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圖說歷史,讀圖回答問題。 (1)請寫出「一五」計劃期間建成的重工業基地名稱。A.  ...
(2)①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3分)②鷹廈鐵路、集二鐵路、寶成鐵路。(3分)③武漢長江大橋。(2分)
B. 誰知道國家一五計劃中156個重點建設項目就有哪些啊
1952年 8月,周恩來率領由陳雲、李富春及政務院各部委領導人參加的中國政府代表團抵達莫斯科,征詢蘇聯領導人對中國「一五」計劃草案的意見,並提出對蘇聯科技和建設援助的需求。有關的基本原則確定後,周恩來和陳雲先期回國,李富春等留在莫斯科學習、研究、談判達9個月之久。直到次年5月,李富春和米高揚才簽署了兩國政府關於蘇聯對91個大型工業建設項目給予經濟技術援助的協議。 C. 新中國第1個五年計劃,包括哪些工程 飛機、汽車、發電設備、重型機器、新式機床、精密儀表、電解鋁、無縫鋼管、合金鋼、塑料、無線電等。 五年內全國完成投資總額為550億元,其中國家對經濟和文教部門的基本投資總額為493億元,超過原來計劃427.4億元的15.3%。五年新增加固定資產460億元,相當於1952年底全國固定資產原值的1.9倍。五年內施工的工礦建設項目達一萬多個,其中大中型項目有921個, 比計劃規定的項目增加227個,到1957年底,建成全部投入生產的有428個,部分投入生產的有109個。蘇聯幫助中國建設的156個建設項目,到1957年底,有135個已施工建設,有68個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產。 中國過去沒有的一些工業,包括飛機、汽車、發電設備、重型機器、新式機床、精密儀表、電解鋁、無縫鋼管、合金鋼、塑料、無線電等,從無到有地建設起來,從而改變了我國工業殘缺不全的狀況,增加了基礎工業實力。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任務有兩點,一是集中力量進行工業化建設,二是加快推進各經濟領域的社會主義改造。 1、在工業化建設方面,一五期間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中國設計的156個建設項目為中心、由限額以上的694個建設項目組成的工業建設。 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對重工業和輕工業進行技術改造;用現代化的生產技術裝備農業;生產現代化的武器,加強國防建設;不斷增加農業和工業消費品的生產,保證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2、在社會主義改造方面,一五計劃規定:要建立對農業、手工業、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並且,根據1953年中國共產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一五時期國家通過三大改造把私有經濟納入計劃軌道,支持和保證國家工業化建設。 1953年開始,農村開始進行農業合作化,合作化開始之初是以農民自願為原則,漸進推進。到1955年,由於工業化的需要,合作化運動出現了超高速度發展的猛烈浪潮。 D. 一五計劃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舉出這一時期的建設成就 3例。
在國民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的基礎上,1953年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根據過渡時期總路線的要求,國家規定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中國設計的156個建設單位為中心的、由限額以上694個建設單位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發展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建立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基本上把資本主義工商業分別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軌道,建立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並以此為中心,進行財政、信貸、市場三大平衡和安排人民生活。 E. 五一計劃期間在東北創辦的四個重工業企業的名稱
「一五」時期,在156個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中,東北地區有54個項目,其中,遼寧24項,吉林8項,黑龍江22項,總投資300多億元,佔全國重點建設投資的37.3%。「一五」計劃奠定了東北地區在全國工業體系中的基石地位,經過多年發展,東北地區形成了以重工業為主體、門類眾多的工業體系,鋼鐵工業、煤炭工業、電力工業、石油工業、化學工業、機械工業、建材工業和國防軍事工業都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鋼鐵基地、石油化工基地、機械裝備工業基地和汽車工業基地。其中,遼寧省以石化、鋼鐵、冶金業為主體;吉林省以汽車、石化、食品加工業等為主體;黑龍江省以石油、原煤、木材、重型機械為主體。 F. 一五計劃中有哪些重大成就例:鞍山鋼鐵廠 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製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1957年生產鋼 535萬噸,原煤 1.3億噸,糧食1.95億噸.社會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1.3%,工農業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1.1%,農業為4.5%,工業為 19%(其中輕工業12.9%,重工業25.4%).在工農業總產值中,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1957年的56.7%,經濟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中國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五年中,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52.1%,農業勞動生產率增長11.9%,工業物質消耗降低2.3%,每百元產值提供利潤17.1元;國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長8.9%.全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平均每年增長4.2%,其中,農民3.2%,職工4.9%.同時,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為生產力發展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到1957年底,各項經濟建設指標,一般都大幅度超額完成,特別是工業和交通運輸業喜報頻傳.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國內地同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從此,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G. 寫出一五計劃期間在東北取得的工業成就
我國一五計劃主要是發展重工業。在東北建成了長春第一汽車廠、 H. 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發展什麼工業 法律分析: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發展重工業,重工業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重工業與輕工業對應,提供生產資料的部門稱為重工業,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稱為輕工業。重工業包括鋼鐵工業、冶金工業、機械、能源、化學、材料等工業,它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原材料、動力、技術裝備等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是實現社會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一個國家重工業的發展規模和技術水平,是體現其國力的重要標志。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檢查第一個五年計劃執行情況的幾項規定》 第一條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全面完成應該從下列兩方面衡量:(1)五年計劃規定的國民經濟各部門的計劃(包括工業、農業、運輸業、商業、文教等)和各地區的計劃,都應該完成。(2)五年計劃規定的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數量指標計劃(如總產值、產品產量、貨物運輸量、商品銷售量、畢業生數等等)和質量指標計劃(如產品質量標准、新種類產品、主要技術經濟定額、勞動生產率、成本等等),都應該同時完成。 檢查五年計劃指標的完成情況必須與各個年度計劃完成的情況相結合;同時,國家計劃委員會在進行五年計劃總結時,必須將達到的水平同五年合計總量結合起來,進行分析。 I.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重工業項目集中建設在
(2019·鄂州)「一五」計劃: 與一五計劃建成的重工業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q7主駕駛位鎖芯怎麼拆
瀏覽:700
工業鹽中的水垢如何清理
瀏覽:700
汽車業有哪些職位
瀏覽:206
汽車年審軟體哪個好
瀏覽:3
巫溪到廣州汽車票多少錢
瀏覽:497
大奧迪a4l多少錢
瀏覽:93
汽車怎麼升級導航高德導航地圖
瀏覽:773
從天津機場到天津工業大學怎麼走
瀏覽:898
長豐縣下塘工業園有多少家廠
瀏覽:902
別克汽車多少錢能買下
瀏覽:795
六座寶馬x3多少錢
瀏覽:533
大連寶馬車撞人是多久的事
瀏覽:217
工業洗地機大概需要多少錢
瀏覽:541
寶馬空調多少匹的
瀏覽:760
奧迪a6換剎車油多少錢
瀏覽:535
如何設計汽車的轉彎車道
瀏覽:854
寶馬新4系什麼時間上市
瀏覽:682
賓士e棕色屬於什麼棕
瀏覽:559
tone汽車上什麼意思
瀏覽:921
龍岩到廈門汽車多少錢
瀏覽: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