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5G商用爆發前夜,工業互聯網將成新風口
工業互聯網日益成為巨頭們競爭的重要領域。5G迎來萬物互聯時代,2020年5G將進行大規模商用,工業物聯網將獲得新的發展。
在「翼生雲網 智造未來——5G+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上,工信部總經濟師王新哲指出,預計未來超過八成的5G應用來自工業互聯網等垂直行業。
5G大帶寬、低時延、海量鏈接和網路切片、邊緣計算能力,為智能製造、安全生產提供了高質量的網路支持和數據連接能力,結合工業互聯網平台強大的算力及人工智慧的演算法,5G、雲計算以及AI技術的結合將助推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指出,工業互聯網平台不是在工廠內或者局部實現一定的連接,而是要實現全要素全鏈接。
據GE預測,到2020年,工業互聯網年產值將達到2250億美元,超過消費互聯網1700億美元的產值。而中國大陸等新興經濟體的工業化需求持續促進亞太地區工業互聯網平台發展。
這離不開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壓力。王志勤表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等原因對企業經營管理效率提出更高要求。此外,提升產品質量和價值、加速商業模式創新和降低信息化應用門檻也要求中國工業加快數字化轉型。
工業互聯網市場巨大的潛能吸引著各種企業參與。根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發布的《工業互聯網平台白皮書(2019討論稿)》,目前中國各類型平台數量總計已有數百家之多,具有一定區域、行業影響力的平台數量也超過了50多家。
有傳統工業技術解決方案企業面向轉型發展需求構建平台,如航天雲網、海爾、樹根互聯、寶信、阿里、華為、浪潮、紫光等起步較早的平台;也有大型製造企業孵化獨立運營公司專注平台運營,例如徐工、TCL、中聯重科、富士康等大型集團企業剝離和整合內部相關資源,注資成立聚焦工業互聯網平台業務的獨立運營子公司,在服務好集團的基礎上對外輸出成果。
電信運營商擁有網路連接能力和數據中心資源,自然也不會錯過這一市場,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均發布了自己的工業互聯網平台。31日當天,中國電信發布了其工業互聯網開放平台。
中國電信副總經理陳忠岳指出,該平台由中國電信自主研發和運營,從工業數據採集、工業數據中台和工業數據應用三個層次為製造企業提供全要素、全價值鏈、全產業鏈的數據賦能服務。
通過底層的工業智能網關,平台可以根據客戶具體需求載入不同的數采協議轉換等邊緣應用,將物理空間中的各種生產要素,安全可信地映射成信息空間中的數據。
往上一層是工業數據中台,以數字孿生的方式構建虛擬數字空間。通過數據匯聚和交換,打通信息孤島,並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挖掘工業知識。
最上層的工業數據應用將匯聚自研、合作廠商和第三方工業互聯網平台的工業APP,共同構建起數據互聯生態圈。
陳忠岳舉例稱,在運用5G+工業互聯網平台後,鋼結構企業中建鋼構的生產效率提高了10%,產品不良率下降了10%,運營成本降低了6%。
王志勤則以青島港口為例,該港口通過5G網路遠程式控制制抓取集裝箱,「操控人員不用坐在高高的吊車上,可以在辦公室很舒適的環境就完成了工作。」
不過,由於工業互聯網還處在發展初期,也面臨許多挑戰。從產業領域看,優勢互補、協同合作的平台產業生態還需持續構建。 大部分平台企業以單打獨斗為主,希望自主構建端到端完整的平台架構,即使在自身不擅長的領域投入不必要的資金和人力。王志勤指出,應當積極開展協同合作,構建全國協作的跨領域合作平台。
『貳』 5G究竟是什麼意思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下載速度最高可達2Gbps,是4G的十倍,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時延、更多的連接數、更快的移動速率、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靈活的業務部署能力;目前5G應用領域包括無人駕駛、VR/AR/4K/8K新媒體、工業互聯網、智慧法院、智慧醫療、智能校園等;主要應用場景有以下幾種:
1.大視頻(4K/8K/VR/AR/MR等);
2.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直播、游戲、教育培訓等;
3.智慧城市類應用:如移動巡邏安保、視頻監控等;
4.車聯網自動駕駛:輔助駕駛、車內信息娛樂、高清地圖下載等;
5.無人機相關應用(巡防/安防/物流)。如有疑問請點擊https://u.10010.cn/qA5yV咨詢。
『叄』 新基建推動中,大家說的5G+工業互聯網是什麼意思有哪些跟5G發展相關的供應商
5G+工業互聯網是指5G和工業互聯網的相互融合應用,釋放經濟增長潛能。以利爾達為例,近期面市的5G開發板採用的是華為5G工業模組MH5000,是專門為工業環境打造的。
最近新基建很火,跟5G發展相關的供應商其中就有利爾達,他們有5G模塊、5G應用開發平台、NB-IoT開發平台、5G移動數據終端等等,這些都是跟5G相關,從終端、連接、平台到應用都有。
『肆』 「5G+工業互聯網」賦能千行百業 典型應用場景快速推廣
「5G+工業互聯網」正在加速賦能千行百業。在日前舉行的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工信部總工程師韓夏介紹,以賦能實體經濟為目標,「5G+工業互聯網」已融入千行百業,典型應用場景已在采礦、電力、鋼鐵等22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深度應用、快速推廣,「5G+工業互聯網」支撐實體經濟降本、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的重要作用不斷顯現。
聚焦下一步發展,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要加快5G基站建設和行業虛擬專網規模化發展,增強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公共服務功能。同時,著力激活數據潛能,加快研製工業數據交互等基礎共性標准, 探索 建設數據交易平台,提升數據管理和開發利用水平。
賦能基礎更加堅實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的光纜生產車間里,工業機器人有序分揀著不同規格的光纖配盤,又快又准。長飛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庄丹介紹,「5G+光雲工業互聯網」平台的落地,讓長飛公司提高了訂單及時交付率達20%以上。
促進融合發展,基礎設施要先行。「截至今年10月底,湖北已累計建設5G宏基站4.76萬個,每萬人擁有5G宏基站數量達到8.3個。去年一年就新建2.76萬個5G宏基站,超過此前三年建設的總和。」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呂曉華說。
據中國鐵塔副總經理張權介紹,5G商用以來,中國鐵塔累計承建5G基站超過115萬座,97%實現了共享,5G基站數量佔全球70%以上,有力支撐了我國5G網路全球覆蓋最廣、信息消費增長最快、數字經濟發展最活躍。
「5G+工業互聯網」賦能基礎日益堅實。韓夏表示,當前,工業互聯網網路、平台、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初具規模,5G基站超過129萬座,特別是滿足工業生產需要的大型傳輸、高精度定位等難點技術加快突破,工業5G的模組、網關等關鍵產品相繼推出,價格明顯下降。
工信部數據還顯示,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網路、平台、安全、數據、體系一體化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五大國家頂級節點和158個二級節點穩定運行,標識注冊量近600億。
融合應用日益深入
11月21日,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公布了58個典型應用案例,包括智慧工廠、智慧物流、智慧城市、智慧安全等多個領域。比如,天津省級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台項目就是智慧安全領域的應用案例,依託360公司的數字化安全能力框架,通過「國家—省—企業」三級架構,形成了「全國一盤棋」的工業互聯網安全風險實時監測、動態感知、快速預警的安全監測保障體系,能有效提升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安全保障能力。
據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王鵬介紹,「5G+工業互聯網」已經率先在采礦、鋼鐵、電力、電子設備製造、裝備製造等10個重點行業形成了遠程設備操控、機器視覺自檢、無人智能巡檢等典型應用場景,標桿示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
工信部數據顯示,「5G+工業互聯網」全國在建項目已經超過1800個,覆蓋22個重點行業,推動平台化設計、智能化製造、網路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典型應用模式向更多重點行業延伸。
「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的最終目的,是展現應用價值。」浪潮集團執行總裁陳東風表示,工業互聯網對網路的要求不同於個人用戶,其中最突出的是對「確定性」的追求,更需要「說到做到」的新型網路能力,而對網路的接入改造是第一要務。比如,浪潮以5G+多制式接入技術融合創新,為東風 汽車 打造了一張能力全面、架構融合、運維智能的多制式網路,靈活支撐東風 汽車 多元、泛在的全連接需求。
「5G+工業互聯網」的賦能路徑也日益清晰。「基礎電信企業、工業企業、通信設備企業、軟體企業深度合作,形成多樣化的商業運營模式,團體賽打法更加成熟,各地聚焦重點特色行業,舉辦多場行業現場會,服務地方產業升級,區域協同發展的格局更加清晰。」 韓夏說。
優勢互補空間廣闊
「5G+工業互聯網」已成為賦能各行各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量,兩者優勢互補效應快速顯現。工信部近日發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提出,要持續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加快典型應用場景推廣。
目前我國仍有大量傳統產業企業處於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改造階段,工業互聯網將為5G應用開辟更廣闊的空間。肖亞慶表示,工信部將從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拓展融合應用場景、加強關鍵技術攻關、深化開放共享等方面發力,加快「5G+工業互聯網」發展。
「5G、工業互聯網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先進製造業的重要支撐。我們將拓展融合應用場景,堅持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全面推進5G、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的產業化、規模化應用。」肖亞慶說。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認為,要加快釋放「5G+工業互聯網」潛能,還需要解決三大問題,一是要解決5G工業晶元模組價格高的問題,消除產業瓶頸;二是要解決5G終端匱乏問題,不斷豐富5G通用終端和行業終端;三是要進一步優化「5G+工業互聯網」產業公共服務平台。
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胡厚昆提出,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數據驅動是關鍵,要實現數據取得出、算得快、用得好,連接更多設備、降低人工智慧門檻、發展工業軟體等,是現階段的重點投入領域。
「在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下,工業企業加速智能化升級,工業互聯網通過數據把傳統生產要素結合起來,實現資源共享,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工業企業加速智能化升級。這同時也帶來挑戰,需要建立內生安全、保障經營安全,確保工業互聯網安全發展。」奇安信集團總裁吳雲坤說。
韓夏表示,要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入更多行業和領域,增強產業鏈企業發展能力,提高產業鏈協作效率和供應鏈一體化水平。同時提升服務能力,支持領軍企業牽頭整合產業鏈,輸出更多可供中小企業借鑒的成熟方案和先進經驗,著力培育一批行業應用公共服務平台和解決方案供應商,降低中小企業開展「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的門檻。
『伍』 5G+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方案(PPT)
工業互聯網的內涵和意義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在工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轉型需求帶動下,以 泛在連接、全面感知、智能優化、安全穩固 為特徵的工業互聯網應運而生。
工業互聯網作為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通過 人、機、物 的全面互聯,實現 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 的全面連接。
支撐 企業業務科學決策 ,提升 製造資源配置效率 ,對我國 數字化轉型升級 ,推動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提高國際影響力具有戰略意義
工業互聯網的構成要素:三個核心要素
工業互聯網的構成要素:三個核心要素
工業互聯網平台的功能結構:分層式結構
工業互聯網平台的產業生態:兩類應用主體、四類平台企業、五類支撐主體共築平台產業體系
工業互聯網平台的四類應用場景:生產現場--企業內部--企業與企業之間
全球工業互聯網平台應用場景分布
工業互聯網平台的部署實施框架:公有雲服務、私有雲部署、邊緣部署
工業互聯網APP:重構工業軟體開發、部署與集成方式
工業互聯網的技術體系:需要IT和OT技術的融合
工業互聯網平台數據地圖展示
5G做為「新基建」排頭兵,將大大提升移動互聯網體驗,並使能垂直行業
『陸』 5G+工業互聯網和5G專網意思一樣嗎
5G+工業互聯網是指應用在多個不同的垂直行業的工業場景,需求包羅萬象,5G要在其中發揮作用,無非是作為網路基礎設施,然後藉助它高速率,大連接,與超可靠低時延這三項能力,在其上構築適合的行業應用。
常見的5G用於工業互聯網的例子有以下一些:
1、5G+超高清視頻:隨著技術的發展,超高清視頻已經不再局限於監視,錄像,回放等傳統功能,對視頻流的清晰及流暢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5G+VR/AR:VR需要超高帶寬和時延才能讓人虛擬現實的感受更真實,而AR對帶寬和時延的要求相對來說寬松一些。
3、5G+無人機:工業級無人機可以通過5G進行遠程操控,並進行實時高清視頻回傳,可用於智慧園區的24小時不間歇,無死角的安防,或者惡劣環境下的設備巡檢等場景。
4、5G+遠程式控制制:在工業環境中,很多場景不適合人進行作業,比如高位,高空,有毒等惡劣環境,這就需要遠程式控制制。
實現以上的應用場景需要兩個關鍵技術:5G網路切片和邊緣計算。
5G專網分為兩大類:一是運營商通過切片技術,通過UPF分流,將用戶的數據直接傳送到用戶的內網。二是國家提供專用的5G頻段,用於行業客戶自行來組5G網,類似於電力的230專網。
所以5G+工業互聯網和5G專網不算是一個意思。
邊緣計算網關
愛陸通5G邊緣計算網關支持國家電網公專一體、硬體加密、網路加密等特殊應用。
『柒』 什麼是工業互聯網
通俗來說,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是傳統工業流程與信息通信技術的高度融合產物。
工業互聯網的嚴格定義是一種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不斷顛覆傳統製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推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型產業加速發展壯大。工業互聯網的優勢在於將人、機、數據深層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