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沈陽工業大學地址
沈陽工業大學的本部地址是沈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沈遼西路111號,然後遼陽分校的地址是遼陽市宏偉區光華街30號!
『貳』 沈陽工業大學在哪個區
一、沈陽工業大學在哪個區 沈陽工業大學是在沈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具體地址在遼寧省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沈遼西路111號,該校是一所以工為主的多科性研究應用型大學。
二、沈陽工業大學簡介
學校由位於遼寧省沈陽市的中央校區、興順校區、國家大學科技園和位於遼陽市的遼陽分校組成,總佔地面積158.99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76.92萬平方米。辦學主體位置坐落在有「東方魯爾」美譽的沈陽市鐵西區,中央校區(主校區)位於沈陽市裝備製造業聚集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毗鄰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戰略對接的重要載體中德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佔地面積95.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0.81萬平方米。
學校設有19個學院、2個教學部和2個工程實訓中心,共設59個本科專業、11個專科專業。現有普通本科生17860人,碩士研究生3532人,博士研究生399人,專科生1485人,成人教育學生9854人,外國留學生186人。近三年,畢業生年均初次就業率93.18%,年終就業率94.63%。
學校現有師資隊伍1310人,其中教授244人、副教授431人、講師610人,博士生導師200人、碩士生導師65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師資隊伍總數的36.4%,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師資隊伍總數的87.1%,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51.5%。在領軍人才方面,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國家「*」科技創業領軍人才2人,中科院「*」入選者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8人,遼寧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4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千人層次人選70人,遼寧特聘教授10人,遼寧省優秀專家8人,遼寧省教學名師16人,遼寧省「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3人。
學校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個,其中國家重點二級學科1個(電機與電器),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一流學科4個(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設有金融、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能源動力、土木水利、工商管理、會計和工程管理9個專業學位類別。2010年獲批教育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機械工程領域獲「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領域」。
學校牢固樹立教學工作中心地位,以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為抓手,著力創建一流本科教育。精心打造品牌特色專業,4個專業入選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陣,5個專業入選遼寧省一流本科建設專業,現有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7個,遼寧省示範性本科專業8個,遼寧省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遼寧省本科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3個,遼寧省重點支持建設專業2個,遼寧省本科優勢特色專業4個,遼寧省本科課程體系國際化試點專業1個。積極探索課程和教材改革,現有省級精品課24門,省級視頻公開課3門,省級資源共享課13門;「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5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省級規劃教材20部。持續推進教學改革,去年以第一、第二完成單位榮獲兩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獲批國家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50強和國家新工科建設項目,完成的基於數學模型的人才供需對接和人才供需預測數據平台獲得省政府高度評價,一流課堂建設工程在全省推廣。切實加強教學團隊培育,現有遼寧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10個。不斷加強實踐實訓基地建設,現有與企業共建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遼寧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8個,遼寧省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5個,遼寧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8個,遼寧省高等學校實訓培訓基地1個,遼寧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1個,遼寧省裝備製造業緊缺人才培養基地1個。大力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先後榮獲全國首屆高校創新創業宣傳總結工作典型學校(50強)、全國首批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校(99所)等榮譽稱號,獲批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高校教師創業實踐基地、全國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獲批教育部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項,遼寧省創新創業試點專業2個,遼寧省向應用型轉型發展試點專業12個,其中有7個專業被評為向應用型轉變示範專業。
科技工作發展迅速,現已形成國家、省、市、校四級科研平台體系,擁有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教育部創新團隊,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在這里,誕生了4項中國首創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分別是1979年的中國第一台稀土永磁電機,1997年的中國第一台異型螺桿加工數控銑床,2004年的中國第一套長輸管道智能檢測系統,2005年的中國第一台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近三年來,學校科技進款額每年均超過1億元,榮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8項,申報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學校立足和服務遼寧老工業基地,形成了以工為主的辦學優勢與特色。特別是「十三五」以來,堅持以服務遼寧新一輪全面振興為導向,牽頭組建了遼寧裝備製造產業校企聯盟等聯盟5個,創辦了遼寧智能製造技術與裝備研究院。推進校企協同創新,從科技成果轉化源頭做起,打通科研立項、產品開發、產品中試、成果轉化、企業孵化、技術輻射的全流程,先後組建校企共建研究院近20個;推進校地深度融合,以服務遼寧「三市兩區」為重點,創建鐵嶺研究院、遼陽研究院,完善營口研究院,與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沈撫新區開展緊密合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與德國韋格納吉、中國太庫科技三方合作共建「中德國際技術轉移服務中心」,引導校內外、省內外、國內外先進成果在遼寧落地轉化,近年來學校科技成果在遼轉化數量和轉化率位於省屬高校前列。
學生工作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大力營造良好育人生態,不斷推進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堅持思想教育是靈魂,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於學生管理、學生服務、校園活動的全過程,形成了有影響力的「大學講堂」等系列品牌活動,榮獲遼寧省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獎;堅持安全穩定是底線,扎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和全方位的安全意識教育,被評為遼寧省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堅持制度建設是防線,落實《普通高校學生管理規定》,形成體系完備的學生管理服務制度體系;堅持隊伍建設是引線,深入開展輔導員系統培訓和職業能力大賽,1人榮獲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在遼寧省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中連續獲得優秀組織獎並先後獲得一等獎兩次。堅持學風建設是主線,持續推進優良學風班級、優良學風年級和優良學風學院創建活動,形成了「學在工大」的良好氛圍。先後榮獲全國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優秀組織單位,遼寧省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遼寧省學生軍訓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堅持面向世界,開放辦學。與美國、俄羅斯、日本、德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芬蘭等國家的62所院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際合作關系。從1995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2001年開始與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美國班尼迪克大學在本科和研究生層次開展國際合作辦學,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已經形成1700多名學生的培養規模,與美國班尼迪克大學聯合培養的MBA研究生已畢業九屆。
目前,學校正在「家文化」理念的引領下,按照教學、科研、學生工作「三個輪子」一起轉的總體布局,一流之「士」、一流之師、一流之「吏」、一流之校「四個一流」一起抓的具體舉措,勠力同心創建國內一流大學,以「奮進之筆」譜寫******各項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沈陽工業大學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沈陽工業大學在安徽歷年招生錄取分數線【2013-】
沈陽工業大學教務處登錄入口
沈陽工業大學教務在線入口
沈陽工業大學郵編 附地址和介紹
沈陽工業大學教務處官網入口地址
沈陽工業大學教務處首頁入口:http://jwzx.sut.e.cn/
沈陽工業大學專業排名,招生專業目錄(10篇)
沈陽工業大學教務處電話
沈陽工業大學在哪裡 ;
『叄』 沈陽工業大學有幾個校區
沈陽工業大學有兩個校區。中央校區:沈陽市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沈遼西路111號;興順校區:沈陽市鐵西區興順街南十三路1號。
沈陽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的多科性研究應用型大學,始建於1949年,1985年由沈陽機電學院更名為沈陽工業大學,原為國家機械工業部所屬院校。
1998年起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遼寧省管理為主,在「雙一流」建設中被列為全省沖擊國內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合作交流:
目前學校已與美國、俄羅斯、日本、德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芬蘭等國家的70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際合作關系。學校設立了「一帶一路」耿飈獎學金,助力培養熟悉中國,熱愛中國的留學人員。
以上內容參考:沈陽工業大學官網——學校簡介
『肆』 沈陽工業大學哪個區
沈陽工業大學一共有三個校區,分別位於:
中央校區: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沈遼西路111號
興順校區:沈陽市鐵西區興順街南十三路1號
遼陽分校:遼寧省遼陽市宏偉區光華街30號
『伍』 沈陽工業大學屬於沈陽市哪個區
沈陽市工業大學屬於,沈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陸』 沈陽工業大學有幾個校區
沈陽工業大學有2個校區,分別為主校區和遼陽分校,主校區地址為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沈遼西路111號、遼陽分校地址為遼陽市宏偉區光華街30號。
沈陽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涵蓋工、理、經、管、文、法、哲、藝術等八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研究應用型大學。學校始建於1949年,1985年由沈陽機電學院更名為沈陽工業大學,原為國家機械工業部所屬院校,1998年起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遼寧省管理為主。
學校由位於遼寧省沈陽市的中央校區、興順校區、國家大學科技園和位於遼陽市的遼陽分校組成。中央校區(主校區)位於沈陽市裝備製造業聚集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學校總佔地面積158.99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74.40萬平方米。
學校設有20個學院、2個教學部和2個工程實訓中心,共設55個本科專業、19個專科專業。現有普通本科生18415人,碩士研究生3070人,博士研究生342人,在站博士後17人,其他類碩士生386人,專科生1740,成人教育學生8429人,外國留學生214人。
學校現有師資隊伍1313人,其中院士2人,教授186人、副教授402人、講師666人,博士生導師165人、碩士生導師516人,中青年學科帶頭人7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師資隊伍總數的35.3%,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師資隊伍總數的85.8%,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44.8%。師資隊伍中有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5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遼寧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1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千人層次人選64人,遼寧特聘教授8人,遼寧省優秀專家6人,霍英東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青年教師獎獲得者6人。
學校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有1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電機與電器),4個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一流學科(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建有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現有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進入全國前50%的學科數由第三輪的2個增加到6個,首次進入10-20%、20-30%的學科各1個。設有工程碩士、會計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工程管理碩士(MEM)以及金融碩士5個專業學位類別,其中工程碩士包含13個領域。2010年獲批教育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機械工程領域獲「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領域」。
學校牢固樹立教學工作中心地位,以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為抓手,著力創建國內一流本科教育。精心打造品牌特色專業,現有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7個,通過國際工程教育認證專業4個,遼寧省示範性本科專業8個,遼寧省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遼寧省本科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3個,遼寧省重點支持建設專業2個,遼寧省本科優勢特色專業4個,遼寧省本科課程體系國際化試點專業1個。積極探索課程和教材改革,現有省級精品課24門,省級視頻公開課3門,省級資源共享課13門;「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5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省級規劃教材20部。積極推進教學改革立項,承擔國家級教改課題3項、省級教改課題155項,獲省級以上教改成果獎80項,完成的基於數學模型的人才供需對接和人才供需預測數據平台獲得省政府高度評價,一流課堂建設工程在全省推廣。切實加強名師和團隊培育,現有省級教學名師18人,建設省級教學團隊10個。不斷加強實踐實訓基地建設,現有與企業共建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遼寧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8個,遼寧省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5個,遼寧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8個,遼寧省高等學校實訓培訓基地1個,遼寧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1個,遼寧省裝備製造業緊缺人才培養基地1個。積極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先後榮獲全國高校創新創業宣傳總結工作典型學校(50強)、全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校(99所)等榮譽稱號,獲批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高校教師創業實踐基地、全國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獲批教育部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項,遼寧省創新創業試點專業2個,遼寧省向應用型轉型發展試點專業12個,其中有7個專業被評為向應用型轉變示範專業。
科技工作發展迅速,成果顯著。現已形成國家、省、市、校四級科研平台體系,擁有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教育部創新團隊;建成省級技術研究中心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7個;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在這里,先後誕生了中國第一台稀土永磁電機、中國第一台異型螺桿加工數控銑床、中國第一套長輸管道智能檢測系統、中國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化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十三五」以來,學校以服務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國家戰略為導向,確定了「校地融合、校企融合、軍民融合、國際合作」的科技工作主線,推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牽頭組建了遼寧裝備製造業等校企聯盟4個,籌建遼寧智能製造技術與裝備研究院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獲得省專項建設資助1000餘萬元;推進校地深度融合,以服務遼寧「三市一區」為重點,創建鐵嶺研究院,完善營口研究院,與沈陽經濟開發區中德產業園開展緊密合作;推進校企深度融合,按照「需求服務提前,資源配置優化、校企深入融合、創新成果共享、成果轉化共贏」的思路,先後與企業合作共建研究院12家;推進軍民深度融合,與軍工企業貴州航天林泉電機有限公司組建校企研究院,與海軍裝備研究院艦艇研究所共建實驗室;推進國際深度合作,與德國德贏集團、中國華晨集團三方共建「中德汽車輕量化技術工程中心」,與德國韋格納吉集團、中國太庫科技創業有限公司三方共建「中德國際技術轉移服務中心」;推進跨學科創新體系建設,建成新能源研究院和寰博納米材料應用技術研究院。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轉化數量和轉化率位於省屬高校前列,獲得省專項資金獎勵1000餘萬元。先後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推薦申報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獲批成立遼寧省科技成果轉化試點單位優先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政策試驗區。
『柒』 想了解沈陽工業大學遼陽分校
學校現主要分布在三個校區,分別為:
沈陽工業大學中央校區位於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沈遼西路111號
沈陽工業大學興順校區位於沈陽市鐵西區興順街南十三路1號
沈陽工業大學遼陽校區位於遼陽市宏偉區光華街30號
學校總佔地面積159.6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61.9萬平方米,設有17個學院、3個教學部和2個工程實踐中心,共設42個本科專業、18個專科專業。
17個學院分別為:機械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管理學院、理學院、建築工程學院、經濟學院、文法學院、外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軟體學院、研究生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石油化工學院、工程學院
學校由位於遼寧省沈陽市的中央校區、興順校區、國家大學科技園和位於遼寧省遼陽市的宏偉校區等四個校區組成。
『捌』 沈陽工業大學遼陽校區在哪啊
沈陽工業大學是由位於遼寧省沈陽市的中央校區、興順校區、國家大學科技園和位於遼陽市的遼陽分校組成;從辦學地點來看,可分為沈陽校區(即校本部中央校區)和遼陽分校。
『玖』 沈陽工業大學遼陽校區怎麼樣,發展好嗎
沈陽工業大學遼陽校區是沈陽工業大學位於遼陽市的分校,校區不大,省屬重點本科高校,挺多專業都很不錯,發展前景較好,以上僅供參考。
沈陽工業大學遼陽分校(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iaoyang)是沈陽工業大學位於遼陽市的分校,屬於沈陽工業大學的一個教學區。
沈陽工業大學遼陽分校始建於1978年,校名為遼陽化纖工學院。1984年6月,學校劃歸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管理,更名為遼陽石油化工專科學校。1989年5月,經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批准,報國家教育委員會備案,恢復本科招生。
2001年10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劃歸遼寧省管理,整體並入沈陽工業大學,成立沈陽工業大學遼陽校區。
2017年5月,成立沈陽工業大學遼陽分校。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12月,沈陽工業大學遼陽分校有教職員工513人,其中專任教師365人;在專任教師中,正高級職稱教師17人,副高級職稱教師114人,研究生學歷教師124人,博士學位教師31人,碩士生導師42人。
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教師2人,萬人層次教師4人,遼寧省教學名師1人,遼寧省優秀人才2人,遼寧省優秀青年骨幹教師8人;有4個遼寧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以上參考:沈陽工業大學遼陽分校——網路
『拾』 沈陽工業大學是哪個區
沈陽工業大學有三個校區一個分校
是中央校區: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沈遼西路111號
興順校區:沈陽市鐵西區興順街南十三路1號
國家大學科技園: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四號街20號
遼陽分校:遼寧省遼陽市宏偉區光華街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