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LNG船
LNG(即英文Liquefied Natural Gas的縮寫,反應成漢語即:液化天然氣)船是指:在零下163攝氏度低溫下運輸液化天然氣的專用船舶。
LNG船的儲罐是獨立於船體的特殊構造。在該船舶的設計中,考慮的主要因素是能適應低溫介質的材料,對易揮發或易燃物的處理。船舶尺寸通常受到港口碼頭和接收站條件的限制。12.5萬立方米是最常用的尺寸,在建造船舶中最大的尺寸已達到20萬立方米。
LNG船的使用壽命一般為40—45年。世界LNG船的儲罐系統有自撐式和薄膜式兩種。自撐式有A型、B型兩種,A型為菱形或稱為IHISPB,B型為球形。
⑵ 皇冠上的明珠,這指的是什麼
數學皇冠上的明珠,這指的是"哥德巴赫猜想"。
數論是「數學的皇冠」,"哥德巴赫猜想"是數學皇冠上的明珠。
陳景潤沒有最終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因而也就沒能摘得數學皇冠上的明珠。
⑶ 造船工業皇冠上的三顆明珠
造船工業的明珠公認的有兩個:豪華郵輪和液化天然氣船,你講的第三個有可能是超大型集裝箱船或是超級油輪。
⑷ 除了航空母艦,哪些東西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最高工業水準
核武器,航天科技,核武器是一個展現國家軍事實力強大的物品,而航天科技也代表了這個國家的科技水平。
⑸ 為什麼燃氣輪機的設計製造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因為它的技術工藝特別復雜,國內對其核心技術還未完全掌握。現在國內燃氣輪機電廠的燃機基本上都是進口外國的。
⑹ 為什麼說汽車製造是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高溫合金可以按基體組織材料劃分為鐵基高溫合金、鎳基高溫合金和鈷基高溫合金。研發應用中,現在一般按制備工藝劃分成鑄造高溫合金、變形高溫合金和其他幾類新型高溫合金(粉末冶金高溫合金、彌散強化高溫合金ODS等)。首先簡單介紹變形高溫合金和鑄造高溫合金。
第一類:在-253~650°C使用的等軸晶鑄造高溫合金:這類合金在很大的范圍溫度內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特別是在低溫下能保持強度和塑性均不下降。如在航空、航天發動機上用量較大的K4169合金,其650°C拉伸強度為1000MPa、屈服強度850MPa、拉伸塑性15%;650°C,620MPa應力下的持久壽命為200小時。已用於製作航空發動機中的擴壓器機匣及航天發動機中各種泵用復雜結構等。
第二類:在650~950°C使用的等軸晶鑄造高溫合金:這類合金在高溫下有較高的力學性能及抗熱腐蝕性能。例如K419合金,950°C時,拉伸強度大於700MPa、拉伸塑性大於6%;950°C,200小時的持久強度極限大於230MPa。這類合金適於用做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導向葉片及整鑄渦輪。
⑺ 工匠精神人物有哪些
如下:
1、彭祥華
彭祥華,男,漢族,群眾,初中學歷,籍貫重慶銅梁,1969年6月出生,中鐵二局二公司興泉鐵路項目部副經理、高級工。
2015年,彭祥華參建川藏鐵路拉林段,他所在的標段是其中最難的一段,路段地質非常復雜,生態脆弱,施工要求非常高。
有一次地質勘探,需要技工沿繩索從五六十米高的懸崖上順勢而下,腳下就是波濤洶涌的雅魯藏布江。不少工友都不願去接這份「苦差事」,但彭祥華卻挺身而出,獨自一人「飛舞」於懸崖峭壁之上,並順利地勘探出了所需的資料,為以後的成功爆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傳統POEM手術容易損傷患者食管,周平紅另闢蹊徑,在病人的食道管壁的夾層中,建造一條隱形隧道,不僅減少了患者痛苦,也讓中國的消化內鏡微創切除技術領跑世界。
⑻ 工匠精神的人物及事跡有哪些
1、約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1693 –1776) :哈里森費時40餘年,先後造出了五台航海鍾,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號」最為突出,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遠比法案規定的最小誤差(2分鍾)還少,完美解決了航海經度定位問題。
⑼ 光刻機和航空發動機,誰更有資格稱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光刻機和航空發動機代表了人類科技發展的頂級水平但是分別涉及不同領域
航空發動機涉及材料,機械加工,機械製造,熱力學,空氣動力學,流體力學等。
光刻機涉及光學、化學、分子學、控制學、電磁學等
光刻機是生產晶圓的機器,晶圓切割後經過再加工和包裝就是我們常用的CPU(俗稱晶元),是集成電路的載體。
無論是光刻機還是航空發動機都是站在工業和科技頂尖的工藝,不分高下。
⑽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是世界第一水平嗎
可以肯定的說,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技術絕非是世界第一的水平,世界航發技術水平第一的是美國這個毫無疑問,但是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也很強,這估計就是他會被人誤認為是航發第一強國的原因。
俄羅斯的航發還是比較不錯的,比如俄羅斯現在已經裝備了世界上現役唯一的三維矢量發動機,117S。117S是在AL41F發動機基礎上修改設計而來,略等於在AL41發動機尾噴外套上一圈機械擺動式的三維矢量噴口,他的推力達到了14.5噸,不論說他粗糙也好、響應慢也罷,除了117S發動機,你找到世界上有第二個已經服役的三維矢量發動機,最接近服役的也只是我國在殲10B上測試的那款矢量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