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志丹縣的工業園區在哪裡

志丹縣的工業園區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6-23 17:06:37

『壹』 以劉志丹命名的志丹縣在什麼地方

http://www.shaanxi.cn/sx_mzlk/admin/upfile/yadanxian.htm

志丹縣

志丹縣地處陝西省北部延安市西北部,東接安塞,北鄰靖邊,西北與吳旗相連,西南和甘肅交界,南部與甘泉、富縣毗鄰。全縣東西長70.01公里,南北寬92.56公里,總土地面積3781平方公里,其中農耕地104萬畝,森林169.5萬畝。全縣轄6鎮5鄉土91個行政村12萬人。

志丹縣,史稱保安軍、保安州、保安縣。1936年為紀念民族英雄劉志丹而命名為志丹縣。志丹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生活斗爭。志丹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既創造了璀璨奪目的文化,又造就了自身不屈不撓、奮發向上的優良品格和氣質。形成了以傑出歷史人物為脊樑、以自由博愛思想為源泉和以豐富文化遺產為特徵的精神文明和物質財富。古代有劉延慶、劉光世、解元等保國名將,現代史上,以群眾領袖、民族英雄劉志丹為傑出代表的數以千計的優秀兒女,創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土地革命時期,中央政府移駐縣城,志丹成為領導中國革命的中心。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志丹作為革命老區,出人、出物,支援前線,為全國解放流血犧牲。新中國成立後,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縣在政治、經濟、文化、人民生活等方面發生了和正在發生著滄桑巨變。
志丹,地處陝北黃土高原梁峁丘陵溝壑區,境內溝壑縱橫,梁峁密布,山大坡陡,河谷深切,地廣人稀,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年平均日照2332小時,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114.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7.8℃,年無霜平均142天左右,年降雨量平均524.5毫米,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境內土層深厚,質地疏鬆,光照充足,雨熱同季,適宜於蘋果、杏子、棗、梨、沙棘、用材林和豆類、蕎麥、穀物、薯類等短、平、快農業項目的發展。農作物有糧、油、菜、煙、果、葯雜8大類50多個品種, 以蕎麥、穀子、糜子、山杏為特產。野生植物有80多個樹種,草木種類繁雜,僅葯材就有300餘種。林草覆蓋率北部和中部為12%,南部為53%,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煤、天然氣、白雲岩、礦泉水等。其中石油為大宗,己探明10個鄉鎮有石油,可供開發面積2916平方公里,儲量約1億噸,且具有埋藏淺、油質好、易開採的特點。
近年來,改革開放的大潮,使這片古老而英雄的熱土再度沸騰,煥發出無限活力的英雄的後代子孫們,繼續譜寫著輝煌燦爛的篇章。志丹社會經濟事業蓬勃發展,傳統農業一展新顏,以石油鑽采為龍頭的地方工業方興未艾,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市場繁榮,物阜民樂。21世紀12萬志丹人民正在西部開發熱潮推動下,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意氣奮發地朝著實現經濟強縣目標奮進。

[城區建設] 近4年來累計投資近2億元,先後建成了志丹賓館、周河大橋、志丹廣場、城南廣場,改造了一道街和二道街,實施了城北新區開發和城南住宅小區工程,城區面積2.2平方公里,綠地面積達到了1500畝,城市供水能力達1350立方米/日,大氣污染得到的根治。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區環境日趨完美。以鄉(鎮)政府駐地為中心的小城鎮建設發展迅速,全縣9個鄉鎮己完成了鄉鎮規劃編修。 火炬廣場累計完成街道拓寬、硬化6000米,完成基礎設施改造21600平方米,建成市場15個,新建、改建醫院8所,改造供排水設施9處,完成美化面積3600平方米。
[交通] 縣境內有省道(延定線)65.7公里,縣鄉道路303公里,村委會公路通達率100%。志吳、志杏兩條縣鄉主幹道己按照山嶺重丘區三級油路標准改造完成,全縣「卅」型三級公路框架基本成形,11個鄉鎮己有8個通了油路,預計2004年底即可實現鄉鄉通油路目標。
[電力] 全縣有110千伏輸變電站2個,電力供應充足,村委會全部架通了10千伏輸電線路,農戶通電率達90%以上。城鎮電網改造己全部完成,農村電網改造正抓緊進行。
[通信] 縣城和所有鄉鎮駐地及部分村組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全縣固電話用戶以達7837戶;全縣建有行動電話發射架10個,信號覆蓋了縣境內絕大部分地區,目前行動電話用戶已達7400多戶。廣播電視網路齊全,有線電視覆蓋了全部11個鄉鎮駐地。 [教育衛生] 全縣共有中小學校323所,其中完全中學1所,職業中學1所,初級中學5所,完全小學62所,初級小學254所,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居全省縣級學校前列。全縣有11所衛生醫療機構,其中二級甲等醫院1所,技術高超,設備一流。

『貳』 南京有幾大工業園在什麼地方是什麼工業園

洪武工業園
地址:南京市白下區友誼河路10定坊工業園
秦淮區工業園
空港工業園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集慶門大街附近(江東中路西)南京豪威工業園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集慶門大街(江東中路西)陳墟工業園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南京衛港工業園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鴻國工業園
地址:南京市江寧區將軍大道209嘉盛工業園
地址:南京市江寧區隱龍路18號
興民工業園
地址:南京市江寧區科苑路128勝泰工業園
地址:南京市江寧區西門子路88牛首工業園
地址:南京市江寧區利源南路55石馬工業園
地址:南京市江寧區將軍北路6號南京下關濱江工業園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下關區

『叄』 志丹縣富昌果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志丹縣富昌果業有限公司是2011-03-10在陝西省延安市志丹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志丹縣雙河工業園區。

志丹縣富昌果業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10625570653599T,企業法人薛春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志丹縣富昌果業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果業技術服務、果品儲存購銷、果業物資生產銷售、場地及廠房租賃。(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志丹縣富昌果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肆』 保安鎮的基本概況

保安有保一方平安之意,因此在中國叫保安鎮的地方有很多,這里著重介紹幾個。大冶市保安鎮位於大冶市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發達,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的千年古鎮;葉縣保安鎮位居葉縣南30公里處。總面積。境內有回、漢、滿、彝、白族等民族;志丹縣保安鎮地處「紅色之都」志丹縣中部,是志丹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連州市保安鎮位於連州市中部,土地總面積186.3平方公里,轄17個村委會。有較好的區域經濟發展條件;洛南縣保安鎮位於秦嶺南麓。該鎮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該鎮更是屬革命老區。
湖北大冶市保安鎮,面積128.2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7個村委會:團結、民主、先鋒、桃樹、盤茶、沼山、金塘、農科、黃海、蘆嘴、牛山、楓林、西海、南陽、桂花、大壠、高溪、西山、株樹、塘灣、青山、永光、大洪、蓮花、茶山、赤馬、李華、磨山、庄嘴。
省道鐵賀線貫穿全境,鎮區距武漢市65公里,大冶市區30公里,黃石市鐵山區15公里,離武黃高速入口35公里。 鎮內礦藏豐富,,石灰石、膨潤土、白雲石、沸石等儲量均達億噸,石膏、珍珠岩、硼、大理石等礦藏亦有相當儲量。常年盛產優質雜交稻穀、小麥、油菜等農作物,野產水芹菜、狗血桃、奈李、板栗享譽一方。
古鎮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沼山大寺、三元閣、荊王廟等名勝古跡如珍珠般鑲嵌其中,尹解元石雕工藝更是名揚中外。1996年國家文化部授予保安鎮「中國民間文化(石雕)藝術之鄉」, 2008年,尹解元石雕被成功納入中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 鎮內環境優美,生態和諧保安九號養生山莊、秀水灣生態園等均已建成對外運營。總投資30多億元的「保安湖濕地公園」項目已完成前期項目論證工作,正在進一步進行規劃之中。
鎮域經濟發達,實力強勁。尖峰水泥、金譽制衣、成德船件、鵬澤水產加工等企業相繼落戶。2009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33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0億元;規模企業實現總產值10億元。出口創匯完成410萬美元。全年實現國地兩稅收入7028萬元,同比上年凈增2428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6137元,同比凈增728元。先後獲得大冶市六強鄉鎮、大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黃石市「五好」鄉鎮黨委、湖北省文明鄉鎮、全國民主管理村務公開先進鄉鎮、全國農業普查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工業園區簡介
我鎮金塘工業園區創建於2007年,園區座落於保安鎮金塘村,規劃面積1000畝,現園區建成區及在建區面積已達350畝,累計投入建設資金1260萬元。園區內供水、供電、通信網路工程和道路、管網工程等基礎設施配套較為完善,工業園區亮化、綠化、美化工作也正在逐步完善,為招商項目落戶工業園區搭建良好的承接平台。
截止目前,工業園區企業達到8家,包括建成投產企業3家,分別是金譽制衣、成德船件和馳潤換熱器;在建5家,分別是鵬澤水產品加工、永佳服飾、新銅都換熱器、卓成機械、信旺制衣。8家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均在5000萬元以上。另有浙江科旺紡織、東莞環保機械、森馬物流園、金霸建材等9個項目正在緊密跟蹤洽談之中。工業園區產業特色初步形成,有以船舶配件製造為主的機械製造業,以戶外運動服、森馬品牌服飾生產為主的紡織服裝業,以淡水魚等農產品加工為主的食品加工業等三大特色產業。
鎮黨委、政府從土地、水電、扶持、服務、管理等方面為工業園區發展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著力打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投資發展環境。金塘工業園區本著「大開放促大發展」、「你發財我發展」的原則,堅持「誠信相待」的觀念,以「一切為了園區企業」的服務宗旨,以「簡捷的效率,優惠的政策,出色的服務」,為企業提供一條龍服務。
產業發展簡介
我們緊緊圍繞全市四大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和我鎮產業發展方向,不斷創新思路,發揮優勢,突出抓好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打造了五大產業板塊:
一是新型建材板塊。新型建材產業是我鎮工業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該板塊主要以尖峰水泥和宏翔鈣業等項目為代表。其中尖峰水泥公司是由上市公司浙江尖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建材集團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專業水泥生產銷售企業,佔地600畝,總投資10億元。第一期投資5.6億元,年生產新型干法水泥250萬噸,已於2008年7月建成投產,2009年實現了產值5.4億元,利稅5300萬元,是大冶市四大產業集群之一——新型建材產業集群中的重點龍頭企業。二期建設工程正在積極籌備之中,有望在正式動工。第二期建成投產後,年可實現產值15億元,利稅2億元,安置勞動力600人,將成為大冶市規模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基地。
二是機械製造板塊。主要以換熱器生產項目為主,共發展到4家,現已建成投產2家,分別是大冶成德船舶配件製造公司和黃石馳潤換熱器廠。其中總投資5000萬元的大冶成德船舶配件製造公司一期已投入3600萬元,並於2009年元月正式投產,年產換熱器、船舶配件一萬台套,安置勞動力近100人,年產值3000萬元以上,利稅300萬元。黃石馳潤換熱器廠位於我鎮金塘工業園區內,佔地面積30餘畝,於2009年4月引進,同年12月建成投產,年創產值6000萬元,安置勞動力100人以上,創利稅600萬元以上。
三是紡織服裝板塊。全鎮輕工服裝企業共有4家,已投產2家,主要是一家服裝生產企業和一家製鞋廠。這兩家企業均是純外資型、出口創匯型、勞動密集型企業。其中黃石金譽制衣有限公司於2007年11月引進,總投資650萬美元,一期工程已於2009年2月竣工投產,公司佔地54畝,總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主要從事戶外服飾生產經營,產品專銷歐美等發達國家。現已建有12條生產線,生產車床480台(套),企業員工480人。截止2009年12月31日,該公司已累計完成出口創匯305.44萬美元,2010年出口創匯可望實現500萬美元。大冶市鑫發鞋業有限公司於2008年9月引進,是一家日資民營企業。該公司佔地20畝,總投資3000萬元,2009年3月建成投產,安置勞動力近300人,年生產各類運動鞋100萬雙,年出口利稅300萬美元以上,實現年利稅500萬元。
四是食品加工板塊。截止目前,全鎮食品加工企業已發展到3家,建1家,即鵬澤水產品加工項目;已簽約2家,分別是總投資6000萬元湖北薯康食品和總投資2億元的福建蔬菜加工項目。其中,台資企業大冶市鵬澤水產有限公司年產1500噸農副、水產品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其中一期投資2000萬元,二期投資3000萬元,規劃建設用地面積20畝,擬建大型凍庫1個、速凍庫1個、無菌加工車間6個,主要承接保安地區農副、水產品冷凍加工和銷售,產品全部出口日本和台灣等國家和地區。二期工程建成後,年出口創匯可實現400萬美元以上,安置勞動力100人以上,年消化農戶產出的農副、水產品1500噸以上,創利稅600萬元以上。
五是生態旅遊板塊。我們緊緊圍繞保安湖旅遊開發的契機,大力抓好生態旅遊開發工作,構建了以保安湖濕地生態旅遊區為龍頭,以尹解元石雕文化、沼山村鄉村旅遊觀光、劉通「小橋流水人家」和保安9號養生山莊、秀水灣生態園休閑度假等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休閑旅遊項目為載體的生態旅遊發展格局。保安湖濕地生態旅遊區是國務院批準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大冶市經濟轉型的龍頭項目之一,總投資30多億元。該旅遊區位於大冶市西北部,涉及保安鎮、還地橋鎮、東風農場管理區,直接惠及人口近20萬人,面積66.28km2。該景區的開發將作為大冶招商引資的重要平台和發展旅遊業的「引爆點」,全力打造成為全國5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具有江南水鄉特色、彰顯石雕青銅個性且具古鎮風范的華中地區不可替代的世界級生態休閑運動度假中心區。此前,已投資360萬元,聘請生態旅遊專家修編了《環保安湖運動休閑旅遊區旅遊開發總體規劃》、《環保安湖運動休閑旅遊區重點景區概念性規劃》、《保安湖濕地生態旅遊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規劃,並完成了《保安湖濕地生態旅遊區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保安湖濕地生態旅遊區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現正在向國家發改委申報。
除上述五大板塊中已建成投產的項目外,我鎮還將有九大項目陸續建成投產:一是總投資5000萬元的宏翔鈣業項目,年產活性灰30萬噸,產值達1.5億元;二是台商投資5000萬元的鵬澤水產品加工項目,年加工1500萬噸蔬菜、水產品,即將投產;三是湖北永佳服飾年產30萬件服裝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正處於基建階段,可建成投產;四是大冶新銅都換熱器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年加工5000台套換熱器,年創產值可達6000萬元,年底可建成投產;五是總投資8000元的愛中電子項目,今年上半年開工建設,預計年底可建成投產,年實現產值達1.5億元;六是浙江信運服飾項目,年產200萬件森馬時裝,一期投資6000萬元,5月底可開工建設,年底建成投產;七是大冶卓成機械製造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年產軍工船舶配件5000台套,年底可建成投產;八是保安九號養生山莊二期項目,投資2000萬元,已建成養生別墅6棟,即將正式對外運營;九是李華農業休閑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 柯青松:鎮黨委書記、鎮長。主持黨委、政府全面工作,側重農業。蹲點永光村,掛點尖峰水泥項目。
王 華:鎮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鎮長。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側重工業、安全生產、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蹲點西山村,掛點水產品開發項目工程。
許加兵: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團主席。主持鎮人大主席團全面工作,分管組織、人事、宣傳、統戰、工會、青年、婦女、老齡、檔案和農、林、水、農貿公司、農業綜合開發、新農村建設、科技、科協等工作。蹲點大洪工作片、茶山村,掛點新銅都換熱器項目。
李燦華: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主持鎮紀委全面工作,分管政協、黨風廉政建設、紀檢、監察、信訪、計劃生育、文教衛生、武裝、國防教育、政法、土地、環保、城建、交通、消防、項目立項、財貿、後勤、民政、優撫、雙代管、食品安全、工農關系、國有資產管理和殯葬改革等工作。蹲點株樹工作片、高溪村,掛點財政大樓、郵政大樓、煙草大樓建設工程。
陳世湖: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全鎮經濟、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供電、安全生產、勞動就業及勞動保障等工作。蹲點牛山工作片,掛點永佳制衣項目。
尹波濤: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掛職)。協管科技、科協、審計、統計、招商引資、開放開發、項目建設、旅遊、新農村建設、土地、城建、環保等工作。蹲點庄咀村。
賀麗萍:鎮黨委委員。主管全鎮計劃生育等工作,蹲點李華工作片、磨山村。
袁啟發:鎮黨委委員、政法委書記。主管政法、經濟、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勞動就業、供電、消防、信訪等工作,主持安通貨運公司全面工作。蹲點街道工作片。
尹立強:鎮黨委委員、組織、宣傳、統戰部長兼廣電聯合黨支部書記。主管組織、人事、宣傳、統戰、檔案、文體、老齡、旅遊開發、電子政務、廣電黨支部黨建等工作。蹲點官橋工作片、沼山村,掛點文化館建設工程。
盧洪權:鎮人大主席團副主席。主管武裝、國防教育、工會等工作,協管人大主席團、全鎮經濟工作,主持鎮多元工貿有限公司全面工作。蹲點青山村,掛點尖峰水泥項目。 【名稱來歷】「保安鎮」之名,始於唐德宗貞元元年(785年)7月20日符載撰寫的《保安鎮陣圖記》。
【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14°44′~116°44′,北緯30°10′~32°10′。地處大冶市西北部。東與還地橋鎮接壤;南與金山店鎮相連;西與鄂州市的沼山、長嶺、東溝等鄉鎮毗鄰;北與東風農場隔湖相望。政府駐地保安街。電話區號0714,郵政編碼435115。距大冶市區35千米。
【政區沿革】夏商屬荊州。春秋戰國屬楚地。秦屬南郡。漢屬江夏郡鄂縣。三國屬吳之武昌縣。晉屬武昌郡武昌縣。隋屬鄂州武昌縣。解放後,更名保安區,1975年11月,撤保安區建保安公社。1984年12月,保安鄉(保安公社更名)並入為保安鎮。
【政區劃分】2011年末轄大壠、桂花、高溪、南陽、株樹、西山、塘灣、青山、永光、大洪、蓮花、茶山、先鋒、沼山、盤茶、桃樹、金塘、農科、友誼、牛山、黃海、蘆嘴、楓林、西海、庄咀、李華、赤馬、磨山等28個村民委員會和團結、民主2個居民委員會。
【人口面積】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6.9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4700人。城鎮化率47.5%。總人口中,男性36000人,約佔51.8%;女性33500人,約佔48.2%;14歲以下10200人,約佔14.6%;15-64歲54100人,約佔77.9%;65歲以上5200人,約佔7.5%。漢族69400人,佔99.9%;其它民族48人,佔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2.3‰,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長率7.5‰。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6.9千米。總面積168平方千米。其中陸地118平方千米,佔70.2%;水域50平方千米,佔29.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13.4人。 【農業】耕地面積5.7萬畝,人均0.9畝。以種植水稻、油菜、蔬菜為主。2011年農業總值6.5億元,占鎮內生產總值的9.1%。2011年糧食總產2.7萬噸。經濟作物以油菜、蔬菜為主。2011年油菜種植2.9萬畝,總產0.5萬噸。蔬菜種植1.3萬畝,總產3萬噸。畜牧業以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8.9萬頭,年末存欄3.5萬頭;家禽年飼養207.4萬羽。2011年水產量1.5萬噸,總產值2.1億元。
【工業】以新型建材、機械加工、輕工服裝、電子工業、農產品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50億元,占鎮內生產總產值的73.5%。工業企業204家,職工8143人;實現工業增加值9億元,比上年增長28.6%。「尖峰水泥」為省名牌產品。
【商業外貿】2011年商業網點187個,職工2777人;2011年商品零售總額達5.33億元,比上年增長18.7%;城鄉集貿市場8個,年成交額4億元。出口總額6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7%。
【財政金融】2011年財政收入1.4億元,比上年增長43.1%。從各主要稅種看,營業稅738萬元,增值稅5792萬元,企業所得稅244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110元,比上年增長43%。2011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5億元,比上年增長20.2%;貸款余額0.9億元,比上年增長36.8%。 【文化藝術】2011年末有文化分館1個;詩詞楹聯學會1個,會員117人;威風鑼鼓隊1個,隊員30餘人;各類圖書室30個,藏書5萬冊。
【教育】2011年末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1528人,專任教師42人;小學16所,在校學生3250人,專任教師23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學生2799人,專任教師23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939萬元,比上年增長18.4%。
【科技】2011年末各類科技人才50人。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個,市級科研項目8個。
【醫療衛生】2011年末有市級醫療機構1個,門診部(所)28個;床位80張;專業衛生人員84名,其中醫師35人,助理醫師6人,護士32人。2011年完成診療2.9萬人次。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100%。
【體育】2011年末有學校體育場6個,18個行政村建有籃球場。殘疾女青年盧凡,在第十屆「亞殘會」奪得個人輪椅競速銅牌;在「全國殘疾人田徑錦標賽」中獲兩枚金牌,其中一項破世界紀錄。
【廣播電視】1958年9月建立了廣播站,現有有線電視用戶0.7萬戶,電視入戶率49.8%。
【社會保障】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304戶,人數616人,支出13.2萬元,比上年增長15%,月人均214元,比上年增長25%;醫療救助85人;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655人次,共支出15.9萬元,比上年增長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996戶,人數2295人,支出15.9萬元,比上年增長5%,月人均69元,比上年增長33%。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8人,支出60.80萬元,比上年增長17%。敬老院1家,床位10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73人。社區服務中心2個。慈善分會1個,接受社會捐款13.5萬元,使45人(次)受益。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6萬人,參保率96%。 【鎮區道路】鎮區有3條街道,道路總長度13000米,人均擁有道路0.6米,鋪裝面積15.6萬平方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7.09米,橋梁6座,總長度450米。
【給排水】1975年建成鎮自來水廠,有深水井6眼及成套凈化設備,年供水146萬立方米。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D800排水管道20000米。
【園林綠化】2011年末鎮駐地有花壇58個,綠化面積2300平方米。

『伍』 子長縣的地理

子長縣地處陝西省北部居中,北依橫山山脈南麓南臨永坪川,居延安地區北部清澗河上游。縣境東端馬家砭、南溝岔鄉與清澗、子洲兩縣接壤;南部熱寺灣、余家坪鄉與延川縣、延安市毗鄰;西部安定鎮、李家岔鄉與安塞、靖邊兩縣相連;北依橫山山脈與橫山縣交界。子長縣介東經109°11′58~110°01′22、北緯36°59′30~37°30′00之間,東起馬家砭鄉西溝岔村,西至李家岔鄉麻嶺山村,最長處72公里;北起高台鄉石窯台村,南至余家坪鄉邢家溝村,最寬處55.70公里。子長縣總面積2395.36平方公里,約占陝西省總面積的1.16%,占延安地區總面積的7%。
縣城瓦窯堡位於東經109°39′、北緯37°08′,為子長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瓦窯堡沿210國道至清澗縣城49公里,至延川縣永坪鎮25公里,至延安95公里,至橫山縣城292公里(經綏德、米脂),至靖邊縣城281公里(經綏德、子洲),至子洲縣城135公里(經綏德),至西安444公里。沿省道至安塞縣城68公里。 民國初,境內僅有家庭婦女紡織、農村手藝匠和少數硝皮場、制氈坊、煤炭場等,且處於時斷時續、難以為繼狀態,民眾的衣、食、住、行及生活用品則依賴外地輸入。
民國二十三年(1934)始,境內大部辟為蘇區,縣蘇維埃政府頒行保護工商業政策,境內工業得以恢復和發展。私營小煤窯、氈坊、酒坊、絲織坊、瓷窯等手工業作坊興起,鐵器製造業在陝北一帶負有盛名。為適應戰爭需要,陝北游擊隊(後改為紅27軍)在今李家岔鄉華里溝、羊兒砭、紅崖灣、小草灣、閻家溝等地先後興辦由十多個小爐匠組成的兵工廠,打制矛、刀,修理步槍,製造土地雷、土槍等。二十四年(1935)春,陝北省蘇維埃銀行在瓦窯堡北川桃園村創辦制幣工廠,製造銀幣、銅幣以及印刷紙幣和布幣。二十五年(1936)春,西北軍委在今欒家坪鄉下十里鋪村創辦修械所,瓦窯堡興辦有被服廠、鞋襪社等。六月,中央機關由瓦窯堡遷駐保安(今志丹縣),境內為國民黨軍第84師高桂滋部和第86師高雙成部占據,民間手工業和公營工業大多歇業或外遷。
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初期,邊區工業品外援尚未斷絕,境內工業尚停留於小手工業作坊水平,部分行業受外貨影響勉強維持,陶瓷業由於晉瓷輸入瀕臨倒閉;硝皮場、氈坊受三邊皮毛影響,力不能支;唯煤炭開采業、鐵器製造業尚能立足。據民國三十年(1941)統計,子長縣有炭窯12處、瓷窯3處、絲織廠5處、紙廠1處、鐵匠鋪50餘家。民國三十一年(1942)始,私營、公營工業迅速發展,人民的生活、生產資料基本達到自給。據三十七年(1948)統計,子長縣有炭窯14處、絲織坊13處、瓷窯2處、鐵匠鋪60餘家,有工業工人614人。瓦窯堡城內手工業作坊有磨坊、豆腐坊、屠宰坊、皮坊、成衣鋪等16個行業146家。
1949年底,子長縣有縣屬工業企業6個,年產值18萬元。1951年,省、地機關開辦於境內的工業企業或撤離或下放,大部分設備外運,少數笨重機械留交地方使用。
1953年,手工業者逐步組織起來,走合作化道路。至1956年,基本完成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手工業合作化。1958年,子長縣出現「辦廠熱」,先後興辦各類廠礦企業1966個,其中煉鐵、煉鋼、煉焦、採煤、磚瓦、翻砂、油頁岩、玻璃等工礦企業854個,由於脫離實際、貪多求快、盲目冒進,造成嚴重的勞民傷財後果。至1961年,「大躍進」時興辦的工業企業大多停辦。
「文化大革命」期間,境內工業企業受到嚴重干擾和沖擊,正常的生產秩序被搞亂,企業、職工靠吃「大鍋飯」維持生計。
1978年之後,經過撥亂反正,貫徹執行「工業三十條」,抓企業經營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擴大企業自主權,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體系,計有煤炭、石油、電力、磚瓦等18個工業行業,產品由原煤、簡單機械配件和匠作工具製造發展到電、原煤、石油、水泥、機磚、日用陶瓷、半機械化農具、糧食加工品、服裝等。1989年子長縣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59個,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工業產值)4440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3424元,集體所有制企業5827元。1990年,子長縣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42個,從業人員3751人,擁有固定資產3512萬元,子長縣工業總產值4446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9691萬元的45.88%。
2003年列為全省煤化工基地縣,煤種為全國稀有的44—45號氣煤,具有特低灰、特低硫、低磷、高揮發份、高發熱量、高粘指數等特點,被有關專家稱為「天然化工精煤」。確立了「整合資源、市場化運作探礦權、發展煤化工」的煤炭發展思路,生產原煤424萬噸。煤化工工業園區被省政府列為重點支持的100個縣級工業園區之一。原油產量91.36萬噸。子長縣私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累計發展到5834戶,從業人員2.86萬人,非公有制經濟總產值佔到經濟總量的24.14%,成為支撐縣域經濟增長的又一支重要力量。 子長縣農業用地158.6萬畝,其中基本農田27萬畝,百萬方以上水庫3座、淤地壩932座。糧食生產以穀子、玉米、小麥、豆類為主,糧食總產8.55萬噸。以養殖為主的草畜業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導產業,產值達1.8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3%;薯業、梨果、棚栽和蠶桑等補充產業迅速壯大。建成優質牧草基地40萬畝、畜牧大鄉5個、養殖大戶659戶,舍飼羊子存欄8.1萬只,生豬存欄9.46萬頭,大家畜存欄1.5萬頭,子長縣梨果面積13.5萬畝,梨果總產達1.53萬噸,其中水晶梨3萬畝,建成陝北地區最大的水晶梨生產基地;實現了「萬棚縣」目標,蔬菜種植品種達22類69種,蔬菜總產7.8萬噸;優質桑園發展到5萬畝,年養蠶能力達9500張。生態環境建設進展順利,1999年以來,子長縣累計退耕還林(草)93萬畝,與1998年相比,治理程度由10.05%增加到34.2%,林草覆蓋率由6.16%增加到29.95%,生態環境總體上有了明顯改善。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農村新貌開始顯現,以205省道沿線為主的40個。
1998年列為全國生態環境建設重點縣,2000年列為全國退耕還林還草試點示範縣、全省苗木基地縣。子長縣累計退耕還林(草)93萬畝,退耕還林整體合格率達到99.66%。子長縣林草覆蓋率達到32.8%,城區達到63%。
2012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1.4億元。子長縣農業用地158.6萬畝,其中基本農田29.1萬畝,百萬方以上水庫1座,淤地壩909座。糧食生產以穀子、玉米、小麥、豆類為主,總產7.7萬噸。以養牛、養豬為主的草畜業蓬勃發展,以棚栽、果桑、薯業為補充的多元化產業格局基本形成。建成規模化養殖場20個,形成了較完善的畜種改良、飼草飼料加工和畜禽疫病防治服務體系;建成西北地區最大的薯類良繁基地,生產馬鈴薯32.5萬噸,1995年、2012年分別被命名為全國首家「中國洋芋之鄉」和「中國綠色馬鈴薯示範縣」;水果面積19.64萬畝,總產達2.4萬噸,被列為陝西省優質蘋果基地縣;蔬菜種植品種達22類69種,總產11.5萬噸;優質桑園發展到5.7萬畝,年養蠶能力達1萬張。中葯材種植面積突破3.5萬畝,子長縣自主研發的「秦篦2003蓖麻雜交種」獲省級產品專利。

『陸』 x神延安地區的經濟特色是什麼

摘要 您好,延安屬於資源稟賦型城市,他們依託能源、特色農產品和特色文化旅遊三大資源優勢發展縣域經濟,著力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上下功夫。

閱讀全文

與志丹縣的工業園區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gl470拖拽模式怎麼解除 瀏覽:480
綿陽哪裡有鋁型材工業平台 瀏覽:532
汽車減配在哪裡看 瀏覽:976
賓士的esq在哪裡 瀏覽:773
工業園區准入節能規劃公司有哪些 瀏覽:516
煙台昌隆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在哪裡 瀏覽:128
奧迪q5後面怎麼吹暖風 瀏覽:774
工業互聯網跨界農業怎麼樣 瀏覽:801
奧迪哪個系列有天窗 瀏覽:42
寶馬車從沈陽運蘇州要多久 瀏覽:708
汽車噴漆砂眼是什麼原因 瀏覽:623
汽車加氣站歸什麼部門監督 瀏覽:197
成熟工業園如何實現工業40 瀏覽:95
寶馬車門裡面拉手怎麼蓋上 瀏覽:770
如何製作簡易汽車限速器 瀏覽:804
汽車空調泵管道如何清洗 瀏覽:742
汽車大燈黑膜哪裡有賣的 瀏覽:569
12年福建賓士製冷劑加多少 瀏覽:570
奧迪a5首付30萬月供需要多少 瀏覽:635
電動汽車如何擴裝續航鋰電池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