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車發動機類型有哪些
1、自然吸氣式發動機:空氣靠活塞的抽吸作用進入氣缸內。
2、增壓式發動機:為增大功率,在發動機上裝有增壓器,使進入氣缸的氣體預先經過壓氣機壓縮後再進入氣缸。
3、直列立式發動機:所有氣缸中心線在同一垂直平面內。
4、W型實際上是兩套V型機組合在一起。結構極其復雜,但更為緊湊、高效。
5、V型發動機:氣缸中心線分別在兩個平面內,且兩平面相交呈V型。
6、對置式發動機:V型夾角為180°時又稱為對置式。
另外,按氣缸數目不同可以分為單缸發動機和多缸發動機。現代汽車多採用三缸,四缸、六缸、八缸發動機。
按冷卻方式不同可以分為水冷發動機和風冷發動機。水冷發動機冷卻均勻,工作可靠,冷卻效果好,被廣泛應用於現代車用發動機。
B. 發動機都包括哪些
發動機由七大塊組成,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功能。分別為:
一、機體組
1、組成:氣缸蓋、氣缸體和曲軸箱
2、作用:作為發動機各機構、各系統的裝配基體,是支撐和固定曲柄連桿機構及其他裝置的骨架,與拖拉機底盤的相關部件組成拖拉機的車架。
機體是構成發動機的骨架,是發動機各機構和各系統的安裝基礎,其內、外安裝著發動機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種載荷。因此,機體必須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機體組主要由氣缸體、汽缸套、氣缸蓋和氣缸墊等零件組成。
二、曲柄連桿機構
1、組成:主要包括活塞、連桿、曲軸、飛輪等。
2、作用:動機共有進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行程,在做功行程中,曲柄連桿機構將活塞的往復運動轉變成曲軸的旋轉運動,對外輸出動力,而在其他三個行程中,由於慣性作用又把曲軸的旋轉運動轉變成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
總的來說曲柄連桿機構是發動機藉以產生並傳遞動力的機構。通過它把燃料燃燒後發出的熱能轉變為機械能。
三、配氣機構與進排氣系統
1、組成:主要包括進氣門、排氣門、挺柱、推桿、搖臂、凸輪軸以及凸輪軸正時齒輪(由曲軸正時齒輪驅動)。
2、作用:使可燃混和氣及時充入氣缸並及時從氣缸排出廢氣。
C. 汽車發動機的有那些類型
汽車發動機的分類方法很多,按照不同的分類方法可以把發動機分成不同的類型,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汽車發動機是怎樣分類的。
一、按照進氣系統分類
汽車發動機按照進氣系統是否採用增壓方式可以分為自然吸氣(非增壓)式發動機和強制進氣(增壓式)發動機。汽油機常採用自然吸氣式;柴油機為了提高功率有採用增壓式的。
二、按照氣缸排列方式分類
汽車發動機按照氣缸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分為單列式和雙列式。單列式發動機的各個氣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但為了降低高度,有時也把氣缸布置成傾斜的甚至水平的;雙列式發動機把氣缸排成兩列,兩列之間的夾角<180°(一般為90°)稱為V型發動機,若兩列之間的夾角=180°稱為對置式發動機。
三、按照氣缸數目分類
汽車發動機按照氣缸數目不同可以分為單缸發動機和多缸發動機。僅有一個氣缸的發動機稱為單缸發動機;有兩個以上氣缸的發動機稱為多缸發動機。如雙缸、三缸、四缸、五缸、六缸、八缸、十二缸等都是多缸發動機。現代車用發動機多採用四缸發動機、六缸發動機、八缸發動機。
四、按照冷卻方式分類
汽車機按照冷卻方式不同可以分為水冷發動機和風冷發動機。水冷發動機是利用在氣缸體和氣缸蓋冷卻水套中進行循環的冷卻液作為冷卻介質進行冷卻的;而風冷發動機是利用流動於氣缸體與氣缸蓋外表面散熱片之間的空氣作為冷卻介質進行冷卻的。水冷發動機冷卻均勻,工作可靠,冷卻效果好,被廣泛地應用於現代車用發動機。
五、按照行程分類
汽車機按照完成一個工作循環所需的行程數可分為四行程發動機和二行程發動機。把曲軸轉兩圈(720°),活塞在氣缸內上下往復運動四個行程,完成一個工作循環的發動機稱為四行程發動機;而把曲軸轉一圈(360°),活塞在氣缸內上下往復運動兩個行程,完成一個工作循環的發動機稱為二行程發動機。汽車發動機廣泛使用四行程發動機。
六、按照所用燃料分類
汽車發動機按照所使用燃料的不同可以分為汽油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使用汽油為燃料的發動機稱為汽油發動機;使用柴油機為燃料的發動機稱為柴油發動機。汽油發動機與柴油發動機比較各有特點;汽油發動機轉速高,質量小,噪音小,起動容易,製造成本低;柴油發動機壓縮比大,熱效率高,經濟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發動機好。
D. 發動機分別包括什麼
發動機(Engine)是一種能夠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1816年英國(蘇格蘭)的R.斯特林所發明了第一個外燃機,後被瓦特改良為蒸汽機。
發動機既適用於動力發生裝置,也可指包括動力裝置的整個機器(如:汽油發動機、航空發動機)。其種類包括如內燃機(汽油發動機等)、外燃機(斯特林發動機、蒸汽機等)、燃氣輪機(賽車)、電動機等。
中文名
發動機
外文名
Engine
發展歷史
蒸汽機、外燃機和內燃機
工作原理
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基本結構
動力轉化裝置
基本參數
排量、缸數
分類
內燃機、外燃機、電動機
發展歷史
回顧發動機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它經歷了蒸汽機、外燃機和內燃機三個發展階段。
外燃機
外燃機,就是說它的燃料在發動機的外部燃燒,1816年由蘇格蘭的R.斯特林所發明,故又稱斯特林發動機。發動機將這種燃燒產生的熱能轉化成動能,瓦特改良的蒸汽機就是一種典型的外燃機,當大量的煤燃燒產生熱能把水加熱成大量的水蒸汽時,高壓便產生了,然後這種高壓又推動機械做功,從而完成了熱能向動能的轉變。
內燃機
發動機結構示意圖(圖1)
明白了什麼是外燃機,也就知道了什麼是內燃機。這一類型的發動機與外燃機的最大不同在於它的燃料在其內部燃燒。內燃機的種類十分繁多,常見的汽油機、柴油機是典型的內燃機。不常見的火箭發動機和飛機上裝配的噴氣式發動機也屬於內燃機。不過,由於動力輸出方式不同,前兩者和後兩者又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一般地,在地面上使用的多是前者,在空中使用的多是後者。當然有些汽車製造者出於創造世界汽車車速新紀錄的目的,也在汽車上裝用過噴氣式發動機,但這總是很特殊的例子,並不存在批量生產的適用性。
燃氣輪機
此外還有燃氣輪機,這種發動機的工作特點是燃燒產生高壓燃氣,利用燃氣的高壓推動燃氣輪機的葉片旋轉,從而輸出動力。燃氣輪機使用范圍很廣,但由於很難精細地調節輸出的功率,所以汽車和摩托車很少使用燃氣輪機,只有部分賽車裝用過燃氣輪機。
E. 汽車發動機的分類有哪些
一、按照進氣系統分類
汽車發動機按照進氣系統是否採用增壓方式可以分為自然吸氣(非增壓)式發動機和強制進氣(增壓式)發動機。汽油機常採用自然吸氣式;柴油機為了提高功率有採用增壓式的。
二、按照氣缸排列方式分類
汽車發動機按照氣缸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分為單列式和雙列式。單列式發動機的各個氣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但為了降低高度,有時也把氣缸布置成傾斜的甚至水平的;雙列式發動機把氣缸排成兩列,兩列之間的夾角<180°(一般為90°)稱為V型發動機,若兩列之間的夾角=180°稱為對置式發動機。
三、按照氣缸數目分類
汽車發動機按照氣缸數目不同可以分為單缸發動機和多缸發動機。僅有一個氣缸的發動機稱為單缸發動機;有兩個以上氣缸的發動機稱為多缸發動機。如雙缸、三缸、四缸、五缸、六缸、八缸、十二缸等都是多缸發動機。現代車用發動機多採用四缸發動機、六缸發動機、八缸發動機。
四、按照冷卻方式分類
汽車機按照冷卻方式不同可以分為水冷發動機和風冷發動機。水冷發動機是利用在氣缸體和氣缸蓋冷卻水套中進行循環的冷卻液作為冷卻介質進行冷卻的;而風冷發動機是利用流動於氣缸體與氣缸蓋外表面散熱片之間的空氣作為冷卻介質進行冷卻的。水冷發動機冷卻均勻,工作可靠,冷卻效果好,被廣泛地應用於現代車用發動機。
五、按照行程分類
汽車機按照完成一個工作循環所需的行程數可分為四行程發動機和二行程發動機。把曲軸轉兩圈(720°),活塞在氣缸內上下往復運動四個行程,完成一個工作循環的發動機稱為四行程發動機;而把曲軸轉一圈(360°),活塞在氣缸內上下往復運動兩個行程,完成一個工作循環的發動機稱為二行程發動機。汽車發動機廣泛使用四行程發動機。
六、按照所用燃料分類
汽車發動機按照所使用燃料的不同可以分為汽油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使用汽油為燃料的發動機稱為汽油發動機;使用柴油機為燃料的發動機稱為柴油發動機。汽油發動機與柴油發動機比較各有特點;汽油發動機轉速高,質量小,噪音小,起動容易,製造成本低;柴油發動機壓縮比大,熱效率高,經濟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發動機好。
F. 汽車的發動機有哪些類型
發動機是汽車的動力源,被稱為「汽車的心臟」。現在汽車上使用的發動機都是活塞式內燃機,它可以把燃料的化學能轉化成機械能,並通過一系列的機械傳動來推動汽車行駛。根據不同的結構或功能特性,有不同的分類方式。
1、按活塞運動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往復活塞式發動機和旋轉活塞式發動機兩種。我們常見的汽車發動機都是往復活塞式的,所謂的旋轉活塞式發動機就是指轉子發動機,已經很少使用了,只有日本馬自達這個技術瘋子還在研究它。
2、根據所用燃料種類不同,可分為汽油發動機、柴油發動機和氣體燃料發動機三類。所謂的氣體燃料發動機就是指天然氣發動機、壓縮天然氣發動機、液化石油氣發動機這幾種,一般都是用汽油發動機或柴油發動機改造過來的,很多時候都可以同時使用兩種燃料。
3、按冷卻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水冷式和風冷式兩種。風冷式發動機比較少見,主要應用在一些大型柴油機及工程機械上,比如著名的越野卡車太脫拉的十缸、十二缸風冷發動機。早期也有一些汽油機是風冷的,一般都是排量較小、發動機後置的車型,比如著名的甲殼蟲汽車。
4、按一個工作循環期間活塞往復運動的行程數,可分為四沖程發動機和二沖程發動機。小型二沖程發動機一般只應用在小排量的摩托車上,以及剪草機、油鋸、遊艇等小型機械上,大型的二沖程發動機一般應用在對動力需求較高而對油耗和排放要求較低的特種車輛上,比如坦克等。
5、按照氣缸數量分類,可以分為單缸發動機和多缸發動機。單缸和雙缸發動機主要應用在摩托車和農業機械上,而汽車上都使用多缸發動機,比如三缸、四缸、五缸、六缸、八缸、十缸、十二缸等。現在三缸發動機很流行,大多應用在小排量的乘用車上;五缸和十缸發動機比較少見,使用五缸發動機的主要有奧迪100、奧迪RS3和奧迪TT RS、沃爾沃T5等,十缸發動機一般都做成V型的,在早期的F1賽車上曾經使用過,還有就是T815十缸風冷發動機。
6、按照氣缸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分為單列式(直列式)和雙列式(V型、W型、水平對置)兩種。一般氣缸數在六缸以下的都做成直列式的,在乘用車上為了縮短發動機長度,也會把六缸發動機做成V型的;V型發動機有15°、60°、75°、90°之分,這個角度是指兩列氣缸之間的夾角,常用的是60°和90°的,15°夾角主要指大眾的VR6發動機,把兩台VR6發動機以一定角度焊接在一起,就變成了大眾的W12發動機,75°夾角一般用於V10發動機;如果兩列氣缸夾角拉平為180°,就變成了水平對置發動機,現在的斯巴魯和保時捷還在使用這種發動機。
7、按進氣狀態不同,可分為增壓發動機和自然吸氣發動機兩類。增壓發動機可以在不增加發動機排量的情況下,大幅度提高發動機動力,所以應用越來越廣泛,它又可以分為機械增壓和廢氣渦輪增壓兩種,現在的柴油機普遍都實現增壓化了,汽油機也正在普及。
現在的乘用車上,一般應用的都是水冷、四沖程、往復活塞式、小排量渦輪增壓、直列三缸或四缸汽油發動機,豪華高級轎車上可能使用六缸以上的發動機;而在大中型客車、卡車以及各種工程機械上,一般使用水冷、四沖程、往復活塞式、渦輪增壓、直列四缸或六缸柴油發動機,很少一部分有特殊要求的車型使用風冷或者二沖程發動機。
G. 汽車發動機的組成有哪些
發動機性能的好壞是決定汽車行駛性能的最大因素。發動機(往復活塞式)由發動機機體、曲軸連桿機構、配氣機構、潤滑系、冷卻系、燃料供給系、點火系、(柴油機沒有點火系)和啟動裝置組成。
1、機體:包括汽缸蓋、汽缸體、汽缸墊、曲軸箱、油底殼等。機體是發動機各機構、各系統和部件的安裝基礎。
2、曲軸連桿機構:包括活塞、活塞環、活塞、連桿、曲軸、軸瓦、飛輪等。它是將熱能轉換成機械能的機構,並把活塞的往復運動變為曲軸的旋轉運動輸出動力。
3、配氣機構:包括進氣門、排氣門、搖臂、推桿、挺桿、凸輪軸、曲軸齒輪及凸輪軸正時齒輪等。
4、潤滑系:包括機油泵、集濾器、限壓閥、機油粗濾清器、機油細濾清器、油道、機油壓力表、油管和機油冷卻系等。
5、冷卻系:包括水泵、風扇、散熱器、分水管、汽缸體及蓋的水套、節溫器、百葉窗、水溫表、放水閥等。
6、供給系:包括汽油箱、汽油泵、汽油濾清器、化油器、空氣濾清器、進氣管、汽油表、排氣管、排氣消聲器等。
7、點火系:包括蓄電池、發電機、斷電器、分電器、點火線圈,點火開關、電流表、高壓線、火花塞等。
8、啟動裝置:包括起動機及其附屬裝置。
H. 汽車發動機有什麼類型
目前的發動機主要有L(直列)發動機,V型發動機,W型發動機,水平對置發動機。另外比較特殊的就是轉子發動機,這是馬自達的專利。
V型發動機:V型發動機的氣缸是兩兩左右叉開的,形成一定的夾角,從側面看上去就像「V」一樣,所以叫V型發動機。V型發動機與直列發動機相比,縮短了機體長度和高度,增加了氣缸體的剛度,減輕了發動機的重量,但加大了發動機的寬度,且形狀較復雜,加工困難,一般用於6缸及6缸以上的發動機。現在的V型發動機主要有V6,V8,V10,V12這4種。
直列發動機:它的氣缸排成一排,也就是一列,因此而得名。現在的直列發動機主要有L3,L4,L5,L6。 直列發動機的汽缸體成一字排開,缸體、缸蓋和曲軸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緊湊,應用比較廣泛,缺點則是功率較低。
W型發動機:W型發動機嚴格說來還是屬於V型發動機的一種,只是將V型發動機兩邊的氣缸再再分成兩組,從側面看就像「W」一樣,因此得名。也可以說,W12發動機就是用兩台V6發動機拼成的,其最大的好處就是結構緊湊,易於布置,有利於發動機艙的空間的優化,缺點就是結構過於復雜。W型發動機是大眾的專利技術,只有大眾即大眾旗下的品牌才在使用W型發動機,目前主要有W12和W16。
水平對置發動機:其實也是屬於V型發動機的一種,只是其氣缸夾角為180度。水平對置發動機是一種最符合運動機械原理的汽車發動機組合形式,其製造成本和工藝難度相當高,目前世界上只有保時捷和斯巴魯在使用。 水平對置發動機的最大優點是重心低。由於它的汽缸為「平放」,不僅降低了汽車的重心,還能讓車頭設計得又扁又低,這些因素都能增強汽車的行駛穩定性。 同時,水平對置的汽缸布局是一種對稱穩定結構,這使得發動機的運轉平順性比V型發動機更好,運行時的功率損耗也是最小。
另外,由於活塞曲軸在左右運動時產生的振動互相抵消,進而實現了低噪音、低油耗。目前主要有水平對置4缸和6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