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能給提供一些青海西寧大才硫酸廠的信息
區域概況
[編輯本段]
湟中縣位於西寧市西部。總面積2430平方千米。總人口49萬(2007年)。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土、蒙古族等。縣人民政府駐魯沙爾鎮,距省會西寧25千米,郵編:811600。代碼:630122。區號:0971。拼音:Huangzhong Xian。
地處湟水谷地及兩側山地,由灘地、丘陵中山和高山三種地形組成,除湟水河自西向東流徑縣境北部外,大南川、小南川、康纏川、雲谷川等13條河流呈扇形匯集湟水河,唯群加河自北向南流入黃河。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均溫2.9℃,年降水量450-600毫米。
湟中縣轄11個鎮、2個鄉、3個民族鄉:田家寨鎮、總寨鎮、上新莊鎮、魯沙爾鎮、甘河灘鎮、共和鎮、多巴鎮、攔隆口鎮、上五庄鎮、李家山鎮、西堡鎮、群加藏族鄉、土門關鄉、漢東回族鄉、大才回族鄉、海子溝鄉。其中總寨鎮委託西寧市城南新區管理。
自然條件
[編輯本段]
位於中國青海省東部,湟水流域中上游。面積2700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42.75萬。有漢、回、藏、土、撒拉、蒙古等10個民族。1946年設縣。地形以山地為主,最高海拔4489米,湟水橫貫。屬高原涼溫半乾旱氣候。年均溫2.8℃。年降水量527毫米。主要河流15條,徑流量7億多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1.37%。有白雲岩、石英岩、石灰岩、大理岩、砂金等礦產,其中石英岩地質儲量1.4億噸,石灰岩9.5億噸。經濟以農業為主,為青海重要糧食產地。主產青稞、小麥、豌豆、蠶豆、油菜籽、馬鈴薯。畜牧業以綿羊、山羊和黃牛、馬、驢等為主。有包銀木碗、藏靴、馬褥子、藏毯、地毯、金塔牌青稞酒等名產。青藏鐵路過境。有塔爾寺、卡約文化遺址、大源鄉南朔山、大南川水庫公園等名勝古跡。是西藏喇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故里。
礦產:現已探明的主要礦產有金、銅、鎳、彩玉、石灰石、白雲岩、大理石、硅石、石膏等16種,其中石灰石、硅石儲量大,品質好,適宜規模開采。
農牧林業
[編輯本段]
農業:湟中縣是青海省的農業大縣,現有耕地87.5萬畝,佔全省總耕地面積的七分之一,大田作物主要是宜涼耐旱的春小麥、蠶豆、豌豆、馬鈴薯、油菜。全縣2005年糧食總產量達133449噸,油料產量達43904噸。農業總產值8.20億元。每年可向社會提供蠶豆4萬噸,豌豆0.3萬噸,油菜籽4萬噸,馬鈴薯8萬噸,蔬菜4.2萬噸,其中,蠶豆品質優良,具有粒大、色鮮、無蟲蛀等優點,是主要出口創匯產品,被確定為綠色農業示範縣。
牧業:湟中縣是青海省畜產品生產基地縣,有天然草場183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143萬畝。2005年,全縣畜牧業產值達到4.49億元,畜牧業增加值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50%,畜牧業人均純收入達到557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6%;主要畜產品有豬肉、牛羊肉、羊毛、牛羊皮、牛奶等。豬、牛、羊存欄分別達到16.42萬頭、6.41萬頭和16.63萬只;肉類總年產量2.65萬噸左右,已建成養殖基地89處,初步建成了以千家萬戶為基礎的生豬養殖基地,黑白花牛為基礎的販運育肥基地,各類適度規模的養殖戶達到8856戶,畜牧業已成為振興我縣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支柱產業之一。
林業:有林業用地112萬畝,林區內有冬蟲夏草、大黃、貝母等植物資源140多種,有白唇鹿、馬鹿、雕、藍雞、雪雞等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的野生動物資源20多種。
工業經濟
[編輯本段]
有各類工業企業4162家,固定資產約42億元,從業人員達2.38萬人。青海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甘河工業園區已初具規模,成為青海省有色金屬加工基地。每年可向社會提供電解鋁10萬噸,電解鋅4萬噸,電解鉛5萬噸,硫酸6萬噸,磷酸二銨12萬噸,硅鐵3萬噸,水泥20萬噸,藏地毯12萬平方米、白酒5600噸、食用植物油5600噸等。「十五」以來,工業總產值年均遞增30%,2005年全縣完成工業總產值31億元,上繳稅金3000萬元左右,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3.7%,工業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達47%。
旅遊觀光
[編輯本段]
湟中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是古代「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的重鎮,這里山川秀美,景色明媚,交通便利。雄渾博大的自然景觀與奇異神秘的人文景觀相映生輝,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旅遊條件得天獨厚。最負有盛名的則是
❷ 鶴山得潤電子廠有多少人
鶴山得潤電子廠有1500人左右。
深圳市得潤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於2006年上市,是一家專業生產線束與電子連接器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2055)。公司主營各類電子連接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包括家電連接器產品、精密電子接接器產品。產品廣泛應用於家電、汽車、電腦等領域。
公司總部在深圳,生產基地分布在江門、合肥、青島、武漢、重慶、綿陽等地區。鶴山市得潤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為深圳市得潤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新投資成立的全資子公司,公司選址在鶴山共和鎮工業城,佔地500餘畝,一期工程計劃於2017年完成並開始投產,全部建成員工達2萬餘人。初期廠房在共和鎮鐵崗工業區,於2015年3月16日正式投產,目前在職員工1500人。
❸ 鶴山市共和鎮新材料基地位於共和鎮還是沙坪鎮,具體的地址是什麼急啊!!!!!!知道的請進。。
是屬於共和鎮的,就是一個工業區,至於具體地址要看你是哪個公司才知道啊~
❹ 共和鎮的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共和鎮
基本概況
共和鎮全鎮東西長11公里,南北寬10.3公里,總面積86.2平方公里,,地理位置為北緯33°18 ′,東經118°5 ′。現有社會人口26000人,6252戶人。轄9個行政村和一個社區居委會,162個村(居)民小組,耕地面積47921畝。國內生產總值1811萬元,財政收入73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50元。被省評為普法先進鄉鎮,被省農林廳授予「綠色鄉鎮」稱號。
工業經濟
工業企業92個,從業人員1274人,工業技改投入13354萬元,工業入庫稅金197萬元,舉能大米、大豐拖斗獲得「國家知名品牌」稱號。
農業經濟
優質稻米種植37800畝,種植綠色蔬菜6211畝,產量7453噸;家禽飼養量250萬只,其中洪澤湖四季鵝130萬只,年保種鵝13000隻;桑園面積5000畝,蠶繭年產量550噸;成片造林537畝,育苗120畝,標准農田林網10000畝;舉辦勞動技能培訓19期10600人次,勞務輸出10562人,其中成建制輸出350人。
❺ 共和鎮屬於江門市哪個區
共和鎮是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下轄鎮。
共和鎮地處鶴山市東南部,與江門市蓬江區、新會區接壤,西接址山鎮,西北連鶴城鎮。行政區域面積89點9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共和鎮戶籍人口25113人。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實行地方自治,隸屬縣第三區。1988年,在鎮(鄉)以下設置管理區。1999年,撤銷管理區,成立村民委員會。截至2021年10月,共和鎮下轄2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共和圩鎮。
2011年,共和鎮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449萬元,比上年增長20點23%。國稅收入18258萬元,比上年增長14點64%;地稅收入6465萬元,比上年增長25點64%。農民人均純收入8839元。2019年末,共和鎮有工業企業265個,其中規模以上7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2個。
❻ 請問各位大神 鶴山共和鎮, 址山鎮, 鶴城鎮哪個發展前景比較好哪個
相對來說鶴城發展較好。自順發鞋廠搬遷以來,芝山的工業經濟不如從前,但去年碧桂園的到來為小鎮注入了活力。從地理位置上看,址山靠近世界衛生之都水口,通往思遷的道路很快就會修復,這意味著從址山到江門比以前更加方便。鶴城這些年發展良好,是一座山城。
關於城鎮發展
1. 城市形成和發展的根本動因:以工業化為基礎的經濟發展、城市的規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使城市成為人類居住的主要形式。
2. 城市發展的基本規律
(1)區域理論:城市是區域的核心,區域發展不平衡。1950年,佩魯提出了增長極核心理論:通過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的發展,區域經濟趨於平衡,然後進入下一個極化和擴散發展階段。
(2)經濟理論:城市產業分為基礎產業(城市發展的關鍵)和服務業。
(3)人文生態理論:相互依存和競爭是人類群落空間關系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交通理論》:梅耶於1962年出版的《城市發展的交通理論》
(5)經濟全球化理論: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運行機制運動日益密切的過程。根據世界貿易組織1995年的年度報告,經濟全球化「是由於商品和服務貿易的發展以及資本和技術的流動,不同國家的市場和生產日益相互依賴的過程」。
(6)城市演化理論:絕對集中(城市持續增長)、相當集中(城市人口增長仍高於郊區)、相當分散(郊區增長高於城市)、絕對分散(城市人口減少,郊區人口增長)。
3.城市物質環境要素及其關系公共領域:引領、提供非公共領域發展的可能性和制約。物理環境優化表現為可達性和外部效應。
4. 基本特徵:人口老齡化(60歲以上佔10%,65歲以上佔7%),家庭核心,休閑生活。城市社會的異質性高於農村社會。美國:貝爾有三個歷史時期: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後工業社會
5.城市化的定義: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由農村向城市轉變的歷史過程,表現為農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轉變以及城市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6.城市化進程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在城市化初期主要表現為工業化進程,工業化進程要求和促進人口在城鎮中積累。城市化後期主要表現為生產集約化、生活集約化、管理科學化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所帶來的文化、教育和科技進步
7.城市與地區的關系
(1)城市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城市的發展必然會開發利用周邊地區的各種資源,所以城市與區域的發展條件和前景是密切相關的。中心城市的發展與區域內其他城鎮的發展相互作用,區域規劃應得到重視。城市與經濟區域之間的聯系——物流、資金流、人流量、信息流——分析一個城市的主要外部經濟聯系。
(2)城市發展區域分析:發展戰略(優勢與劣勢、功能、地位、作用)規模(人口、土地利用)的區域論證
8.區域城市體系和城鄉發展的一般規律
(1)在一個國家或一個比較完整的區域內,存在著功能不同、規模不同、空間分布有序、聯系緊密、相互依存的城市群。特點:群體性、相關性、層次性、開放性、動態性、整體性(動態交換組層)
(2)城鄉綜合發展動力:農村向城市集中,城市向周邊離心輻射的方式:規劃、引導和調節城市體系目的: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城市與區域發展效益的統一。
❼ 廣東鶴山共和鎮那一帶繁華發達嗎空氣怎麼樣
普通的工業小鎮算不上繁華發達,空氣一般,沒大污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