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哪些國家有完整的工業體系,這樣的體系有什麼好處
二戰時期能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的國家一共只有八個左右,分別是美國、英國、蘇聯、法國、德國、日本、義大利以及捷克,工業化體系較為完整的國家在二戰中能過擁有較大的話語權,而且往往二戰的走勢都是由這些擁有相對完整工業體系國家所決定的。這些點也可以從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中推測一二,當然捷克在當時確實算是個例外但也情有可原,捷克在二戰前期就被德國佔領,畢竟捷克國土面積小,而且德國的閃電戰確實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綜上而言,擁有較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在二戰時期能夠擁有較大的話語權與主動權,並且在二戰中往往能夠更好的保存自身的實力。因此完整的工業體系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特殊時候往往可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❷ 二戰的時候美國的經濟為什麼那麼厲害
1、美國在20世紀初的時候實體經濟比較好,製造業發達,農業也有優勢。
2、美國在一戰的時候不受戰火摧殘,沒有大動干戈,自己從負債過成為了債權國。
3、美國二戰是唯一沒有戰火摧殘的大國,幾乎沒有任何攻擊打到美國的本土。
4、有美洲的資源可以進入美國的工業體系,別的國家比如英國的本土由製造業,資源地在海外,航路被德國潛艇威脅著。
5、打仗就有訂單,而且別的國家的競爭要麼因為戰爭產量降低不出口到美國,要麼因為戰爭被制裁。
❸ 二戰開始時英國和美國大家覺得哪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更強
但是如果單論軍事實力,在二戰開始時,英國更勝一籌。
在二戰開始時美國的綜合實力更強,因為美國國土面積非常大,自然資源豐富。同時經歷兩次工業革命,工業水平十分發達。而美國遠離歐亞大陸,擁有安全的地理環境,兩次世界大戰美國本土均置身事外。19世紀末期已逐漸成為世界最強大國家1940年美國的GDP即達到2000多億美元,遙遙領先於其他大國。
而且英國的兵力大多來自於其他殖民地,本土士兵有限。英國本來就是侵略者,這些被殖民國家草草組建的軍隊本就戰鬥力有限,肯真正為英國賣命的又有多少呢。所以一開始英國在人數上占優勢,但是隨著戰爭的推進,這點優勢也被逐漸磨滅。
❹ 現在的中國工業實力放在二戰時,能達到當時美國的水準嗎
現在中國的工業實力,別說放到二戰時期,就算現在也超過美國了
工業總產值方面中國佔世界24%,美國佔世界的19%,這是現在的比例。
當然,美國在二戰時期,尤其是二戰後期工業總產值佔世界45%還多點,這個人比例估計以後很難有國家能達到了,但是中國現在的產值都超過現在的美國了,放到二戰時期去。你說呢?
❺ 二戰時期,哪個國家的武器裝備最先進
美國。美國除了陸軍裝備稍遜一籌外,海空軍裝備是世界領先的。
❻ 美國軍工和蘇聯軍工哪個更強
整體上說美國的軍工技術更先進,造出的武器輕巧美觀,性能優越。但是它也存在維護困難、環境適應性差和保障成本高昂等缺點。
但是蘇聯也有自己的優勢,由於蘇聯技術落後,所以蘇聯為了保持較強的戰力,它的武器也有自己的獨特優勢:
第一,火力強大,蘇軍突出火力致勝,把火力打擊推向極致,所以蘇式武器在戰場上一貫堅持簡單粗暴,結實抗揍。這一點對中國一直有很大的影響。
第二,蘇聯的裝備維護簡單,環境適應性強,比較有代表的就是AK-47、RPG火箭筒和卡秋莎火箭炮。
第三,華約當年有十萬輛坦克,以蘇聯為首的的鋼鐵洪流幾乎無可阻擋,北約曾測算過,蘇聯可以兩周就可以橫掃歐洲一直打到大西洋岸邊。蘇聯的核武器從數量上比美國強大,蘇聯曾經製造過世界上最大的單體核彈,當量達到3500萬噸TNT,試爆時六百公里外都有震感……
西方一直宣傳軍備競賽拖垮了蘇聯,但是這與實際不符,蘇聯當時還是有強大的實力,問題出在蘇共黨內。一些人享受特權習慣了,他們想要公共享受更高更腐化的生活,他們還想把自己非法撈到的財物合法化,這就是蘇聯走向私有化的根本原因——蘇共自己埋葬了自己。
❼ 二戰時中國和美國的國力差距有多大
中國和美國是二戰時期的兩大參戰國,是二戰中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力。不過,同樣面對日本,中美兩國的表現卻大相徑庭。中國被日本打的節節敗退,而日本卻被美國虐的找不著北。之所以產生這種情況,最大的原因就是兩國國力存在巨大的差距。那麼二戰時中美兩國的差距有多大?
此外,在金融、科技、衛生、教育等各方面,中國和美國的差距同樣非常懸殊。僅僅以科技為例,美國的B-17飛行堡壘、原子彈、無線電制導和計算機都上馬了,而中國還處在小米加步槍階段。中國能和日本打14年,一直撐到了抗戰的勝利真心的不容易。我們沒有美國強大的工業,沒有美國先進的科技,也沒有美國雄厚的財力,我們只有血肉之軀和鋼鐵般的意志,我們不僅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而且在朝鮮戰爭中(擊敗)了我們一直只能仰望的美國。
❽ 二戰時,德國和美國誰的工業實力更強
美國。正是因為美國變態的工業能力,德國掛了。
❾ 二戰美國工業比日本強大多少
1、二戰前日本的工業只有美國的一個零頭。日本的軍事工業是靠全民勒緊褲腰帶搞起來的,沒有後勁
2、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1940年美國GDP達到2000多億美圓,德國才500多億美元。日本只有100多億沒有。美國工業生產能力更是強大,當年太平洋上美國「約克城」號受重創,日本人判定需要2個月才能修復,美國人只用了36小時就完成了,能力及效率可見一斑;
3、美國參戰後,在其經濟實力的支持下武器生產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經成為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有進4萬輛是位於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M4謝爾曼坦克.
4、指揮襲擊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曾經當過日本駐美國使館的武官,見識過美國的工業實力,他說過,美國的煙囪比日本的樹木還多,所以他極力反對與美國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