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球汽車晶元短缺,自主品牌或面臨斷供,強大「中國芯」迫在眉睫
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汽車市場也得到了明顯的復甦。不過,相比於目前國內穩定的情況,國外的疫情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因此很多工廠的產能也受到影響,包括汽車相關零部件供應廠商。
12月4日,有關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停產的消息在網路上流傳,而停產的主要原因則是晶元供應不足,特別是高端半導體晶元。據傳,此次「停芯」風波將會波及大部分中高端汽車廠家,只是,南北大眾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兩家整車製造商將首當其沖。
結語: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不斷向前,越來越多的技術難題被自主品牌攻克,但是,晶元等核心零部件技術的壁壘無法打破,那麼中國汽車工業「大而不強」的帽子將始終無法摘掉。從中興、華為的遭遇讓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掌握更多核心技術就能掌握更多話語權的道理。
最後,新四化給予了中國汽車工業難得一遇的彎道超車的機會,無論是整車製造商亦或是零部件供應鏈而言,都將是一場博弈,而能否將晶元等產品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將決定著這場博弈成敗的關鍵。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探店|「缺芯」致南北大眾停產車價是否會跟漲聽聽銷售怎麼說
(文/張鈺翊)近日的車圈熱點當屬南北大眾辟謠「缺芯」停產一事。
原因是有自媒體爆料稱受晶元短缺影響,上汽大眾從12月4日開始停產,一汽-大眾也從本月初進入停產狀態。隨後,大眾(中國)公關負責人徐穎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稱,雖然晶元供應受到影響,但情況並沒有傳聞中嚴重,目前的交付沒有受到影響。
事實上,此次探店的結果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部長李邵華的判斷是一致的。他在一段采訪中表示,此次媒體集中報道的晶元供應短缺問題是真實存在的,但並沒有部分媒體報道的那麼嚴重。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導致了晶元供需矛盾在這一時間段集中顯現。
同樣,車友頭條在此次探店過程中也明顯感覺到,線上媒體對「缺芯」的恐慌並未影響到線下汽車消費市場的秩序。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全球戰疫尚未結束的大背景下,隨著消費電子和汽車市場對晶元的需求快速增加,晶元供需已經出現失衡。根據大眾汽車的晶元產品主要供應商大陸集團Continental預測,這種晶元供應短缺的嚴峻形勢將一直持續到2021年。屆時是否會加劇對終端市場的影響?車友頭條將持續關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