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環境治理主要措施有哪些
環境治理的具體舉措有
一、水源保護
1、建設生活用水設施,生活供水系統按照衛生標准進行凈化,為施工人員提供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的飲用水。
2、水池附近不準堆放垃圾等廢棄物,不準修建滲水坑、滲水廁所,不準鋪設污水管道,不準居住人員等。
二、施工廢水處理
1、施工場地修建截排水溝、沉沙池。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組織的排水,並採取治理措施,保證排水達標。
2、土方開挖施工過程中,保護開挖鄰近建築物和邊坡的穩定。施工機械、車輛定時集中清洗。清洗水經集水池沉澱處理後再向外排放。
3、經處理後排出的施工廢水不得超過《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或地方環保部門的有關規定。發現排放污水超標,或排污造成水域功能受到實質性影響,立即採取必要治理措施進行糾正處理。
4、《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466-2005部分代替GB
8978-1996、《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 20426-2006 部分代替GB 8978-1996、《皂素工業水污染排放標准》GB
20425-2006 部分代替GB 8978—1996。
三、生活污水處理
生活污水先經化糞池發酵殺菌後,按規定集中處理或由專用管道輸送到無危害水域。化糞池的有效容積滿足生活污水停留一天以上,並定期清理,以保證處理效果。
四、廢棄物處理
1、施工棄渣和固體廢棄物以國家《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為依據,按設計和合同文件要求送至指定棄渣場。
2、做好棄渣場的綜合治理,按照設計要求採取工程保護措施,避免邊坡失穩和棄渣流失。
3、保持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衛生,在施工區和生活營地設置足夠數量的臨時垃圾貯存設施,防止垃圾流失,定期將垃圾送至指定垃圾場,按要求進行覆土填埋。
4、遇有含鉛、鉻、砷、汞、氰、硫、銅、病原體等有害成份的廢渣,經報請當地環保部門批准,在環保人員和監理工程師指導下進行處理。
5、保持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衛生,在施工區和生活區設置足夠數量的臨時衛生設施,定時清除垃圾,並將其運至指定地點堆放或掩埋、焚燒處理。
6、完善渣場地表截排水規劃措施,確保開挖和渣場邊坡穩定。
五、大氣污染防治
1、機械車輛使用過程中,加強維修和保養,防止汽油、柴油、機油的泄露,保證進氣、排氣系統暢通。
2、運輸車輛及施工機械,使用0柴油和無鉛汽油等優質燃料,減少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放量。
3、採取一切措施盡可能防止運輸車輛將石渣等撒落在施工道路及工區場地上,安排專人及時進行清掃。場內施工道路保持路面平整,排水暢通,並經常檢查、維護及保養。晴天灑水除塵,道路每天灑水不少於4次,施工現場不少於2次。
4、不在施工區內焚燒會產生有毒或惡臭氣體的物質。因工作需要時,報請當地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採取防治措施,在監理工程師監督下實施。
5、運輸可能產生粉塵物料的敞蓬車,車廂兩側和尾部配備擋板,控制物料的堆高不超過擋板,並用干凈的雨布覆蓋。
6、在現場安裝沖洗車輪設施並沖洗工地的車輛,確保工地的車輛不將泥土、碎屑及粉塵等類似物體帶到公共道路路面及施工場地上,在沖洗設施和公共道路之間設置一段過渡的硬地路面。
六、雜訊控制
1、加強交通雜訊的控制和管理。合理安排運輸時間,避免車輛雜訊污染對敏感區影響。
2、調整施工時段:晚間控制高雜訊機械的設備運行、作業,雜訊較大的施工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實行輪班制,控制工作時間;並為相應機械設備操作人員配發雜訊防護用品。
3、選用低雜訊設備,加強機械設備的維護和保養,降低施工雜訊。
4、進入生活營地和其它非施工作業區的車輛,不使用高音和怪音喇叭,盡量減少鳴笛次數,最好以燈光代替喇叭;廣播宣傳、音響設備合理安排時間,不影響公眾辦公、學習和休息。
七、人群健康保護
遵守並執行國家或當地醫療部門制定的有關規定、條例和要求,採取合理有效的預防措施預防傳染病,並定期進行滅蚊、滅鼠、滅蠅等工作。
八、綠色植被保護
1、搞好生活營地的綠化、美化工作,臨時住房、倉庫、廠房等臨時施工設施,在設計及建造時,考慮美觀和與周圍環境協調的要求。
2、在每個施工區和工程施工完成後,及時拆除各種臨時設施,施工臨時佔地及時恢復植被或本來用途。
3、按施工設計要求,認真及時地完成工地綠化工作。
九、資源保護
1、在施工過程中,對全體員工加強然資源保護的宣傳教育,盡量減輕對現有生態環境的破壞,創造一個新的良性循環的生態環境,不在施工區捕撈任何水生動物。
2、在工程完工後,按要求拆除的監理工程師認為有必要保留的設施外的施工臨時設施,清除施工區和生活區及其附近的的施工廢棄物,並按監理工程師批準的環境保護措施、計劃完成環境恢復。
十、水土保持措施
1、做好棄渣場的治理措施,按照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棄渣規劃有序地堆放和利用棄渣,防止任意倒放棄渣阻礙河、溝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
2、進行土方明挖和臨時道路施工時,根據地形、地質採取工程或生物防護措施,防止邊坡失穩、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按設計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
3、不得因堆料、運輸或臨時建築而佔用合同規定以外的土地,如情況特殊,需向監理工程師提出申請,批准後方可使用。施工作業時表面土壤妥善保存,臨時施工完成後,恢復原來地表面貌或覆土。
4、施工活動中嚴格按合同要求採取設置截排水溝和完善排水系統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破壞植被和其它環境資源,造成水土流失;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防止運輸的物料進入場區道路,並安排專人及時清理。
❷ 環保包括哪些方面
環境保護方式包括:採取行政、法律、經濟、科學技術、民間自發環保組織等等,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以求自然環境同人文環境、經濟環境共同平衡可持續發展,擴大有用資源的再生產,保證社會的發展。
環境保護所要解決的問題大致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保護人類身心的健康,防止機體在環境的影響下變異和退化;二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減少或消除有害物質進入環境,以及保護自然資源(包括生物資源)的恢復和擴大再生產,以利於人類生命活動。
環保的作用分類:
1、自然環境
為了防止自然環境的惡化,對山脈,綠水,藍天,大海,叢林的保護就顯得非常重要。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自采礦或濫伐樹木, 盡量減少亂排(污水)亂放(污氣)、
不能過度放牧、不能過度開荒、不能過度開發自然資源、不能就會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等等,這個層面屬於宏觀的,主要依靠各級政府行使自己的職能、進行調控,才能夠解決。
2、地球生物
包括物種的保全,植物植被的養護,動物的回歸,維護生物多樣性,轉基因的合理、慎用,瀕臨滅絕生物的特殊保護,滅絕物種的恢復,棲息地的擴大,人類與生物的和諧共處,不欺負其他物種等等。
3、人類環境
使環境更適合人類工作和勞動的需要。這就涉及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學、衛生、健康、綠色的要求。這個層面屬於微觀的,既要靠公民的自覺行動,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規作保證,依靠社區的組織教育來引導,要工學兵商各行各業齊抓共管,才能解決。
地球上每一個人都是有權力保護地球,也有權力享有地球上的一切,海洋、高山、森林這些都是自然,也是每一個人應該去愛護的。
❸ 環保包括哪些方面
從措施方面來講,有以下三方面:
1.防止污染
防止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化學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雜訊、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雜訊,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破壞
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
3.自然保護
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
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❹ 工業爐煙氣造成環境污染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目前,我國在用工業鍋爐約62萬台,其中燃煤工業鍋爐約47萬台,占工業鍋爐總數的80%以上,年消耗標准煤約4億噸,約佔全國煤炭消耗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因此,燃煤工業鍋爐在工業鍋爐中佔主導地位的局面,短期內不會發生改變。煤炭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物,如SO2、NOx等,是造成大氣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對燃燒後的鍋爐煙氣進行凈化處理是控制其污染物排放的有效途徑。
1、脫硫技術
煙氣脫硫技術主要分為濕法脫硫技術、半干法脫硫技術、干法脫硫技術等。
濕法煙氣脫硫技術為氣液反應,反應速度快,脫硫效率高,一般均高於90%,技術成熟,適用面廣。但是,系統復雜,佔地面積大,投資和運行費用高,一般適用於大型電廠。
半干法脫硫技術是把石灰漿液噴入煙道,生成亞硫酸鈣、硫酸鈣乾粉和煙塵的混合物。主要適用於中小鍋爐的煙氣治理。半干法技術投資少、運行費用低,脫硫率低於濕法脫硫技術,並且腐蝕性小、佔地面積少,工藝可靠。
干法脫硫系統是將脫硫劑直接噴入爐內。在高溫下煅燒時,脫硫劑形成多孔的氧化鈣顆粒與煙氣中的SO2反應生成硫酸鈣,達到脫硫的目的。干法脫硫技術的工藝過程簡單,無污水、污酸處理問題,能耗低,凈化後煙氣溫度較高,腐蝕性小。但是,脫硫效率較低,設備龐大、投資大、佔地面積大,操作技術要求高。
2、脫硝技術
煙氣脫硝技術主要分為SCR脫硝技術、SNCR脫硝技術等。
SCR(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將氨氣作為脫硝劑被噴入高溫煙氣脫硝裝置中,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將煙氣中NOx分解成為N2和H2O,達到凈化煙氣的目的。具有脫硝效率高、無二次污染、還原劑多樣易得、工作溫度低等特點。
SNCR(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技術)工作原理是將還原劑在800~1200℃溫度區域噴入含NOx的燃燒產物中,在高溫的作用下還原劑迅速與煙氣中的NOx發生還原反應,脫除NOx,生成氮氣和水。具有脫硝效率較高、還原劑多樣易得、無二次污染、經濟性好、運行成本低、工藝成熟、施工時間短等優點。
3、除塵技術
煙氣除塵技術主要有靜電除塵器和袋式除塵器等。
靜電除塵器為含有粉塵顆粒的氣體在高壓電場通過時,由於陰極發生電暈放電、氣體被電離,此時,帶負電的氣體離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向陽板運動,在運動中與粉塵顆粒相碰,則使塵粒荷以負電,荷電後的塵粒在電場力的作用下,亦向陽極運動,到達陽極後,放出所帶的電子,塵粒則沉積於陽極板上,而得到凈化的氣體排出防塵器外。
袋式除塵器為含塵氣體由進風煙道各入口閥進入各單元箱體,在箱體導流系統的引導下,大顆粒粉塵分離後直接落入灰斗、其餘粉塵隨氣流進入中箱體過濾區,過濾後的潔凈氣體透過濾袋,經上箱體、提升閥、出風煙道排出除塵器。
❺ 環境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一,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如工廠上脫硫工藝,減少粉塵排放等等;
二,採取集中供熱等措施,節約能源的同時,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多植樹造林,改善下墊面,減少風吹塵;
四,鼓勵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減少能源浪費的同時減少溫室氣體等的排放;
五,區域協同控制,大氣污染不是一個城市的問題,在特定的天氣條件下污染物會輸送到其周邊。
等等。
(5)工業污染環保治理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通常所說的大氣污染源是指由人類活動向大氣輸送污染物的發生源。大氣的人為污染源可以概括為以下四方面:
1 燃料燃燒:燃料(煤、石油、天然氣等)的燃燒過程是向大氣輸送污染物的重要發生源。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並含氫、氧、氮、硫及金屬化合物。燃料燃燒時除產生大量煙塵外,在燃燒過程中還會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機化合物及煙塵等物質。
2 工業生產過程的排放:如石化企業排放硫化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色金屬冶煉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含重金屬元素的煙塵;磷肥廠排放的氟化物等。其污染物組成與工業企業性質密切相關。
3 交通運輸過程的排放:汽車、船舶、飛機等排放的尾氣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內燃機燃燒排放的廢氣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含氧有機化合物、硫氧化物和鉛的化合物等物質。
4 農業活動排放:田間施用農葯時,一部分農葯會以粉塵等顆粒物形式逸散到大氣中,殘留在作物體上或粘附在作物表面的仍可揮發到大氣中。進入大氣的農葯可以被懸浮的顆粒物吸收,並隨氣流向各地輸送,造成大氣農葯污染。此外還有秸稈焚燒等。
❻ 環保措施,有哪些
環保措施有:
1、生活污水處理:凈化生活污水排放,生活污水先經化糞池發酵殺菌後,按規定集中處理或由專用管道輸送到無危害水域。化糞池的有效容積滿足生活污水停留一天以上,並定期清理,以保證處理效果。
2、施工廢水處理:工業廢水經過處理再進行排放,可以減少對河流的污染。施工場地修建截排水溝、沉沙池。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組織的排水,並採取治理措施,保證排水達標。
3、廢棄物處理:普及垃圾分類,廢物回收利用,遇有含鉛、鉻、砷、汞、氰、硫、銅、病原體等有害成份的廢渣,經報請當地環保部門批准,在環保人員和監理工程師指導下進行處理。
4、大氣污染防治:提高工業廢氣排放標准,機械車輛使用過程中,加強維修和保養,防止汽油、柴油、機油的泄露,保證進氣、排氣系統暢通。
5、水土保持措施:做好棄渣場的治理措施,按照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棄渣規劃有序地堆放和利用棄渣,防止任意倒放棄渣阻礙河、溝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
❼ 治理環境污染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1、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首先是使用低雜質的無毒或低毒的原材料,改革生產工藝或更新設備,研究和開發無公害、少污染的生產技術,發展綠色產品,減少單位產出的廢棄物排出量。宏觀調控產業結構,對消耗高、效益低、污染重的工業企業採取關、停、並、轉、遷等調整措施。研製和使用能耗低或採用清潔能源的交通運輸工具,逐步淘汰和限制使用落後的交通運輸工具。
2、合理利用能源與資源
(1)加強工業生產管理,把環境保護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軌道。節能降耗,減少物料流失,回收利用可燃氣體、余熱、余壓,工業三廢要回收再生、交叉利用,建立閉合生產流程,實現生產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密閉化,提高設備運行完好率,防止跑、冒、滴、漏和事故排放;
(2)改進燃煤技術,提高燃燒效率,低硫優質煤優先供給民用,積極開發採用無污染、少污染的能源,改革燃料構成逐步實現燃氣化和電氣化,擴大聯片或集中供熱。
3、廢棄物處理
對暫無綜合利用價值的工業三廢要進行凈化處理,如採用廢氣凈化和除塵技術來控制煙塵、廢氣,達到國家排放標准,就能排放。城市生活垃圾、人畜糞便、污水等應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醫院污水可能含多種病原微生物、放射性廢物,必須經專門的消毒處理方可排放。
環境污染的危害
1、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人需要呼吸空氣以維持生命。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現為呼吸系統受損、生理機能障礙、消化系統紊亂、神經系統異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殘。人們把這個災難的煙霧稱為"殺人的煙霧"。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很高時,會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甚至在幾天內奪去幾千人的生命。其實,即使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不高,但人體成年累月呼吸這種污染了的空氣,也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癌等疾病。
2、環境污染與癌症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環境污染是導致癌症發生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依靠全社會的力量,採取綜合措施、有效地治理環境污染,是癌症綜合預防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3、對植物危害
大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當污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污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使植物葉片褪綠,或者表面上看不見什麼危害症狀,但植物的生理機能已受到了影響,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❽ 大工業給我們帶來的污染主要有什麼
大工業帶來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氣污染
我國大氣中主要污染物是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這三類物質。
這些污染物的來源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比如工業生產,石油礦產的開采,燃煤發電發熱,汽車尾氣的排放,垃圾的無措施焚燒等等。
第二、水體污染
相必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地球被水環繞著,看起來水資源非常豐富,但是我們人類真正能用上的水資源只佔了很小的一部分。海洋水並不能直接為我們作用,我們需要的是淡水資源。那為什麼我們不用海洋水處理成淡水資源呢,原因是依據目前的技術和,只能實現小規模的海洋水轉換淡水工程,而且投入的資金也是很龐大的,投入與效益不成正比。所以我們還得依賴這僅有的一小部分淡水。
而我國是淡水資源缺乏的國家之一,人口基數又大,讓本來就不夠用的水資源又變得更加珍貴。
目前我國水資源污染還是比較嚴重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工業污染,一些無良企業為節約治理成本將未經過治理的工業生產廢水直接排入水體,導致水體污染。
農業污染,農業生產中使用大量的農葯,如有機磷農葯,有機氯農葯等。特別是在農村中,農民將使用過的農葯器具直接扔進河道,水溝中,導致水體受到污染。還有一種是農作物上的農葯殘留在降水的作用下,滲入地下水體中。
生活用水污染,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水,在使用這些水資源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生活污水,也稱中水,比如洗滌用水,醫療廢水等。
第三、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由於人類的生產活動如亂砍亂伐,不加控制的開采導致植被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
農葯的成分大多都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一旦進入到土壤中,很難自然降解,只會越積累越多,加重了土壤的污染程度。重金屬污染,主要是由於開采礦石和生產企業排放含重金屬廢水原因導致。
我們的環境其實很脆弱,我們的生產活動直接影響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希望能夠引起更多人的注意,擁有一定的環保意識。
❾ 工業廢氣有哪些治理方法
工業廢氣治理常見的方法有生物分解法、活性碳吸附法、等離子法、植物噴灑液除臭法和和UV光解凈化法。
1 微生物分解法
生物分解法是利用循環水流將惡臭廢氣中污染物質容於水中,再由水中培養床培養出微生物,將水中的污染物質降解為低害物質,除臭效率可達70%,但受微生物活性影響,培養出來的微生物只能處理一種或幾種相近性質的氣體,為提高處理效率和穩定運行,必須頻繁添加葯劑、控制PH值、溫度等,這樣運行費用相對比較高,投入人工也比較多,而且生物一旦死亡將需要較長時間重新培養。
2 活性碳吸附法
活性碳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內部空隙結構發達,有巨大比表面積原理來吸附通過活性炭池的惡臭廢氣分子,初期處理效率可達65%,但極易飽和,通常數日即失效,需要經常更換,並需要尋找廢棄活性碳的處理辦法,運行維護成本很高,適用於低濃度、大風量氣體,對醇類、脂肪類效果較明顯,但濕度大的廢氣效果不明顯,且容易造成環境二次污染。
3 等離子法
等離子法是利用高壓電極發射離子及電子,破壞惡臭分子結構的原理,轟擊廢氣中惡臭分子,從而裂解惡臭分子,對低濃度的惡臭氣體凈化效果明顯,在正常運行情況下可達到80%以上,能處理多種臭氣充分組成的混合氣體,不受濕度的影響,且無二次污染;但用電量大,且還需要清灰,運行維護成本高,對高濃度易燃易爆氣體極易引起爆炸。
4 植物噴灑液除臭法
植物噴灑液除臭法是通過向產生惡臭氣體的空間噴灑植物提取液將惡臭氣體進行中和、吸收,達到脫臭的目的,除臭效果低濃度可達到50%,不同的臭氣選擇不同的噴灑液,需經常添加植物噴灑液,且需維護設備,運行維護費用高,易造成二次污染。
5 UV光解凈化法
UV光解凈化法採用高能UV紫外線,在光解凈化設備內,裂解氧化惡臭物質分子鏈,改變物質結構,將高分子污染物質裂解、氧化為低分子無害物質,其脫臭效率可99%,脫臭效果大大超過國家1993年頒布的惡臭物質排放標准(GB14554-93),能處理氨、硫化氫、甲硫醇、甲硫醚、苯、苯乙烯、二硫化碳、三甲胺、二甲基二硫醚等高濃度混合氣體,內部光源可使用三年,設備壽命在十年以上,凈化技術可靠且非常穩定,凈化設備無須日常維護,只需接通電源即可正常使用,且運行成本低,無二次污染。
適用范圍:食品加工廠、肉類加工廠、屠宰場、家禽飼料場、造紙廠、污水處理廠、垃圾轉運站、糞便處理等有機和無機物惡臭氣體的脫臭凈化處理。煉油廠、橡膠廠、皮革廠、印刷廠、化工廠、中西葯廠、金屬鑄造廠、塑料再生廠、噴塗溶劑等有機和無機物惡臭氣體的廢氣凈化治理。
❿ 工業污染對環境的影響和治理方案
為認真貫徹國務院領導同志來川視察指示精神,進一步落實《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岷沱江污染治理的通知》(川府發[2003]4號),按照國家環保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監察部、國家工商總局、司法部、國家安監局等6部委局《關於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的通知》(環發[2004]57號)和省委工業工作會關於加快推進四川新型工業化的要求,省政府決定對岷江、沱江(以下簡稱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開展集中整治。現將有關工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行動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以查處和整治工業污染源為重點,促進工業污染源治理,使兩江流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應堅持3個原則,一是堅持企業為主體的原則。企業是污染的主體,也是治理污染的主體,要做到「誰污染誰治理」,「誰違法誰負責」;二是堅持環境保護屬地化管理原則。落實環境質量區域責任制,明確各級政府對兩江水質分段治理的責任和對流域內工業污染源的整治監管責任;三是堅持法律、經濟、行政手段相結合的原則。依法行政,依法監管,加大對違法排污企業、超標排污企業進行經濟處罰和賠償的力度,促進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的整治,防止產生新的工業污染源。
二、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的對象
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的對象是岷江、沱江流域及其各級支流范圍內成都市、自貢市、瀘州市、德陽市、內江市、樂山市、眉山市、宜賓市、雅安市、資陽市、阿壩州11個市(州)的違法排污企業和超標排污企業。對其中431戶水污染物超標排放企業(名單見附件)的整治納入2004年省政府對有關市(州)政府的政務目標考核范圍;對431戶以外的企業,由各市(州)逐級進行考核。兩江流域以外的市(州)也要按照省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在行政區域內對違法排污和超標排污企業開展整治行為。
三、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的總體要求
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要做到「五個落實」,即責任落實、措施落實、時間落實、投入落實、監管落實。一是431戶企業要在限期治理期間採取措施做到達標排放,凡於2004年7月15日前不能實現達標排放的立即停產治理。二是431戶企業必須於12月31日前按規定完成整治任務並實現穩定達標排放,逾期未完成整治任務並實現達標排放的依法予以關閉,對其中治理達標無望的企業應立即予以關閉。三是通過整治行動逐步建立企業自我約束、政府有效監管和社會有效監督相結合的工業污染整治長效機制。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目標責任制。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工作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流域內各市(州)政府市(州)長與省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將主要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到相關市(州),納入2004年政務目標考核。各市(州)要將目標任務分解下達至所屬各縣(市、區),省政府督查辦公室會同省經委、省環保局等部門對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和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督查。各市(州)要在分解落實目標責任的基礎上加強督查督辦。
(二)各級政府部門各司其職,協同配合。政府有關部門要在政府領導下依據各自行政職能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加強對企業的監督和協調服務,抓好工業污染源整治行動方案制訂、措施落實和達標驗收等具體工作。環保部門負責對企業環境行為的統一監督管理,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及時發現和查處環境違法問題;經濟主管部門負責監督檢查應淘汰的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並依法提請同級人民政府予以取締、關閉;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要督促兩江流域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按照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搞好污染整治工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協助執行政府對違法企業下達的取締關閉決定,依法注銷或吊銷其營業執照,對無照經營的不法企業依法取締;監察部門負責對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環境行為進行監察,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責任。對地方政府出台的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政策、規定、辦法和做法,依法予以糾正;司法行政部門負責組織環保法制的宣傳與教育活動,為開展工業污染源整治行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對群眾維護環境權益的行為提供必要的法律幫助;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管,促使企業完善安全生產條件,以防止或減少因生產安全事故引發的環境污染。
(三)加強宣傳和輿論監督,為整治行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尤為關注。加大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力度,大力宣傳兩江流域環境保護的嚴峻形勢和搞好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的重要性,喚起全社會對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的參與和關注意識。建立和完善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給違法排污、超標排污企業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給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增加搞好工業污染整治的動力,為工業污染源整治行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四)加強執法,強化監管,保證整治行動順利進行。各市(州)要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認真履行監管責任,督促企業按照省的統一部署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業污染治理設施建設並投入正常運行實現達標排放。省和各市(州)環保、司法、工商、監察等執法監督部門要設立舉報電話,讓社會群眾直接參與監督。按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對環境違反國家環保法律法規的企業採取停產整頓、限期治理、取締關閉等手段進行依法處理;對決定取締、關閉的企業按照國家環保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6部委局《關於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治行動的通知》(環發[2004]57號)精神,採取停止供應生產用電、用水等強制措施堅決予以取締、關閉;對執法不力、把關不嚴導致產生新的工業污染源要追究審批人的責任。對環境違法案件涉及的責任人和知法犯法、執法犯法的當事人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五)加快兩江流域工業結構調整,從源頭上治理工業污染。各市(州)政府和省發展改革委、省經委、省國資委等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技術政策,以這次集中清理整治行動為契機,推進兩江流域工業結構調整,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鼓勵發展資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高新技術產業。將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與技術改造、技術創新、資產重組和招商引資相結合,提高企業效益,推動工業污染源治理,防止產生新的工業污染。
(六)增加投入,加大工業污染源治理的力度。企業作為污染的主體,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要承擔治理污染、實現達標排放的責任。企業要按照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行動的總體要求,積極籌措治理資金,開展對污染的治理,通過實施技術改造,推行清潔生產,減少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搞好「三廢」綜合利用,標本兼治,實現達標排放。各級地方政府針對企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要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強協調服務,解決企業在污染治理方面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促進企業按時完成治理工程實現達標排放。各級地方政府從企業徵收的排污費和超標排污費要按照有關規定用於企業污染治理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