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賈汪區拆遷的四個村莊
一、同意你市的農用地轉用方案,將賈汪區汴塘鎮闞山村、榴園村、影山村,大吳街道程樓村、東段庄社區、解台村,潘安湖街道馬庄村、瓦店社區,塔山鎮張場村,徐州工業園區南庄社區、泉河社區等12.8625公頃集體農用地(其中耕地9.1491公頃)轉為建設用地,同時將9.72公頃國有農用地(其中耕地9.397公頃)轉為建設用地。同意使用.322公頃集體未利用地及.1991公頃國有未利用地。
同意將賈汪區汴塘鎮闞山村、榴園村,大吳街道程樓村、東段庄社區、解台村,潘安湖街道馬庄村、瓦店社區,塔山鎮張場村,徐州工業園區南庄社區、泉河社區等11.6858公頃集體土地徵收為國有,其中農用地11.217公頃,建設用地.6319公頃,未利用地.322公頃。你市要依法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按照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要求,及時足額支付補償費用,落實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措施。
以上共計批准建設用地23.4259公頃,其中轉用農用地22.5627公頃;徵收土地11.6858公頃。
二、同意你市的補充耕地方案。請按照補充耕地方案,補充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的耕地,切實做好耕地補充及其後期管護工作,落實建設佔用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利用。
三、請按照國家和省有關產業政策、供地政策及生態管控相關要求,做好供地工作,並將供地情況上報省自然資源廳備案。進一步優化城鎮村空間布局,明確自然村莊分類和布局,支持農民群眾改善住房條件,引導農村人居環境分類整治,提升鄉村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根據市政府關於印發《2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主要目標任務分解方案的通知》(徐政辦發〔221〕4號)和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徐州市221年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徐政辦發〔221〕7號)文件要求,我局於221年3月份組織開展了《徐州市賈汪區鎮村布局規劃(221版)》修編工作,經過鎮村多次溝通對接,現已形成方案成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相關規定,現將草案主要內容面向社會進行公示,廣泛徵求意見。公示時間從221年5月28日起至6月28日止。歡迎社會各界以書面、電子郵件等形式提出意見和建議。
㈡ 大興拆遷有哪些村
大興拆遷涉及64個村及1.7萬戶民宅,包括大興區舊宮鎮、黃村鎮、瀛海鎮和采育鎮四個鎮。其中舊宮鎮涉及5個村、黃村鎮涉及10個村、采育鎮涉及14個村、瀛海鎮涉及35個村。
大興區2016年正式啟動「新機場周邊發展三年計劃」,將重點圍繞教育、醫療等民生保障項目,以及新機場高速、軌道交通等基礎建設工程,圍繞新機場建設的北京新航城三大支點市鎮,龐各庄鎮、魏善庄鎮、安定鎮都在「計劃」之內。
在新機場拆遷安置期、機場建設過渡期以及機場運行期三個階段,大興區將藉助機場建設、產業園區、平原造林等重要載體,轉移農村勞動力7000人,實現農業人口的轉移就業與綠色就業。
同時,以搬遷農民、城鄉結合部改造地區群眾、困難群體為重點,積極開發就業崗位,預計實現城鄉勞動力就業1.3萬人。加大就業政策、培訓、服務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完成勞動技能培訓1.5萬人次
「十三五」期間,大興完成西紅門鎮、舊宮鎮和黃村鎮等十餘個村落工業大院、物流大院、小散亂市場的拆除騰退,通過引進現代服務業高端項目,打造產業層級、生態環境、管理水平同步提升的新型城鄉結合部。
舊宮鎮拆除約40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完成舊宮三村工業區拆除騰退。黃村鎮重點抓狼垡組團和西片區8個村城鄉結合部改造拆除騰退工作。西紅門鎮繼續推進現有4個地塊拆除騰退工作。
(2)工業園區拆遷有哪些村改造擴展閱讀
大興「十三五」騰退南五環沿線「大院」
通過拆除工業大院、騰退低效閑置用地,大興區已減少流動人口近20萬人。「十三五」期間,大興區還將深入推進城鄉結合部改造,對南五環沿線的3鎮十餘村的工業大院、物流大院、小散亂市場進行拆除騰退。
大興北部曾經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地區,沿襲著「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村級工業大院模式,大院內部小化工、小加工、小餐飲、小市場等低端產業聚集。結合疏解,黃村鎮對鎮內61家物流大院實施清除騰退、規范整治,引導物流企業外遷。
位於狼垡地區的北京億發物流有限公司等4家物流企業涉及商戶910家,每天吸引著搬運工、運輸員等從業人員6900餘人,如今隨著疏解已告別大興。西紅門工業大院內3000多家企業中,2800多家「五小企業」和「六小場所」也已清退。據統計,近年來大興區已拆除工業大院1200多萬平方米,騰退低效閑置用地2.8萬畝,減少各類污染企業4000餘家,減少流動人口近20萬人。
「十三五」期間,大興區將對南五環沿線的3鎮十餘村的工業大院、物流大院、小散亂市場進行拆除騰退。其中,舊宮鎮將拆除約40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完成舊宮三村工業區拆除騰退;黃村鎮將重點抓狼垡組團和西片區8個村城鄉結合部改造拆除騰退工作;西紅門鎮將繼續推進現有4個地塊拆除騰退工作,並適時啟動其他條件成熟村的拆除騰退工作。
城鄉結合部產業升級改造後,將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在西紅門鎮工業大院原址上,一座建築規模26萬平方米的創新金融基地金融谷已經初具雛形,花園式的辦公區里如今已有十餘家企業入駐,以金融和影視傳媒行業為主。在舊宮,工業大院拆除騰退後,原地崛起電商谷項目,成為以電商體驗店為主體,為電商及消費者服務的經營性大型商業綜合體,除了超過千億的產值,還可以解決舊宮地區80%的適齡青年的就業問題。
除了用於產業升級,拆除騰退後的區域還被用來還綠。「十三五」期間,大興區將實施綠化隔離地區遺留地塊、拆除騰退地塊的綠化工程,構建生態廊道,增加小微綠地,創造公共活動空間,整個城鄉結合部地區綠化面積將達萬畝以上。
㈢ 求一些已經實施三舊改造的拆遷補償案例:如廣州楊箕村,最好已經確定回遷分配處理。
1.南海夏西村
夏西村從1992年至2003年先後4次對村集體所有的土地進行調整收編,實施大規模的土地、物業整合,把原來村、組兩級分散的土地、物業、資金等資源全部集中到村委會,推行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核算、統一分紅的模式,解決了土地統一開發難、舊工業區連片升級改造難、規模經濟發展難等問題,實現了規模化發展和集約化經營,提高了集體土地的使用價值和經濟效益。
2004年初實施「轉二進三」發展戰略,在里水鎮開發1000畝的「工業飛地」,計劃有步驟將村內345家企業分期分批轉移,再利用騰出來的土地興建廣東夏西國際橡塑城。其總開發規模30萬平方米,總投資3.8億元,分3期持續開發。城內劃分成商貿展銷區、辦公區、會議區、綜合配套區、停車場、主題廣場和生活服務區等七大主體功能區。
項目特點:集體主導,以舊廠房為主;做到五個「統一」,發揮土地規模效應;土地仍為集體土地,「退二進三」用地性質發生轉變。
2. 南海鳳池村
項目所在地原本為木材加工市場,一直都存在收益少、污染大、消防隱患等問題。為了提升集體土地的開發檔次和價值,鳳池村運用「以地引資,以租抵建」的BOT模式,引入社會資金,啟動鳳池二期裝飾材料市場改造。
改造時,鳳池村提供項目用地,舊物業拆遷由開發商負責,建築廢料抵做拆遷費用,新市場所有物業由開發商依據雙方議定的設計標准墊資建設。在收益分配方面,市場2至3層鋪位5年內無償提供給開發商經營,鳳池村原則上只收取市場首層租金,但當市場基建完成時,鳳池村將該部分應收的租金用於沖抵建築費,不足部分另外補齊。
改造項目佔地76畝,總投資5000多萬元,於今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在短短的3個月招租期內,出租率也高達了98%。「以地引資,以租抵建」的合作模式,既改變了以往周期長、效益低的單純土地出租模式,又確保了集體物業的升值和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讓開發商獲得較大的利益空間,形成了合作共贏局面。
項目特點:集體與市場合作,舊廠房改造;BOT模式——「以地引資,以租抵建」實現合作共贏;轉變用地性質,實現「退二進三」,提升產業結構,帶動周邊發展。
3. 禪城石頭村
石頭村改造項目是首個舊村改造工程,該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為151128平方米,地上建設總面積為317225.6平方米,需拆除舊物業和房屋44000平方米,其中房屋130間,拆房面積達33000平方米,項目規劃建設為高檔次的商業金融和住宅小區,兼容辦公、居住、商業、酒店等,總投資約7億元,預期在三年內建成東平河北岸的標志性建築之一。
石頭村通過引進社會資金,將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村集體以土地入股之後,所有的改造開發資金,都將由開發商來承擔。通過改造,石灣鎮街道的石頭村等城中村將徹底從粗放型的一、二產業轉入集約型的第三產業,從低檔的物業出租轉入現代服務行業,同時也提升了城市面貌,改善了村民生活水平。
項目特點:集體與市場合作,村以土地入股,開發資金由開發商承擔;舊廠與舊村捆綁改造,保證改造利潤,降低舊村改造難度;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新建物業可上市流通。
4. 禪城東華里
項目總面積63.9公頃,於2007年土地掛牌出讓,並進入動遷。項目共分為五期開發,2008年10份一期工程啟動,2009年4月二期工程啟動。
由開發商墊資,政府主導拆遷、土地整合工作,以凈地方式交付,發展商主導開發運營。拆遷過程中切實保護被拆遷戶利益,補償標准高,補償形式靈活。在優惠期前簽訂拆遷合同,可獲得每平方米1500元的獎勵;符合條件的低保戶和困難家庭最多可獲6500元/平方米的補助,保證項目迅速推進。目前一期工程已交付開發,二期私宅已完成99.99%的搬遷,僅公共建築和商業建築拆遷還有部分問題。
項目特點:政府與市場合作;改造規模大,經濟和社會意義深遠;拆遷補償工作公平合理,形式靈活,推進速度快。
㈣ 請問廊坊龍河工業區啟動王常甫、普照營村的新農村改造,全部都拆遷嗎具體拆遷到哪
這個嗎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