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鄭萬高鐵和西武高鐵全線通車後會對襄陽有多大影響
西武高鐵和鄭渝高鐵開通運營後,對襄陽影響意義深遠。
襄陽與西安高鐵連接了,大西北高鐵門戶基本都打開了,比如蘭新高鐵,蘭州至新疆烏魯木齊也可以直通直達了。鄭渝高鐵開通後,襄陽至北京東北三省都可以開始發到達站了。襄陽至重慶鏈接後,川雲貴城市群高鐵無縫連接。襄陽至武漢僅僅只要一個小時,那麼襄陽到上海杭州一帶城市群可以直達了,襄陽至廣州深圳也更加快捷到達了。所以,西武高鐵與鄭渝高鐵的開通運營,對襄陽非常重要,襄陽就是九省通衢的樞紐要塞,為襄陽的經濟發展增添了核動力。
襄陽成為四大國家中心城市高鐵連接干線上的十字路口!
中國有9大國家中心城市,如果將其中四個用高鐵連接起來,必形成一個高鐵十字!理論上這樣的高鐵十字會有數個。如武漢,本身就是北京—廣州,上海—成都(重慶)的中國大十字!
而襄陽,正成為了這樣一個幸運兒。這就是西安、鄭州、武漢、重慶四大國家中心城市的高鐵連接線上的十字樞紐。要成為十字,不僅要有先天的區位優勢,有運氣。更要有實力的支撐,否則,高鐵干線也會繞路而行。
鄭渝高鐵,西武高鐵,兩條高鐵線路連接四大國中,交點就在襄陽。襄陽近些年來發展本身不錯,作為湖北省重點打造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正是中西部地級市中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城市GDP僅次於洛陽,而且與洛陽差距縮小到了200億元以內,未來幾年極有可能超越。而坐上中西部第一地級市的寶座。
高鐵十字將成為襄陽發展的一大助力,距離四大中心城市都在2小時高鐵通勤范圍之內,高鐵所帶來人流、資金將成為襄陽發展源源不斷的資源。並且在與一眾競爭對手洛陽、南陽、宜昌等城市中占據了先發優勢!
這兩條高鐵只部分建成,襄陽東站就成為我國中西部最大的地級市高鐵站。
因此,鄭萬高鐵和西武高鐵,對襄陽的影響是巨大。將使「 七省通衢、南船北馬 」的襄陽,重新恢復到 歷史 上的地位。
目前鄭萬高鐵只通到襄陽,襄陽至重慶段仍在建設。鄭萬高鐵,是湖北省第二條北上大通道。目前湖北只有一條京廣高鐵,溝通南北。而鄭萬高鐵,成為我國西南部廣大地區通往北京的捷徑。
而襄陽成為這條捷徑上最重要的地級市節點。因為襄陽不僅有規模巨大的火車站,還有 湖北唯一在地級市的動車所 。這就勢必將要恢復,以前襄陽鐵路局時期的地位。
而且鄭萬高鐵在襄陽東站之後,還會分線成鄭萬和呼南兩大幹線。襄陽就成為,在湖北僅次於武漢的南北向樞紐中心。
西武高鐵,目前武漢至十堰段已經建成。而西安至十堰段,年內將開工建設。武漢至南昌段已經在推進中, 西武高鐵將形成福銀高鐵大通道 ,成為連通我國東南和西南的交通大動脈。
不僅如此,西武高鐵與呼南高鐵在襄陽交匯 。中南部地區通往西南,也需經襄陽中轉。襄陽東站的地位不言自明。
目前,襄陽與洛陽的GDP已經相當接近。而交通的振興,則必將為襄陽帶來大工業、大 旅遊 。正式由於這些,襄陽成為我國中西部第一地級市的目標或許就能實現了。
從襄陽坐高鐵出發北上南下,西進東出
有利有弊,高鐵對沿線城市的經濟發展,有利的地方在於物流更快,增加投資機會,弊端在人口流出。如果城市內功沒煉好反而會被大城市吸血。
竟然舍棄了十堰
高鐵建成後,有利有弊!利是到鄭州、重慶、西安、武漢及南下,不論人員還是物流,交通更為便捷;弊是襄陽經濟、薪酬均一般,但房價不低,屆時虹吸現象更突出,人才流失會更嚴重!
首先肯定是利好。假設現在兩條高鐵都已經全線貫通。 就我能看到的幾點:
1. 西安的陝汽是一家優秀的商用車企業,在國內排名前幾位。但陝汽多年來受制於山東一家強勢的零部件供應商,被控股51%. 陝西省政府一直如鯁在喉。現在到湖北的高鐵開通後,陝汽與十堰、襄陽、隨州的多家優質零部件供應商心理距離更近,很有可能形成雙贏合作。據我了解,襄陽一家知名發動機供應商去年已與陝汽戰略合作,未來可期。
2.南陽是一個人口大市,全地人口1100萬,比一線大城市還多。可是南陽由於在省內地位比較尷尬,本土並沒有足夠的製造業來承接這波人口紅利,此前的水氫車項目也是讓南陽人民甚是無奈。同處南陽盆地的襄陽,製造業發達,可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吸收了大量的南陽人口前來就業。 隨著襄陽到北方的高鐵開通,南陽人民來襄陽就業,回鄉探親都更加方便,再加上湖北省相對於河南在教育資源上的明顯優勢,相信會有更多南陽人才來襄陽發展,定居。人多了,資源更集約,分工更精細,市場更活躍,房子更好賣,地鐵門檻也夠著了,良性循環,經濟就活了。
3. 宜昌跟襄陽這兩座湖北雙子星,終於通高鐵了。通車後,湖北省的一主兩副三個中心終於形成了高鐵環線。外地遊客先去武漢看黃鶴樓,再去宜昌三峽,再到襄陽看城牆,順道去武當山。行程大大縮短,湖北的 旅遊 資源串在一起,吸客量必將大幅提升。 旅遊 業,有戲!
這兩條線路的開通,大大節省了西北至華南兩地的時間,不需再經鄭州直接轉彎了,而西南至華北化東也形成了直線通道,無需從西安繞行,襄陽所在的位置是縮短時間的重要節點,對聯通高速鐵路網啟至關重要的作用
交通再便利,還是要先練好內功,有優勢的優先發展,招商產業定位很重要
B. 湖北襄陽為何能夠發展得很好
襄陽為何能發現的很好,我從以下幾點回答。
先天優勢
襄陽自古以來就有"七省通衢,南船北車"之稱,歷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襄陽西接川陝,東臨江漢,南通湘粵,北達宛洛,是鄂、渝、川、陝、豫五省市毗鄰地區的交通樞紐。如今的襄陽更是交通優勢突出,「一條漢江、兩座機場、三條鐵路、四條高速公路的四通八達格局」是襄陽水、陸、空立體交通的寫照,不愧為兵家必爭之地。
現在襄陽交通上也同樣有優勢,襄陽北站為路網性雙向縱列式三級七場特等編組站,是中國九大鐵路編組站之一,亞洲最大的單向縱列式鐵路編組站,是中國鐵路運輸八縱八橫網路中的核心樞紐之一,擔負著漢丹、焦柳、襄渝三條鐵路干線五個方向(鄭州、重慶、柳州、洛陽、丹江)的列車解編工作,再建的襄陽東津站是全國非省會最大的高鐵站(站房規模9.8萬平方米,9台20線),剛建成的襄陽機場T2航站樓也讓襄陽成為湖北第二大機場(2.4萬平方米),襄陽擁有襄陽港。所以註定襄陽這個城市不會默默無聞。
自身優勢
襄陽以工業立市工業基礎較好工業種類齊全。襄陽以 汽車 產業、農產品加工業、裝備製造、醫葯化工、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有航空、航天、際華、兵器等軍工央企,有二汽、襄軸、台基半導體、萬洲電氣、追日電氣、回天膠業、駱駝電池等企業。2016年工業產值為7054億元,可見工業在襄陽的地位突出。
一主兩副
一主兩副是湖北為了防止武漢一城獨大而確立的戰略,及確立武漢輻射武漢城市圈,襄陽輻射襄十隨,宜昌輻射宜荊荊,最終帶動全省發展。舉個例子:武漢是湖北的班長,而襄陽和宜昌則是湖北的副班長。在政策和用人上都是屬於高配,一主兩副,一主及武漢,兩副及襄陽和宜昌,武漢是湖北的中心城市,襄陽則是湖北的副中心城市,又叫:省域副中心城市。正是這些因素才成就了襄陽的今天。
襄陽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我國漢江流域的中心城市,經濟實力排在中西部地區(非省會、不含直轄市)同類城市第三名。
關於熱心網友提問:「湖北襄陽為何能夠發展的很好」這一話題,本人觀點僅供參考:
①
上了年齡的本地人應該都知道,當地是「三線建設」核心區,從1960年左右開始布局國營工廠,最終形成湖北省第二大工業中心(可參照上圖)。據不完全統計資料顯示,襄陽經濟一度達到全國四十強的水平,雖然襄陽是長江流域第一座農業強市,但與工業城市的定位並不沖突。
②得益於工業基礎,1978年襄陽逐步建成門類齊全的工業化城市,從後來被評選為「中國十大明星工業城市」就可以看出當時襄陽的影響力有多大。
③在企事業單位工作的老一輩貢獻者應該或多或少地聽說過「襄陽長期參照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同等待遇扶持本市,此外還比對「西部大開發」相關戰略支持,這與襄陽的發展產生最直接的幫助性作用。
以上均為本人從所接觸到的文獻、資料總結而來,僅為本話題作舉例說明的用處,本著實事求是的答題態度,理性認真回答,並非宣傳。
由於解釋的很清晰,所以就不再援引其他資料作為輔助參考。感謝大家了解襄陽,熱愛襄陽!
襄陽是 歷史 悠久的文化名城,戰略要地。這就好比是一位習武多年的老者,顯然要比那些在近期才剛剛開發建設的宜昌略微遜色那麼一點點,而已。必盡功為深厚,我想:在不久的將來,咱襄陽絕對似比蛟龍出海,一注傾天,躍進全國一類大都市的行列!
C. 河南南陽和湖北襄陽這兩個城市哪個發展的較好一點
就目前情況來看,毫無疑問,湖北的襄陽是強於河南的南陽的。襄陽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又有良好的農業經濟,去年的GDp值就高於南陽400個億,單就這一點,就證明了襄陽的實力。
但是以發展的眼光看,南陽,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人口是襄陽的兩倍,農業基礎雄厚,條件優越,土地肥沃,是中國著名的糧倉,這一點就全國范圍內,也是不可多見的。
旅遊業更是南陽的一大特色。南陽的人文資源及文化底蘊十分深厚,著名的「五聖」是全國獨有的。地理坐標又座落於中國南北分界線上,南北氣候、動植物兼具,既有北國風光,又具江南景色。對遊客的吸引力也是獨特的。若能在旅遊產品上下一番功夫,其創匯創收的前景是無量的。
南陽是中國可持續再開發的核心地帶,又是中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若能乘著中西大開發的這股東風,在國家及省內的大力扶持下,順勢而上,其發展潛力是不可估量的,前景也一定會是美好光明的。
D. 襄陽PK洛陽,誰將在三年後更勝一籌,你怎麼看
我覺得是襄陽,隨著經濟發展,傳統工業已經在被淘汰,現在崛起的是高端智能製造,以及科技創新,這就是我看好襄陽發展的重要原因。 最近幾年襄陽高新區建設如火如荼,將原有汽車城合並,發展愈發強勁,經濟增長三匹馬中,襄陽第三產業占總量百分之五十,與鄭州、合肥並肩。 其次就是交通便利程度,呼南高鐵主線本該經過洛陽,後被鄭州橫刀奪愛,導致洛陽周邊無高速鐵路出行的尷尬局面,但襄陽、宜昌不同,沿江、呼南、鄭萬接踵而至,隨便條線路都是國家大動脈。高鐵帶來的好處不言而喻,不僅促進沿線經濟發展,更是提高當地戰略性地位。
E. 南陽與襄陽比,差距在哪裡哪個更有潛力
襄陽和南陽,頗有歷史淵源,又充滿競爭!
4、投資
襄陽是中部重要區域中心城市,在汽車、冶金、建材、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有深厚基礎,形成了一定程度產業聚集,是區域內外資投資首選。反觀南陽,除了醫葯和農產品加工產業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聚集效應,其它產業並無明顯優勢。
可見,南陽落後於襄陽是幾大因素疊加的結果,這幾方面的差距都挺大,不是短時間能夠抹平的鴻溝。
F. 出自中西部的4大「陽」,洛陽、襄陽、岳陽和綿陽實力誰更強
國家經濟突飛猛進,使不少城市受益匪淺,彼此之間的競爭也可謂十分激烈,今天要為大家著重介紹的,則是來自中西部4大“陽”,洛陽、襄陽、岳陽和綿陽,如果要論綜合實力誰更強?
G. 洛陽和襄陽哪個繁華
整體洛陽稍強些,襄陽產值高過洛陽?洛陽在國家的振興老工業基地的名單里好不。
H. 南車集團洛陽機車廠和襄陽分公司哪個好一點
我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沒有具體的好壞,得看你是以什麼態度去面對這份工作,襄陽工資比較洛陽低點,城市也小點,但你在襄陽會成長的快,但在洛陽,你有很多選擇,你可能會達到更高的高度,但也面臨更多的競爭,什麼工作只有堅持都有好的結果。最後送你一句話,路沒有對錯之分。
I. 鄭萬高鐵和西武高鐵全線通車後會對襄陽有多大影響
西武高鐵和鄭渝高鐵開通運營後,對襄陽影響意義深遠。
襄陽與西安高鐵連接了,大西北高鐵門戶基本都打開了,比如蘭新高鐵,蘭州至新疆烏魯木齊也可以直通直達了。鄭渝高鐵開通後,襄陽至北京東北三省都可以開始發到達站了。襄陽至重慶鏈接後,川雲貴城市群高鐵無縫連接。襄陽至武漢僅僅只要一個小時,那麼襄陽到上海杭州一帶城市群可以直達了,襄陽至廣州深圳也更加快捷到達了。所以,西武高鐵與鄭渝高鐵的開通運營,對襄陽非常重要,襄陽就是九省通衢的樞紐要塞,為襄陽的經濟發展增添了核動力。
襄陽成為四大國家中心城市高鐵連接干線上的十字路口!
中國有9大國家中心城市,如果將其中四個用高鐵連接起來,必形成一個高鐵十字!理論上這樣的高鐵十字會有數個。如武漢,本身就是北京—廣州,上海—成都(重慶)的中國大十字!
而襄陽,正成為了這樣一個幸運兒。這就是西安、鄭州、武漢、重慶四大國家中心城市的高鐵連接線上的十字樞紐。要成為十字,不僅要有先天的區位優勢,有運氣。更要有實力的支撐,否則,高鐵干線也會繞路而行。
鄭渝高鐵,西武高鐵,兩條高鐵線路連接四大國中,交點就在襄陽。襄陽近些年來發展本身不錯,作為湖北省重點打造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正是中西部地級市中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城市GDP僅次於洛陽,而且與洛陽差距縮小到了200億元以內,未來幾年極有可能超越。而坐上中西部第一地級市的寶座。
高鐵十字將成為襄陽發展的一大助力,距離四大中心城市都在2小時高鐵通勤范圍之內,高鐵所帶來人流、資金將成為襄陽發展源源不斷的資源。並且在與一眾競爭對手洛陽、南陽、宜昌等城市中占據了先發優勢!
這兩條高鐵只部分建成,襄陽東站就成為我國中西部最大的地級市高鐵站。
因此,鄭萬高鐵和西武高鐵,對襄陽的影響是巨大。將使「 七省通衢、南船北馬 」的襄陽,重新恢復到 歷史 上的地位。
目前鄭萬高鐵只通到襄陽,襄陽至重慶段仍在建設。鄭萬高鐵,是湖北省第二條北上大通道。目前湖北只有一條京廣高鐵,溝通南北。而鄭萬高鐵,成為我國西南部廣大地區通往北京的捷徑。
而襄陽成為這條捷徑上最重要的地級市節點。因為襄陽不僅有規模巨大的火車站,還有 湖北唯一在地級市的動車所 。這就勢必將要恢復,以前襄陽鐵路局時期的地位。
而且鄭萬高鐵在襄陽東站之後,還會分線成鄭萬和呼南兩大幹線。襄陽就成為,在湖北僅次於武漢的南北向樞紐中心。
西武高鐵,目前武漢至十堰段已經建成。而西安至十堰段,年內將開工建設。武漢至南昌段已經在推進中, 西武高鐵將形成福銀高鐵大通道 ,成為連通我國東南和西南的交通大動脈。
不僅如此,西武高鐵與呼南高鐵在襄陽交匯 。中南部地區通往西南,也需經襄陽中轉。襄陽東站的地位不言自明。
目前,襄陽與洛陽的GDP已經相當接近。而交通的振興,則必將為襄陽帶來大工業、大 旅遊 。正式由於這些,襄陽成為我國中西部第一地級市的目標或許就能實現了。
襄陽恰好位於我國中部地區的心臟位置,無論從哪個方向的縱貫全國大幹線都易經由襄陽,米字形的超級樞紐便油然而生。
拖後開建的鄭萬高鐵西段和西武高鐵西段一旦完工,襄陽樞紐將如虎添翼,將有三條350高鐵干線交匯的襄陽東站將成為我國的一座超級特等站(而且還位於非省會城市極為罕見)。
因鐵路而興的襄陽(GDP已連年排進全國所有城市排名的前50強)必將加速騰飛,迅速發展成為中部地區的一個大都市!
從襄陽坐高鐵出發北上南下,西進東出
有利有弊,高鐵對沿線城市的經濟發展,有利的地方在於物流更快,增加投資機會,弊端在人口流出。如果城市內功沒煉好反而會被大城市吸血。
高鐵建成後,有利有弊!利是到鄭州、重慶、西安、武漢及南下,不論人員還是物流,交通更為便捷;弊是襄陽經濟、薪酬均一般,但房價不低,屆時虹吸現象更突出,人才流失會更嚴重!
首先肯定是利好。假設現在兩條高鐵都已經全線貫通。 就我能看到的幾點:
1. 西安的陝汽是一家優秀的商用車企業,在國內排名前幾位。但陝汽多年來受制於山東一家強勢的零部件供應商,被控股51%. 陝西省政府一直如鯁在喉。現在到湖北的高鐵開通後,陝汽與十堰、襄陽、隨州的多家優質零部件供應商心理距離更近,很有可能形成雙贏合作。據我了解,襄陽一家知名發動機供應商去年已與陝汽戰略合作,未來可期。
2.南陽是一個人口大市,全地人口1100萬,比一線大城市還多。可是南陽由於在省內地位比較尷尬,本土並沒有足夠的製造業來承接這波人口紅利,此前的水氫車項目也是讓南陽人民甚是無奈。同處南陽盆地的襄陽,製造業發達,可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吸收了大量的南陽人口前來就業。 隨著襄陽到北方的高鐵開通,南陽人民來襄陽就業,回鄉探親都更加方便,再加上湖北省相對於河南在教育資源上的明顯優勢,相信會有更多南陽人才來襄陽發展,定居。人多了,資源更集約,分工更精細,市場更活躍,房子更好賣,地鐵門檻也夠著了,良性循環,經濟就活了。
3. 宜昌跟襄陽這兩座湖北雙子星,終於通高鐵了。通車後,湖北省的一主兩副三個中心終於形成了高鐵環線。外地遊客先去武漢看黃鶴樓,再去宜昌三峽,再到襄陽看城牆,順道去武當山。行程大大縮短,湖北的 旅遊 資源串在一起,吸客量必將大幅提升。 旅遊 業,有戲!
大家好!我是你的高鐵課代表--饃饃!
各個省的高鐵規劃都是依附在省的政策規劃之下進行的!作為中部區域的湖北省也不例外,那麼湖北省的發展格局規劃是什麼樣的呢?兩路高鐵對襄陽的意義又是如何?今天我們一看究竟吧!
一般當省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會發展「雙子座」的城市格局!這種現象在東部區域尤為明顯,比如江蘇的寧蘇(南京和蘇州),廣東的廣深(廣州和深圳),山東的濟青(濟南和青島)。
中部區域的湖北省也將會出現這樣的格局,但是中部省份相對於東部而言資源欠缺,往往也只能集中全省之力才能打造一個中心城市(湖北而言的中心城市就武漢),而再集中全省之力在打造另一個副中心相對就會更難!因為受到武漢虹吸影響以及政策對武漢的扶持,整個湖北省的各個城市資金與人口都是處於流出的狀態的,如此的情況下!那湖北的第二個中心城市又該如何匯聚資源發展呢?
湖北的區域地形呈現東西分布,正好分割鄂東與鄂西兩個部分,鄂東區域的中心就是武漢,而鄂西部分由於地形的分割影響,受大城市武漢虹吸的影響就會下降很多!這是有助於鄂西中心城市出現!
而在鄂西區域中,能夠擔當副中心的也只有襄陽與宜昌了,他們的位置與實力基本相當,但是襄陽的優勢在於與河南的南陽位置相近,湖北省集中資源發展武漢已經很難了,如果再拿出資源發展襄陽或者宜昌任何一個都會比較吃力!
但是南陽在河南正好孤立,而襄陽與南陽又正好相近,襄陽和南陽如果組團互相扶持成長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所以這也就是湖北省最近一直在鼓勵發展襄(陽)南(陽)城市組團發展的原因!同時也支持並鞏固襄陽作為湖北區域副中心的地位!
而最近的鄭萬高鐵與西武高鐵都通過襄陽,這無疑有益於襄陽副中心地位的鞏固!尤其是鄭萬高鐵連接了南陽與襄陽,對襄南城市組團的發展,更是促進一大步!同時副中心要與中心城市要保持良好的互動這也是前提,而兩路高鐵既能保持武漢全國高鐵大中心的樞紐地位,同時增強了襄陽與武漢之間的互動!所以,在高鐵的加持之下,襄陽副中心的地位也是得到的鞏固!
好了!關於這個話題今天就能說到這里了!路過朋友都來發表下意見吧!
沒啥影響,合康高鐵,呼南高鐵一通,則東西南北全部通透,戰略意義極為重大,即使武漢封城,襄陽依然可以全國交通暢通
J. 襄陽洛陽哪個城市發達
兩地人口和GDP總量相差不大,但是洛陽的發展勢頭明顯強於對方,城市人口也明顯高於對方,(洛陽下轄九縣六區,而襄陽只有三區六(市)縣),綜合而言,在可預見的未來,洛城將更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