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邵陽哪個縣工業發展中

邵陽哪個縣工業發展中

發布時間:2022-07-23 05:12:14

A. 湖南邵陽有多少個縣,最富的是哪個現,最差的是哪個縣武岡排行第幾

您好!湖南邵陽有八個縣及一個縣級市,最富的為邵東縣,最差的為城步自治縣,武岡排在前五名。

B. 湖南邵陽綏寧縣經濟狀況怎麼樣

綜述經濟

2018年,綏寧縣地區生產總值929551萬元,比上年增長7.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6011萬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409586萬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343954萬元,增長9.8%。

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8.9%,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4.1%,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7.0%。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5232元(現價),增長4.1%。

2018年,綏寧縣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8%,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0.8%,衣著類上漲0.9%,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1.2%;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1%。

2018年,綏寧縣財政總收入完成50156萬元,比上年減少4399萬元,同比下降8.06%,其中稅收收入(不含上劃中央和省級收入)19069萬元,比上年增加3462萬元,同比增長22.18%,一般預算收入31685萬元,比上年減少4309萬元,同比下降11.97%。

全縣財政總支出357710萬元,比上年增加49380萬元,同比增長16.01%,一般預算支出293466萬元,比上年增加21142萬元,同比增長7.76%。實際利用內資592108萬元,增長16.9%。進出口總額165萬美元,其中:出口額165萬美元。

2020年,綏寧縣全縣地區生產總值1006615萬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4833萬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264604萬元,增長1.6%;第三產業增加值497178萬元,增長3.4%。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4.3%,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6.3%,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9.4%。

C. 邵陽縣目前最好最有發展潛力的鎮應該是哪一個呢,是不是白倉鎮啊

我覺得白倉鎮比塘渡口有發展潛力,塘渡口已經沒有多少地方用來發展了~!

D. 邵陽的經濟發展

邵陽城區自古為湘中及湘西南的傳統商埠。鴉片戰爭前,境內盛產的土紙等手工業品和玉蘭片、龍牙百合、苡米、茶葉等土特產品,多在此集散,糧食交易亦較活躍。鴉片戰爭後,洋貨漸次輸入。
宣統年間,富商左秉剛始建商務局,商業行幫堂會均成其基層組織。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於寶慶縣城,商界損失較大。
民國13年又洪災為患,沿河商鋪倒塌甚多,加之土鋼、土靛被洋鋼、洋靛取代,市場衰落,商業不振。
抗戰後期,因邵陽地處湘黔公路動脈,西南各省的土產輸出,洋貨輸入,及其迫切必需的輕紡產品,均以邵陽為轉口點,成為內外物資的重要轉運樞紐。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發動反人民內戰,不法商人囤積居奇,投機倒把,人們重貨輕幣,境內商業一蹶難振。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迅速建立工商管理機構,加強工商業及市場管理.打擊投機活動,組織人員調進大批糧食、棉紗、食鹽等基本生活資料,投入市場,遏制通貨膨脹,平抑物價。
1950年3月起,相繼成立邵陽專區貿易公司,專、市、縣供銷合作社等國營、集體商業機構,組織調撥商品,供應城鄉居民。並開展城鄉物資交流,發展集市貿易。
1953年後,國家先後實行糧食、油料、棉花、棉布等商品的統購統銷,政府組織私營商業在合並聯營的基礎上,實行聯購分銷,為國營經銷、代銷、代批。同時,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至1956年改造基本完成,形成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統一市場。
1957年,境內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 24億元,比1952年增加86%。
1958年「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期間,境內國營商業、供銷合作商業體制高度集中,統包統分,獨家經營,流通渠道單一,商業網點幾經縮減。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人民政府改革流通體制,商業獨家經營的局面逐漸打破,多種經濟成分、多種商業形式、多條流通渠道、少環節、多元化的商品流通格局逐漸形成。在發揮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商業主渠道作用的同時,積極扶持集體和個體私營商業,並允許批零兼營,深購遠銷。同時積極開放城鄉集市貿易,發展專業市場,商業網點成倍增長,個體私營商業異軍突起,市場建設方興未艾。
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8.5億元。
2013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31.87億元,比上年增長14.0%。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74.14億元,增長14.3%,其中城區130.2億元,增長14.5%,鄉村實現零售額57.73億元,增長11.9%。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379.87億元,增長14.3%,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51.99億元,增長11.9%。 境內以山丘區為主的多樣化地貌,農、林、牧、副、漁自然布局層次明顯,具有發展立體農業的良好條件。秦漢之際,中原農業技術即傳入境內。晉代始產茶葉,在今城步山區出現最早的人工營造的杉木林。唐宋時期,境內糧食生產發展到「稻粟再熟」,耕地面積不斷增加;清初,朝廷重農墾荒。民國建立後,由於封建土地關系的束縛,地處衡邵乾旱走廊災荒肆虐,加上戰火綿延的影響,境內農業耕作粗放,技術落後,產量低下,發展緩慢。
1949年,糧食總產量只有62. 83萬噸,農業總產值3.92億元;人均產糧203公斤,人均產值僅126元。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迅速組織境內農民在征糧支前、剿匪反霸、減租退押的基礎上,開展大規模的土地改革運動,實現「耕者有其田」的重大社會變革,生產力獲得解放,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
1952年,境內開始組織農民互助合作,開展以興修水利為中心的農田基本建設。1953年始種雙季稻。
1956年,95. 6%的農戶加入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已經「組織起來」的農民依靠集體的力量,戰勝長達100餘天的夏秋連旱,擴大秋冬種作物,開展多種經營,自力更生度過災年。農業互助合作運動在抗禦自然災害,發展生產上顯示明顯的優越性。
1958年秋,境內所有高級社並入「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實行「組織軍事化,行動戰斗化,生活集體化」。這種「一大二公」的體制,嚴重脫離農村生產力的實際,加上當時盛行的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幹部特殊風和「共產風」,挫傷群眾的生產積極性。
60年代初,根據中共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糾正「人民公社化」時期「左」的錯誤,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體制,境內農村經濟逐漸復甦。
60年代至70年代,境內糧食生產自單季稻改雙季稻後,又通過高桿改矮桿、常規稻改雜交稻等變革。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共邵陽地、市委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突破口,調整農村生產關系,逐步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農村發生巨大變化。
1981年全面推行以大包干為主要形式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山林、水面、畜牧養殖、鄉鎮企業及水利管理、植保等承包責任制也相繼出台。
1983年,通過改革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進行以發展商品生產為中心的農村第二步改革,並在穩定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完善集體經濟的雙層經營,發展多樣化的專業性經濟聯合。
1990年,逐步實現由自給半自給性的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轉化,由傳統的、單一的糧豬型經濟向現代的、多層次的綜合經營型經濟轉化,立體農業開發初具規模。
2011年完成農林牧漁增加值達到217.6億元,增長3.7 %。糧食播種面積795.6萬畝,總產310.8萬噸,連續八年增產豐收。袁隆平院士的超級雜交水稻在隆回試驗,創造了畝產926.6公斤的記錄。桔橙、果蔬、煙葉、葯材和生豬、肉牛、山羊、水產等種植業和養殖業都有較大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4017家,其中規模企業312家,新增16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1510個。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產品達到248個。造林27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7.6%。
2013年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4.12億元,比上年增長2.8%(可比價)。種植業完成產值204.44億元,增長2.3%,糧食產量達到311.97萬噸,比上年下降2.1%,油料總產量15.37萬噸,增長14.4%,煙葉產量1.49萬噸,增長12.0%,水果總產量75.11萬噸,增長8.8%。畜牧業完成產值128.06億元,增長2.9%,年內出欄生豬955.98萬頭,增長0.3%,肉類總產量78.42萬噸,增長2.7%,禽蛋產量1.81萬噸,增長3.2%,牛奶產量4.28萬噸,增長6.0%。林業完成產值15.63億元,增長6.6%。漁業完成產值10.67億元,增長5.7%,水產品總產量10.25萬噸,增長5.8%。 西漢時,境內即有冶煉銅、鐵,燒制陶器、磚瓦等產業。唐代,出現淘金、采銀的工場。南宋時期,造紙業、刻書業已有一定規模。清代,寶慶府城雕板刻書業較為興隆。民國初期,境內手工業繼續發展。民國14年(1925),寶慶縣城左氏管弦室雕刻的翻簧竹刻荷葉花瓶,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銀質獎章。
民國15年,劉重威倡議集股興辦的寶慶光明電燈有限公司建成投產,為境內第一家官商合辦的工業企業,標志著邵陽現代工業的萌芽。
新中國成立前夕,由於惡性通貨膨脹,洋貨充斥市場,個體手工業紛紛破產,私營工業也處於蕭條狀態。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權一建立,就著手恢復生產,先後將邵陽鄉村工業示範處和9個煤礦收歸國有,組建國營資江工礦公司,發展生產,並積極扶助與改造私營企業和個體手工業。
1957年,境內工業企業有645家,工業總產值達8114萬元。
1958 年開展「大躍進」運動,根據「以鋼鐵為中心,迅速發展工業」的精神,大辦鋼鐵,大辦工業。
1965年秋起,境內被國家定為「三線」建設地區,先後有17家大中型企業和兩個工業研究所定點邵陽。此期間,盡管有「文化大革命」運動的干擾和破壞,造成嚴重的損失。但是境內現代工業規模初步形成,工業生產在動亂中仍有發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境內工業步入穩步發展時期,改革開放給工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此時期,一方面對原有工業企業進行大規模的技術改造,挖潛革新;一方面開展橫向經濟聯系,發展工業經濟。
1990年,實現由傳統農業為主的區域經濟向現代工業為主的城市經濟的轉變。
2011年工業增加值達到294.1億元,比2010年增長22%。
2013年,全部工業完成總產值1741.98億元,增長19.1%(現價),其中規模工業(年銷售收入過2000萬元)完成產值1469.72億元,增長19.7%。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414.67億元,增長12.4%,其中國有企業實現增加值14.07億元,增長3.5%,股份制企業286.77億元,增長14%,外商及港澳台企業15.17億元,增長11.0%;大中型企業141.14億元,增長8.7%;輕工業169.52億元,增長12.9%,重工業245.16億元,增長12.0%;非公有制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367.9億元,增長12.9%;省級重點園區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162.86億元,增長12.3%。

E. 湖南邵陽3區9縣,哪個縣最繁華

對`我就是邵東的`我相信邵東一直是邵陽市 九縣三區最發達的一個縣 `我可以說`邵東有錢的比邵陽還要多`呵呵

F. 邵陽 哪個縣最好 經濟什麼的

經濟的話是邵東,毋庸置疑的,消息估計是假的,我問了幾個在政府工作的朋友,連他們都沒聽到風生,

G. 邵陽新寧的經濟怎麼樣

綜 合
2004年全縣實現GDP為201832萬元,比上年增長10.8%,為近5年來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4266萬元,增幅為6.3%;第二產業增加值為40851萬元,增幅為15.3%;第三產業增加值86715萬元,增幅為12.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3917元,比上年增加669元。全縣三次產業結構為 36.7﹕20.2﹕42.9。
農業經濟
2004年全縣實現農林漁牧業總產值114823萬元,按可比價增長6.1%,其中:農業增長10.1%;林業下降9.9%;牧業增長2.1%;漁業增長7.2%。
主要農產品產量:糧食總產量達到325997噸,增產15.1%;臍橙總產量27349噸,增產6.5%;肉類總產量29252噸,增產9.7%;水產品產量4365噸,增產6.5%。
工業和建築業
2004年新寧縣工業企業改制與生產同步推進,實現工業總產值68675萬元,增長36.7%。實現工業增加值27830萬元,增長14.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3310萬元,增長24.1%,非規模工業14520萬元,增長5.3%。
2004年完成工業產值37638萬元,增長26.33%,產銷率為98.6%,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91%,比上年提高26.7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為虧12.6萬元,虧損面45.8%。主要工業產品中:發電設備103507千瓦,增長27.4%;水泥11.05萬噸,增長12.9%;原煤46984噸,減少19.1%;發電量6926萬千瓦時,減少13.8%;機制紙5624噸,增長13.6%;罐頭4633噸,增長1.3倍;氮肥4116噸,減少44%。
建築業保持較快發展。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13021萬元,同比增長17.56%。
固定資產投資
2004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8942萬元,同比增長68.1%。其中城鎮投資64296萬元,增長 98.5%,農村投資24646萬元,增長20%。在全社會投資中:國有投資32732萬元,增長35.9%;集體投資31533萬元,增長 199.9%;個體投資24677萬元,增長34.6%/。在基本建設投資的124個項目中,新開工103個,佔83%,形成了國有、集體、個體一齊上格局。
貿易 2004年實現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768萬元,增長15.5%,其中縣26258萬元,增長28.9%,主要是超市經濟(如百貨超市、葯品超市、服裝超市)起主導作用。縣以下實現16507萬元,減少0.88%。從行業看,批零貿易業零售額35845萬元,增長 10.6%;餐飲業6511萬元,增長52.5%;其他行業409萬元,增長18.2%。
財政 2004年實現地方財政總收入10539萬元,剔除農業稅、特產稅等政策性減收因素,增長21.8%;地方一般預算收入8197萬元,同口徑比較增長19.6%。地方財政支出27648萬元,同比增長19.5%,支大於收17109萬元。
金融 2004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76852萬元,比年初增長20.8%;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46948萬元,比年初增長16.5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71269萬元,比年初增長9.4%。存貸比為40.2%。
保險 2004年保費收入2674萬元,增長11.5%,其中壽險保費收入2173萬元,增長8.7%;財險保費收入501萬元,增長25.2%。全年賠付346萬元,減少35.4%。
人民生活
年末全縣從業人員19653人,從業人員勞動報酬19513萬元,比上年增長26.6%,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 9771元,比上年增加1407元。農民收入呈兩位數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1337元,比上年增收177元,增幅15.3%;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79.9元,比上年增收162.9元,增幅11.9%。

H. 邵陽市哪個縣城在迅速發展動土建築或是待發展的縣了解邵陽的請高手回答重謝

隆回縣正在快速發展。

I. 邵陽市哪幾個縣好些

第一擋,邵東;第二擋,隆回;第三擋,新邵,武岡,邵陽縣,洞口,第四檔;新寧,綏寧,城步最差.

J. 湖南祁陽、常寧、邵陽那個地方比較有發展前途

這三個地方比較起來,邵陽最有發展前途。
第1,旅遊業:新寧的崀山;食品業:滿師傅豆腐乾,家家紅罐頭;保健業:梅花鹿酒,蛇酒。
第2,工業:邵東是全省,甚至全國生活用品批發城,生產地;葯業:邵東的廉橋,全中國的中葯都集中在這里。等等。

閱讀全文

與邵陽哪個縣工業發展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興汽車美容中心在哪裡 瀏覽:615
賓士ccoupe18款二手多少 瀏覽:793
儀征工業區怎麼樣 瀏覽:666
汽車購置稅有多少錢 瀏覽:677
賓士e320的有哪些功能 瀏覽:167
紹興工業廢氣治理哪個好 瀏覽:792
西電與西北工業大學哪個好考 瀏覽:820
汽車出廠重量准確性是多少 瀏覽:153
工業蜂蜜怎麼製成的 瀏覽:635
天津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哪個好 瀏覽:102
低配寶馬x5有什麼配置 瀏覽:820
賓士模型一天多少錢 瀏覽:766
汽車排期到生產要多久 瀏覽:523
雙座跑車賓士多少錢 瀏覽:407
潼南周邊哪裡有工業區 瀏覽:110
丹東康鈴汽車哪裡賣 瀏覽:992
老款寶馬儀表怎麼設置中文 瀏覽:285
奧迪a2l頭枕怎麼拆 瀏覽:466
寶馬三系皮帶輪多久換 瀏覽:981
賓士500e現在多少錢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