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湘鄉哪個鎮最富有
毫無疑問是棋梓橋鎮。
② 湘鄉市虞塘鎮和棋梓鎮哪個鎮工業多
湘鄉市虞塘鎮河淇新鎮的工業相對比,我認為,前者的工業比較多,因為在當地而言,他那裡的經濟是比較發展的
③ 湘鄉市泉塘鎮的經濟情況
一、農業和農村經濟
2003年全年鄉鎮經濟總收入達⒊6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⒈76億元,農村非農行業產值達⒊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99元,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332公頃。有效灌溉面積為2584公頃,農業機械總動力23800千瓦,全年用電量為1200千瓦/時,糧食總產量⒋4萬噸,棉花⒏1噸,油料103噸,糖料20噸,水果產量1276噸,蔬菜產量21155噸。規模養殖蓬勃發展,現有規模養豬戶470戶,全鎮年產生豬出欄1⒋6萬頭,肉類總產量13950噸。
三、工業和建築方面
以機械製造,化工、建材、石料生產等為支柱的工業企業日益壯大,現有鄉鎮企業784家,工業企業從業人員1350人,全年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⒊72億元,工業增加值2384萬元,招商引資362萬元,實現鄉鎮企業收入3100萬元,年凈利潤609萬元,創稅259萬元。
二、財政方面
全年實現財政收入564.3萬元,其中國稅徵收84萬元,地稅徵收185萬元,財政徵收374萬元,財政支出為595萬元,其中農業支出81萬元,教育支出21萬元,全鎮年未存款余額9000萬元,居民儲蓄余額7000萬元,年末貸款余額4800萬元,其中農業貸款3300萬元,本鎮公路里程38公里。年內完成水泥路面硬化3.8公里,使道路鋪裝里程達20公里,年內實現退耕還林1948畝,使綠化覆蓋面積達2070公頃,電話裝機3600門,完善下灣中心村建設,使綜合場增至5個,全鎮有學校19所,在校學生6860人,在編教師444人,衛生院5所,醫生68人,綜合敬老院1所,全年計劃生育率為95.79%,村為主比例為89.58%,多胎率為1.26%,性別比為105:10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3‰以內。
④ 青山橋鎮的經濟發展
青山橋鎮位於湘潭縣西南邊陲,距湘潭縣城70公里,有湘潭縣「西藏地區」之稱。東與排頭鄉、龍口鄉接壤,西靠雙峰縣荷葉鎮,北接分水鄉,南到衡山縣長青鄉。青山橋鎮總面積109.3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760.8畝,其中水田面積31795.8畝,旱地面積1965畝。轄40個村。1個居委會。479個村民小組,18個居民小組,11097戶,45893人,其中農業人口43898人。1995年5月,由原青山橋鎮、霞嶺鄉、曉南鄉合並而成,青山橋鎮政府位於青山村金盆組,是青山橋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青山橋鎮分別與湘鄉、衡山、雙峰接壤,交通便利。屬典型的湘中低山丘陵區,海拔均在100米左右,山圓坡緩,連綿起伏,自西向東夾盆地於中。歷有「金盆」之稱,便自成農工商匯集之地,發展成擁有鎮區面積2.7平方公里,人口1.5萬人的50個省重點建制鎮之一。鎮內礦產資源豐富,高山一帶蘊含豐富的石膏礦藏,觀山一帶的石灰礦也很豐富,更有三富、富石、富曉一帶地底蘊藏的優質天然礦泉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三富村的青山龍泉現已普及省市縣。青山橋鎮擁有150餘家皮鞋廠家,從業人員3000餘人,年產皮鞋400萬雙,年產值2億元。通過IS09001認證的「涓江」牌皮鞋公司榮獲湖南省「鄉鎮企業名牌產品」和「湘潭市名牌產品」稱號,同時擁有湖南省著名商標和中國真皮標志。青山橋鎮培養了以皮鞋產業為龍頭,以青山木業、富石肉聯廠、青山龍泉、昌峰農機廠等企業為支柱的工業產業結構。昌峰農機價格實惠,耐用,遠銷全國各地。此外,青山橋鎮是湘潭縣唯一擁有電視台的鄉鎮。
2001年,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突出重點,產業興鎮」的總體要求,精心部署和開展工作,推動青山橋鎮小城鎮進入「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興業,以業活鎮」的快速發展軌道。融資1200萬元建成專業門面200個、固定攤位300個、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的農貿市場,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立足本鎮的實際,大力調整農業結構,變單一的水稻種植為多種經濟作物與水稻並存,種植經濟作物17300畝,其中農民種植油茶和板栗的積極性極高,實現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效。
2002年,黨委、政府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狠抓農田水利建設,爭取國家投資615萬元在高山、曉南、大河、上方村進行節水農業綜合開發。並加快了農村通訊設施建設的步伐,青山橋鎮40個村全部通上電話,增加電話用戶近2000戶。同時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營造優良的投資環境,以優質的服務和優惠的政策築巢引風,共引進五個項目,招商引資到位1350萬元,外引內聯2750萬元。
2003年,政府堅持科教興鎮戰略,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改善辦學條件,積極改造中小學危房,重點對霞嶺中學和新鋪小學近3000平方米的危房進行改造,大大改善了辦學條件。是年10月7日晚,高青村周儉坤一家四口被石鼓鎮四路村趙聲穩所殺,歹徒殺人後潛逃,2005年10月15日在浙江省安縣被公安機關抓獲,並於2006年執行死刑。
2004年鎮、村幹部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切以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全面落實人民群眾反映突出的每件實事。政府深入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兩補一降」等扶農支農政策,青山橋鎮增收近500萬元。投資40萬元將石門小學改建成石門時代陽光希望小學
2005年,黨委、政府堅持「一切工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建設以項目建設為中心,項目建設以帳收納感引資為核心」的指導思想,積極拓展招商的載體和形式,採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狠抓招商引資。是年用了2個月的時間在易俗河和長沙組織青山籍知名人士召開座談會進行招商引資,取得很好的成效。新增規模企業1家,改制企業1個,招商引資3960萬元。通過多渠道籌資200萬元建好了一棟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的政府辦公大樓,改善了機關幹部的辦公條件,了卻了多屆政府領導的心願。還投入50萬元增鋪下水設施3000米,投入380萬元對城網進行改造,可以保證鎮區10年發展的用電量,投入20萬元對鎮區內進行亮化、綠化、凈化和美化。
2006年,青山橋鎮黨委、政府按照「項目興園,園區興工,工業興鎮」的發展思路,著力打造以皮鞋產業為支撐的青山板塊經濟,共投入600萬元平整土地120畝建設皮鞋工業園,工業園先後完成土地規劃、報批、平整、劃地等程序,引進5家企業,園區的建設帶動了產業的聚集,周邊很多皮鞋廠家也紛紛做大做強。還投資50萬元,將原曉南管區打造成面積3800平方米,可容納80人集中居住的花園式敬老院。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重點抓好高山、富石2個示範村的建設,通過以點帶面,使青山橋鎮成為鄉風文明,人民安居樂業的和諧鄉鎮。是年,完成25個村的農網改造,硬化村級公路22公里,新修村級公里25公里。投入410萬元興修水利工程490處。積極發展訂單農業。聯興村建立了100畝的板栗種植基地。
⑤ 湖南的湘鄉市有哪些縣和鎮呢是湘鄉市的朋友請回答,或者知道的請回答,謝謝了
湘鄉市轄4個街道、14個鎮、4個鄉:望春門街道、新湘路街道、昆侖橋街道、東山街道、山棗鎮、栗山鎮、中沙鎮、虞塘鎮、潭市鎮、棋梓鎮、壺天鎮、翻江鎮、金石鎮、白田鎮、月山鎮、泉塘鎮、梅橋鎮、毛田鎮、東郊鄉、金藪鄉、育塅鄉、龍洞鄉。
⑥ 有誰知道全國重點鎮湖南有幾個嗎都是哪些謝謝
長沙市9個:長沙縣黃興鎮、江背鎮,瀏陽市大瑤鎮、永安鎮,寧鄉縣玉潭鎮、花明樓鎮、雙鳧鋪鎮,望城縣高塘嶺鎮、丁字鎮
株洲市5個:醴陵市白兔潭鎮,茶陵縣城關鎮,炎陵縣霞陽鎮,攸縣城關鎮、皇圖嶺鎮
湘潭市4個:湘潭縣易俗河鎮、花石鎮,湘鄉市棋梓鎮,韶山市清溪鎮
衡陽市8個:常寧市松柏鎮,衡南縣三塘鎮,衡陽縣西渡鎮,衡東縣城關鎮、新塘鎮,衡山縣開雲鎮,祁東縣洪橋鎮、白地市鎮
邵陽市10個:城步縣儒林鎮,洞口縣洞口鎮、高沙鎮,隆回縣桃洪鎮、六都寨鎮,邵東縣兩市鎮,邵陽縣塘渡口鎮,綏寧縣長鋪鎮,新寧縣金石鎮,新邵縣釀溪鎮
岳陽市7個:汨羅市長樂鎮,華容縣城關鎮,臨湘市羊樓司鎮,平江縣漢昌鎮,湘陰縣文星鎮,岳陽縣榮家灣鎮、新牆鎮
常德市10個:鼎城區蒿子港鎮,安鄉縣城關鎮,漢壽縣城關鎮,澧縣澧陽鎮,臨澧縣城關鎮、合口鎮,石門縣楚江鎮、新關鎮,桃源縣漳江鎮、陬市鎮
張家界市2個:慈利縣零陽鎮,桑植縣澧源鎮
益陽市7個:安化縣東坪鎮、梅城鎮,南縣南洲鎮、茅草街鎮,桃江縣桃花江鎮、灰山港鎮,沅江市南大膳鎮
郴州市10個:蘇仙區良田鎮,安仁縣城關鎮,桂陽縣城關鎮,嘉禾縣城關鎮、塘村鎮,臨武縣城關鎮,汝城縣城關鎮,宜章縣城關鎮、梅田鎮,永興縣城關鎮
永州市7個:道縣道江鎮,東安縣白牙市鎮,江永縣瀟浦鎮,藍山縣塔峰鎮,寧遠縣舜陵鎮,祁陽縣浯溪鎮、黎家坪鎮
懷化市9個:洪江市安江鎮,會同縣林城鎮,靖州縣渠陽鎮,麻陽縣高村鎮,通道縣雙江鎮,新晃縣新晃鎮,漵浦縣低庄鎮,沅陵縣沅陵鎮,芷江縣芷江鎮
婁底市4個:漣源市七星街鎮,雙峰縣永豐鎮、三塘鋪鎮,新化縣上梅鎮
湘西州6個:保靖縣遷陵鎮,鳳凰縣沱江鎮,古丈縣古陽鎮,龍山縣民安鎮、里耶鎮,瀘溪縣白沙鎮
⑦ 湖南省湘鄉市月山鎮簡介
月山鎮位於湘鄉市腹地,褒忠山腳下,北界白田鎮、金藪鄉,西鄰翻江鎮,東接育段鄉,南接潭市鎮。鎮機關設站辦所 22 個,月山鎮下轄 58 個行政村, 2 個居委會, 676 個村民小組, 19048 戶,總人口 69880 人,其中農業人口 64886 人。全鎮區域面積 146.5 平方公里,總耕地 51383 畝,其中水田 47913 畝,旱地 3470 畝。是湘鄉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鄉鎮。 2007 年共有工業企業 209 個,工業總產值 16087 萬元,農業總產傎 11662 萬元,財政總收入 1066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4065 元。
本鎮交通便利,省道 311 線貫穿全鎮,縣道公路有月白線、石雙線、月潭線等與各鄉鎮連接,在建縣道:金中線。鄉公路村村相通;交通便利,信息靈通,經濟社會跨越發展,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我鎮抓住省級重點建設鎮這一契機,加大了小城鎮建設規模,全鎮有中心居民村五個,城鎮經商戶 820 戶。
全鎮基礎設施步伐加快:全鎮中小學校 18 所,在職教工 410 多人; 2007 年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達 100% ,小學升學率達 100% ;鄉鎮衛生院 1 個,加快農村衛生設施建設,投資 50 萬元對鎮中心衛生院進行了改造,加大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力度, 2007 全鎮參合人數達 54860 人,農戶參合率達 87.5% ;鎮區建設有電視差轉台覆蓋全鎮;有線電視於 1998 年開通,已入村 42 個,開通 1600 多戶;程式控制電話裝機 8450 戶,實現了組組通電話;行動電話增塔 2 個,行動電話 8000 多台; 58 個村建立了移動通訊代辦點;全鎮共有中型水庫 2 個,小型水庫 20 多個。 </SPAN></FONT></FONT>重視農業基礎地位,千方百計促農民增收。確保農戶的糧食直補款和良種補貼款及時到位,全鎮農作物播種總面積 153770 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 100180 畝,積極推廣農業新技術全鎮優質稻面積達 92% ,拋秧技術推廣面積 95% 以上;機耕面積達 4700 多畝,機收面積達 60% 。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達 29200 人,年勞務收入達 2.6 億元。 </SPAN></FONT></FONT>狠抓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實現項目建設資金 2290 萬元,招商引資 500 萬元,先後加強了對鄉村道路硬化,鎮區下水道建設,電力改造,石柱商貿大樓等項目建設。完成了洪海機磚廠 110 萬元;恆盛超市 125 萬元;洪海米業有限公司 145 萬元等招商引資項目。 </SPAN></FONT></FONT>黨委政府正加大基礎設施力度,力爭在近幾年內把月山鎮建成經濟強鎮,工業重鎮,商品流通旺鎮。 </SPAN>
⑧ 湖南省湘鄉市有哪些鎮
湘鄉市轄4個街道、14個鎮、4個鄉:望春門街道、新湘路街道、昆侖橋街道、東山街道、山棗鎮、栗山鎮、中沙鎮、虞塘鎮、潭市鎮、棋梓鎮、壺天鎮、翻江鎮、金石鎮、白田鎮、月山鎮、泉塘鎮、梅橋鎮、毛田鎮、東郊鄉、金藪鄉、育塅鄉、龍洞鄉。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網·XZQH·ORG·打造最好的中文行政區劃網站
據《元和郡縣志》:湘鄉縣本漢湘南縣之湘鄉,東漢立為縣,因鄉得名。1986年設市。
?年,湘鄉市轄3個街道、13個鎮、6個鄉:昆侖橋街道、望春門街道、新湘路街道、山棗鎮、中沙鎮、月山鎮、白田鎮、金石鎮、泉塘鎮、栗山鎮、壺天鎮、梅橋鎮、棋梓鎮、虞塘鎮、潭市鎮、翻江鎮、毛田鄉、東山鄉、東郊鄉、龍洞鄉、育段鄉、金藪鄉。
2000年,湘鄉市轄4個街道、13個鎮、5個鄉。總人口807718人,各鄉鎮人口: 望春門街道 33185 新湘路街道 30729 昆侖橋街道 38139 東山街道 18086 山棗鎮 43042 栗山鎮 23375 中沙鎮 22978 虞塘鎮 30649 潭市鎮 42882 棋梓鎮 50846 壺天鎮 40796 翻江鎮 34423 金石鎮 33438 白田鎮 40564 月山鎮 54060 泉塘鎮 45922 梅橋鎮 43559 東郊鄉 48824 毛田鄉 31905 金藪鄉 33343 育煅鄉 32787 龍洞鄉 34186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4年,湘鄉市轄4個街道、13個鎮、5個鄉。 (www.xzqh.org根據《湖南省縣及縣以下行政區劃代碼·2004年》整理)
望春門街道 轄:東風、務門前、雲門寺3個社區;桑棗、城北、金塘、聯盟4個村委會。
新湘路街道 轄:北正街、紅侖、新港、湖南湘鋁有限責任公司、壕塘5個社區;茅坪居委會;長橋、城西、梅坪、白托4個村委會。
昆侖橋街道 轄:南正街、昆侖橋、湖鐵、南津路、湘潭鹼業有限責任公司、二十三冶一公司辦事處、紅星7個社區;新坳、江岸、楊金、鋁南、五里5個村委會。
東山街道 轄:張江、起鳳、書院路3個社區;先進、雙漣、雙泉、塔子、東林、東山、城東、新岸、東岸、東勝、東台11個村委會。
山棗鎮 轄:山棗居委會;鹽井、洙津、新飛、飛漣、龍泉、厚豐、窯沖、萬貫、山棗、虎形、金華、青順、城江、水東、城埠、白沙洲、經正、葆元、新躍、新塘侖、洪塘、洪山、楓樹、山田、雙林、橋台、永興、低坪、良山、蓮花、蓮峰、蓮長、望岳、大山沖、雲山、九江、高勝、蠶勝、新勝、大勝、板托41個村委會。
栗山鎮 轄:西山、新合、黃金、洪芙、長沖、九峰、相思、糧桔、楊梅、金銀、大順、雙江、栗山、峽上、峨嵋、石橋、大旗、荊泉、界頭、兩家塘、新豐、永安、白竹、巴江24個村委會。
中沙鎮 轄:中沙居委會;萬福、朝陽、中沙、道坪、紅荷、西沖、洞上、雲居、道常、梅龍、石塘、扶塘、主步、大杉、中心、龍山、田心、萬寶、茅畲、小洞、滄泉、梅口、桂花、紫峰、道沖、虎山、紫山27個村委會。
虞塘鎮 轄:黃里、鄧市、虞唐、復興、白鷺、郭門、洗馬、楓林、清水塘、五里牌、羅宏、衛星、永忠、方塘、赤石、岱頭、梅下、尼山、楊占、觀賢、水竹沖、高維、洋潭、河家、厚河、厚長、韶江、金木、金峰、蘇坡、大青、勝天、熟潭、蘇中、白石峰35個村委會。
潭市鎮 轄:潭台、四總、街口3個居委會;潭市、安樂、小車、安全、白銀、柏門、秀豐、長城、大江口、大坪、洞山、高侖、高坡、鶴塘、黃泥、建新、錦橋、桃坪、九侖、九雁、新樂、榔石、民主、南嶺、永明、青陂、清風、西全、清和、西田、清江、榨坪、清泉、群益、砂塘、新民、上新、新坪、雙江、石塘、新石、潭台、新鋪子、新天、躍進45個村委會。
棋梓鎮 轄:萬羅山、洞嘉、棋梓、石磴4個居委會;湖南韶峰集團社區;棋梓、白雲、長元、大富、鵝石、谷水、荷風、和平、河洞、黃嶺、金龍、連山、龍江、爐塘、梅花、明和、南岸、泥溪、坪湖、坪塘、普安、杉坪、杉山、蛇潭、峽山、向陽、小羅、新和、煙沖、銀塘、余庄、喻坊、澤江33個村委會。
壺天鎮 轄:壺天、北風鋪2個居委會;壺中、小水、大坪、日新、樹塘、石獅、壺天、龍凼、同升、中石、石春、岩江、新坡、光輝、光勝、湘溪、峽山口、直東、橫東、合東、大金、南嶽、潭溪、上新橋、石鼓、堆子、下木、馬鞍石、譚橋、雙坪、牌子石、杉沖、東段、石燕、山坪、五一、托塘灣、大塘、澗山、藕塘、石坪、崇溪、新鋪子、雄輝、金泉、金橋、井灣、岩前、岩龍、洪豐50個村委會。
翻江鎮 轄:昌坪、番江2個居委會;昌坪、橫溪、農林、榮林、銀塘、金姑、古塘、桃林、鳥沖、洪家沖、七里沖、翻江、陡崗、楊和、高坪、高橋、南鄭、吉長、吉洞、大樂、武陵、新雄、碧高、丁家、黃塘、劉灣、楓山、桂元、長崗、蔣家坳、八家橋、林章、向東、鐵馬、茶杯、東坪、中山、歧山、塘坪、傅家、石鹿、園藝場、園梁、洪門、榮溪、側山、瓦屋47個村委會。
金石鎮 轄:理嘉、鐵灶塘2個居委會;金西、關王、萬群、大湖、白果、雙湖、靳源、金東、金石、坪如、金安、月形、團田、舒塘、石壩、文星、益民、太平、童家、泉湖塘、龍潭、大力、東江、長寧24個村委會。
白田鎮 轄:粉壁灘、分路口2個居委會;東勝、大禾、白田、長江、新苗、薰山、橋鋪、五星、至公、荷花、大沖、自力、上麓、高沖、高豐、薰峰、上扶、石門、石江、仁厚、三新、板塘、中興、東毛、三遷、桃豐、白石、集中、芋子、車田、從新、星輝、沙田、班橋34個村委會。
月山鎮 轄:新橋、紅陽、白樹山、檀樹山4個居委會;犁頭橋、包忠、前進、勝利、三灣、安沖、包龍、包坪、褒麓、白龍、西林、金坪、金山、山峰、馬龍、田心、南嶽、龍沖、鵬山、羚羊、雙龍、和沖、洞竹、紫竹、栗子、紅日、英石、洞口、寺前、月山、白峰、白鶴、紅光、太山、豐山、洪海、楓榆、雲南、石橋市、石佛、青坪、黃土堪、橫江、新橋、紅陽、江東、江田、群樂、水口、楠木、石溪、雲田、石柱、東風、箭樓坪、石頭鋪、洞口壩、石磯58個村委會。
泉塘鎮 轄:泉塘居委會;繁育、律塘、青山、前沖、同勝、桐瑞、沙河、新東、新陽、汪家、繁榮、花屋、南藪、創塘、鮮花、白泉、泉塘、雙鯉、山坳、石江、東嶺、西嶺、新田、林場、雄心、錦屏、吾愛、標加、高梧、德勝、良加、三角、托塘、下灣、雙托、興裕、西台、花吾、泥灣、湖山、托南、龍嶺、軍塘、喬灣、上湖、石屋、城漣47個村委會。
梅橋鎮 轄:梅橋居委會;芭蕉、江夏、立新、高梘、茶佩、永福、高長、麒麟、橫鋪、水潭、黃龍、福海、上豐、象形、萬全、星明、新倉、同豐、泉福、坳頭、金吉、先鋒、泉井、土橋、泥灘、回龍、雙河、胡藪、楊柳、龍湖、茶園、東塘、鹿古、爐盆、豐隆、豐收、桐木、保合、喜鵲、硤石、上凝、酒鋪、農科、龍泉、衡山、峰城、井峰47個村委會。
東郊鄉 轄:新村、滸洲、花亭、定托、王塘、長豐、上花、大橋、楊樹、新江、新塘、石江、石竹、旺興、三湘、新研、西北、羅公橋、炭棚、向韶、向紅、碧星、柘塘、田園、金星、新園、永豐、楓泉、虎澗、戰鼓、橫新、橫洲、獅沖33個村委會。
毛田鄉 轄:豐子沖居委會;新華、華塘、毛田、白楊、竹元、石山、勤家、霞樂、譚山、譚家、大坡、大新、芬水、芋塘、張泉、草坪、金田、躍南、新立、坪山、東景、楊泉、全心、崇山、增加、清溪、洲塘、萬山、煙竹、石元、杉山、蛇形、古塘、羊古、長慶、鐵山、紅旗、坪上、天門、雪市、齊心、榔樹、花亭子、托坪44個村委會。
金藪鄉 轄:金藪、豐山、荷塘、輔正、白沙、耙石、藪嶺、龍門、竹園、花橋、普石、獨石、永樂、地南、扶康、長樂、河山、珍珠、東陵、八眼、江家、屬南、堆子、馬坪、紅石、團山、麥子、抱石、南星29個村委會。
育塅鄉 轄:長侖、虎沖、小沖、安沖、石鵝、田坪、中田、楊名、石磴、泉龍、育橋、育段、直沖、水橋、山塘、仁美、上山、雙橋、石洞、花坪、軍山、松岳、大橋、安鄉、軋喬、軋坪、軋江、南坪、南沖、南山、水口斯、東塘鋪、東沖、橫路、石泉35個村委會。
龍洞鄉 轄:樂昌、韶東、韶西、城前、建時、新湖、泉沖、石頭、界牌、和睦、箭塘、石塘、谷陽、花橋、龍洞、中朝、楠香、七星、瑤湖、泉湖、雅苗、長太、康加、上義、大田、印子、湘江、集義、小田29個村委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湘鄉市轄4個街道、13個鎮、5個鄉:望春門街道、新湘路街道、昆侖橋街道、東山街道、山棗鎮、栗山鎮、中沙鎮、虞塘鎮、潭市鎮、棋梓鎮、壺天鎮、翻江鎮、金石鎮、白田鎮、月山鎮、泉塘鎮、梅橋鎮、東郊鄉、毛田鄉、金藪鄉、育塅鄉、龍洞鄉。
2007年,毛田撤鄉設鎮。
⑨ 湘鄉市泉塘鎮的基本概況
S312道湘棋公路,潭邵高速公路貫穿全鎮,交通便捷,信息靈通,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全鎮轄47個村,565個村民組,土地面積968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308⒈6公頃,總戶數14169戶,總人口⒋97萬。現農村從業人員28000人,其中第一產業19700人,第二產業4700人,第三產業3600人,是典型的農業大鎮,個體工商業、餐飲業、服務業日益發展壯大。
⑩ 湘潭主要優勢產業有哪些/
湘潭系湖南省的一個老工業城市,曾有冶金業、機電業、化工業及紡織業四大支柱產業在全省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近幾年來,由於湘潭市委、市政府積極運用「民營經濟」、「全球經濟」、 「政府服務經濟」的新理念,實施「強工富市」戰略,加大招商引資、企業改制、建設工業園區力度,挖掘、利用各種工業資源,湘潭市工業形成了新的優勢產業。這些優勢產業基礎比較雄厚,帶動作用明顯,市場前景看好,在全省同行業中優勢突出。
一、湘潭市七大優勢工業產業的發展概況
(一)七大優勢產業在整個工業中優勢突出。經濟普查資料顯示,在2004年湘潭市485家規模工業企業(按最小法人原則統計)中的冶金業、機電業(即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化工業、化纖紡織業、農產品加工業(主要包括屠宰及肉類加工、檳榔加工、竹製品加工)、皮革業及煤炭采選與煉焦業等七大優勢產業(軍工支柱產業未列入)共有企業177家,總產值為207.53億元,占湘潭市規模工業總產值(295億元)的70.3%。其中大龍頭產業是鋼鐵業,其總產值為125.7億元,占規模工業總產值的42.6%。
(二)七大優勢產業的企業具有集中性,部分已形成了生產基地。如:化工業主要集中在湘潭的湘江下游區新材料工業園內。屠宰與肉類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岳塘區和韶山市。竹製品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雨湖區和湘潭縣。皮革鞣製企業有22家集中在湘鄉市,湘鄉市已經建成了皮革工業園區。化纖紡織業企業集中在岳塘區范圍。煤炭采選及煉焦企業高度集中在湘潭縣的譚家山鎮。
(三)近十年發展起來的「年輕」企業占絕大多數。在七大優勢產業共177家規模工業企業中,1994年以後建立和改制新組建的企業有143家,佔80.8%。
二、湘潭市七大優勢工業產業的發展特點
(一)從經濟主體結構變化來看,非公有制經濟不斷壯大,公有制經濟比重明顯下降。除冶金業、機電業存在部分公有(國有控股)企業,其它產業的企業基本上是非公有制經濟。
(二)從經濟總量來看,仍然是公有制經濟的為主。在七大優勢產業207.53億元的總產值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產值為163.57億元,佔78.8%。
(三)從優勢產業變化來看,以鋼鐵業龍頭的冶金業越來越大,機電業不斷創新發展,皮革業、檳榔業、肉類加工業等新產業勢頭強勁。
(四)外向度提高。全市規模工業企業有出口業務的68家,其中42家企業在優勢產業之列。湘潭市七大優勢產業外向度提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表現在七大優勢產業中規模工業企業的出口交貨值占銷售產值的比重上升。2004年全市規模工業中七大優勢產業實現出口交貨值34.35億元,占銷售產值的16.8%,比2003年提高8.4個百分點。二是表現在七大優勢產業的主要工業品出口比重的提高。全市的七大優勢產業工業產品的出口額從2000年的6.13億元上升到2004年的34.35億元,增長4.6倍。其中,冶金產業2004年出口交貨值達到24.96億元,外銷率達到20%;化工產業2004年出口交貨值達到4.22億元,外銷率達到20.8%;肉類加工產業2004年出口交貨值為1.69億元,外銷率達到40.6%;皮革產業2004年出口交貨值為1.95億元,外銷率達到30.1%;主要出口產品有粗鋼、鋼材、電機、鐵合金、氟化鹽、皮革、凍豬肉、有機顏料、農葯等。
(五)綜合經濟效益逐年提升。2004年,七大優勢產業實現利潤15.7億元,佔全市所有規模工業利潤總額的81.4%,提供的地方稅收佔全市財政收入50%左右。根據國家統計局工業經濟效益評價考核體系測算,2004年,由於七大優勢產業良好效益的支撐,以致湘潭市規模工業經濟效益指數達到145.58%,比2000年上升69.08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上升15個百分點以上。
湘潭市工業中七大優勢產業也有「軟肋」之處:一是大中型企業不多,上市公司很少。所列七大優勢產業177家企業中,規模上大中型的只有9家,上市公司不足2家。二是化纖紡織業、化工業增加值率較低,其2004年增加值率分別為19%和24.9%。三是目前優勢工業產業中生產消費品的不多,生產煙、酒、計算機、摩托、高中檔轎車、品牌鮮奶、裝飾材料以及高檔家用電器等消費熱點性商品的企業幾乎為零。四是高能耗低科技。全省平均萬元產值的能耗為1.32噸標煤,而湘潭的為2.39噸標煤;全省新產品產值占總產值比例為13.4%,而湘潭的為10.1%。
三、進一步發展壯大優勢產業的對策建議
所列的七大優勢產業大多已是湘潭市的重要支柱產業(湘潭支柱工業產業還有軍品製造等),有三個是市場競爭力較強、利潤空間較大、發展前景看好的新發展起來的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湘潭優勢產業對於擴大出口、增加就業、促進湘潭實現跨越發展、提升湘潭國內、國際知名度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促使湘潭工業中的優勢產業優先發展,系湘潭市抓經濟、實現工業化工作中的重點,是政府駕馭市場經濟的重點。在全省、全國推進工業化進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正在形成的時候,怎樣使湘潭市工業中的優勢產業揚長避短,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因此,從湘潭工業的不足等有關角度提出如下建議:
1、政府應大力支持、促使優勢產業企業打造品牌,支持有品牌的企業做大做強。品牌是質量,品牌是一種誠信,品牌是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馳名商標」、「名牌產品」等企業品牌是企業走向全國市場和國際市場閃亮的名片。湘潭工業的最大不足就是品牌建設還不夠,尤其是社會消費品方面。因此,政府應為工業企業打造品牌、樹立形象而不懈努力,為有品牌的 工業企業做大做強而不懈努力。政府應著力在品牌工業上做好招商引資(外資、內資、國資)和組織技改的這兩篇創意文章,應大力支持企業上市,增強企業融資擴張能力,增育優勢產業中新龍頭企業。
2、政府應與優勢產業中骨幹企業實行聯動,讓大企業在工業園區里增足擴能,在同產業及相關產業中打造成牢靠的產業鏈。大中型企業可以通過與小企業的合作達到產能延伸、降低成本、做大做強目的,小企業可以通過與大、中型企業「攀親」,享用技術資源、信息資源和產品銷路(生產大、中型企業的上游產品、下游產品)。工業園區是現在發展新工業企業的有效途徑。為充分利用資源,政府應在建造工業園區方面唱好主角,讓政府的才能和財力與企業家的才能和財力形成合力,讓大企業和小企業和諧發展,共存共榮。
3、政府應掌握消費熱點,引導、扶持生產熱點性社會消費品的企業建立、壯大。消費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的最主要的動力,消費熱點就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政府應對江南汽車製造有限公司、遠山乳業公司、恆盾竹製品公司等企業予以重點扶持。
4、政府應研製一個化工業、皮革業發展的特殊的計劃與模式。化工業是湘潭市的老支柱產業之一,具有良好的資源優勢,企業主已在改制中新陳代謝,目前產業又充滿生機。皮革鞣製加工業是湘潭市湘鄉新形成的優勢產業,前景看好,但也有環境污染問題。怎麼發展這兩個特殊產業呢?在「既要發展、又要環境」的原則下,政府有必要採用「科學規劃、統籌兼顧、有利發展」的剛性管理模式進行管理與服務。
5、政府應打造出公平、和諧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在這方面筆者有點點見解:政府在對企業實施優惠扶持政策時,應使企業在規范管理、依法交納稅費的前提下,享受的優惠主要用於企業擴大再生產。政府應加強軟環境治理,盡量減少企業不應有支出和損失。因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相對競爭對手而言,湘潭企業少一點負擔和生產經營成本,就多一點競爭力;反過來,多一點負擔和生產經營成本(如過路過橋費較多),也許在經濟收縮時期就成為了企業的致命因素。政府在扶持優勢產業中的小企業和個體戶時,也應注重規范管理,打擊假冒偽劣,維護優勢產業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