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西藏地區有哪些工業基地

西藏地區有哪些工業基地

發布時間:2022-12-15 04:54:05

1. 想知道: 山南地區 西藏拉薩市貢嘎縣布朗工業區8號 在哪

我就不明白你到底找什麼??
你的地址都是錯的把: 西藏山南地區貢嘎縣朗布工業區8號 是這樣嗎?
西藏拉薩布朗工業區8號
貢嘎縣 屬於山南地區一個縣而已

2. 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產業布局

局西藏地域遼闊,各地地理、氣候條件和資源狀況的差異很大,經濟發展水平不盡相同。按照「重點發展中部,放開搞活西部,聯合開發東部,藏北牧礦致富」的原則,促進地區經濟的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重點建設以拉薩、日喀則兩市為中心的全區經濟核心區,把昌都逐步建成新的增長極,對其他行署所在地進行重點開發,使之成為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增長點。 千百年來,藏民族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其中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8處,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的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64處,縣(市)人民政府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8處,主要是:布達拉宮、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羅布林卡、扎什倫布寺、江孜宗山抗英遺址、白居寺、薩迦寺、藏王墓、桑耶寺、昌都卡諾遺址、古格王朝遺址等。
主要的自然景觀有:墨脫自然保護區、察隅自然保護區、羌塘自然保護區、林芝巴結巨柏保護區、珠峰自然保護區、羊卓雍湖、雅魯藏布大峽谷、岡仁波齊峰、瑪旁雍錯、錯高湖、納木湖等。
對外開放山峰44座,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一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一個,可參觀景區100多處,形成了以拉薩為中心的文化觀光旅遊區;以徒步、登山、朝聖為主的後藏旅遊區;以科考、生態為主、以雅礱河谷風景名勝為中心的藏東南旅遊區;以草原、湖泊、野生動物觀賞為主的藏北高原無人區,形成了以觀光旅遊產品為主,輔以徒步、探險、朝聖、生態、旅遊節慶等專項旅遊產品的復合型產品體系,在已上市銷售多年,發展比較成熟的產品中,最經典的路線有:3—5日的短線:拉薩---山南(文物古跡游) 拉薩---那曲(民俗風情游,如:雪頓節、恰青賽馬節)拉薩---日喀則(後藏探險游),5—15日的長線:拉薩—江孜—日喀則—薩迦—定日—聶拉木樟木口岸 (黃金觀光線),拉薩—日喀則—阿里(聖地朝聖游)拉薩—林芝—山南(東線環游)。
西藏旅遊業是1980年起步的,經歷了近20年的發展歷程,現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全區旅遊企業的近140家,其中涉外賓館飯店66家(客房4461間,床位9710張),其中又包括星級賓館飯店15家,國際國內旅行社42家,旅遊汽車公司3家,定點餐館19家(餐位1528個),全行業直接從業人員6000多人,全行業間接從業人員30000餘人。
2000年旅遊接待人數快速增長,經濟效益顯著,全年接待海內外遊客達56.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2%,其中海外遊客14.94萬人次,增長38.1%;全區旅遊總收入65153萬美元,增長4.6%;旅遊創匯4790萬美元,增長33%;上交稅金2032元,增長6.8%。
「十五」旅遊業發展方向:
----按照「大力發展國內旅遊,穩步發展國際旅遊,適度發展出境旅遊」的方針,採取一切促銷手段,實現與歐、美、日、韓、新、馬、泰、尼泊爾、港澳台及國內其它主要旅遊城市的旅遊聯網,加大在國際國內旅遊市場上的佔有份額。開放旅遊市場,拓寬旅遊區域,力爭擴大林芝、昌都、阿里等地區的對外開放區域。
-----樹立精品意識,圍繞我區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深度開發旅遊資源。以市場為導向,著力開發建設一批品牌形象突出、設施配套完善、服務檔次高、創匯能力強的旅遊產品,形成觀光、探險、休閑、度假齊全的大旅遊產業體系,從根本上改變我區旅遊資源粗放式開發利用的狀況。重點開發生態旅遊產品、高檔次和高品位的文化旅遊產品、休閑度假旅遊產品、富有體驗性的探險旅遊產品,力爭把西藏建成國際精品旅遊勝地。
-----大力改善景區內外基礎設施。加強現有旅遊線路、景區(點)建設,提高景點質量。積極開發新的旅遊線路和景區(點),建成以拉薩為中心,連接6個地區、5個周邊省區和尼泊爾的旅遊線路。基本完成拉薩—林芝—山南—拉薩,拉薩—日喀則—阿里—那曲—拉薩,拉薩—那曲—昌都—林芝—拉薩三大陸路旅遊環形線路建設;改擴建江孜至浪卡子公路,修建巴松錯、藏王墓、納木錯三級黑色路面旅遊公路,初步完成巴松錯、茶馬古道、環珠峰景區、納木錯景區配套建設等。
------豐富景點的吃住行游購娛內容,開發特色精美旅遊產品,提高服務質量,完善配套體系,營造安全舒適衛生的旅遊環境。加強旅遊商品、紀念品的開發、生產,帶動民族手工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加強旅遊導游隊伍的建設,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不斷改進服務質量,擴大西藏旅遊品牌效應。強化行業管理措施,實施標准化管理戰略,促進旅遊管理逐步邁上標准化、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建立競爭有序的旅遊市場體系。 藏醫葯學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完整的理論體系,豐富的實踐內容和浩瀚的醫學文獻,是藏族人民長期同疾病作斗爭經驗的總結,幾千年來位藏族人民的防病治病做出了重大貢獻。
西藏和平解放以來,黨和政府對發展藏醫葯學十分重視,1959年西藏建立了拉薩藏醫院。1980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改為西藏自治區藏醫院,現已成為全區藏醫教研中心。1980年以來,國家先後投資2000多萬元,重新建立了自治區藏醫院住院部,新建立了6個地區藏醫院和7個縣藏醫院,此外,在60多個縣醫院內設立了藏醫科。1984年,西藏正式成立自治區藏醫學校。1985年西藏大學開設藏醫系。多年來,藏醫教育機構為全區培養輸送了一大批高、中等藏醫葯人才。各地(市)衛生學校、幹部進修學校和藏醫院也開設了藏醫提高班,培養提高基層藏醫葯人員的業務水平。
2000年西藏共有藏醫葯生產企業19家,從業人員777人,注冊資金18374萬元,生產有批號的葯品144種,實現工業產值29338萬元;銷售收入18048萬元,比上年增長3.57%;實現利潤7321萬元;上交稅金2582萬元。12種藏葯被列為國家中葯保護品種,13種藏葯被列為新葯品種。此外,還有31種藏成葯、制劑被列為西藏地方標准。傳統名貴藏成葯「然納桑培」、「常覺」等多次獲得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獎。自治區藏葯廠成為全國最大的民族葯生產企業,採用現代生產技術研製而成的十味龍膽花顆粒、六味能消膠囊、六味枸杞口服液、十味蒂達膠囊等4種新劑型藏葯,均獲得衛生部頒發的新葯證書。同時,可生產傳統藏葯350個品種,年產量達10萬公斤。1997年,奇正消痛貼榮獲國家中葯保護品種,1998年榮獲第2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與新技術展覽會金獎,實現了西藏科技成果在國際舞台上零的突破,充分顯示了藏葯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
「十五」期間,要實現藏醫葯的快速發展,就必須認真組織實施《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和《中葯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結合GMP標准,加快傳統藏葯的劑型改良,促進藏醫葯生產與國際國內接軌。把傳統優勢與現代科技、生產工藝結合起來,吸收先進的管理、營銷經驗,做大做強藏醫葯業。要堅持改善條件和內涵建設並重、突出藏醫葯特色與完善服務功能並舉,繼續加強藏醫葯人才培養,努力提高藏醫葯臨床診治水平和服務能力。進一步重視和加強藏醫葯科研工作,推進藏葯企業向規模化、集團化方向發展,提高藏葯研製、開發、生產的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注重藏葯材資源的合理保護和科學利用,加強藏葯材基地建設。廣泛採用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加快研製新葯步伐,實現藏紅花等傳統藏葯材的人工繁育栽培,建立全國最大的藏葯材基地,形成全國藏醫葯研究開發生產中心。 西藏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發現礦產地1858處,各類物化探異點1300個。探明儲量的礦床132個,其中能源礦產25個,金屬礦產33個,非金屬礦產37個,地熱資源4個,礦泉水11個;己探明礦床規模達到大型的22、中型25個、小型48個、礦點37個。有17種礦產在全國排序前9位:第1位鉻、工藝水晶、剛玉、高溫地熱;第2位銅、火山灰;第3位菱鎂礦;第4位硼、自然硫、雲母;第5位砷;第6位陶磁土;第7位石膏;第8位泥炭、晶質石墨;第9位銻、重晶石。探明的礦產資源儲量潛在價值1967億元,全區礦產資源總量潛在價值6505億元。銅、硼、金、銻、高溫地熱、建材等為西藏優勢礦產,能源為短缺礦產。
豐富的礦產資源為西藏礦業的開發建設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從業人數8000多人。2000年底,開采鉻礦石19.66萬噸,硼礦19591噸,原煤2.13萬噸。
「十五」期間,西藏要加大對地勘工作的投入,搞好地質勘查,進一步摸清我區資源狀況。圍繞礦業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重點,抓緊開展對優勢礦種和國家緊缺礦種的地勘工作,保證我區礦業發展有可靠的後備儲量。逐步推行地勘成果有償轉讓制度,保護探礦權人的合法權益。重點開發有市場需求、潛在的、稀缺的礦產資源。根據市場需求和資源優勢狀況,礦產勘查與開發的重點是鉻、銅、黃金、鉛、鋅等金屬礦產,以硼、鋰為主的鹽湖礦產資源,建材用灰岩、花崗岩等非金屬礦產,地熱、煤炭、林產品、石油等能源礦產資源以及礦泉水資源。對玉龍銅礦、扎布耶鹽湖、甲馬赤康銅多金屬資源等重大開發項目,運用市場機制,吸引國內外資金、技術入股,進行合作開發,在「十五」期間,力爭完成開發前期工作,一期工程開工建設。鼓勵通過聯合等方式在內地進行精深加工,提高礦產資源開發的附加值。同時,要建立健全礦業管理體系,制定全區統一的礦業發展長遠規劃,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優化配置礦產資源。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除特定保護性礦種和國家重要戰略資源外,各種投資主體都可以參與開發,自治區行業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小型礦山的開發以集體、民營及其他類型企業為主,由地(市)、縣政府主管,形成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分級管理的模式。 建築、建材工業是西藏自治區工業企業中發展較快的行業之一。2000年完成基本建設投資55.87億元,增長17.7%,實現建築業增加值約15億元,增長25.1%。建築業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8個百分點,約佔1/3。
2000年底,年底在西藏注冊的區內外建築施工企業有233家,企業人員達3.6萬人。勘察設計單位28個,資質40個,其中工民建設計類13個,規劃設計類7個,工程勘察類4個,專項設計類7個,水電設計類5個,公路、橋梁(函)設計類4個。建材企業達112家,建材工業總產值達3.8億元,增長18.7%,其中水泥產量45萬噸,增長8.4%,新型建材的生產與使用開始興起,建材產量結構和品種得到調整擴充。
西藏建材工業穩步發展,保持了較快的發展勢頭。據統計,全區鄉及鄉以上獨立核算的建材工業企業約40家,主要建材產品產量:水泥49.32萬噸,比上年增長26.3倍;水泥排水管54千米,水泥電桿6053根,水泥預制構件8.7萬立方米,釉面磚20萬平方米,水磨石板材3324平方米,花崗岩板材7100平方米,石料4.95萬立方米,均比過去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十五」期間,建築、建材業按照培育強勢企業、規范市場行為、提高建築建材質量的總體要求加快發展。要加強建築建材業管理,增強企業活力,提高質量和效益。加快對現有建築企業的改造,增強區內建築企業的競爭實力。建材業重點抓好新型建築材料開發、高標號水泥和特種水泥的生產。依靠科技進步,加大對現有建材骨幹企業的改造,徹底關停一批污染大、效益低的小企業,採用成熟、先進、適用的工藝技術裝備,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 西藏民族手工業有著悠久的歷史。許多民族手工業產品,經過千百年的不斷實踐,形成了獨有的工藝特色和民族風格,受到廣大藏族和其他民族的喜愛,在國內外享有一定聲譽。1988年,西藏開展了民族手工業藝人評聘工作,首次評定了具有工藝美術專業職稱共79人,其中高級工藝美術師19人,工藝美術師和工藝美術員33人。地毯(卡墊)、氆氌、圍裙、藏民族鞋帽、民族傢具、木碗、金銀首飾等手工藝品列為自治區輕工業發展重點產品,其獨特的風格和生產工藝受到了國內外人士的好評。
西藏地毯行業是民族手工業的一大支柱。地毯生產已有600多年歷史。其織法獨特,紋樣均以山水、花草為題材,古樸大方,絢麗多彩,具有濃郁民族特色。2000年,全區地毯行業在發展外向型經濟中闖出了一片新天地,全年共生產地毯近2萬平方米,其中出口約1.2萬平方米,出口產品合格率為100%。地毯產品外銷美國、日本、德國等多個國家及香港特別行政區。
卡墊是藏族人民群眾喜愛的生活必需品,具有結構緊密、花色鮮艷、全料純毛、經久耐用、色澤不褪等特點。卡墊主要出產於日喀則地區江孜縣,人們稱江孜是「卡墊之鄉」。
圍裙是藏族已婚婦女普遍喜歡的服飾。山南地區貢嘎縣姐德秀鎮是聞名遐邇的「圍裙之鄉」,姐德秀圍裙很早就暢銷印度、尼泊爾、不丹、錫金及西歐一些國家。姐德秀的圍裙花色品種已發展到近20種,所生產的謝瑪圍裙,多次被輕工部評為優質產品,遠銷國內外。
氆氌是藏族人民一種普遍的家庭手工業產品。氆氌盛產於山南、日喀則、拉薩等地。氆氌的品種很多,總的分為普通氆氌和細氆氆。普通氆氌藏語稱為「朗布」,細氆氌中以「協瑪」為最好。工布一帶地方出產一種厚呢子,名為「澤仁」,結實並具有很好的保暖性。山南和日喀則地區出產一種手工毛嗶嘰,藏語叫「泰爾瑪」。2000年底,全區氆氌的生產能力大約在35萬米以上。
西藏民族畫、民族雕刻和金銀首飾,既是民族特需品,又是旅遊紀念品,很受國內外旅遊者的青睞。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這些手工業產品得到較大發展。創作和生產出大量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珍品。 從60年代開始,西藏著手發展畜產品加工業,在拉薩、那曲、日喀則、昌都、阿里等地(市)建立了皮革加工廠,在林芝地區建立了毛紡廠,在拉薩、格爾木、那曲建立了絨毛分梳及成衣製品廠,使豐富的畜產品資源得到了開發和利用。
依託特色農牧資源,大力發展氂牛、優質青稞等農畜產品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結合農畜產品結構調整,積極採用高新技術,提高農畜產品加工深度,通過產業化經營,擴大生產,形成規模經濟。 高原特色生物產業和綠色食(飲)品業
高原特色生物產業和綠色食(飲)品業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高原特色生物產業是針對西藏特有的生物資源進行開發,綠色食飲品業主要是開發西藏的天然優質礦泉水、青稞酒、野生果汁飲料、啤酒等綠色飲品和高原特有的氂牛、綿羊、香豬等肉食、奶製品。以及青稞、綠色蔬菜。
西藏的生物資源十分豐富,「十五」期間,西藏將大力發展高原食用菌、紅景天、人參果等具有高原特色的綠色食(飲)品加工業,充分利用我區飲用水資源蘊藏量大、含微量元素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礦泉水、啤酒、植物保健品,建成國家級綠色飲料生產基地,力爭在創出品牌、形成規模和提高市場佔有率等方面實現大的突破。重點抓好綠色食品的科研與開發,逐步建立藏東野生菌類開發基地、藏東野生生物食品生產基地和藏北野生生物食品開發基地,建立綠色食品生物資源種子庫,並形成一定的加工能力和品牌效應。

3. 盤點各省區裝備製造業最強的非省會城市

裝備製造業是工業的核心產業,不僅涉及重工業,也與我們生活所接觸的輕工業息息相關,是一個國家和地區 科技 實力及工業是否發達的重要體現。

我國裝備製造業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逐漸做大做強,形成了多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發展迅猛。

機械工業在全國各地基本都有布局,它們種類多樣,分布廣泛,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也為居民帶來了大量勞動崗位,促進了 社會 和諧穩定、 健康 發展。

各省區省會:首府由於綜合實力強,機械工業基本都實現了較好的發展,那麼,全國各省區非省會城市最強機械工業城市是哪裡呢?下面進行簡要盤點:

1.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

作為黑龍江省老牌大城市和工業基地,擁有7個區的齊齊哈爾綜合實力依舊,特別是裝備製造業更是它的代表產業,代表企業:中國一重、齊齊哈爾二機床

2.吉林省:吉林市

吉林市當之無愧的第二大城市,雖然是石化名城,但機械工業也有不俗實力。

代表企業:一汽吉林輕型車

3.遼寧省:大連市

東北最南部的濱海大都市,大連第三產業發達,同時,它也是重要的老牌大城市和工業基地,機械工業特別發達。

代表企業:大連造船、大連重工、大連機床

4.內蒙古區:包頭市

作為草原鋼都,特大城市,包頭也是內蒙古最重要的工業基地。

代表企業:北方重工、北奔重卡

5.河北省:保定市

保定是河北省第三大城市,也是重要的裝備製造之都。

代表企業:長城 汽車 、天威英利

6.山西省:長治市

山西是我國能化基地之一,重要的煤炭資源大省,但山西裝備製造業也有不俗實力,非省會城市以長治為代表。

代表企業:清華裝備、振東集團

7.山東省:青島市

青島是北方最大的沿海城市、計劃單列市,山東省經濟中心和國際海濱城市,工業特別發達,而裝備製造業是青島工業的核心。

代表企業:青島海爾 、海信電器

8.安徽省:蕪湖市

安徽蕪湖是全省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工業在原先基礎上取得長足進步,而蕪湖裝備製造業實力很強,僅次於省會合肥。

代表企業:奇瑞 汽車 、海螺型材

9.江蘇省:蘇州市

中國工業增加值第一,中國第一地級市, 旅遊 業最發達的地級市,江蘇GDP第一,這些第一都來自蘇州,而裝備製造業正是蘇州的核心產業。

本土代表企業:恆力集團、亨通光電

10.浙江省:寧波市

寧波是浙江省第二大城市,同時也是全國著名的工業城市,裝備製造業是主導產業之一。

代表企業:奧克斯集團、得力集團

11.福建省:廈門市

廈門是福建省重要城市,中國經濟特區,製造業發達。

廈門建發、金龍 汽車

12.台灣省:/

13.河南省:洛陽市

河南洛陽是著名的古都,也是全國老牌大城市、老工業基地。

代表企業:中國一拖、洛陽軸承

14.湖北省:襄陽市

襄陽是湖北第二大城市,綜合實力很強,工業實力雄厚。

代表企業:東風 汽車 (襄陽)、襄陽軸承

15.湖南省:株洲市

株洲是湖南省重要的工業基地,綜合實力第二大城市,製造業發達。

代表企業:中車株洲電機所、航發南方工業

16.江西省:上饒市

上饒市位於江西省東部,是全國著名的 旅遊 城市,與此同時,他也是江西重要的製造業名城。

代表企業:鳳凰光學、耐普新材

17.廣東省:深圳市

深圳,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發展最快的城市,全國一線城市,工業、創新能力在全國乃至全球處於頂尖水平。

代表企業:華為技術、中興通訊、大族激光

18.海南省:三亞市

海南省工業相對薄弱,是全球聞名的 旅遊 勝地,三亞工業實力相對突出。

代表企業:中興軟體

19.四川省:德陽市

德陽市是四川省老牌重工業城市,裝備製造業非常發達。

代表企業:中國二重、東方電氣

20.貴州省:遵義市

遵義是貴州省第二大城市,工業以釀酒業而享譽全球,同時製造業也較為發達。

代表企業:貴繩股份

21.雲南省 :曲靖市

曲靖市是雲南第二大城市,綜合性工業城市。

代表企業:雲維股份

22.廣西區:柳州市

柳州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建國後誕生的大型工業基地,裝備製造業是柳州的立市之本。

代表企業:五菱 汽車 、柳工集團

23.西藏區:/

24.陝西省:寶雞市

寶雞是陝西第二大城市,西北最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之一。

代表企業:寶石鋼管、中鐵寶橋

25.甘肅省:天水市

天水是甘肅省第二大城市,也是第二大工業基地,電子、機械等製造業發達。

代表企業:華天 科技 、星火機床

26.寧夏區:吳忠市

吳忠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重要的裝備製造基地。

代表企業:吳忠儀表

27.青海省:海西州

海西州格爾木市是青海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座著名的工業城市。

代表企業:金風 科技 (格爾木)公司

28.新疆區:昌吉州

昌吉州昌吉市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要城市,毗鄰烏魯木齊,也是新疆最重要的工業基地,裝備製造業非常發達,在國內擁有較強知名度和影響力。

代表企業:特變電工

本文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4. 青藏地區的主要工業基地和工業中心

青藏地區,當今中國四大地理區劃之一,位於我國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中西部和西藏自治區,這里適於耕種的土地很少,但是草場廣布,是我國重要的牧區。
青藏地區的工業基礎薄弱,一般沒有工業基地這樣的提法,資源開采型的工業區主要集中在青海省,主產鉀肥、食鹽、硅鐵等,同時青海也是西北最大的水電、石油、中葯材和畜產品加工基地。青藏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和工業區有:西寧(毛紡)、拉薩(皮革、毛毯)、林芝(毛紡)。其中,西寧是青藏地區最大的工業中心。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3-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5. 西藏三大產業有哪些,具體一點

農牧業生產形勢較好。上半年,全地區第一產業實現總產值1.13億元,同比增長3.8%;實現增加值0.82億元,同比增長3.5%。糧食、蔬菜、人工種草面積分別完成2.5萬畝、0.18萬畝和9萬畝,新生仔畜成活74.3萬頭(只、匹),幼畜成活率達80%,新增絨山羊養殖示範戶130戶。日土縣絨山羊良種場被評為西藏絨山羊國家級保種場;噶爾、日土、普蘭3縣生態農業示範園299座溫室全面開工;整合資金3344萬元實施了昆莎奶牛養殖基地建設,完成人工種草5000畝,700頭奶牛購置、112台(套)設備采購及基礎設施建設抓緊推進。

工業經濟平穩運行。上半年,全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6290萬元,同比增長16.9%,工業增加值0.26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協調配合自治區扎實推進多龍銅礦整裝勘查,探明銅資源量1269萬噸、銀資源量1780噸、金礦資源量385噸。崗仁波齊資源開發總公司完成改制後經營性投資1344萬元,年內預計實現產品生產5000噸。

旅遊業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今年,全地區開復工18個旅遊項目,計劃投資6.8億元,完成投資400萬元;窟窿銀城旅遊公路前置手續完成,古象雄旅遊精品線標示牌工程、塔爾欽應急中心開始招投標,阿里旅遊網改版及旅遊Logo設計完成,4家酒店星級評定工作扎實推進,設立遊客服務中心和執法監督點5個,農牧民旅遊從業收入4246萬元。

6. 西藏工業園區有哪些

西藏較大的工業園區大都集中在拉薩市郊縣,達孜縣工業園就比較有代表性。

7. 請問大家目前西藏有多少油田

(1)大慶油田。位於黑龍江省松嫩平原中部,地處松遼拗陷帶中心部位,油氣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在油田外圍又發現新的油氣資源。1959年9月26日當地第3號鑽井噴油,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前夕,因此命名為大慶油田。油田面積達1000多平方千米,探明可采儲量10.8億噸,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大油田之一。1976年以來,原油年產量均在5000萬噸以上,約佔全國原油產量的一半,居全國之首。1995年產原油5600萬噸,天然氣22.9億立方米。十多年裡連續穩產高產,這在世界石油史上是罕見的。所產原油除就地加工外,通過大慶—鐵嶺—秦皇島—北京、大慶—鐵嶺—大連兩條輸油管和鐵路網,運往東北、華北及全國許多大煉油廠、石化企業加工利用,並有部分通過秦皇島和大連港出口。

(2)勝利油田。在山東省黃河入海口東營市。是僅次於大慶油田的我國第二大油田,探明可采儲量7億噸。1995年生產原油3000萬噸,天然氣12.85億立方米。原油一部分在淄博市加工,大部分通過魯寧輸油管運往南京及長江沿岸城市加工。部分通過輸油管直達青島市黃島油港外運出口。

(3)華北油田。在河北省中部,又稱任丘油田,是首次在元古代震旦系地層發現的大油田。1995年原油產量達466萬噸,有輸油管通往北京、滄州。

(4)大港油田。勘察范圍包括天津和河北滄州、唐山地區瀕臨渤海地帶的陸地、海灘和極淺海(0~0.5米)。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85億噸,1995年年產原油430萬噸。

(5)中原油田。在河南省濮陽和山東省東明等12個縣市間,又名東濮油田。面積約5000平方千米,油氣富集,儲量大,1979年投產,1995年年產石油410萬噸。

(6)遼河油田。在遼寧省遼河下游的大型油氣田。面積174平方千米,是我國第三大油田,1995年年產原油1552萬噸,天然氣17.51億立方米。供應以沈陽為中心的遼中工業區。

(7)吉林油田。原名扶余油田,在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原名扶余市)。1995年年產340萬噸,是東北地區重要原油生產基地。

(8)克拉瑪依油田。在北疆准噶爾盆地西緣的戈壁荒原上。「克拉」意為黑,「瑪依」意為油,因產石油而得名。1955年發現,1956年開始油田建設。沉積層厚達13000米,含油麵積大、儲油構造多、油質好,為我國內陸大油田之一。新疆油田1995年年產原油790萬噸左右,建有煉油廠,輸油管已通烏魯木齊,大量原油通過蘭新鐵路東運蘭州加工利用。

(9)冷湖油田。在青海省柴達木盆地西北緣,又稱青海油田。地質上屬新生代凹陷,多儲油構造,面積大、油層多、埋藏淺。1959年發現,1995年年產原油121萬噸,石油產品供應青海及西藏地區需要。

(10)玉門油田。在河西走廊西部的石油河畔,位處祁連山北麓的老君廟油田,又名玉門油礦,1939年始建玉門油礦局,是我國最早的石油工業基地。1995年年產原油40萬噸,所產原油大量東運至蘭州等地加工。

(11)南陽油田。在河南省南陽盆地,又稱河南油田,1977年開發,1995年年產191萬噸。

(12)塔里木油田。1995年年產原油253萬噸。

(13)吐哈油田。1995年年產原油220萬噸。

(14)長慶油田。1995年年產原油220萬噸。

(15)江蘇油田。1995年年產原油101萬噸。

(16)江漢油田。1995年年產原油85萬噸。

(17)延長油田。 1995年年產原油73萬噸。

8. 西藏哪個地方的經濟比較發達主要工業支柱是什麼`

除拉薩外,就是山南、林-芝、昌都。山南和昌都以礦產資源為依託,帶動了手工業(卡墊、唐卡等)的發展。林芝被稱為西藏的小江南,農林牧副漁都很發達,水果豐盛,木材成為西藏最主要的供應地。

9. 乃東縣工業園區在哪裡

在西藏。根據網路地圖查詢顯示,乃東縣工業園區位於西藏山南市瓊結縣澤魚線。乃東縣一般指乃東區。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位於西藏自治區。

閱讀全文

與西藏地區有哪些工業基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bms是什麼意思 瀏覽:120
賓士s原廠喇叭是什麼牌子的 瀏覽:914
荒山變工業用地出讓金怎麼收取 瀏覽:770
沈陽工業一體機什麼牌子好 瀏覽:128
劉溝工業園在哪裡 瀏覽:354
長春一汽的汽車配件在哪裡 瀏覽:109
老河口工業區有哪些廠 瀏覽:913
奧迪s4後排安全帶怎麼拆 瀏覽:493
揚州有哪些鎮有工業區 瀏覽:975
寶馬旅行電腦怎麼用 瀏覽:701
中國國有多少奧迪 瀏覽:447
賓士c好還是e好為什麼價格一樣 瀏覽:168
惠陽區秋長鎮工業用地有哪些地方 瀏覽:823
賓士車怎麼調油門 瀏覽:996
奧迪a6沒油了怎麼推去加油 瀏覽:5
有哪些工業繪圖軟體 瀏覽:74
樟木頭汽車站怎麼走 瀏覽:451
德系汽車多久保養一次 瀏覽:815
汽車首保卡什麼樣 瀏覽:273
梅賽德斯賓士v6發動機號在哪裡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