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滁州和淮南哪個城市比較發達
淮南,淮南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淮南屬於資源型重工業型城市,工業化程度比滁州高,經濟發展比滁州好太多了,滁州這些自然資源很少,滁州多以發展輕工業和製造業為主,所以綜合實力比滁州強
㈡ 安徽什麼地方工廠多
你要什麼樣的工廠
㈢ 安徽蕪湖和馬鞍山機械方面的廠多嗎
蕪湖機械工業開發區園截止2009年底,累計簽約企業逾千家,計劃總投資600多億元;共有投產企業278家,在建企業158家;其中當年新增投產企業78家,開工建設企業68家;從業人員3.5萬餘人。
金秋十月,開發區「百日會戰」活動碩果累累。2010年10月11日,10家億元以上企業舉行隆重的集中開工儀式
馬鞍山也有很多機械廠的
㈣ 安徽經濟實力排名靠前的城市有哪些
第1名:合肥
安徽省省會,雖然合肥的基礎較為薄弱,省內各市對合肥也有些爭議,但畢竟也做了60多年的省會,而且近年來經濟發展明顯加速,已經超越了很多老牌省會城市,加上科教實力較強,科大、工大、安大三所重點高校的大力支持,位列安徽第一也是合乎情理。前段時間合並巢湖後,城市發展格局進一步拉大,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第2名:蕪湖
皖江地區主要城市,安徽沿江發展的重要陣地,皖南區域中心城市。蕪湖經濟基礎相對較好,加上有長江航運的天然優勢,經濟發展自然不慢。建國後,蕪湖經濟穩步增長,並有一批以奇瑞為代表的大企業支撐,縣域經濟也較為富裕,近年來與長三角合作加強,綜合實力已然穩居安徽第二。
第3名:馬鞍山
該市為新興的鋼鐵工業城市,重工業發達,人均收入在安徽名列前茅。可貴的是近年來,該市積極利用鄰近長三角的區位優勢,縣域經濟和中小企業也逐步發展起來,加上城市建設基礎較好和沿江的航運條件,又是全國文明城市,所以名列三強也是實至名歸。
第4名:蚌埠
皖北地區的老工業城市,當年憑借千里淮河第一港和鐵路的交匯推動了城市的迅速崛起,並一度發展成為安徽前列的重要城市。蚌埠科教實力也較為強大,高校機構較多。但是近年來實力有所衰落,GDP只能排在安徽中游,城市建設和縣域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加上地處皖北,缺少發達地區的引領,當年的輝煌正在逐步衰退,被省內很多後起之秀超越。但是蚌埠畢竟還有當年的雄厚基礎和交通發達的優勢,所以再次崛起也不是難事,故眼下只列第四。
第5名:淮南
同樣是皖北地區的老工業城市,煤炭工業是其主要的產業部門,資源型城市的特點顯而易見,但是交通上不如蚌埠發達,學校機構也少於蚌埠。但是淮南城市面積較大,是全國「較大的市」擁有地方立法權,加上重工業實力還在,人均收入也不差,這座百萬人口的老市居於第五也是合理的。
第6名:安慶
安徽的老省會,也是安徽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自古就是長江北岸的重要城市之一,軍事上地位顯赫,在國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安慶作為安徽的傳統城市之一,建國後曾一度衰落,但近年來經濟發展也有所起色,經濟總量穩居前五位。相信安慶憑借歷史文化和長江之利,在搞好縣域經濟的同時,綜合實力還會有一個明顯的跨越。
第7名:滁州
一座有著1500餘年歷史的淮東州府,《醉翁亭記》讓人們了解了古滁州自然之美和人民之樂。由於建國後設市較晚,起步較遲,但近年來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逐步邁上全省上遊行列。滁州憑借毗鄰南京、揚州的區位優勢和市區發達的家電電子實力,經濟實力目前居全省第五。在安徽新一輪建設熱潮中被定位為安徽東向發展的橋頭堡和皖江地區對接長三角的前沿。但北部轄縣縣域經濟較為薄弱,影響了綜合實力的抬升。
第8名:淮北
與淮南同樣作為皖北的資源型重工業城市,工業實力顯而易見,人民生活水平也較高,城市建設基礎不錯,雖然是重工業城市,但環境總體良好。但淮北苦於區域面積較小,總人口不多,經濟體量不大,發展腹地缺乏,嚴重製約了綜合實力的提升。最近正在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轉型,相信未來淮北會成為一座雖小而精的皖北名城。
第9名:銅陵
與淮北類似,這座江南城市雖然城市建設和人民生活都不錯,自然環境也十分優美,但是面積太小、人口太少,而且和隔壁的蕪湖關系復雜,導致了雖然人均富裕,但綜合實力不強,經濟體量不大,總體來看,只能屈居第九。
第10:阜陽
阜陽是皖北地區人口最多的大市,交通條件優越,經濟發展腹地寬廣,勞動力資源豐富。但是阜陽經濟基礎薄弱,工業發展滯後,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升,縣域經濟普遍乏力,周圍缺少發達地區的帶動,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城市建設有一定的基礎,但大而不強,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第11名:宣城
宣城自古就是江南名郡,文化繁盛、經濟繁榮,而且有臨近江浙的地理優勢。宣城自然環境優美,縣域經濟發達,但人口較少,城市建設起步較遲,所以總體經濟實力不大,地區產值排名靠後。不過,雖然綜合實力不強,但一點也不影響宣城人民高質量的生活條件和環境。
第12名:六安
皖西大市,六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面積和人口都不少,經濟發展也有所起色。但六安縣域經濟較弱,只有霍山較好,人均收入不高,而且由於地處皖西,經濟上聯系合肥外,缺乏長三角的帶動,山區較多,不利於經濟的發展。六安城市建設提升較快,環境優美,旅遊業或許可以助推經濟的發展。隨著六安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南北交流的便利,和縣域經濟的起暖回升,相信六安的綜合實力會有一個質的飛躍,皖西的明天也會更好。
第13名:池州
池州山河秀麗,擁有長江的航運和皖江的區位,經濟發展潛力無窮,旅遊業也很好,有名山有大川。但是設市較遲,城市建設起步晚,而且人口較少,面積不大,難以形成強大的綜合實力,但是池州的人居環境絕對是一流的。
第14名:黃山
提到黃山,人們首先想到的不是黃山市,而是黃山的山。確實黃山的旅遊實力之強是眾所周知的,無需多言。人均收入也不差,環境更是沒的說。但黃山市由於旅遊業發達的原因,所以工業經濟並沒有得到重視,工業的污染也不利於黃山旅遊。加上市區不大,人口較少,所以論旅遊業絕對第一,但是綜合實力來比,確實不強。
第15名:宿州
宿州是京滬鐵路沿線城市,交通較為便利,人口較多,最近城市建設也開始發展。但是宿州經濟實力不強、人均收入較低,縣域經濟滯後。沒有大企業和強大的支柱產業,農業經濟比重大。但最近開始與徐州加強合作,希望能有助於提升宿州的綜合經濟水平。
第16名:亳州
提到亳州,人們就會想到中華葯都。如果論中草葯,亳州絕對首屈一指。但該市地處皖北北部,交通條件一般,工業實力不強、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城市建設相對滯後。又沒有阜陽那麼多的人口和寬廣的腹地,經濟發展受到制約,在省內實力較弱,綜合實力不強。
㈤ 合肥是重工業城市嗎
不是重工業城市。
合肥哪有多少重工業。合肥作為省會城市,現在主要發展電子科技,電子信息以及白電產業冰箱,洗衣機格力,長虹美菱華凌美的三洋榮事達,都早已在合肥設廠,目前還有說要建成一個華東最大的動漫產業基地。
合肥介紹
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合淝。合肥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於此而得名。安徽省轄地級市,省會,特大城市,居安徽中部,江淮之間,承東啟西,連南接北,靠山抱湖,臨江近海。
地處長江三角洲西翼,屬於長三角城市群,是沿海的腹地,內地的前沿。境內有丘陵崗地,低山殘丘,低窪平原三種地貌,以丘陵崗地為主,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
1949年2月,建市。1952年8月,為省轄市和安徽省省會。合肥市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交通,金融和商貿中心,正在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範,奮力成為全麵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的全國示範城市。
㈥ 安徽哪個城市是化工業比較發達,哪紡織業比較發達!
阜陽吧,阜陽市阜南縣興建工業園,化工跟紡織不少。
㈦ 安徽哪裡工業比較發達
銅陵是安徽工業化水平最高的城市,馬鞍山位居其次。這兩個城市第二產業所佔比重都超過60%,已進入工業化發展後期。銅陵有色,馬鞍山鋼鐵,都是安徽工業發展的中堅力量,蕪湖合肥工業水平也較高,但是第一,三產業比重比上述兩城市大。
㈧ 安徽蕪湖、淮南、阜陽、安慶、滁州、六安、銅陵、毫州、馬鞍山這幾個市工業排名
蕪湖第一,馬鞍山第二,安慶第三,淮南第四,銅陵第五,滁州第六,六安,阜陽,亳州。
㈨ 安徽重工業區在哪
安徽銅陵、
淮南煤礦、
合肥(長豐)新型重工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