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洋務運動對民族工業有什麼影響
一、洋務運動是中國民族工業的開端:
洋務運動從西方引進先進技術和機器生產,實現了中國從手工業製造轉入機器生產的起步。
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以農業為本的相當自足的社會體系,生產主要靠人力。中國自古有較多的科技發明,並長期在世界佔領先地位,但自14世紀後科學技術一直處於僵滯、停頓的狀態,以致沒有出現像西方那樣的科學革命。
二、洋務運動客觀上促使了中國新階級的誕生和發展:
1、洋務運動促使中國誕生了最早的民族資產階級。
投資洋務企業的多數「商股」,後來成為中國早期民族資產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基本成分是官僚、買辦、商人及地主。依經濟力量的強弱,這個階級有上層和中下層之分。
2、洋務運動也促進了中國近代無產階級隊伍的發展與壯大。
中國無產階級是晚清社會最早出現的一個新階級,先於中國資產階級數十年。鴉片戰爭後,外國資本主義勢力侵入五口通商地區,使當地的自然經濟日遭破壞。
(1)開民族工業的先河是什麼擴展閱讀:
1、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軍事的影響。
在19世紀60年代,清政府外有西方列強的侵略內有太平天國運動。面對這種復雜的情況統治者迫切的需要加強軍事力量以維護自己的統治。以曾國蕃、李鴻章、左宗棠等為代表的洋務派創辦了近代的軍事工業如:安慶軍內械所、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
與此同時他們還注意軍隊的建設,並將其作為洋務運動的重要內容之一。1862年在天津建立了洋槍隊;李鴻章將其淮軍按近代化軍隊進行裝備;左宗棠在寧波組建了洋槍隊。1894年又建成福建、南洋、北洋水師,共有船隻六七千,這樣,我國軍事史上首次出現了近代海軍這一新兵種。
2、洋務運動對近代中國經濟的影響。
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推動了中國由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在形式上實現了中國的轉型建立了資本主義性質的國家(實質沒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這一發展的過程中洋務運動功不可沒。
洋務運動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起了誘導作用。洋務派在運動的初期創辦了大量的軍事工業,而他們所使用的資金主要是來自於政府。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清政府財政日益困難,無法再對軍工企業大力投入。
參考資料:洋務運動-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