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問下解放.東風.乘龍汽車那個車比較好點!
東風車比較好點。舉例說明:
1、東風風神AX7:
東風風神AX3是一款全新緊湊型SUV。這款定位為「大+SUV」的車型,目前所具備的三大核心優勢,妥妥的抓住了當前年輕SUV市場的消費痛點:空間要大,動力要勁,油耗要低。
主要優勢:
東風風神,「風神」起於1978年,和東風與生俱來、與時俱進。1978年,共和國拉開改革開放大幕,東風人經過思想大解放的洗禮,開始孕育廠徽設計構想。
1979年,在設計廠徽同時,東風也在籌劃AEOLUS(伊爾諾斯,古希臘神話中的風之神)的英文命名,「雙飛燕」標識在設計之初被稱為「風神」標。1991年11月10日,「風神」漢字商標正式注冊,為東風拓展乘用車事業預留了品牌空間。
⑵ 全國首個高速收費計算器上線,韻達獲阿里投資,乘龍4月銷量過萬
▎全國首個高速收費計算器上線 從行前到行後算清「明白賬」
4月30日,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聯合高德地圖上線全國首個高速收費計算器——「ETC對賬助手」。5月6日起,全國收費公路恢復收費,用戶使用「ETC對賬助手」,行前可預估全程收費金額,行中可實時查看所經路段的預估金額,行後可查看預估收費賬單。
▎集齊「四通一達」!韻達獲阿里投資但僅占股2% 中國快遞市場競爭加劇
近日,韻達快遞發布年報。在這份新年報上,不少投資者發現,阿里已成為韻達股東之一,持股比例為2%。至此,「四通一達」全部獲得了阿里的投資,僅有順豐「落單」。4月24日,國家郵政局披露數據顯示,快遞業務量增速已重回高位。同時,中國快遞市場競爭正在加劇,市場份額加速向頭部企業集聚,二三線快遞企業生存更為艱難。
▎10398台!東風柳汽乘龍4月銷量創新高
2020年4月,東風柳汽乘龍月銷量10398台,創歷史新高!在經歷連續三年的銷量突破新高之後,2020年4月,東風柳汽乘龍月銷10398台,創歷史新高。東風柳汽1969年造車,在經歷50年光輝造車歷程之後、第二個50年的開啟之年,並且在中重卡行業大幅下滑的大背景之下逆勢增長,實現單月銷量過萬,進一步夯實了中國商用車中高端市場領先品牌的地位。
▎超長12米被嚴罰 邵陽隆回加大力度治超
4月27日,隆回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北山中隊聯合交通部門查獲一輛超載超長重型貨車,有效遏制了貨車超載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該車滿載的樹木前後共超出車身12米多長,貨物總長度20多米,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查獲後,執勤民警當即對該車進行過磅,對其違法行為進行了處罰,並要求劉某卸貨轉運。
▎特斯拉將Model 3標准續航升級版價格下調至27.155萬元
特斯拉官方宣布,即日起,中國製造Model 3標准續航升級版基礎售價將會調整為291800元,根據此基礎售價計算,補貼後售價為271550元。此前,中國製造Model 3標准續航升級版售價為30.355萬元。
▎續航近1000公里 電動卡車Semi將升級
近日,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透露了Semi的最新消息。他表示,可能在今年年底對電動卡車Semi和電動跑車Roadster進行更新。特斯拉純電動卡車Semi於2017年11月發布,按照規劃,該車將於2019年正式生產。然而到現在,特斯拉的這款電動卡車已經遲到了一年,目前計劃2020年進行小批量生產。
▎法國乘用汽車銷售受疫情影響汽車銷量下降88.8%
今日,法國汽車製造商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由於禁足措施,法國乘用汽車銷售受到嚴重影響,出現了88.8%的下降。而2020前四個月法國乘用車銷量減少了48%,成交量僅為385676台。根據該委員會的預計,即使按照最樂觀的估計,法國乘用車市場2020年的銷量都會減少20%。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2018汽車銷量排行榜
據乘聯會提供的全國汽車產銷數據顯示,2018年12月份全國轎車共銷售1,096,378輛,在2018年最後一個月依舊突破了百萬輛,環比增長7%;同比仍保持下降趨勢,較去年同期下降16.9%。總體來看,2018年全國轎車累計銷量11,166,659輛,呈現負增長,同比增速-4.0%。同期,車質網接到車主針對轎車的有效投訴3682宗,環比和同比分別上漲12.3%和9.1%。
本月「變速箱異響」、「變速箱頓挫」投訴量依舊高居榜首,相關投訴均超過200宗。「發動機故障燈亮」問題本月躍升至故障問題的第二位,投訴量同樣超過200宗,環比增長超1倍,投訴主要來自於長安馬自達昂克賽拉車型。此外,「車身生銹」問題雖然投訴量略有下降,但依舊保持在高位,包括其在內共有9個故障點的投訴量超百宗。去除投訴人自願申請撤訴的信息後,2018年12月TOP30轎車銷量投訴量排名如下:
本月,別克君威首次入選TOP30榜單,盡管排名不高,但卻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12,662輛的成績也創造了君威車型有史以來月銷量的最高紀錄。連續4個月月銷量破萬,也助君威在2018年實現了銷量突破,2018年累計銷量突破10萬,較2017年增長62.9%。從其近一年的銷量走勢圖來看,總體呈現出逐步走高態勢,很顯然已經進入一個穩定的上升通道。距離全新一代君威上市1年半之際,2019款君威於2018年12月底正式推出,新車在配置方面有所提升,結合目前君威車型不錯的終端優惠,2019年君威有望延續漲勢。當然,前提是要保證穩定的質量口碑,就其近一年的月投訴量表現來看,暫時較為穩定,並未出現過較大的波動。
⑷ 柳汽乘龍怎樣
柳汽乘龍卡友們的首選,性能很好,油耗低,顏值高,66項升級,安全性、舒適性很高。進行了懸架優化、懸置優化、座椅優化等三級優化,大幅提升車輛舒適性能,為用戶帶來轎車級駕乘享受乘龍汽車一直在不斷革新和品質保證的道路上努力,性能很好,油耗低,顏值高,66項升級,安全性、舒適性很高,官網也有乘龍很多卡車的卡友們評測,可以去看看。
卡車:
卡車(Truck),又稱作載貨汽車,一般稱作貨車,指主要用於運送貨物的汽車,有時也指可以牽引其他車輛的汽車,屬於商用車輛類別。一般可依照車的重量分為重型和輕型兩種。絕大部分貨車都以柴油引擎作為動力來源,但有部分輕型貨車使用汽油、石油氣或者天然氣。1975年7月1日,2.5噸越野車在位於湖北十堰的汽車製造廠正式投產。
⑸ 的卡車已經佔領越南市場,你猜是誰
中國車企一直以來都奮戰在與國外品牌的「你掙我奪」中似乎總取「防守之勢」
此次東風柳汽在東盟博覽會的亮相,一方面展示了企業優秀的產品資源,同時也是企業開拓東南亞市場信心的最好表達。
相信,隨著東風柳汽在東南亞市場銷售量不斷攀升、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東風柳汽依託東盟博覽會,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的戰略步伐將會走得更加穩健,在向世界展現中國製造同步歐洲技術的高端卡車風采中,企業在東南亞市場的開拓也在逐漸的站穩腳跟。
⑹ 大家好,想買一款解放牽引車,請問哪款質量好還省油的,謝謝
接觸的卡車駕駛員多了,你經常會聽到一些駕駛員這樣描述他的卡車:「它是有生命的,你善待它,它就會給你回報,反之,得不償失」,這是一種感性的對卡車的描述。但如果用理性的角度來描述一台卡車,我們可從工具主義這個視角來描述它,比方說一台卡車,本質上它就是一種生產資料,是用來幫我們賺錢的工具,而衡量一種工具是否好用,可以簡單到兩個概括——好用、用著省。
卡車就是這樣的生產工具,出勤率高不高、安不安全、省不省油,都是衡量一台卡車好與不好的標准,而與我們錢包距離最近的一個標准,就是一台卡車省不省油了。提加商用車結合過去一年中最具性價比的9個商用車品牌,9台牽引車,來看看它們的表現如何,同時也看看卡友對這幾款車是一種怎樣的評價。
解放J6解放J6誕生於2007年,J6是解放卡車向重型化發展的里程碑,標志著解放車型結構進入一個全新的平台,為中國卡車用戶開啟了又一全新的運營模式。J6有著一套完整的動力總成系統,錫柴奧威+解放變速器+解放車橋,是解放J6延用多年的一套成熟的動力總成,這套系統經過多年磨合調校,已經被市場充分驗證,我們來聽聽卡友是怎麼說的。
卡友認為:大家配置都差不多,無非就是品牌差異,要在這個基礎上選車,首先要考量車子的品質,其次才是價格問題。乘龍汽車有著50年的造車歷史,品質這一塊兒放心,再加上價格略有優勢,選乘龍H5很劃算,而且,H5的油耗表現在同競品中非常具有競爭力,選它,錯不了。
以上9款車型在2019年是最受歡迎的性價比車型兼節油車型,這些車型無論從動力配置還是駕乘空間表現,都在秉承著性價比這條規律,簡而言之就是好用不貴。需要注意的是,其實這些車型最大的優勢不是性價比,而是它們全都具備節油這個優勢,那麼到底誰最節油呢?
⑺ 汽車銷量排行榜汽車
2021年上半年1-6月全國乘用車銷量994.3萬輛,排行榜如下:
以上便是上半年汽車銷售的一些情況,朋友,希望能對你起到幫助。
⑻ 商用車的產銷排名
2010年初,人們對2009年重卡市場產銷形勢進行總結時,最常說的一個詞就是先抑後揚。2009年下半年重卡市場產銷增速很快,全年銷量達到63萬輛,同比增幅為17.7%。當時,很多人預測2010年重卡市場行情仍然看好,但並沒有想到會好到什麼程度。很多重卡企業負責人說,2010年產品銷售沒有淡季、旺季之分,行情一直很火爆,上半年重卡銷量逼近60萬輛,同比增幅達到112.9%。
2010年下半年,「井噴式」的增長並沒有結束。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公布的數據看,2010年1-11月,重型貨車銷量達到94.2萬輛(含非完整車輛和半掛牽引車),同比增幅為64.45%,2010全年突破百萬輛。重卡企業盡享市場高速發展帶來的紅利。在銷量猛增的背後,還有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各企業在推產品、促銷量方面使出渾身解數。2010年,有不少產品市場表現突出。如東風商用車的天龍重卡,銷量實現了高速增長,東風重卡位居重卡行業銷量第二名。除此之外,一汽解放J6、東風柳汽霸龍507、陝汽F3000、華菱星凱馬、中國重汽豪濼A7也有不錯的表現。
一汽解放J6
2009年,解放J6銷量為1.8萬輛。2010年,解放品牌中、重卡累計銷售達26萬輛,其中,J6系列重卡銷量超過6萬輛。作為一汽解放推出的旗艦產品,J6獲得了很多榮譽,如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等,該車型是一汽解放同步世界卡車先進技術自主研發的適合中國國情的全新產品,其發動機、變速器、驅動橋三大關鍵總成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除技術優勢外,一汽解放在營銷上也做出了很大努力。據介紹,2010年,一汽解放營銷體系由銷量目標導向逐漸轉向市場份額目標導向,把總體份額目標、品系份額目標、細分市場份額目標等逐級細化,營銷工作更加貼近用戶需求,促進J6重卡銷量高速增長。
中國重汽豪濼A7
2009年,該車型銷量為2700輛,2010年銷售超過1萬輛。據了解,豪濼A7定位高端市場,是中國重汽的代表性產品。豪濼A7採用了大量輕量化技術,更加符合市場需求。隨著中國重汽與德國曼公司合作項目的推進,豪濼A7將在曼技術平台上提升性能。
江淮格爾發
據了解,2010年,江淮格爾發針對4個重點區域和5個次重要區域突擊營銷,全國銷售網點已達180家。2010年,格爾發重卡銷量目標為2萬輛,2010年1-11月,該車型銷量已達2.3萬輛,提前實現全年銷量目標。
江淮威鈴Ⅲ
江淮威鈴Ⅲ是2010年上市的新產品,在很多用戶眼中,這是一款加強型的大輕卡,該車軸距達到5300mm,最高載質量可達10噸。江淮商用車研究院在保證產品通用化的基礎上,對威鈴系列產品進行升級換代,突出大功率、低油耗、高承載能力、高可靠性、高舒適性、高安全性及高性價比,重點滿足300~500公里區間的城鄉、城際物流需求。據江淮工作人員介紹,自上市至今,威鈴Ⅲ在各地的銷售勢頭喜人。
東風天錦
自2008年4月上市以來,東風天錦從年銷售1754輛起步,2009年銷售突破1萬輛,2010年銷量超3萬輛。據了解,東風天錦系列中卡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自主研發的底盤、車身、發動機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該產品還通過了歐洲相關汽車法規的認證,安全性能突出。以EQ4H發動機、D530駕駛室為代表的關鍵總成及整車數字化信息平台,突破了國外公司的技術壟斷。不久前,東風天錦中型載貨汽車榮獲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東風柳汽乘龍609
乘龍609龍骨結構的駕駛室選用高強度鋼板焊接,抗沖擊、抗壓能力得到加強,安全性能達到歐洲相關法規要求。另外,該車雙層大梁採用高強度鋼板,由6300噸壓力機將內外梁一次合壓成型,具有較強的承載能力。據了解,乘龍609是東風柳汽在霸龍507平台上推出的高端中卡,真正做到了高速重載。同時,乘龍609將國內中卡的安全性能提升到新的高度。該車經過各種惡劣路況的破壞性考驗,特別適合我國及亞洲地區其他國家的道路狀況和多變的氣候條件,駕駛室根據亞洲人的身材特點進行了優化設計,上市至今備受用戶青睞,獲得了「安全舒適之王」的美譽。在2010中國卡車年度車型評選中,乘龍609榮獲2010年度中卡獎。
福田奧鈴
2002年,奧鈴輕卡率先在廣東、北京、江浙等地上市,這款定位於中端市場的輕卡很快得到用戶認可。隨後,北汽福田對奧鈴進行了多次升級。現有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1~9月,奧鈴輕卡已銷售4.5萬輛,全年實現銷售6萬輛,超出預期。2010年,福田推出戰略性產品奧鈴CTX,該車型採用康明斯發動機,功率達到125kW,最大扭矩600N·m,並達到國Ⅳ排放標准。這一增長率在國內中高端輕卡中位居前列,市場佔有率呈逐步增長趨勢。據悉,2011年奧鈴輕卡的銷售目標是7.5萬輛,其中,奧鈴CTX計劃銷售1.75萬輛。
南京依維柯躍進世博版輕卡
據了解,南京依維柯躍進世博版輕卡採用先進的索菲姆柴油共軌發動機和其他知名名牌發動機,該車型的燃油經濟性得到全面提升。作為南京依維柯新一代輕卡的代表車型,上市不到半年的躍進世博版輕卡,月銷量平均增幅達30%以上。躍進世博版輕卡銷量占躍進輕卡總銷量的30%以上。
江淮帥鈴Ⅲ
這是江淮推出的新一代高端輕卡。據了解,江淮帥鈴Ⅲ 就是在2010年北京國際車展上亮相的N721輕卡。各項性能以國際知名品牌產品為標桿,採集數百例國內外用戶使用情況數據,並進行研究總結,據此制定出新的性能目標。該產品的動力、經濟、制動、轉向等性能均達到較高水準。這款產品是江淮集中優勢資源打造的戰略性產品,因此,對帥鈴Ⅲ的市場表現寄予厚望。
除上述產品外,慶鈴600P、南京依維柯躍進歐卡等定位於高端市場的產品,也是2010年輕卡市場上的亮點車型。 2010年12月9日下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信息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了2010年11月我國汽車產銷總體完成情況。
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得知,2010年1-11月,銷量排名前十位的商用車生產企業依次為:北汽福田、東風、一汽、江淮、金杯股份、重汽、江鈴、重慶長安、陝汽和南汽,分別銷售61.54萬輛、58.59萬輛、36.74萬輛、23.91萬輛、21.28萬輛、19.68萬輛、16.01萬輛、15.93萬輛、10.83萬輛和10.40萬輛。1-11月,上述十家企業共銷售商用車274.91萬輛,占商用車銷售總量的70%。
其中,11月單月銷量排名前十位的商用車生產企業依次為:北汽福田、東風、一汽、金杯股份、重汽、江淮、江鈴、重慶長安、凱馬和長城,分別銷售5.58萬輛、5.28萬輛、3.34萬輛、2.05萬輛、1.95萬輛、1.86萬輛、1.67萬輛、1.39萬輛、0.99萬輛和0.93萬輛;與10月份相比,金杯股份和重慶長安略有下降,其它企業呈不同程度增長,其中重汽增速最為明顯。11月,上述十家企業共銷售商用車25.04萬輛,占商用車銷售總量的70%。 2010年,中國商用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生產企業依次為:北汽福田、東風、一汽、江淮、金杯股份、重汽、重慶長安、江鈴、陝汽和南汽,分別銷售66.97萬輛、63.77萬輛、39.43萬輛、25.45萬輛、22.90萬輛、21.88萬輛、17.70萬輛、17.47萬輛、11.82萬輛和11.0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80%、41.76%、29.62%、30.24%、45.13%、40.52%、10.96%、57.04%、46.80%和26.41%。2010年,上述十家企業共銷售商用車298.40萬輛,占商用車銷售總量的69%。
2010年12月,商用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生產企業依次為:北汽福田、東風、一汽、重汽、重慶長安、金杯股份、江淮、江鈴、長城和凱馬,分別銷售5.44萬輛、5.19萬輛、2.69萬輛、2.20萬輛、1.78萬輛、1.62萬輛、1.54萬輛、1.46萬輛、1.15萬輛和1.01萬輛;與上月相比,重慶長安、長城和重汽增速較為明顯,凱馬增速略低,其它企業銷量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除北汽福田和東風降幅較低外,其它四家企業降幅均較快。12月,上述十家企業共銷售商用車24.08萬輛,占商用車銷售總量的67%。 2010年12月,商用車生產41.95萬輛,環比增長7.49%,同比增長21.60%;銷售35.81萬輛,環比增長0.22%,同比增長15.40%。在商用車各品種中,與11月相比,客車和貨車產銷環比呈不同程度增長,半掛牽引車和客車非完整車輛產銷有所下降,貨車非完整車輛產量略增,銷量微降;與2009年同期相比,半掛牽引車和客車非完整車輛銷量下降較快,其它品種產銷保持增長,其中客車和貨車增速更明顯。
2010年12月,客車產銷3.86萬輛和3.44萬輛,環比增長12.88%和4.51%,同比增長34.71%和16.13%;貨車產銷27.51萬輛和24.35萬輛,環比增長10.01%和3.69%,同比增長20.77%和23.26%;半掛牽引車產銷2.64萬輛和2.05萬輛,環比下降13.80%和27.50%,產量同比增長5.90%,銷量下降17.61%;客車非完整車輛產銷0.89萬輛和0.82萬輛,環比下降3.92%和6.78%,產量同比增長1.29%,銷量下降13.20%;貨車非完整車輛產銷7.05萬輛和5.15萬輛,產量環比增長6.64%,銷量下降1.90%,同比增長28.57%和5.51%。
2010全年,商用車生產436.76萬輛,同比增長28.19%;銷售430.41萬輛,增長29.90%。其中:客車產銷35.86萬輛和35.62萬輛,同比增長29.93%和31.30%;貨車產銷285.48萬輛和283.13萬輛,同比增長22.72%和25.83%;半掛牽引車產銷36.25萬輛和35.46萬輛,同比增長74.11%和67.98%;客車非完整車輛產銷8.86萬輛和8.69萬輛,同比增長8.07%和4.93%;貨車非完整車輛產銷70.31萬輛和67.51萬輛,同比增長36.60%和35.53%。 2011年,商用車產銷分別為393.36萬輛和403.27萬輛,同比下降9.94%和6.31%;客車產銷39.84萬輛和40.34萬輛,同比增長11.07%和13.25%;貨車產銷265.38萬輛和270.19萬輛,同比下降7.04%和4.57%;半掛牽引車產銷24.43萬輛和25.76萬輛,同比下降32.61%和27.37%;客車非完整車輛產銷8.42萬輛和8.45萬輛,同比下降5.01%和2.76%;貨車非完整車輛產銷55.29萬輛和58.53萬輛,同比下降21.35%和13.31%。2012年1-4月,客車產銷12.76萬輛和12.65萬輛,同比增長10.02%和2.46%;貨車產銷94.92萬輛和96.32萬輛,同比下降7.88%和7.71%;半掛牽引車產銷8.05萬輛和8萬輛,同比下降18.17%和19.89%;客車非完整車輛產銷2.38萬輛和2.49萬輛,同比下降5.25%和4.65%;貨車非完整車輛產銷17.67萬輛和17.38萬輛,同比下降29.98%和31.88%。
我國商用車行業集中度較高,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1年,銷量排名前十位的商用車生產企業依次為:東風公司、北汽福田、一汽、金杯股份、江淮、江鈴、重汽、重慶長安、長城和南汽,分別銷售64.83萬輛、63.23萬輛、27.93萬輛、27.27萬輛、27.05萬輛、18.38萬輛、15.91萬輛、13.49萬輛、12.17萬輛和11.38萬輛。與上年同期相比,一汽、重汽和重慶長安下降較快,北汽福田降幅略低,其它企業呈不同程度增長,其中金杯股份和長城增速居前列。2011年,上述十家企業共銷售281.64萬輛,占商用車銷售總量的70%。 從國內商用車與跨國公司合資的情況看,不少合資企業並未產生「1+1>2」的效果。沃爾沃與中國重型汽車集團合資生產的重卡,前半年銷售量僅100多輛;而東風與日產合作的重卡,每年四五百輛的銷售業績也不足稱道。業界認為,國外品牌售價高昂是合資企業兵敗商用車市場的重要原因。
與轎車市場相反,我國商用車市場依然是自主品牌占據統治地位。以重型汽車為例,我國主要有一汽、東風、福田、中國重型汽車、陝西汽車、上汽依維柯紅岩六大家,其中大部分企業是土生土長的國內企業,上汽依維柯紅岩是合資企業。
據一汽集團原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徐興堯介紹,一汽集團在重型車領域,走的是自主研發之路,發動機、設備、軟體是自己在長時間學習借鑒西方發達企業技術和經驗的基礎上研製的,達到了當代歐洲先進水平,軸承則是自己和國外機構聯合研發的。陝汽則不同,其發動機技術是康明斯的。徐興堯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自主發展之路不管怎麼走,只要走好就行。運輸車輛是用來賺錢的生產工具,不像轎車那樣可以「擺闊」和顯露身份,國外品牌汽車再先進,如果和國內市場需求不匹配,就會「叫好不叫座」。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余卓平說,我國商用車的確需要提高技術水平,但中國確實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並非技術越高越管用,合資企業也不一定要把最高端的技術搬過來,必須結合中國的市場特點,把現有品牌車輛的技術提上去,並保持適當的價格,才會有市場競爭力。不成功的合資企業,往往是拚命地搞技術轉移,成本花了許多,自然要抬高價格,最終失去了市場。 商用車合資不成功,中西方文化難以融合也是一大原因。上海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許維達認為,中外商用車企業合資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東西方文化融合程度。比如上汽依維柯紅岩,既有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也有中國東西部文化的融合。上海柴油機公司曾經試圖與西方企業合資,但因為文化融合不好而未果。
據徐興堯介紹,一汽集團曾經希望和德國賓士合資生產商用車,最初一汽積極性很高,希望與賓士共推三個品牌:一個是一汽的「解放」老品牌,一個是「混血」品牌,一個是「賓士」品牌。但隨後雙方出現了不可彌補的裂痕:一汽希望借賓士的力量壓倒東風和福田等強勁對手,賓士則希望借一汽鞏固自己的品牌,即有賓士就沒有一汽;一汽希望利用老廠房建合資企業,賓士則希望在新的綠地上另起爐灶。徐興堯說:「我們希望賓士幫我們戰勝對手,賓士卻想先把我們先吃掉。我們不能幹,合資最後化為了泡影。」
徐興堯認為,一汽與賓士之所以談判破裂,主要緣於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國人和日本人溝通起來比較容易,但和歐美人溝通較難,尤其是德國人,往往認死理,咬定青山不放鬆,堅決不讓步。當然,只要簽署協議,德國人就非常規矩,說話算數,和中國人互補性強。
2007年6月15日,上海汽車集團、義大利依維柯與紅岩汽車的母公司重慶重型汽車集團三方出資組建的上汽依維柯紅岩公司在重慶正式掛牌成立。上汽依維柯紅岩總經理陽樹毅表示,和歐美許多國家相比,義大利人是西方人中的東方人,相對比較容易溝通,這是三方能夠順利合資的關鍵因素。 上汽依維柯紅岩合資公司組建後,並沒有打算以先進的依維柯品牌代替老國產品牌,而是實施「雙品牌」戰略:既保留原有的紅岩和斯太爾品牌,又「拿來」了依維柯品牌。同時,上汽依維柯紅岩將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競爭力的依維柯產品和技術,在紅岩汽車原底盤的基礎上,利用依維柯技術優化汽車性能,優化底盤和懸掛裝置,改造駕駛室,更新汽車零部件,生產「混血」型重卡,其市場定位為中端產品,具備高性能,價格則處於中間檔,具有高性價比的競爭優勢。
上汽依維柯紅岩副總經理、來自義大利依維柯的佐格拉說,「混血型」商用車既是紅岩的,又是依維柯的,知識產權屬於合資企業。依維柯的戰略不是立即用「混血型」商用車代替現有產品,而是慢慢地過渡,關鍵是先提高低端商用車的質量,因為中國重卡市場還處於更新改進階段,走完這個階段需要一定的時間。
對於上汽依維柯紅岩的「雙品牌」戰略,業界均表示這是合資企業中的一大創舉。專家們說,新紅岩公司不應把命運全部寄託在依維柯的先進技術上,而是應該以老養新,把紅岩和斯太爾老車改造好,和市場相適應。三年內,要靠老車來翻身、來吃飯,也要靠依維柯技術增加後勁。如果新產品急於替代老產品,就會出問題。因為在中國國情下的商用車市場上,商用車不僅要性能好,更要價格便宜,所以老產品還有發展空間。
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原總工程師卓松芳說,「雙品牌」戰略,應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老產品不搞技術改造勢必會遭淘汰,國外產品國產化又需要很長時間,因此「雙品牌」是明智之舉。另外,新老產品還應該銜接好,1997年玉柴由6105發動機向6108「垂直」轉產,結果老產品一下子沒了,新產品又打不開市場,造成較大損失,最後還是重新拾起了6105產品,經市場檢驗,它還是一個很好的產品。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小虞說,什麼叫先進?什麼叫落後?只能市場上一分高下。吃飯的產品和要發展的產品必須銜接好。有些人認為,商用車沒必要合資,完全可以自己干。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國外企業確實比國內企業技術先進,合資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東風還是想靠著日產把自己的技術水平提上去。因此,「雙品牌」戰略是商用車合資企業的取勝之道。 編者按:2010年,我國商用車市場可謂高歌猛進。在產銷量大幅增長的同時,企業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劇。如何在新的競爭環境下取得優勢地位,通過營銷創新提高銷量,成為企業高度關注的課題。2010年,商用車行業出現了很多可圈可點的營銷案例,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營銷大戰的好戲。商用車企業的營銷創新,展示了企業的智慧與獨特魅力。
東風商用車組建營銷特種部隊
案例:2010年初,東風商用車公司發布東風商用車營銷特種部隊宣言,吹響了組建營銷特種部隊的集結號,目的是打造一支優秀、職業化和備受信賴的營銷團隊。東風商用車公司不斷探索營銷創新,通過生產、研發、營銷三大部門構成的鐵三角關系,對市場營銷、客戶開發維護以及渠道優化等工作實施有效改善,營銷工作更加精細。
點評:重卡企業間的競爭正在從產品層面向營銷層面延伸。企業已充分認識到,產品力加上營銷力才能真正體現企業的競爭力。基於這一認識,相信重卡市場的營銷好戲會接連不斷。
新能源客車通過世博大考
案例:上海世博會是2010年廣受關注的盛事。零距離接觸世博會,是推廣新能源汽車最好的方式之一。國內很多商用車企業紛紛展開世博營銷。
據上海世博會組織者介紹,園區內投入運行的各類新能源商用車達1017輛。其中,純電動客車321輛,混合動力客車500輛,燃料電池客車196輛。
上海申沃客車公司憑地利之便,成為上海世博會營銷戰的大贏家。世博會期間,大量申沃新能源客車在世博園區提供客運服務,在這場營銷大戰中獨占鰲頭。
其他客車企業想方設法圍繞園區客運服務展開營銷活動。據了解,上海世博會期間有150輛混合動力公交車用於世博園外公交專線運營。其中包括14輛安凱寶斯通純電動旅遊客車、76輛大金龍世博專線旅遊客車、300輛大金龍通勤服務車、579輛宇通公交專線客車以及近千輛蘇州金龍海格客車。
點評:2010年,上海世博會參觀者累計突破7000萬人次,傳播面相當可觀。客車企業的營銷活動,與世博會倡導的主題相吻合,能給觀眾留下客車企業追求綠色環保、科技領先的印象,樹立良好品牌形象,還可能帶來國內外客戶訂單的意外收獲。申沃客車是上海本地企業,產銷規模不大,影響力有限,利用「地利」優勢在世博會期間展開營銷活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能有效利用世博會的機遇展示企業及產品形象,讓全國各地幾千萬觀眾認識申沃客車,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恐怕還要更長的時間。
江淮、東風輕卡分品系營銷
案例:分品系營銷在乘用車領域特別是轎車營銷中得到普遍採用,在載貨車領域應用不多。但是,這種情況在2010年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輕卡產品的多樣化、專業化漸成主流,眾多輕卡企業紛紛採用分品系營銷的模式推廣產品,江淮商用車、東風股份等企業,在旗下產品系列越來越完善的情況下,建立了不同品系的營銷網路。比如,江淮在好運、康鈴、駿鈴、威鈴、帥鈴五大子品牌基礎上,通過擴充產品線,全面整合為高端輕卡、江淮鈴、江淮好運三大品系,並鼓勵經銷商分網營銷。
點評:實行分品系營銷,是輕卡行業出現的營銷新動向。同一品牌旗下的產品檔次、用戶群體不同,設置相對獨立的營銷部門,開展針對細分市場的營銷活動,已成為北汽福田、東風股份、江淮商用車、南京依維柯等企業的重要營銷舉措。分品系營銷是輕卡企業的一種新嘗試,目的是讓營銷更加精準,相信不少輕卡企業嘗到了甜頭。
藉助廣州亞運會開展體育營銷
案例:體育賽事歷來是轎車企業看好的品牌傳播機會。2010年,商用車企業也利用廣州亞運會積極開展體育營銷。
為了備戰廣州亞運會,廣州空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與安凱客車公司簽訂了120輛客車的訂單。這些客車主要作為機場巴士,接送亞運會運動員和貴賓。
2010年9月,廣州亞運會主辦方公布了無障礙公交車招標采購結果,大金龍中標118輛,另有42輛大金龍客車服務亞運會開幕式。另一家積極參與亞運會體育營銷的企業是宇通客車,在此次廣州亞運會中,活躍於場館內外的宇通客車總量達1000多輛。除承擔運動員接送任務外,宇通還與廣州交通集團合作,向廣州亞運會提供40輛客車用於接送各國新聞記者,另有218輛宇通客車服務廣州亞殘運會。其他客車企業也紛紛加入亞運會營銷戰,參與亞運會期間的客運服務。
點評:利用體育比賽的影響力及較高的關注度開展營銷活動,既能宣傳企業和產品形象,又能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對於品牌塑造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主流客車企業紛紛把廣州亞運會視為重要的營銷平台,這從一個側面說明,客車企業的體育營銷已得心應手。
海格客車力推G-BOS信息系統
案例:蘇州金龍歷時3年潛心研發了一款具有明顯差異化特徵的「智慧客車」。該客車擁有G-BOS智慧運營系統,2010年7月,「智慧客車」上市。目蘇州金龍海格10米以上公路客車已全部安裝G-BOS智慧運營系統。
通過安裝在客車上的車載終端,G-BOS智慧運營系統可從CAN匯流排和感測器上不斷採集發動機運行數據、車輛行駛及駕駛員操控信息,同時接收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提供的車輛位置信息,通過無線通訊網路實時傳送到數據處理中心。G-BOS智慧運營系統車載終端集合行車記錄、倒車監視、故障報警顯示、視頻播放、短消息接收等功能,並能實時將車輛相關信息提供給駕駛員和運營管理平台。
配裝G-BOS 系統的「智慧客車」,匯集客車電子技術和3G信息技術,為國內客車產品升級提供了解決方案。
點評:以「智慧客車」的推出為標志,車輛管理不再是客運企業一家的事,有蘇州金龍這樣的客車製造商協同,客車運營管理有望加速步入信息化時代。G-BOS智慧運營系統的成功推出,標志著以蘇州金龍為代表的骨幹客車企業,正在從單純客車製造商向客車運營管理方案提供商轉變。
利用電視平台傳播產品信息
案例:2010年,一些商用車企業增加了電視廣告投放力度,山西大運、中國重汽、華菱汽車、一汽解放等企業,紛紛在中央電視台投放廣告。值得注意的是,宇通客車頻頻在電視廣告時段露面。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期間,宇通藉助世界盃賽的高收視率,在央視新聞頻道投放產品廣告。此外,宇通在央視一套播報的天氣預報節目中還插播了產品圖片廣告。宇通提出「承載夢想,成就人生」的品牌主張,這也是宇通客車廣告的主題。央視廣告對提升宇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發揮了作用。
點評:宇通在世界盃足球賽期間投放央視新聞頻道廣告,從B2B(企業對企業)的營銷模式,轉變為B2B與B2C(企業直接對客戶)並舉的傳播推廣模式。宇通相關人士說,宇通產品已覆蓋公路客運、旅遊、公交、團體等各細分市場,這對品牌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宇通從關注直接客戶即客運公司,擴展到關注客戶的客戶,即乘坐客車的乘客,這是一個重要的轉變。
⑼ 在2020年汽車銷量排行榜里,哪些車型是賣的最好的
⑽ 自卸車前11月銷24萬輛 紅岩/陝汽/重汽/解放超3.3萬 誰在領漲
【第一商用車網原創】
今年11月份,國內重型自卸車市場共計銷售2.09萬輛,同比增長17.2%;1-11月,國內重型自卸車市場累計銷量達24.1萬輛,同比增長約12%。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家重卡企業和品牌的具體表現吧!
根據國內交強險終端銷量數據顯示,11月,我國重型自卸車行業銷量為2.09萬輛,其中,中國重汽銷售3653輛,同比增長59.5%,居行業首位;陝汽集團銷售3547輛,同比增長70.7%,位列行業第二,與第一名差距僅100餘輛;一汽解放位列第三,11月銷量2729輛,同比增長23.3%;上汽紅岩11月銷量2654輛,同比增長6%;東風品牌重型自卸車11月銷量為2037輛,同比增長47.3%,排名第五。其餘十強企業分別為福田汽車、東風柳汽乘龍、大運重卡、湖北三環和四川南駿。
2020年1-11月國內重型自卸車市場銷量排行(單位:輛)
2020年已進入尾聲,國內重型自卸車市場的行業前五強的競爭仍然十分激烈,其中4家企業的累計銷量超過3萬輛,競爭最為激烈的兩家企業相差不到200輛。2020年全年,自卸車市場格局最終會如何呈現?
第一商用車網將持續關注報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