的一種物質,尤其是紅葡萄酒中含量較多。其產生的來源有二:一為葡萄本身(籽、皮、及梗);二為儲酒之橡木桶。前者於紅葡萄汁帶皮帶籽(必要時帶一些梗)浸泡發酵時,透過酒精而萃取溶入酒液內(白葡萄酒因為去皮去籽僅留下汁液發酵,幾乎無法由皮與籽中萃取出單寧),後者則因發酵後的酒液於橡木桶內熟成(aged)時,與桶壁接觸,而萃取出橡木內的單寧(有些未進行桶內熟成適合年輕飲用的紅酒,如薄若萊,就完全沒有這種來源的單寧,相反的,有些存放於橡木桶熟成的白酒,會有一些這種來源的單寧)。
『叄』 單寧酸的發展史是什麼
含於中國五倍子內的復雜的有機物。又稱中國單寧。五倍子經過浸提,濃縮後即可製成工業用單寧酸。再經精製後可製成葯用或試劑單寧酸。
簡史
公元734年(唐開元二十二年),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已將五倍子列入葯典。明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中對五倍子有過「皮工造為百葯煎,以染皂色,大為時用」的記載。1862年五倍子遠到歐洲。1887年密爾仁斯克(S.Mierzinski)曾利用中國五倍子提取單寧作鞣料。1936年李福華等人著文介紹中國五倍子及其利用情況。1940年前後中國黃海化學工業社吳冰顏、魏文德、方心芳等人研究五倍子提取單寧與發酵制沒食子酸的方法。同期,在上海、重慶兩地設廠生產單寧酸和沒食子酸。1957年上海仁記化工廠遷到五倍子產地貴州,在遵義市建成第二化工廠繼續生產。1988年湖北應用新工藝、新設備在竹山縣建成現代化單寧酸(系列產品)廠。河南、陝西、湖南、雲南等省還有幾家規模小的單寧車間,全國單寧酸廠(車間)年生產能力約3000噸。
土耳其、秘魯、委內瑞拉自18世紀30年代起,先後利用土耳其桔子(又稱染色櫟棓子)、刺雲實莢生產單寧酸或沒食子酸。至今仍有加工利用。
理化性質
單寧酸為淡黃到淡棕黃色的粉狀非晶形產品。無特殊氣味,有苦澀味,具收斂性。溶於冷水,在熱水中能無限地溶解;能溶於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不溶於苯、乙醚、氯仿、石油醚及二硫化碳中。單寧酸水溶液呈弱酸性,容易氧化,在鹼性溶液中氧化更快,溶液顏色更深。遇三價鐵離子,溶液呈藍黑色,與白明膠、生物鹼作用產生沉澱。與鉛、鋁、鋅、鍺等金屬離子作用生成多核絡合物。單寧酸加熱到210~215℃時分解為焦性沒食子酸和CO2。
單寧酸(粉狀)容重為400~600千克/立方米。每升含單寧酸10~250克時的粘度為0.001~0.005帕秒。
五倍子(角棓或肚棓)製成的工業單寧酸含單寧80%左右,還含少量的沒食子酸、間雙沒食子酸、三沒食子酸和五倍醯葡萄糖等。單寧酸是以1,3,4,6-四-O-沒食子醯-2-多-O-沒食子醯-β-D葡萄糖為核心,由1個分子的葡萄糖與8~9個沒食子酸結合而成的酯。單寧酸易被酸或酶水解,水解產物為沒食子酸和葡萄糖。(見植物單寧)
1985年美國食物葯物管理局將單寧酸列入一般確認安全(GRAS),表示其無害或不危險。可用於葯物、化妝品配製;作食品如凍奶製品、肉類製品或飲料如汽水、茶、酒的配料。
質量
由連續浸提器放出的棓子浸提液先在貯液槽中澄清,再送入真空蒸發器(外加熱式或降膜式)濃縮到25波美以上,再將濃縮液經離心噴霧器(見栲膠加工工藝)乾燥後,得到粉狀產品——工業單寧酸。
製取葯用單寧酸(或試劑單寧酸)時,將浸提液或濃縮液冷凍澄清,除去樹膠、糊精等,澄清液經過離子交換,把溶液中有害金屬離子(Pb、As)除去。再在專用的離心噴霧乾燥器中進行乾燥。大約1.5噸棓子生產1噸工業單寧酸,或0.55噸葯用單寧酸。
用途
工業單寧酸:①作沒食子酸和焦性沒食子酸原料。②媒染劑。用於纖維固色或染色,作鹽基性染料。③礦石浮選劑。從鉛鋅礦或煙塵中提鍺,從溶液中提取釷、釙等稀有金屬,從黃銅礦中提鉛和銅。④轉化塗料。鋁及其合金制板、鋼鐵、銅、鋅表面防蝕等。⑤食品添加劑。如食品抗氧化劑、飲料澄清劑、高級墨水和油墨。⑥鑽井泥漿稀釋劑。⑦增效劑。合成2,4-二氨基-5-(3,4,5-三甲氧苄二氨嘧啶)(trimethoprimam),簡稱TMP或磺胺增效劑。⑧除臭劑。用於冰箱、庫房、廁所除氨氣等臭味。此外,還可以合成克冠二胺、克冠卓等心臟疾病用葯;合成聯苯雙酯,治療乙型肝炎;合成銻-273,治療血吸蟲病。
葯用單寧酸:直接用於飲料、冷凍製品、糖果、冰淇淋、肉類製品;作燒傷、燙傷創面收斂劑、腸胃止血劑,防止感染;可製成鞣酸甘油、鞣酸蛋白、鞣酸軟膏、防感冒劑(N-雙脒基嗎啉單寧酸鹽)、健康促進劑、驅蟲劑、殺蟲劑、防輻射葯劑、避孕葯劑及特效牙膏等。
趨勢
20世紀70年代以來單寧酸用於合成葯物的需求量逐年增長,但五倍子受自然條件和人為破壞(采嫩桔)的影響而減產。今後應提高桔子產量,以供製葯、化工使用。同時發掘代用原料,開發新產品。
『肆』 葡萄酒中的單寧是來自哪裡的呢
在釀造葡萄酒是過程中,單寧的存在是十分重要的,單寧主要是來源於葡萄皮中。單寧是一種植物酚類化合物,它具有水溶性,在釀造葡萄酒時,是要將葡萄皮一同放進去發酵的。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泡和發酵之後,葡萄皮中的單寧可以被發酵出來,單寧的味道便可以進入到葡萄酒中。單寧是帶有澀味的,可以增加葡萄酒的口感,這也是為什麼釀造葡萄酒時也要把葡萄皮一同放進去的原因了。葡萄皮是產生單寧的主要來源。
葡萄酒的單寧還來自於葡萄籽和葡萄梗。但是一般來說,葡萄籽和葡萄梗可以產生的單寧是比較少的。在釀造葡萄酒的工序中,是不能將葡萄籽碾碎的,而是將其完整的籽放入,是因為碾碎了的籽雖然說也還是會產生單寧,但是裡面的苦味會影響了葡萄酒的口感。
單寧的另外一個來源是橡木桶。在葡萄酒發酵期間,是用橡木桶儲存的,一是為了保證葡萄酒的密封性,二是橡木桶里也會發酵出些許的單寧,雖然量很少,但是也不能否定它的存在。
『伍』 單寧酸是怎樣生產的
單寧酸(簡稱單寧,又稱鞣酸或鞣質),分子式C14H10O9,易溶於水、酒精及醚等。
單寧酸主要用途是用於製革業作革鞣劑,印染業作媒染劑、固色劑。單寧酸還是制藍黑墨水的原料之一,是重要的制葯原料。
一、生產原料和原理
單寧酸是一種植物加工製品。五倍子及多種植物的葉、莖、樹皮、果殼等都含單寧酸的成分,而以五倍子中含量最高,一般五倍子含單寧55-60.5%。工業上單寧的提取,多以五倍子為原料,經軟水浸提、蒸發、乾燥等工序。
二、生產工藝
1.除塵軋碎:將五倍子原料經電磁鐵除去鐵屑,送入軋碎機內軋碎,用篩子過篩,除去五倍子中的蟲屍和中的排泄物等雜質。
2.浸提:浸提的時間、溫度、加水量和抽出方法對浸提有很大關系。時間過短浸出率低,溫度過高浸出液中含非單寧色素就多,影響成品品質;加水量過多,蒸發時間長,多耗蒸發熱量,長期加熱,成品顏色過深。故浸提方法採用8個提桶(以銅或木材製成,絕不能用鐵)逆流循環浸出法,浸提4次。
浸提條件:溫度40-70℃,浸提時間72小時,加水量為原料量的4倍(浸提用水須軟水或蒸餾水),直接蒸汽加熱。
3.冷凍凈化:單寧酸浸出液是一種粘稠體,把濃度約8波美度的單寧液,溫度降到0℃,大粒子的單寧體就濃縮成膠狀物而沉澱,使上層溶液分離出來成溶解度很大的澄清單寧。冷凍凈化在木桶澄清槽中進行,冷凍時間一般24小時。
4.濃縮、乾燥:將澄清單寧液在真空中下蒸發濃縮和乾燥後,即成工業上所用的粉狀單寧。工業用粉狀單寧含單寧75-80%,灰分3%,水不溶物1.5-2%。醫葯上用的單寧是把五倍子原料用酒精抽浸,繼將浸出液用溫和的還原劑——重亞硫酸鈉漂白,蒸干後即為葯用單寧酸。
『陸』 葡萄里的單寧是從哪裡來的
單寧,是英文Tannins的譯名,它是葡萄酒中所含有的二種酚化合物其中的一種物質,尤其在紅葡萄酒中含量較多,有益於心臟血管疾病的預防。葡萄酒中的單寧一般是由葡萄籽、皮及梗浸泡發酵而來,或者是因為存於橡木桶內而萃取橡木內的單寧而來。單寧的多少可以決定酒的風味、結構與質地。缺乏單寧的紅酒質地輕薄,沒有厚實的感覺,薄酒萊紅酒就是典型代表。單寧豐富的紅酒可以存放經年,並且逐漸醞釀出香醇細致的陳年風味。當葡萄酒入口後口腔感覺干澀,口腔黏膜會有褶皺感,那便是單寧在起作用。
在一些品酒專家的酒評課里,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名詞——單寧。
比如:
「單寧如同天鵝絨般柔順細致……」
「酒體豐滿,單寧強勁,口感濃郁……」
「色澤呈優雅的淡紫紅色,適中的單寧帶出清新的果香……」
……
那麼,單寧究竟是什麼?
單寧(Tannin)是一種酸性物質,主要源於葡萄皮和葡萄籽。紅葡萄酒是要保留葡萄皮發酵的,在發酵過程中,酒液還會從橡木中汲取一定的單寧物質。在化學結構上,由葡萄皮浸入的單寧為「縮合單寧」,從橡木桶汲取的單寧為「水解單寧」。
單寧是紅葡萄酒的靈魂,它的主要作用有:為葡萄酒建立「骨架」,使酒體結構穩定、堅實豐滿;有效地聚合穩定色素物質,為葡萄酒賦予完美和富有活力的顏色;和酒液中的其它物質發生反應,生成新的物質,增加葡萄酒的復雜性。單寧不足的葡萄酒則會發育不良,通常表現為質地輕薄、柔弱無力、素然無味。
當然,單寧含量與紅葡萄酒的質量並不成正比,並不是說單寧含量越高,葡萄酒就越好。一杯好的葡萄酒,應該是酒精、酸以及單寧相互協調和平衡的結果。經過試驗,有關專家對紅葡萄酒的品質得出一個測算公式:
酒精度-(總酸+單寧)=柔順指數。
柔順指數超過5的葡萄酒,是品質比較好的葡萄酒。假設一種紅葡萄酒的酒精度為12,總酸為3.6克/升,單寧為1.8克/升,那麼,這種葡萄酒的柔順指數即為:12-(3.6+1.8)=6.6,這種葡萄酒應該是協調和諧、豐滿醇厚的。
單寧的存在是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之間的最重要的區別之一。白葡萄酒是將葡萄原汁與皮渣進行分離後,用葡萄汁發酵製成,所以,白葡萄酒的靈魂是酸(Acid),而不是單寧。
從化學概念來講,單寧是一種帶負電荷的活性分子,紅葡萄酒中的單寧分子量一般在500~3000之間。在品酒過程中,單寧分子和唾液蛋白質發生的化學反應,會使口腔表層產生一種收斂性的觸感,人們通常形容為「澀」。如果說「酸」是白葡萄酒的個性,那麼,「澀」就是紅葡萄酒的個性。
「澀」需要一定的度,如果感覺「生澀」、「青澀」,說明這款酒的單寧還需要時間來軟化。在漫長的陳儲歲月里,單寧會逐漸變為柔順,由粗糙變為細致,這時候喝起來才會感覺圓潤順口,「澀」得恰到好處。
單寧具有抗氧化作用,是一種天然防腐劑,可以有效避免葡萄酒因為被氧化而變酸,使長期儲存的葡萄酒能夠保持最佳狀態,所以,單寧對於紅葡萄酒的陳年能力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一瓶好年份的紅葡萄酒,放到10年以後可能才會漸入佳境。
單寧強勁的紅葡萄酒特別適合為油膩的高蛋白物質(比如牛排、乾酪、燒鵝、烤鴨、紅燒肉等)來佐餐。因為單寧分子帶有負電荷,蛋白分子帶有正電荷,當紅酒的單寧分子負電荷遭遇牛排的蛋白正電荷,單寧就會化解油膩,並且迅速軟化柔順起來,這種「化學反應」會使人的口腔產生十分舒適和愉悅的感覺。
有關醫學研究表明,紅葡萄酒的單寧物質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美國《時代》周刊曾評出「現代人10大健康食品」,分別是:番茄、菠菜、堅果、花椰菜、燕麥、鮭魚、大蒜、藍莓、綠茶和紅葡萄酒。《時代》周刊的評論是:「釀酒用的葡萄皮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可有效降低血膽固醇,防治血管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