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後疫情時代:汽車變局 互聯網造車是具有「爭霸力」的新勢力
過去十年,移動互聯網興起,誕生了BAT為代表的科技巨頭,更深刻改變了中國科技產業的格局,甚至可以說改變了中國的經濟格局——復盤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歷程,移動寬頻全國普及,並不斷提速降費,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最終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這就是「基建」的力量。站在又一個十年的起點,類似的情形已經發生,「新基建」正在著力推動,除了去年已經如火如荼開啟的5G建設之外,今年以來,國家電網在全國加強充電樁建設。
過去半年,疫情帶來的影響,汽車行業一度也跌至谷底。不過,當前,行業復甦跡象愈發明顯,以購置稅優惠和新能源下鄉為代表的優惠政策,不僅助力行業復甦,也在引導消費方向。
可以說,汽車行業復甦、自主品牌繼續崛起的行業大方向仍將持續,汽車行業將進入國際豪強與自主品牌百家爭鳴的春秋時代。在這一基礎上,由互聯網平台領頭的互聯網造車「新勢力」,將成為具有「爭霸」實力的重要一極。
為什麼我敢下這樣的判斷,這一判斷的核心就源於「新基建」帶來的產業格局引導,源於技術革命帶來的汽車產品變革,也源於相關數據的佐證:
8月18日,在湖南長沙,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長沙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汽車之家承辦的818中國汽車新消費論壇上,汽車之家聯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2020中國汽車消費指南》,從這份指南中,權威產業數據揭示了汽車產業的新趨勢,也揭示了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的產業機遇。從汽車產業與工業互聯網發展的趨勢來看,類似汽車之家這樣的數據科技公司,也將在打通企業、產品與用戶中扮演重要角色。
「自主」、「夜活」這兩個關鍵詞則是從消費習慣來看,喜歡自主了解數據,喜歡在夜間活動——其實這也正是互聯網產品活躍用戶的一大特徵。
「互動」是指新能源車主更偏愛互動內容,這是資訊獲取模式的變化。
有數據顯示,汽車領域,年輕的新生代消費者5年的用戶生命周期價值整體的測算在人民幣45萬左右,遠超過其他年齡層次消費者,潛力巨大。
不過,如何獲取年輕消費者的青睞,仍然是一個問題。對於90後特別是95年年輕人,過去有一個有意思的詞叫「網生代」,意思是這些年輕人從懂事起,就沉浸在互聯網中,是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的生活、消費習慣都與80後有著巨大的不同。在過去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過程中,BAT等之所以可以不斷顛覆即時通訊、商業購物、資訊、傳媒、娛樂等各領域,本質上就在於通過數據把握,對於用戶需求有著深刻的洞察。
特斯拉為何能夠在高端新能源領域如此成功,蔚來、小鵬、理想等互聯網新勢力為何能不斷吸引年輕人,還在於這些企業的互聯網基因,這使得他們在用戶運營、消費者洞察方面可以占據先機。
過去汽車產業的數據主要還是集中在廠商端,以車型銷量為基準。汽車之家聯席總裁邵海峰這次在論壇發言中指出,汽車產業互聯網的核心是構建數據系統,這才能「連通斷點、消除痛點、直達用戶」,而這也是互聯網平台的優勢所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中國汽車行業目前面臨哪些問題該怎麼做
現在汽車行業形勢復雜,我們汽車行業正在面臨許多問題,這次我們從三個方面來看看這些問題。
⑶ 汽車行業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將會怎麼樣
各個回答都是大而空,未來汽車需要技術支撐,想法再好,沒有技術支持也白搭,就像新能源汽車,電池能量密度沒有可行的技術支持,0排放也行不通,滿足不了生活使用需求。居然有人說降低石油依賴度需要電動汽車,真是無知者無畏,燃油70%消耗是柴油,汽油才30%,相對富裕,電動汽車替代汽油連勉強的資格都沒有。更別說替代柴油車了。
⑷ 智能汽車未來發展趨勢是怎麼樣的
智能汽車未來發展趨勢是
無人駕駛可通過語音或觸控操作方式給汽車下達指令,汽車自動帶您去想去的地方。
不存在交通擁堵智能汽車通過5G和人工智慧技術、大數據技術、感知技術實現實時感知其它汽車、交通設備等路況信息,隨時調整最佳的行車路線。
零交通事故智能汽車通過5G和人工智慧技術、大數據技術、感知技術實現實時感知其它汽車、交通設備等路況信息,很好的預測,提前預防。
汽車投放合理化,利用率最大化,車庫集中化管理。無人駕駛汽車將進行集中管理,使用者通過網路預約,智能汽車做到即用即達,不用即走。這樣可根據城市公民的出行情況進行大數據計算,得到最佳的車輛投放數量及最佳的車輛存放地點。
零故障車上路車輛監控中心將通過5G技術實施監控車輛的性能狀態,發現問題即使處理,做到提前預防,保證車輛安全上路。
各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戰略方向——智能汽車
在傳統汽車行業走到山頂之時,誰能把握住時代的浪潮,誰就能抓住未來,因此智能汽車這個順應時代的產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這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中,國外各國接連推出各種針對智能汽車的政策和規劃,都試圖在這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占據一席之地。
⑸ 2020年汽車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是什麼
汽車行業經歷2001-2010年十年行業高增長黃金時代後,當前中國汽車行業逐步由成長期步入成熟期,此階段行業體現出三大特徵:行業增速放緩、保有量提升、廠商產能過剩。
汽車行業兼備周期與成長雙重屬性,行業增量紅利消失的大背景下,我們認為汽車行業結構性機會猶存:成長屬性方面,深度挖掘由智能化、電動化、輕量化以及後市場帶來行業革新機會,周期屬性方面,仔細甄別部分子板塊周期性輪動與復甦帶來的機會;
短期而言,增量紅利消失使得行業分化顯現(車型、國別品牌、廠商分化),未來隨著銷量增速進一步放緩,龍頭份額將進一步提升,缺乏品牌效應和規模優勢的中小企業在激烈競爭中將漸遭淘汰,強者恆強格局日益凸顯。疊加政策大環境支持,未來行業分化是主旋律,短期結構性機會猶存,長期把握智能化和新能源兩條主線。
1)行業集中度提升,具備核心資產的賽道龍頭:基於此主線下的推薦標的有華域汽車、廣汽集團、長安汽車、長城汽車等;
2)進口替代加速,成長穩健的優質零部件:基於此主線下的推薦標的有星宇股份、岱美股份、愛柯迪等;
3)汽車保有量持續增加,存量市場空間大:基於此主線下的推薦標的有玲瓏輪胎、安車檢測、五洋停車等;
4)電動化與智能化轉型升級:基於此主線下的推薦標的有保隆科技、德賽西威、科博達、三花智控、中國汽研等。
⑹ 中國汽車行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持續推進;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
分報告基於支撐總報告的研究思想,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現狀及趨勢進行翔實論述,剖析汽車行業面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產業發展政策建議,並對產業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其中指出,中國汽車產業面臨大變革、大變局的同時,迎來了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機遇,中國品牌產品的綜合質量水平與國際品牌產品的差距不斷縮小,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汽車強國戰略支持,產業化持續推進,市場化得到逐步培育。
(6)汽車行業如何變局擴展閱讀:
汽車智能化是汽車問世100多年最大的技術革新。實現無人駕駛等智能化後,將極大地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大幅度減少交通安全事故,同時也將推動軟體、晶元、大數據等技術的進一步突破。
隨著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公共交通工具尤其是代步的汽車將實現共享,提供更多的出行選擇,也將改變現有的出行習慣,因共享而便捷,因便捷而共享,汽車製造廠將變成出行服務商。
張進華說,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是全球汽車領域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共識,中國雖然汽車產業起步較晚,但在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浪潮中,完全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⑺ 新能源汽車產業變革中如何把握機遇
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記者調研發現,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仍有待突破,關鍵零部件還面臨「卡脖子」問題。動力電池方面,我國在高比能量電池、高安全電池、長壽命電池方面仍需加大研發力度;電機系統方面,我國的高效高密度驅動電機系統等關鍵技術,相較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關鍵零部件方面,車用晶元、高速軸承、智能汽車所需的毫米波雷達等,我國目前與國際先進水平亦有差距。專家建議,應加強國家統一部署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給予新能源車企投融資優惠政策支持企業產品研發和技術迭代;加大新能源汽車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力度。
今後一二十年是新能源汽車關鍵機遇期
近年來,全球各發達國家和汽車強國紛紛轉型電動化,將其作為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的戰略性選擇。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已有12個國家、25個地區宣布或制定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我國也明確了以電動化作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方向。
「新能源汽車基本上是零排放或者是超低排放,全壽命周期也可以做到低排放。」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說,有關部門做過測算,如果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安排發展新能源汽車,交通領域應該在2028年就能夠實現碳達峰。
從發展條件來看,我國在供應鏈體系、資源儲備、市場份額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有望通過新能源汽車實現汽車產業的「彎道超車」。
首先,我國電動汽車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體系,積累了許多運營管理經驗,具有「先發優勢」。第二,我國有市場優勢。2020年全球一共銷售了約324萬輛新能源汽車,中國市場約佔41.27%,排名第二。第三,我國有自然資源優勢。我國既是鋰資源儲備的世界第三大國,同時稀土儲備量居世界首位。
「我們一定要抓住汽車產業從燃油車向電動化、智能化轉變的非常關鍵的歷史時期。『彎道超車』的機會,就在今後一二十年,機遇期不可錯過,非常關鍵。」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王秉剛說。
⑻ 大變局!未來5年將是中國汽車品牌生死戰
前不久,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在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發言,其中一個令人警醒的事實——上半年歐洲新能源車銷量已經超越中國,並預計2020年全年銷量也將如此。
即便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真的不如歐洲,也不代表中國輸了。未來5年,中外品牌的競爭將不僅限於品牌和產品,還包含了由新能源汽車衍生出的技術路線競爭、品牌生態競爭、消費模式競爭,後三者恰恰是中國品牌在未來5年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底牌。當然,現在下任何結論都為時尚早,本文也是重點討論豪華品牌最為集中的歐洲陣營,其中以德系品牌為主。畢竟中國品牌向上,遇到的直接競爭對手就是它們。相比之下,美國品牌特斯拉屬於「全圖AOE攻擊」,其他美系乃至日韓豪華品牌暫無明確的、成規模的國內產品投放規劃。
疫情過後,世界經濟局勢暗流涌動,車企作為工業領域中非常重要的產業節點,再加上電動化不可逆轉的浪潮,未來5年可能成為決定一國汽車行業興衰的「決戰期」。時局難料,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應該以開放包容的心態迎接「洋品牌」的競爭,我們更應該以不驕不躁的心態不斷精進與完善。至於未來的中國新能源市場會是怎樣的格局,咱們走著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如何開創汽車產業轉型發展新道路
1、構建轉型智能控制塔,支撐供應鏈轉型,形成關鍵信息端到端可視化、運營分析、管理決策和執行的高效體系,提高供應鏈快速分析、決策和執行能力的機制,可以模擬、響應、協作和共享、可視化、診斷、預測、自學和構建智能控制塔。智能控制塔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是搭建同步規劃業務平台。通過銷售、物流、製造、供應和售後與客戶訂單服務每個環節,依託ca-ddm數據中心實現大數據分析;二是構建綜合物流服務平台。以客戶為導向,全程配送供應商、供應商、服務商一體化包裝、運輸、倉儲、配送信息服務平台,可服務1300多家一級經銷商、1500多家供應商企業打造全價值生態供應鏈;三是建立全價值數據平台。以標准化、信息化為基礎,構建全價值鏈扁平化平台,實現服務的主神經,實現與供應商、製造廠、經銷商和客戶的互聯,提高效率。
3、汽車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也需要軟硬體結合。 山數科技是一家專注於人工智慧決策優化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依託行業領先的大規模優化解決方案和復雜決策建模能力,幫助企業高效解決面向設備、生產、運營、產業鏈等一系列場景實現數據驅動的人工智慧決策。
⑽ 未來汽車行業前景大概是什麼樣
受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影響,世界汽車工業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從北美的汽車巨頭通用、福特、克萊斯勒走向破產的邊緣,到亞洲汽車業老大豐田汽車出現71年來的首次虧損……,全球汽車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劇烈震盪。
美國汽車三巨頭瀕臨破產
由於過去幾年的持續高油價,讓消費者對美國汽車廠商生產的高油耗車型興趣大減。而不斷惡化的經濟和金融環境給美國汽車業的銷售和融資帶來巨大壓力。美國汽車業「三巨頭」———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近來虧損連連。「三巨頭」的高管在美國參議院作證時呼籲政府提供250億美元的緊急貸款,以幫助它們度過危機,免於破產。
通用汽車虧損破100年最高紀錄 北美關閉20工廠 通用首席執行官瓦格納應該下台
2007年通用公司虧損額達到387億美元,創下該公司成立100年來最大年度虧損額,2008年一季度,通用汽車公司虧損33億美元。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日前表示,為了應對汽車市場不振之勢,通用將暫時關20個北美廠,並且大幅減產。
美國國會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多德7日說,通用汽車公司要得到政府緊急貸款援助,其首席執行官(CEO)瓦格納應該下台。
當天,當選總統奧巴馬也表示,一些汽車公司高管應該為目前的危機負責。
福特汽車信用評級降至垃圾級 福特考慮出售沃爾沃品牌
福特汽車12月1日表示正在研究有關沃爾沃(Volvo)的戰略選擇,包括可能出售這個虧損的瑞典優質品牌。
沃爾沃公布第三季度虧損4.58億美元,並且正在裁減約6000名員工。
美國著名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公司12月22日進一步將汽車巨頭福特的信用評級降至垃圾級。穆迪當天發表聲明稱,已經將福特的信用評級降至Caa3級,低於投資級9個等級,預計這一降級將對福特260億美元債務產生影響。
克萊斯勒
北美30工廠停產 克萊斯勒CEO為救公司願下崗
12月4日,美國國會針對三大汽車公司進行的援助聽證會上,面對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Robert Bennett的提問,克萊斯勒CEO納德利表示,只要與通用汽車的合並對克萊斯勒有利,他很願意辭去現在的職位。
2008年12月18日,克萊斯勒公司透過聲明表示,由於美國消費者缺乏信貸支持,以及整個汽車業備受打擊,從即日開始到2009年1月19日,宣布遍布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所有30家生產廠暫時停產。
日本汽車業加速減產裁員波及其他製造業
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面臨危機的同時,日本汽車製造商的業績也急劇下滑。不僅日美兩國市場,目前連新興市場國家的銷售也陷入低迷,豐田、本田、日產等廠商紛紛採取減產和裁員的措施。汽車業的困境正使得鋼鐵、機電、化學等日本國內整個製造業面臨深不見底的危機。
日本各汽車公司都在加緊解僱派遣員工或臨時工。預計日本國內被汽車廠商裁減的非正式員工將超過1.6萬人。
豐田汽車
豐田71年首現虧損 擴張計劃受阻 國內工廠將減產停工
12月22日,豐田汽車公司宣布本財年((08年4月~09年3月)營業利潤將出現1500億日元(約17億美元)的虧損,這將是豐田汽車71年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豐田還將財年凈收入預期調低91%,至500億日元。
豐田汽車已經無限期推遲美國密西西比州一家工廠的建設,該廠原計劃從2010年5月開始生產豐田普銳斯混合動力轎車。
豐田汽車公司正醞釀將中國及巴西工廠的擴建計劃延期,在日本國內主力工廠的投資也將被壓後,預計2009財年其設備投資額將出現大幅回落。
2009年1月起,豐田在國內的工廠幾乎將全部增加停工日。
本田汽車節約開支本田汽車退出F1
2008年12月5日,本田正式宣布將不再參加2009賽季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全球性金融危機讓全球各大汽車廠商迎來了歷史上最劇烈的一次寒冬,而這正是本田放棄F1計劃的根本原因!
金融危機使歐洲汽車銷售量大幅下跌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消息,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11月,歐盟28國新車銷售總計932,537輛,同比下降了25.8%。1-11月累計銷售1379萬輛,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1%
大眾汽車俄羅斯工廠停產 銷量預期減少10% 大眾請求政府貸款支援
大眾汽車集團旗下俄羅斯卡盧加工廠停產20天,從12月22日持續到明年1月12日。
德國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馬丁·溫特科恩預計,大眾明年銷量將減少10%。
德國《明鏡周刊》報道,德國大眾汽車集團財務機構請求德國政府提供100億的貸款,加強大眾銷售方面的財務開支。
菲亞特菲亞特4萬多員工「休長假」意暫關14家工廠
菲亞特集團16日宣布,已關閉義大利本土14家工廠,讓4.8萬藍領工人臨時下崗。
輿情鏈接——各大主流媒體報道觀點
減產裁員日本汽車業遭金融危機重創
日本12家汽車製造商本財年全球產量削減7%至8%——日本共同社匯總的最新數據顯示,由於受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減速拖累,日本12家汽車製造商本財年的全球產量將總共削減190萬輛,相當於當初生產計劃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