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怎麼樣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到底好不好
是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國家級數控技術實訓基地 ,是一所有近五十年歷史的全日制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經廣大網友評價,還是一所比較不錯的學校,初中生畢業值得報考。
2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師資力量
師資隊伍卓越,擁有1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優秀教師、湖北省特級教師,2名武漢市「大城工匠」,2名「荊楚工匠」,2名武漢市政府津貼專家,2名湖北省技能狀元,3名武漢市技能狀元,多名武漢市學科帶頭人。2018年,全國「最美教師」禹誠光榮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3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升學途徑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作為我省首批「3+2」中高職分段培養試點學校,數控、模具、計算機、工藝美術專業學生中職畢業後,可直升對口的國家重點高職,還可通過技能高考、高職單招,升入本科、高職。
近三年,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升學率在95%以上,本科錄取率逐年攀升。2017年美術生藝考本科過線率100%。
4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好不好就業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與眾多大型國企、世界名企開展校企合作,實行訂單培養,對口就業。學生均有2個以上企業可選擇就業,起薪待遇超過同類中職。一大批畢業生在企業脫穎而出,作為技術骨幹得到重點培養。
瞄準智能製造、信息技術、現代服務等產業做精專業:數控、模具均為全國示範專業;工藝美術、計算機和機電為省重點專業;汽修、財會、學前教育為當前熱門專業。各專業在全國、省市技能大賽中屢屢摘金奪銀,數控專業首屈一指,被譽為「湖北省數控第一品牌職校」。
⑵ 三加二有哪些學校
1、河北商貿學校
河北商貿學校(原河北供銷學校)系國家級重點中專,始建於1953年,學校佔地近百畝,建築面積6萬平米,在職正式教職工190人,其中高級講師55人,全日制在校生6000餘人,聯合辦學在校生2100人及短訓學員3000餘人。
是國家級重點中專,設有會計電算化、市場營銷、計算機實用技術、計算機網路工程、現代物流、酒店管理、商務英語、電子商務等十五類專業,並設有高職專科班,面向全國招收初、高中畢業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河北商貿學校
網路——煙台城鄉建設學校
網路——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
網路——青島海洋技師學院
網路——煙台文化旅遊職業學院
⑶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學校的教師隊伍
學校現有教職工210名,其中正式教職工155人,聘用人員55名。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力量雄厚的師資隊伍,教師中:高級職稱47人、中級職稱58人,湖北省級金牌教師2人、湖北省級骨幹教師2人,國家技術能手1人、湖北省技術能手2人、武漢市級學科帶頭人10人、武漢市技術能手5人。專業教師中有50多人具有高級工程師、高級工藝師、工程師、經濟師、工藝師、會計師、技師等專業技術職稱。
⑷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08
⑸ 武漢有那些職校
武漢的職高有:武漢紡織大學、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武漢商業服務學院、武漢軟體職業學院等等。
1.武漢紡織大學
武漢紡織大學(Wuhan Textile University)坐落於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湖北武漢,地處光谷腹地,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理、工、文(藝、經、管、法、教育、藝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紡織服裝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武漢紡織大學溯源於1958年建立的武漢紡織工學院,是原中國紡織工業部九大部屬高校之一。1998年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實行中央與湖北省共建。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2002年、2006年,原湖北省對外貿易學校、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先後並入。2010年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
參考資料網路-武漢軟體職業學院
網路-武漢商業服務學院
網路-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網路-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
網路-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
⑹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分數線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分數線為346分。
據往年武漢第二輕工業學校錄取分數線一般比普高錄取分數線低一百分左右,分數線為346分,由於中等職業學校主要以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為主,會對一些有特長的學生優先錄。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是1979年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是國家級重點中專、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全國輕工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國家數控實訓基地、湖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湖北省文明單位。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⑺ 武漢第二輕工業學校
武漢第二輕工業學校怎樣管理學生,
不掛網公布的。
如有合法需要,
可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以學校的說法為准。
⑻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學校的歷史沿革
一、在改革中復甦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前身是1964年創辦的「武漢市工藝美術學校」,文革中停辦。1979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剛恢復辦學時,學校面臨的是「無場地、無師資、無設備、無經費、無生源」境況,四處租借場地,幾經搬遷才最終落戶青山。當初審批規模400人,發展到1991年在校生都僅有350多人,在當年市教委組織的辦學合格評估中,被亮了「黃牌」,定為「暫緩通過」學校。
學校還多次被省市政府授予「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師德建設先進學校」、「校園管理先進學校」、「招生先進單位」、「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職業技能鑒定先進單位」、「和諧校園合格學校」等稱號;連續兩年被評為武漢市「文明單位」;2006年獲武漢市五一勞動獎狀,2007年被評為湖北省職業培訓教學工作先進單位,2008年被評為全國輕工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09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
二、重管理而崛起
學校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通過規范管理來提高質量、創造效益。將原來分散辦學的職大、電大、技校、成人中專、黨校合並,實行以普通中專為主,多塊牌子、一套班子的辦學管理體系。工作上推行目標責任制,不斷完善考核制度和激勵機制,並於2007年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
80年代初,學校僅有一台破舊的老式車床;90年代初,學校校舍陳舊,被人形容為像個簡陋破舊的大倉庫。發展到今天,學校教學樓、學生宿舍、食堂等建築面積已達5萬余平方米,並陸續建成數控中心、模具中心、計算機中心、電工電子實驗室、機電實驗室等實訓場所1萬余平方米,擁有普通機加工設備76台套、先進數控加工設備61台套、計算機1000餘台,實習實訓設備價值數千萬元,固定資產達1.2億多元。校內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湖北省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武漢市再就業培訓基地,學校逐步探索出以中等職業教育為主,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並舉,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為一體,校企合作、資源共享的多功能辦學模式。在當前職校招生異常激烈的形勢下,我校每年招收新生始終保持在2000人左右的規模,在武漢市名列前茅。在校生已經達到5000餘人。走進今天的二輕校,看到的是綠化、美化的校園環境,感受到的是潤物無聲的育人氛圍。
三、樹特色以壯大
通過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更新觀念,尤其是通過實施「品牌專業、品牌教師、品牌學生、品牌學校」的戰略,真正使職業教育成為了就業教育,突出了職教特色,實現了學校又好又快發展。學校開設有模具、數控、機電、電子、財會、計算機網路、電腦美術等7個主幹專業。在以服務為宗旨、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中,我們堅持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不斷強化職業教育以技能培訓為主的教育特色;以服務社會為宗旨、服務製造業發展為方向,不斷強化以模具、數控為重點的專業特色;以產教結合為途徑,不斷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的辦學特色,突出實習實訓教學,強調動手能力培養,瞄準現代製造業發展,大力培養技能型緊缺人才。
四、抓質量促振興
2007年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後,對學校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是一個有力地推動,現有的數控、模具、計算機三個實訓基地,本著「規劃高標准、建設高起點、配置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的原則進行建設,在滿足校內實訓教學的基礎上,還充分發揮其社會服務功能,面向社會開展各類培訓、職業資格認證,承辦各種技能大賽,與企業實行產學研合作等,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面對職業教育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人才培養為重心,以品牌建設為核心,加快高素質技能型緊缺人才的培養步伐,辦人民滿意、社會滿意的職業教育,努力實現「學校發展出亮點、教學實訓創特色、職教領域樹品牌」的辦學目標,成為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和骨幹示範作用的中等職業學校。
⑼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學校的介紹
摘要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是1979年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是國家級重點中專、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全國輕工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湖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湖北省文明單位。
⑽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學校的簡介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是一所有近50年辦學歷史的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學校前身是1964年創辦的武漢市美術學校(1966年停辦),1979年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復辦校,學校現隸屬於武漢市教育局。學校為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首批湖北省示範學校、「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建設計劃」第一批立項建設學校、湖北省文明單位,學校為市級財政全額撥款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