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徐州的地方特色有哪些
最有名的還是淮海戰役紀念塔,還有很多地方小吃,都有些辣啊「打包」帶走徐州特色徐州日報 發表日期:2009-07-20 7月10日,烈日炎炎,但絲毫沒有影響外地遊客來徐旅遊、購物的熱情。記者在一家特產超市碰到山東臨沂的孟先生,他說:「我買了4盒狗肉、3罐牛蒡茶,沒想到徐州還有那麼多土特產。」據了解,這家超市當天接待像孟先生這樣來購買土特產的外地遊客200多人。隨著我市旅遊業的發展,近幾年我市出現數十家特產專賣店和超市,成為外地遊客在徐購物的重要一站。記者從市區幾家較大的土特產店了解到,外地遊客的消費額約占其總收入的7成。「特色為王」受青睞4月中旬,位於淮海食品城內的今天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旅遊特產超市。超市佔地700平方米,有40多家企業生產的糖果、糕點、肉類、手工藝品、漢畫像石等8大類、近千個品種的徐州土特產,價格從3元到300元的都有。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自開業以來,平均每天接待遊客200人左右,以山東、安徽等地遊客為主。「從4月兩天接一個團到現在一天接兩個團,人均消費從12元增加到20元。」這位負責人很高興。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南方遊客比較喜歡手工藝品,「上月有個30多人的團,把手工藝品櫃台都買空了。」記者還了解到,景區附近的特產店更受顧客的青睞。龜山漢墓對面的一家特產店工作人員介紹,旅遊旺季時蜜三刀、麻片等徐州特色糕點一天能賣出400多盒。漢文化景區附近的特產店負責人則表示,今年銷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旅遊和特產牽手據世界旅遊組織有關文獻介紹,旅遊紀念品銷售收入占旅遊總收入的百分比,是對一個地區旅遊成熟度評價的標准之一。國際旅遊熱點地區的旅遊購物收入要佔旅遊總收入的50%以上,而我市旅遊購物收入佔比不足20%。為實現快速地發展,近年來我市利用土特產賣場這個平台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推動旅遊和土特產行業的深度合作。我市主辦了徐州名特旅遊商品展評活動,評出36件並授予「徐州名特旅遊商品」稱號。此外,旅遊部門舉辦各種旅遊商品展,並利用徐州旅遊手冊與旅遊網站對外宣傳徐州土特產和特產店。一家特產商店的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建立產品加工展示區,讓旅遊者親眼看到徐州土特產的製作過程,使他們更深層次地了解徐州文化。完善旅遊購物市場雖然我市的土特產賣場發展勢頭良好,促進了旅遊購物市場的發展,但由於准入門檻不高,存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等問題。對此,徐州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教授孫天勝建議,應當進一步完善購物環境、服務功能、產品種類,使之更符合旅遊接待服務的規范。同時,促進旅行社業與旅遊商品業的結合,建立起由各景點旅遊商品門市、商場超市專櫃、旅遊購物專業化市場有機結合的旅遊購物網路,有效地進行市場擴容,方便外地遊客購買,更好地促進我市旅遊市場的發展。
❷ 請介紹下徐州這座城市的特色
徐州位於江蘇北部,蘇南人稱徐州人是侉子,原因是解放初期這個地方隸屬山東。徐州人自己也說:「南蠻北跨,徐州煉渣」,這「煉渣」是什麼意思,老一輩的徐州人也說不清楚,似乎是在說,徐州這個地方不南不北。如是這樣,徐州的方言很能說明問題。
江蘇的方言基本上被人稱為蘇南話與蘇北話兩種,蘇南話以吳方言為主,蘇州無錫的語言佔主要地位,從常州往北到丹陽就發生劇烈變化,這里的方言非常難懂,尤其是鄉下,到了鎮江就與蘇北話非常接近了。從揚州到淮安形成蘇北方言的主體。所以徐州話實際上是蘇北話向山東方言轉變的地區,因此就形成了許多難懂的詞彙。徐州人都了解,徐州方言從睢寧到宿遷完成了這個變化,從小地域講這兩地的方言與徐州和淮安的方言都有相當大的差異。
現在的徐州話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些方言詞彙隨著時代的發展,頻繁的交流和往來,許多方言詞彙已經開始消失,之所以消失的原因就是這些詞彙實在讓人難懂,今天在徐州大概只有上了年紀的人還在使用這些詞彙。
例如:「黃子」,「啥黃子?」外地人根本不懂,「黃子」就是普通話中的「東西」;「啥黃子?」就是普通話中的「什麼東西?」
「賽」,「可賽了」,「賽毛」。「賽」就是「好」;「可賽了」就是「可好了」,「賽毛」就是「好極了」。
有一個動詞也許誰也聽不明白:「司維」,此「司維」非「思維」,卻是修理的意思。例如:這車子該司維司為了。
有一些方言詞彙,特別是名詞,也很有意思:「蟈蟈」,徐州人說:「油子」;「地上」,徐州人說:「溜地」;「禪」,徐州人說:「爹了鬼」;「蜻蜓」,徐州人說:「光光蜓」;「拖鞋」徐州人說:「鞋踏子」等等。
徐州方言中的動詞有許多也很難動懂,例如:「rou」讀第一聲,漢語中還沒有這個可代替,意思是理睬,在使用時中使用於否定句中。例如:我不「rou」你。意思是我不理睬你。
「wo」第一聲,意思是折疊,例如,比把這張報紙「wo」好。意思是:你把這張報紙折疊好。
在動詞中也有一詞多用,不同的場合用途不一樣。「kei」讀第一聲,這個讀音現代漢語中沒有。意思是「吃」,例如:你「kei」了嗎?,是說你吃了嗎?換個場合,例如:這個人不地道,咱「kei」他。這里的「kei」又是作:「扁」。
當然還可以說出許多這樣的詞彙。不過在語言發展過程中也有一些特例:普通話中的「回家」,是一個無主語的句子,「回」是動詞,謂語,「家」是賓語。老徐州人也是按照這個語法說成「走家」,現在的徐州人卻說「家走」謂語和賓語倒置。
其實徐州方言在其發展中也受到外來方言的影響,例如隋朝從山西老鸛窩有大批的移民到徐州北的沛縣一帶,因此這里的方言也受到山西方言的影響。最常見的一個例子就是「喝湯」,在山西方言中就是吃晚飯,徐州以北的人多數也使用這個詞彙,把吃晚飯說成「喝湯」。沛縣在徐州以北80公里,沛縣的方言與徐州方言在詞彙上語音上有許多差別,原因就和大批的山西移民有關。
在徐州方言里,副詞的使用挺有意思,如果比較也會發現它與北方方言,亦即無方言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❸ 徐州有哪些產業集群
區域產業集群競爭力特徵
按照波特教授的理解,產業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領域(通常以一個主導產業為核心)內,大量產業聯系密切的企業及相關支撐機構在空間上集聚,並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有機整體。其競爭力是群內企業通過競爭與合作機制,在市場競爭中為集群整體帶來持續性競爭優勢。國內外實踐證明,產業集群是有效的區域發展戰略,是提高區域經濟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也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因此,各區域經濟競爭力演變為各區域產業集群競爭力。通過對順德家電、溫州火機、嵊州領帶、諸暨大唐襪子、紹興紡織集群等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進行研究,發現其有以下共同特徵:
主導產業定位清晰,產業鏈式較長。這些集群是眾多相互關聯企業圍繞某一特定領域集聚發展的,主導產業定位清晰,因此,集群的發展方向始終是產業鏈縱向與橫向的拓展。企業會進行有效地分工,生產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從而帶動相關部門的發展,當集群區域規模進一步擴大,打開了區域內的市場需求空間,集群對分工更細、專業化更強的產品和服務的潛在需求也相應增加,產業鏈也隨之擴張。
產業鏈各節點競爭充分,企業能持續不斷的創新。這些集群產業鏈節點多,每個節點有數十甚至數百個企業經營,例如浙江紹興全縣有5.66萬家紡織單位分布在不同節點。這樣有利於企業專而精,有利於提高效率,有利於技術創新。因為所處的環境都一樣,為了使自己的產品比眾多本地同行的產品成本更低,質量更好,花色品種更有特色,就需要動更多的腦筋,就要有更好的創意。而一個好的創意又很難長期獨享。通過人員的流動,用戶之間的串連,好的創意很快就會被當地的同行學會。企業要想求得長期的領先,就需要不斷地創新。於是,整個產業集群區域內的創新壓力不斷升高。
產業集群內生產性服務的社會化協作程度高。服務業逐步從生產企業內部轉移到企業外部,從而派生出一批服務型企業,包括包裝、運輸、倉儲、物流、信息、培訓、咨詢、貿易、設計開發、中介服務、金融保險等不同領域的企業,企業生態群不斷得到完善,增強了產業集群的競爭力。
有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的園區總體規劃。產業集群發展離不開園區建設這個載體,園區科學規劃包括產業的發展方向明確:交通、水電、信息等基礎環境優良;產業發展、法規、金融、財政、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等公共政策配套;園區企業共享低成本的公共資源,增強產業鏈發展的合力和張力。
有很強品牌影響力。例如紹興紡織業作為中國的一張名片,其影響力已經由國內擴展到全球,由業內擴展到整個社會。隨著品牌影響力的進一步提高,紹興的紡織業集群將會得到更快的發展。
徐州縣域產業集群競爭力現狀
經過多年的發展,徐州市已經崛起多個特色縣域產業集群,集群經濟優勢日益顯現,有力促進了新農村的建設,集群經濟在縣市工業經濟中占據主導的地位,成為縣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點。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徐州市具有一定規模的縣域產業集群有16個,集群企業數1000多家,涉及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塑編、輕工等行業;2007年實現的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徐州縣域有代表性集群狀況如表1所列。
總的來看,目前徐州縣域產業集群競爭力呈現以下特點:
主導產業定位清晰,但產業鏈式較短。徐州市產業集群仍基本處於「自下而上」的初期發育階段,即使規模較大邳州市官湖鎮的木材加工產業集群,也僅限於對木材進行簡單的加工和生產,產業鏈式短且不完整,群內缺乏細致的專業化分工,還沒有形成網路化分工優勢,「產業鏈的企業化傾向」比較嚴重,即從原料進廠到產品出廠的生產全過程都是在一個企業集團內完成的,企業習慣「單打獨斗」和「小而全」的經營方式,造成分工協作意識較差,上下游企業關聯度較低,導致在集群缺乏凝聚力,聚集程度不高,布局分散,這些現象不利於產業集群整體規模的擴大和水平的提高。
產業鏈各節點競爭不充分,企業創新能力弱。如邳州宿羊山鎮大蒜集群區域內,同種產品是由一家或少數幾家企業生產,競爭不充分而使其創新動力不足。也很難出現為其提供專業技術服務的企業。使得全市產業集聚大多尚未形成創新機制,模仿多於創新,產品長期停留在低檔次、老品種、粗加工階段,多數產品處於產業鏈的末端,附加值低。
產業集群內生產性服務的社會化協作程度低。如賈汪傢具集群在園區內缺乏培訓、咨詢、貿易、設計開發、信息、中介服務、金融保險等不同領域的配套企業,降低企業效率。專業市場建設滯後,中介服務社會化程度不高,集群的自律組織機制難以形成或發揮作用。
公共服務體系尚不健全。產業集聚發展緊密聯系的公共服務體系比較薄弱,特別是公共技術服務和公共信息服務業建設相對滯後;部分集群園區建設缺乏明確的功能定位和統一規劃,集群產品研發體系、檢測和質量認證體系、教育和培訓體系、信息化服務體系、電子商務和現代化物流配送體系不完整,區域配套功能不完備,處於無序狀態,不同產業犬牙交錯,特色不明顯。
品牌影響力不強,自主創新能力有待加強。現有產業集群在品牌建設上存在的突出問題是集群自身品牌知名度、影響力較低,集群內企業品牌意識不強,除官湖鎮的木工板是國家級名牌外,省級以上名牌產品較少,集群缺乏強有力品牌支持。另外,集群內大多企業的規模小,科研創新力量薄弱,人才支撐不夠有力,科技服務企業缺乏,使得徐州市產業集聚大多尚未形成創新機制,模仿多於創新,產品長期停留在低檔次、老品種、粗加工階段。
提升徐州縣域產業集群競爭力策略
(一)科學規劃以促進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
規劃的過程也是一個再認識的過程,有利於系統地分析集群發展的條件、前景,提出切實可行的目標、措施。目前徐州縣域集群正處在大發展的前期,有些正在形成集群的雛形,若規劃到位,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規劃內容包括:
主導產業規劃。根據徐州市「十一五」發展規劃,按照各地資源稟賦特點、產業發展現狀、產業鏈形成規律,結合小城鎮建設、江蘇省振興蘇北和重點發展徐連經濟產業帶及長三角產業結構調整的契機,選擇最具有本地比較優勢的產業或產品,重點培育一、二個特色主導產業,科學編制一批特色產業集群的發展規劃。依託豐富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形成集群主導產業,把培植壯大集群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突破口。有目標地吸引那些具備產業帶動優勢以及有產業關聯效應、配套協作功能的項目進入產業集群,把引進的外來技術和品種與集群的優勢條件相融合,融入到集群的文化建設之中,使引進的項目本土化,努力形成大中小企業密切配合、專業分區與協作完善的網路體系。
❹ 徐州工業園區的基本概況
1、地理區位:江蘇徐州工業園區成立於2001年11月,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位於徐州市東郊,地處徐州市黃金位置,是徐州市新開發的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園區定位為機械電子、精細化工、新型建材等三大功能區。徐州是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輻射周邊18個城市,1.2億人口。是江蘇省規劃建設的四個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是沿東隴海線產業帶開發建設的重點地區。
2、交通運輸:南傍「黃金水道」京杭大運河、不老河、310國道,北鄰主城區、新夏路,東依大洞山自然風景區、新泉路,西臨津浦鐵路徐賈支線、206國道;京福高速、霍連高速貫穿境內;距觀音機場30公里,航班可直達上海、北京、廣州及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距連雲港港口150公里,定期有前往韓國、日本、美國等地輪船,距上海、浙江、北京600 多公里,距南京、濟南、鄭州、合肥等省會城市約300公里,2010年將開通高速鐵路,介時到上海、北京等城市只需2.5小時路程,區位優越,水、陸、空交通便利。
3、基礎設施:園區總規劃面積13.8平方公里,一期規劃開發4平方公里。 內有「四縱三橫」的道路網。日供水2萬噸的自來水廠和日處理6萬噸的污水水處理廠投入使用;境內擁有大型電廠2座,園區供電開閉所保證雙迴路供電;區內寬頻網、程式控制電話、有線電視、移動通訊等現代通訊網路已形成;園區熱電廠已並網發電、供熱;天燃氣公司於已投入使用。區內道路、供電、供水、排水、路燈、綠化、供熱、供氣等配套設施到位,達到「九通一平」,已能滿足各類項目進區的需要。
4、服務理念:園區對所有入區企業,提供優質的「馬上辦」一站式服務、優良的「及時做」保姆式服務和優越的「開心干」人性化環境。視投資商、創業者為上帝,封閉管理,精心服務。真心做到「想商、招商、親商、安商、愛商、富商」,真正達到「引得進、留得住、建得好、產得多、賺得高」。對於入區企業相關要求(企業建設、貸款、周邊環境),園區將給予最大可能的幫助,使投資商賺錢、助創業者成功深得人心!
❺ 為什麼說徐州的 重工業 未來發展好
首先,徐州的重工業有很好的基礎,其次徐州現在的重工業(主要指裝備製造業)已經是徐州已經形成的三大千億元產業之一,相關產業鏈已經相對完備,尤其工程機械為代表,已經具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較高的市場認可度,市裡面對重工業(市域經濟的傳統強項)也比較重視,江蘇省也頒布了「加快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的政策」會有很好的發展的,
❻ 江蘇徐州的經濟發展主要有哪幾個板塊
工程機械,新能源,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業,物流及旅遊產業為徐州四大千億級產業
❼ 徐州 重工業 主要 有哪些
塔吊,起重機,推土機,挖掘機等
❽ 徐州市都有那些工業園具體位置都在哪裡最大的工業園在徐州哪各個工業園都有那些企業
金山橋工業園 銅山新區工業園 杏子山工業園 青山泉工業園 維維集團工業園
分別在金山橋開發區,城南開發區{銅山新區},徐州西郊韓山附近杏山子,賈汪區青山泉鎮,迎賓大道的維維集團那。
❾ 徐州的產業都有哪些越詳細越好
徐州的產業有鋼鐵,煤炭,電力,紡織,化工,機械、建材,冶金,我不要分
❿ 徐州工業產品有哪些
和工程機械相關的在徐州都有
比如:吊車,裝載機,泵車,礦車。。。。
其相關配件在徐州也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