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濾清器、 空氣濾清器、汽油濾清器、空調濾清器、火花塞、正時皮
帶、輪胎、剎車片、點火線、制動盤、發電機軸承、電氣插接件、減震器、
懸架控制臂膠套、轉向拉桿、排氣管、萬向節防塵套、蓄電池
⑵ 汽車的易損件有什麼
1、輪胎,正常情況下一個輪胎的更換周期是3萬至4萬公里
2、剎車片
源於網路
3、雨刮片,日常使用雨刮片時要避免干刮
4、車用油液
5、火花塞,通常火花塞使用壽命為15000km,長效火花塞使用壽命為30000km
6、蓄電池,車主可以通過觀察「電眼」的顏色變化來判斷電瓶狀況,呈綠色說明電瓶情況良好,呈黑色說明電瓶容量已經不太足,倘若裡面已經變成白色表示電瓶要廢了
7、保險絲、燈泡、喇叭、離合器片等。
定時檢查、安全出行。
⑶ 汽車里邊哪些屬於易損件
1、雨刮
噴一些清洗液啟動雨刮,留意雨刮的動作是否流暢,是否出現比較大的雜聲。如果有的話,可能是雨刮過分壓向玻璃,必須做出適當的調校。如有劃痕和刮不幹凈,可能是要檢查是否有老化、開裂等現象,需要更換雨刮片。
2、電瓶
對於電瓶來說,頻繁的啟動、短途行駛、以及在熄火狀態下使用點煙器、音響、車載電器等設備都會造成電瓶不同程度的損耗,更有很多車主喜歡讓空調隨車輛點火同時啟動,這種習慣很容易導致車輛的瞬間負荷過高,長此以往,你的電瓶壽命一定比別人少1-2年!(電瓶普遍更換年限為2-4年,如養護有加,可使用5-6年)。想延長電瓶的使用壽命需要做到:在車輛點火前和熄火前,確認車上的所有電器設備都處在關閉狀態;以及不要在車輛熄火狀態下,長時間使用任何車載電器!
3、油封
這些愛壞的油封包括:曲軸前油封、後油封、半軸油封等,其中最為多見的就是半軸油封漏油,最令人頭疼且維修費用最高的就是曲軸前油封,是因為一般更換曲軸前油封,要拆卸很多東西,例如正時皮帶、或者正時鏈罩蓋。其實更換曲軸後油封,也相當麻煩,因為一定要拆卸變速器。
4、剎車片
剎車片是一個影響行車安全的部件。車能否剎得住,能否在危急時候不至於出事故,很大程度依賴這一部件。如果根據厚度判斷,一般磨到殘厚5mm就必須要換了。又或者說剎車片和剎車盤尖尖的金屬叫聲已經響起來了那就必須更換。又或者根據車輛使用得是否頻繁確定更換時間:剎車踩得少的人10萬公里考慮更換,而踩得多的人6萬公里就差不多了。
5、車牌螺絲
一般情況下,車牌螺絲是不會出現脫落問題的。但是如果長時間行駛在顛簸路面,或者強行涉水,都有可能遭遇車牌螺絲脫落。雖然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如果因此而造成車牌遺失,那可就麻煩了。要知道補辦車牌的流程還是很麻煩的!
6、汽車輪胎
汽車輪胎也是易損件里的典型。或許汽車使用不到一年就會有扎胎狀況。不管是城市道路駕駛,又或鄉村道路或是輪胎收割機城鄉結合部道路都有類似的情況,這也是導致輪胎損害的一個因素!還有個因素是汽車輪胎鼓包!導致此情況最大原因就是出現坑或寬縫,又或凹凸或凹陷井蓋。車主開車通常會碰到此狀況,那就是在直道上,速度比較快,猛然前方出現坑或寬縫又或凸起等都會讓人來不及避開,碰到此狀況那也只能是一腳去重剎之後去強行去通過。輪胎時間一長也會壓到此些路面上,內部結構也會有所損害,慢慢就會出現鼓包!
7、正時皮帶
正時皮帶負責發動機各關鍵部位的准確協調,對發動機的正常工作至關重要。一旦正時皮帶損壞,氣門、點火工作會停止或者亂套,發動機將不能工作,嚴重的情況氣缸蓋還會被損壞——如果這種情況發生,發動機就需要大修了。
8、車燈
車燈應該是汽車上最容易壞掉的零件,並且沒有之一。尤其是使用鹵素燈的車主,三五個月,總要壞一個燈泡,雖然說換個小車燈不貴吧,但故障燈隔三差五的就亮了起來,看著還真心難受!這種情況對於那些使用LED車燈車主來說,就沒有這種煩惱了。畢竟LED車燈的壽命要比正常的車燈要長很多。
9、汽車各種濾芯
機油的周期也是要縮短些。由於有不少路況比較差,通行效率也是低,各種濾芯過濾各種各樣雜質,那在國內不管是空氣質量還是灰塵以及油品質量那都是有所差距,工作符合會增大不少!
10、排氣管
排氣管是車底最輕易受損的部件之一,檢修時別忘了看一眼。尤其是帶三元催化器的排氣管,更應細心反省。
11、制動盤
制動盤與剎車片的情況基本相同,不再贅述,只是由於兩者材質不同, 制動盤比剎車片更耐磨,更換周期也更長,但駕駛習慣對於兩者的影響是成比例的,一般情況下換2-3次剎車片,就需要更換一次制動盤!
保養時的小技巧:當汽車維修保養好之後,去取車或者是他們來交車時,車主要向服務顧問詢問上面那些易損件的工作情況是否良好,有無檢查。因為如果遇到那些責任心不強的維修人員,他們是不會主動幫你檢查這些的。
⑷ 汽車哪些部件經常壞
您好,三濾常規易損件(機油格、汽油格、空氣格)、三泵常規易損件(其中的汽油泵、水泵)、發動機常規易損件(包括進氣門、排氣門、火花塞、高壓線等)、剎車系統常規易損件(包括前後剎車片、離合器片、離合器壓盤等)、外觀常規易損件(包括雨刮刮片、尾燈組合、大燈組合、外後視鏡、後風窗玻璃、前後保險杠等)等配件,佔到汽車保養費用的80% 以上。一般來說,三濾(機油格、汽油格、空氣格)、火花塞、剎車片、離合器片和壓盤、大燈組合、尾燈以及外後視鏡都是排名靠前的特別易損件,開車非常小心的經濟型車主一年半左右也至少要更換一次,而其他項目則是一般易損件,更換頻率一般在兩年半左右
⑸ 發動機易損件有哪些
答:壓縮機卡住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電動機部分,定子或轉子卡住;另一種是活塞與汽缸卡住。卡住的故障很難直接判斷,它的一個特點是通電後熔斷器熔斷,壓縮機不啟動,判斷時宜先排除溫控器、啟動器、熱保護器等電路故障,再排除電動機繞組斷路、短路等故障原因。排除一切可能產生的原因以後,壓縮機仍不啟動,可以判斷為壓縮機卡住故障。
凡是壓縮機卡住故障,可增高電源電壓進行為時幾秒鍾的短時間啟動,例如使用220V的電動機,可用380V的電源電壓進行試運轉,試運轉時間一般為幾秒鍾,目的是增大啟動轉矩,排除卡住現象;如若卡住故障比較嚴重,必須開殼修理。
壓縮機卡住主要是由於缺油而造成曲軸抱軸或活塞與汽缸之間的卡缸故障。
曲軸抱軸的修理是將曲軸連同壓縮機座浸入煤油中,用木棒輕輕敲擊抱軸的部位,待稍有活動後,可加入500號金剛砂或800號研磨砂用煤油調合的研磨料,讓它滲透進咬合面上。繼續用木棒敲擊,待松動後拆下,清洗干凈。若曲軸表面拉絲痕跡較淺的,用細砂紙打光後,仍可使用,如果拉痕較深的,應更換新軸。
活塞和汽缸之間的卡缸故障修理,可在汽缸壁上澆上煤油,待它滲透進銹縫中,用木棒敲擊活塞平衡面,待松動後,清洗干凈,用$$$號砂紙打磨銹層,若銹蝕程度較輕的,活塞和汽缸仍可使用。若嚴重銹蝕,就更換新品。
若是定、轉子軋住,往往是轉子置位偏移或固定處松動所致,嚴重的需開殼修理。
⑹ 哪些汽車零件比較容易損壞
車輛是一個消耗品,在使用的過程中自然會出現各種問題,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遇到維修上的問題就開始煩躁了。為啥呢,即便自己會修,那也沒工具,有工具自己還得耽誤大半天時間不止,工作又忙,這還真得指望維修人員。
日常車輛使用過程中,這些部件容易損壞,看看你的愛車是不是也換過一次不止。
一、油封
上述就是汽車上容易損壞的部位,刨除那些易損件,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還是那些缺乏保護的部件,至於那些機械部分、電路部分只要不是車齡太大一般不會出問題,但要注意大件別亂動、不要有點小毛病就當大病治,一些疑難雜症也許不去管它,過一陣反而自己好了!其實雨刮子也很愛壞,因為這是最容易被人為損壞的部件之一,很多熊孩子都會順手將路邊停放著的車子的雨刮器彎折。。。對於這一點鄙人是深有體會、也深信不疑,因為小的時候這事沒少干!
⑺ 汽車的主要的易損件是
1、雨刷
雨刷使用頻率相當高,所以壽命不算長,而且為了良好的刮刷效果,一般需要提前更換雨刷片。一般雨刷的維護周期為6個月或一萬公里。質量較好的雨刮片,用2年也得更換。
2、輪胎
輪胎受產品質量、使用條件、駕駛習慣等因素影響,輪胎的壽命可長可短。一般來說,輪胎是否需要更換,主要看磨損情況輪胎花紋磨損到極限就得更換這樣一來,耐磨的輪胎用的時間就長。
不過,還得考慮時間,一條輪胎可以承受5到10年的使用年限。但安全起見,一般最多6年就要更換輪胎了。
3、剎車片
如果剎車片磨損過大,很容易造成制動失靈,相當危險。剎車片跟輪胎一樣,也是根據磨損情況來決定更換時機,到了設計的磨損極限就得更換。剎車片的壽命跟司機的駕駛習慣、用車環境(時候經常重踩剎車),以及剎車片的耐磨程度有關。
4、三濾
我們常說的三濾就是空氣濾清器(空濾)、機油濾清器(機濾)、汽油濾清器(汽油濾)。空濾壽命跟用車環境的空氣質量有關,一般約為6萬公里;汽油濾一般壽命約為2萬公里,如果是內裝在油箱內的更可達6萬公里。
5、蓄電池
一般汽車蓄電池的使用壽命為2-3年。所以如果你的蓄電池如果已經使用差不多兩年,就要注意,它的使用壽命是否到期。
6、汽車大燈
根據發光原理的不同,大燈燈泡可以分為LED、鹵素燈和氙氣燈等幾種類型。不同的大燈,使用壽命不同。當然不論是哪種類型的燈泡,其基本保養常識都是差不多的。根據使用情況,行駛5萬公里或者2年左右更換。
7、火花塞
火花塞的電極正常顏色為灰白色,如電極燒黑並附有積炭,則說明存在故障。一般行駛20000-30000公里即應更換。火花塞更換的標志是不跳火,或電極放電部分因燒蝕而成圓形。
另外,如在使用中發現火花塞經常積炭、斷火,一般是因為火花塞太冷,需換用熱型火花塞;若有熾熱點火現象或氣缸中發出沖擊聲,則需選用冷型火花塞。
8、正時皮帶
現在的汽車正時傳動機構是皮帶傳動,主要成分是橡膠,使用壽命較短。如果未按規定時間更換正時皮帶,老化後會出現傳動機構損壞,嚴重時,可能會使發動機報廢。正時皮帶一般在6萬~8萬公里時更換,建議提前更換為好。如果車輛裝配的是正時鏈條,就不必受約束更換了。
9、車用油液
發動機油、剎車油、防凍液、變速箱油:對於車輛工作時所需的各種油液,按照車輛使用情況,發動機油通常在5000公里或3個月時更換,平時要經常檢查機油量,確保在底線之上;剎車油則建議在4萬公里左右時更換。
防凍液一般在2年或者6萬公里時進行更換,平時注意觀察液面高度,如果低於下限,一定要及時進行補充;變速箱油在5萬至6萬公里時更換;轉向機油在6萬公里時進行更換。
⑻ 汽車需要更換哪些易損件
1.首先,雨刮片、保險絲是很容易就被損壞的零件,還有燈泡和喇叭之類的,這幾個零件是使用壽命比較短的部件,通常把它們叫做易損件。這些汽車易損件並不是你小心使用就不會壞的,但是這些易損件價格並不算高昂。
2.其次,輪胎也是易損件。對於輪胎來說,最怕的是被風吹日曬。現在的雨很多都是酸雨,這會很影響輪胎的壽命,酸雨會對輪胎產生一定的腐蝕,而太陽的暴曬,也會讓輪胎老化。簡而言之,輪胎就像你的皮膚,暴曬、酸雨、摩擦都會讓它增快老化速度。還有如果點背的話,跑在路上輪胎被扎了,這也是有的。
3.最後,相對於上面所說的那些易損件來說,汽車電瓶算是易損件里比較不易損的零件了。但如果使用不當的話,電瓶也非常容易虧電漏電等。
4.易損耗零部件種類范圍,一共有16類,包括:輪胎、燈泡、蓄電池、雨刮片、火花塞、四大濾清器(空氣、空調、燃油、機油)、制動液、制動摩擦片、遙控器電池、離合器片、變速器油、發動機油及冷卻液、液壓油。
⑼ 汽車配件什麼是易損件
汽車零部件屬於易損件的有:
1、三濾
空氣濾芯阻塞嚴重,會使進氣阻力增加,發動機功率下降。同時由於空氣阻力增加,也會增加吸進的汽油量,導致混合比過濃,從而使發動機運轉狀態變差,增加燃料消耗,也容易產生積炭。汽濾更換周期具體還看汽車行駛的路況和油品。機濾隨保養換機油時一起更換即可。
2、雨刮片
雨刮器片的壽命,根據自身質量和使用環境的不同有所差別,通常壽命是2-4年不等。除此之外,車主在使用雨刮前最好先噴灑一點潤滑性較好的玻璃液,以免雨刮片「干刮」。
3、蓄電池
保養時順便進行檢查或更換,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蓄電池良好工況,保證車輛足夠的電源供給。
4、剎車片
根據個人的駕駛習慣不同,剎車片的使用壽命也不同。一般為6萬公里左右更換一次。剎車片直接關乎行車安全,建議每5000公里檢查一次,通常,新剎車片的厚度約為1.5cm,若用肉眼觀察發現厚度不足0.5cm時,建議要更換了。
5、火花塞
使用過久的火花塞容易引起怠速抖動、冷車啟動困難,而且會增加油耗,火花塞的更換周期由於火花塞的材質區別,更換公里數差距較大,建議到晟途愛車有道店面檢查更換。
6、正時皮帶
正時皮帶一旦斷裂,就會導致發動機不能進行工作,不僅造成氣缸蓋損壞,也會給行車帶來安全隱患。車型設計區別導致更換周期差異較大,也建議到晟途愛車有道店面檢查更換。
7、制動液
建議3年或6萬公里更換一次。制動液吸水性較強更容易變質,更換周期建議就早不就晚,若制動液過期發生變質,從而導致制動效果降低或失效,是非常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的。