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葉集有哪些輕工業

葉集有哪些輕工業

發布時間:2022-07-08 05:58:45

❶ 2022年葉集皖西路有規劃嗎

有規劃。
興葉大道道排工程、萬佛路道排工程為2021年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達3340萬元,興葉大道向西延伸(固葉路至西外環)路長550米,道路紅線寬50米。
萬佛路中段(永和路至大別山路、未名路至皖西路)路長990米,紅線寬24米。項目的建成將會完善葉集城區交通路網,改善道路通行條件,方便市民出行。

❷ 安徽六安市葉集開發區有哪些廠生產據末顆粒碳

六安一帶不是很多,你說的是生物質顆粒吧,用木屑鋸末類的為原材料,詳細交流吧

❸ 六安葉集區有多少鄉鎮

你好知道網友!你問的這個區轄2街道、1鎮、1鄉、1經濟開發區, 相當於4個鄉鎮, 如果回答讓你滿意請採納,如果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歡迎你繼續追問,希望回答能夠幫助你!

❹ 河南省固始縣陳淋鎮和安徽葉集哪個好

固始陳淋子和安徽葉集隔史河相望,中間有339省道豫皖大橋、滬陝高速史河大橋、寧西鐵路史河大橋相連接,兩鎮聯系密切,風俗語言相似。以前兩地都很貧窮落後,集鎮面積小。90年代葉集率先實行改革取得重大成效,經濟發展迅速,集鎮面貌日新月異,引起安徽省委重視,後被確定為國家級改革發展實驗區。期間陳淋子一帶百姓不顧當地政府設置的路障過河趕葉集成為一景,史河兩岸發展差距逐漸拉大,後被河南日報記者以《一橋之隔,兩個天下》曝光,引起關注。葉集在大約02年脫離霍邱,由六安市直接管轄,行政級別相當於縣。現在葉集高速出口成為固始眾多長途車輛的必經之地,葉集火車站日漸沒落,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現在像是一個小城市。固始陳淋子發展較慢,鎮區面積遠不如葉集,雖有高速出口,但是交通依然不便。史河灣產業聚集區的設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陳淋子的發展,但陳淋子和葉集的經濟差距依然很大。但就環境而言,陳淋子優於葉集,陳淋子有西九華山風景區,自然環境良好;葉集因發展木材加工業導致環境污染較大,空氣不怎麼好。

❺ 霍邱縣的地理環境


2012年實現生產總值(GDP)193.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2.1億元,增長5.5%;第二產業增加值98.8億元,增長16.9%;第三產業增加值52.5億元,增長6.9%。第一產業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21.8%,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為51.1%,比上年上升2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46.4%,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為27.1%,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全縣人均GDP11611元。
霍邱是個農業大縣,農、林、牧、副、漁五業俱全,尤以糧食、畜禽、魚蝦產量大,品質好而著名。
建國前,由於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縛生產力,水、旱、蟲災頻繁,加之兵燹匪患,農村經濟蕭條。
建國後,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農民實行土地改革,並引導他們組織起來發展生產。1956年完成農業社會主義改造,農民逐步走上集體化道路。水利方面,1950年修築淮河大堤。1958年,又興建史河灌區。此後灌溉面積逐年擴大,施肥水平不斷提高,並引進良種,擴大種植面積,農林牧副漁五業均有很大發展。1958年公社化後,「三年困難時期」,1966年起又是10年「文化大革命」,農業生產遭受了挫折。1978年後,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調動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到1987年,全縣糧食總產57.49萬噸,比1949年增長近2倍;油料總產2.62萬噸,比1949年增長13倍;麻類總產4.87萬噸,比1949年增長51.9倍;棉花1984年產量最高,種植19.33萬畝,總產6129噸,比1949年增長7.5倍。1987年棉花總產2145噸。大牲畜1987年年末存欄9.99萬頭,比1949年增長96.6%;生豬飼養量78.84萬頭,年末存欄41.1萬頭,分別比1949年增長6.2倍和4.2倍;山羊飼養量24萬多頭,年末存欄14.44萬頭,分別比1949年增長了3.8倍和9.7倍;家禽飼養量819萬多隻,年末存欄304萬多隻,分別比1949年增長4.4倍和2.2倍;水產品總產量7041噸,比1949年增長21倍。林業也有很大發展,全縣現有各種成片林19.2萬畝,保存四旁樹木3400萬株,總蓄積量64.49萬立方米,森林覆被率9.3%(四旁樹木每百株折一畝),成片林面積是建國前的4.8倍;四旁樹是建國前的8.5倍,森林覆被率是建國前的11.6倍。1987年,糧食畝產225公斤,棉花畝產35公斤,油料畝產53公斤,麻類畝產186公斤;人均活立木蓄積量0.41立方;人均純收入225.8元;40萬畝可養水面平均每畝年產水產品17公斤。
霍邱縣尚有三分之一的低產田畝產僅有150公斤,急需改良。有57萬畝耕地易澇,20多萬畝耕地易旱,20萬畝水面荒蕪,2萬畝宜林地未植上樹木。
2012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1.55億元,增長5.5%。糧食播種面積226751公頃;油料播種面積9972公頃;棉花播種面積1611公頃。實現糧食總產148.82萬噸,增長4.8%;糧食生產連續九年受到國家表彰。棉花產量2153噸,增長8.0%;油料產量21082噸,增長48.1%;麻類1547噸,下降8.2%。生豬出欄136.5萬頭,比上年增長0.3%;家禽出欄2035萬只,同比增長0.4%,肉類總產量15.54萬噸,同比增長2.3%;蛋類總產量5.66萬噸,同比增長2.2%。水產品產量8.30萬噸,同比增長1.2%。名優特水產品產量2.07萬噸,同比增長50.2%。有效灌溉面積123411公頃,增長11.8%;旱澇保收面積100326公頃,增長14.1%;機電排灌面積64604公頃,增長9.0%。農業機械總動力161.45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7%;農用拖拉機15.56萬台,增長35.4%;農用運輸車11632輛,增長1.8%。全年化肥施用量27.97萬噸,下降3.0%。農村用電量2.98億千瓦時,增長7.2%。
霍邱縣手工業歷史悠久,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經營者朱來之在東關外開辦朱福源油坊。民國3年(1914),城關張玉周機坊有徒工50多人,木製織布機30張,每張日產花條布或格子斜紋布20米左右,行銷鄰近各縣。民國28年(1939),壽縣正陽關「耀華」工廠遷至城關,有織布機、織襪機各6台、織巾機2台,生產條格布、線襪、毛巾等產品。民國29年(1940)城關商會會長謝雪洲與人合股開辦「七星」襪廠,有織帽機8台,生產土布、條格布、線襪、線帽等產品。民國32年(1943),官商合辦「民生」工廠,有鐵制布機10台,生產條格布等產品。
當時,規模較大的卷煙作坊有城關朱宜之、葉集金伯安、河口李祝三等,煙卷行銷麻城、固始、金寨等地。臨水集大麴酒久負盛名,有「聞香下馬」之譽。
至民國36年(1947)霍邱縣有鐵、木、竹、針棉織、糟坊、油坊、卷煙、刻字等12個行業作坊,個體手工業戶2696個,從業3036人,以城鎮為主,少數分散在小集鎮和鄉村。
民國38年(1949)1月霍邱解放,人民政府恢復發展地方工業,建立縣酒廠和安徽省霍邱臨水酒廠。對私營工業實行委託加工、計劃訂貨和包購包銷,對個體手工業採取組織聯營企業,實行聯產聯銷的方針,使全縣工業生產得到恢復。是年,工業總產值120.5萬元,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1.74%。
1951年,建立縣印刷廠、縣米電廠,工業總產值175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47%。1952年,工業總產值365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83%。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全縣建立國營工業企業13個,組建了61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74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組、2個手工業合作工廠,共有職工3038人,其中國營職工454人,1957年,全縣工業總產值1014.9萬元(1952年不變價),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9%。
「大躍進」與國民經濟調整時期,工業發展大起大落。1958年土法「上馬」大辦工業,一年之間,全縣新建大、小工廠23378個,其中縣辦國營工廠有機械廠、煉鐵廠、煉焦廠、蛋粉廠、軋花廠、中標號水泥廠等24個,社辦工業有土製化肥廠、顆粒肥料廠、糧油飼料加工廠、低標號水泥廠、磚瓦廠、農具修配廠等23354個。是年,全縣「以鋼為綱」建起土高爐496座。在鋼鐵生產中,生產38立方米、13立方米小高爐設備10座,鐵木結構鼓風機1台,焦炭6218噸,耐火磚19377塊。但這些工廠是在既無資源,又無技術人員、熟練工人的情況下,盲目投產的。產品粗製濫造,沒有銷路,造成巨大經濟損失。1962年調整,一些企業先後「下馬」;全縣只保留148個工業企業,國營工業企業減少為13個,集體工業企業減少為135個,全縣工業產值下降為898萬元(1957年不變價),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6.6%。
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新建的國營工業企業有化肥廠,擴建了磚瓦廠,復建了水泥廠,改建了農機二廠(現皖西掛車廠)等13個廠,生產向機械化方向發展,開始生產旋耕作業機、雙鏵犁、拖掛車、合成氨、磷肥等重要支農物資。1970年,全縣工業總產值1635萬元(1970年不變價),比1965年的1278萬元增長27.9%。
第四個五年計劃期間整頓工業企業,國營工業企業增至27個,集體工業企業增至133個。197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增至4091萬元(1970年不變價),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20%。
第五個五年計劃後期,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1980年全縣有工業企業308個,其中國營工業企業29個,集體工業企業279個。全縣工業總產值4218萬元(1980年不變價),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17.58%,比1975年增長3.1%。縣屬308個獨立核算工業企業有268個盈利,總額112萬元;40個工業企業虧損(國營8個,集體32個),總額55萬元。
第六個五年計劃期間,繼續貫徹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霍邱縣工業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產業結構漸趨合理;此期,新建投產的工業企業76個。
1985年,全縣鄉以上工業企業383個,共有職工11234人,其中國營工業企業34個,共有職工3238人(固定職工1947人);集體工業企業349個,職工7996人,內鄉鎮企業職工5933人。全縣工業總產值8356.7萬元(1980年不變價),四天半的產值就相當於1949年全年的工業總產值。是年,全縣有村辦及個體所有制工業企業7802個,完成產值3388萬元,利潤44.2萬元,稅金41.9萬元,職工1.2萬人。其中村辦工業224個,產值643萬元,利潤6萬元,稅金5.9萬元,職工0.15萬人;私營工業685個,產值824萬元,利潤7.2萬元,稅金8萬元,職工0.86萬人。
1987年,全縣鄉以上工業企業307個,比1978年增加111個,其中國營增加4個,集體增加107個;村辦及村以下工業企業1.288萬個,其中村辦工業169個,農村合作經營工業782個,成鄉個體工業1.1929萬個(城鎮32個)。全縣工業總產值13421萬元,其中鄉以上工業產值8541萬元;全民工業產值5732萬元(1980年不變價),年遞增3.6%;集體工業產值2809萬元,年遞增7.6%。全民工業產值比重由72.6%,降為67.1%;集體工業產值比重由27.4%上升為32.9%。有些產品從無到有,有的產品數量大幅度增長。是年,生產合成氨5878噸,比1978年的3430噸增長71%,生產水泥1.66萬噸,比1978年的0.8萬噸增長1.1倍;生產磚16446萬塊,比1978年的1438萬塊增長10.4倍。1987年,全縣工業企業固定資產原值5331萬元。
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98家,比年初增加15家,全年累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3.07億元,同比增長23.6%,超億元企業50家,超10億元企業7家,超20億元企業2家。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84.84億元,同比增長18.7%,總量和增幅分別居全市第一位和第二位。
2012年股份制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達60.66億元,增長11.0%;外商及港澳台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0.70億元,增長56.5%。大中型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58.59億元,增長6.1%。重工業實現增加值59.43億元,同比增長14.0%,占規上工業比重達70.1%,比同期所佔比重下降7.6個百分點。輕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5.41億元,比同期增長40.9%。重工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為53.5%,比上年下降33.3個百分點。18個行業中有17個行業實現了增長。其中農副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75.72億元,增長51.6%;工藝品及其他製品業42.41億元,增長46.4%,黑色金屬礦采選業105.39%,下降6.1%。工業產銷銜接狀況良好,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8.8%。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均呈現不同幅度增長。

❻ 六安在哪裡具體地理位置!

六安市(英語簡稱:LU』AN,漢語拼音:lù ān shì),俗稱:皖西,別稱:皋城
地理坐標
市中心位於東經115°20』-117°14』,北緯31°01』-32°40』之間
六安市位於安徽西部,大別山北麓,俗稱「皖西」。六安依山襟淮,承東接西,區位優越。東與省會合肥市相連,南與安慶市接壤,西與河南省信陽市毗鄰,北接淮南市、阜陽市。貫淮淠而望江海,連鄂豫而銜中原,是大別山沿淮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地處中國經濟最具發展活力的「長三角」腹地,是安徽省會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輻射和產業轉移的前沿地帶。
下面給你六安的全面介紹:

六安區位市名
六安市(英語簡稱:LU』AN,漢語拼音:lù ān shì),俗稱:皖西,別稱:皋城
地理坐標
市中心位於東經115°20』-117°14』,北緯31°01』-32°40』之間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份
安徽省(Anhui Province)
轄區
七個。六安市轄2個市轄區、5個縣
鄉鎮
六安市區170個鄉鎮
街道
8個街道
社區
85個城市社區、2846個村民委員會
政府
六安市政府位於金安區。市委書記湯林祥,市長張韶春
建置
六安國:公元前121年
六安州:元末
六安縣:1912年
皖西行署:1947年10月
六安市(縣級):1978年
六安市(地級):2000年3月
面積
全市總面積17976平方公里,佔全省12.9%,為安徽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
人口
2007年末,全市戶籍人口695.5萬人,常住人口609萬
民族
有29個民族,以漢族人口為主,少數民族佔0.7%,以回族居多
電話區號
0564(+86)
郵政編碼
237000
牌照
皖N
方言
市區以及部分轄縣通行江淮官話(洪巢片),金寨、霍邱、壽縣通行中原官話(信蚌片)
市花
桂花
市樹
廣玉蘭
六安市位於安徽西部,大別山北麓,俗稱「皖西」。六安依山襟淮,承東接西,區位優越。東與省會合肥市相連,南與安慶市接壤,西與河南省信陽市毗鄰,北接淮南市、阜陽市。貫淮淠而望江海,連鄂豫而銜中原,是大別山沿淮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地處中國經濟最具發展活力的「長三角」腹地,是安徽省會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輻射和產業轉移的前沿地帶。
西安-南京鐵路、上海-武漢-成都快速鐵路、合肥-九江鐵路、阜陽-六安鐵路穿境而過,上海-西安、合肥-武漢、濟南-廣州、合肥-阜陽、合肥-安慶高速公路以及312國道、206國道、105國道縱橫全市,六安至合肥駱崗機場僅需1小時,交通十分便捷。
六安產業基礎堅實。近年來,堅持工業立市,不斷加快工業化進程,重點推進鋼鐵、汽車零部件、機械製造、紡織服裝、食品飲料、電力、醫葯化工、農副產品原加工等產業發展。8個省級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成面積不斷擴大,基礎設施條件完善,工業主導型經濟格局已經形成。
六安農業發達,農產品品種多,產量高,質量優。優質糧油、板栗、蠶桑、茶葉、高山蔬菜、白鵝、生豬、中葯材、奶業、草竹柳編已成為競爭力較強的農業特色產業。
六安先後被建設部授予「中國人居環境獎」、「水環境治理優秀範例城市」,被安徽浙江商會和浙江總商會評為「浙商投資最佳服務市」和「浙商(省外)最佳投資城市」榮譽稱號。
2007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提出「規劃建設以合肥為中心,以六安、巢湖為兩翼的省會經濟圈」,標志著六安正式成為安徽省會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本段]一、行政區劃
市轄區:六安市
金安區 面積1654平方公里,人口83.57萬。郵政編碼237005。區人民政府駐佛子嶺路 。
裕安區 面積1926平方公里,人口95.8萬。郵政編碼237010。區人民政府駐龍河西路。
縣:
壽 縣 面積2986平方公里,人口128萬。郵政編碼232200。縣人民政府駐壽春鎮。
霍邱縣 面積3493.16平方公里,人口160萬。郵政編碼2374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舒城縣 面積2100平方公里,人口98萬。郵政編碼2313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金寨縣 面積3834平方公里,人口65萬。郵政編碼237300。縣人民政府駐梅山鎮。
霍山縣 面積2043平方公里,人口36.5萬郵政編碼237200。縣人民政府駐衡山鎮。
試驗區:
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 面積320平方公里,人口15.3萬。
[編輯本段]二、經濟概況
200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完成約為53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9.3億元,增長7.9%;第二產業增加值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205.9億元,增長19.3%;第三產業增加值198.8億元,增長11.7%。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5.5 : 36.1 : 38.4調整為24.2 : 38.6 : 37.2 。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8768元(摺合1283美元),比上年增加1546元。
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67億元,比上年增長23.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43.5 億元,增長27.4 %。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實現增加值67億元,增長24.2%;重工業實現增加值77.5億元,增長30.3%;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類型企業較快增長,分別增長42.2%,34.7%和24.7%。
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38.9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8億元,是上年同期的2.5倍。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6.2億元,比上年增長27.7%。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8.2億元,增長23.1%。
全年進出口總額3326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3.3 %;
全年財政收入42.3億元,增長28.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6.0億元,增長28.1%。全年財政支出99.2億元,增長39.6%。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本外幣合計)540.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14.5億元,增長26.9%。其中,企業存款余額95.8億元,增長25.9%;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47.6億元,增長24.4%。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74.7億元,增長19.2%。2008年,金融機構貸款不良率下降16.32個百分點,金融機構盈利5.84億元,增長92.1%。
[編輯本段]三、交通區位
六安區位優越,距省會合肥僅70公里。被國家交通部確定為陸路交通樞紐城市。
公路:
高速公路有國家規劃的」7918」中的G35濟南--廣州高速公路,G40上海到西安高速公路,G42上海到成都高速公路,以及合肥--淮南--阜陽高速公路和合肥--安慶高速公路均經過我市.另外境內有312、206、105國道,全市現有公路16557公里(國道314公里,省道743公里,縣道3493公里,鄉道5207公里,村道6800公里),公路密度為92.1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客運開通跨省班線149條,跨市班線504條,跨縣班線316條。
鐵路:
已建成的有滬(上海)漢(武漢)蓉(成都)高速鐵路。寧西鐵路,建設中和即將建設的鐵路有六安--阜陽鐵路寧西鐵路復線等。規劃中還有六安經安慶到景德鎮的鐵路六安經廬江到銅陵鐵路等.
2005年,又一條貫穿我國東西的鐵路主幹線——寧西鐵路的通車將六安與長三角地區、西北地區緊密相連,開辟了一條從長三角地區通往西北地區的捷徑。2009年,貫穿六安全境的合武高速鐵路通車,更加縮短了六安與合肥、南京、上海、武漢這些大城市的時空距離,目前動車組列車從六安到合肥需36分鍾,到南京僅需1小時37分鍾,到漢口僅需1小時33分鍾,到上海也僅需3小時45分鍾。合武鐵路客運專線與合寧鐵路客運專線相聯結,構成了長三角地區通往中南區域的最短路徑。
航空:
隨著合肥機場西遷,即正在建設中的具有目前國內最高飛行區等級的4E級樞紐干線機場——合肥新橋國際機場(位於合肥市肥西縣高劉鎮和六安市壽縣劉崗鎮交界處,距六安市區僅40公里)預計於2010年竣工投入使用,將使六安的交通將更為便捷,為六安加強與國內外大城市的聯系,加快融入安徽省會經濟圈,加速建成合六巢城市群提供了更強勁的動力。目前市區距合肥駱崗機場70餘公里.
水運:
境內有7條較大河流,水運通航里程1029公里,常年可通航50—100噸級輪駁船。
[編輯本段]四、旅遊勝地
皖西山川錦綉,人文薈萃,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並以其山水兼得、名勝眾多而躋身於安徽旅遊大市行列,成為全省六大旅遊區之一。2008年接待海內外遊客47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4.87億元,增長26%;年末全市共有A級旅遊景點(區) 17處,其中4A級風景區多處(例如天堂寨、萬佛湖、壽縣古城、八公山和楚文化博物館等)。

天堂寨① 主要旅遊線路:
1、西北線古文化攬勝旅遊:壽春古城、八公山、淮南王墓、廉頗墓、珍珠泉、孫公祠、安豐塘、水門公園、李家圩地主庄園。
2、西南線山水觀光旅遊:天堂寨、梅山水庫、金寨革命烈士博物館、胡氏祠、大王廟、銅鑼寨、佛子嶺水庫、小南嶽。
3、東南線休閑娛樂旅遊:萬佛湖、萬佛山、萬佛溫泉、周瑜城、七門堰、啟德文化院。
4、六安近郊旅遊:大華山、洞天湖、東石筍、皖西大裂谷、昭慶寺、皋陶墓、橫排頭、西古城遺址、皋城雙塔、皖西烈士陵園。萬佛湖
② 推薦景點:
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風景名勝區
省城後花園——萬佛湖風景名勝區
歷史文化名城——壽春古城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金寨革命烈士博物館
淝水之戰古戰場——八公山
江北小黃山——銅鑼寨
漢武帝敕封「副衡」——小南嶽
大別山玉帶明珠——佛子嶺、梅山、龍河口、響洪甸、磨子潭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 壽春古城人間仙境——橫排頭
天下第一塘——安豐塘
江北佛教聖地——大華山
唐王敬佛堂——昭慶寺
全國四大地主庄園之一——李家圩
③ 紅色旅遊線路
1、 國家級紅色旅遊主題線路
線路為:六安——金寨縣——霍山縣,該線路是《綱要》中提出的大別山紅色旅遊精品路線的核心,包括六安皖西革命烈士陵園、獨山革命舊址群、金寨縣革命烈士陵園 、金寨縣紅二十八軍和紅二十五軍舊址群、霍山縣西鎮暴動舊址群等紅色旅遊景點。
2、紅色旅遊精品路線
六安市——金寨梅山——金寨下樓房——金寨天堂寨,該線路主要依託合武高速公路和滬漢蓉高速鐵路,實現沿線紅色和綠色景點的組合。
3、紅色旅遊精品路線
六安市——霍山衡山鎮——霍山漫水河鎮——霍山白馬尖,該線路主要依託商景高速公路,實現沿線紅色和綠色景點的組合。
4、紅色旅遊精品路線
六安市——裕安區獨山——裕安區蘇埠——金安區張店——金安區毛坦廠——舒城縣萬佛湖。
[編輯本段]五、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六安在地質構造上屬秦嶺造山帶東段,是地殼運動比較活躍的地區,也是成曠條件較好的區域。礦產資源的特點是總量大,品種多。已發現礦藏40多種,探明儲量 30多種,石油、天然氣也有較好的找礦前景。目前開采利用的有金、銀、鉛、鋅、橄欖岩、明礬石、花崗岩、大理石、石英石、瓷石、膨潤土、鉀長石、石灰霍邱鐵礦出品的鐵精粉岩、磁鐵礦砂、各類建築砂石、礦泉水、溫泉水等20多種。鐵礦:霍邱周集鐵礦是國內罕見的大型鞍山式鐵礦,礦區地處淮河平原,由周集、張庄、周油坊、李樓、吳集等9個礦床組成,已探明儲量16.5億噸,居華東第一、全國第五。金礦:已探明有霍山東溪、隆興、南關嶺金礦。東溪金礦礦體 10餘個,金銀儲量均較可觀,已開采利用。鉛鋅礦:主要分布於金寨縣,已探明中型礦床8處,其中汞洞沖、銀山畈、銀水寺等處已開采。建築砂石:全市建築砂石資源極為豐富,質量上乘,年開采量350萬噸以上,是合肥、蕪湖、南京、上海等地建築市場上的熱銷產品。水泥灰岩:主要分布在霍邱四平山、壽縣里洞山等地,共探明6000多萬噸。現兩處各建水泥廠一座,年開采礦石129萬噸。地下熱水和礦泉水:境內地熱出露點已發現19處,主要分布在霍山、舒城境內。霍山陡沙河熱泉有11個出露點,組成1500米的南北兩個泉群。舒城西湯池溫泉有8個出露點,目前已開發利用。礦泉水在舒城、霍山、金寨、壽縣等境內分布,舒城柳抱泉、壽縣珍珠泉和瑪瑙泉、霍邱八卦泉以及霍山上土市等處的天然礦泉水,水質優異,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有較高的開采價值。
土地資源:
全市土地分為大別山北坡山地、江淮丘陵、江淮崗地和平原圩畈四大單元。其中,中山佔9.5%,低山佔13.7%,丘陵佔16.5%,崗地佔22.4%,平原圩畈佔34.9%,另有3%的大水面。西南部山巒起伏,平均海拔400米以上,其中1000米以上的高峰240多座,大別山主峰白馬尖位於霍山西南部,海拔1774米;中部為丘陵、崗地,海拔一般在30—200米之間;東部和北部為沿淮平原和杭豐圩畈區,是全市優質糧、油、棉的主要產區。江淮分水嶺使境內形成了淮河、長江兩大水系,淮河流域面積占總面積的83%,長江流域面積佔17%。全市現有耕地660萬畝,山場1100萬畝,水面351萬畝(其中可養水面95.5萬畝),土地利用結構是「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園」。土壤類型有黃棕壤土、水稻土、潮土、砂姜黑土、山地草甸土等,其中水稻土佔36%。
水利資源:
全市地表水資源總量為99.9億立方米,具有南多北少、年際變化較大、時空分布不均等特點。徑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份,汛期徑流量約佔全年的70—80%。發源於河南省桐柏山區的淮河幹流,從霍邱縣臨水鎮入境,於壽縣郝家圩出境,流經六安市長達125公里,約占淮河總長度的12.5%。境內有淠河、史河、杭埠河等7條主要河流。新中國建立後,隨著大規模的治淮工程建設,先後建成了佛子嶺、梅山、磨子潭、響洪甸、龍河口五大水庫。以五大水庫為依託興建的淠史杭綜合利用工程,是我國最大的人工灌區,也是世界七大人工灌區之一。灌區控制面積覆蓋皖豫兩省1.3萬平方公里,設計灌溉面積1100萬畝,境內灌溉面積已達616萬畝。沿淮地區開辟了城西湖、城東湖、瓦埠湖、姜家湖、壽西湖5個行蓄(滯)洪區,有效保障了淮河汛期安全。
植物資源:
全市屬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帶、皖中落葉與常綠闊葉混交林地帶。境內有維管植物186科、714屬、1638種;裸子植物8科、18屬、30種;被子植物150科、644屬、1518種。糧食作物品種626個,經濟作物品種67個,蔬菜品種70個,干鮮果品19種。全市糧、油、棉、麻、栗、茶等大宗農副產品產量居全省前列。現有茶園37萬畝,年產干茶7000多噸,形成了六安瓜片、霍山黃芽、金寨翠眉、舒城蘭花、華山銀毫等知名品牌;板栗種植面積100 萬畝,年產量近4萬噸,居全省首位;桑園面積17萬畝,年產繭6000噸左右,初步形成了桑繭絲綢系列化開發的格局;六安是全國四大麻產區之一,主要種類有六安大麻、霍邱紅麻、舒城黃麻、金寨薴麻,其中大麻是著名的土特品種,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境內樹種資源起源較早、區系復雜、種類繁多,喬灌木樹種28 目、73科、225屬、858種,80%分布在西南中低山區,經濟價值較高的喬灌木樹種250種左右,屬國家一類保護樹種有香果樹,三類保護樹種有楠木、花櫚木、紅椿。全市現有林業用地935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808萬畝,森林覆蓋率36.2%,活立木總蓄積量1603萬立方米。野生植物資源分布廣、藏量豐、經濟價值高。芒及五節芒系纖維植物,是造紙的重要原料,年產量達15—20萬噸,目前利用量不足10%。橡子年產量150噸左右,含澱粉多在50% 以上,可用作工業澱粉。野生香料植物有桂花、蘭草、薔薇、香附子、蒿本、白芷、獨活等。野生獼猴桃、野山楂等野果,年產量均在3000噸左右。蕨菜、薇菜、薺菜、馬齒莧菜等野菜,已成為大宗出口產品。葯用植物共203科、1360種,其中霍山石斛、安徽貝母、斷血流、茯苓、天麻、靈芝、銀杏、西洋參開發已具有一定的規模。
動物資源:
境內動物區系具有古北界和東洋界的過渡特點,在安徽動物區劃中跨大別山和江淮丘陵兩區。有水陸棲生脊椎動物500多種,其中獸類62種、鳥類310種、魚類92種、爬行類34種、兩棲類23種。畜禽30多種,地方優良品種有皖西白鵝、霍固麻黃雞、大別山黃牛、壽霍黑豬等。皖西白鵝具有早期生長發育快、抗病力強、耐粗食、耗料少等特點,其羽絨朵大純白,品質優良,享有「世界羽絨之最」的美稱,目前年飼養量達1900萬只,佔全國飼養量的二十分之一,相當於世界養鵝王國匈牙利全國的飼養量,六安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羽絨集散地。水生動物名貴品種有大鯢(娃娃魚)、龜、鱉、灃蝦、瓦蝦、銀魚等。葯用動物144種,名貴動物類葯材有麝香、靈貓香、全蟲等。野生動物中,有毛皮獸動物20種、羽絨動物10種、肉用動物25種、農林有益動物130種、觀賞動物25種,其中受國家保護的動物有大鯢、原麝、香獐、小靈貓、金錢豹、白冠長尾雉、白頸長尾雉等。
[編輯本段]六、歷史沿革
遠在新石器時代,六安就有人類活動。上古時,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動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於六(音lù)。禹封其少子於六,以奉其祀」。故六安又稱「皋城」。至西周,境內形成英、六、蓼、群舒諸方國。
春秋、戰國時期屬楚。秦屬九江郡。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國,「六安」之名沿襲至今。
三國時由魏控制。兩晉時,分屬豫周的安豐郡,揚州的淮南郡、廬江郡。
隋時,分屬淮南郡和廬江郡。唐時,分屬壽州和廬州,其間置舒城縣和盛唐縣。
兩宋時,大致與唐相當。
元末,始設六安州。
明時,北屬壽州、南屬六安州。
清初,屬江南行省右布政使司所轄的壽州和六安州。江南行省改為江蘇、安徽兩省後,屬安徽省鳳潁六泗道的六安州。
中華民國初年,壽縣、霍邱屬安徽省淮泗道,其餘縣區屬安徽省安慶道。1931年,六安、霍山(含今金寨縣一部分)和英山、羅田、商城五縣成立工農民主政權,曾稱「五星縣」。1940年,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
1947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1949年1月,六安解放,4月,成立六安地區專員公署,隸屬皖北行署。1952年,皖北行署與皖南行署合並為安徽省。此後,廬江縣一度劃入六安專區,後劃歸巢湖專區;肥西縣曾兩度劃入六安專區,後劃歸合肥市。1978年,以六安縣城關及近郊組建縣級六安市。
1992年12月,六安市與六安縣合並,稱六安市(縣級)。
1999年9月,國務院批准六安撤地設市,原縣級六安市分設為金安區、裕安區。2000年3月,省轄六安市成立。
[編輯本段]七、地域文化
皖西文化源遠流長,特色鮮明。皋陶文化的文明之光從這里播向華夏,傳向世界。「成長於江漢,紮根於江淮」的楚文化在這里高度成熟。從春秋戰國到西漢中期,這里一直是道家、農家和儒家學派研究和教育活躍的地區。南宋時發明的「突火槍」,是管狀兵器的始祖。明末喻本元、喻本亨兄弟的《元亨療馬集》,被後世稱為獸醫學的「本草綱目」。伴隨著如火如荼的革命歲月而產生的紅軍文化熱情高亢,形式活潑,獨樹一幟。皖西文化藝術門類豐富,民歌、民舞、曲藝、燈會和民間劇目種類繁多,折射出江淮地區和大別山區勞動人民勤勞與智慧。
皋陶文化:
皋陶是黃帝之子少昊之後,生於公元前21世紀,是中國司法的鼻祖。他輔佐夏禹理政、治水和發展生產,並為融合夷夏和後來中華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貢獻。皋陶與堯、舜、禹齊名,被後人尊為「上古四聖」。禹根據皋陶的品德和功勞而舉他為繼承人,並授政於他。但皋陶未繼位即去世,禹便把英、六一帶封給其後裔。唐玄宗以李氏始祖皋陶為榮,於天寶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為「德明皇帝」。皋陶文化的內容主要是:興「五教」。五教即「父義、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定「五禮」。五禮即「吉、凶、賓、軍、嘉」。吉禮即祭祀之禮,凶禮乃喪禮,賓禮系部落與部落聯盟之間、部落與部落之間以及與聯盟之外的友好部落之間的聘享之禮,軍禮為組織氏族、約束大眾成軍之禮,嘉禮為「飲食、男女」之禮。創「五刑」。五刑即「甲兵、斧鉞、刀鋸、鑽笮、鞭撲」。甲兵,即對外來侵犯和內部叛亂的討伐;斧鉞,系軍內之刑,屬軍法;刀鋸,系死刑和重肉刑;鑽笮,是輕肉刑;鞭撲,是對輕罪所施薄刑。皋陶在習慣法的基礎上整合為「五刑」,無疑是一大進步,創我國刑法之始。立「九德」。九德即寬而栗(秉性寬弘而有原則)、柔而立(性情溫良而能立事)、願而恭(質朴而能尊賢)、亂而敬(有才而能敬事)、擾而毅(謙和而有主見)、直而溫(正直而不傲慢)、簡而廉(具大略而能務實)、剛而塞(果敢而不魯莽)、強而義(剛強而不任性違理)。皋陶制訂的「九德」,內涵包括人的秉賦、氣質、品德、才乾等許多方面,是目前所知的我國歷史上最早考察、選拔公職人員的標准。親「九族」。九族即部落聯盟核心的親屬部落。部落聯盟是一個鬆散組織,聯盟的權威沒有可靠力量作後盾是維持不下去的,所以親「九族」亦是當時歷史條件下一項重要的政治策略。
壽春楚文化:
壽春楚文化是淮夷文化與楚文化互相影響、滲透、融合而形成的獨具一格的古文化。其繁榮鼎盛時期,是公元前241年至公元前223年,歷時19年。這時壽春是楚國最後一個都城,是楚後期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這段時期,楚王室經歷國勢衰敗及其「逃跑主義」的動盪過程,貴族隨同動遷所攜物品一次比一次貴重、精細,最終形成一種聚積。從目前考古情況來看,壽縣是一座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館」,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有楚大鼎、鄂君啟金節、郢爰等。楚文化以其底蘊深厚、遺存豐富、特色鮮明而名聞遐邇,影響後世。
紅軍文化:
皖西蘇區紅軍文化的主要藝術形式有,歌謠、戲劇、繪畫等。《皖西蘇區文化史》中記載的歌謠有300多首,包含了皖西蘇區軍民斗爭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舊社會的苦》、《反國民黨歌》、《送郎當紅軍》、《黨是我的親爹娘》、《紅軍都是英雄漢》等。皖西蘇區的戲劇,都是圍繞革命斗爭中心任務新編的,演出形式活潑多樣,或以話劇,或以地方戲,或以活報劇,或載歌載舞,不受劇種限制,都為時裝劇,設備簡單。皖西蘇區的繪畫,多見於畫報、報刊插圖、大型宣傳畫、漫畫、壁畫、小型木牌畫等。
廬劇文化:
廬劇是六安主要劇種,皖西廬劇主要是西路廬劇,又稱「上廬」,唱腔高亢、奔放,保留了較多的小噪子唱法,接近山歌韻味。1953年,專區建立場團合一的「六安地方戲實驗劇場」(後改稱皖西廬劇團)。隨後,廬劇藝術之花在皖西大地競相綻放。大型廬劇現代戲《媽媽》、《程紅梅》晉京演出獲得成功。

❼ 六安是個什麼樣的城市經濟發達嗎

六安處於江淮分水嶺和大別山地區,境內多是貧困山區,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在安徽省處於經濟比較落後的地區。以下是比較詳細的說明:

六安歷史上經濟開發較早,曾享有「金六安」的美譽。近代以來,戰事頻仍,自然災害較多,一度發展緩慢。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市經濟建設發生歷史性巨變,培育起區域經濟支柱產業,建立了地方國民經濟體系,保持著較好的發展勢頭。

農業經濟

六安是農業大市,農產品品種多,產量高,質量優。2006年,糧食總產383.9萬噸,油料22.68萬噸,棉花總產8588噸,肉類總產量45.12萬噸,水產品產量21.82萬噸,蠶繭7626噸,茶葉10681噸,蔬菜105.76萬噸,水果25532噸。優質糧油、板栗、蠶桑、茶葉、高山蔬菜、白鵝、生豬、中葯材、奶業、草竹柳編已成為競爭力較強的農業特色產業。歷史名茶六安瓜片在首屆中國(蕪湖)國際茶葉博覽會上獲「茶王」稱號。彭塔牌小磨麻油、蓼灃牌灃蝦等16個產品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餐樂牌高級烹調油、板橋牌席草睡席、三特牌糖水板栗、大化坪牌霍山黃芽、恆大牌乳豬料和551及551H強化豬飼料、雪珂牌真絲針織服裝、正達牌分割雞等8個產品獲安徽省名牌農產品稱號。全市農產品優質率逐年上升,優質稻面積429.8萬畝,占水稻面積72%;雙低油菜面積190萬畝,占油菜面積85%;優質專用小麥面積65萬畝;名優水產品8.19萬噸,占總產量42%;生豬、家禽良種率達90%和80%。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全市現有國家、省、市級龍頭企業357家,年收入近50億元;全市已有農業專業合作組織198個,上規模的101個,擁有會員3.3萬人。安徽慶發集團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舒城天龍工藝品有限公司、六安瓜片名茶開發公司、壽縣華祥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板橋草席集團、天裕米業公司等為省級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大多以合同或訂單等形式與基地、農戶聯系,初步形成了風險共但、利益共享的運作機制。農業生態經濟建設開始起步,全市現已建成3個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2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並分別獲得了歐盟、中國農業科學院和國家環保總局的認證。綠宜牌珍珠菜及天香菜、歸然牌野生葛粉、鶴蓮牌蓮籽汁等獲得綠色食品認證。

工業經濟

六安工業門類齊全,初具規模。近年來,通過改制、改組、改造,發展迅速。200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8.0億元。糧油工業,年綜合加工能力183萬噸,產值、利稅總額連續多年居全省同行業首位,華康、安豐、金田花三大油脂公司以及恆大集團進入國家大中型企業行列,金田花牌色拉油、百食得牌高級烹調油、壽春牌大米、幸福牌香米為省、市名牌產品。紡織工業,以棉、麻、絲紡織以及服裝、羽絨加工為主,主要產品有棉紗、棉布、白廠絲、絲綢、各類服裝,骨幹企業有金裕紡織有限公司、華隆羽絨公司、七星羽絨公司、金寨絲綢有限責任公司等。機械工業,主要產品有手扶拖拉機、汽車齒輪箱、軸承、鑄件、電機,骨幹企業有長江農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江淮汽車齒輪製造有限公司、安徽客車總廠、六安軸承廠、江淮電機公司和安徽應流鑄造公司等。輕工業,主要產品有白酒、啤酒、日用陶瓷、電光源、印刷、傢具、文教用品等,骨幹企業有迎駕酒業集團、龍津(豪頓)集團、中華玉泉酒業公司、世林集團、六安造紙廠、舒城瓷廠等。建材工業,主要產品有水泥、磚瓦、油氈、彩色釉面磚、大理石、花崗石、塑鋼窗、拼木地板、隔熱鎮水粉等,骨幹企業有壽春水泥公司、皖西中天集團、兆峰陶瓷公司、昌龍水泥公司等。醫葯化工業,主要產品有葡萄糖注射液、右旋糖酐、斷血流片、尿素、碳酸氫銨、復合肥、香精香料等,主要企業有華源朝陽葯業有限公司、金豐化工公司、金田生物製品公司、六安香料廠。

建築業

2006年,全市建築業完成增加值29.4億元,資質在三級及以上建築企業實現利稅總額3.8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852.9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385.3萬平方米。現有施工總承包一級企業1家,二級企業18家,三級企業74家;有施工專業承包二級企業13家,三級企業21家;有勞務分包一級企業14家,二級企業33家。建築企業擁有四級以上項目經理1257人。骨幹企業有天成公司、華力建築公司、華瑞建設集團公司、宏達市政公司、六安市第一建築公司、舒城縣建築公司。近年來,六安建築企業不斷向外拓展市場,京、津、滬及全國各地的大中城市都有六安市的建築隊伍和建築勞務輸出人員,建造了一批代表性建築工程。

房地產業

2006年,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23.1億元,施工房屋面積297.0萬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積153.5 萬平方米;商品房屋銷售面積 152.7萬平方米,實現銷售額27.5億元。市區經濟適用房建設和危舊房改造步伐加快。相繼建成了東苑小區、錦綉花園、明都花園、金鼎花園、興美花園等住宅新區,有效地緩解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住宅小區全面推行物業管理,物管企業達54家,從業人員4300餘人,管理小區37個,管理面積178.9萬平方米,物管覆蓋率80%以上。

商貿流通

經過多年的改革,多種經濟成份、多種經營方式的商貿流通體系已經形成,物流配送、網上交易、連鎖經營等現代經營方式正在興起。全市擁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場30多個,六安商之都、六安百貨大樓等處於龍頭地位。擁有各類市場350個,營業面積120萬平方米,年交易總額55億元,主要有六安南門商貿中心、霍邱蓼都市場、葉集皖西市場和大別山木竹市場、壽縣板橋草席市場、舒城孔集竹器市場、霍山黃芽市場、金寨船沖板栗市場、裕安固鎮羽絨市場等。

個私經濟

全市現有注冊個體工商戶11.8萬戶,從業人員30餘萬人,注冊資金7.35億元;私營企業4236戶,其中注冊資金100萬元以上的私營企業300戶,500萬元以上的69戶,1000萬元以上的34戶。 2006年,個私經濟實現產值18億元,銷售收入36.5億元,工商稅收2.43億元,正在成為縣域經濟的主體。

開放型經濟

2006年,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2.01億美元,其中出口1.95億美元。有自營進出口權的生產企業77家,世林集團、應流公司、安華羽絨公司、華隆羽絨公司、華安達公司的年出口額超過500萬美元。出口產品以羽絨及其製品、輕紡產品、機電五金產品以及農副產品為主,銷往美國、日本、東盟以及東歐、西亞和非洲市場。在鼓勵出口的同時,採取激勵措施,廣泛招商引資,對外來投資者提供優質服務、優惠政策、優良環境。全市現有外商投資企業156家,投資總額3.4億美元,外商來自美、歐盟、澳大利亞和港、澳、台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金融保險

金融機構857家,其中,人民銀行、政策性銀行和商業性銀行二級分支機構6家,城鄉信用社461家,保險分支機構2家,證券分支機構2家,以及地方投資組建的六安市城市信用社。金融保險服務網點遍布城鄉,金融保險機構從業人員達6600多人。 2006年,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360.4億元,貸款余額228.4億元。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1.04億元。

❽ 安徽五年制高職有哪些學校

1、肥西師范學校

安徽省肥西師范學校創辦於1951年,是一所公辦中等師范類學校。學校位於合肥市金寨南路與方興大道交口處,緊鄰大學城和經濟技術開發區。

五年制學生學習期滿,成績合格,由安徽教育學院發給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科畢業證書,同時獲得教師資格證書。三年制學生發給中師畢業證書。

2、合肥職業技術學院

合肥職業技術學院是合肥市屬綜合性高職院校,是省教育廳確立的安徽省首批16所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之一,是國家「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擁有國家骨幹專業6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首批增設特招專業2個、省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教學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9個、省示範(精品)專業1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3個。

3、安徽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An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是一所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2010年入選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2015年,獲批為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立項建設單位;2015年入選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共有國家精品和教改示範專業1個,省級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4個,省級特色專業12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國家示範院校重點建設專業8個,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建設項目2個。

4、合肥理工學校

由合肥市政府批准成立一所普通中專學校。 位於肥東新城開發區,佔地270畝,建築面積近7.5萬平方,實訓設備2800多萬元。現開設:汽車維修、數控技術、電子商務、計算機動漫等九個專業。

設施:3棟教學樓、3棟學生公寓、1個標准塑膠運動場、1棟綜合實訓大樓(含汽修實訓大廳3個、數控實訓大廳1個、品牌微機室6個、電子實訓室2個、鉗工實訓室2個、畫室2個、電子商務模擬實訓室2個、鋼琴房4個、舞蹈房3個、5萬冊藏書的圖書室1個)

5、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是經安徽省人民政府、國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教育部、衛生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截至2015年1月,學校有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能力項目2個,省級示範院校建設重點建設專業1個,省級高職高專示範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示範實驗實訓中心6個。

閱讀全文

與葉集有哪些輕工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減配在哪裡看 瀏覽:971
賓士的esq在哪裡 瀏覽:770
工業園區准入節能規劃公司有哪些 瀏覽:512
煙台昌隆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在哪裡 瀏覽:125
奧迪q5後面怎麼吹暖風 瀏覽:770
工業互聯網跨界農業怎麼樣 瀏覽:798
奧迪哪個系列有天窗 瀏覽:39
寶馬車從沈陽運蘇州要多久 瀏覽:706
汽車噴漆砂眼是什麼原因 瀏覽:620
汽車加氣站歸什麼部門監督 瀏覽:194
成熟工業園如何實現工業40 瀏覽:92
寶馬車門裡面拉手怎麼蓋上 瀏覽:767
如何製作簡易汽車限速器 瀏覽:802
汽車空調泵管道如何清洗 瀏覽:739
汽車大燈黑膜哪裡有賣的 瀏覽:566
12年福建賓士製冷劑加多少 瀏覽:567
奧迪a5首付30萬月供需要多少 瀏覽:631
電動汽車如何擴裝續航鋰電池 瀏覽:740
奧迪s4怎麼刷馬力機 瀏覽:63
奧迪a7銀色什麼顏色好看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