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拍一次X光片的輻射量多少
拍攝一張X光胸片,當射線在檢查區域曝光時其曝光率約為160毫西弗特(計量輻射度的單位)/小時,約為0.045毫西弗特/秒。以胸部肋骨骨折為例,拍攝一張胸片大約需要0.5秒,因此接受一次胸部X射線檢查,患者要承受約為0.023毫西弗特的輻射量。按照六次X射線檢查,一個肋骨骨折的患者前後總共要承受0.138毫西弗特的輻射劑量。
射線診斷檢查包括普通X射線拍片、胸透、CT、CR、DR片等。統計數據顯示,市民接受的人工輻射88%來自射線照射。射線可使人體免疫力下降,造成胎兒畸形,可誘發白血病、癌症等疾病,人體對射線敏感的部位有甲狀腺、胸腺、性腺等。國家衛生部1997年頒布的《放射工作衛生防護管理辦法》第25條就明確規定:「對患者和受檢者進行診斷治療時,應當按操作規程,嚴格控制受照劑量;對臨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組織(如眼睛、甲狀腺、性腺等),應當進行屏蔽防護;對孕婦和嬰幼兒進行醫療照射時,應當事先告知對健康的影響。」據了解,民進廈門市委委員邱諒平就提出了在全市醫院推廣防護服的建議。
醫務人員提醒,做X光等集體檢查時,他人不要同時待在放射室里,放射室的門必須緊閉。兒童、孕婦盡量不做射線檢查,育齡婦女月經來潮後10天內不做射線檢查。患者有權拒絕不必要的X線、CT等檢查,有權要求醫院採取必要防護措施,有權向上級主管部門投訴。
X光檢查作為一種常見的醫學診斷手段在國內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盡管大部分患者知道輻射對健康有一定危害,但都認為其危害微乎其微,為了治病也習慣於暴露在X光射線之下。
然而,專家指出,X射線檢查對人體有損傷,射線照得越多,致癌的危險性越大,因此國家衛生部早在2002年頒發的《放射工作衛生防護管理辦法》中就明確規定,醫務人員應對受檢者進行必要的防護。但是令人感到震驚的是,目前大部分的醫院都在違規操作,「病人無任何防護進行X射線檢查」似乎已成慣例,而鮮有人意識到其中的危害,事實上大多數的患者恐怕都不知道衛生部有這個規定存在。
Ⅱ X射線機操作時如何計算曝光時間
看你的x線機顯示的都有什麼參數了。一般的話是kV mA mAS,時間和kV沒關系。你用mAS除以mA得到的就是曝光時間。一般來講的話是mS級別的,也就是幾十到幾百mS,個別時候用的是幾秒!
Ⅲ 被工業用X射線探傷機照到了 誰能幫我分析一下傷害有多大呢
你可以到射線防護部門投訴,因為在沒有防護的場所照射是要告知的,沒有告知就照射你可以投訴他們賠償。
Ⅳ 工業X射線機300KV5MA人體距離一米一分鍾收到的輻射量
300KV 1MA 1米處X射線單次(大概1s)掃描大概10微西弗;
300KV 5MA 1米處的單次掃描50微西弗,在by60s,這樣算來大概3mSv;
已經快到個人累積報警劑量率了大概。
希望能幫到你,估計你今年不能再誤照射了。
Ⅳ 請問工業X射線探傷,操作現場瞬時的輻射值不能超過多少還有一年累計量不能超過多少
沒有瞬時輻射值這一說法。
從事輻射人員每5年劑量不超過100mSv,其中某一年不超過50mSv。
Ⅵ 工業X射線照射量計算
照射量不是計算的,需要實際測量的。而且目前叫照射量也不準確,應該叫比釋動能(率)才對。
至於漏射線是指機器除射線窗口發射出的主射線束以外其他地方的射線。
Ⅶ 被工業X射線探傷機照到會是什麼症狀
放射線的話對人體是慢性傷害,它不會一下顯現出來的。 如果長期處在放射環境的話很容易引起機體的損傷,時間長了的話很容易引起癌變,數據表明長期接觸放射線的人群比一般人患癌症的概率要高。
射線探傷的英文為:radiographic testing;
作為五大常規無損檢測方法之一的射線探傷,在工業上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它既用於金屬檢查,也用於非金屬檢查。對金屬內部可能產生的缺陷,如氣孔、針孔、夾雜、疏鬆、裂紋、偏析、未焊透和熔合不足等,都可以用射線檢查。應用的行業有特種設備、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水工成套設備和橋梁鋼結構。
射線探傷的基本原理如下:
當強度均勻的射線束透照射物體時,如果物體局部區域存在缺陷或結構存在差異,它將改變物體對射線的衰減,使得不同部位透射射線強度不同,這樣,採用一定的檢測器(例如,射線照相中採用膠片)檢測透射射線強度,就可以判斷物體內部的缺陷和物質分布等。
射線探傷常用的方法有X射線探傷、γ射線探傷、高能射線探傷和中子射線探傷。對於常用的工業射線探傷來說,一般使用的是X射線探傷、γ射線探傷。
射線對人體具有輻射生物效應,危害人體健康。探傷作業時,應遵守有關安全操作規程,應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X射線探傷裝置的工作電壓高達數萬伏乃至數十萬伏,作業時應注意高壓的危險。
Ⅷ 我是一名工業管道探傷工,今天在用X射線機的時候不小心被照射了,當時電壓240時間一分鍾,我和機器中間
放射線工作者應遵照國家有關放射護衛生標準的規定製定必要的防護措施,正確進行x線檢查的操作,認真執行保健條例,定期監測射線工作者所接受的劑量。在X線環境工作時要穿戴X射線防護服、鉛圍裙、鉛圍脖、鉛帽、鉛眼睛、鉛手套、鉛面罩及性腺防護等,並利用距離防護原則,加強自我防護:
1、X線機的固有防護:X線機的固有安全防護性能是X線防護的最重要環節。球管管套、遮光器應不漏射線,窗口裝有鋁濾過板,有用線束進入患者皮膚處的空氣照射量率應小於6R/min。特別是用床上球管透視時,X線球管及其附件如有輻射線泄漏,工作人員及患者將受到直接輻射。
2、時間防護:盡量縮短X線的輻射時間。在介入手術前要擬訂嚴格的操作程序,了解患者的有關資料,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曝光。術中操作的累計曝光時間不應超過30min,優化最佳投照條件,避免重復照射。
3、距離防護:利用增加術者與輻射源(即球管焦點)和散射體(即受檢查)的距離,減少術者所受輻射劑量,距離每增加1倍,輻射劑量減少3/4,透視曝光時除術者及主要助手,其他人員應遠離,避開X線輻射源。
4、屏蔽防護:在射線源與工作人員之間設置屏蔽,減少或消除射線的輻射,如果屏蔽鉛衣、鉛圍裙、鉛帽、鉛眼鏡、鉛手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